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以下是一份重点突破的教案模板,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一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认识不封闭路线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探索并发现不封闭路线上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
教具准备:课件小树纸板。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
设疑激趣法、实际操作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
观察辨析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利用3月12日植树节进行引入,这样既直观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并没有利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创设了一个同学们身边的现实问题情境。"我校计划在一条40米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然后提出"一共可栽多少棵?"的问题,("可"字体现出植树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植树方案。
学生的知识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合理的利用。所以在设计植树方案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工与合作,通过说一说,画一画,贴一贴、数一数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同学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当学生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后,老师选择三种不同的方案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种方案,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并说一说。(这一环节利用实物感知,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出其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样几个相同点:小路的长度,每两棵之间的距离,小路被分成的段数。还有一个不同点:棵数不同,这时候老师就问:为什么不?当学生说到方案不同时,老师再追问一句:哪里不同?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发现:
方案一:两端都栽。
方案二:只有一端栽。
方案三:两端都不栽。
接着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方案一:40÷5=8方案二:40÷5=8方案三:40÷5=8。
8+1=98—1=7。
究竟40÷5=8表示什么意思呢?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给予纠正并介绍两个新词"间隔"与"间隔数",同时可以借助五指加强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通过观察分析得出,这三种方案的间隔数都是8,而方案一种了9棵树,方案二种了8棵树,方案三种了7棵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观察,他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只有一端栽: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为了巩固刚刚发现的规律,也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我又设计了一道例题"为了让孩子们的乐园更漂亮,幼儿园打算在20米长的小路旁摆一些花盆,一共需要购买多少盆花?"这道题只告诉了路的总长度,留给同学们的思维空间更广,同学们的设计方案也可以更多一些。每两盆间的距离可以是1米、2米、4米、5米、10米、20米;可以只在一旁摆,也可以两旁都摆;可以两端都摆,也可以只在一端摆,还可以两端都不摆。这道题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根据上一例题老师可以提示学生,植树问题并不仅仅是植树,就像摆花盆也属于植树问题,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老师可以提示,让他们知道挂灯笼、爬楼梯、安装路灯、锯木头、敲钟、排队等都属于植树问题。然后运用今天所学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我用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向同学们呈现了几道练习题,其中包括:栽树、安装路灯、爬楼梯、锯木头。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老师小结: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数学,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规律和奥秘,就能解决更多的难题。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媒体使用、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例1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本节课不但是建构知识的基础,而且起着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两端都种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分类学习,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模拟“种树”————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的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2、运用课件播放,逐步演示小路是20米、25米、30米时的栽树情况,便于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
3、在课堂检测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在矫正达标时,运用实物展台直观呈现学生检测练习,节省书写时间,便于其他学生看清楚。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手指上的数学。我们的双手不但会做事情,还隐藏许多数学问题。
2、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随机请一行同学站起来,不断增减学生,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几个同学几个隔,老师发问,哪个间隔长,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初步感知什么是间隔数,间隔长度。为下面的发现规律打下基础。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同学们排队这样的问题,数学家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这一环节,用意在于先突破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间隔,间隔数,初步感知间隔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并且起到规范学生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习新课:我精心设计了这样4个小环节。
1、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例题1:通过创设在100米小路一边植树,每个5米栽一棵的现实情境,提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问题,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去画图验证时感知100米太长了,可以将100米转化成20米等小的数据研究。
(1)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线段图画一画、小棒摆一摆等学生自己喜欢的、比较形象的方式,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感知到在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这样设计,我并不强调(两端都栽),本意在于,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在一段路栽树时的不同方法,让思维如花般绽放。
(2)小组汇报:(抽取数学模型,猜测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边模拟栽树,边板书,边汇报。
点明:今天主要研究一下像这样的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从上面多种方案中,抽取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加以研究。)。
(设计意图:生本教学改变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传统现象,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小组汇报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孩子们通过分工,小组共同把他们的发现汇报给全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分工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汇报的小组进行交流、补充、纠错,纠正和完善了知识点。)。
2、课件播放:
在前面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栽树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拓展:如果小路是25米呢?30米呢,逐步演示。
(这个过程是重点,必须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因此,利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加以演示,)学生的思维顿时茅塞顿开:啊!原来棵数与间隔数还存在这样的关系,但是学生,只是直观看到的,还处于比较朦胧的认知状态,不理解。再者,只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说服力,因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验证活动来证明规律的存在。
3、验证规律,再次感悟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
是不是在一段路种树,两端都要种时,间隔数与棵树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呢?接着我恰当的组织学生进行又一次的操作活动:请同学选择任意路长、和间隔,去自主验证。(通过全班学生的验证、使验证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让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得到再次激发,迫切的需要知道自己猜测的正确与否,自主地寻求验证的方法,从而也向学生渗透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策略。
4、引导学生用数学的形式,列数学算式。
学生把刚才的规律,转化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20÷5+1=5(棵)这样的算式。
(这个环节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建立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悟到解此类问题的策略。)。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由复杂问题到简单问题再到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方面为了巩固之前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不仅用来解决植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本课练习安排了以下两个层次:
1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2)找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如:安装路灯、排队问题、楼梯问题、封闭中的花坛种花问题等等。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
(设计题图: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全课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看,老师把大家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隔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隔数,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隔长。
2、师:植树问题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09页第3题。
我的板书是我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三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整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3至4个课时,本节课设计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学习。
设计理念。
以教材知识编排为基准,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改编教材题例,将复杂的.植树问题进行简单化分解,实现知识点的各个击破,三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在对比中进行,通过最后的系统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学目标。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及动手操作,认识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两端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只栽一端——植树棵树=间隔数;两端不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
2、引导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植树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两端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植树情景,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幻灯片、学习卡片。
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整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在收信后的回信过程中进行,具体环节如下:收到信(问题的产生)——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卡1进行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得出植树问题中两边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结合关系式解答——谈话引出新的问题(如果只栽一端)——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卡2进行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得出植树问题中只栽一端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结合关系式解答——谈话引出新的问题(两端不栽)——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卡3进行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得出植树问题中两端不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结合关系式解答——知识点的对比整理(回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个小题)——拓展练习(结合学习知识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小结(先让学生交流,再结合板书小结,最后进行知识点延伸铺垫)。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四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媒体使用、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例1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本节课不但是建构知识的基础,而且起着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两端都种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分类学习,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模拟“种树”————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的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2、运用课件播放,逐步演示小路是20米、25米、30米时的栽树情况,便于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
3、在课堂检测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在矫正达标时,运用实物展台直观呈现学生检测练习,节省书写时间,便于其他学生看清楚。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手指上的数学。我们的双手不但会做事情,还隐藏许多数学问题。
2、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随机请一行同学站起来,不断增减学生,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几个同学几个隔,老师发问,哪个间隔长,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初步感知什么是间隔数,间隔长度。为下面的发现规律打下基础。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同学们排队这样的问题,数学家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这一环节,用意在于先突破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间隔,间隔数,初步感知间隔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并且起到规范学生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习新课:我精心设计了这样4个小环节。
1、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例题1:通过创设在100米小路一边植树,每个5米栽一棵的现实情境,提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问题,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去画图验证时感知100米太长了,可以将100米转化成20米等小的数据研究。
(1)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线段图画一画、小棒摆一摆等学生自己喜欢的、比较形象的方式,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感知到在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这样设计,我并不强调(两端都栽),本意在于,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在一段路栽树时的不同方法,让思维如花般绽放。
(2)小组汇报:(抽取数学模型,猜测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边模拟栽树,边板书,边汇报。
点明:今天主要研究一下像这样的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从上面多种方案中,抽取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加以研究。)。
(设计意图:生本教学改变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传统现象,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小组汇报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孩子们通过分工,小组共同把他们的发现汇报给全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分工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汇报的小组进行交流、补充、纠错,纠正和完善了知识点。)。
2、课件播放:
在前面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栽树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拓展:如果小路是25米呢?30米呢,逐步演示。
(这个过程是重点,必须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因此,利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加以演示,)学生的思维顿时茅塞顿开:啊!原来棵数与间隔数还存在这样的关系,但是学生,只是直观看到的,还处于比较朦胧的认知状态,不理解。再者,只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说服力,因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验证活动来证明规律的存在。
3、验证规律,再次感悟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
是不是在一段路种树,两端都要种时,间隔数与棵树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呢?接着我恰当的组织学生进行又一次的操作活动:请同学选择任意路长、和间隔,去自主验证。(通过全班学生的验证、使验证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让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得到再次激发,迫切的需要知道自己猜测的正确与否,自主地寻求验证的方法,从而也向学生渗透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策略。
4、引导学生用数学的形式,列数学算式。
学生把刚才的规律,转化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20÷5+1=5(棵)这样的算式。
(这个环节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建立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悟到解此类问题的策略。)。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由复杂问题到简单问题再到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方面为了巩固之前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不仅用来解决植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本课练习安排了以下两个层次:
1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2)找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如:安装路灯、排队问题、楼梯问题、封闭中的花坛种花问题等等。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
(设计题图: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全课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看,老师把大家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隔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隔数,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隔长。
2、师:植树问题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09页第3题。
我的板书是我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五
本节课教学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这种情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植树问题的实例,探究发现两端都栽这种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段数)之间的规律,从而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孩子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借助线段图、化繁为简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目标,我特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
1.以孩子们喜欢的猜谜活动引入和我们形影相随的手。然后通过观察张开的右手,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引出间隔数)。再通过预习汇报,让孩子发现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并且为各种情况取名,明确我们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让我们的学习探究目标明确。
2.探究新知:从例1入手,通过让孩子猜猜一猜活动产生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究竟是多少棵?我们能想办法验证吗?启发孩子想到用线段图画一画这一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老师加以引导:100米长的小路我们一直画下去、一棵一棵地栽下去,会让孩子感到很麻烦、复杂,因为100米太长了,那么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引导、启发孩子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进行研究,这样数据小,画起来就会简单、方便,便于研究,让孩子体会到化繁为简的优势。为此给孩子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学习的主动权,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进行合作、交流(在此做引导:选取的数据必须能被5除尽的,也就是没有余数),避免孩子选中有余数、出现一端不能栽的情况。因为各组所研究的数据不同,出现的结果也不同,经过板书整理,孩子就会很轻松地归纳、推理出其中的规律,让孩子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的探究过程。
3.延学中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与例题略有不同的变式,旨在进一步让孩子感悟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的灵活性。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出示要求:
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1、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
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2、过度语: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5、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五)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
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八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生活上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借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归纳出间隔数与树的棵数之间的规律。
2.能够借助图形分析,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简单植树的问题。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并且,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在生活中找间隔----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会应用”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合作探究,并经历分析、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上,我还借助媒体等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手中,还藏着怎样的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2、伸出你们的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摆动手指,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当学生发现,五根小指头之间,有四个间隔。这时,我就提出,诚聘环境设计师这一招聘启事,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学生兴趣,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方案,自己分析,发现规律,从而巧妙地引出:植树问题。
(三)、在发现中找规律。
植树问题,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练习安排了以下两个层次:
1、课堂上,我针对一条线段上两端种树,出示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一段公路的两边都植树,让学生巩固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得到的规律,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上楼、排队,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最后,课堂小结,让学生在总结体会这节课的收获,放飞学生思维,把数学教学融于千姿百态的生活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一份“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佳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是学生人生路上起飞的加油站!最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九
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
教学。
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对吕老师吕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我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这节课的亮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这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是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的方向,吕老师详尽、明确地表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寻找手指上的数学信息,引出间隔数的概念,通过植树问题寻找其规律,然后欣赏有类似的现象的图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操,最后运用所学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标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
例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本上的例题是“在100米长的路一侧每隔5米栽树”。让学生理解并算出这么长的公路一侧能植几棵树?比较抽象,特别是特困生就会没兴趣。在这里吕老师先把100的小路改为20米的小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就能找出答案,让学生知道用线段图的方法,也是一种数学解题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得出植树问题的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因此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用得到的规律来计算结果。最后把这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到解决其它植树问题上来。这种先降低例题难度,然后在练习中提高难度的动态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想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指导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我认为学习植树问题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即给出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再应用数学模型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吕老师的教学思路是由手指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再分别探究三种植树情况,最后应用所得规律解决问题。
在第一种两端都种的种植情况展示后,吕老师设计了自行设计其他情况下的植树方案,完成表格1的环节,在这里有的学生出现的疑惑,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要求,我想在这里可以明确说明其他情况就是同样的米数,不同的间隔数,或者不同米数不同间隔数。在这里我有另外一个思考,在这个环节之前师生已经列出了求棵树可以用总长除以间隔长度的这样的式子,而这是属于我们的猜想,接下来这一环节应该是要验证并明确规律。在这一环节学生在表格上直接填写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已经把这一结论当作是正确的,是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学习过奥数,在这之前可能已经掌握,而未接触过这一学习内容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结论还是将信将疑的,他们需要通过其他的例子来验证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孙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孙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1、注重知识的铺垫和兴趣的激发。
新课开始,孙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剪纸条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容易消除数学的枯燥感,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2、注重小老师的培养。
孙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非常成功的应用小老师来教其他学生。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来完成,之后让小老师上台,对自习提示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且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小老师来解答。孙老师这样做,充分的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很优秀的。
3、充分体验,夯实学习基础。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段数与点数的关系,孙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孙老师又追加了一问,“若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4、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结合剪纸条,创造性地设计植树方案问题,进而比较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例题结束后,孙老师紧接着设计了一道有坡度的题(两边都要栽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老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打破了课堂内外的局限,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应用。最后给学生充分反馈本节课知识的空间。
5、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
在学生已掌握“点数=段数+1,段数=点数-1”的规律的基础上,孙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逆向思考“总长=段数x间距”的问题,学生在头脑里建立了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效果,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孙老师可以从生活中抽象出这种植树的模型,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植树、折纸、路灯等不相关联的事件中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直切本节课的主旨,直接突破难点。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单纯的看法,说的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文档为doc格式。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一
1、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但这里出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3、教师质疑问题及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如帮工人想象办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体现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要求明确、准备充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桌的还是很好的。
5、教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但这里讲解交流时,如能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从数字中发现的规律的话,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从而灵活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及时出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别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解释。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二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孙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孙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纵观本节课,亮点之处有:。
新课开始,孙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剪纸条的游戏,这个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注重“优化”的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数学知识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容易消除数学的枯燥感,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与游戏巧妙的结合,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找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孙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非常成功的应用小老师来教其他学生。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来完成,之后让小老师上台,对自习提示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并且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小老师来解答。孙老师这样做,充分的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很优秀的。
做完练习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规律,理解段数与点数的关系,孙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待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孙老师又追加了一问,“若路的两边都载,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升华,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结合剪纸条,创造性地设计植树方案问题,进而比较段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例题结束后,孙老师紧接着设计了一道有坡度的题(两边都要栽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老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打破了课堂内外的局限,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应用。最后给学生充分反馈本节课知识的空间。
在学生已掌握“点数=段数+1,段数=点数-1”的规律的基础上,孙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解决了逆向思考“总长=段数x间距”的问题,学生在头脑里建立了数学知识模型,达到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效果,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孙老师可以从生活中抽象出这种植树的模型,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植树、折纸、路灯等不相关联的事件中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直切本节课的主旨,直接突破难点。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堂课节奏紧凑,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内化中升华。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单纯的看法,说的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三
听了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经过集体评议,从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曹老师整节课善于组织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做到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完整等等。例如学生在回答间隔、间距时。练习中单位、答语等细节问题。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曹老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曹老师这节课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的演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能有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老师对关间词“间隔数、间距”的解释到位,对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让学生比较三种植树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植树规律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追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栽树的不一样呢?),使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广,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曹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最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到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本节课首尾呼应。
如何更有效的突破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四
听了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经过集体评议,从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教师素养方面。
曹老师本节课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以及个人丰富风趣的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彰显了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用他的热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者,给大家以视听的享受。
1、丰富风趣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表述具有新颖性,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本节课曹老师从课前准备到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现出他独特的风韵格调。开课前一曲改编的幸福拍手歌将孩子不自觉的代入了课堂的准备之中。课堂引入巧妙引导,诱发情感;课堂提问巧问促思,激起思维的波澜;课堂评价具体诚恳,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透着老师关爱之心。整节课教师激情四射,非常投入,引领着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经历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曹老师本节课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问题的探讨都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例如在探讨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树,为什么是4个间隔数?10米木头锯5段这个问题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当有5六个孩子都有答出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正是有了教师的等待,最后有孩子终于想到了解决题的办法。这不仅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做出了很好的定位。
3、注重课堂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曹老师整节课善于组织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做到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完整等等。例如学生在回答间隔、间距时。练习中单位、答语等细节问题。
4、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曹老师能够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课件精美实用。教态自然得体具有亲和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与课堂调控、组织能力。
二、教学效果。
曹老师这节课通过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精心设计,精彩的演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能有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2、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老师对关间词“间隔数、间距”的解释到位,对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植树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让学生比较三种植树方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植树规律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追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栽树的不一样呢?),使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
3、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广,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曹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5、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最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到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本节课首尾呼应。
三、互动问题。
如何更有效的突破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媒体使用、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例1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本节课不但是建构知识的基础,而且起着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两端都种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说学生。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分类学习,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模拟“种树”————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的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四、说媒体使用。
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运用多媒体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2、运用课件播放,逐步演示小路是20米、25米、30米时的栽树情况,便于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
3、在课堂检测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在矫正达标时,运用实物展台直观呈现学生检测练习,节省书写时间,便于其他学生看清楚。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手指上的数学。我们的双手不但会做事情,还隐藏许多数学问题。
2、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随机请一行同学站起来,不断增减学生,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几个同学几个隔,老师发问,哪个间隔长,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初步感知什么是间隔数,间隔长度。为下面的发现规律打下基础。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同学们排队这样的问题,数学家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这一环节,用意在于先突破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间隔,间隔数,初步感知间隔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并且起到规范学生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习新课:我精心设计了这样4个小环节。
1、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例题1:通过创设在100米小路一边植树,每个5米栽一棵的现实情境,提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问题,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去画图验证时感知100米太长了,可以将100米转化成20米等小的数据研究。
(1)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线段图画一画、小棒摆一摆等学生自己喜欢的、比较形象的方式,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感知到在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这样设计,我并不强调(两端都栽),本意在于,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在一段路栽树时的不同方法,让思维如花般绽放。
(2)小组汇报:(抽取数学模型,猜测两端都栽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边模拟栽树,边板书,边汇报。
点明:今天主要研究一下像这样的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从上面多种方案中,抽取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加以研究。)。
(设计意图:生本教学改变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传统现象,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小组汇报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孩子们通过分工,小组共同把他们的发现汇报给全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分工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汇报的小组进行交流、补充、纠错,纠正和完善了知识点。)。
2、课件播放:
在前面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20米小路,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的栽树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拓展:如果小路是25米呢?30米呢,逐步演示。
(这个过程是重点,必须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数,因此,利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加以演示,)学生的思维顿时茅塞顿开:啊!原来棵数与间隔数还存在这样的关系,但是学生,只是直观看到的,还处于比较朦胧的认知状态,不理解。再者,只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说服力,因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验证活动来证明规律的存在。
3、验证规律,再次感悟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
是不是在一段路种树,两端都要种时,间隔数与棵树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呢?接着我恰当的组织学生进行又一次的操作活动:请同学选择任意路长、和间隔,去自主验证。(通过全班学生的验证、使验证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让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得到再次激发,迫切的需要知道自己猜测的正确与否,自主地寻求验证的方法,从而也向学生渗透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策略。
4、引导学生用数学的形式,列数学算式。
学生把刚才的规律,转化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20÷5+1=5(棵)这样的算式。
(这个环节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建立了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悟到解此类问题的策略。)。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由复杂问题到简单问题再到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方面为了巩固之前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不仅用来解决植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本课练习安排了以下两个层次:
1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2)找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如:安装路灯、排队问题、楼梯问题、封闭中的花坛种花问题等等。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
(设计题图: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全课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看,老师把大家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隔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隔数,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隔长。
2、师:植树问题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09页第3题。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我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六
现在在应用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中,常用的是多人同题异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多人参与,这样就更能展示更多人智慧,而且多人同时进行上课,对比性更强,那么就更具有研讨意义。
今天两位老师上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节课,我认为可比性就很强,我们可以很好地对照思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节课的对比性。
(一)教学结构不一致。
第一节课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找出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而第二节是从抽象的应用题入手通过画线段图从而发现出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段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第一节课能善于预设学生对“间隔”这个抽象概念容易出差错的现象来入手,而且能采用很直观的五个手指入手,这点我认为预习的很好,而且也能采取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教学内容密度安排不一致。
第一节课的教学密度偏大,第二节课教学密度恰到好处。第一节,首先为了分析“间隔”这个较抽象的词语,用了手指、小朋友列队以及天安门12根柱子三个实例找出规律,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用学生不易理解的“间隔”一词来导入这很好,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解说就可以了,没必要小题大做,从而照成让费时间,而且学生听得没意思,不够挑战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跟随慢慢下降了。后面又设计了楼梯、电线杆的例子,又有求棵数的、求全长的、求间隔数的,还有拓展题等等,虽然实小学生总体素质会较高一些,但是《植树问题》这个知识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所以内容太多会照成消化不了,灌输太过于多学生听得闷,老师也越上越着急,从而师生的互动也就受到了影响。
而第二节的内容就明显单一一些了,练习题都是求棵数的问题,没以逆运用形式出现,这能结合教材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预设教学密度,以至学生回答积极,学生反馈到位,学生学习效率高,这点值得学习。
(三)教学导入方式不一致。
第一节用猜《手》的谜语导入,将为后面观察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做准备;第二节是问学生3月12日是什么日子直接导入主题,直接为下一环节的植树问题求需要几棵树做准备。这两种情况虽然都不相同,但都能结合下一个环节顺利过度。我认为都是能紧扣主题,并都是直接为后一环节做准备的,都是可以的。
(四)教学板书设计理念不一致。
二、两节课共同的优点:
两节课都非常注重指导画线段图的画法。画线段图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确实能帮助分析题意作用,能使问题直观化,能有效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可是画线段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这里老师注重指导把抽象的植树问题有画线段图表示来帮助理解,这点做得很好。
三、两节课的今后要注意的地方:
1、要注重方法多样性的指导。
如: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例题算出答案是否正确,应该先让学生想一想并说一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也许学生会有很多验证办法。然后老师才指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验证,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线段图验证,这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今后要结合新课标课程的标准注意方法多样性的引导。
2、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两节课都是老师讲得较多,包办太多,今后要注意课堂上应该多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应该让学生多说,要结合新课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特征。
植树问题说课稿人教版(通用17篇)篇十七
“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施艳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施老师这节课目标非常明确,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提供了乐学条件,引发了学生乐学的动机,让学生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
一、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度应用拓展植树问题的认识。在例题探讨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关键词,再引导学生把数据改小,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考,照顾到后20℅的学生,更重要的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最后例举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内容进行解决。
二、注重实践体验自主探究。
教学中,施老师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对数形结合意识、一一对应思想的渗透。在例题探究中施老师激励学生自己设计,根据自己的思考探究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学生画的图,引导发现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从而孩子质疑“为什么要加1?”这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通过其他孩子的讨论来解疑;并设计了图形个数与横线条数之间的关系来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的关系。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施老师上这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动手画线段图,提炼出数学模型(棵数=间隔数+1),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到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下面来谈谈蒋老师的亮点之处:
1、把枯燥的数学理论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
本节课由观察图片、植树、栏杆、学生团体操队列、路灯、课中举例生活中哪里有间隔及创造间隔。所有的学习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概念剖析清晰,注重学生体验。
例如:蒋老师对重点词“间隔、两端要种”的解释到位,还有在教例1时,得出答案,要求验证,不同方法画图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对植树规律的得出了实践性的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
3、学生方面,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4、整堂课中,蒋老师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复杂问题---简单问题--找出规律,再用规律来解决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