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反思和总结,提炼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分享。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思路。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一
在上周的微党课上,我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种种故事和细节。感触颇多,不禁让我想起了暑假青马班去井冈山的社会实践,当时我们眼前的井冈山,层峦叠嶂,绿树成荫,甚是美丽茂密,然而那一片郁郁葱葱下掩埋的,却是革命烈士的鲜血。
结合之前的实践经历,微党课的长征描述又加深了我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我了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只是,比如“两万五千里的由来”是什么?在微党课上,我得知行军日记清楚地记录下这一伟大的征程。红一军团直属队的长征行程表表明,红一军团直属队至少走了1.8万里,而且行程表特别注明,军团下属部队的独立行军均不计入。而红一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萧锋的日记表明,红一军团行军最长的部队走了二万五千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征中,红军频繁迂回穿插,还要筹款、做群众工作,这都增加了红军的行程。此外,红军由于缺少地图,难免走错路。长征是一场行军作战,重走长征路难以还原真实的行军路线,不能只是在地图上测距。由此可见,长征路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艰苦。
除了长征路途的坚信,长征途中我党部队还要面对敌人的追剿,更体现出了我党过硬的本领和强大的精神,以及战斗力和决策力。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分别出发。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总行程2.5万余里。红军将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
1936年,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会师,伟大的长征宣告结束。长征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好了准备。
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幸存下了3万,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作为预备党员发展对象,我辈更应该铭记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团结同志,艰苦奋斗,不要忘记如今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们如此敬佩和怀恋,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忆当年红军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精神。
时间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到70年前,红军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的英勇画面,为了部队的安全,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殿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回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获,敌人很高兴,准备去邀功,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拉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
长征中还有许多的红军战士为了队伍的安全,不惜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每个战士都是英雄,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念到这句格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红军长征,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纪念长征70周年的时刻,让我不禁想起*同志曾就长征作过的精辟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7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华夏儿女。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的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的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这便是我心中的长征精神。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三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接下来,本站小编跟你分享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7月18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有一种纪念叫继承,有一种精神叫永恒。长征,永远的丰碑;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党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事业。这是一次更为艰辛漫长、波澜壮阔的新长征。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必须将长征精神融入心灵、铸入血脉,以勇敢的姿态,迎接新考验、应对新挑战、夺取新胜利。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何以不怕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用一位红军老战士的话来说,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红军在长征中愈挫愈奋、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力量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越是形势复杂、困难压顶,越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精神、激昂斗志,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围追堵截,红军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每一壮举都惊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气神。当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要攻坚克难、走向成功,绝不能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改革关头勇者胜。只有像当年红军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过深水区,开辟新天地。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句俗语折射出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艰难困苦。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应当自觉地传承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不思进取、为官不为、贪图享乐安逸的思想,坚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长征精神,历久弥新;长征之路,没有终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只要我们像当年红军将士那样,忠诚于党,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奋勇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进入深秋,层林尽染。位于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高高耸立,雄伟肃穆,来此缅怀追忆的游客络绎不绝。
横亘在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红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打垮敌人的骑兵部队,摧毁了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之际,毛泽东留下了一首气吞山河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六盘山地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走好新的长征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标语,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民居不时映入眼帘——梯田上的玉米已经成熟,白杨树树叶开始变黄,丘陵间黄绿相间,色彩斑斓,土地打理得精细而肥沃,让人切身感受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也预示着这里的脱贫攻坚战进入到了决胜阶段。
推动精准扶贫驶入快车道。
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村支书杨生科在老宅子附近建了一个养牛场,与路旁几十年的老梨树、老核桃树相映衬的,是崭新明亮的二层小楼,院子中间花团锦簇,两棵梨树硕果累累。指着门外的两辆小汽车,杨生科自豪地说:“这都是我靠养牛买来的。”
杨生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信用社贷款300元发展肉牛养殖,现在贷款规模达到20万元,养了100头牛,还建立了合作社。他介绍说,在信用社贷款支持下,新建住房的村民比比皆是,村里人均年均收入达到7600元,已经实现了脱贫。现在村里还有1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实现了贷款全部覆盖,每户获得2到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预计到明年可实现全部脱贫,村子还打算开一个小型的加工厂,生产“六盘雪花牛肉”。
任河村贫困户获得的财政贴息免担保贷款,是人行银川中支推动多部门联动,探索“信用+产业+金融”三位一体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中,人行银川中支会同政府部门“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发挥财政、银行、保险、担保“组合拳”功效,着力“信用建设+产业基础+金融支撑”三个联动工作点,推动金融工具链支持扶贫开发。截至20xx年6月末,特困地区各项贷款余额359.41亿元,同比增长28.3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7.06个百分点。
20xx年7月18日,在宁夏调研,认为“固原的发展脱胎换骨,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固原精准扶贫驶入快车道,金融的扶持和投入不可或缺,这源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建立完善风险缓释机制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的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确立了与培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在推进产业扶贫时,引导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体,着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在整个宁夏,贫困农户1/3以上收入来自产业带动,贫困县区gdp近5年增长2.4倍、财政收入增长2.1倍。
为健全金融精准扶贫的风险保障,人行银川中支会同财政、扶贫等部门联合打造了集风险分担、补偿为一体的保障网络,建立起区、市、县、村四级担保网络体系,形成政策性、商业性和互助担保“三位一体”保障格局。担保机构以优惠担保费率为贫困农户提供担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可获得免抵押、基准利率、贴息资金的小额信用贷款;以县为单位设立扶贫产业助贷资金,分3年筹集10亿元,以10倍杠杆撬动银行贷款,累计撬动银行贷款5亿元,受益农户两万多户。
人行银川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高波告诉记者:“固原市金融扶贫已形成的模式,需要统一思路进行再提炼,应将市辖各县的做法统一到‘固原模式’下,并进一步摸清情况,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固原市已经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能人、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将来还要把扶贫工作与支持“三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真正把广大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把贫困户的生产能力融入生产环节,化零为整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不久前,高波到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7个重点县(区)调研金融扶贫工作,就提出人行宁夏辖区各级行要抓好金融扶贫政策在本地的落实,围绕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围绕形成可持续的扶贫信贷业务机制,做好扶贫再贷款投放、金融扶贫信息系统建设、金融扶贫统计、金融扶贫成效评估等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征信、支付等工作,从金融基础设施上为金融扶贫助力。
瞄准主导产业巧发力。
10月中旬,时逢回族传统节日,在西吉县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聚会吃豆豆饭的村民很多。75岁的寺管会主任拜福贵告诉记者,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中央红军途经宁夏西吉县单家集,曾与单家集清真寺的阿訇马德海秉烛夜谈,讲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并尊重回族习俗,制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在单家集驻扎时,红二十五军还教会了单家集群众制作粉条的方法,村民们把做出来的粉条称为“红粉”。
在固原广大农村,红军长征经过的故事代代相传。隆德县杨家店76岁的龚德芳老人说,红军到达六盘山脚下时食物缺乏,他的四爷和很多村民给红军送来了麸子、炒面和锅盔。红军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在当地扎下了根。时过80年,如今的杨家店已经是小康村,通过发展苗木培育和红色旅游,年人均纯收入达5830元。“我们都参加了新农保和新农合,老有所养,都过上好日子了。”龚德芳老人说。
新时期脱贫攻坚,靠的就是攻坚克难的“长征精神”。为打赢金融扶贫攻坚战,隆德县今年开展建立县、乡镇、行政村、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截至20xx年8月末,全县为4110户建档立卡户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76亿元。在金融扶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建档立卡户”及“致富带头人+产业+建档立卡户”的模式,隆德县中药材、草畜业、冷凉蔬菜、乡村民俗等致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瞄准各县区的主导产业,“一县一品”推动产业扶贫,成为固原乃至宁夏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泾源县的苜蓿多,满山遍野都是草,发展养殖业具有优越条件,该县就把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该县全面整合中央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建立了7000万元扶贫资金池和1500万元肉牛养殖贷款担保基金,并在全县96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信用协会。
为了支持养殖产业发展,人行泾源县支行主动引导和鼓励,把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纳入金融支持泾源县特色养殖发展政策体系,主动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贷款,由合作银行根据信用评级结果发放贷款。除此之外,泾源县还在宁夏率先推行了良种基础母牛保险试点工作。
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的马克俊就是曾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到户扶贫资金的扶持下,盖起了养殖牛棚,今年养了5头牛,预计一年的收入在120xx元左右。整个杨岭村已有130户贫困户得到了补贴资金用于养殖肉牛。在产业扶贫的思路下,整个固原红色文化旅游、苗木、食用菌等新的增收渠道正在兴起。
金融深度参与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金融资金的深度参与,因为只有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才能实现贫困户的永久脱贫。在金融如何深度参与扶贫中,固原市已经开始了深入探索。
走进位于彭阳县古城镇的六盘山景观苗木示范园,只见紫叶矮樱、五角枫、丝绵木等高中档苗木把示范园装点得格外美丽,企业集园林设计、苗木生产、行业培训于一体,产业链完整,效益良好,如何把更多的农户捆绑到企业产业链中来,既是当地政府的思路,又是金融机构的着力点。
“我们正在探索扶贫的托管模式。”人行彭阳县支行行长杨志君告诉记者,“针对的是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企业每托管一个贫困户,就给企业多增加贷款5万元,然后企业从收益里直接给贫困户分红,这种托管方式比对贫困户直接救济更加有效。”给企业的贷款因为有财政贴息,且由县担保公司担保,所以并没有给企业增加负担。据悉,示范园已经贷款490万元,马上托管200户贫困户,并把贷款增加到1000万元。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在农闲时节来园区打工,平常园区里需要150人,学到技术后还可以自己尝试种养殖,园区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培训,并提供配套和销售服务,为贫困户发展苗木产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泾源县农信联社主任宋磊也告诉记者,今年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是该联社的重点工作,全县7669户贫困户已经支持了3800多户。有些鳏寡聋哑的贫困户,自身无劳动能力,则考虑采用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带动的方式,直接分红,反哺贫困户,或者把贫困户的养殖肉牛托管给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
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四川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二组,石木结构,是传统藏族民居风格。当地称这两栋建筑为斗底锅庄房和迥贡锅庄房。
1935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这两栋房屋。全面分析当时形势,研究翻越夹金山以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抗日方案等重大决议。
当地藏民旧称“夷人”。红军经过时尊重民族习惯,宣传“红军不拿夷家一点东西”“红军和夷人是一家人”,所以深得当地群众爱戴。硗碛锅庄楼建筑独具特色,被建筑专家认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筑梦长征路!踏着长征的足迹,接过老兵的旗帜。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聆听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感受振奋人心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四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长征,你使中国更辉煌.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长征使中国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载入世界编年史的一定是更华美的篇章!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五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80周年了。时光如流水,当年一脸稚气的红军小战士,现在大多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白发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随着影片《长征》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眼前出现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队伍——红军。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热的时候。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要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红军中有许多是南方籍的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雪山,更别说去翻越它了。但困难吓不到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摔到了,爬起来继续走;没有粮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带。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有许多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绚丽的青春、最宝贵的生命。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4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4个战友却到下了3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很多,我不能一一叙述。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一般的国家,一般的政党,一般的人能够完成的,他只属于我们坚强的中华民族,只属于我们勇敢的共产党人,只属于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
看完影片后,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与那些坚强的红军叔叔相比,我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得太远太远了。记得上次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今天女同学800米测验。体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吓得喊爹叫妈,800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长这么大,爸爸妈妈还从来没让我干过一件重活,从没叫我走过一次远路,叫我跑800米不是存心为难我吗?好话说了一大堆,可体育老师楞是没有心软,硬叫我跑完那可恶的800米。跑完之后,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场,连邻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与红军叔叔相比真是太软弱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叔叔是在上有飞敌机轰炸,下有敌兵追击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我呢却被这小小的800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征服40多座高山险峰,先后跨越近百条江河的吧!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我们同样需要红军叔叔的顽强拼搏精神。
我想,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要向红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广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六
进入深秋,层林尽染。位于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高高耸立,雄伟肃穆,来此缅怀追忆的游客络绎不绝。
横亘在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红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打垮敌人的骑兵部队,摧毁了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之际,毛泽东留下了一首气吞山河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六盘山地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走好新的长征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标语,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民居不时映入眼帘——梯田上的玉米已经成熟,白杨树树叶开始变黄,丘陵间黄绿相间,色彩斑斓,土地打理得精细而肥沃,让人切身感受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也预示着这里的脱贫攻坚战进入到了决胜阶段。
推动精准扶贫驶入快车道。
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村支书杨生科在老宅子附近建了一个养牛场,与路旁几十年的老梨树、老核桃树相映衬的,是崭新明亮的二层小楼,院子中间花团锦簇,两棵梨树硕果累累。指着门外的两辆小汽车,杨生科自豪地说:“这都是我靠养牛买来的。”
杨生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信用社贷款300元发展肉牛养殖,现在贷款规模达到20万元,养了100头牛,还建立了合作社。他介绍说,在信用社贷款支持下,新建住房的村民比比皆是,村里人均年均收入达到7600元,已经实现了脱贫。现在村里还有1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实现了贷款全部覆盖,每户获得2到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预计到明年可实现全部脱贫,村子还打算开一个小型的加工厂,生产“六盘雪花牛肉”。
任河村贫困户获得的财政贴息免担保贷款,是人行银川中支推动多部门联动,探索“信用+产业+金融”三位一体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中,人行银川中支会同政府部门“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发挥财政、银行、保险、担保“组合拳”功效,着力“信用建设+产业基础+金融支撑”三个联动工作点,推动金融工具链支持扶贫开发。截至20xx年6月末,特困地区各项贷款余额359.41亿元,同比增长28.3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7.06个百分点。
20xx年7月18日,在宁夏调研,认为“固原的发展脱胎换骨,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固原精准扶贫驶入快车道,金融的扶持和投入不可或缺,这源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建立完善风险缓释机制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的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确立了与培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思路,在推进产业扶贫时,引导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体,着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在整个宁夏,贫困农户1/3以上收入来自产业带动,贫困县区gdp近5年增长2.4倍、财政收入增长2.1倍。
为健全金融精准扶贫的风险保障,人行银川中支会同财政、扶贫等部门联合打造了集风险分担、补偿为一体的保障网络,建立起区、市、县、村四级担保网络体系,形成政策性、商业性和互助担保“三位一体”保障格局。担保机构以优惠担保费率为贫困农户提供担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可获得免抵押、基准利率、贴息资金的小额信用贷款;以县为单位设立扶贫产业助贷资金,分3年筹集10亿元,以10倍杠杆撬动银行贷款,累计撬动银行贷款5亿元,受益农户两万多户。
人行银川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高波告诉记者:“固原市金融扶贫已形成的模式,需要统一思路进行再提炼,应将市辖各县的做法统一到‘固原模式’下,并进一步摸清情况,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固原市已经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能人、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将来还要把扶贫工作与支持“三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真正把广大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把贫困户的生产能力融入生产环节,化零为整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不久前,高波到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7个重点县(区)调研金融扶贫工作,就提出人行宁夏辖区各级行要抓好金融扶贫政策在本地的落实,围绕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围绕形成可持续的扶贫信贷业务机制,做好扶贫再贷款投放、金融扶贫信息系统建设、金融扶贫统计、金融扶贫成效评估等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征信、支付等工作,从金融基础设施上为金融扶贫助力。
瞄准主导产业巧发力。
10月中旬,时逢回族传统节日,在西吉县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聚会吃豆豆饭的村民很多。75岁的寺管会主任拜福贵告诉记者,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中央红军途经宁夏西吉县单家集,曾与单家集清真寺的阿訇马德海秉烛夜谈,讲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并尊重回族习俗,制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在单家集驻扎时,红二十五军还教会了单家集群众制作粉条的方法,村民们把做出来的粉条称为“红粉”。
在固原广大农村,红军长征经过的故事代代相传。隆德县杨家店76岁的龚德芳老人说,红军到达六盘山脚下时食物缺乏,他的四爷和很多村民给红军送来了麸子、炒面和锅盔。红军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在当地扎下了根。时过80年,如今的杨家店已经是小康村,通过发展苗木培育和红色旅游,年人均纯收入达5830元。“我们都参加了新农保和新农合,老有所养,都过上好日子了。”龚德芳老人说。
新时期脱贫攻坚,靠的就是攻坚克难的“长征精神”。为打赢金融扶贫攻坚战,隆德县今年开展建立县、乡镇、行政村、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截至20xx年8月末,全县为4110户建档立卡户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76亿元。在金融扶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建档立卡户”及“致富带头人+产业+建档立卡户”的模式,隆德县中药材、草畜业、冷凉蔬菜、乡村民俗等致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瞄准各县区的主导产业,“一县一品”推动产业扶贫,成为固原乃至宁夏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泾源县的苜蓿多,满山遍野都是草,发展养殖业具有优越条件,该县就把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该县全面整合中央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建立了7000万元扶贫资金池和1500万元肉牛养殖贷款担保基金,并在全县96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信用协会。
为了支持养殖产业发展,人行泾源县支行主动引导和鼓励,把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纳入金融支持泾源县特色养殖发展政策体系,主动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贷款,由合作银行根据信用评级结果发放贷款。除此之外,泾源县还在宁夏率先推行了良种基础母牛保险试点工作。
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的马克俊就是曾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到户扶贫资金的扶持下,盖起了养殖牛棚,今年养了5头牛,预计一年的收入在120xx元左右。整个杨岭村已有130户贫困户得到了补贴资金用于养殖肉牛。在产业扶贫的思路下,整个固原红色文化旅游、苗木、食用菌等新的增收渠道正在兴起。
金融深度参与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金融资金的深度参与,因为只有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形成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才能实现贫困户的永久脱贫。在金融如何深度参与扶贫中,固原市已经开始了深入探索。
走进位于彭阳县古城镇的六盘山景观苗木示范园,只见紫叶矮樱、五角枫、丝绵木等高中档苗木把示范园装点得格外美丽,企业集园林设计、苗木生产、行业培训于一体,产业链完整,效益良好,如何把更多的农户捆绑到企业产业链中来,既是当地政府的思路,又是金融机构的着力点。
“我们正在探索扶贫的托管模式。”人行彭阳县支行行长杨志君告诉记者,“针对的是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企业每托管一个贫困户,就给企业多增加贷款5万元,然后企业从收益里直接给贫困户分红,这种托管方式比对贫困户直接救济更加有效。”给企业的贷款因为有财政贴息,且由县担保公司担保,所以并没有给企业增加负担。据悉,示范园已经贷款490万元,马上托管200户贫困户,并把贷款增加到1000万元。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在农闲时节来园区打工,平常园区里需要150人,学到技术后还可以自己尝试种养殖,园区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培训,并提供配套和销售服务,为贫困户发展苗木产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泾源县农信联社主任宋磊也告诉记者,今年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是该联社的重点工作,全县7669户贫困户已经支持了3800多户。有些鳏寡聋哑的贫困户,自身无劳动能力,则考虑采用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带动的方式,直接分红,反哺贫困户,或者把贫困户的养殖肉牛托管给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七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长征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我。接下来,本站小编跟你分享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我始终都以一个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思想上与党的先进性保持一致,行为上积极实践各种各样的活动,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才能。我很高兴在党即将到来的95岁生日之际谈一下我的个人感悟。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眸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崭新的正当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他带领中国人民胜利的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95年的光辉历程,95年来,党始终以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使自己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奋发向上的朝气。历史的一再证明,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善于与时俱进,用于理论创新的党,必定是一个先进的党,一个大有作为的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谱写出更加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在共和国的年轮上,我们渡过了漫漫的95年历史长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凝聚了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实践探索的95年,是阔步前进的95年,是辉煌胜利的95年,我们送走了一个95年,并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坚实。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历史,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这对于未来的启迪,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过去的95年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顺利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都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总结,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冷静的看待过去,客观的评估的是,辩证的判断是非。总结,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既往的时间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分析,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功夫,努力探索一切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养分,提高认识能力和时间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总的来说,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是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我们党经历了长期的曲折探索,通过科学总结正反俩方面经验,终于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简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上,还有许多风险,挑战和考验,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都要在坚定不移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展中,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的发展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牢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党的前进性建设推向前进。
在这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觉得是时候说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5年的磨练,95年的奋斗,95年的操劳,您辛苦啦!您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也将永远印在我的心中。生日到了,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您永葆青春,繁荣昌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80年前,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地球上的红飘带舞出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80年间,长征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却在时代中淬火升华,激励着中华儿女夺取革命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华民族拼搏与奋斗的征程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翻开长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仅红一方面军就翻越山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份25000华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正是这样的磨砺,产生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
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旗帜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时空。纵然时代在发展,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但长征精神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在历史长河反复淘洗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长征留下的精神火种已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人们赢得民族独立、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强,引领中国步入崭新的时代。
今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命题,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续写新的篇章。翻越五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党领导红军突破了一道道天险和几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这种不畏艰难险阻、争取革命胜利的精神与豪气正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十三五”规划纲要蓝图绘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声震,我们只有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实现复兴伟业排除万难、不懈奋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80年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砥砺意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八
7月18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有一种纪念叫继承,有一种精神叫永恒。长征,永远的丰碑;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党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事业。这是一次更为艰辛漫长、波澜壮阔的新长征。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必须将长征精神融入心灵、铸入血脉,以勇敢的姿态,迎接新考验、应对新挑战、夺取新胜利。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何以不怕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用一位红军老战士的话来说,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红军在长征中愈挫愈奋、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力量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越是形势复杂、困难压顶,越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精神、激昂斗志,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围追堵截,红军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每一壮举都惊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气神。当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要攻坚克难、走向成功,绝不能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改革关头勇者胜。只有像当年红军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过深水区,开辟新天地。
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句俗语折射出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艰难困苦。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应当自觉地传承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不思进取、为官不为、贪图享乐安逸的思想,坚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长征精神,历久弥新;长征之路,没有终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只要我们像当年红军将士那样,忠诚于党,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奋勇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九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昔日中国的女排姑娘们是何等的神勇,“五连冠”不知使多少中国人为之振奋。然而在一次次的胜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队员相继退役后,中国的女排是何处境?或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畅及则衰”在饱尝了胜利和辉煌之后,中国女排开始了它从未有过的失败。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间败下阵来。顷刻间,举国上下焦虑万分,人们不禁怀疑起那支曾令他们无比自豪的强队,究竟能走多远?然而就在20xx年,沉寂了20xx年的中国女排,在议论和怀疑声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又一次拿回了她们期待已久的“世界冠军”。当五星红旗在雅典的奥运会馆开起时,中国的女排姑娘们含泪唱完了国歌。
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长征精神将伴随着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
广大红军战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和集中表现。除了爱国主义等深刻内涵之外,长征精神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特征:
以人民为本的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红军为什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取得长征的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为自己打天下,而是为人民打天下的。红军将士胸中装着的是全国的老百姓,他们的信念是拯救整个中华民族,是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从而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长征精神的精髓,赋予红军将士克服千难万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没有为国为民的思想作为红军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就不可能有长征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爆发过数次大的农民起义,然而没有一次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的,目的都是为自己打天下,目标都是自己坐江山。他们在没有夺得天下,仅占领有限地盘时就称帝封王,即使胜利也是用一种皇权取代另一种皇权,用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而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军刚定都南京,上层就腐化堕落,争权夺利;李自成起义军刚进北京,便严重腐败,脱离群众。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才能克服艰难险阻,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艰苦奋斗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又一个突出特征。整个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的艰苦奋斗史。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爬雪山、过草地、顶酷暑、战严寒,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将士凭着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壮举。也许有人会说,当时红军的条件就是那样艰苦又有何办法?其实不然,如果当时红军与旧军队一样,用武力去搜刮民财,也完全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但是,红军战士宁可自己吃苦,也不去骚扰百姓,甚至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地去关心、支持和帮助百姓。在长征路上,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因饥饿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粒粮,因冻死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这种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着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一往无前,敢于拼搏是红军长征精神的第三个突出的特征。长征由红七军团北上、红六军团西征拉开序幕。相继举行长征的,有毛泽东等人领导的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等人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徐向前等人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二十五军。无论是哪一路红军,都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同数倍于己的围追堵截的敌人进行欲血奋战;二是勇于同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进行斗争。在长征途中,红军到底打破了多少道敌人的封锁线,已无法统计,仅血战湘江一役,红一方面军就由8万多人减员到三万多人,但红军仍然充满理想,一往无前。同样的大渡河,一百多年前的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将士两万余人全军覆没,而红军将士则抢渡成功,使蒋介石要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四川的剑门关,据史考证,在历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攻取,而红四方面军将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使敌守军肝胆惧裂,溃散而逃。在长征途中,没有红军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红军过不了的难关。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往无前精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举世无双。
官兵一致,患难与共是长征精神的第四大特征。红军之所以能战胜一道道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长征中,很多干部舍己为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如身为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周恩来,把所剩无几的干粮送给了因饥饿昏倒的战士。宿营中,贺龙见帐蓬中有床,立即命令警卫员搬走,官兵平等不搞特殊。聂荣臻、宋任穷和左权带病翻越夹金山时,还把自已的马匹、担架让给了其它伤病员,自己硬是坚持着爬过了雪山。一位红军基层干部过草地时把仅剩的一碗炒面给了战士,自己却饿得倒下再未能站起来。在战场上的生死关头,部队的基层指挥员更是如此,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别人。其实带头冲锋陷阵的并不只是基层指挥员,红军中的高级干部同样如此。原红七军团军团长、整编后担任师长的寻怀洲将军,在留下掩护部队转移时,只留下人数极少的红军战士,并主动向围追红军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王耀武部发动进攻。由于他冲在战士们的最前面,不幸中弹倒下。战士们为抢回师长的尸体,竟奋不顾身地向他的尸体冲去,许多战士牺牲在师长的周围。这一幕给王耀武以极大的震动。一位外国人曾经说过,同样战场上的指挥者,共产党指挥官冲在前面挥手招唤士兵,“跟我上”;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却在士兵后面拿枪吆骂着“给我上”。两种不同的指挥动作,就决定了最终的胜利只能属于中国共产党。
今天,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奋斗,我们同样一定会无往而不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新的长征中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一
80年前,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和中国革命的危难关头,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辈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挫折和困境中奋起,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开创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而今,斯人已逝,我们重走长征路,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那种艰苦卓绝的精神。
红军长征路上,四川泸州、贵州赤水、遵义等地遍布当年红军坚毅的足迹。为了缅怀先烈,红军曾沿途经过的地区皆立起了纪念碑,塑起了纪念雕像,开发了红色旅游线,建立了红军纪念馆……皆在记录红军当年如歌的岁月。
9月13日,企业家日报社联合企业家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正式启动后,顺着红色旅游线路,循着先辈的足迹,经过3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四川鑫欣天然气有限公司、御颜化妆品有限公司以及相关媒体人员一行抵达了泸州合江县尧坝古镇。
企业家以及媒体一行人甫至赤水河畔的尧坝古镇,便感受到了悠长岁月在此地留下的深刻痕迹。尧坝古镇尽管不是红军经过的地方,却是红色旅游线的必经之地。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且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泸州与赤水间未通公路之时川南黔北的商贾往来和官方传书皆经尧坝到赤水,所以有“川黔走廊”和“小香港”之称。此处更是孕育了清嘉庆年间武进士李跃龙、清末反清斗士任大容、近代革命斗士梁自铭、著名导演凌子风、美学奠基人王朝闻、著名作家李子英、打工文学扛鼎者周崇贤、著名美术设计师杨洪烈等一批优秀名人。
品古镇遗韵,悟百年沧桑。企业家行走在尧坝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入眼的是仿佛被时间遗忘的历史民居、古朴的手工艺品以及朴实的古镇居民,品尝的是香飘满街的家传美食,一路的见闻让四川鑫欣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晨淋决定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古镇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古镇19岁少年周荣权父丧母罪,小学文化的他毅然扛起周家大旗,为弟妹洗衣做饭,常年在外务工,供弟妹上学生活。在了解到古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同时被周荣权的坚毅所打动的黄晨淋总经理,慷慨解囊,在尧坝镇政府内对11个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了捐款,同时,企业家日报社主编冯大中为古镇捐赠了数本书籍,期望能对古镇、对儿童教育有帮助。尧坝镇党委书记卢建伟、人大主任罗云芬在古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方面与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并十分感谢企业家对古镇的支持以及对贫困家庭的援助。
在此地,记者一行人感受到的是历史沧桑,学到的是无私奉献与坚毅不屈的精神。
9月14日,离开古镇,记者一行人驱车继续向着长征路线进发,开在蜿蜒盘曲的山道上,欣赏着路边郁郁葱葱的草木,下一个目的地——合江县密溪乡渐近了。
合江县密溪乡是红色旅游线路中的重镇,位于合江县城西郊,距离合江县城7公里,东与合江镇毗邻,南被赤水河怀抱。密溪乡是上世纪合江县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受限。20xx年以后,合江、赤水两地政府为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专门修建了宽5米的沿江红色旅游线路。
同时,密溪乡是合江县的水果之乡,以荔枝、真龙柚闻名,其中,尤以“真龙柚”名声远播,曾于1995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密溪乡荔枝林集中成片,途中,车辆从上千株百年荔枝林中穿行,如今的时节已然是看不到荔枝了,不过再向前行却能看见挂在树梢有成人拳头大小尤显青色的真龙柚,记者一行人是垂涎不已,不过可惜的是成熟期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行进间,我们听闻,山林更深处,存在着密溪乡敬老院,这里住着上至七八十岁,下至二十余岁的无人照顾的老人、病弱者、残疾人等。闻此消息,黄晨淋总经理首先做了表率,在就近城镇下车购买了数袋米面、数桶食用油要去慰问老人,企业家日报社组织着企业家、媒体人员行动起来。
在密溪乡副乡长罗天才的带领下,车辆载着大家来到了密溪乡敬老院,正值午后,院中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忙碌或闲嗑。一行人受到了敬老院院长王启照的热情欢迎,老人们得知企业家来访慰问,也停下手边的活计上前帮忙。
黄晨淋总经理亲自将一袋袋米面、一桶桶食用油送到了老人们手中,老人们开心接过物资。与此同时,他还为敬老院捐赠了现金以资助老人生活所需。罗副乡长表示,好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是打造品牌,发展企业的保障。同时,感谢来自成都的企业家对敬老院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注以及善心捐赠,希望企业家及媒体们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有更多的收获。黄晨淋总经理也表示,很高兴能来到此地看望老人,希望老人生活越来越好,企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密溪乡党委副书记张全、张宇十分欢迎企业家及媒体的到来,盛情介绍了当地水果特产,邀请众人日后再次到密溪乡做客,并且表示欢迎企业到密溪乡考察投资。
带着尊老敬老的关爱精神从敬老院出来,车辆沿着赤水河向着南方贵州赤水市蜿蜒行进。先后经过先市、车辋、九支等乡镇,傍晚时分,记者一行人来到了与贵州赤水市一桥相连的九支镇赤水河边,夜色临近,华灯初上,河岸两旁,各式建筑临水而建,鳞次栉比,行人不断,一片安荣繁华之景遥望赤水河对面各色灯光点缀的赤水市,众人皆为终于来到了曾在长征途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赤水而兴奋不已,“赤水,我们来了!”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毛泽东主席带领红军数次穿越川黔交界地区——赤水,在此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赤水市地处黔北川南之交,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历来是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
夜晚的赤水河静谧流淌,沿河而望,仿佛看见的是先烈们战斗的汗水与鲜血,先烈们不屈的呐喊声像是也随风拂耳而过。
9月15日,清晨众人遥望远山,迫不及待地来到香樟林广场红军长征纪念雕塑旁领略长征在此地留下的精神与文化,仰望雕塑,红军长征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化为万千思绪,令在场的企业家、媒体人员默默沉浸在对先烈的缅怀与革命精神的感悟中,之后,黄晨淋总经理带头献上鲜花,企业家与媒体人员纷纷献上鲜花以示敬意。
众人在赤水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新勇的带领下,见识了赤水市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发展,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对于赤水市有如今的良好发展局面感到高兴。
企业家与媒体人员最后终于来到了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园内肃穆宁静,“四渡赤水”期间,许多红军将士英勇杀敌,捐躯战场。为世世代代弘扬四渡赤水精神,子子孙孙缅怀红军革命先烈,赤水人民敬移境内325位红军烈士忠骨安葬于赤水河畔杉树坝,敬迁全市26个烈士纪念设施于此,将原建的“赤水革命烈士陵园”改建为“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供后人凭吊瞻仰。
企业家与媒体人员在纪念碑下默默凭吊革命先烈,黄晨淋总经理说:“我们要学好四渡赤水精神,将其应用到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家日报主编冯大中说:“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先烈,大力弘扬四渡赤水的革命精神,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带着万千的思绪与不舍,众人终究离开先烈安眠之地,踏上归程。轻松而来,却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而归,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已是圆满结束了。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二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红军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越过了一道道的艰难险阻。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把长征的精神当作学习的动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三
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至今日,回忆这段气势恢宏而又极其悲壮的长征历史,面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在构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铭记和传承。
8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革命先烈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长征所锻造的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这种魂,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光大、世代传承。我们继续忆长征不忘初心,走好长征路。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各级党员干部要从学习长征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奋勇前进,在砥砺中开拓传承,共追、共圆中国梦、强国梦。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四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章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其添加浓厚多彩的一笔。长征精神也被不断传承和弘扬。
长征是中国空前的伟大事业,它不仅完成了革命战略转移保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而且发扬了共产党和红军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征途饥餐渴饮的生活磨不灭红军战士的信念,荆棘载途的路程挡不住红军必胜的决心,被蒋介石评为“走向毁灭,走向深渊”的道路在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坚韧的决心下奇迹般的完成。
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外,同时应该学习红军长征所表现的敢于创新,团结合作,蔑视困难等精神。只有敢为人先,面对挑战不畏首畏尾,另辟蹊径,与人合作,相互交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国家和民族能与时俱进。同样的,生活也像一场人生的长征。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公司破产而下岗,对于仅以父亲工资维持生计且额外承担着部分父亲兄弟读书费用的拮据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突然其来的变故,家庭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在那段紧巴巴的日子家里每一分开销都需要再三考虑,为了生活母亲开始做小贩补贴家用,父亲以开出租车拉客为收入,由于长时间的工作负荷父亲的身体还出现了问题。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以前一家人挤在没有卫生间的小房间时,因怕黑半夜不敢去公共厕所,只好憋着等天亮的感觉。因此每当想要松懈自己时总会以过去艰苦的日子鞭策自己,人生起落无常,只有坚持和奋斗,才不会被生活的苦难所压倒。
长征是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苦心人,天不负,我们亦当如“大鹏一日向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般撰写我们人生的篇章。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五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本人有幸参加了厂团委组织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教育活动。聆听研究红军长征史的专家——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张*所作的专题讲座。
张*副主任是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技术7级。讲座中,他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军史特别是红军长征史的丰硕成果,以《从瑞金到延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为题,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是如何在中国革命、世界历史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审视红军长征;二是以一到十的表达形式,精彩解读了长征的伟大历程;三是从五个方面概括了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副主任的讲座,语言朴实,史料详实,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本人通过聆听,感悟颇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清晰的感受到在长征征途中孕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人类历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范例。对于今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人们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却极度空虚,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基于此,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国格外重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既是历史所托,也是时代所需。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何解决国家发展新长征路上的现实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纵观整个长征过程,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面对敌人,面对恶劣环境,红军之所以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就是因为有革命的信仰在支撑着,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下心为物役、*腐化、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曾经在我们党内最为普遍的精神已经丧失,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然而并没有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心中正是因为有着"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才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胜利。在他们为信仰而出生入死中,依靠的不是"福大命大"、不是"上天庇护",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靠的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目前,我厂正处于开启宏伟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纷繁艰辛的工作,作为青年党员、团干部的我们,就要自觉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当好全厂团员青年的带头人,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锻炼一支新的"青年红军队伍"。我厂的团干部虽然基本上都是兼职,但依然一定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要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思想浸蚀。结合当前党内、团内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红军就是我们的榜样。仰望红军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感悟信仰的巨大力量,要以党章党规为镜、以"四讲四有"为镜,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要爱岗敬业,艰苦朴素,主动作为,用自己的人格去带动、引导、影响周围的团员青年,要立志为把锡柴建设成为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回顾张*副教授向大家讲述的长征之路,红军战士们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仆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靠简陋装备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如今,锡柴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压力巨大,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我们更要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也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革命主义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长征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它的精神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过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长征精神。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学习长征历史,记取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激励全体锡柴党员干部职工在攻坚克难中奋发前进。只要我们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能铸就锡柴百年之基业;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经受考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六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壮丽辉煌的一页,也是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堪称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在红军长征中,蒋介石纠集重兵,“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企图置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于死地。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中,党的内部也发生了正确指导思想与错误指导思想之间的尖锐斗争。特别是在中央红军长征之初,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遭到惨重损失,湘江一战,全军折损过半,由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才使得红军变被动为主动。后来又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使长征中的红军一再面临能否克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折磨的严重考验。但是,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了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了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了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了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长驱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了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先后到达陕甘地区。1936年10月,以红军三大主力会宁、静宁会师为标志,历时两年、长达数万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渡过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长征的胜利,锻炼和保存了革命力量,集中了各路红军的经验和特长,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长征的胜利,是红军以实际行动宣传和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南北转移到了大西北,三大主力红军转移到靠近抗日前线的西北,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是此后中国革命胜利进军的前奏曲,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的胜利,也是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3/5源;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将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只有在这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上述精神才能结出灿烂之果,引导革命取得胜利;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今天,红军长征精神早已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成为人类共有的巨大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历史已经走过70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5/5。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七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犹记得,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一转眼75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抗日战争中的硝烟已经散去,唯有卢沟桥畔的河水还在嘤嘤诉说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而那些叱咤疆场的抗战老兵大多已默默离去,正所谓“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我们只能在一部部影像记录资料里,从一名名抗战老兵冲锋陷阵的背影中,去见证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入侵时挺立的不屈脊梁,那是一座山,一座扎根在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的巍峨大山。
昨天,“先辈”用血肉铸就长城,为抗战胜利决一死战。曾几何时,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生命卑微如草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这么一首悲凉的小诗,“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生拥有锦绣年华”。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面对国内一片不抵抗的投降之声,迎着帝国主义的铁骑北上,提出了全民族抗战,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刻,撰写了《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让处于低迷中的国人看到了战胜凶残敌人的希望和途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通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以及一系列敌后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取得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宝贵生命,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黑暗、最残暴的一幕。
今天,“我们”用奋斗书写豪情,为民族复兴披荆斩棘。“多难兴邦,玉汝于成”,我们从苦难中走来,更能明白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十四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基层防疫工作者用感天动地的英雄气概谱写了守望相助、团结一心的《中国抗疫图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随着4月8日零时,历经76天“凤凰涅槃”的英雄之城武汉迎来“浴火重生”,这向世人昭示,经历艰险曲折的“九九八十一难”,伟大的中华儿女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战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无数黄文秀式的扶贫干部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决态度,为贫困群众的小康之路“保驾护航”。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风雨兼程、豪情满怀,谱写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明天,“后浪”用忠诚照亮未来,为国家繁荣登锋履刃。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浪们”。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后浪”在前辈精神的引领下,以“白衣执甲”的舍生忘死,在抗击疫情的征途中笃定前行,让亿万中华儿女看到了在战胜疫情过程中迸发的新生力量。“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在洪水汹涌而来之刻,十八、九岁的年轻战士逆流而上,用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昨天或许他们还只是一个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孩子,当祖国和人民召唤时,他们便“破茧成蝶、踏浪而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的“后浪”在历史的洪流中砺炼忠诚和担当,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将人生融入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征程里绽放光芒、熠熠生辉。
距离天安门约463米,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铭刻,“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不仅是一段文字,更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战、牺牲的先烈用血肉镌刻的印记,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深思、去铭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八
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四川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二组,石木结构,是传统藏族民居风格。当地称这两栋建筑为斗底锅庄房和迥贡锅庄房。
1935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这两栋房屋。全面分析当时形势,研究翻越夹金山以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抗日方案等重大决议。
当地藏民旧称“夷人”。红军经过时尊重民族习惯,宣传“红军不拿夷家一点东西”“红军和夷人是一家人”,所以深得当地群众爱戴。硗碛锅庄楼建筑独具特色,被建筑专家认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筑梦长征路!踏着长征的足迹,接过老兵的旗帜。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聆听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感受振奋人心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九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7月1日到7月6日,由印青作曲、邹静之编剧、吕嘉执棒、田沁鑫、杨笑阳执导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拉开首演大幕。英雄气质与浪漫色彩相交织的动人音乐,史诗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带领观众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理想与信念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正能量精神。
由国家大剧院原创的歌剧《长征》,策划始于。四年多来,参与创演的台前幕后的艺术家和制作团队,在以艺术的形式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在竭力思考与探索如何以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重现红军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伟大行军过程。
歌剧《长征》分别展现了红军告别瑞金、惨烈的湘江战役、迎来新的历史转折点的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会宁胜利会师等场景,并通过剧中人物彭政委、曾团长、平伢子、洪大夫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感人事件,弘扬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在演出中,作曲家印青为该剧谱写的既有磅礴史诗气质、又饱含英雄浪漫主义的音乐。湘江战役的惨烈、夺取泸定桥前两百四十里的奔袭、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等都化作震撼心灵的旋律,令人动容。
同时,阎维文、王海涛等主演,更是以真挚情感、朴素生动的演绎,塑造出众多有血有肉、怀着至高理想与信念的红军战士。其中,彭政委与洪大夫离别时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阎维文与王喆将夫妻间的爱情、亲情与革命者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湘江战役间隙,彭政委一曲《寒夜中》,阎维文在触动人心的歌声里,饱含着一位指挥官对于英勇战士们的深深赞美;爬雪山时,万霞饰演者龚爽时而激昂,时而空灵的《雪啊雪》,赞颂着战士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纯洁的情怀。
另外,导演田沁鑫、杨笑阳以兼具史诗感与时代感的舞台呈现,表现出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凭借着信仰的力量,由绝境步入辉煌的过程,突显了红军长征“行走的力量”。在上半场瑞金、湘江、遵义、泸定桥等场次中,有着建筑感的舞美与丰富的多媒体视觉效果,将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与人文风情,运用中国艺术特有的写意精神在舞台上得以呈现。与此同时,山西省吕梁市民间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将红军一天一夜两百四十里的奔袭、飞夺泸定桥的艰险,在舞台上表现得惊心动魄。
在下半场,险峻寒冷的雪山、沼泽林立、瘴气难行的草地,也通过在舞台上营造自然环境的艰险,来突显红军战士不畏惧任何险阻的坚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剧结尾,伴着“红军万岁!长征万岁!”雄壮的大合唱,为革命理想奉献出青春与生命的红军战士们屹立于舞台,带着无上的崇高感,将全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在民族唱法组歌唱家首演后,7月2日晚,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唱家刘嵩虎、青年歌剧演员梁羽丰、张心、王一凤组成的美声唱法演出阵容,也将共同唱响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6日。
演出结束后,观众高女士评论说,以前大家谈起“信念”,总觉得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观看歌剧《长征》,让人真实感受到信念的力量。虽然如今早已不在战争年代,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实时常需要这种信念的支撑。文艺作品有独特的感染力,可以让年轻人接纳、被感动。
人大附中学生邓昊天表示,“以前对于长征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课本,这一次亲身近距离观看歌剧《长征》,觉得很壮观,很震撼,心里受到很大冲击,对于长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邓昊天说,观看这场歌剧,“对于今后的学习会有一种指引和鼓励的作用,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学习的过程中突然脑海里会回想起《长征》中的场面,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定会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
【编者按】: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
总结。
相类。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心得体会范文参考,解决您在写作心得体会时的难题。
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了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先后到达陕甘地区。1936年10月,以红军三大主力会宁、静宁会师为标志,历时两年、长达数万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渡过了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运动。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红军长征途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乃是迁移中的共和国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3年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今天,红军长征精神早已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成为人类共有的巨大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历史已经走过70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内容请进入:
心得体会频道论文频道。
附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活动的总结汇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活动的总结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在我们二中,与冬天的寒流相对照的是,继“新教师赛课活动”之后老师们的学习热潮却持续高涨。在此,我很高兴站在这里,将上几周所开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班会活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做一简要的(总结)汇报。
(一)(时代要求与历史使命)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示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十六大以来,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示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示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构建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精神世界,为此,我校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班会活动,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以突出民族精神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了熏陶、精神得到了充实、高尚品质得到了培养、道德境界得到了升华。
(三)活动过程与评价在年级的基础上,仁寿二中六个年级的6个班为观摩的各位领导和教师们奉献了六堂精彩的主题班会。
1、的国旗下,在大合唱《热爱祖国》声中集体宣誓,表达了报效祖国的经强烈愿望,洋溢着火热的爱国热情。这堂课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立足于提高学生表演艺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了当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昨天我和家人们一起坐在沙发上面专注着看着阅兵,而今天的晚上我却任然坐在沙发上面看着我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讲了四个主题,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为指导,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传递给了小学生,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操,增强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歌颂了中华大地的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繁荣富强!选取我们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选取与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增加了我们心理情感的贴近性,呈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在《开学第一课》中,有几位来客嘉宾。比如:上至九十多岁的抗战老兵和老艺术家,下至十几岁的少年儿童,同时也邀请了00后大家喜欢的偶像,比如马天宇、凤凰传奇、tfboys组合。与80年以前的抗战老兵带领广大中小学生一起去回顾、缅怀这段历史:秦老重温国歌的背后故事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登台讲述,不仅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了透露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分”。史老还原二小的真实面貌“王二小”是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形象,人们通过歌曲和故事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开学第一课》寻访并邀请到“王二小”的小伙伴史林山老人,在现场为大家还原这个英雄少年的真实面貌,更细致入微地重现“王二小”选择英勇牺牲背后的情感脉络。史林山在现场声情并茂,几度落泪;我也是热泪盈眶。
《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作为这一年龄段的组合tfboys,在现场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带领现场的青少年共同发出号召,明确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共同传承抗战的精神财富。这一环节令晚会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我也忍不住自发宣誓!情到深处,全家齐唱“稻花香”对于我们来说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更无法体验那是怎样的灾难和痛苦,但是听一位位亲历者的讲述,我们也能感受到在战争年代的人们是有今日无明日,无论男女老少都无法逃脱敌人的残害,所以战争年代的人们不得不勇敢,不得不坚强,不得不与敌人顽强的做斗争,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是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今天,虽然我们呼唤和平,倡导和平,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忘记了祖辈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因为一旦我们松懈了,就给敌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所以,当我们想要放弃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想想今天的课程,只有自强才可以不惧怕敌人,当我们面对困难想要逃避的时候,就请想想今天的课程,只有勇敢才能获得成功,当我们欺负自己同班的小伙伴的时候,就请想想今天的课程,只有团结我们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大家记住,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称为英雄,只有把英雄作为人生的信仰的人才可以不断靠近他。
通过观看这期节目让我明白了,我要把祖国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作为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当遇到困难时不要畏惧,要勇于担当,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团结同学,有团队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要彼此信任、互相帮助;自己要努力图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热门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二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的浴血奋战,以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硝烟散去,和平安宁,然而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未曾忘记,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未曾忘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也不敢忘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托举伟大梦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波诡云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养分,凝聚奋力前进的磅礴力量。
铭记历史,继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斗争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新时代下的斗争形式多样复杂,既有军事上的、有形的、看得见的斗争,但更多的是没有硝烟的、无形的、隐蔽的斗争。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强化斗争意识和勇气,提高斗争本领,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日常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的预判能力,知道风险将要出现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该出手就出手,要敢于斗争、不怕斗争。要坚决克服精神萎靡、安逸享乐、知难而退的消极情绪,到重大斗争一线中去真刀真枪磨砺自己,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都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铭记历史,传承“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的民主精神。中国之所以能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发动了群众、依靠了群众,发扬了民主精神。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执政最牢靠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时代下,我们依然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保持天然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因为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依然是人民群众。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推动国家治理,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铭记历史,弘扬“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的担当精神。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勇于担当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这关键时刻,每一个共产党员务必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铁的肩膀担当起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带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勇于直面矛盾,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真正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传承千年,忆往昔,峥嵘岁月化为鼓点。看今朝,宏伟蓝图召唤前行。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铭记历史、赓续精神、锐意进取、共同圆梦,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