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通过这个经历,我明白了专注和执着对于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一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要用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我们才能够真正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如果只重力行,对学问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一句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即:用心记,眼要看,口中读,三者同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读书时要有规范,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这段还未读完,就跳到另一段。学习某一科目知识,就不能羡慕别的科目知识,这一科目的知识还没有学习完,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不能学习其它科目。
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如果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面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所用的笔、砚、台要摆放端正。磨墨磨偏了,就表明这个人读书的目的心术不正,乱写字的学生,就表示这个学生的学习心态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环境维护得井井有序,才有益于我们的学习。懂得从人的微小动作去观察每个人是否有用,有才,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为一个学子,从小就要立志读圣贤之书、学圣贤之教、行圣贤之道,不是圣贤之书,则千万不能看,若在学习圣贤之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时,绝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以圣贤为老师,为楷模,长期熏习圣贤之崇高品德,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榜样。这一句教导我们一定要接受圣贤之教,学以致用,做人决不能自暴自弃,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力量。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二
福州德学书苑于20xx年10月5号、6号,在厦门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第一期“儿童国学师资培训”圆满结束了!这次培训的全过程,我紧跟其后,感触之深也,现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对于这次培训,首先要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活动结束时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从整体来讲,首先是守时守纪,不管是上课的老师还是所有的学员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这是非常难得的;还有上课(早上8:0012:00,下午2:006:00,晚上7:009:00)的时间安排,饱满有序,前不用等待,后又不拖拉;课堂纪律和环境卫生大家都能自觉的遵守和打扫。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大家在无形中都做到了,感觉这象一个家,一个团结、和谐、共进的大家!也为我们举办下期的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活动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培训的内容都是结合大家的实际问题,经过再三思索安排的课程,内容少理论多应用,为了让大家边学边应用,课程讲解中师生的互动性更为重要,俗话说:“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说到,说到不如做到”。在两天的培训中,大家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配合,主动学习,参与互动,使之学有所用,更是学有所获!
从我个人来讲,这次培训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自信心,让我跨向人生目标的另一个高度,对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是一个做事认真、严谨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我绝不敢做,无形中压力好大,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恐怕做不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一场讲座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毕竟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第一次:成人的“讲师”!带着欣喜和恐慌、胆怯和紧张,这时多亏毛老师的不断支持和鼓励,帮我梳理程序,不断增强我的自信,最后终于战胜自己,每天跟自己说一遍“我一定可以”,就这样我跨出了我人生的又一!这里充满了感恩---感谢!
人虽然有了自信,但你要有足够的能力给大家想要的。对于讲座的内容,为了能让大家理解、接受和更好的应用,我也下了不少功夫,凭借十几年来的教育经验,结合经典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学习内容,尽量做到生活化。互动游戏,大家玩的不亦乐乎;示范课中,请大家模仿孩子,从返童年之趣;我也非常佩服培训中唯一的一位男性(雅丽爸爸),他有着自己的自信和对教育孩子的执着,课程中的互动也好、示范课也好、模拟上课也好,都能主动、积极参与,给我们所有的爸爸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给我的课程增添了另一份色彩;还有当天自己上课后的录像,我都要加夜班回顾一下,看看是否有遗漏的内容或要补充的内容,尽量在下节课上补上,目的是想让大家有所获得!这就是我,事事要求完美的我,还算是成功的迈开了这一步!这里充满了信任、支持---感谢!
当然,事事要求完美,但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这次培训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培训的硬件设施有些欠缺;讲师的仪容仪表、语言语速、动作的规范性还需再加强;课程过渡环节、细小环节的随意性还要更具体等!这里充满了支持、配合、理解---感谢!更要讲的是我的儿子小丁丁在两天的培训中他也积极配合、尽量不打扰我们的学习安排,能独立读书、学习、玩耍,有时还能当回大家的小小老师。这是我非常欣慰的,也是我最想要的:孩子在读经典的大半年中,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调皮、好动,缺少自控能力的孩子,变得懂事、稳重、好学了,真的,识字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习惯和自信心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这让我觉得在这之前付出辛苦、汗水和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里更是充满了感恩---感谢!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三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精细的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个故事讲:有两块具有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座寺庙里来打造佛像。后来,人们发现第一块石头质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块。可是,在打造过程中,那块石头觉得十分疼痛。它对雕刻师说:“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来!”雕刻是因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来。
雕刻师对第二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吗?”石头说:“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过程中,石头没有叫一声疼。它被雕刻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像。
佛像开光后寺院来膜拜的人很多,于是和尚们将第一块石头打碎把他当做铺路石铺在门口供人们践踏。
人就像石头一样,必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受万人膜拜的“佛像”否则,不经过磨练就只能成为在普通不过的铺路石了。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四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五
曾经我觉得《国学》高高而不可攀,遥遥而不可及,有阳春白雪的味道,《国学》是饱读诗书者的功课。至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及考试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全体教师都积极认真地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悟到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阅读《国学经典与教育》后,我认识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读到《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工作也是如此,也要讲究方法,要经常自我反思,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论语》不仅教会了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们学会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理解了《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国学》让我学会了感恩,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诚守信。国学知识是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当你看不清前方时,它会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能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导自己走出迷茫;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在工作中,我知道了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而是要从自身找不足;学习《国学》能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国学》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吧。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六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国学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接受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下面我将从国学教育的定义、内涵、方法、价值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国学教育是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扬,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教育形式。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书法、诗词、经史子集、礼仪、道德伦理等多个学科,旨在为人们传递优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道德修养。
国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传统的经典读书为主,在师生之间进行口述和书写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另一种是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如网络教育和电子课本等。这种方法在提升学习效率和传播范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国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学习国学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增进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自信心,激发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们形成一种正义、道德、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系,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弘扬民族文化。
国学教育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商业等。通过国学教育的传承,可以帮助年轻一代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人才提供支持,拓展人才成长的道路和优秀人才选拔的通道。
国学教育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方式,对于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继续推进国学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里,让国学教育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精神繁荣。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敢地走到国学教育的前沿,为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国学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的精神财富。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去传承,去发扬,去拥抱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追求自我提升和自我实践,逐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七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八
大家好,我是来自某年某班的某某,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次,有个人到河边钓鱼,遇到一个捕蟹的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老上慈祥地看了他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有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二十多个矿工会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礼记》中说:“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先人后己,同时又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
09年9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谋师生发展,创生机校园”。国学一口清活动。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背诵,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一
国学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国学。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涵盖了经、史、子、集四部经典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国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听讲。国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认真学习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我时常通过听课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最终能够在课下得出印证课堂所说内容的结论。学习国学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认识历史文化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自主学习和不断的思考来练就深厚的文化自信和个人素养。
第三段:探讨思想启迪。
国学中强调的思想传承和启迪,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生道理,认识到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学习国学,能够帮助人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不同的现象。例如,经书中常提到"性、命、物"的含义,这让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贵和尊严。性指人的思想和道德层面,命指人的身体和生命,物指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通过这些思考,我认为人应该更好的爱护身体,将内心的好思想发扬光大。
第四段: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国学,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国学的核心在传统的文化艺术上,学习国学能够让我对中国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此外,国学注重孝道、仁爱、纪律等传统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的发扬使我们对人类社会有更多的爱和认同。
第五段:总结。
国学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国学能够带给我许多思考和启示。通过学习国学,我们不仅能够建立文化自信,更能够强化个人道德修养,让自己更好地立于社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继续学习国学,并将学习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二
我曾看过一篇题目为《心境的魔力》的文章。大意为一个名为雅克·弗兰克的精神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被美军关押了许多日子,饱受凌辱。
弗兰克曾经绝望过,因为在那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野兽,他们可以不眨眼的屠杀一位母亲、儿童或者老人。他时刻都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因此而发疯的。弗兰克知道,如果自己不控制好自己的精神,恐怕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弗兰克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去劳动。路上,他产生了很多奇怪的想法: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想法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这些倒霉的事,而是幻想自己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的教室中,他精神饱满的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弗兰克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知道自己会笑的时候,弗兰克就知道,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来。当弗兰克从集中营中被释放出来时,他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敢相信,一个人可以在魔窟中保持年轻。这就是心境的魔力。
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食、一钵水足矣。但要存活下来,并且要活的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今天从这个故事中我又获取一个感悟。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能救得了你,包括所谓的上帝。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温室的花朵是不会鲜艳的,是不会芳香扑鼻的。逆境促使人生存,促使人奋进。我们应该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因为希望是人类思想中积极、清明、重要而且必须的一部份,希望不仅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撑过困境,更可扭转逆势。希望不仅让生命变得容易承受,更让它变成一场精彩的球赛,人人都想再打一次——赢得胜利!
哲学家沙特曾说:“人类的生命就是从绝望的另一个极端展开的。”当我们身处最恶劣的环境,面临终极的绝望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拥抱真理,昂首前望,开始爬出深渊。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三
国学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我也是其中一员,近年来参加了不少国学教育的活动和课程,深感受益匪浅。下面就我的体验与感悟,分享一下国学教育给我带来的启示和收获。
第二段:领悟“敬”字之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道德文化,道德规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深刻体会到“敬”字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敬畏天地、尊重父母、敬重师长、友爱同辈,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敬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忙碌,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强国学教育的原因之一。
第三段:体验传统文化的美。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道德规范,还有极为独特和精致的文化形态。比如,我曾经在国学课堂上学习过《百家姓》,没想到百家姓的背后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我发现每个姓氏都有其来龙去脉,每个姓族都有自己的光荣历史,这引起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更深的迷恋。同时,我也在文化交流活动当中观摩到传统的书法、剪纸和民乐等等,这些都让我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
第四段:提升个人修养。
国学教育对个人的修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的修养到位,才能够立足于家庭和社会,并且发挥自己的价值。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我慢慢感觉到自己的品质在悄悄提高着。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内心的恶念渐渐减少,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第五段:回归传统,走向未来。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与自然、社会、人伦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一点也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我们迫切需要回归传统,走向未来。国学教育让我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且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思考如何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论:
通过我的学习和体验,我确信国学教育对于当代人的精神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国学教育活动,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走进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力量。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四
我校按照局纪委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师德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端正党风,深入推动了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上新一个台阶。
一、加强党风廉政行风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1.专题部署,明确任务。我校专门召开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动员会。研究部署了学校年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会上,党支部书记、校长表明了对抓好学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坚定态度,要求班子成员充分认识抓好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努力办好社会满意教育。
2.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把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反腐-败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加强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宣传,特别是宣传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必胜信心。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教育是基础,学习是动力,思想教育和学习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治本之举。我们引导领导干部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宗旨教育、纪律教育和典型教育,教育党员和全体教职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堂堂真真的做人,扎扎实实的做事;学习党纪法规,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经济纪律。
4.加强警示教育,巩固思想防线。这是立足防范,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条规,让每一名干部、党员熟知党纪条规,思想上警钟长鸣。并通过民-主生活会的教育作用,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大力弘扬清政廉洁、勤政为民的作风,形成我校廉洁从教的良好环境。
二、重视落实,做好反腐倡廉具体工作。
1.抓龙头,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以身作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头上,学校坚持做到思想到位、行动到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我们十分重视学校领导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争通过“抓龙头,带龙身”的方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有效地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学校严格要求中层干部能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廉洁,敢抓敢管,竭忠尽职,敢于担负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的职责。
2.抓公开,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廉政行风透明。校务公开是在学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
在校务公开中,我们坚持做到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和知道,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和满足他们维权的可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五
为进一步打牢党风廉政建设的根基,充分调动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立足教育防范,突出源头治理,推动了全区国土事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3月上旬我局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前往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本人深受教育,收益非浅。本该在事业上大展拳脚的她却因腐-败不得不呆在看守所。在囚室的贪官给自己算了七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名誉账——身败名裂,家庭账——夫离女散,亲情账——众叛亲离,自由账——身陷牢笼,健康账——身心交瘁。结合贪官七笔账的忏悔,本人体会如下:
第一、算清政治帐。我们国土系统每个人,离不开组织的辛勤培养,政治生命和工作岗位来之不易,应加倍珍惜。“一失足成千古恨”!无论任何人,一旦犯了错误,势必会影响其政治地位和前途。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第二、算清经济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国土干部职工,党和国家给予了比较丰厚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即使退休后,国家仍要发给退休金。假若触犯法律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虽然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贪占了好处或便宜,但到头来非但贪污受贿的钱得不到,而且就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几十年的工资和奖金福利这个大头也无法拿到了,在个人经济收入上势必会蒙受到更大的损失。
第三、算清名誉帐。一粒一厘,我之名节,人生在世,名节最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是多少年的古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的一生一世,给他人和后人留下美名或骂名?值得我们认真深思熟虑。拼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赢得的尊重和荣誉,如不懂珍惜,自毁其名声,自变其节,实在不值得。
第四、算清家庭帐。幸福美满的家庭人皆想有,尤其是单位条件好的家庭更是让人羡慕,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受人高看和尊重,其乐融融。但是,一旦出了违法违纪问题,既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给家庭带来打击,给子女带来不幸,使得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自己的不自重而遭受灾难。
第五、算清亲情帐。俗话说,亲不亲,一家人。不管生活有多艰难,只要有亲戚、朋友相帮,那就是幸福;无论你走到那里,总有人在想着你、牵挂着你,那就是幸福。无论哪一户家庭,在正常情况下,亲朋好友你来我往,亲情友情味道浓厚。如一旦违纪违法被处分或被判刑,就会出现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况,什么亲朋好友、沾亲带故、家庭幸福,都变成了一种酸涩的回忆。
第六、算清自由帐。作为一名国土工作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本本分分过好日子,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敬业、丰富和充实,即使工作苦点、累点心里也高兴,因为这是在自由环境的工作和生活,充分享受着自由的权力。如果因为违法违纪而失去了人身自由,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切。
第七、算清健康帐。健康是立身和干事业之本。作为国土工作人员,更应该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心胸坦荡,在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快乐,保持心理健康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旦违犯了党纪、政纪、国法,触碰了“高压线”,时时担心被别人检举揭发,担心被组织上发现,担心被查处法办,心理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一时未被发现或处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身体健康,给单位、家庭和个人带来更大的负担。再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纸里包不住火。一旦东窗事发,失去了自由,更何谈身体健康。自觉做到清廉自守,防微杜渐,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努力争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清正廉洁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问心无愧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
国学教育心德体会(精选16篇)篇十六
近来,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感受良多,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新《准则》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廉洁从政,核心是防止权力腐败。新《准则》是制度反腐的新成果,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特性,涵盖了行政权力使用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对于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群众关系方面,经济社会、干部使用、用人考察、干部提拔的职权使用方面都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更具有可操作性。新准则扩大了监督范围,由过去党内自主监督延伸到党外,强调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权力的运行监督形式和内容都具有新的内涵,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的胸襟。
二、落实《准则》,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是关键。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非常重要。但仅有制度还不够。
有了制度,关键在于坚决贯彻执行。平心而论,我们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不少,但在某些地方,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干部对制度置若罔闻,甚至以“世人皆浊、我何独清”的态度,觉得照章办事,会被制度“捆住”手脚,啥事也办不成。他们往往用制度来规范别人,而不是约束自己,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使制度成了“摆设”。
领导干部要对《准则》心怀敬畏。敬畏,含有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党员领导干部若缺乏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对制度的敬畏意识,不能把制度内化为信念,就不可能自觉遵守制度。因为,再完善的制度,若不能严格执行和有效维护,都将会是一纸空文。实践表明,与健全制度同样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从内心深处敬畏制度,从而认真执行制度。
三、落实《准则》,强化党内外监督是保证。
必须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防范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监督渠道,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以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为中心环节,建立起纵向到边、横向到底、上下结合、多方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防范体系。
监督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民声最直接的反映。现实表明,一个政治廉明,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需要严明的制度来约束,而执行严明的制度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监督应反映民之呼求,体现民之心意,解决民之困境,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认可的一种“无形”监督之声,以此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四、落实《准则》,需要从自身做起。
领导干部不能正己自律、不愿意接受更多的监督的精神状态是不正确的。领导干部淡漠了党性锻炼、淡漠了责任意识是有害于事业发展的,必为人诟病,从而走向人民利益的对立面。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正确看待手中权力,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监督实际上是对领导干部的真诚关心与帮助,是社会对领导干部的一种关怀和关爱。尤其是手中掌管着人、财、物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去体验这一份监督的关爱,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警戒和一面“镜子”。要明白,在当今社会制度不断健全、规范以及民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不断上升的前提下,多一份监督就是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监督就是多一份踏实,多一份监督就是多一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