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一
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物质结构、性质和制备、加工、应用的学科。在我大学学习的四年里,我曾经学习过此门课程,对于材料学的前沿知识也有所了解。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巨大贡献。本文将在实践和心得的结合下,介绍我对材料科学的看法和体会。
材料科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晶体学、材料成型加工和材料性能控制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为期末项目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前置技术。在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中,我体会到了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是走向应用研究的前提”的真理,只有深扎细学基础知识,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实验成功率。
材料科学的应用广泛,例如电子、航空、轨道交通、冶金、军工、医学等领域均有应用。在我大学的研究中,我就曾涉及过纳米复合材料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期间我充分体会到材料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科学研究并非只是为了探究某种规律,更需要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材料科学的实践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过程,在我校内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中,我们实践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通过纯化、混合两个环节,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抗癌实验效果的纳米复合材料。在实践中,我发现了实验过程的细节与实验数据的很大关系,实验的设计与设备选择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只有在实践经验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科学探究所需的步骤与方法。
四、前沿技术对材料科学的影响。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材料研究和开发。例如,纳米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材料基因工程等都已经成为了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从而延伸出了许多新兴的材料应用领域。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动下,材料的性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我们在材料研究和开发中更要关注并学习科技前沿技术。
五、个人感言。
总的来说,材料科学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材料科学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它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作为材料科学的学习者与实践者,我们有责任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更好地建设和推动科学的发展进程,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还要持续地关注并学习前沿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科学当中。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只有不断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才能真正推动人类不断进步。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二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复兴”。__在_报告中提出了“国民教育”和“人民精神”建设的问题。“人生艺术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所提出的以艺术精神来建设国民人格和心灵的独特道路,在今天,仍有其合理和重要的意义。其所倡导的诗性之路在今天对于人格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同时,我们又完全有必要将其诗性之维与现实的历史实践、社会改造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只有将改造外部世界的历史实践和发展塑造自我的主体进程相统一,人才能真正在历史实践的必然性中获得主体生命的自由性,从而达成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理想。为此,我们也只有将对人的精神与心灵的美学追求真正包容在人的现实实践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成就生命的艺术化与人生的诗意化。此时,不管是科学化,还是艺术化,都不再是人性的分裂,而是生命在其本真境界中向着自身人性的圆成,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的诗意共舞。因此,真正的诗性超越既是审美的超越,也是现实的涅槃。
“人生艺术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文艺思想所提出的一个美学的、文学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命题。所谓“人生艺术化”,也就是要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濡染人格与心灵,使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般美丽而富有意义的诗性境界。
“人生艺术化”的核心精神源自梁启超。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为学与做人》等文中率先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并将“生活的艺术化”的精神阐释为“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精神,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喜欢做便做”。这种“为劳动而劳动,为生活而生活”的境界梁启超将其誉为“趣味化艺术化”的境界。它的要旨是“责任”与“兴味”的统一,所谓“责任”是宇宙众生运化的大境界,“兴味”则是个体情感的激扬勃发。它倡导实践主体由情而动,有真性情,有大情怀,能将小我之兴味与众生宇宙之运化相融通,最终超越小我之成败得失而体会“无所为而为”的真生命创化之“春意”,从而使人生从烦闷至清凉,从平淡显灿烂。因此“生活的艺术化”非逃避责任,也非游戏人生,而是要求个体从生命最根本处建立纯粹的情感与人格,实现生命的大境界大价值,并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美与意味。
“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与精神最早为朱光潜所承续。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在《谈美》中专列了一节“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他较为集中而具体地发挥丰富了梁启超所提出的命题,并将其表述明确为“人生的艺术化”。这一提法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定型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朱光潜着重从艺术切入,强调艺术的精神就是“无所为而为”的审美精神,我们的学问、事业、人生都要像创造艺术品一样贯彻美的艺术精神。朱光潜对艺术的审美本质及其美感要素作了具体的阐释。他提出,“人生的艺术化”既是“人生的情趣化”,也是“人生的严肃主义”。
三四十年代,丰子恺、宗白华等也对“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子恺提出了“真率人生”的命题,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则从意境出发对生命的自由诗境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构建,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最为绚烂的华章之一。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是有自己孕生的历史语境的。一战结束后,1919年至1920年初,梁启超携学生赴欧主要国家20几个名城考察。梁启超本是中国现代较早主张文化开放的先驱者之一,他曾主张要对不同文化作无制限的输入。但是,这次欧洲之旅却使他看到了西方文化中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所潜藏的弊端,虽然他把中西文化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某种简单化的倾向,但他却极其敏锐且不无超前地提出了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与价值理想对于人类的意义问题,提出了情感与人格建设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问题。20年代,他以“趣味”为核心范畴,建构了“无所为而为”的趣味哲学与“生活的艺术化”理想。20年代至40年代,“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得到当时文化界人士的热烈响应。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尖锐的_与阶级矛盾,决定了这种美学与文化思想在当时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直接投身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更为有效而现实的道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了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路径,试图以民族和大众启蒙者的姿态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答案。与梁启超一样,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也都是融通古今的饱学之士,同时也都有域外的经历,对西方文化有切身的体会。相对于国人,他们较早敏感到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伴生的某些问题。他们所提出的“人生艺术化”的道路相对于当时的民族困境来看,不免过于高蹈,但这恰恰又是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真挚发言。而它的价值与意义在今天进一步彰显出来。
从人类的文化思想与历史实践看,对于人生的艺术化(性)追求并非只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的专利。就其主导倾向与精神特征来区分,我以为其中大体呈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第一类是对生活形式的艺术化(性)追求。主要是把艺术化理解为装饰性或新奇性。具体表现为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及人体的艺术化装饰与修饰。如19世纪唯美派代表人物王尔德喜欢在自己的身体上装饰以向日葵,佩特则重视对日用器皿和居室环境的修饰。今天,对自己的头发、指甲、面部等身体各部位的修饰早已为人们所接受,而对生活用品、居住环境、购物环境等的艺术化追求也正成为一种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情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类情趣的一种表现。这类艺术(审美)化追求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提升生活的品位与情趣,但其着眼点主要在生活的外形式上,对于形式的过分重视亦可能流衍为奢靡、颓废与媚俗。第二类是对生活技巧与社会关系的艺术化(性)追求。即把艺术化导衍为生存与生活的技巧,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生存态度、人际关系等的处理艺术。如中国传统士大夫所推崇的“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生存方式与态度,实际上就隐含着处理现实关系的某种圆滑技巧。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本来应该是“学而优则仕”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是不能如愿的,这可能有多重原因。于是,士大夫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进可退的,在某种情况下是明智的在某种情况下显然是圆滑的生存哲学。林语堂以“中等阶级生活”为基础的“生活的艺术”,以及种种所谓公关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归于这个类别。这种艺术化化衍得当,确实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润泽,但过分重视则可能流为精神的退化。
这两种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倾向及其生活实践,严格说来是对生活中的局部艺术性要素的追求,而非人的整个生命境界与人格心灵的艺术化。
第三类则体现了对人格与心灵境界的艺术化追求,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基本取向。这个艺术化就是人类对自我精神与人格之美的追求。这个艺术化的本质实际上隐含着的是对于美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与把握的问题。在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中,美与艺术的精神主要被阐释为以情感为根基、理想为品格的弘扬价值、追寻意义的诗性生命精神。这个精神包含了对真率、生动、热情、圆满、完整、和谐、秩序、创造、自由等品格的向往,要求超越粗鄙、麻木、虚伪的纯物质人生。
前两种艺术化可以说是艺术因素对生活的渗透与泛化,而最后一种则是艺术精神对生命与人格的提升,它要求从根本上改造人格境界与生命境界。它所选择的武器就是美的艺术,它所追求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审美超越。
“人生艺术化”命题的核心是要将人的人格与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即要使人的生命在美的自由升华中获得诗意提升与诗性实现。这种人生理想与精神旨趣在其孕生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容讳言的乌托邦色彩,因为在严峻的民族战争中,光靠“人生艺术化”是不可能力挽民族于危亡的。但是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人生艺术化”命题所深蕴的诗性光芒,却具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意义。
与艺术化相对的是科学化。艺术化代表了情感的、个性的、整一的、生动的、诗意的等创造模式。科学化代表了理性的、统一的、逻辑的、规整的、现实的等实践方式。在人类早期,我们并未严格区别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界限。理性的实用的活动中就蕴涵着艺术的审美的因素。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艺术与科学逐渐区别开来。这种界限尤其在现代性进程中日趋严格。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伴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也自然而然地促生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
穷究宇宙的奥秘,科学与美并非不可通约。穷极人生的究竟,伦理与美也非互不关联。完美的人的是真善美的统一,这一认识在康德、席勒的人本主义哲学与美学中已明确提出。康德认为以情为本质的审美判断力是沟通纯粹理性的知和实践理性的意的桥梁。席勒提出可以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使人实现从感受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成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相协调的自由完整的人。“人生艺术化”理论正是顺着这一理路而来的。当然它所针对的不仅是西方美学所主要批判的人性分裂问题,更基础的还是在民族困境中的人性麻木、自私庸俗的无情俗情问题。而在对后者的探讨中,它也警觉到科技文明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与西方社会相似的现代性问题。由此,“人生艺术化”命题也把人格建设、人性完善的历史实践问题和人生意义、价值信仰的形上问题一并提到了现代中国人的面前。
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及其在审美中的人性升华,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基本理想。梁启超创造了以情感对理性和道德的涵摄与超越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趣味美本体,并由此出发建构了艺术化的理想生命境界。此后,朱光潜以情趣人生、丰子恺以真率人生、宗白华以自由人生的思想阐释与理论建构,各具特色地共同丰富了对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心灵与人生境界的想像。真善美最终都指向一个终极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宇宙真境、生命至境、艺术美境本无间隙。从梁启超到宗白华,“人生艺术化”追求的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个体与众生(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这种美的和谐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个体的人,其核心是以情感为枢纽的人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圆成。但其终极目标是超越个体的,既指向现实的社会,也指向人类及其生存的整个世界。它的道路就是精神人格的艺术化,并最终将手段转化为目的,使整个生命获得美的升华。
在资本利益、科技理性、大众文化的围合中,艺术超越与审美超越正重新成为人文知识分子所关注的人类追寻自由与解放的重要路径。在西方现代文化中,尼采较早提出了“世界的存在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的审美主义原则。之后,海德格尔提出了人的诗意栖居的问题,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的问题,由此进一步拓展了西方现代文化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美学反思。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启蒙主义与审美主义的重奏,它在启蒙主义的意义上是反封建反蒙昧性的,在审美主义的意义上则是反实用理性的。它是关注现实的,它要求生命有艺术一样激扬的热情、舒展的感性与崇高的意向;它又是超越的,它企望生命如艺术一般不执著于现实功利,而去追寻自我的意义与精神的自由。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条从精神上寻求解放与自由的道路。其宏扬的是一种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人生精神,追寻的是一种审美的超越。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三
艺术教育是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初中艺术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对艺术知识的深入普及,也不在于培养具有艺术修养的顶尖学生,而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艺术教育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
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在初中艺术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方面仍然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首先表现在学校内艺术课程的开设不足,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将艺术教育的时间用在了基础教育上,艺术学科让位于其他学科。其次表现在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良好的学校艺术环境。作为学校,需要为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平台,如校园广播、学校演出以及展览等,这些校园活动有利于为艺术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但是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学校内弥漫着“死读书”的气氛。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对艺术教育的“摧残”
经过调查发现,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放松之后再投入到学习当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只能放弃这种艺术教育,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基础教育当中,为取得高分而努力。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被剥夺了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体制在影响着艺术教育的开展,而艺术教育并没有起到和智育教育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初中艺术教育的作用。
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初中学生之所以要加强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其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艺术教育包含着审美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其能够广泛地渗透在其他教育行为当中,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起到整合学科教育价值的综合作用。所以说,初中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同等的价值内涵。其次,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对于促进其智力开发具有一定的作用。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是在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个人智力较为集中的体现,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智力、开挖学生潜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艺术教育能够整合多种文化因素,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艺术是文明的起源方式,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必然不能够缺少艺术教育这一关键因素。缺乏艺术教育,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情感得不到正确的发挥,就容易失去和外界的情感交流,往往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健康科学的艺术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发挥,这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初中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当前我国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说明。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宣传初中艺术教育思想。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四
[摘要]当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才能跟上国际竞争的步伐。新的国际形势对土木工程学科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好基础知识,培养科创意识,培养科创能力,兴趣驱动,自主实践。
[关键词]土木工程;本科生;科创能力。
一、学好基础知识。
土木工程学科属于一个传统的技术行业,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对于本科低年级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特别重要。首先是数学,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科目,都是未来学习、研究、工作的基石,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其次是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这三门课程一般院校都开设。力学是以数学为工具、解决工程问题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与土木工程学科的其他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联系紧密,也是土木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数学和力学在该学科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对专业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还有其他基础课程也是非常重要,比如画法几何、计算机基础理论、建筑材料等。其他一些专业基础课:混凝土基本理论、钢结构等都是本行业最重要的基本理论。[1][2][3]只有扎实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稳扎稳打,并不断拓宽视野,才可能为未来创新意识形成打下根基。
二、培养科创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日常生活也都变得很便捷,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因而科技创新仍然非常重要,特别是有助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创新、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创新。可以说,当今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创新的时代。土木工程学科大学本科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基本都是成熟的理论,那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科创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很重要。
首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课程时,注意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难题,特别是思考是否可以采用别的课程、跨学科的知识理论来解决新问题。比如大学物理学习时,与中学不同的是,速度都是与时间相关的变量,是随着时间时刻变化的,那么中学时采用的办法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就无法适用了,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在此时引导学生考虑采用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可以考虑用积分知识来解决:将距离看成是时间的函数,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督促并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打破成规寻求解决难题的办法。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非常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本科生教育往往都是在“专业”领域内学习,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训练学生“用工科的头脑思考问题,用文科的方法解决问题”,对现存理论和做法更多采用“criticalthinking”的批判思维模式。比如在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混凝土的徐变是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变化的,而且是前期徐变快,以后很慢,这就联想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曲线,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4][5][6]采用了这样有意识的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也许以后学生在研究混凝土的理论时,还会有更多的联想和更大胆的假设,这就为未来科创意识的形成奠定先期基础。
三、培养科创能力。
工程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创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土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专业课带动实践的形式,而这种模式并不利于科创能力的培养。采用需求驱动工程实践的反向知识传播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探索和创新。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就是实际工程需求,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实践验证办法的可行性,从而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动手实践,运用多元化的知识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在土木工程本科教学的专业实践课中,教师提出工程实际需求是:轻质高强滤水型混凝土的研制。教师指导学生从材料方面、力学性能方面、施工便利性等方面考虑,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对配合比进行设计和亲自制备试块并测试性能,整个过程中学生查资料、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也从中获得解决问题后的心理成就感。
科技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多次反复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实际上科创过程同时也是承受风险的'过程,如果每一个项目都成功了,那么必然是选择了回避风险、创新价值不高的项目。在土木工程学科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计一些实践环节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如在研制新型滤水型混凝土的工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配合比和选择材料,做出试块来试验,经过反复多次的比对,最后才达到理想的目标,其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在不成功的试块试验过程中,学生总结了经验教训,积累了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些都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当今时代是科技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们都喜欢上网冲浪,大量的日常信息和知识都来自于互联网。源于这样的背景,大学教育也无法回避互联网,只能利用网络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使其为教育服务。土木工程学科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们也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互动模式进行思考,更快获得科创能力所需的各类知识。比如在土木工程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工程实践需求:轻质高强滤水型混凝土的研制。学生在材料选择、试件测试等环节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难题,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mooc(慕课)课程,并通过社交媒体同远在大洋彼岸的研究同行进行交流,一步步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将大量的课余时间投入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学习中,不断积累丰富,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创新想法。其实,互联网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方便获得所需知识,同时也是需在海量信息筛选过程中耗费时间。教师在这个环节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利用自身科研经历,可以帮助学生较快从网络中选择正好需要学习的材料,从而少浪费时间。互联网的利用,在培养学生科创能力方面可以较常规课堂教学培养模式更快捷的获得知识,并开阔了学生视野,更容易形成创新的想法。
四、兴趣驱动,自主实践。
土木工程学科本科生接受了科创意识的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科创能力,一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时可借助学校开展的各种大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平台,由相关领域的指导教师进行引导,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组织实践,开展一系列的项目实施过程,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自主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有序开展活动,创造活动所需的条件,在关键问题上加以把关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新想法;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有自己的“newidea”,并亲自动手实践,一步步解决难题后接近了自己的理想。在学生的兴趣驱动下进行的科创活动,学生自己内心是兴奋的,一旦成功不但可以创造价值,还可以收获社会认可度。
五、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靠的是知识经济,靠的是不断的创新。只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创能力,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列。
[注释]。
[1]刘汉龙,李英民,阴可,等.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4):9-12.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五
材料科学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深入学习材料科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到材料科学的前沿性和需要不断探索的性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对于材料科学和前沿研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材料科学的认知。
在我的认知中,材料科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的结构、性质、制造和应用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材料科学课程的学习,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其包括了许多学科,如化学、物理学、材料工程学、电子学等,同时也有很重要的数学工具的支持。在这段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明了了材料科学是如此广泛且复杂的领域,需要全方位探索才能真正发掘其深层次的本质。
第二段:研究材料的重要性。
材料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建设所必须的核心载体,通过对不同原材料和技术制造工艺的优化,可以生产出更为先进、更高效、更可靠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离不开对材料科学的深入学习和应用。我相信只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材料学科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为人类进步做出更高价值的贡献。
第三段:材料、能源和环境的互动。
材料科学对于能源和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日趋重视,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绿色能源和绿色材料研究方兴未艾。因此,材料学研究人员不仅要探索材料应用、设计和制造的新颖性,同时也要寻求能源效率最佳化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创新。只有把能源和环境问题与材料和材料科学结合起来,全方位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四段:前沿技术的发展。
材料科学的发展是前沿科技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3D打印、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和提升,衍生出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制造,甚至颠覆和重新定义了传统材料概念。随着前沿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我相信在未来,材料科学领域会在各个方面创造出更为出色的成果。
第五段:结语。
总之,从中我明白了探索材料科学,需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它的理论和应用。同时,也需要不断了解和研究前沿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创新解决方案。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我们能够为科技发展提供新颖性技术和价值的关键所在。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持续带着好奇的心态探索材料科学的前沿,为科学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六
我国古代的建筑南北方风格差异明显,北方的建筑气势恢弘,南方精巧别致,认识建筑的本质自当从传统开始。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要谈古代建筑首先要知其特点,明其关联。
具体表现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体,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蓄,追求和谐统一,尤其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通过门窗和院落,使人的活动始终同自然相联系。
空间,在中国古代并不把它简单地当作物质实体之间的空隙,而是给予它以更深刻的精神意义乃至有关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理。
我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合形态一般都是由四座单体建筑,以院落为中心,环布四周,构成一个“四合院”。
“院”也随之成为建筑群体组织的基本组合单位。
一个有规模的建筑群,便是聚集若干“院”组合而成的,因为建筑群的功能差别,故院落组配形制各异。
根据虚实结合,通过不同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的千变万化,来突破单体建筑标准化的制约并表达其深刻的精神实质。
二、典型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诚然,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分为宫殿和民居,而宫殿又居于更为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就布局可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
前朝,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召见群臣与外国使节,接受百官的场所,是皇权的标志。
所以,这一部分要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势。
宫殿建筑被这种设计思想所指导,所以古人把设计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运用建筑本身的巨大院落空间,创造出了强烈浓厚的威武、严肃的气氛。
在此,我们以我国历史上几个时期为例,进一步的说明。
隋唐以来的宫殿,都是仿周礼的手法,将前期分为大朝、日朝、常朝三部分,沿着宫城的中轴线,层层推进为整个宫殿建筑群的中心。
明清阶段,皇宫的紫禁城规模已远远能与汉唐鼎盛时期的巨大宫殿同日而语,明的三大朝已演变为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帝王宫殿所特有的那种威严、壮丽的艺术氛围。
在这座南北长达九百六十米的宫殿中,从午门到乾清门的前朝三大殿,竟占了长达六百米的范围。
同时,为烘托这一高潮,特别设置了由大清门经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到午门的长达一千三百米的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这种手法,正是通过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雄伟、壮观。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们居住的房屋样式和风格也迥然不同。
在我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
北京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是我国民居的典型代表。
在四合院中,它分为前、后两院,中门位于两院之间。
前院是作为门房、客房、客厅,后院非请莫入。
规模形式的华美,是全宅醒目之处。
座北朝南的房间为正房供家族中长辈居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长幼尊卑的观念,东西两侧的配房才是晚辈的居住地及其它用途,座标点成为个体在群体当中最具象的标记。
堂的左边为长辈居室,厢房为晚辈居室。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遵循着“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的原则。
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得北京四合院以其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空间组成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从群体到单体,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内铺设到装饰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既人们所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
”这种强烈的儒家体制思想,既包括了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又构成了封建社会建设等级秩序。
而这种蕴涵着社会、伦理、宗教的秩序美,又极大的延伸了建筑美的深度和广度,使建筑更丰富、壮观。
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地方主义风格中,中国元素体现的也是儒家思想,当今社会中不少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以体现儒家思想观念为特色,如按照群体的组织关系布局,而非西方的单体的巨大的体量感的建筑。
色彩、材料的使用等等。
三、传统建筑对当下建筑发展的启示。
我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洗礼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矗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并一直被视为国家、民族形象的象征。
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要在传统中创新再创新。
首先,文化传统的继承一般采用文化符号来表达,但更高层次的建筑设计除了吸收传统的精神外,还要有创新,有突破。
建筑要随时代前进,只有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建筑才能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必将不断提高,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有许多优秀的因素是现代建筑中所不具有的,所以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我国的建筑设计师有责任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下去,推动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四、总结。
古往今来,每一种社会形式都会伴随着特定的精神状态,同时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形式。
不管是建筑或是艺术,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文明属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
因此,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明史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元素。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的同时,自身代表文化和生活环境。
充满独特意义、生命力强盛的建筑设计,将在传统与现实、传统与未来的建筑文化的碰撞中诞生并发展。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七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地铁设计。
摘要。
地下空间包括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商业系统、地下停车场、地下贮存系统以及军用民用地下建筑等[20]。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时代。随着我国许多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铁)的不断完善,地铁将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概述、路网规划、线路设计、车站设计、出入口设计等五大方面对地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地铁概述路网规划线路设计车站设计出入口设计。
一、概述。
1、地铁发展历史。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时至今日,地下铁道已经有149年的历史。[1]在近30多年中,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地铁运营城市不断增加,运营里程不断加长。下表反映了当前世界各大城市地铁发展的情况。
表1-1世界城市地铁概况[2]。
国家英国。
城市伦敦纽约。
美国。
芝加哥华盛顿。
法国德国。
巴黎柏林汉堡。
3307519931112711。
267503140753611698916423592160。
45.0(1983)。
19.0(1984)40.7(1987)26.0(1984)27.2(1985)。
西班牙马德里日本。
东京大阪。
俄罗斯莫斯科。
2、我国地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
虽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期,但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存在一些问题。
(1)、规划管理上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
-1-。
造价。
表1-2美国一些城市地铁造价[3]。
城市亚特兰大华盛顿迈阿密。
地铁造价(百万美元/km)。
527577。
备注站台长200米站台长183米站台长150米。
(2)地铁项目从规划到建成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即前期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和工程建设阶段。其中气球规划阶段的投资一搬占地铁项目总投资的13%左右,多的可高达26%,所以说降低地铁前期投资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其降低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点:
a.尽量制定“低密度、大站距”的线网规划;
d.科学合理地确定线路敷设方式。[14]。
-2-。
-3-。
-4-。
扭环环线型地铁,为解决正在规划拟建的城轨线路在主城区的线网密度太低,而在总体城轨规划中线路的长度太长、投资太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线型方案。在一条有上下行双线的地铁运营线路上至少有一个通过线路自身的扭转形成的环型,在这个环型上至少有一个线路自身的、上下分离立体交叉的换乘车站。用主城区的扭环线型地铁与郊区的并联高架路相配合组成大城市的骨干公共交通网。它具有如下优点:
d.减少了乘客的换乘,有利于让乘客选择不同的路线;
e.有利于大城市郊区的公共交通以及大城市主城区与郊区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g.有利于节约主城区边沿的土地。
图2-7最简单的扭环形图2-8“8”字形扭环图2-9扭环线型地铁与并联高架。
路的换乘示意图。
2、线网规划。
在修建地铁时,注意要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
-5-。
上海市城市规划部门1985年提出的综合交通规划设想中,除在地面上规划7条快速干道和其他一些主次干道,以及自行车专用道外,还提出了由4条径线、1条半径线和1条环线加1条半环线组成的地铁线路网,总长176km。
一般来说,线网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块:
(3)一般站点开发:换乘站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范围内,主要以交通开发为主,结合地面土地利用性质进行开发。规划重点是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19]。
三、地铁线路设计。
地铁路网的规划,要通过对每一条线路具体地进行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才能实现,这项工作可以统称为线路设计。
1、线路选线需要考虑的因素(1)线路的作用。
i、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是修建地下铁道的主要目的。
图3-1徐州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图。
从地铁的社会效益来看,地铁应最大程度地吸引客流,因此地铁应尽可能多经过一些大客流集散点。
(3)、城市道路网分布情况。
-6-。
一般应选择城市主路敷设,吸引范围内客流多,换乘方便,能更好的为市民服务,运营效益高。
(4)、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方法[8]。
-7-。
联络线:为沟通两条独立运营路线而设置的连接线,为两线车辆过线服务;
安全线: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出入线、折返线和支线上的列车未经允许进入正线与正线列车发生冲突,从而保证列车安全、正常的运行。
四、地铁车站设计。
1、车站类型。
按照运营性质的不同车站类型可以分为终始站、中间站、区间站和换乘站等4-1。
表4-1车站类型及说明[3]。
车站类型终始点站中间站区间站换乘站。
临时检修。
供乘客中途上下车之用。
在卡罗拉集中的线段两端的车站设置折返线,在客流高峰区段内增开区间列车以疏散客流。
位于线路交叉点。除供乘客上下车外还允许乘客换乘另一条线的列车。
说明。
位于线路两端,往往设在郊外。设有线路折返设备,便于机车在此折返、停留、
[10]。
相关概念见表。
-8-。
4、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12]。
地铁车站建设的巨大投入,在公众眼里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就是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环境设计,因此它的设计标准不应太低,应与一定的建设投资相适应。
地铁车站的装饰用材应符合防火、防潮、经济、耐久、易清洁的要求,部分用材还需考虑便于拆装维修,可能条件下兼顾吸声的要求。车站内部的环境色彩力求明快、和谐,局部运用一些亮丽的色彩可以振奋精神,打破地下沉闷、昏暗的心理偏见。车站内的路引、指示标牌是公共交通建筑环境设计的又一个亮点,不仅其本身发光透亮,而且其造型、色彩、内涵、位置都是客流密切关注的。因此在内部环境设计中必须加以重视。
-9-。
总之车站内部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功能技术、造型艺术和建筑装饰材料的设计过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最后通过室内环境设计细致的体现出来。
六、地铁的消防、安全与疏散。
1、重要性及危害性。
地铁车站内人流密集并有大量机电设备,一旦发生灾害,将会涉及国家财产的损失和人民生命的安危。因此,车站防灾设计十分重要。
2、地铁防火技术措施与要求。
地铁防火灾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台及疏散通道内不得设置商业场所。站厅及与地铁相联开发的`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的防火灾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1)耐火等级。
-10-。
地铁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通风亭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2)疏散时间。
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分钟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
(3)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安全出口。
地下车站站台和站厅乘客疏散区应划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他部位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500m2。地上车站不应大于2500m2。
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4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应采用c类甲级防火玻璃。
注:消防泵房、污水泵房、蓄水池、厕所和盥洗室的面积可不记入防火分区面积内。
地下车站防火分区(有人区)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车站站台和站厅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直通车站外部空间。b.其他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也不应少于两个,并应有一个安全出口直通外部空间。与相邻防火分区连通的防火门可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竖井爬梯出入口和垂直电梯不得作为安全出口。c.与车站相联开发的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15]。
(4)防火墙、防火门、疏散楼梯间。
安全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面布置房间的疏散通道为1.2m;
双面布置房间的疏散通道为1.5m。
b、附设于设备及管理用房的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超过35m,位于尽端封闭的通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不得超过上述距离的1/2。
3、地铁防水淹技术措施及要求。
防水淹主要措施如下:
(1)加高出入口地面高差;
(2)口部设活动挡水板;
(3)设防水密闭隔断门。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更是解决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拥挤的根本途径,对于21世纪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定会努力的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来回母校对我的培养。
参考文献。
[1]/view/0ea11ad6195f312。
-11-。
[2]andlightrall.
[3]朱建明等.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4]徐小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与布局方案优选研究.
[5].
[6]田耕.扭环线型地铁.百家论坛第6期.
[7]/view/[8]佚名.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
[9]陈立道,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
[11]阎兴华等.土木工程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12]庄荣.城市地铁车站设计.时代建筑/4.
[13]孟祥雷.浅析地铁车站设计.甘肃科技学报.7月第25卷第13期.
[14]高婧,王元丰.地铁前期工作对地铁造价的影响分析.铁路工程造价管理.1月.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施仲衡等.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7]齐振峰.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山西建筑.2010年4月第36卷第11期.
[18]颜隽.车站意象--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童林旭著.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耿永常,赵晓红.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2-。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八
一个学期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已经结束了。在孙玉恒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道路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学习。由原来的不清楚到现在的了解框架,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新的学习方法.新的一些思考方式,获得了许多的经验。重在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注重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不仅包括本课程技术知识应用的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团队融合、工作技巧)等。
在本学期开学第二周,我都已经给工作签好了,当然,和其他同学一样,逃不了上工地的命,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就只有先走下去看看,而道路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课程上,我很少懈怠学习。道路建筑材料是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品质和类型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服务寿命和结构形式。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量和车辆载荷与日俱增,对道路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着重介绍了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类型、道路建筑材料的研究类容以及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检验与技术标准。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开始慢慢了解了这些新的知识,也对以后施工的材料有了更多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
现今教育多媒体教室以及非常普及了,不过也因为多媒体的普及,一些老师很少用黑板进行教学,不过孙老师课堂上仍然让多媒体与黑板结合起来一起教学,老师利用多媒体来突出课本里面的重点,我们也可以直接通过观看ppt对书上的重难点有更多的印象,对于课本上或者ppt上面所没有补充的知识,老师也会在黑板上写出来,老师在黑板上整理概念的时候我们下面的同学也有了很多时间去抄写,也不用担心像ppt那样突然之间重点就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及黑板教学,使我们学习的更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的一个方法,不得不说这个ppt做的非常好,许多同学能一目了然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在结合学习的课本,课后的复习更加巩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中,孙老师不单单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不断为学生补充很多书上没有提及的知识,且不断鼓舞学生收集最近的资料,学会自主分析.读取到咨询中最有用的信息.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涵括范围大.然而老师却深入浅出的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理解.接受最有用的咨询.使学生在该专业课程上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眼光不断开阔.现在以具备一定的专业认识。
从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很少做课后作业了,不过孙老师还是给我们布置了几次课后习题,虽然一部分呢同学叫苦喊天,不过这些习题都是以后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重难点,对于以后我们去考建筑师证也是非常有帮助。在第一次布置的.关于细集料的筛余百分率的计算题,我没有去仔细做,就看了一遍例题,然后跟着例题一步一步解下来,但没有深入的去思考为什么,导致了在考试中,我看见了与这道题相似的题,不能百分百的去拿分,让自己丢掉了一些分数。现在想想,心里还是有些后悔,当初若是认真听讲并且多做几次例题与习题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老师布置的习题或多或少都在试卷中出现了,很多习题我都不怎么会,然后通过百度了解了解法,而通过百度也发现了这些习题很多都是在一些建筑师或者一些职称考试中出现,现在才觉得老师用心良苦,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考二级建造师证,我相信这些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通过课后作业,也可以对一些怎么学习的同学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
做实验是个很令人兴奋也令人焦急的过程,因为其实做起来要花不少时间,有些实验上有时候做更多是需要人的耐心的。例如细集料的筛分,需要几个人重复的称量,筛分。混凝土实验则需要同学们不怕脏累。拌制混凝土需要同学们的配合才能完成。虽然实验比较幸苦,但是当做完一幅属于自己小组的混凝土构件时还是会令人非常高兴。而在后面的混凝土强度测试实验中,这些实验混凝土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让我们测试了混凝土的强度,也了解了强度机的使用。
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课内外结合。这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去真实了解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施工材料,这些材料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此之前对这些材料的认识都仅仅是修房子,修路之类。没有过多的去思考这些材料的本质以及它们的使用范围。通过实验,让我们对材料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也激励着我以后对自己所要从事工作的信心。
在道路建筑材料的的学习当中.老师不断鼓励我们自主学习,通过这个学期的学期,培养了我们动手的能力,也让我们更多的去思考这个学科所开创的目的,现在我对这些道路建筑材料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自习室中,每次翻阅这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在整个实验中也加深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对材料有更多直观认识,这些经验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是有莫大的帮助。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还学习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像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理念,在此也深深的感谢孙玉恒老师。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九
列为内部审计的目的,给内部审计职业提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导,指出内部审计职能已拓展为组织完成目标服务,内部审计的重点已经向管理审计转化。
一、管理审计,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
管理审计概念在学术界和职业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管理审计”最早于1932年由英国罗斯在其《管理审计》一书中提出,主要内容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我国管理审计的倡导者王光远教授认为管理审计是受托责任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的必然结果。“管理审计是通过对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签证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业绩,鉴明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就其提出改进意见,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管理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资产所有者(委托人)把经济责任委托给经营管理者(代理人),资产所有者需要对经营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审查。
2、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合营、兼并等产权变动导致企业规模扩大,跨行业、跨地区、多品种生产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信息量随之增大,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和控制不当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因此,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掌握公司内部的重要信息。
3、企业组织的复杂化。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资本的多元化和企业经营的多样化,使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变得复杂化,如管理层次的增加、分布地域的分散等,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不能亲自观察和控制所有的经营活动,需要实行分权管理和多级控制,这就导致企业出资人(委托人)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代理人)有必要通过管理审计对下层管理者(如分公司经理等)履行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审查。
4、委托人及其决策因素的多样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企业的委托人是多样的,有国家的、集体的、个体的;同一个企业内也可有不同的集体和个体参与;不同的国有企业也可以相互参股或交叉持股,这就形成了委托人的多样化。而影响这些委托人决策的因素,也呈现多样化,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而且需要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而经营管理信息的获得就有赖于综合评价公司整体水平的管理审计。
5、企业外部竞争激烈化。
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加入wto后,更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管理活动的成败好坏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强弱至关重要,而管理审计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审计,查明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企业管理得到改善。
三、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的尝试,实施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评价,主要表现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对管理审计的认识和实践还很不全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指导性的管理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构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较差。从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在集团公司内,总公司的内部审计组织对公司下属部门单位和分公司可以做到独立,而在总公司层面,就难免存在对立性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公司制企业里,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领导,这就把内部审计组织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放在相等地位,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3)对管理审计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对管理审计还了解不够,对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把管理审计等同于财务审计看待,或者认为管理活动与审计活动关系不大,或者认为管理审计会妨碍管理活动,而没有认识到管理审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层次审计,是企业适应外部竞争加剧和内部机制更新的必然选择,搞好管理审计是对管理效率的促进,而不会是妨碍。
(4)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体系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管理审计要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和解释每一个综合性指标,同时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领导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管理审计人员要站在优化系统整体结构、增强系统整体功能的高度,来审查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在审计技术手段上,不仅要掌握观察法、盘点法、分析性复合法等传统的审计方法,还要熟悉管理控制系统图法、调查法等用于管理审计的评价方法。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中,还很少有,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人能达到如此的高水平。
2、完善我国管理审计的对策。
(1)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开发管理审计指标体系。审计准则是指导审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应加强管理审计绩效准则和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推动管理审计的深入开展。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业务指导,内部审计协会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尽快出台管理审计的审计准则,特别是制定管理审计绩效准则的指导意见,同时加强对审计取证方法指导,减少审计的盲目性,提高管理审计的'质量。只有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与内部审计配套的管理审计指标体系,管理审计结论才能明晰、准确、具有说服力。
(2)充分保障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与其在组织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从实施管理审计的要求上看,内部管理审计机构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为最佳选择。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客观要求,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论内部审计人员在组织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他们应具有声誉、地位和得到最高权力当局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在企业中随时取得审计报告所需的信息。
(3)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对于内部审计组织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优越性,要大力宣传。内部审计组织和国家审计机关都有宣传的义务。宣传可以结合《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采取会议、文件、讲座等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管理审计的实践成果让大家认识到内部管理审计是可行的、有效的,对国家、企业、社会及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管理者)都是有益的。同时,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要提高认识。把管理审计的意识渗透到全部审计工作去。不论进行何种审计,都要管理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管理建议。在目前内部审计还是以财务审计为主的情况下,这是增强管理审计意识、实现审计工作以管理审计为重点的有效途径。
(4)不断充实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审计的培训与学习,使管理审计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实力,为有效开展管理审计提供智力支持。在目前复合型审计人才稀缺的情况下,采用从专业部门抽调技术人员配合管理审计工作的做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陈耘: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j].审计理论与实践,(3).
[2]张晓平:内审工作在发展中前进[j].中国内部审计,2003(1).
[3]德鲍尔.马科茨:沉睡的火山――评企业的软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03(3).
[4]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02(6).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
【内容提要】在“内蒙古民族器乐艺术研讨会”上对论文《火不思寻证》写作过程以及在研究古代音乐文明中所遵循的研究路线、原则与方法的说明。这就是在研究中遵循民族融合过程中宗教信仰的皈依对原来文化艺术乃至审美情趣的变异或衰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识别古文明遗存的方法则要从田野考察中归纳,并去伪存真,在横向与纵向类比中获得。
最近,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第100期)上登载了我的论文《火不思寻证》。毫不夸张地说,这篇论文耗费了我近30年的时光才完成。我想在此次召开的“内蒙古民族器乐艺术研讨会”上谈谈为写这篇论文所历经的磨难与艰难,同时,将我研究古代音乐文明所遵循的研究路线、原则与方法向各位作些说明与介绍。
应该承认,蒙古民族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有文字不过八百余年,古籍文献也不多,研究蒙古古代音乐文化(包括史前期古代文化、古代艺术),靠查阅文献典籍是查不到多少资料与记载的。研究与探寻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惟一的途径便是走进蒙古人生存之地,踏着我们民族先祖的足迹,去观察人们的祭祀礼仪、生活习俗乃至生活方式与艺术活动的特性,把握其脉络,去亲身体察在这些活动中,人民所流露、宣泄出来的审美情趣与灵魂深处的悲喜哀怒之情的外延化形态。同时,还要搜集现存的器皿、乐器乃至服装首饰等等。还有,向社会开明人士、口头吟诗人以及琴手、歌手进行采访与了解,在这样的考察中,必然会使我们获得历史的真谛与值得深思的命题与启迪。
有了这些第一手资料,再去向古籍经典史书求证,寻找先人记述的文字线索(包括国外探险家、考古学家的游记、学术报告……)。要注意的是,周边国家的历史文献中有关蒙古古代音乐与古代文化的记述。我总认为:将自己研究工作构筑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之上,去思考,去判断、去梳理、去立论……,必定会求出贴近历史真实的一些见解,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否则,将二者颠倒过来,或者说,将研究工作仅仅停留在从旧书古籍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上,这里抄写一些,那里摘录一些,在这些平面信息上做些“空中楼阁”式的推测与分析,这种所谓的研究常常会走进死胡同里,或取得些事倍功半的所谓“建树”,也有可能在毫无意义的圈圈里转来转去。
1947年的一个夜晚,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聆听了口弦弹奏(在会上出示口弦)。这是在兴安岭一个村庄里,一位达斡尔老猎民弹奏木库连(mukhulian)。10年后,从一本日文游记里了解到,一位日本探险家在加拿大北极圈里居住的爱斯基摩人那里发现口弦这件乐器,有趣的是,其名称同达斡尔族口弦相同,也称呼“木库连”(mukhulian)。
多么奇特的一件事呵?!什么原因使得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民族有着如此巧合的事情发生?是偶然的事吗?反映了什么历史奇迹与历史现象至今无人知晓?!从此,我便产生了对口弦探索的兴趣。
30余年来,我将流传在各国各地的口弦“拿”到我的桌前灯下,加以比较。先不急于写文章。有比较才能有见解,有了新见解再写文章也不晚。不久,我到台湾访问时,到高山族居住的地方采访,从那里“拿”来了玛雅人口弦(称为:“鲁布”)。到美国时,我到北达科他州印第安人聚居区采访,从那里“拿”来美国口弦。后来通过各种渠道“拿”到图瓦人口弦、哈萨克人口弦、吉尔吉斯人口弦、奥地利人口弦(以上各地口弦均为铁制)。后来相继“拿”来越南口弦、菲律宾口弦、印度尼西亚口弦、马来西亚口弦、日本北海道艾伊奴人口弦。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口弦也相继“拿”到,如:纳西族口弦、怒族口弦、彝族口簧……等等。(这些口弦在会上全部展示并作了弹奏方法说明)。
面对着这些口弦,我心情激动。可以说:思绪万千,许多许多的问题在脑海中翻腾而得不到答案。当“拿”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口弦我便翻阅有关那个国家的历史。当然,要说的话太多太多,想到的事与问题也不少,留待以后再谈。
在对原始宗教“勃额”(即萨满教)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口弦的重大意义。数十年过去了,已形成一丝清晰的见地,用最简明的语言描绘,那就是:在北纬48—50度为底线的地球冠顶地区,虽然天气寒冷,大地冰冻,但是,这里曾是史前文明大乐园。不少学者冷落了这个时期,他们不会知道被他们侮蔑为信仰萨满教的野蛮人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简要地说:1.岩画(史前期的无字“史记”);2.口弦音乐(人类全部音乐文化的胚胎)。我将这些简要地概括为“石铁文明”。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将说明,在我从事蒙古古代音乐文化研究过程中,我始终遵循的一个不可丢弃的观点和方法。
一个观点——多纳茨现象(doushnuts)。
何谓多纳茨现象?当炸药物被引爆时,除自身被炸的四分五裂外,放置炸弹的地方也会被炸出一个大坑来。土被炸到炸面的四方,这就是多纳茨现象。当我看到这个论述后,将多纳茨现象引进古代文明研究中来,似乎也存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人文多纳茨现象。可以分为五种形态。
第一:战争掠夺型。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由于利益的驱使和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敌视而常常发生强势国家(部落)对弱势国家(部落)的掠夺性战争。或由于不同信仰所引发的厮杀……使得人民四处逃奔(被动的迁徙)。为了保住性命隐藏到偏僻的深山中或遥远的荒漠中。也有时逃奔到其他善良宽厚的民族或氏族部落中,他们渐渐融合到不同信仰甚至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或氏族部落族群中。这种事例在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
第二:夺权内讧型。
在同一民族或同一国体里,由于争夺王权所发生的厮杀与火拼,其残酷性与毁灭性不亚于战争的发生。在这一皇权漩涡中无论是卷进内讧厮杀中的臣民或未卷入阴谋活动中的臣民,有的登上权利宝座,而有的被杀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向远方迁移。
第三:天灾冲击型。
山洪地震的袭击,江河泛滥所造成的族群迁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无计其数。
第四:病魔漫延型。
如同人力无法控制的黑死病曾漫延在中亚,许多族群向四方逃亡。尚有其他疾病,如鼠疫、麻风病……造成的人民向四方颠沛流离所形成的人种迁徙。
第五:自然迁徙型。
生活在游牧经济条件下的民族,为寻找天然牧场所形成的迁徙,这是非暴力驱动下的自然迁徙。还有一种现象,即派驻在遥远边陲的屯垦军民,在国家灭亡后,渐渐融入到他民族中。在我国,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均有发生。
多形态因素所造成的人种(或部落、族群)的迁徙,同时将文化、语言、艺术带到四方。迁徙后的移民有的始终保持原生形态的单一文化、语言、艺术。还有相当一批迁徙的移民,和当地原住民族融合。而融合过程中,有的传统文明消失,有的可能发生较大变异或形成崭新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融合过程中,宗教信仰的皈依对原来文化艺术乃至审美情趣的变异或衰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方法——识别古文明遗存。
首先,应该承认在现代文明中,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有着古代文明的遗存现象的存在,这就是传统。问题的关键是,由于知识的不足视而不见古文明的遗存存在,抑或是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遮住了你的目光眼力而无法识别遗存,还有一种现象的存在阻碍着你的思考,习惯于人云亦云,屈从于貌似公正的理论覆盖伞下的威慑作用造成思维的僵化。
处在这种压抑状态下而跳不出困惑境地时,力争走到屋外,到大自然中到人民中间去做田野考察;去看去问去查去想。这样做,常常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根据多年经验,我认为古文明遗存常常存留在以下六个方面:
生活习俗、祭祀礼仪中;语言中(如蒙古语言中有汉语词汇的存在,有阿拉伯语汇,有古波斯语名词。同时,在俄英法语中却遗存有蒙古名词);审美观念中;音乐生活中(乐器、歌声);民间舞蹈中;传统美术中。
做这样的归纳也是为了将范围从大千世界宽泛的领域缩小到有限的范围之内,从而便于识别与思考。然而做到真正的识别尚需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即进入将要谈到的两项类比:
1.横向类比。
跨民族的类比和跨国界的类比。相同乐器在不少国家不同民族中流传。甚至乐器称谓相同,形制相同。也有称谓不同、演奏方法不同。习俗方面。如视火为净化物,视火为神圣之物。许多民族婚礼上新人迈火,火将驱赶妖魔……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男人善跳熊舞,而日本北海道艾伊奴人在节庆上,男人们也喜跳熊舞,而且动律与舞姿形态几乎相同,这是为什么?还有,如我在会上展示的如此众多的多种形制的口弦。
我只是举出这些事例,旨在说明事物是相互有着神奇的联系。这种事例太多。横向类比可让我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
2.纵向类比。
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经济形态的变异,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由于种种缘由所造成多纳茨现象,通过民族融合,文明交流所形成的新态势,给古文明遗存的进化铺垫了天然的渠道。如,蒙古族居住条件的变迁,乳品的加工与提炼方法由低级粗制到精制多样化的提升……。即使是乐器,通过纵向类比可以了解其演进的途径。如:马头琴的多形态变异,马头琴由单弦(独弦)到双弦的演变。许多乐器制作从整木剜、刮、削、磨的制作方法演进到为了求得美妙音色而精心挑选不同的木料到拼木组装的制作方法等等。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在研究蒙古族古代文明时所始终遵循的道路与方法,愿意听取各位的建议与批评。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一
摘要:xxx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长期作战与建军经验的理论结晶和克敌制胜的法宝。
关键词:xxx军事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践经验。
xxx军事思想是xxx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xxx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xxx军事思想同xxx思想一样,是有特定的内涵的。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xxx思想所作的科学定义,已经把xxx思想与xxx的思想这两个概念作了明确区。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决议的精神,正确使用xxx军事思想这个概念,而不应该将xxx的军事思想与xxx军事思想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甚至将它们等同起来。
(一)实事求是是xxx军事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xxx军事思想的精髓,是xxx军事思想最突出的基本点。xxx指出“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很少的。……那就是熟悉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2]这里所说的“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就是“实事”,所谓“熟悉”和“找出”就是“求”,“其行动规律”就是“是”。显然,这种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
xxx认为,作为一个战争指导者,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从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出发,探索战争的客观规律,并且按照这种客观规律去指导战争。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规律,在研究一般战争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合当时的战争实际,研究特殊的战争规律。例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殊条件,分析了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分析了xxx领导的土地革命与战争的关系等。总结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xxx的道路。
xxx军事思想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以及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军事理论。
(二)群众路线是xxx军事思想的核心。
群众路线是xxx军事思想的核心,具体体现在人民战争思想方面。xxx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战争领域,确立了在中国xxx领导下,最大限度地动员、组织、武装、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他明确的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深刻地阐述了革命战争对人民群众的依赖关系,揭示了人民战争思想的真理所在。
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民战争,必须向群众做宣传,把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和为达到这一政治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和政策告诉全体军民;必须武装人民群众,在战斗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下,协同军队或独立地进行作战。在政治上,使得敌人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地位,在经济上,给我军源源不断的供给人力、物力、财力。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强大后方支持,才使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人民战争是xxx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传家宝,是团结和动员广大军民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也是xxx军事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点。
(三)独立自主是xxx军事思想的基础。
在xxx全部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如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提出了我党领导的军队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基本战略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xxx为我党正确的制定了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方针,在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从而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中国xxx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为xxx军事思想的基本点,相互联系,不可割裂,自始至终贯穿渗透于xxx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
(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xxx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善于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坚持与时俱进,使党领导的各项事业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xxx领导下,解放战争刚刚过去,我军就不失时机地转入了现代化建设,先后成立了海军、空军以及各兵种的领导机关,逐步由单一兵种向诸兵种合成军队过渡。以超乎寻常的胆识和气魄作出了发展中国自己的xxx事业和航天事业,研究xxx和导弹的战略决策。这个富有远见的决策,使中国不仅拥有了强有力的战略威慑和战略反击力量,而且在世界上先进军事技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从这些重大的军事决策上,我们可以感受到xxx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力和前瞻的战略目光,以及他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
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势头强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这场变革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信息化,人类社会的战争正在从工业时代的战争向信息时代的战争转变,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正在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们要发挥xxx勇于迎接时代挑战的革命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变革中求发展,不断把军队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必须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xxx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xxx军事思想。xxx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但他始终认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办,战争规律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认识。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必须尊重一切带有普遍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来考证这些结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开辟属于自己的前进道路。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二
摘要:介绍了某6061锻造铝合金非平面三角控制臂全自动锻造生产线上的一种锻坯多件冲切、复合模具结构及使用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其独特的锻坯切边、掏料、冲孔、废料清除模具结构,有效地将多件毛坯一次冲切完成,省去后序机床加工环节,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加工成本。
关键词:冶金工业论文。
通常的汽车铝合金控制臂(图1)的锻坯冲切技术是切边、掏料、冲孔为3道工序完成。冲飞边是一道工序,而连轴孔和中间掏料又是分别两道工序来完成,这样才能完成工作保证质量。这样费时费力占用设备,成为锻造生产线提升效率的瓶颈。为此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笔者公司压力机的一种改进的新型锻造汽车轻合金控制臂锻坯切边、冲连轴孔和中间掏料复合模具,并能一次完成多件锻坯冲切加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锻造毛坯废料冲裁工艺性分析。
本锻件三角控制臂为一种非平面形三角控制臂,如图1。材质使用变形铝合金6061。6061为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具有良好的可成型性、机加工性,具有中等强度;广泛应用于要求有一定强度和抗蚀性高的`各种结构件,如制造车辆、建筑、船舶、电车、铁道车辆等。在此毛坯锻造生产线中,三角控制臂锻坯经过前序多次锻压成型后,锻坯中心、轴孔部位以及锻造飞边全为废料,如果采用后序机加工,会增加加工环节和加工成本。为实现少人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品效率,设计此切边冲孔掏空复合模具。锻造生产线上的某锻造铝合金非平面形控制臂(图1)锻坯温度为350℃,需要同时切掉1个切边废料、3个轴孔废料和1块掏料废料;生产批量大,要求节拍快。需在一套复合模中完成多件切边、冲连轴孔、掏空复合工作;要求冲裁的轴孔、中心孔废料沿废料滑道滑进废料筐;飞边废料被打料气缸打至压力机侧废料筐;毛坯本体冲裁后无压伤、变形;和胀套无粘连、抱死;并可被机械手正常抓取。从锻坯的冲裁和产品要求,模具设计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1)合理设计导向、定位机构;冲裁尺寸、位置准确。
(2)冲裁间隙保证均匀合理、毛刺小、废料和毛坯不粘连。
(3)冲裁、掏空后坯料无变形、压伤。
(4)切边、冲裁后坯料被顶起,不能和模具抱死,可正常被机械手移至下道工序。
(5)冲裁后的废料被推送出模具,不能影响下次模具正常工作。
2模具结构组成介绍。
由于该铝合金控制臂锻坯为三角状曲面件,需要同时切掉1个切边废料、3个轴孔废料和1块掏料废料,而且多件冲切,所以采用600t液压机,配合机械手上下坯料,并由压机控制滑块下死点,保证冲裁的尺寸。因此设计复合冲切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该模具导柱导套11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上大板1和下大板12上,起导向作用。上大板1与垫板2、固定板3通过销钉24、固定螺栓25和4连接,上卸料板6固定板3和锻坯7通过螺钉30(4个)和卸料弹簧31(4个)连接,上卸料板6完成卸料作用。刃口5与固定板3通过固定螺栓29连接,冲头26、掏空冲头27、大冲头28、用固定螺栓29固定于固定板3中。下模9和下模支撑柱10通过螺栓连接,下模支撑立柱10通过固定螺栓与下大板12连接,下卸料板8与连杆18通过螺栓连接。下卸料板起到将飞片托起作用。下连接板14与连杆18通过螺栓连接,导套15置于下模支撑立柱10中,顶块16通过螺栓与下连接板14连接。上卸料压板6下形面和下模9上形面必须与锻坯7接触面仿形数控加工,刃口5和下卸料板8必须与锻坯7接触面仿形数控加工,才能保证冲切件质量。
3本模具特点和优势。
该模具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已下几点:
(1)冲裁飞边以及侧顶出装置。冲裁完毕的飞边为环形废料,体积大,重量轻;为不影响重复加工生产,每次冲裁后需要有打料机构将其打出加工区域,因此此套复合模具旁边设置气动打料装置,先由飞边托料机构将飞边托起,然后侧向打料气缸从侧面将飞边打走至废料框。
(2)坯料支撑和定位装置。由于使用机械手臂放置,移走坯料,并且要求坯料冲裁位置准确,毛坯冲孔和掏料后,无变形;因此模具上需设定毛坯导向和定位装置,上、下模设置定压料和导向凸台,定位坯料;模具的上卸料板6、刃口5、下模9和下卸料板8与锻坯7接触面形状吻合也就是要仿形数控加工,这样才能在压力机上滑块工作下死点位置固定后上模压下位置准确固定,保证坯料掏料和冲裁后尺寸稳定。
(3)掏料和脱模装置。坯料掏料时,上压板的弹簧被压缩,上压板向下移动,而下模位置固定,因此坯料被下压时,掏料完毕,工作完毕后,上压板的弹簧回复形状,坯料被顶起,坯料脱离冲头,被机械手臂取出转移至下道工序。加工时可以在冲头表面喷涂石墨润滑剂,减小锻坯和冲头之间的摩力。
(4)多件锻坯一次切边、冲连轴孔、掏空复合工作。通常的工艺技术都是冲切锻坯飞边是一道工序,而连轴孔和中间掏空又是分别两道工序来完成,这样费时费力占用设备,成为锻造生产线提升效率的瓶颈。而该复合冲切模具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并同时能完成2件或4件切边冲孔掏空复合工作,省时省力省设备,提高了效率。
4模具实施过程。
模具工作过程如下:工步一,上大板1、上卸料板6、刃口5处于上位状态时,机械手将锻坯7放在下模9上离开,压力机滑块带动上大板1下行带动冲头26、27、28上卸料板6和刃口5下行,上卸料板6压实锻坯7,上大板1继续下行带动冲头26、27、28继续下行,同时卸料弹簧30被压缩。这样冲头26、27、28开始冲孔和掏空,同时刃口5开始切锻坯7飞边工作直至到限位停止完成,冲下废料17从下模9掉下。工步二,完成上述工作后,上大板1上行带动冲头26、27、28和上卸料板6上行,冲好的锻坯7在上卸料板6连接的卸料弹簧20压缩力作用下从冲头26、27、28中顶出。机械手将锻坯7取走,同时切下的飞边23在压力机下顶料器作用下顶起顶块16,接着下卸料板8也被顶起,飞边23从下模9中被下卸料板8顶出完成工作。飞边废料被打料气缸打至压力机侧废料筐;接着下一个工件过来将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上述任务。
5结语。
本新型复合模具能一次切边冲孔掏空非平面形汽车轻合金控制臂锻坯。并且能一次完成多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后序机床加工环节,节约了加工成本。第一作者:杨金岭,男,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模具工装、旋压设计及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已获授权专利40余项,己发表论文30多篇。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三
[摘要]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军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在提高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满足部队人才需求、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和院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ooc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为部队官兵开辟一条成才的道路,对调动官兵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必要性;开放型课程。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据此,我xxx事职业教育的定义可拟为:按照军事职业岗位任职需求,给予军队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部署,拟定了《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实施纲要(2016—2020年)》,在这一纲要中,提出要建立非实体性军事职业教育大学,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mooc,推行开放式在线自学等教育模式[2]。笔者认为,这是军事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
要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展,调动执行部门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事物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它既有本身发展的规律,又和其他方面诸如经济、政治、军事等有关系[3]。所以要正确认识和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的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按照客观规律使其不断发展。
现代战争是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军战略,在这项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军事人才现代化,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也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
(一)解决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部队人才需求间的矛盾。
目前,部队装备种类多、类型多、构成复杂、知识技术密集,军事训练正在向信息化转变,在这一形势下,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必须要具备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创新解决问题等,即部队需要复合型的军事人才。目前,在军队,许多士兵是初、高中毕业,文化层次水平低,根据部队现有的条件,只有少数人能够到军校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大部分士兵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和专门的业务训练,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操纵实际装备、维修、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其次,部分干部虽然经历过系统的学习,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对军事人才的整体运筹能力、深远经略、综合管控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干部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知,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军事人才需求间存在矛盾,造成这种矛盾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官兵自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育问题。军事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不是只要有要求,就可以凭空产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所以,教育不仅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人才、人力的特殊生产。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官兵的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队伍,必须大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完全筑建于部队的需要之上,部队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二)解决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与院校职业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
军事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生产技能的军事人才,以提高军队战斗力。它是紧扣职业方向、职业特点、职业需要的,目前,军事职业教育主要是在军队院校内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为了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官兵都到部队院校学习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在部队中,官兵的日常训练任务繁重,很难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况且,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不同、作用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不可能让他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官兵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专业性、能够体现差异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教育模式。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四
我是去年从xxx毕业分配到武警工作的,对武警部队的了解非常有限,遇到好多工作都无从下手,再有就是没有在基层工作过,对部队人士积极停留在书本上,这次代职给了我一个认识武警部队,了解基层工作的机会,所以代职之初我就对自己要求一定参加各项活动,广泛的接触基层。我所代职的中队隶属xx市支队三大队,担负的任务是守卫xx,现有哨位八个,其中六个目标哨,一个自卫哨,一个监控哨。我刚到中队时正赶上老兵已退伍,新兵未下连的人员紧缺时候,每个哨位都是“四包一”甚至“三包以”,战士们负担非常重,每名中队干部都在超负荷工作,我主动担负起中队值班的任务,这样可以更紧的接触战士,了解基层工作。部队党员思想汇报范文节选!
三月底,赶上新兵要下队,我和中队长一起去训练基地接新兵。今年又有几个大学生新兵,与别的中队本商量好,可以接到一名,但由于大队把一名关系兵放到中队,把那名大学生新兵调到了10中队,非常有戏剧性,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初次接触,也从这两天的接新兵下队认识了一些基层工作,积累了些工作经验。
新兵已下连,之后的工作就是如何让新兵们渡过第二适应期。为密切内部关系、协调周边关系,促进内部“人人做中队的主人、中队是人人的家”的团结氛围,全面提升中队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中队又好又快地建设发展,中队在指导员的倡议下在目标单位举办一次“中队主官倡导团结、作团结表率为主题”的交心仪式。我自然积极参与其中,由指导员多方联系请到了支队、大队及目标单位多位领导到场,仪式举办的非常成功,不仅使新战士感到了到中队就是回家的亲切感,更拉进了与目标单位的距离,形成了“警地同心、唇齿相依”的和谐局面。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认识到作为武警部队的执勤中队不仅仅要把站好哨、巡好逻,更要与所在目标单位搞好邻里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中队的干部要成为多面手,在坚持训练的基础上多与目标单位沟通、交流。
交心仪式已拉近了与目标单位的关系,为了巩固这层关系,中队参与了省广电中心的“长跑比赛”的保卫工作,指导员为了使我的认识基层工作,让我和另一名副队带28名战士参加活动。活动中我主要组织部队,认真学习如何与地方的领导进行沟通并使他们关心我们中队。参加这次的活动后,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武警执勤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与目标单位搞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且关系到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学的专业如何能与基层部队更好的结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代职给了我找到答案的机会。我在中队值班的同时也帮助支队做一些工作,一次是支队给市里汇报安全隐患的汇报片,一次是支队向总队汇报勤训工作的汇报片,通过这两次工作机会我基本上把xx支队的21个中队转了个遍,对不同任务的基层也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初步知道了武警部队基层有哪些工作,又是怎样开展的。还有结合所学专业,我感到基层没有也没必要配备专业的教育设备,完全可以贴近实际,利用现有及地方条件来开展部队教育工作,这次做汇报片我手头没有设备,就是把拍完的素材交给地方工作室来做,我来监督质量。五月份我又抽调到北京帮助工作。
中队现有7名干部,现在位4人,思想比较稳定,都能以队为家,工作兢兢业业,中队长孩子刚刚出生不久,爱人工作也忙,但他不为家事所累,一如既往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指导员比我早到中队一周,但进入角色非常快,创新意识非常强,身患严重鼻炎,但始终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干工作;副队长新婚不久,但为了工作舍小家为大家;排长调入支队机要科工作;排长参加参谋业务培训。尽管中队的干部有很多的实际困难,但大家都能以使命为重,以奉献为荣,从不为家事分心,始终把部队利益放在第一位,用无声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官兵扎根部队,建功警营。
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非常多的基层工作经验,不仅有工作上的更有做人方面的。比如在如何处理关系兵的问题上,往往这些兵的更能严格要求自己,为的是不给自己的亲人丢人,指导员告诉我这样的话可以考虑给他们当骨干的机会,干好了就等于中队的工作干好了,干不好可以给别的战士机会锻炼自己。还有就是总有家长来中队看新兵的问题,家长来了总是想请中队干部吃吃饭,这就可能使别的战士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了不影响中队的建设,中队长、指导员要求只要战士家长来队,干部不可以除去吃饭,杜绝这种现象。
通过这几件事,我感到做基层干部,干基层工作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更不能头脑脑发昏一时冲动,要看是否对基层工作有利,是否对部队发展有利,就这个问题我发现自己的好多不足及思想上的错误。
一、作用发挥不是很明显。虽说是来代职学习的,但有时自我要求不严、钻研业务不精。
二、履行职责能力差。对基层的认识还很肤浅,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以上就是我近期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检验我。
敬礼!
汇报人:xx。
日期:xx年x月x日
材料科学前沿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五
研究动画艺术创作对萨满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从作品入手,在研究萨满文化的起源和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萨满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所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创作具有萨满文化内涵的动画原创作品,利用动画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段,研究和推广萨满文化,从根本上做到对萨满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动画片的要求也日驱增高,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观赏性上,更追求于影片的文化内涵,所以各国的艺术家们,都开始立志于寻找既能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影片的娱乐性,且又能最大化增加影片的经济价值的方法。艺术家们发现,把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创造中,不仅仅能够很好的宣传本国的传统文化,使作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有坚实的观众群,降低了作品的推广难度,增加了其经济价值。如今,民族文化俨然成为了各国推广自己的名片,也成为了各种艺术表现的代名词,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想以民族文华为基础宣传和推广自身品牌。影视作品中,萨满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把萨满文华融入到动画作品中也成为动画行业中重要课题。
原始萨满文化艺术,是远古的先人们与大自然博弈时创作和积累下来的经验,更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人类和自然共同生存和进步过程中的一种总结性的文化,是远古先民们特有的美感和灵性的文化遗留。在远古时代,先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较少,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较低,所以人们容易把把自己的个人意愿与信仰结合,认为生老病死和欲望的满足都依靠于神的旨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信仰古老的文化宗教——萨满教。萨满被人们认为是北方民族的精神信仰,坚信他能将人的愿望与意志相互传达。人们借此来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期许,是一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寄托。
1、萨满文化是原始文化和北方民间文化的共同产物原始先民们对于自然和宇宙所表现出来的敬畏之心,从而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形成了萨满教特有的文化观。从史学的角度看,萨满的一些唱词、神话记载了大量的民族起源、风土人情、文化交流的信息,在萨满祭祀过程中,音乐、舞蹈贯穿始终,用北方民间的音乐和舞蹈,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对于神的敬畏之心和记录文化信息。2、萨满的观念传承北方民族精神之魂萨满强调集体意识,在过去时代北方民族的灵魂所在。那个时期大家都讲究集体意识至上、个人服从集体,弘扬了集体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识。满族的先世女真族,建立渤海地方_、建立金,最后建立了清代统一_。是萨满集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说,萨满的观念是传承北方民族的精神之魂。3、萨满是人们崇拜大自然的一种集中体现北方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神奇奥秘的同时,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尊敬之情寄托在萨满文化中,把自然视做生命的起源,是人与物赖以生存的母亲。自然给予了他们光和热,给予了他们生活所必须的食物,他们对于自然的感情是向上的,故而萨满是一种正面且积极的文化体现。
萨满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其中的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是萨满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先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不断探索大自然以后,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一)崇拜和敬畏大自然是萨满文化的核心。
人类作为大自然最优秀的产物,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人们认为,人类可以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依赖且相互并存,以萨满文化中的崇敬自然的朴实的崇拜观念为基准,创作作品《萨满鼓》,作品中萨满神化身变作鹰、鹿、熊、鹿、鱼五位神灵,在人们遇到灾难时,为人们祛除灾祸,成为了人与自然的保护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神的崇拜深入人心,更加依赖人们信仰的神明,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实现者。
(二)体现人们期望远离灾难,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黑暗笼罩着大地,人们彷徨失措,此时,闪电闪过,飞鹰破空而出,萨满神降临,鼓声震天,萨满神伴随鼓声舞动,世界变得明亮而又温暖,人们开始高呼,一起舞动身体,之后萨满又化作一只雄鹰、野狼、雄鹿与海鱼后,拯救了自然灾难中的人类。驱赶灾难,是和平的象征,给人们带来安定。
(三)作品体现萨满的核心文化观念。
萨满艺术充满了无穷的神秘性,受萨满世界观的主宰,其中的动物和植物,是人类与自然沟通的使者,作品《萨满鼓》很好的诠释了萨满的世界观。
1、敬畏自然的力量作品《萨满鼓》源于旧石器时代,无可预测的自然环境,危险时刻发生,但是那时的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自然的馈赠人们无可替代,自然的灾害又不能避免。所以人们崇拜于自然的博大的同时,也更加敬畏它。当人们遭遇灾难时,会因为恐惧而变得手足无措,从而需要精神崇拜来支撑信念,萨满鹰神的出现,给予了人们想要的,赖以生存的能量,他舞动太平鼓,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对于自然的崇拜,才能更好的和自然相互依存。
2、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在捕猎的情况下,见识了动物或者植物的能力,崇拜于动物或者植物的神奇力量,希望与它们一样,充满力量,无所畏惧,人们开始把这些动物或者植物看成自己精神的寄托,寻找能够代表本民族的图腾象征,希望自己可以与图腾上的动植物一样,变得勇猛无畏。萨满被看做是人类信息的传达者,是与神明传达自己愿望的使臣。鹰有高超的飞行技巧,拥有令人敬畏的外形和强悍的捕猎手段,所以萨满被称为鹰的化身,可以完成人与神沟通的重大使命。作品《萨满鼓》的故事背景来自于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是阿布卡赫赫命令神鹰从天空飞来,用翅膀上的羽毛给人类带来的光和热,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最后鹰是萨满的第一护卫神。在萨满教中把鹰看做是火、光明、生命的象征,因此,满族有崇拜鹰的传统,并且把鹰作为民族的图腾文化加以崇拜。至今在满族萨满隆重的祭祀中,依然有鹰、熊、鹿等醒目的民族图腾作品,他们被人类看做是人类的信仰,是人类崇拜的具象的图腾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涵义。
(一)萨满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动画艺术创作中。
萨满教是一种融合了戏剧、音乐、诗歌和寓言的神圣综合艺术。萨满文化中包含了品种繁多的萨满舞蹈和感染力极强的萨满音乐。在萨满祭司活动中,萨满舞蹈和音乐的结合,气势恢宏,有很好的渲染效果。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萨满文化,是对萨满文化新的诠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动画的表现形式多样,且不受环境和制作的限制,能够更为玄幻的诠释萨满神明的意境。
(二)通过动画特殊的表现手法,创作富有萨满文化的原创动画作品。
萨满教神话故事是人类社会初期阶段意识形态的产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尼山萨满》等。这一类创世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宇宙中,是如何创造天地,创造人类的。讲述了宇宙开始,善与恶,真与假,生与死,明与暗的交叠。《天宫大战》中宏大雄阔的气势,天真质朴的想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情节,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文明意识的提高,又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出现,例如:《红罗女》、《两世罕王传》、《金兀术传》等。萨满的寓意明确,且具有很强的文化指向性,内容深邃,在萨满文化中有很多奇幻的寓言故事,可以把这些神话故事利用动画这种富有张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创造一系列富有萨满文化的原创动画作品。
萨满文化最为我国的一项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北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信念支撑,是北方民族信仰的开始,是先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萨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其中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且动画的表现形式多样,制作的过程中受限的部分较少,利用动画的这一特性,将萨满文化和动画创作相结合,能够创作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是动画创作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尝试。
[1]王宏刚。于晓飞。《北方萨满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页。
[2]景超。萨满信仰的文化学诠释。满族研究。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