准备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主线,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一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须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练习机49.0版250种类的随机练习题,题目数量无限多,电脑自动批改,家长省心省力,而且孩子还喜欢做爱做。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知识链接: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除法的拓展应用。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2、不知道没有关系,学习了本节课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课本50页主题图,看看图中有哪几种萝卜?(板书: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萝卜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50页“做一做”以上内容。
自学提示:
(1)仔细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记录在萝卜的前面。
(3)说一说: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
(4)照样子圈一圈,完成填空。
(5)说一说: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4分钟完成。
3、汇报:。
(1)摆一摆。(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它们根数的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摆?)。
(2)圈一圈。(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听清楚了他的想法?
4、引导学生总结:
(1)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5、检测练习:
(1)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呢?8个2根呢?10个2根呢?你能继续往下说吗?请生举例说说。
(3)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50个2根呢?100个2根呢?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6、拍手游戏:。
(1)师拍2下,生拍3个2下。
(2)男生拍4下,女生拍2个4下。
拍手时注意节奏与停顿。在拍手的过程中,请学生说一说拍手次数间的倍数关系。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兔妈妈又抱来1个胡萝卜,此时各种萝卜的根数间又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任务提示:
(1)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2)想一想:红萝卜都是和胡萝卜比较,为什么倍数变了?你发现了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3分钟完成。
2、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标准发生变化了,倍数也就跟着变了。
(三)提炼倍的概念。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填空。黄花是红花的5倍。
2、“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完成填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蓝色圆片的个数是黄色圆片的几倍?
3、“做一做”第2题。
学生读题,提问“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再拿出小棒摆一摆,完成填空。
4、解决游戏问题,理解“加倍”的意思,对学生进行不能沉迷“电脑游戏”的教育。
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2胡萝卜:2根。
6红萝卜:3个2根。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10白萝卜:5个2根。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请小朋友们用你的铅笔、文具盒,或者手来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量好之后把你的结果告诉我。
二、合作探究。
2.我们来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也可以写作cm。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有没有1厘米长的物体?集体讨论交流。
7.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去前面小的刻度,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书上想想做做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三题,男生测蓝线,女生测红线,再交流,小结: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表示。
4.第四题,今天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尺,那么你能照着书上的样子量量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量完之后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我们班那个小朋友的手掌最长。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长度单位厘米,回家后,请你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四
《认识直角》这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是在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学习直角的初步认识的。作为同年级的老师,听了涂一静老师的《认识直角》这节课,我有如下的'一点点想法。
这节课整体上思路清晰,重难点都有加以强调攻破,老师上课的体态语言都满不错的。特别是在“谁能用手比划一下直角”这个环节,她借机教育学生举手要规范,把行为规范教育很好的融入到了数学教育中。但在这里我想着重说几点我有异议的地方。
在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里有直角的这个环节,涂老师让很多学生都起来说了说,我觉得她在这里用时过多,以至于后面的练习有些没做。
在让学生“在格子上画直角”这个环节,我觉得这里涂老师有点准备不足,这里最好让学生用水彩笔等有颜色的笔画起来效果更好,只用铅笔很难看清楚。
在巩固练习的动手折一折环节,我觉得老师没有必要把需要折几步折出直角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他们折出直角就可以,没必要一定是两步或三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直角时,如何把三角板的直角摆在直角上,我认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总体而言,涂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她准备的还是比较充分的,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中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让学生在做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师生互动积极,课堂目标达成度较高。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五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例题呈现。
1、课前口算。
师:同学们,上课前,廖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口算,培养学生进行每天口算10题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学生有更精彩表现。
2、揭示课题。
黑板摆好萝卜卡片。
指名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比多少、倍)生: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师:对,倍是一种数量关系。
(1)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对,这是他们的数量,那它们之间什么数量关系呢?
(2)谁比谁多,谁比谁比谁少。
师:其实,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时候,除了比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通过让学生比较萝卜的数量,从而引出倍的概沟通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类题呈现。
1、感知倍。
师:到底什么是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假设方案:原来你使用挪一挪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有几个2根?(1个2根、2个2根、3个2根)全班一起数。板书:3个2根。
师: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随即板书: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听明白了吗?谁能像廖老师这样说?(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教师先鼓励。你的意思说,教师把这句话再说一次规范语言)。
指明学生说,3个,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倍。
提要求:请同学们拿出挑战卡一,动笔圈一圈、填一填,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说: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教师下去指导)。
展示挑战卡:下面请一位能干的孩子上来展示他的挑战卡,仔细观察,xx圈的和你们的一样吗?xx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把2个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说得可真好,同学们谁还有谁想说?看课件演示一遍。(请1个同学重复)。
三、归纳领悟。
1、改变比较量拓展练习。
过渡句:师:刚刚我们发现了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出示ppt)师:都是与2两根胡萝卜进行比较,现在白萝卜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6个2根,是6倍,接着看白萝卜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7个2根,是7倍。再接着看,现在呢?谁来说一说?(9个2根,是9倍)请学生模仿复述。
师:如果白萝卜有10个2根?(指名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师: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2、改变标准量拓展练习。
点几名学生回答(2倍)。
师:你是怎么看出是2倍的?谁来说说?
指名学生说。(3根看做1分,有2个3根)。
师:咿,都是与6根红萝卜与胡萝卜进行比较,怎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指名生答(胡萝卜上面是2根,下面是3根)。
师:对!刚才是2根作成1份,现在是3根看做1份,比较的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辨识情境,不断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1分数的重要性,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游戏练习。
1、击掌游戏。
师:看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大家可要注意哦!掌声里也有倍数关系!
师:哪位同学先来?好,请你拍2下。
师:全班同学注意听,老师拍了几个2下,是她的几倍?
生:老师拍得是4个两下,是她的4倍。
你会玩了吗?还有谁想玩击掌游戏?请你来,(小声交代拍3下),全班同学注意听xx同学拍手。
师:谁来说说xx拍了几个3下,是xx拍的几倍?
生:回答。现在请你与同桌玩互相玩一玩,
看看能不能从掌声中找到倍数关系,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的同时,借助拍手游戏,感受倍。
2、独立练习-挑战二。
师:游戏后,我们要再次迎接挑战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挑战卡二!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换说说想法,再请同学们上台展示挑战卡二。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圈?
生:黑圆片是3个一份,我圈了4个3,所有,正方形是黑圆片的4倍。
师:说得真好,比较的标准在下面一行,你们也找出倍数关系,真不错。
设计意图:将标准量放在下面,目的是通过变式练习,避免学生的思维定性,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
3、摆一摆。
请生上台摆一摆。
师: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3倍多1根)也就是不是整倍数关系。
四人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开动脑筋,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第二排小棒的根数,使它们俩成整倍数关系?四人小组合作开始吧!
学生试一试,汇报(减少1根或添上2根)。
师:同学们真聪明,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来解决,廖老师都很佩服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小棒这个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感知,标准量不变,比较量的变化,倍也随之变化。
4、估一估。
(出示ppt)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道题,请你估一估,白条的长度是黑条的几倍?
师:你是怎么想的?(目测、比划)。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3倍,答案马上揭晓。设计意图:通过目测、比划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估测能力,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视觉找出倍数的关系。
五、课后总结。
生:我有6个苹果,我同桌有18个苹果,他的苹果是我的3倍。
师:说得可真好,谁来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生:我知道有几个几,就是几倍,我知道通过圈一圈,找到倍数等等。
师:你们都非常了不起,只要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七
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
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1、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建立“1”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一):说出图中有几个几?
生1:有2个3.
生2:有3个2.
生3:有1个6.
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出示课件(二)先出示2个红苹果,再出示4个青苹果。
师:如果把2个红苹果看作“1份”,那么,青苹果就有这样的几份?有谁知道?
生1:青苹果就有这样的2份。
师:对,在数学上,我们也把这样的2份,叫做“2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倍”这个新朋友。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圈起来。
师: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红萝卜就有这样的几份?
生1: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
师:对,你能把它圈出来吗?
学生上台板演。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白萝卜有10根,画黑板上,那10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
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准备怎样圈?
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
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
3、练一练。
做一做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倍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5竖线代表5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请你画一画,然后圈一圈。
三、拓展提高。
小黑板出示一朵红花,再出示一朵兰花。问:兰花是红花的几倍?
分析:如果把一朵红花看成1份,兰花就有这样的1份,那么兰花是红花的1倍。
继续出示2朵,3朵,4朵,5朵,6朵兰花,并指名学生回答兰花是红花的几倍?
提问:这些数与1存在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任何数与1都是倍数关系,这个数是几,他就是1的几倍。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1”倍的概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八
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
教学目标:
a类:
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b类: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c类: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每人20根游丝每人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先猜一猜有几只?
到底谁猜的对呢?
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
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
你猜对了吗?恭喜你。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
3根3根地摆。
5根5根地摆。
10根10根地摆。
(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1个一(1根小棒图)。
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
数一数,你摆了几根?
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
教师边巡视边反馈。
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1个十3个一)。
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
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没有剩下的?
2捆是几个十?
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2个十)。
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
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
5、数数。
正数、倒数11——20。
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学习数位。
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
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
拨13。
拨20。
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
师生互动,拨数。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它们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圈“10”练习。
2、写一写,画一画。
3、填空。
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
板书设计: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因为在各种练习、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倍”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但对于“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们都不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三、认识“倍”。
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
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再次感知“倍”的含义。
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
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
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练习。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
一、填空。
1、写出下面各数。
十一十三十七二十。
2、16的相邻数是和。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是。
5、13后面的第4个数是。
6、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一。
7、18里面去掉还剩10。
8、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9、被减数和减数都是10,差是。
10、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
11、在12、8、15、17、11、19、10这些数中:
(1)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一共有个数。
(2)从左数,第4个数是;从右数,在第2个。
(3)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是。
(4)比15大,比19小的数是。
12、按要求写数。
写出1-20中的单数:、、、、、、、、、。
写出1-20中的双数:、、、、、、、、、。
1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582120151171820。
二、计算。
三、看图填()。
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
2.松鼠排在()的前面。
3.猴子排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4.大象排在()的前面。
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四、看图填()。
更多位置与顺序课后练习题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分类同步练习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1.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2.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一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数20以内的数。
(1)从1数到20.。
(2)从20数到1.。
2.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
11、13、16、18、20。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回答.。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4【演示动画“写数”】。
(1)出示数位表。
十位个位。
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
(2)出示小棒图: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两根小棒移到个位上.。
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
有2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
个位上的这个“2”表示2个什么?(2个一)。
这个数是多少?
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一个12.。
(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5.。
师: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5根小棒.。
说一说1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
5个一呢?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学生试写)请一人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
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
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
2.教学做一做.。
(1)看图写数:
出示p79格子图(一)。
师:如果不摆小棒,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
出示p79格子图(二)。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
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
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
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
出示计数器图(一)。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二)。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2)用数字卡片摆数。
老师说,学生摆.。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在田格里写数(11~20)。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一张桌子坐2人,3张桌子坐几人?你怎么知道的?
2、5张桌子坐几人?数了几个2?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3、30张桌子坐几人?要数几个2?列加法算式有什么感觉?
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板书课题)。
三、认识几个几。
(一)出示例1(课件)。
1、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这是一所动物学校。
2、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4、再看看小鸡在干吗?几只几只在一起呢?有几个几呢?你猜它们是几个几呢?你也用小圆片摆摆呢?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
5、操作感知:动物学校还来了8只小鸭,你猜它们几只几只在一起玩,用学具摆出来。
(二)练习试一试(课件)。
横着看图上有几行?每行几个?一共有几个?怎么算?
还可以怎么看?每行几个,一共有几行?用加法怎么算?
四、学习乘法。
1、小组讨论: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像这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2、讲述乘式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3、改写乘法算式。
(1)2+2+2=6怎么写?试一试。
教师边板书边指导。2×3=6或3×2=。
(2)学生把3+3+3+3=12改成乘法算式3×4=12或4×3=12。
(4)设疑3+3+4=10能改吗?小组讨论,加数怎么改就能写成乘法算式。
五、巩固练习。
做练习纸上第2题。
六、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以后要求几个几相加,你打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七、游戏。
2、宣布游戏规则:老狼老狼几点了,小朋友就几个几个抱在一起。
3、游戏;12人上台,老狼分别说出2、点、3点、4点、6点,学生活动列式。
4、大灰狼鼓励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三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
2、魔术箱。
3、白菜奶奶头饰一份。
4、音乐。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师幼做律动《小手拍拍》。
师出示魔术箱,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摸一摸,猜一猜。
(1)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6)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游戏(1)师出示白菜奶奶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四、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四
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特别重要。同时,高中生对他人也有了一定的关注意识,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对高中新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1、让高一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好高中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2、认识他人,才能理解,关怀他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友谊与增强自身的情商,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一(11)班。
本班教室。
1、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想想自己做过哪些事情,准备几张白纸。
2、征求学生意见,将相对熟悉的学生每三个分为一组,注意男女结合。
(一)歌曲《突然的自我》引入,初步感悟。
(二)心理测试。
1、每个人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在一分钟内写出你认为很重要的五个名词。
2、在二分钟内写出五个形容词。
(学生的结果可能会有积极的,可能会有消极的,在潜意识下所做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人最近的心理状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真实地认识自己。)。
(自我感知)。
(二)游戏。
1、每个人写出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时间限度为3—5分钟。写好后各人自己保管好。
(自我剖析)。
2、模拟“与镜子的对话”的方式,每三位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扮演找优点的镜子,另一位扮演找缺点的镜子,一齐找出第三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轮流循环。
(互助剖析)。
3、对照自己写的和同伴帮忙找的优缺点,交流。
九、小结。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五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一、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
蓝猫: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多媒体演示:带着红领巾的蓝猫,一只手拿数学课。
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着吸管的杯子)。
师:蓝猫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本领:认识角。(出示课题)。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蓝猫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找一找。
让学生边观察自己的数学课本边找出蓝猫手中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
指导学生用手势正确地比划出角。(首先由教师用手势演示第一个角,接着让举出数学课本,与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出第二个角,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第三个角,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书空比划出多媒体上的第四个角。)。
生:有三个角。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红领巾上的角。(多媒体边演示)。
师:我们刚才在数学课本的.封面上、红领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们看看还有角吗?(多媒体演示吸管。请学生上台用手势表示出吸管上的角。)。
蓝猫: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对,这些都是角。(多媒体演示:隐去三件物品显出三个角。)。
请学生拿出三角板。
师: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势利导,精心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以及手势演示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加强感性认识。同时,在抽象角的图形时,应用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实物的角变化为图形的角的过程,促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2、摸一摸。
师:(让学生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
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辨一辨。
师:蓝猫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都画了一个角,你们看看它们画的对吗?
(评析: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突出了角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判断所画角的正误,自然地引入“画角”的教学)。
4、画一画。
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同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多媒体演示蓝猫画角过程,接着让学生按蓝猫画角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
(评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鼓励学生尝试画角,其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讨论,还可以看书,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
5、数一数。
蓝猫:你们真棒!我想邀请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吗?(多媒体演示出蓝猫家的外景)。
师:蓝猫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蓝猫家窗户、屋顶和门的边框图形)。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评析:沟通了“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
6、做一做。
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7、玩一玩。
学生活动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的大小有关的概念。
8、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
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评析:由学生自己操作活动角的模型,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蕴含了边的*开程度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还为将来从运动(旋转)的观点理解掌握角的定义埋下伏笔,完全是一举多得!)。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六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其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第4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第2、5题。
课后完成,下节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五、课堂小结。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七
学习目标:
1、阅读《白鹅》,认识“白、鹅、河、乐、热”五个字。
2、学习韵母e,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e。
3、继续学习四声的读法。
教学准备:
e及带四声的e的卡片,生字卡片,四线格。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谈话导入:你去过池塘边吗?你看到过白鹅戏水的情景吗?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2、出示书上图画:让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图画,一边学习这首好听的的儿歌吧。
3、出示儿歌,读熟。
(1)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3)找会读的`同学再指名读,领读。
(4)说说“快快乐乐”和“亲亲热热”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表演一下。
(5)自己练习。
(6)开火车读。
4、在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认字(同桌互相检查,如有不会的就教教他)。
(3)读生字卡。
(4)认词语。
二、学习韵母e。
1、读准音。
(1)老师写上“鹅、河、乐、热”四个字的音节“e”用红笔。
(2)让学生反复地慢读这四个音节,体会e的读音。
(3)学生认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师示范读音)。
(4)学生练读。
2、记忆字形。
借助图中白鹅戏水图或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e的字形,看谁的方法最好。(白鹅戏水eee,水中倒影eee)。
3、继续学习四声。
(1)读带声调的韵母e(按序,变序)。
(2)读儿歌中自己认识的字,体会声调,并说出它是几声。
4、写韵母e。
(1)e的家在哪?(中格)。
(2)师指导书写。
(3)生书空,练习。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儿歌中美丽的画面。
在“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在记忆字形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听别人的记忆方法,说自己的做法”
教师巡视,应多作示范,注意个别指导,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实用认识角教案设计(模板18篇)篇十八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各种蔬菜,了解不同的蔬菜吃不同的部位。
2、通过做一做、尝一尝,体验蔬菜不同的.味道。
活动准备:
1、芹菜、萝卜、胡萝卜、黄瓜、青菜、葱、花菜、西红柿等蔬菜。
2、用五个篮子分别表示吃根、吃茎、吃叶、吃花、吃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秋天有些什么蔬菜呀?
2、今天这里有许多蔬菜,你们都认识吗?
二、找一找。
1、分别找一找蔬菜的哪个部位可以吃,如萝卜吃根,卷心菜吃叶,西红柿吃果实,花菜吃花,芹菜吃茎(叶)。
2、请幼儿将蔬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三、做一做。
1、对蔬菜进行简单加工后,拌如色拉酱,让幼儿品尝,边品尝边交流:我吃的是什么蔬菜?是蔬菜的哪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