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积累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下面这些心得体会是经过精心选取的,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一
构建世界共同体,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展现了人类对和平、发展的向往,也为各国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构建世界共同体的重要性与实践可行性,这也是我在研究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体验。
第二段:归纳理解。
构建世界共同体,首先需要保障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这需要各国遵循国际法,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冲突的缓和与解决。其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加强经济联系,推动共赢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有序流动。同时,构建世界共同体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三段:实践探索。
在国际合作的领域,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理念已经为各国所认同,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倡导构建共赢共享的世界共同体,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与参与。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各自领域也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第四段:展望未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理念不仅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全球民间团体的参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各界的共同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全球意识,以构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来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互信。
第五段:总结。
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我深刻认识到构建世界共同体的意义与价值,并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努力。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来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参与国际组织、进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等。只有我们在各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添砖加瓦,才能更好地构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二
“构建人生共同体”这个概念在近些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那我们为什么要构建人生共同体呢?其实人生共同体的构建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来的,它将人类社会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则、仪式、制度和一系列的价值观念,统一为一个符号的网络。而这样的网络体系,是用以确保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拥有相对稳定与安全的最低保障,从而使每个人有机会彰显个人价值,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以达到共同发展与繁荣。
篇二:撕下“我”字贴上“我们”字。
我们之所以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但是,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存在于一个社会团体中。如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许多小的细胞组成,一个团体或组织也是由许多小的个体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志愿,但是这些目标和志愿并不是自己独有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生的目标和志愿的实现,往往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换句话来说,你不是一座孤独的小岛,你需要与其他人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篇三:发扬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做到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才能够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每个人都是独具特色的,有着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当我们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优势和劣势,相互之间优势互补,才能够共同实现更好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尤其是那些看似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或事。当我们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就会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篇四: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公益事业。
一个成熟的人生共同体,需要每一位成员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公益事业不仅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或事物,还能让我们体会到减轻别人痛苦的快乐与幸福。当我们热心地为他人服务时,也会获得心灵的满足。我们可以以一种愉快和意义深远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还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篇五:通力合作创造美好社会。
人生共同体是一个完整、有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具有共识、协作、公平、奉献等核心价值。构建人生共同体,需要每个人一同努力,通力合作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也不是企业和个人可以独自完成的任务。当我们打破个人的狭隘和自我中心的障碍,发扬互助精神和理解包容,我们才能够够合力创造一个和谐、稳定、长期的,并且能够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幸福生活的人生共同体。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三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理念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理念呼吁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和谐共处和合作共赢。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构建世界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二段:重视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第一步是重视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尊重文化差异,注重平等互利,才能够达到和谐共处,同时让每个国家的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扬,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合”、“天人合一”这些思想,可以与其他国家和文化相通,推动政治、经济的互助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三段:加强政策交流和经济合作。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第二步是加强政策交流和经济合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促进发展,让每个国家可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开放中互相学习借鉴。政策交流、贸易往来、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也需要得到加强。例如中国与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共同促进地区发展。
四段: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第三步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协作,以解决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的支持,推动国际关系更加稳定、公正和协调。例如,联合国为各国之间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推进各项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的问题。
五段:加强环境保护和全球公益。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第四步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全球公益。现代化建设不应该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国应该共同致力于环保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关注全球性危机,如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卫生等问题。例如,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对全球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束段:总结。
构建世界共同体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各国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交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我们应该别忘了一直以来的贡献,继续积极探索,推动构建更加和谐、成熟的世界共同体。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四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共同战争疫情行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佳诠释。作为党员干部,通过反复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特别是最后一篇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认识到五坚持五建的内涵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布局和路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理解,深刻理解、理解、把握和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安全五个方面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者和领导者。接下来,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第一,在政治方面,明确了这一创新成果的战略愿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其作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成果和哲学理论,成为新时期国内外重要的战略愿景。其中,国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从现代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是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建设更高版本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超越了西方崇尚强大政治的现实主义逻辑,可以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化到内心深处,将责任、双赢合作、相互尊重、宽容等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从经济方面,坚定了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反观世界,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成为不少国家的通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成为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重要原因;南北贫富差距明显,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我国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三是从文化方面,理清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文明进步,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强调彼此之间要弘义融利、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是基本原则,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合作与共赢是核心,有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接续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同时,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
四是从生态方面,增强了保护美好地球家园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新冠病毒,就是前所未见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健康危机,是一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我国在做好国内防控、化解危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和赞誉。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头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做到绿色、低碳、环保,而且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生态危机的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构筑全球治理生态体系。
五是从安全方面,拓展了防范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做出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各国共同安全的“四点主张”,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之路。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大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维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动性风险,紧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潜在风险,进行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在谋求我国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用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五
“构建人生共同体”是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一种“和谐、包容、共享”的生活方式。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构建人生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今天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的时候,努力构建人生共同体,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核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第二段:多元文化的融合。
如今的世界,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各种文化大量涌入,社会多元性日益增加,多元文化的融合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冲突和文化的障碍也可能随之而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谋求和谐共处。而要实现文化的整合,我们需要做到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应该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应该将某一种文化强加于另一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立起人生共同体。
第三段:社会公正的实现。
在人生共同体的构建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的公正。我认为,一个公正的社会是一个有序的社会,它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并且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为此,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的监管,遏制不法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只有保障了每个人的权益,实现了社会公正,我们才能实现人生共同体的建设。
第四段:共享经济和资源。
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的趋势,它本身也是人生共同体建设的一种体现。共享经济强调每个人都是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这样,我们就可以共享很多资源,比如说车、房、工具等等,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浪费。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经济,更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信任。
第五段:共同的责任。
在人生共同体的建设中,每个人都有共同的责任。我们需要共同的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权利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让人生共同体的理念得到最大的普及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心灵的沟通,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共同探讨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结论:构建人生共同体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和谐共存为目标,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我们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社会公正的实现、共享经济和资源以及共同的责任,我们就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信任,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六
人生共同体,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在含义,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更为共同富裕、伟大、美丽的人生共同体。
第二段:正文一。
在构建人生共同体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区域和民族之间没有了巨大的隔阂。其次,全球化趋势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加速了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搭建合作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开放的国际合作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段:正文二。
除了国际合作之外,建设人生共同体还需要国家内部的合作和共同进步。在这方面,城乡发展一体化、产业升级转型、教育公平等方面正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领域。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城乡、地区间整体化发展取得更多实践成果,促进各领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段:正文三。
构建人生共同体,也需要从个人身上入手。青年人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如何在个人层面上落实人生共同体的理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首先,我们可以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义务,为国家、社会、企业、家庭等各个层面做好贡献;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风气。
第五段:结论。
总之,构建人生共同体是一个长远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国际、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入手。不仅要有跨越国界的全球视野,还要紧扣实践基础,注重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为人生共同体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七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构建幸福共同体则是社会进步的方向。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构建幸福共同体的目标,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对于我个人来说,参与其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以下是我对构建幸福共同体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首先,构建幸福共同体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幸福不能仅仅依赖于个人的追求,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推动。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共同体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构建幸福的事业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的目标。因此,我觉得共识的形成和努力的付出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构建幸福共同体需要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每个人享受幸福的基础。在构建幸福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使每个人都能够公平获取社会资源和机会。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公共服务,确保公平正义的实施和维护。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幸福。
此外,构建幸福共同体需要弘扬社会的正能量。社会的正能量是推动幸福的动力,也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工作单位,每个人都应该关注他人的需求,倾听别人的心声,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而我在构建幸福共同体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正能量的力量,每次看到他人的幸福和笑容,都能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最后,构建幸福共同体需要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影响幸福实现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幸福共同体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追求绿色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人从小事开始,如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为环境保护做出一点贡献;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构建幸福共同体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通过对幸福共同体的参与和思考,我意识到构建幸福共同体离不开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公平正义的提升、正能量的传播和绿色发展的倡导,这些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基石和保障。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付出,才能共同实现幸福共同体的目标,为我们的社会谱写更加幸福的篇章。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八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和多边主义的推进,构建世界共同体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地主张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世界共同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构建世界共同体这一伟大使命呢?下面,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增强全球视野,扩大交流合作。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意义在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地区和国家边界,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并加强交流合作。在我们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合作。毕竟,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并不是障碍,而是交流和合作的契机。
二、创新和探索,推动和谐发展。
构建世界共同体需要我们具有开拓精神,不断创新,深刻思考问题的根本,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推进探索。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为了合作的需要去创新一些新的体制机制,用不同的方式去促进繁荣共赢。此外,还需要推动和谐发展,协调矛盾,促进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三、发扬中华文化,弘扬人类精神。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为我们贡献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理念提供了坚实支撑。因此,我们需要以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基础,培养交流中接受其他文化的胸怀,并致力于推广和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与精神,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担当全球责任,承认共同利益。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全球治理体系的支持和促进。我们应该站在全球的高度,深刻理解构建世界共同体所带来的全球责任和贡献,认识到强调互利合作、承认共同利益是我们的行动指引并转为具体行动履行。
五、共享未来,实现共同繁荣。
构建世界共同体的目地是达成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共享未来和实现共同繁荣。因此,我们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全局视角,了解各个利益方的需求和诉求。单一的国际舞台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需求,构建以共赢为主题的世界共同体,能够深刻理解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和追求。
最后,建设世界共同体,需要人类所有国家不单是从本国利益角度出发,而是站在全球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要从群众的生存利益出发,注重人民的贡献,实现人民对美好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我们共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不断拓展共同繁荣的未来。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九
幸福共同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具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和体会。在探讨如何构建幸福共同体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互助、信任、公平、包容和共享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这些价值观的践行,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首先,互助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只要我们彼此互相帮助,相互支持,就能够共同克服困难。例如,在社区中,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发展,那么社会的凝聚力将大大增强。通过互助,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温馨、融洽的社会环境。
其次,信任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中,信任是相互关系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合作与共赢。当人们对彼此心存疑虑时,难以凝聚起共同的力量,更难以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通过信任与被信任来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我们才能共同奋斗,并共享幸福。
公平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是社会正义的基石,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只有在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才能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在争取公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促进人人平等。只有通过公平,每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包容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充满了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包容不同的观点、文化和生活方式。包容既是一种宽容心态,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只有通过包容,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在包容的氛围中,我们能够以平等和友爱的态度相待,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共享是构建幸福共同体的终极目标。通过共享,我们能够分享幸福、分享成功,让更多的人受益。不仅是物质上的共享,还包括精神上的共享。例如,当我们在个人取得成功时,可以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共享,我们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只有通过共享,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富有幸福感的社会。
在构建幸福共同体的过程中,互助、信任、公平、包容和共享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通过这些价值观的践行,我们才能建设起一个充满爱和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幸福共同体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去年10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党章,今年3月载入中宪法,向世界宣誓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纳入联合国文件,今年6月又被写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外媒评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整个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联合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近的一次,也就是第二次是在2017年1月18日,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后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就是第一次,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标题是《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世界经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人类面临重大抉择,是重走封闭僵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回头路,还是开创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普惠的新时代?是固守冷战思维,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旧理念,还是合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执着于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旧唱本,还是谱写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真诚对话、互学互鉴的新篇章?破解一系列难题,需要把握国际形势,树立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我们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正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事,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妥善应对和化解我国发展历史交汇期和世界发展转型过渡期相互叠加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
今年6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外交工作所做的所有事情,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实现,并不是关起门来发展,更不是要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潮流潮流,回应时代要求,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篇讲话的主干有五部分,第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第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三,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第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第五,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正一一对应着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理念。同时也呼应着国内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今年4月,总书记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谈到,“不论是国内治理还是全球治理,都要以人民的获得感为目标,要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发展进程的高度,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领导人的天下情怀和品格风范。
下面我分别汇报五个部分的学习体会。
第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我们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力。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
具体而言,就是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其中,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我们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面对美国不断以单边主义行动挑起贸易争端,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行为,我国在按照自身既定节奏,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气魄与担当。15年宣布设立为期十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现在,基金已正式投入运营,将把资金优先用于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项目。
第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积极变化,在事实上实现了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给世界安全带来了挑战,当前,难民数量已经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这些问题都与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策,中国提供2亿人民币人道援助用于帮助叙利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
第三、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引导全球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去年9月,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题,首次将发展问题纳入全球宏观政策框架,并制定了行动计划。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也对降低世界经济波动风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对于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功探索出一条减贫与发展相互促进、并行推动的增长之路。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4000多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国出口提供新机遇,为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全球掀起合作共赢的热潮。2013年至2017年,中国同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为沿线国家与地区创造了数以10万计的就业岗位。
第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新世界。
深入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包容发展。
第五,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一
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全世界共同战“疫”行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最好的诠释。作为党员干部,通过反复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尤其是最后一篇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切体会到,“五个坚持、五个建设”的内涵明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一定要认真学习领悟,深刻认识、理解、把握、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五个方面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引领者。下面,我从这五个方面入手,谈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是从政治方面,明晰了这项创新成果的战略愿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其作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和哲学理论,成为新时代国内、国际重要的战略愿景。其中国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层面的核心愿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者共同构成了未来30年中国大战略的主干。从现代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就是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建成更高版本的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西方推崇强权政治的现实主义逻辑,可以避免不断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契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中国作为新的引领性国家为世界未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战略愿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化到心灵深处,将责任担当、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包容大度等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从经济方面,坚定了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本国发展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反观世界,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成为不少国家的通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成为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重要原因;南北贫富差距明显,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因此,我国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的动力。
三是从文化方面,理清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文明进步,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强调彼此之间要弘义融利、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是基本原则,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合作与共赢是核心,有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深刻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接续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同时,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发展。
四是从生态方面,增强了保护美好地球家园的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任何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与灾难都可能影响周边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度外。新冠病毒,就是前所未见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健康危机,是一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我国在做好国内防控、化解危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崇和赞誉。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头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做到绿色、低碳、环保,而且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生态危机的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构筑全球治理生态体系。
五是从安全方面,拓展了防范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做出的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难解,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各国共同安全的“四点主张”,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之路。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大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维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动性风险,紧密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排查潜在风险,进行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在谋求我国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用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二
自然是美丽的,美的像画,美得如诗;自然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多年来,人与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好朋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生物链。可近年来,竟然有人想离间这份友谊,撬开这条链子的锁!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
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人类啊,快清醒吧!难道你真的愿意你们的家园成为废墟吗?快改过自新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母亲不会责怪你的,快重新开始,保护自然吧!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三
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关注的话题,作为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对此有所思考和贡献。而企业构建绿色家园则是绿色发展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何为企业构建绿色家园。绿色家园是指以可持续性为基础,崇尚环保、节能减排、社区参与的生活方式。而企业构建绿色家园侧重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秉持绿色理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推广环保理念,引导消费者形成环保消费习惯。
其次,企业构建绿色家园的意义非凡。首先,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其生产、管理、服务中的种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环境。因此,企业构建绿色家园,可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协助保护生态。其次,对推动社会进步意义深远。随着消费者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保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环保化、产业绿色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环保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参与企业构建绿色家园呢?我认为,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重视环保工作,少用塑料袋、勤洗手,节约用水用电等。通过这些小事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其次,注重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选择。随着市场环保化,越来越多的环保产品和服务充斥着市场,如装修材料、家居用品、旅游等。消费者在选择这些产品和服务时,应该选取尽可能环保的产品,为企业推广绿色理念提供有效支持。再次,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评估。企业构建绿色家园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和监督。为了让企业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社会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评估,引导企业降低排放、提高能效,推动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企业构建绿色家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崇尚环保、节能减排、社区参与等各个方面推进绿色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中坚力量,更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的绿色发展、社会的绿色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四
在伟大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以其大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世界治理做出贡献,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中国一家之言,而是世界人民共同认可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五
党的-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此次疫情,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患难见真情,在这个特殊时刻,全世界广大国家、国际组织、友好人士坚定同中国站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同应对危机。中国也竭力帮助他国,进行医疗物资援助。命运与共,全球战“疫”。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六
大自然是我们的挚友,我们应与它和谐相处。
一位女大学生张欣用自己兼职赚来的350元买下一只被贬卖的省级爱护动物豆雁。有人问她这样做值得吗?她答复:值得,钱花了可以再赚,但鸟儿杀了就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变更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开展。
就比方说某地的居民环保意识强,不乱扔垃圾,而且每天都有人刚好清扫,所以这个地方的空气特别好,让人感到特殊安适。而另一个地方的居民环保意识薄弱,每天丢的垃圾也不刚好清理,让这个地方成了一个垃圾场,算是臭不行闻的了!人与自然就得有个和谐,假如这个和谐被打破时,自然就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我们假如不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去破坏自然,那我们人类将会遭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社会和谐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惊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削减、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削减和污染,最终会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
自然灾难不就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吗?就比方说泥石流,就是因为人类看到当前的利益树可以卖钱。于是,人类的贪念愈来愈热情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消逝,树也一每天的削减?慢慢地,只有剩下棵瘦小的小树苗了。一天,狂风大作,狂风呼呼地吹,雨无情地下着?人们的房子被水沉没,把里面的东西都给冲走了,人类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假如当时人类没有贪心的砍树卖钱,而是让它们欢乐的长大,也就不会造成如今的后果!而且树还会帮我们抵抗自然灾难!所以,为了不让自然报复人类,我们就与它和谐相处!我们应当多种树来祈求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过错,取得大自然的宽恕!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重新谛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做出理性的选择。挽救地球,就要从生活细微环节做起:(1)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好类;(2)多植树造林;(3)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来养;(4)拒食野生动物;(5)尽量做到一水多用;(6)顺手关灯,节约用电。
只有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才会给人类更多更多。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七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人类社会已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疫情没有国界,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这个时刻,人类更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团结之姿汇聚成“河流”,涌起“信心之涛”,泛起“互助之浪”,奉献“爱心之潮”,携手合作、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从而以坚定的脚步迈向战胜疫情的最终胜利。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坚定之河”,涌起全球“信心之涛”。坚定无匹江河志,奔腾不息向海流。无论做什么事,信心都是成事的关键。当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万人感染病毒,病例增速不断加快。面对严峻的战疫形势,多国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升级防控措施,疫情的“阴霾”让全球阴云密布。在这个关键时刻,坚定信心尤为重要。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14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国内疫情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向好变化,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全球书写了一份优异答卷。在这个关键时刻,秉持人类命运体理念的中国,无疑为抗疫全球阻击战注入强大信心,关键时刻的中国担当,必将凝聚起战胜疫情、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关键时刻的中国力量,正与世界人民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团结之河”,泛起各国“互助之浪”。“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引发强烈共鸣。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发布数版诊疗和防控方案,译成多语种与各国分享;派出医疗团队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协助开展疫情防控;通过视频连线,中方专家与各国同行交流一线诊疗经验„„中国政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坚定支持全球抗疫斗争,与各国合力打赢抗击疫情全球阻击战。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人类社会共迎挑战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在中国引领下,世界各国团结互助的“浪潮”正在逐渐形成。
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世界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迄今,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9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向世卫组织提供了2000万美元捐款,支持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中国的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也向疫情严重国家施以援手。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病毒已经发起进攻,我们必须加入人类抗击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中。”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威胁,我们必须团结如一人。”在抗击疫情中,无数的人们,选择紧紧站在一起,结成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引领下,这股抗击疫情的“爱心之潮”正在温暖全世界。
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不断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自发同中国站在一起,在世界战“疫”行动上加强合作,团结携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条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汇聚成的“大河”,正气势磅礴奔向胜利的方向!
实用构建家园共同体心得体会(通用18篇)篇十八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这一答案苦苦追寻而求索。为此,人类发明了宗教,妄图以此一言蔽之,挽救后世哲学家可怜的脑细胞。于是人类提出在今天看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理论。很显然,这些理论在自然科学的成果面前不堪一击,甚至已沦为无神论者的笑柄。
试图解决人的问题,上述问题便不可避免。老子称:“万物本自然。”这是古代思想家朴素的智慧。那么,既然自然生化万物,人生存的资本、衣食住行,都必须靠自然供给。显而易见,人是因为自然的存在而得以发展的。
由此看来,人貌似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不妨将人归化于自然中。人的存在,无非是某种独立的物质披着外衣在游走罢了,这种独立的物质叫做灵魂,或精神。显然,人的灵魂需要外衣过活,那么人便脱离不了自然的本质。因此,人隶属自然。
到此,我们还是没有解决人的起源问题,甚至对自然的起源也毫无头绪。因为这个问题的细节太过繁琐,并且解决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我们不需要过于纠结。但这并不说明我在回避这个问题,相反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接下来的论述相当重要。自然,一个宏大的范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所见的自然,山、水、生物,可以把它们看作表象,一种形态上的自然;而意识上的自然,这是一个伟大的他者,它独立开世界并做着演化的工作,形象上的世界便由此而来。
不难得出结论:自然是自然而生。这个自然的生成也许是计划好的,也许只是偶然为之。同样,人也是自然而生,不过人是在前一个形象自然的大前提下形成的,他们之间具有因果的关系。因此,人是在小自然的条件下,以大自然的形式塑造而成的。
不过,自然塑造的这种形态的物质在某种情况下拥有了意识,于是他们便试着探索并解释他们的父母——自然,这是人因为拥有意识而试图认识自然的过程。起初,人认识自然是依靠经验,靠感知来获取信息并加以归纳。逐渐地,人因为这种主动式的思维训练,又发生了自然的变化,他们开始变得聪明、灵活,当他们发现对大自然的考察因为逐渐深入而变得困难的时候,他们学会了推理,并且得出了许多十分有意思且看似非常正确的理论,为此他们洋洋自得。认识的途径多了起来,人的认识的滞后性逐渐减小,认识的普遍性慢慢增加,而大自然对人的掌控力却是古今一揆。
正因为有了人或肤浅或彻底的认识,人对自然也进行了或粗浅或深入的改造。工具是人因为意识的感知,认定需要,并通过组合其他物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第二层次物质。工具的进化描述了人类的进化,而人类的进化阶段亦可以通过工具的改进来反映并概括。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从工具的发展开始,工具进行工作能力的质变引发生产力的质变。由此可以将人类史笼统地概括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当今的信息时代。
人和自然的矛盾始于人学会使用工具,学会利用自然。与人类并列比较,大自然是一个纯粹的给予体,而人则孜孜不倦地索取,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们进行掠夺活动。因为人类的发展是否绝对还尚无定论,如果人能够学会无限地发展,可以想象自然的负担是巨大的。
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地位,人只不过是自然的过客罢了。芸芸众生相较于它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前文提到,自然像是一位伟大的他者,一位客体,形态化的自然受他的绝对掌控。人因为有了意识,就能幸免于难吗?当然不能。人也是一颗被设定好的定时炸弹,一旦出生,便是一步步趋向死亡的过程。人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但下一秒却是确定的、的,这是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这时的自然是一个决定论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可以抽象成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广义上的自然就是人的命运,这命运是无法改变,确定的。
人应当恐惧自然,人应当敬畏自然。是自然塑造了人类,就不应该是人去攻击自然。要知道人既有一死,不复生,那么人本身就背负着悲剧色彩。人类可以抽象成一个人,他虽然不断成长,但也会迈入暮年,寿终正寝。人因不可抗力走向灭寂,自然却依然存在,也可能会在另一处继续演化,进行翻版的发展。
由此看来,人的偶然性太大了,人的悲剧性由内而外。这是现代哲学家发掘自身和自然的必然结果。叔本华提出通过灭寂自身的方法来达到天人合一。但从个体视角看,这显然不可取。那么我们人类长达数万年的发展历程从何而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的的确确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难以抵抗小自然力,更不用说是大自然力。虽然人整体具有悲剧性质,但人不总是悲观的,相反,他们积极、乐观。这种自信式的积极,来源于人的向往、追求和预期的感受;若人是悲观的,他们便不拥有此种感受,他们会逃避、哭泣,伤害自己来灭寂自身,归于自然。但这种回归的方式未免代价太大,在把身体搞垮之前,先把意志摧毁,让身体成为一副皮囊,这皮囊终会衰竭,这当然也是完成了人一生的任务。但人既然拥有了意识,他就不再为目的生活。意识的作用就是享受过程。这里借用叔本华的理论:动物比人更满足的只是存在,而人因为能够储存记忆并联想未来,而能人为地制定小目的。叔本华把它看作是痛苦的源泉。其实,分段式的目的更能够激起人的争取欲望,达到目的便是达到享受的目的,而未达到目的诚然痛苦,却可以因为争取欲望得以生活。而痛苦相对于生活是阻力,阻力过大可能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而未达到一定程度的阻力,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即使后来想起也不会像经历时那样令人反感。这是人的自然性的体现,叔本华理论在这里被人的自然性彻底打破。
叔本华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结论,归根结底,是叔本华将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彻底决裂,以致最后没有办法能够统一的原因。指导人如何生活,首先要弄清楚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既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做到绝对悲观,那么人与大自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命运的关系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力的作用太过客观,并且我们对它仍是一无所知,也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我们难以改变命运。一个人的相貌、性格、能力都是出生即决定的,即使改变,也无法改变到骨子里,这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那么人是否就失去了改变的能力?其实不然。尼采说:“我们人是这样的造物,当我们被造得不成功时,能够把自己涂掉,就像涂掉一个病句。”这个“涂掉”所用的工具是什么?是人的自身价值定向,这是人发展的小量变,需要人愚公移山式的过程积累。这是人超越自己的方法,达到更高层次是人的根本目的。这个目的论可以运用到人类个体。因为有了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人才能冲出小自然,与大自然同步,这才是人真正回归自然、实现自我的方式。自我灭寂只能归于小自然,积极乐观方能实现大我。
人需要乐观来生活,这也是人的自然性。人的身上处处是自然,人也无法逃脱自然的干预。回归自身、自我超越才是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