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来源。如果你对写一份优秀的调查报告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一些范例和指导,找到解决之道。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一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20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二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此刻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个性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超多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职责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思考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宜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此刻: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贴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贴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资料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证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个性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仅能够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阿,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此刻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用心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用心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透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透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透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构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
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超多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就应和校园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透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带给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潜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能够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三
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反映市场调查内容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的报告。下面是一份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四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潜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潜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个性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潜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必须的企业管理经验,个性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潜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必须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此刻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潜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就应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潜力: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五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劳动力市场。因此,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如何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是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然而,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次调查对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的信息进行了调查了解,对近百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调查了解,得出了分析结果。
1.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东莞大多数企业通过裁员来规避风险,同时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具有集中的、针对性很强的选人条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专业技术人才是很难找到的有针对性的人才。
2.制造企业有更多的阶段性人才选择。
随着东莞的产业转型和金融风暴后许多工厂/企业的迁移或关闭,人才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制造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阶段性,尤其是一些外贸工厂对普通人才的需求在假期前的一段时间大幅增加,但到今年年底,对一些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很多。
3.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谈及当今社会的人才状况时,很多企业的hr人员都表示:社会上流动的所谓人才还处于底层操作层面,稍高的技术岗位很难满足。而且社会上的流动学生占据主流,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停留在一些纯粹的理论基础上,更难以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
4.大多数企业对定向人才的培养感兴趣。
对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定向培养,绝大多数企业代表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固定的技术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工厂特殊岗位的人才需求。但很多企业觉得短期内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因为人才要求在短时间内到位,培训需要时间和成本。只有部分大型企业表示愿意接受人才定向培养,前提是自身人才需求规划提前完善,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5.社会企业对传统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缺乏兴趣。
谈到社会常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半的企业代表表现平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而且部分毕业生学习内容已经滞后,不符合工厂最新需求。
根据从人才市场获得的信息,结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关模式的比较,从专业、师资、内容等方面得出一些结论。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都是多年前设置的,长期以来没有及时更新升级,使得专业落后,与当今社会企业的最新需求错位,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错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调和对接双方的需求,使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单一,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不理想。
从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比较单一,基本没有双师型讲师,更多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即使所谓“运营经验”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经验上,所以缺少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讲师。
双师型讲师的培养已成为制约东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教师如果可行,可以定期去工厂培训深造,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
3.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商业运作,对社会关注较少。
当今的高职院校在成立之初就以商业利润为目标,因此招生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讲师培训等方面的努力相对不足。,所以大多数职业学校在整体人才培养效果上相对不足。
因此,要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激励和引导职业学校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讲师素质,提高专业内容,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讲师收费,给学生实践机会,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实用性。
后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之都,技术人才是支撑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东莞制造业的顺利发展,任重而道远。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六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现状。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常德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三、对策及建议。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强化企业主人才意识。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2、大力推动企业引进人才。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4、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七
20xx年5月20日,我们小组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调研的目的:进一步了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了解兄弟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善状况,精品专业建设的思路,了解企业与校在互利合作项目、理解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的意愿状况。
调研过程:
1)林芳、周兴依靠高中同学关系到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院、对他校物流专业进行了各方面的调研。
2)喻锺、龚方杰在网上搜索了解企业物流过程及物流从事人员学历、人才需求状况;
3)小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才市场动态等。
调研方法:
1)调查小组访谈法。
现关有关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经过调研,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十分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大同小异,缺乏专业培养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交通运输类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侧重物流管理、国际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学生招生规模不大,一般在校学生每届200人左右。
与其他兄弟院校沟通了解到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学科体系状态,各院校都在准备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健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约束,教学做合一难度大,校企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物流管理专业虽然成长很快,但都没有建成省级精品专业,仅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过省级精品专业但未能成功。
2、经过网络调查,认识到院校与前二年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岗位群有些变化。
(1)确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
在物流企业分成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的前提下,根据对物流企业调查状况分析,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主要分为:
1)仓储物流: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
2)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
3)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
4)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5)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标就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所指的中高级管理员,即成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等。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潜力体系。
透过对物流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及对各大高职院校的考察,总结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一级潜力:物流管理潜力、计算机操作潜力、英语应用潜力;二级潜力:仓储配送管理潜力、企业物流管理、运输调度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英语阅读与书写潜力)。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潜力体系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中心环节的基本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在各类企业和机构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潜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上都存在着一些难度。
一是没有利益共同点,
二是90%企业担心实习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80%的企业担心经营泄密。
三是90%以上企业有愿望与职院进行校企合作,但合作项目以“企业内训”“企业流程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为主,愿意理解学生学习的企业期望政府在此问题上有一个优惠政策。
四是企业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增加快的是懂得医药食品物流的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推荐增设物流管理医药食品物流方向,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业务人才的培养。并针对此方向设置再开展专项调研。
2、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开展项目教学法尝试和开展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
在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合上,专业教师应有经济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和信息科学等专业背景,这种多元化的师资结构搭配比较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应组建课程团队,并将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采用免费或低费为企业带给企业所需的咨询、培训服务也能够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工作的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适当给予薪水,推荐按学生实训期的长短计发。而随着教学单位日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的特点,协调好教师到企业实习与教学科研任务在时间上不冲突,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3、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个性是实际应用知识技术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课程的特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淡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
4、建立健全校内实训基地,使我院的实训基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尽快完成整个实训体系实训项目的开发,包括实训教材、实训项目及实训流程,完成同步实训和校内外实训项目的有机结合,防止重复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5、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
高校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教学经验上的交流。因为只有透过交流,才能取长补短。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八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
制度。
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办法。
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
规定。
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
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技巧。
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
意见。
》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九
观察和应聘。
此次招聘会主要是综合性招聘会。参与的企业有服务行业、制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行业,和一些技术型企业。还设有一个临安专场招聘会。没有房地产行业企业参加。
现场氛围比较不错,60%的岗位前面是有两三个人左右在应聘,这些企业吸引人的地方我调查了下,岗位是行政类,技术类等行业。40%的企业摊位前的应聘人员聊聊无几,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一些比较针对性强的工厂特殊岗位,要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岗位和金融保险行业。金融保险或者其他主要招聘销售客服类岗位的企业为了提高应聘人员关注,企业都有安排人员在摊位前发传单进行游说。
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学历70%左右是应届生,30%有社会工作经验.学历大多是大专以上,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高中学历,很少一部分是初中学历。
岗位最多的是销售类岗位,我以应聘者的身份去采访了几家销售公司,都是对学历没有太大要求.但是对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都有要求.这几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是一定要招大专以上的学历,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人且是小资以上的收入.
销售的方式都有点相同,打电话,和跑业务.渠道销售等等。对比下我们公司的销售优势是不用应酬客户,资源可以从空白就开始做,而且提成点高,做的好的话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次人才市场的探访,让我对以后的招聘充满了信心,对公司的行业也充满了信心。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发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忱。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但是知识积累的进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习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以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进社会当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现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究竟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仗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抓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取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偏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进wto后,人才题目引发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和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上风逐渐丧失,而新的人才上风还没有培养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均匀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剧烈的人才争取战中,假如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末,在现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题目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熟悉人才工作情势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进步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时间看来,固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获得了举世注视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题目。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斟酌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合的工作,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依然遭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活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情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活动职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同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收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员与管理职员的解雇、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解雇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职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往的人出不往,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致使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干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如火如荼。长假正好成为那些预备跳槽者的尽好机会,不但可以事前在网上搜索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口试的技能,既省却了奔走之苦,又能取得很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均匀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或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情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进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弄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前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特别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20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干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是积极弄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分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情势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展开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最近几年展开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分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进步,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进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一
从整体来说:服装行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在纺织服装业中傲视群雄。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服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出口企业更应做好后配额时代的应对良方:首先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实业化建设,促进贸易向上下游的延伸,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益;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开发自有品牌;四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中国专业服装项目市场调查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20xx整个系列主要为单一色调,当中黑和白代表了双重特色,如硬和软、历史和现代,也代表了品牌的风格。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5日。
3、调查地点:技术学院。
4、调查目的。
(1)、以学生为对象,了解他们在服装方面的购买动机、过程和事实。(2)、了解他们的媒体接触情况及习惯,了解本产品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形式的效果。(3)、分析目标市场中的销售良机与潜在性。
5、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1)、了解学生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2)、了解学生购买频率。(3)、了解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情况。(4)、了解学生的消费价格段。(5)、对本产品品牌的认知。(6)、了解本产品的包装及卖场有无影响消费者购买。
6、调查份数:100份。
二、正文:
1.对象的基本情况。
消费结构逐渐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穿衣取热的阶段,而开始注意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需求,因此,选择更能表现经济实力和自身品味的产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追求。信息交流速度的快捷,使品牌服饰的追随者与流行时尚需求步调接近。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整体不均衡的现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会逐渐缩短。
2.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
a.现代人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3.04的男性和65.59的女性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性分别只占16.3和21.51。
b.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性各占33.59%和43.12%。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意新奇,以迎合现代人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c.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100元左右的服装价位。
d.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性和47.37%的男性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e.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服装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不全、产品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表明,采购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金融设施健全、环境舒适的服装批发市场采购服装。
要了解当前服装市场的全貌,提供先进的市场发展经验和理念,让市场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从而逐渐改变、淘汰落后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并且在实现指导市场发展、控制过度开发、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商业决策参考、促入国际国内贸易平台交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加,在其进行服饰购买时已不再单纯考虑产品的基本功能,在达到一定经济收入的前提下为了满意工作需求、心理需求、生活需求以及社交需之求时,选择购买更能够表现经济实力、自身品味的品牌产品则是必然。伴随着信息交流速度更为快捷,品牌消费的消费群体与流行时尚需求的步伐几乎一致。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还存在整体不均衡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量将会快速持平。
青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
中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老年:该年龄段人口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渗透水平、地理区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同时与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审美趣味、消费目的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三、总体的结论及建议:
年轻人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有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四、附件:关于服装市场问的卷调查:
为了了解黄州市场服装销售情况,我们特制定如此消费问答题,希望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入行交流与沟通。谢谢您们的支持与合作!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二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能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能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现在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能力:
乐观向上者——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把握挫折与失败给你带来的机会,从挫折与失败中学习,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上网调查的时候,看见了以下一篇报导。
天士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张良说优秀人才具备七项职业素养。
张良总监表示,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一般基于两个方面的考核:专业化+职业化。所谓“专业化”是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而“职业化”是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其中,基本的职业素养是所有企业考核人才的重中之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想得到步入企业的第一张门票,具备以下七项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素养一:做事先做人。道德品性是一个企业考核人才最为看重的一项,道德操守好的人才即使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求职。进入一个企业,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什么是个人的,在企业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道德的底线都不能突破。
职业素养二:心态归零。现在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有很多人暴富,大学期间高额的学费,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态非常浮躁,不务实,总是再想下一个要“跳槽”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即使学历再高,企业也是不会录用的。而一个优秀的人才心态是平和的,这样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中提高自己。
职业素养三: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把心打开,学会去听取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优点,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职业素养四:积极主动。做事主动积极,不是被动完成。这样遇到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回避。领导一般都会喜欢主观能动性强的职员。
职业素养五:敢负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遇到事情很少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是不可取的。犯错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敢于在失误面前承担责任的职员,才是企业垂青的对象。
职业素养六:敢于承诺。这一点是考核人才的执行力。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的执行力强,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领导的意图。因此,一名优秀人才就是要敢于把事情承担下来,愿意主动地承担下来,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职业素养七:创新意识。每个企业的高管都希望自己的职员能在自己分配任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这就要求职员具有创新意识。优秀的人才就要做到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墨守成规、不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
大学生如果具备了以上七项职业素养,再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那么就能很快很顺利地得到进入企业的首张入场券。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除了李开复先生提出的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兼高外,优秀人才还应具备其他四商:高mq(德商)、高aq(逆商)、高mq(心商)和高wq(志商)。
1、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品格胜于知识。一个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现实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道德的失败。
2、逆商(adversity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在智商(iq)和情商(eq)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心商(ment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就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有的大学生虽然天资聪慧,但是心理不健康,因不堪重压或经不起生命的一次挫折患上心理障碍,最终也难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4、志商(wil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如能为学习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就是高志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商对一个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路上不顺利,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可见,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拥有什么,而是你能给这个社会(具体地说就是你应聘的单位)提供些什么。社会需要的可能你没有,也可能你虽然有,但你无法或不肯提供出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再说那些招聘者、用人者。虽然用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至少以下几条是共通的:
一看形象。形象不是指俊男靓女,而是看上去让人觉得可亲可敬,信得过,靠得住。
二看信息整合能力。你跟他说了一堆话,看他能不能立即“领会精神”。
三看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反映头脑是否逻辑清楚,逻辑清楚的人值得培养。
一切营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点是什么。求职者作为劳动力的“卖方”必须明白,同时,用人单位作为“买方”也是一样。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由此看来,现在需要的人才不紧要有专长,也要有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所以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三
我‘招’你了,有‘本事’你来啊!
业务篇。
2、你确定你不是一个“安于现状”、而不求进取的人;
3、人活着就会有压力、但我们希望你是一个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的人;
4、“吃苦耐劳”是句老套词、但我们认为这是销售人必须具备的本质;
6、最实际的一点就是你必须对金钱有很强的欲望,并且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它。
工资结构:底薪(1200元/月)+高得离谱的提成+社保+年终奖、基本上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与国有企业同步的、每周六天我们是要在一起工作的、单休日(周日)你是完全自由的!
我们不以高底薪来吸引懒人,只有高提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帮助你实现你的理想!
我们不差钱,只差对钱有欲望的人才!
想好了就call我们吧!
我‘招’你了,有‘本事’你来啊!
客服篇:
您需要做的:
善于掌握自己的情绪并用温而不骄不躁不卑不吭温柔坚定有质感的语气语调声音增加自己所代表的团队在对方心目中的好感,友情提示,女性声音发嗲者自动出局,不过您的声音可以甜美清澈也可以温和知性亲和力是必须的',男性必须声音有磁性即使是焦躁不安的顾客也能从您的声音里得到抚慰,同时最好对化妆品知识和顾客心理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可以快速准确全面的帮助我们尊贵的朋友解决任何疑问和困惑,我们需要超一流的服务大腕!我们的要求:
1.有客服售后可拆处理工作经验,男/女均可,女性优先;
2.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妥善处理一般的客户投诉及应急事件;
3.熟悉网络平台,有客户投诉处理经验优先;
4.有电话销售及电话售后处理经验者优先。
您关心的:
1.没有压力的工作不会具有挑战性,但是我们也不会毫无人性的让你加班到深夜;
2.人际关系非常简单,你可以叫上司小名而不需要叫老板,你可以当面批斗调侃掌柜无须担心打击报复,热衷是非、重伤成员涣散团队者杀无赦,我们喜欢跟简单的人共事,我们编执的坚持高效直奔主题的做事风格。工作环境轻松,时时刻刻有悦耳的音乐通过发烧级音响传入你的耳中。
3.原则上售后专员的薪水下限在1400元,无上限,当然不包括对非常优秀人才的特例和其他的补贴、奖金。理想的薪水在我们这里是最容易实现的,前提是你的能力和态度。
4.转正后视情况加工资和奖金,生活质量水平是我们在意的。放心吧,国家要求有的我们慢慢都会有。
5.如果您能力突出,个人努力,可以得到灵活转职、升职等发展空间。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这几年师范类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师范类外语需求量也较大。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较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范生的饭碗。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有不少学生放弃专业,改行就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就业领域很窄,就业岗位很有限,没有弹性,而招生的人数超过了社会的`需求。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在调整后的新专业目录上可以看到,仅有英语、俄语、日语的专业设置不受控制,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萄萄牙语、意大利语被列为须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余小语种全部属于须严格控制设置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加专业点的设置。对这么多的专业设置进行控制,这在所有学科类别中是仅有的。
想报考外语院校的学生还必须澄清一种片面的认识。有不少高中生单纯地认为,考入外语院校,毕业后就能获得较多的出国机会,或是顺利地进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待遇,挤身“白领”阶层。外语院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确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实际来看,外语专业毕业生出国机会和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机会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类别的毕业生。但是,相对于外语类毕业生总体而言,能经常出国或是进入外企工作的只占很小一部分。据我们对外语院校毕业生流向的调查分析,外语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外经贸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公司或新闻出版(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另外,国有企业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精简分流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对外语院校毕业生的冲击较大。外资企业的需求相对每年数万毕业生而言犹如杯水车薪。位居首都、实力最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每年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约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其他一些名气较小的外语院校要远低于这一比例。
另外,外语院校女生过于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她们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也是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五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面对园林行业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园林专业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使人才市场需求和竞争机遇变成办好园林专业的活力。
调查目的: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一直都是各个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了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逐步清晰和具体起来,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使我系园林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所学专业的人才职业需求,毕业后尽量进入职业角色,胜任岗位职责,更好的实现“零距离”就业。
调查内容:
园林行业岗位人群应具备的能力、现阶段从业人员的现状、湖南及周边省市园林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等。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资源搜集等。
调查时间:201x年12月-201x年8月。
调查整理:王xx。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走访了湖南xx生态科技园、xx三雄园林公司、xx中青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世纪枫园林公司,发放了20份调查问卷,收回20份;与广东巨杨园艺公司、广东维生种苗公司、广东怡华园艺公司、上海棕榈园林公司、广东广和园艺公司、广东旺林园艺公司、广东鸿瑞园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电话访问;结合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1、园林行业技术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园林科研、生产技术推广、苗木养护、绿化工程、工程管理、预算和规划的技术人才更为急需。
2、现阶段园林行业从业者特别是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占40%;本专业(中专或普通大专、本科毕业)真正接受过高职专业训练的人员占30%;而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仅占10%。
3、年轻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
4、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5、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不稳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
结果分析:
(一)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因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逐渐规范化,园林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园林公司要想拿到工程,企业在具备资质的情况下,拥有多名复合型的园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园林工程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园林人才的竞争。
园林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面极其广泛,几乎包括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学、林学、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大部分内容,从业者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因人而异。由于工程管理、预决算、规划设计等内容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这几个方面的人才必然相对紧缺。
(二)我国园林行业历史悠久,但真正以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确是1951年,他又是年轻的。在这之前,早一辈的园林工作者多是通过相关经验积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出现了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众多的现象。园林专业起步不久,社会影响不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园林还被“农学”二字掩盖,在人人都想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的现实下,选择本专业的人并不多,现在还有不少的人这么认为。
一个合格的园林人才要同时具备植物环境生态,建筑规划设计、艺术美学欣赏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侧重于以上三种能力的其中之一或之二,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工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往往是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向园林方向的适当偏移;毕业生对植物知识了解不够;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侧重于园林绿化,缺乏建筑设计能力;综合性大学的园林专业则偏重于区域规划或是对景观地理学的深化和延伸;艺术院校毕业生更偏重于视觉的.感受,对园林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甚少,所以目前许多园林专业人才相关知识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我国园林工程实践上的很多混乱。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那么,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缺乏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三)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他们的核心技能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等。刚毕业的初级设计师月薪2000-3000元,工作3年以上的设计师,月薪可升至6000元,而8-以上工作经验,又有大型设计项目负责经验的,年薪则能轻松突破30万元。”
网络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参考,根据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年限及能力的不同,薪资水平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不可否认,很多的毕业生都是十分优秀而且具有活力的,但很多的毕业生却以网络数据作为标准,一味的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谋到一份工作却随时想着跳槽;或者吃不了苦,觉得工作太累又乏味……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的原因。
我校园林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六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七
加入还是其后的xx年金融危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面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同时,大学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工程,这要求我们不仅得牢固自身素质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握住市场的起伏走向与用人需求特点的变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总体用人需求特点进行调查了解,以便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为上岗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了解三大行业特点,简要概括出社会总体用人需求特点。
3.增加社会经验,提高自身认识,加强素质培养。
1.在这次调查研究中选取平时生活中接触比较频繁与密切的行业作为调查对象。
2.本次调查选取服务业的几个行业进行调查,具体有服装业,餐饮业,房地产业。
3.本次调查以文献资料、时事新闻报道研究为主,实地访谈为辅。
1月20日至1月29日。
(一)概述。
鉴于现身实际情况不利于对更行各业用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讨论决定将调查目标主要锁定在衣、食、住这三个方面,希望能从这三个方面总结概括出服务业的一些特点。
(二)、对象选取考虑与决定。
在“衣”这一方面,访谈对象:建设中路的“星期六名鞋店”以及位于步行街中段的“太平洋服饰购物广场”。
在“食”这一方面,访谈对象:江北路的“美味螺丝粉总店”和“泰丰美食馆”。
在“住”这一方面,访谈对象:江北路九龙新城的.售楼部。
在以上的访谈中得到的资料仅供归纳总结各行业特点及用人需求时参考使用,访谈内容不列入文中。
(三)、浅谈各行业特征及用人需求情况。
服装行业——求贤若渴:
从调查中得知,中国服装行业虽然没有继续沿袭前几年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我国“第二大消费热点”,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大家一致看好。“服装经济”作为一种深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形态仍被外界关注与认同。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前三年中供需规模仍有着增长的态势,而且继续保持着供需两旺的势头。该行业招聘的专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质检、外贸人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督导采购主管等岗位。而且招聘企业集中的区域省份分布: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湖北、xx等地。
根据收集到的现有资料,针对目前中国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行情,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热点专业供不应求、服装学校毕业生紧俏、网络招聘持续发力。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整个行业普遍存在这求贤若渴的现象,尤其凸显在服装设计这一块,缺少优秀设计师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发展瓶颈。而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又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所以要在该行业中大展身手的话就必须得熟练地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了。
饮食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国家饯行低碳经济,餐饮行业将面临旨在低碳环保经济的全新改革。行业只有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低碳餐饮才能得到发展,接受访谈的两个单位在这一点上便显出一致的认同,因为这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餐饮业这一特点将会尤为突出。此外受金融危机及气候异常的冲击,饮食业的平利润不断下降,物价不断上涨,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保持竞争优势,餐饮企业短期内难以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面对这一情况,餐饮从业人员短缺现象持续不断,尽管企业已经提薪或者增加福利进行补救。
因此要在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通过创新的手法来挽救行业的局面,换句话说,餐饮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房地产业——稳重求胜。
房地产业是指通过市场运营机制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建设、销售、出租、管理、服务、咨询等项目的产业。新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其原因与我国三项重大制度和体制改革分不开。与房地产相关联的行业也是纵横交错,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建筑业,还是物业,其中一项用人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变化。
房地产业投资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产负债率高,对金融机构依赖程度大、牵涉面广,运作程序复杂、发展速度快,带动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因此用人多为开放型人才,懂得灵活变通有自己的创新思路模式,此外要求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了解,访谈中了解到,该行业对组织管理型人才较为青睐。
(四)从三大行业思考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化。
在就业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要想顺利的在就业市场化上发展就得想办法处理好其存在的矛盾问题:。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
(2)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
(3)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
(4)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这里不做解释。
(五)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性对策: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这次的调查研究总体来说还算顺利,虽然其中遇到了许多的绊脚石和瓶颈,但是经过讨论对策制定方案也都一一排除解决。这是我求学以来进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课题的圆满完成与我的组员提供的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整个过程之中我学会了很多社会经验与课题研究方法,也见识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篇报告整体来看比较生涩空洞,而且存在说明不够充分,理论依据不明显的弊端,也许和我对课题的理解不够彻底与分析不够深入有关,这也正是目前阶段我的不足之处,我有信心有能力在以后更多的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组长:xx。
组员:xx。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八
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接待了我们,照样把我们领到了会议室。
相互介绍后,我们便进入正题。领导也直言不讳,提出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不如广州航院等专科院校,并建议我们应该多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在人员配置方面,他告诉我们他们也和其他航空公司方面一样,分为两大类:一、机械;二、电子。主要为机械技术员,对于研究生几乎不考虑。另外他们急缺工作多年有着相当经验的高技术工程师,我想干机务这一行应该就是这样吧,经验越丰富越受人重视。另外,我问到他们是否有对于faa执照的需求时,领导意味深长得告诉我,从长远来看我国民航与外航的接触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对持有faa照能够放行外航飞机的机务会越来越受青睐。结束谈话我们合影留念后回到梦都宾馆。
三.实践总结。
这次昆明之行,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机务工作的实质:他便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每一架飞机进行诊疗医治,为每一次飞行做好安全保障。
基于机务如此重要的职务,机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首当其冲的便是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名机务,你应该在飞机停靠的很短时间内判断出飞机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能够动手排除之。当然这种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所以一开始我们应该坚决按规章制度按条例一步步的实施修理计划。其次,英语阅读能力,目标就是能够熟练的掌握维修手册,灵活的运用它,当然在英语国际化的今天听、说的能力也是我相当重视的。第三,身体和成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绩反应了我们在学校几年的态度。第四,为人处事的能力,要为一架庞大的飞机做好保健,那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无论何时都应该以团队为重,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领导的指示。第五,自学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了解的越多,知识越丰富,越受人期待与重视。
结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机务生活我不得而知,只能从每一次的谈话中了解一些关于机务的碎片,所以我得努力地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资格机务做好准备。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十九
从整体来说:服装行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在纺织服装业中傲视群雄。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服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出口企业更应做好后配额时代的应对良方:首先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实业化建设,促进贸易向上下游的延伸,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益;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开发自有品牌;四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中国专业服装项目市场调查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20xx整个系列主要为单一色调,当中黑和白代表了双重特色,如硬和软、历史和现代,也代表了品牌的风格。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5日。
3、调查地点:技术学院。
4、调查目的。
(1)、以学生为对象,了解他们在服装方面的购买动机、过程和事实。(2)、了解他们的媒体接触情况及习惯,了解本产品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形式的效果。(3)、分析目标市场中的销售良机与潜在性。
5、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1)、了解学生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2)、了解学生购买频率。(3)、了解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情况。(4)、了解学生的消费价格段。(5)、对本产品品牌的认知。(6)、了解本产品的包装及卖场有无影响消费者购买。
6、调查份数:100份。
二、正文:
1.对象的基本情况。
消费结构逐渐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穿衣取热的阶段,而开始注意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需求,因此,选择更能表现经济实力和自身品味的产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追求。信息交流速度的快捷,使品牌服饰的追随者与流行时尚需求步调接近。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整体不均衡的现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会逐渐缩短。
2.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
a.现代人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3.04的男性和65.59的女性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性分别只占16.3和21.51。
b.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性各占33.59%和43.12%。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意新奇,以迎合现代人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c.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100元左右的服装价位。
d.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性和47.37%的男性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e.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服装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不全、产品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表明,采购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金融设施健全、环境舒适的服装批发市场采购服装。
要了解当前服装市场的全貌,提供先进的市场发展经验和理念,让市场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从而逐渐改变、淘汰落后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并且在实现指导市场发展、控制过度开发、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商业决策参考、促入国际国内贸易平台交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加,在其进行服饰购买时已不再单纯考虑产品的基本功能,在达到一定经济收入的前提下为了满意工作需求、心理需求、生活需求以及社交需之求时,选择购买更能够表现经济实力、自身品味的品牌产品则是必然。伴随着信息交流速度更为快捷,品牌消费的消费群体与流行时尚需求的步伐几乎一致。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还存在整体不均衡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量将会快速持平。
青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
中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老年:该年龄段人口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渗透水平、地理区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同时与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审美趣味、消费目的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三、总体的结论及建议:
年轻人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有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四、附件:关于服装市场问的卷调查:
为了了解黄州市场服装销售情况,我们特制定如此消费问答题,希望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入行交流与沟通。谢谢您们的支持与合作!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二十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岗位的需求有所增加,为掌握社会现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给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进入wto以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平稳且较旺盛。目前,对该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二、电子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要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总结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电子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情况。
在录用和培养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毕业的学生,先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生产流程,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老员工负责指导,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对动手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毕业生则实行加薪加酬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企业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欧美以及中外合资,当地就业部门的劳动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严格,一般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算加班,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底薪1200元以上,加班另有加班费,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非常优惠。
五、高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普高热”现象,致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部分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的几点思考。
1.紧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根据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单片机控制训练和protel电路设计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2.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3.重视一体化教学,边学边做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将课堂搬到一体化教室,使学生边学边做。目前,电子专业已有多门课程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通过就业宽带网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5)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出。
2023年人才调查报告总结大全(21篇)篇二十一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fromend#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