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

时间:2025-01-05 作者:琴心月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工具,它能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每一堂课都需要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教案模板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设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和选择教学方法。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它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请参考以下教案模板,了解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一

2.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图形的排列规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后涂,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能够观察出事物的规律是《找规律》这个知识点最基本的基本。

2)、教学难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跳一跳再够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探索,进一步认识规律。

3.联系生活,发现规律。

4.动手操作,摆出规律,巩固发展。

5.教学总结。

1、观察比较法;2、讨论交流法;3、练习法;4、动手操作法。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老师来变个魔术,猜猜老师今天会变什么?学生说(……)说完后,教师先从口袋里变出一朵红花,又问:猜猜老师还会变出会什么?(生猜……)接着教师从口袋里变出一朵紫花,接着让学生猜猜老师下面一朵是什么花?学生说,老师出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继续让学生猜下一朵是什么,接着把花全部拉出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花是怎么排的(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

师:看来规律能告诉我们接下来的花的颜色。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这部分设计是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首先让学生猜没有规律的东西,学生猜不准,接着让学生猜有顺序的花朵(即有规律),学生一片高兴,这样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对比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一说天花板上有什么?是怎么排列的?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小花是怎样放的?灯笼是怎样放的?小旗是怎样放的?同学们站得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来研究它的规律呢?

生1:红旗按红黄、红黄这样排列的。花是按绿紫、绿紫排列的。

师:他是从。

生:颜色上观察的。

生2:他们都是一种一个的。

师:哦,你是从数量上来观察的,也就是xxx对吗?

(教师边说边板书:xxx)。

2、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发现了这组图形不仅在形状、颜色上有规律,而且在数量上也是有规律的。

3、讲解例1,课件出示例1,后面一个应是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能猜猜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吗?请在你的书上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4、师小结:像这样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红一个黄……这样的称为一组,像这样一组组重复三次以上我们就把它称为有规律。

让学生练习说“红旗是一面红一面黄重复排列,花是一朵绿一朵紫重复排列……”

5、闯关游戏。

(小朋友们真聪明)。

师:你能应用你刚才学到的知道完成下面的闯关游戏吗?看看谁闯关又快又好,老师就送给他一个红苹果。

(1)第一关,摆一摆。

课件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说哪些图形为一组,它是按什么规律重复排列的?

小组讨论后汇报。

(2)第二关:涂一涂。

课件出示例3,同桌交流,并说一说它是按什么规律重复排列的,应该怎样来涂?

(3)第三关,猜一猜。

课件出示做一做,

把题目改成,猜一猜是什么颜色的?

先让学生猜,再独立完成。

6、生活中的数学。

(1)先小组讨论再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比如说:我们的桌椅排列,衣服上的图案。

(2)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摆放的,请看(播放动画)。

7、小结。

师:小朋友们,能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吗?

8、拓展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说得可真好,那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设计你的作品吗?

用准备好的圆片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可以摆成条形的,也可以摆成正方形的。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边展示边说:我设计的是xxx的图案按一个x一个x依次重复排列。

找规律。

一组组重复三次以上称为有规律。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二

(一)、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第60页,认识11~20各数。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三)、三维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为: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教具导入法”:

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当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1、明了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后,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优化表达方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来让学生理解用一捆来表示10最方便。

3、学习数位顺序表及其意义。

在这里,通过教师引导“数一数算珠有多少?”“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理解数位及数位顺序。

4、学习书写数字的时候,我现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观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数字。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5、学习计算10加几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数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尺子,轻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学。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数数比赛的活动、摆小棒的游戏和找朋友的数学活动。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这些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好。

下图是我的板书设计,美观简单明了。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感觉到,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在例题3和例题5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以前的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来自主学习11~20各数,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

这节课教学的内容多,时间紧,有些知识点的巩固还没有做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寻找合适的机会补漏。

我的课就说到这里了,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京版教材第一册第九单元的学看钟表,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指导思想我依据以下两点:

根据以上的具体要求,本次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已有认知和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和动手实践认识钟表,通过对比观察会看钟表的整时和半时,感悟钟表指针指向的道理,体会钟表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学看钟表》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也是小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时间的知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首先认识钟面,通过观察知道钟面上有1—12个数字,是怎样排列的;认识时针和分针。其次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时刻的方法,能正确读出这样的时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向学生进行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有许多关于时间的信息: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吃饭、休息的时间、……况且大多数孩子在家庭、幼儿园已经了解了一些看钟表的方法,应该说许多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知识经验。在上课前我也做了一些调查:

1、首先我找几名学生做了课前访谈,我拿着钟表分别问了整时和半时,有80%的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整时,但只有40%的学生能正确的说出半时,当我在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时,也仅有一两个学生能准确的说清楚认识钟表的方法。

2、我在班中做了调查问卷。

问卷表明,有91.5%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清分针、时针。85%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整时,但一些学生在书写上还有问题,有71.4%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半时,并且只有25.7%的学生能够正确的画出半时,可见,学生对钟表的认识还是粗浅的、感性的,不能真正掌握认识钟表的方法。而且多数学生表达时间的方式为几点、几点半。

为此,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认知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各种生动的具体活动中学看钟表。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观察比较,总结归纳出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区分时针与分针。

2.经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3.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区分时针与分针,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认读半时,掌握认读方法。

教学环节: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2、师:对了,答案就是钟表。生活中它有什么用啊?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他可以告诉我们几点上学,叫我们起床,你会看钟表吗?如果自己学会了看钟表,那该多方便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看钟表。

二、自主感知钟面。

1、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都见过哪些种类的钟表?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出示图片)。

2、师:快拿出你们的钟表,仔细观察,钟表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数字、指针、格。

3、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用手指比划一下)像这样顺着表针走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引导学生发现时针比分针走的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它们不停地在钟面上走着,随时告诉我们是什么时间了,该去做什么事了。

三、动一动,认识整时。

其实,小钟表不仅能帮小猴解决问题,我们在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也离不开它。

1、老师也用时间记录了的一我们同学的一天,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为什么是8时呢?(几名学生说)(贴图)。

对了,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时间记录下来,先写数8,再写一个时间的时,读作8时。(板书:8时)。

谁来完整的说说,8时我们在干什么?

2、时间滴答滴答向前走,转眼间,同学们上第二节课了,谁能完整的说说,现在是几时?你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和钟表)。

快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分针和时针各指向几,就是9时?

3、时间过的真快,两节课结束了,同学们的大脑该放松一下了。10时是我们上课间操的时间,你知道,分针和时针该指向几吗?(出示图片)。

生说。

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就是10时。(出示钟表)。

4、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3个整时的时刻,快来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三个钟面)。

几名生回答: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指向9就是9时,指向10就是10时。(圈出分针,出示时间)。

你们找到认识整时的方法了吗?

对,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出示重点字)。

5、拿出你的小钟表,播出一个你喜欢的整时,和同桌说一说,

6、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认识整时的方法,此时,我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午餐图片)你认识这个时间吗?快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四、动一动,认识半时。

1、吃完午餐后,同学们该午休了,从12时到1时,经过一个小时的午休,同学们该进行下午的学习了,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几时呢,快来看看吧,你认识这个时刻吗?(出示图片钟表贴图)。

生说,1时半或2时半,

2、到底是几时半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3、请你仔细观察,从1时到1时半,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变化的?(出示动态指针)。

生说变化:时针走到1和2之间,我们也可以说刚刚经过1,没到2.

分针从12走到了6,我们也可以说,走过了6大格。

4、所以,当时针刚刚经过1没到2,分针指向6,这个时刻就是1时半。(圈出1、2,分针闪动)。

5、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学校生活,回到了家里,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一起到西西家看看吧。

6、这是几时半,小伟在做什么?(出示图片和钟表)。

真聪明,这是5时半,西西在做。。。

请你仔细观察,另外两幅图中,西西什么时间在做什么?(6时半看动画片,8时半睡觉)。

7、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个半时的钟面,有了学习整时的经验,你们一定能够很快找到认识半时的方法。快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出示三个钟面)。

几个生说:这三时钟的分针都指向6,时针刚刚经过5,没到6,就是5时半。。。(圈出5、6、8)。

8、怎样认识半时呢?

生说。

对了,分针指向6,时针刚刚经过几,就是几时半。(出示重点字)你也来说一说吧。

9、播钟。拿出你的小钟表,拨一个你喜欢的半时,考考你的同桌。

五、情节引入电子钟表。

1、经过了一夜的休息,西西自己起床了,没用妈妈叫,原来他有了自己的新手表,你见过这种时间表示方法吗?(出示起床图片,电子表)。

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是电子计时法,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2、你在哪还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电子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认识他们吗?一起来看看这都是什么时间?(出示电子表)。

生:第一个钟面上,是12时。

怎样用电子计时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呢,先写12,再写两个竖着的圆点,最后再写两个0。读作12时。

3、第二个钟表是几时啊?生:6时半。

你知道如何用电子计时法表示它吗?

生:先写6,再写两个圆点,再写3和0。

4、相信你也能用电子计时法表示出黑板上的时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应该如何表示,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写。

六、拓展知识。

现在有各种这样的钟表帮助我们表示时间,那你知道古时候人们如何表示时间吗?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并介绍)古时候的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表示时间的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后继续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古代计时方法,丰富知识,激发兴趣】。

七、总结回顾。

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渡过了40分钟的时间,真快呀!同学们,时间就是这样,很快过去而且不会再回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经过和大家一起学习,小猴已经会看钟表了,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谢,小猴邀请大家一起参加智力大闯关游戏。

1、第一关,连线(练习卷子4个表面)。

钟表图:6时9时半3时3时半。

选项:3时半6:009时半3:00。

分别说一遍确定方法。

第三个和第四个钟面上你是怎么知道哪个是3时和哪个是3时半的?

2、第二关,照样子写一些(卷子3个表面)。

请你将钟面上的时间用两个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

例子:9点9时11点的4点半的。

9:00。

二、回家后制作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让你的星期天更加有充实。

【本节课的设计特点】。

(一)在动态中认识钟表。

学生伸出手指跟着钟表的指针顺时针转动,边走边数,体会顺时针方向。

教师利用钟表动态演示从1时到1时半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半时的表象认识。

有效的避免了学生错把1时半认成2时半的发生。

(二)在对比中学看钟表。

第一次对比:凸显整时表针指向特征,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的辨认整时。

第二次对比:区别整时、半时。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熟练的辨认整时和半时。

第三次对比:凸显半时表针指向特征,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的辨认半时。

(三)、本节课以情境以及联系学生的一天生活等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把对时间的认识融入到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交流中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教师的提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出现意见的分歧,让他们自己说说为什么,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学生一步步对钟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整节课学生经历着在观察中思考,在对比中发现,在发现中争论,在争论中提升的过程。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师生在共同的研讨、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四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的)进行分类,最后,能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所以,在评价儿童分类时,重点是观察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而这一系列认识活动,都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类也是将零散的、个别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形成有关客观世界概念的过程,因此,分类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收和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益处。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要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生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等等。实际上,在本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例如,在教学认数时,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本单元把分类列为一个单元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让每个学生亲自经历分类的过程,理解分类的必要性。

(2)初步感知分类有一定的标准。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不同的事物按单一标准分类的方法。

学法教材由易到难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作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的分类标准。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节课主要完成单一标准的分类。结合我校正在着手研究的“探究性学习”,我把教学安排为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把教材中文具商店的情景图改为老师家的房间图,因为宝宝没有养成好习惯,而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让学生首先产生亲切感,呀!老师家的房间被宝宝弄乱了,今天由我们来整理老师的家!真有意思!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创设时空、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通常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这一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在问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自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和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有迫切希望想整理老师的家的欲望指引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老师先让孩子们冷静下来,找到整理房间的最佳方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我给每个小组分了一套和老师一样的学具,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物品,使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的例子,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为什么要把某些物品放在一起的原因,找出分类的标准,学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方法。

3、应用拓展、自主构建过去的教学一般定向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靠程式化和技能方法解决问题多,思维方式单一。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实践为主的开放问题,为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发展。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寻找恰当的解题策略,追求优化和方法迁移等,其认知结构不断得以完善。本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联系实际,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应用?把孩子们的思维再一次带到生活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然后通过课本中的两道题(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找不同,并用一定的符号表示)的练习,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了。

通过蓝蓝的天空、宽阔的草地、潺潺的小河作为背景,老师带来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把孩子们积极性再次推到顶峰。学生闭眼等老师送一份惊喜,化动为静,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当学生睁开眼睛的时候,教室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分类。通过引导,让孩子们把小动物们送回大自然,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4、评价反思、自我体验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这样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不仅关注知识技能,也关注其他目标。方式除了老师对学生评价外,还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自我评价。

《分 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类》

教学目标: 1.让每个学生亲自经历分类的过程,理解分类的必要性。 2.初步感知分类有一定的标准。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不同的事物按单一标准分类的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文具图片、服装图片、玩具图片、动物图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 1.房间图、文具图片、服装图片、玩具图片(每小组一份) 2.学具盒教学过程:

1.小朋友在家里一定能帮妈妈做做很多事情,谁愿意告诉大家你都会做些什么呢? 2.看来同学们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可是呀,老师家的宝宝林林,一回家就把房间弄成这个样子了,你们看看(出示房间图)。你们有什么想法?(好乱)

1.说说房间里有些什么呢?

2.你们都是她的哥哥姐姐了,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3.师:这么多东西要收拾,好麻烦哦!你们准备怎么收拾呢?(同桌说一说)

4.讨论:一窝蜂的上来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怎么避免呢?(分工合作)我们怎么分工呢?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注意不能乱抢。比一比,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老师给这个小组奖一颗合作星!

5.生汇报,并说一说为什么都愿意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看来,我们要学会把各种物体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类,这样就能使乱七八糟的东西变得整齐起来。

1.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你能说说吗?

2.把同类的圈起来。(找相同) 先说说分别是些什么物体,再进行分类。

3.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找不同)

4.给动物分类

(1)教室里这么热闹,可把一群小伙伴可急坏了,它们好想和大家一起玩啊!想知道他们是谁呢?闭上你的眼睛,千万别睁开,你会得到一份惊喜!(师分发动物图给学生,并出示挂图)

(2)睁开眼睛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说)师:蓝蓝的天空,宽阔的草地,潺潺的小河……多美的大自然呀!

(3)想想你手中的小动物该回到哪里呢?(回到大自然!)那么这些可爱的动物该放回到大自然的哪个地方呢?你能把它贴到合适的地方吗?(生有序地上台贴动物)

(5)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会飞的——天上;会跑的——草地上;会游泳的——水里。

5.整理学具盒

(2)汇报:你是怎样整理的?

(3)把学具有序地进行整理,放到学具盒里。

四、评价反思、自我体验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

《分 类》教学反思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学生分类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自己提出分类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整理既是方便我们的生活,又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数学课堂教学“有趣、有序、有用”的新思想,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从中体会分类的结果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类、有序整理事物的能力。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利用十一长假休息期间,带孩子去北京旅游,恰逢北京新鸿儒教材教法研究所举办全国四市十二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研讨会。带孩子玩了两天后,放弃了游玩时间,和孩子一起听课了。

因此,有幸听到了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的张秋菊上的一节课《分类》,所不同的是这是北师大教材的。张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几个活动——整理房间、分水果和蔬菜、贴动物、分卡片、整理书包,体会了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后,听取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梅安妮老师的指点,整节课虽然体现了分类的思想——按标准分类,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但是新课程倡导的生活问题数学化,几乎没有类似于给同类物体画圈等练习,是本节课的一个缺憾。在张老师这节课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上完课后,感觉比较舒心。但是,美中有很多不足。例如,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这个重点突出不够,学生尽管已经会分类了,但是还没弄清楚什么是类。在学生整理完房间后,还有个小结:“衣服放在——柜子里;文具放在——书桌里;玩具放在——玩具箱。林林的房间现在怎么样了?想拿衣服,上哪找?想玩玩具了,上哪找?想学习了,上哪找?”这部分其实就是突出类和分类的,这只有下一节课中强化了。

又如,给动物分类,还欠考虑。学生出现了“狮子老虎放远点!”的呼喊,是我史料不及的。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欠缺,低估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还有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课堂虽然活,但是感觉有点乱。努力做到活而不乱,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的祈望。因为活,导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不重要,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听了贺老师的评课,我更清楚该怎么上好这节课了。

《分 类》评课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事物的用途、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也就是单一标准。那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呢?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是本节课学生所要感受的重点。

本节课,教师做了充分地准备,情境的创设起到了教育价值作用。从整理房间开始,“你在家都帮家里做些什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了解孩子们是否有劳动观念,教师及时用语言进行激励“你真能干!”“真厉害!”给学生树立了爱劳动的信心。整节课,教师教态自然,不急不躁,每进行一个环节都给学生信号,停顿、等待,环视学生。从凌乱的房间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在实施设想之前,先统一意见再动手操作。

可以这样调整:第一、学生手上拿到的是和黑板上一样的房间图,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了,可以给学生一个房间平面图,图上标出衣柜、玩具柜、书桌的方位,贴上标签,学生就知道把分好类的衣服、玩具、文具放到哪些地方了。

第二、小组代表说你们是怎么放的,三个人分好工,谁整理衣服,谁整理玩具,谁整理文具,不需要再找人上台,避免迂回。

第三、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要多花语言说。因为,衣服都是穿的,玩具都是玩的,文具是用来学习的。用途相同的东西可以看作是同类,比如我们是人类,还有肉类、鸟类等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这样一项工作,在数学中就叫分类。这里要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第四、生活中的分类实例?在本节课出现太早,学生还没有弄明白分类的真正含义,可放在后面体现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同时把练习提前,课本第40页的第一题,通过感知内化,要求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案用途来分的。第五、风景图出现后,让学生谈感受——“太空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美感”,“你感觉美不美?如果你生活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下,你感觉怎么样?学生在拿到动物后,应该分批上去贴,并说出理由,不要一窝蜂上去贴,以免影响效果。注意提醒学生先想好放哪里美些,再放,不要放了再进行调整,浪费时间。学生迸发出的“狮子、老虎放远点!” 的呼喊,体现了学生善与美的判断,是学生的真实想法的体现。此时的分类标准可按动物的生活习性来分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其实,还可以在背景图中加上远处的山,让狮子、老虎远离这里。第七、此时再让学生谈谈“你觉得分类是怎么回事?你会分类了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属于分类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地说出他们所了解,所见过的分类了,这样就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了。那么,下一节课就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了。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五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 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本单 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 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上下” 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 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 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目标)

(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能力培 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 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 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 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

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 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 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说说教室的物品 的位置关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给动物分房 子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合作意 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整理书架、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 关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主题画、投影仪、小书架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

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疑。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这一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大树爷爷今天请客,小兔和小鸟一大早 就到了(出示主题画,先出示小兔和小鸟)让学生观察直观到小鸟和小兔的位置 不一样,我顺势引出课题:“上下”。通过设疑引出课题,能让学生有发现问题 的机会。

第二环节: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观察思考。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让学生自 由说说小鸟在小兔的哪个位置上,小兔在小鸟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初步理解上 下的位置关系。

1、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让学生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 系是相对的。我注意使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小动物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正确位置,从而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与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要发 挥引导作用,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说明,对学生理解新知很有帮助。)

2、换换位置,加深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让学生动手换一换小鸟和松鼠的位置,要求学生互相说说三种动物各自的位 置关系。(学生能在变化中进一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学会举一反三, 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指导看书,书写。 指导学生根据判断的三种动物的相对位置,填写好书本的内容,注意上下的书写,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去解决问题。

3、联系身边的例子说一说。

观察教室,讨论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上下”来描述。学生自由观察, 自由发表意见。(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应用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听口令,摆物品。要求每人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和铅笔等学习用 品。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可以设计以下口令:数学书放在桌面上,文具盒 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练习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等等。(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可 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整理书架。每个小组一个小书架,一些书和其他学习用品。要求:小组内互 相商量如何摆放这些物品,然后动手一起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说出物品的上下 位置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参观小明的房间。

(课本练一练第1 先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把各种物品的上下关系补充完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这一情境,要 求学生回去整理自己的房间,养成物品摆放整齐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上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的。)

5、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题。注意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写数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课本第59 题:说一说。利用图画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道有一定开 放性的题目,有多种的说法和答案,如船在桥的下面,人在桥的上面,桥在船的 上面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四环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完成第59 活动要求: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动物头像,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小动物安排房子。 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分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是如何安 排的,说一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顺序。这样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增强交流合作的意识。

第五环节:拓展思维,强化新知。

(第59 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不做统一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反馈的过程中,适当引导 学生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

第六环节:总结深化,自我评价。

结合新课标里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我在这一个环节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 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个评价,每人一张评价表,在认为自己做得好的那格画上 一个笑脸。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交流 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意学习,主动 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初步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六

本节课是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象形统计图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统计图对数据处理的方便,从而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

2、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1、设计思路。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统计活动会有一些接触,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计知识,但对于本课的学习他们不会感到陌生,所以设计了一个“小熊请客”的情境,让学生帮小熊调查朋友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他们动手操作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教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在班内展示;通过全班交流,得出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

3、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分三部分进行教学。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七

《跳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一节新授课,本课是在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8的加减法教学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的说和算。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用“8”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复习口算。

(二)创设情景引入。

(三)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能列算式解决吗?

(2)你能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吗?

(3)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给大家讲讲吗?

(5)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3、师写算式学生猜算式表示的意义。

4、“8”的组成。

学生动手操作将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5、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给出的算式3+5=□进行交流。

练习。

1、课本练一练1、2题。

2、手指游戏:同桌两人进行,要求两人的手指合起来是8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领域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课本122至123页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一个关于身高选择问题的例题和一个做一做。众数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并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更是对这两个知识的有效巩固,众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统计量,可以说本课对学生以后在做决策等方面起着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四、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鼓励探究,变教为引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法上则通过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学会择优录取。在讨论合作中来辨别应该选择哪一种统计量。学生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辨一辨等一系列活动,逐步认识众数的意义和求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

1、复习近平均数和中位数(课件出示题)。

3、引入新课:

4、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认识、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二、自学互动,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

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2、学习任务:1)收集小组的身高,小组汇报。

(2)观察收集的一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谁能说说什么众数?

板书: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学习活动二】。

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展示结果。

2、学习任务: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看书自学课本122页的例1。

讨论:你们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较合适呢?该如何选?怎样选更合理?

4、分析比较统计量的区别。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九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今天我当家》。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所以教科书设计了《今天我当家》的情境。借助有趣的情境,在实践活动中综合复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在这一活动中,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

计算对学生来说可以说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如果在有趣的情境中就不一样了。一年级的小孩子喜欢活动,让孩子们在买东西的模拟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孩子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实

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作用在于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明确学数学还要用数学。

3.解决问题要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而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

4.自主为本,合作协作。把每一个人的能量凝聚为团队精神,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的意识。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今天我当家”的模拟情境中,让孩子们灵活运用100以内

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我当家”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合作、倾听意识,勇于思考、大胆尝试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对提出的问题能正确解答,培养孩子们勇于思考,大胆尝试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把孩子们引入到购物和吃

饭的模拟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最主要的是要有学习的兴趣,在购物和吃饭这样的模拟活动中,足以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就会用原有的数学经验在活动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开展小组之间的比赛,能进一步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也正是因为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些也可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方式,才会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资源。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把教材中的图片情境设计成模拟商店的情境。在课前,布置每个孩子都带一些商品实物,对于鸡、鸭、鱼、肉比较难带的实物,可以让孩子们设计成一幅图。这样课堂上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购物模拟商店。除了准备商品实物外,还要准备一些假钞,用扫描仪扫出来的钞票,为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做准备。

教师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最具有震撼力的,所以我不会吝啬我的语言,会给他们鼓励。同时会培养孩子们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欣赏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为我们买菜做饭,爸爸妈妈很辛苦,今天让我们也当回家,让我们自己去采购自己动手为爸爸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好吗?(板书课题:今天我当家)

用这样的话导入,让孩子们体会到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并直奔课题。

(二)、实践活动:(25分钟左右)

们说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各小组确定方案的过程,确定自己要买什么,谁买谁卖,并注意在买东西过程中不要算错钱。

接下来四个小组分头进行模拟购物活动。我们班是34个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大约是8、9个学生。每组可以有2-----3个售货员,其他的是小小购物员。教师参与活动,询问有没有要包饺子的小组,如果有就参与其中,如果没有教师建议其中一个小组今天的晚餐包饺子,为后面在“吃饭”这个情境中也有数学问题做准备。

各小组进行汇报:各小组说说买了哪些东西,怎样买的?在买东西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说说汇报得怎样,如果有听课教师,可以让孩子询问听课教师的意见,可以这样说:“老师,您好!您认为我们小组的同学汇报得如何?您给我们小组打多少分呢?”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使各小组的比赛更激烈。

接下来各小组根据自己买的东西,设计今天的晚餐,设计在一张4开纸上,可以画、可以写。教师巡视各小组,给出建议,并引导想能否在晚餐中找出数学问题。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晚餐内容,在展示中注意是否与自己买的东西相符,在展示中看哪小组发现了数学问题。在给各小组打分时可以像前面让听课教师来打分。如果没有听课教师,教者即是裁判。

在整个“今天我当家”的模拟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

购物活动灵活地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倾听意识,体会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并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三)、小组对抗:(13分钟左右)

一个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你们能帮助一下我吗?”像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的答案合理就给予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开放地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尝试的意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小组,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取胜?让孩子们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的意识。

(四)、课外延伸:(1分钟)

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真正“当一回家”,去帮助父母买菜或买其他的东西。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能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们在互动有序、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中敢想、敢说、敢争议。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

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它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二、学情分析。

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和统计图、表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

2、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别。

3、认识众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并且结合本校的科研课题,更好的体现生命化课堂的特点,提高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理解众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课题进行进一步说明。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在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认识众数。

首先让学生看两则公司的招聘广告(出示),然后引出一个人想应聘,但不知该选择哪一家?让学生分组讨论一起来帮帮他。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的同时,教师出示两份公司员工工资表,(出示)再让学生们帮忙选择?并谈谈理由?我想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试着用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来找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板书(平均数――整体水平;中位数――一般水平)教师适时鼓励并引出课题――众数(集中情况)。

第二环节:依据情境,理解众数。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两个小环节完成,先是出例1(出示)让学生试着来选择合适的身高,让学生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统计量再次进行讨论,然后得出众数的选择――整齐美观。

为说明一组数据中众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设计了“找众数”环节:(出示)选择了两班同学英语听写竞赛的成绩,其中第一组是有两个众数的,第二组是没有众数的。这样学生对众数就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了。

第三环节:在分析比较中体验,应用众数。

1、分析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

(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选取。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在123页,做一做。通过对五年一班同学视力统计表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解答在生活中应用众数。

第四环节:回归生活,体验应用。

出示生活中的数学,有关均码的介绍,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五环节: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加深整堂课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众数。

众数(集中情况)。

平均数(整体情况)。

中位数(一般情况)。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众数。

2、教材分析。

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众数是以前的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让学生在20名学生里,找出参加集体舞比赛的10名同学后,发现1.52m的人数最多,从而抽象出众数的概念。再通过“试一试”、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

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和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众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并理解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所以,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理解。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并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

只有知道什么是众数,学生才能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并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节课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众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景,学习新知。

本课设计了跟同学们较为贴近的年龄统计为话题,引出学生非常熟悉年龄情况的统计,让学生感受所学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兴趣。

1、众数的意义的理解。

让学生在经历整理数据、复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过程后,在积极的想帮助老师解决难题后,发现小明讲的最好,身高在1.52m的人数最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众数。

2、掌握求众数的方法。

学生理解了众数的意义之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尝试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也就是然后再回到年龄统计表中发现年龄在岁的人数最多,我们就把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随即追问,众数定义中,那个词最重要。学生会说,最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

3、认识一组数中有2个众数的情况。

对众数的意义的理解。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众数的意义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设计了“做一做”环节。

(二)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为了解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这样一个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众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感受众数所具有的整体水平,感受众数的生活化。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按平均数选出来的十名同学最高个是1.51米,最矮个是1.45米,相差6厘米。

按中位数标准选出来的最高个是1.52米,最矮个是1.46米,也相差6厘米。

按众数的标准选出来的最高个和最矮个相差3厘米。

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而平均数和中位数肯定得有,并且个数只有一个。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二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触很大:备好课很重要。我主要说说我上课后的感受:

1、挫败感十足。教学重点不突出,没有强调学生用“分级”的方法来读数,写数的时候也没有强调“分级”的重要性,只是用数位表直接一个个数对应写下,有“0”的数的读写法也没有着重讲解,板书比较凌乱、随意,教学程序忘记,语言频频出错,时间安排不恰当,出现故意拖拉时间的情况,向学生抛出的问题还没有进行回答,一带而过、设计的写数环节有重复,导致没新意,练习没有梯度等。

2、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在上公开课之前,我周二时就告诉他们,他们都很兴奋,简直是要跳起来了。但是在上公开课时,课堂安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可以听到。也许是因为太多老师过来听课的原因,他们都屏住呼吸,表现得没有以前那么活跃。而且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多,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欠缺。

3、临场经验不足,突发事件处理不好。由于个人问题,在课堂上频频出错,记错教学程序以及说错话。在例1中,有三个题目,已经讲完答案了,我还说“下面我们邀请一位同学来完成最后一个题目”;在讲到“写法”时,我却说成了“读法”;讲解完了写法时,轮到让学生说出写法的法则时,我却记错了,说“老师要考考你,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在发现自己讲错后,我没有灵活地说“在做练习之前,我们需要巩固一下写法的法则,下面我们一起来说出写法的法则吧。”导致课堂气氛尴尬。而且我在学生提醒下,发现自己的错,没有立即作出处理,而是低着头,尴尬地笑着走到教室后。这个过程以及表情都被后面的`学生看到,他们奇怪地问:“老师,你怎么笑了?”

5、不敢完全放手。讲课过程中,不敢完全放手,活动流于形式。当学生的回答偏离自己的轨道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引导,而是让另外的同学帮他补答;在“课后总结”这个环节来说,我都怕学生讲太多无关的东西。当自己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只是让三两个同学来说,然后是由自己总结的。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三

一、对教材的感悟和整合。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1、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正负数,知道正负数的读写法。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根据这三条目标,北师大版新课标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生活中的正负数》。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正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正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能仅仅是“教教材”。通过对课本的反复阅读,我萌发了一个大胆地设想,那就是:改变原有编排,整合学习内容。第一课时仅仅是利用“温度”这一个情境来初步地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第二课时才通过海拔高度、答对答错、超市的盈亏、存折上的存取等具体情境进一步揭示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扩充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而我的设想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水果批发市场的物品记录单引入教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引入,在数学史料的提示下自主创造正负数,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意义,通过合作交流,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同时将“海拔”高度等知识在沟通生活、丰富认识这一环节中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正负数来一次“亲密接触”,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活泼、乐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二、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领悟,我的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了以下几点: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创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3、遵循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旨,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为最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巧妙的教学情境体验和有趣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列举、记录中,学生们生动地感受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

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1.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

设计教学活动时,选用水果批发市场物品记录单及教材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存折存取记录单”等教学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了解正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灵活、趣味性强,同时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尝试创造性学习及合作探究。

创造性学习就是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一人列举相反意义的量,一人负责用正负数的方法记录,引导学生在列举生活实例中创造正负数、结合数学史料感知正负数的读写法,在四人小组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潜移默化地增长创造的能力。

3、彰显数学源于生活。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贯穿全课,应用“水果批发市场物品记录单、”“海拔高度”、“气温的测量”等场境,充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使之不畏惧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及良好品质。

四、教学构思。

(一)整体设计。

这部分内容我是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题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该课分为“创境激疑——互动解疑——启思导疑——实践运用——总结评价”五个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流程。

1、创境激疑。

首先视频播放: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和出货的场景及仓库管理员的物品情况记录单,由于记录单的记录不够清楚,从而由此疑问入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认为比较清楚的记法记录水果进出库情况,课件展示三种常见的记法,教师适时地引出正负数的数学史料,向学生展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家们对正负数的探索与研究。在欣赏数学史话的同时,引导学生适时反思:在这么多方法中,你最欣赏第几种?通过反思与追问,寻求统一、简洁、通用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学生由被动化主动,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并逐步符号化,学生认识逐渐清晰,由此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探究内容。

2、互动解疑。

分三步,第一步,同桌探究,列举相反意义的量。同桌为一组一人列举相反意义的量,另一人用“+”或“-”的方法记录在探究卡上。在展示汇报时让学生参与板书,具体为:一人口述所列举的相反意义的量,一人板演,并把相对应的写在一起。由此加深对正负数也是相反意义量的认识。

第二步合作探究,认识正负数的各部分名称。结合数学史料的介绍先想一想:现在对这些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在合作中完善对正负数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沟通联系,丰富认识。这一环节是回归生活,在存折存取情况表、海拔高度等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加深对正负数的认识,最后一个情境借助温度计上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这一认识,让学生在同桌讨论中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启思导疑。

教师介绍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不写,强调负数中的负号千万不能漏写。

4、实践运用。

为了使学生巩固新知,学用延展,此环节设计了分类、判断、连线、按要求做题等题型,力求题型多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颖的用手势评判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5、总结评价。

教学的尾声,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再现回忆,然后让学生用正负数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成绩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收获新知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正负数。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负数正数。

-1+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是在学生动手自主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而形成的,设计简洁明了,不但重点突出,还体现了板书的实效性。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素材,通过课件演示、讲解及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合作探究、沟通生活丰富认识等活动,认识和运用正负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四

今天我讲的是中考数学专题——《数与式》的第一课时实数,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数中的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小组交流,找出问题——合作探索,教师点拨解决重难点——巩固提升。

2、练习设计。

这节课在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因此题型设计已选择、填空为主,目的是让大多数同学能够有自己的收获,同时针对初三优生的提升,也设计了一些探究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数学思想。

这节课运用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教学方法。

以练代学,合作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和错题。

2、与同伴交流讲解错题,达到理解。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五

教学教材:

《16、17、18减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内的退位减法95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将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6、17、18减几中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6、17、18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从中,让学生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激起学生回忆,通过迁移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一开课,多媒体呈现口算题,说说是怎样算的。然后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17、18减几。通过口算唤起了学生回忆,这样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中,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让课堂轻松愉悦。

2、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我谈话进入,多媒体一步步呈现例1,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所以我在课堂活动中设计找朋友的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又会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4、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采用了同桌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新课之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口算和说算理,唤起了孩子们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出了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谈话进入,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内有许多花和树,它们美化了校园、净化了空气。为了让这些花和树健康地成长,每天老师都让两位小朋友给树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轮到哪两个小朋友了(ppt出示)。你们看,原来今天给小树浇水的是小华和小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感受到计算与生活联系密切。

因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7、18对于17、18减几,学生有了16减几计算方法的迁移,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流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提高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同桌进行:一人出16、17、18减几的算式,一人口算。

第二个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完成练习二十1、2。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这种方式的提问,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板书上呈现课题16、17、18列出的算式:16-9=7,还有例2的两个算式:17-8=9和18-9=9。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六

听了冯老师的这节课后,我总结了一下几个亮点:

一、以故事为线索,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冯老师首先出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而引入了两个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大家的猜测,引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而且在后面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以这个故事为主线来衔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

在探讨长方形周长公式时,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想出了“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三种策略。冯老师在组织大家进行小组活动中,每一次都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更利于大家在操作时能节省时间,而且在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后能及时总结。

三、练习设计操作性强。

建议:

1、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读法要规范,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

2、练习设计可以在题型多样一些,加入实际应用的环节。

一年级数一数说课稿(模板17篇)篇十七

本节课选自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有理数5.6节有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

从以下四个方面: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减法和除法是通过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来进行计算的,所以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有理数运算中的重点部分。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今后学习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研究函数等内容密切相关。

有理数乘法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着重研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来接受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类研究意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的乘方和混合运算打下了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会运用法则准确运算。同时结合二期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学习分析问题时分类研究、举例验证和抽象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法则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理数法则的合理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生活实践的积极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预备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学习内容的主要特征,往往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法则。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符号的法则。

教材处理。

本节结合课本中的行程问题的实例,配合多媒体的运用,把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学生的试验---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探究过程获取运算法则的知识,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更加体会到数学贴近生活,理论来自于实践,在探究中能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在法则的运用上利用课本上的练习达到熟练法则的目的,通过变式训练的配备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中适当安排学生遍题互测的环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

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引入问题:结合小学的知识说出两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情形?(正×正正×00×0正×负负×负)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和全面性。

新课讲解。

一、探索规律演示课件:通过行程问题的实例,用时间、速度、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来为上诉几种情况的有理数相乘的例子编排实际的情形。结合课件的演示师生共同分类探究列出几种算式。增强探索法则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对法则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法则的合理而自然的接受,培养分类探究的意识和分析观察的能力。

三、例题讲解及变式训练通过例题的示范,规范书写的形式,熟练法则的运用。通过变式训练(结合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提高学生对法则的应用水平和运算能力。

四、自主小结五、作业的安排板书设计5.6有理数的乘法。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演讲稿范文的撰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复练习和修订,我们可以打造出一篇更加精彩的演讲稿。希望这些演讲稿范文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写出一篇出色的演讲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评估和反思,有助于获取新的洞察力。【示例文本七】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收获了对他人需求
广播稿的语言应该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让广大听众都能够听得懂。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广播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心得体会,这里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典型范文供参考。第一段:介绍足球裁判培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在某个经历或事件中的思考和总结,有利于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当面对致辞的时候,需要保持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与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在致辞的结尾,可以给听众留下一个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行动。各位来宾、各位朋
教案必须包含适当的教学评价和反思,以及适宜的教学资源。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经典的一年级教案范文,共同提高教学质量。2、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三种苹果:红苹
通过工作鉴定,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绩效,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参考。下面是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鉴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以期借鉴其评价标准和语言表达
经典总结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受益,同时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己人生的智慧财富。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一起来领略吧。尊敬的各位评委,
德育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下是一些实施成效显著的德育工作计划,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以区教育局“三有三讲”教育
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所需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下面是一些融资租赁的实际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编号:日期:甲方:地址:电话:乙
教师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教师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提高。以下是一些教师们撰写的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实施党员冬训学习工程可以
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可以系统化地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路和经验。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写心得体会要注重语言表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努力的一种记录和回顾,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在写心得体会时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毕业典礼是学校为了表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举行的典礼活动。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毕业典礼上的经典歌曲,一起来欣赏吧。尊敬的学校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首
辞职报告是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向公司或组织提交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记录了辞职者的个人原因和决策过程。借鉴他人的优秀辞职报告经验,可以为个人成功离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个好的月工作总结应该包括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等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月工作总结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
采购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或业务伙伴进行协同,共同制定采购策略,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供应商管理的实用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采购工作有所启发。甲方:乙方:根据
在写作过程中,适当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形式。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新
在撰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由,有针对性地说明我们的需求,并用合适的词语和语气来表达。以下是一些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个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我们的行为方式。在这篇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买卖中,买方希望得到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卖方则希望获取利润。6.下面是一些成功买卖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
多次总结办公室工作可以发现一些工作中的模式和规律,并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以下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写作技巧。办公室工作一年来,办
租房的需求多种多样,有的人注重地理位置,有的人看重房屋装修和设施,每个人的偏好都不同。在租房的过程中,有时很难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下面是一些租房范文,希望能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事物或经验的深思熟虑后的理解和归纳。接下来的范文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作品,内容真实可信、观点独到,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和思考。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管理的
作文是一种可以记录和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观点的媒介。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示。小b,男,13岁,六年级。表
通过写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进展和问题,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写好一份工作报告,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工作经验,还需要掌握一定的
申请书的内容需要真实、具体、有条理,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产生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领导:你好!首先。非常感谢公司能
一份出色的计划书应当具备清晰的目标、详细的任务和合理的时间安排。3.如果你对写计划书还不太了解,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范文,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写作的。为保护员工在公司服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关于学习的心得,
教学工作计划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够让大家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一致的理解。这里整理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激发教师们的教学创意和
述职报告是在职场中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展示的一种方式,我们常常需要用它来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不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阅读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都能够帮助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和个人成就。下面是一些自我介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的自我介绍有所帮助。大家好!本人叫贺xx,不要以为本人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分工,避免工作重叠和责任模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领悟,这些都可以作为心得体会的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每一次读后感的撰写都是一次思维的升华和思考的总结,是对读书过程的盘点和反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借鉴。
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进行合理部署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我们整理了一份应急预案范例,供大家参考使用。1、必须立即报告生产调度人员
演讲稿是一种能够通过口头表达向听众传达信息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反思,也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和汇报。心得体会范文6: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报告范文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叙述和阐释。下面是一些报告范文的范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内容组织。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
年度总结是对整个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梳理和总结的重要方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年度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__年,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最后一个重要的学术任务,它体现了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掌握和研究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3、巧妙创设幼儿园精神环境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体悟,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和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典型范文,通过阅读它们可以
民主生活会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平台,党员干部可以在会上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主生活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按照支部活动安排,
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法律工具,确保劳动者获得正当待遇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下面是一些关于劳动合同签订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本单位与原因,自年月日解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促使我们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寻求解决办法。下面是一些曾经参与培训并撰写了心得体会的人们分享的经验,或许能够对你的写
编写小班教案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小班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
写心得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总结。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作为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
规章制度是组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引导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遵守规章制度需要全体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效果。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的内省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暑假里,老师送给我一本《灰姑
辞职信是一种挑战和机遇,通过写好一封辞职信,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辞职信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亲爱的王刚领导:我可能会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辞职申请书是在自身离职决策确定后,为了保持职业形象并准确传达意图而书写的重要文件。辞职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雇主表达辞职的意愿。辞职申请书能够帮助我们向公
公司的目标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得利润,并为股东创造价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成功企业的总结范文,通过学习它们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写作技巧。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段时间内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得来
在医院工作总结中,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经验总结,以便提升整体工作效果。如果你对医院工作总结的写作方式和结构有疑问,不妨参考以下医院工作总结的范文,或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行动计划。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你可以学到一些实操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计划能力。(一)业务方面:2、加强业务培
代理可以将资源、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代理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理概念。
个人总结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促使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时间像那无情的流水,朝朝暮暮间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启示和帮助。在当今的时代,各
优秀作文是深入生活、观察细致的结果,其作者透过文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思考能力。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了解和阅读优秀作文范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
辞职报告在辞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需要清晰地表达我们的辞职意向和原因。附上一份精心制作的辞职报告样本,希望能给您的个人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尊敬的李行及各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第一段:引言(200字
述廉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个人或组织的廉政建设情况、廉政教育和培训情况以及廉政管理措施等方面。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述廉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员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激发党员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下面是一些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党的工作和事业发展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党员心得体会,供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陌生人时,自我介绍是打开话匣子的好机会。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般的自我介绍的格式应为:首先是姓名:x
策划方案的编写要简明扼要,清晰地描述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策划方案范文,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20xx年的9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xx个
演讲稿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内容的好坏,更取决于演讲者的发音、语速、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表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它们曾经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希望能给
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这个月我主要负责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工作。通过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财务预测和决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学计划是一种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安排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需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于某个问题、经历或者感受的主观认识和体验的总结,它能够反映出个人的思考和成长。每一次经历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改进的方向
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整理和总结我们的观察、研究和实践经验。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报告范文模板和写作技巧,供各位参考。通过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对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的
主持词要求主持人具备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能够将会议的主题和目的传递给听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合:大家好!甲:
这个月工作的收获是可观的,我要写一篇总结,铭记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通过。我们能够更好
利用演讲稿,小学生可以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小学生演讲比赛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演讲稿写作。今天我国旗下演讲
合同协议是一种合法的文件,用于确保各方遵守约定并维护权益。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合同协议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程项目名称:委托方:服务方:建设
家长会是家长发现孩子问题并及时解决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参与家长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参考资料和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转让合同是为了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确保转让的目的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对于不熟悉转让合同的人来说,阅读范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合同的起草方式和要点。现就平等、自愿
工作方案是在具体工作中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工作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关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下是经验丰富的写手为你准备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这次军训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煅练
教案是教师为教学活动所做的详细计划,它是教学的依据和指导。以下是经验丰富的一年级教师整理的一些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用
合同协议通常包含有关交付时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各行各业都有常见的合同协议范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范例。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
写心得体会能够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表现和成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回顾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他们对于写作的观点和方法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习惯
发言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它我们可以影响他人的思想、观点和决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发言稿范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自信心。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位老师,
培训心得是在参加培训课程后对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接下来是几篇关于培训心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很高兴我在今年继续参加了中国
一份好的大班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学生。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大班教案,希望对其他
在租赁合同中,承租方需要按照约定的方式使用租赁物,并承担相应的维修和保养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租赁合同的实例,供参考之用。甲、乙双方就下列房屋的租赁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和设计。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
合同协议是双方达成的一种法律约束力文件,用以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住址:____________
运输合同的目的是确保货物或乘客在运输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服务。掌握以下运输合同的样例,对于甲乙双方在合同事务上的交流和合作将有很大帮助。上诉人:_______
感恩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包括人和事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诗歌,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内心深处的感恩与温暖。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十一月
转让的范围可以包括物权、知识产权、劳动力等不同方面的权益。以下范文是根据实际案例整理而成,对于了解转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转让方: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
心得体会可以是历练工作中的感悟,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体会。心得体会范文1:通过这次工作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战
社会实践报告不仅是一种对实践活动的总结,更是对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和反思。在下方,小编精选了一些社会实践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辞职报告是向公司或组织提出离职申请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辞职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离职意愿并解释离职的原因,希望公司能够理解和支持。由于一些个人原因,我决
生产是一种将原始资源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它是经济运行的核心环节。以下是一些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实践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