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是不同文体和形式的,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报告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一
参与,快乐并收获着——“让学生参与备课的案例分析探究”
孩子,你为什么自卑?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培养思维能力源之“将错就错”
我为红花表“整容”
新课程:作业怎么做。
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美丽牧场”
数学日记:心灵和思维的“体操”
“换位”与“让位”
巧用联系卡和谐你我他。
评语:学生发展自己的“名片”
让真情与笔尖共舞。
教育智慧:为心灵解码给生成加油。
“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轻声”策略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甸甸的思考——浅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
作业批改中的“三言两语”
有多少语文教学行为经得起追问。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特征及培养策略。
作文回归生活三及跳。
源何在!原何在?!
教学立意,涵养语文教学的起点。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与相应教学手段。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胆怯心理的个分析”研究报告。
“我的礼物呢?”一个孩子的“控诉”
为小学生“流行文学”阅读导航。
让学校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
合作日记--开在课外的一朵习作之花。
用“人文”建构“和谐”
科学探究,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个探究案例引发的思考。
用童话的灵魂构建孩子的精神家园。
小学生“阅读自觉”的追索。
“心悦”方能“诚服”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二
语文学科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朗读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朗读又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因此,语文课堂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
一、把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设置情景,激起感情共鸣。
语言教学要以读为本,“正确、流利地读”才是学生把握文本思想的基础。老师应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理解,用自己的话来改造原文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让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发生“碰撞”。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如在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就指导学生通过读意会课文内容:1.初读。读通全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细读。即边读边议,边读边思。抓住关键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之中。3.精读。欣赏课文精华。让学生反复吟咏、体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遣词,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建功立业未遂、立志漫游、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学生在品读之时,情感也得以升华。
同时也要求老师要以娴熟的朗读技巧在“特殊”课上“示范”朗读课文,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如在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人的感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悼然自伤之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寓的悲凉之情。
二、恰当朗读,诱发想象,再现形象美,启悟人性美。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绘,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
通过对文字加以的联想和想象融入到朗读之中,人物形象之美赫然树立。如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读《离骚》,这高冠长佩、芰荷衣裳而“好此奇服”之屈原,不同流合污之浩然正气与九死未悔之爱国信念要呼之欲出。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显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相得益彰了。
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启悟人性之美。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
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假如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当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缘于此。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的。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之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
朗读是获得文章内容的主要途径,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既能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也能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所以说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让老师做到“润物有声”。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三
话说[字词教学]姜堰市大冯中心小学陈秀兰翻开学生的作业,我们会发现,错别字比比皆是,语句不通顺也是常事,三年级刚接触习作表现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大家都很重视,为何效果不佳呢?我尝试过多种字词教学的改革,效果不一。在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的有关材料后,课程标准“以学为本”、“弹性空间”等特点,启发了我。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一、收放自如读字音。初识生字,我们往往放心不下,面面俱倒,但生字读会了,有的学生读书时还会有不认识的字,一些后进生表现更甚,怎么办呢?我在指导学生预习初读时,先让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后进生读课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来读,并及时板书下学生读错的'字词。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指名后进生读时更能暴露问题,所以,课堂上不能只请优等生读,那无异于“掩耳盗铃”,要多给后进生机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点燃他们自信的火花。有的生字学生也许在生活中早已认识,就不再是生字。相反,有的熟字学生如果不能再认,对他们而言也只能是“生”字。针对自身情况,读会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对于连熟字都不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复习,对已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巩固。这就是所谓的“放”。过度的“放”又会使字词教学一盘散沙,显得杂乱,因而,在认识了学生中读错的字词后,我就展示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这就所谓的“收”。这样收放自如地学习字音,重视了“人本性”问题,尊重了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使课堂教学不再是预设的活动,而是生成的。二、形式多样解词义。以往学习理解词义常常是机械性地照本宣科,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情。其实,学生是很具有潜力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学的致用,因此,哪怕学生仅能说出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是好的,最起码说明他们读书时专心了,有一定语感了,有何不可呢?我们教了那么多课文,学生真正能运用的有多少?这样学习所得的知识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它不能被运用产生新知识,只能是死知识。理解词语的方式丰富多彩。在解释词语时,学生有的借助图片来解说,一眼明了,如“麦囤”;有的借助实物,具体直观,如“蒲公英”、“麦子”等;有的做动作演一演,生动形象,如“趴”、“抚摸”;有的可以读一读,声情并茂,如“兴奋”、“低沉”;有的联系实际造句,如“节俭”(××的文具盒虽然有些破旧了,但他还是舍不得扔掉,他可真是个节俭的好孩子。)其它的方式还有: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扩词等。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受约束,学生才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他们回答问题时也不像从前那样模式化了,相反,时常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的成功的体验,学生更加热情高涨。三、专心致志学写字。字词都会读了,理解了,不认真写不行。有错别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写字时只动了手,没有做到眼到、心到,写字就成了机械性的任务,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作业时,不仅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指导他们“手、眼、脑”等多感官并用,如描红时就要边描边记忆字形。学生用心去写了,还愁写得不端正、正确率不高吗?词语虽小,文章很大。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探索,亦能于细微之处育人,做到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四
一声不响、轻描淡写、任劳任怨、小心谨慎、一来二去、自讨无趣。
三字词:
亮晶晶绿茵茵金灿灿阴惨惨脏兮兮黏糊糊。
气呼呼气冲冲气鼓鼓红彤彤红扑扑红灿灿。
亮闪闪硬梆梆硬朗朗硬橛橛白茫茫白皑皑。
白花花白忍忍白泡泡白点点白光光白净净。
白亮亮白苍苍白嫩嫩白茫茫白蒙蒙白晃晃。
白胖胖咸丝丝咸津津黑糊糊阴沉沉水灵灵。
水汪汪油乎乎光闪闪毛茸茸软绵绵光秃秃。
绿森森直挺挺眼睁睁眼巴巴乱蓬蓬齐刷刷。
凉冰冰热乎乎潮乎乎黑乎乎油渍渍湿淋淋。
蓝幽幽响当当笑呵呵脏兮兮阴森森胖嘟嘟。
2.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5.描写景色的成语。
6、关于太阳的: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五
首先,以网络引导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一方面可借助导学案的引导、阅读课本,大概了解基本知识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更多与知识点相关的资料,以增加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其次,利用网络选择学习资料。教师可以事先将整理好的图片、视频等引导性资料上传到学校网站或其他站。学生通过打开网站,就能找到学习资源,再根据导学案预设的引导问题,实现自学和独立思考。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给学生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课件资料:19秋天,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与铁甲巡洋舰“豪克”号相撞的模拟动画。然后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的意外?这样引入,调动起了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之后用课件展示两张纸中间吹气的情形,让学生猜测:这两张纸会怎样运动呢?这样,学生根据屏幕的引导,用两张纸独自做实验。之后让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先后完成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吹硬币实验、用吸管向两支点燃蜡烛的火焰中间吹气实验。随着每个实验的成功完成,学生强烈地想知道为什么,此时学习“压强与流速关系”已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平台,把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成果直接展示到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知道学生对哪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问题,需要自己点拨,从而实现探究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在网络互动平台上交流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结论的规律。教师从中引导学生补充、归纳、总结后,课件出示:列车安全线、汽车高速驶过后尘土飞扬、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句、非洲草原犬鼠洞穴分布图、飞机起飞、跑车的尾翼、足球的“香蕉”球等。让各小组讨论分析、逐一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实践证明,以网络引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通过引导性材料有效引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六
1绪论。
在本次课题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第一,通过充分的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来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现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第二,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补充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第三,由于实验条件、学校资源、地理环境等的限制,导致很多物理实验不能在堂教学中完成,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来补偿学生不能“现场实验”的遗憾。
要想使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齐步走”是很难的一个目标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来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做到有所提高、发展。
第五,课堂教学不仅仅只局限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充分的课下预习、复习是课堂学的前奏和延伸,因此做好课前的预习、课下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没有老师的引导督促情况下,由学生来完成这两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又是一大问题,而如何让学生做到高效的预习、复习又是教师当前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网络信息时代,是否可以借助网络的手段,来实现帮助学生高效预习、复习的任务呢?
2相关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和意义不再是简单的由外部信息所决定,外部信息自身毫无意义,意义是由学习者经由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地建构成的。
学习过程不再是“灌”与“被灌”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
2.2多媒体学习理论。
媒体学习理论是由著名学者may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者不仅拥有视觉信息处理系统还拥有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的认知过程如下,首先是信息的分类,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筛选,把不同类别的信息传送到相应的处理感觉记忆系统中,将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重组,最后形成可被学习者理解的信息模型8。
基于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发展,mayer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多媒体学习理论,此理论的提出有赖于其他认知学习理论。
突出言语表征的形式在实质上有别于知识的图像表征;感觉通道说,多媒体是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的感觉通道,以学习者为主体,利用相互独立的信息加工渠道开展视觉加工和听觉加工。
3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1。
3.1建立交往平台,方便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11。
3.2利用仿真实验室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2。
3.3利用网络演示课件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3。
3.4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5。
3.5教学案例...16。
4学生成绩与分析................26。
5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28。
5.1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28。
5.2对教师的调查及分析..30。
5.3对调查和访谈的总结..33。
5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5.1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
由表5-1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几乎都有上网时间,平均每天上网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10.26%,平均每天上网1.5—1小时的占33.33%,平均每天上网0.5—1小时的占48.72%,偶尔上网的人数居于少数约占总人数的7.69%。
从图5-1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潮的到来,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上网,因此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有了物质基础。
从表格5-2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大约有30.77%在坚持游览教师所提供发表的物理相关信息视频,38.46%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7.69%的人在聊天,而聊天的内容也包括和同学老师讨论相关的问题;其余的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在看各类新闻及娱乐。
说明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学生已在逐渐的步入到学习的轨道上。
5.2对教师的调查及分析。
所以笔者对初中物理任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考虑到教学经验问题,本次访谈主要有三个阶段的教师共10人:有着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十年以上教龄的经验相对丰富的成熟型教师、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新手型教师。
本次访谈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教师的上网情况、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状况以及对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情况以及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看法评价。
访谈问题的设计从目的出发,从上网情况、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评价三个维度设计。
6回顾与展望。
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由于在课前导学阶段及在课堂延伸阶段需要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这就遭到了一部分家长的反对,在家长的潜意识里让孩子接触到电脑或手机,孩子就会沉浸在各种的游戏、视频等娱乐活动中不能自拔,不仅浪费学习时间,而且造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恶果。
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奖罚结合法”,由于在每章结束、每个月甚至每个周都会有测试,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果达到要求进行奖励,达不到进行处罚。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略)。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研究【2】。
第1章绪论。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角,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内容,学习者和内容之间并没有发生交流。
而新课改的核必思想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资源服务的提供者和创造者。
在学习新课的课堂上,人们希望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复习课堂更是如此。
因此“还课”学习被提出。
“还课”,顾名思义就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下次课程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复习课堂上学生讲解示范、讨论交流、协作学习。
它最早应用在数学学科中,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物理学科的课程目标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创造能力,如果将“还课”应用于物理课堂,学习者将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利用多种资源实现科学知识的积累,并通过多次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发明。
因此,我尝试将“还课”学习应用到物理学科。
第2章相关概念。
2.1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祝智庭教授界定了漏合式学习的意义,并指出其重点在于怎样泡合。
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间,为合适的人,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方法,提供恰当的知识,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把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既尊重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同时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随着教育的改革逐渐形成的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它强调知识的主观性,认为知识不是既定的,是针对具体情境进行重新解释的。
因此在进行学习时,学生需要结合特定的情境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真正含义。
又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对于内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确定目标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便保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建构主义还强调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己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新事物新知识都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有些内容他们不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他们能够利用一些相关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去解释内容。
所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忽略学生己有的经验,直接去传授新知识,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实现有效学习。
2.2“还课”学习的内涵。
“还课”学习的表现形式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正确建构。
由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不同,对学生不能指定统一的标准,而且根据接触“还课”的时间长短,也要做出不同的调整。
首先可先让学生写“还课”稿,可是画图说明,也可以是类似于课上记录的笔记,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课下整理过的。
之后“还课”稿交给教师或同学检查批阅,并结合实际情况共同找出现存问题,学生再据此做出修改。
待“还课”稿逐渐完善之后,可让学生凭借“还课”稿讲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能在讲解过程中,发现存在疑问的地方,或者通过教师或同学的质疑使问题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的阶段可让学生“脱稿”讲解。
这是最难的一个阶段,以要求学生对内容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因为如果要实现完全脱稿,就需要学生课下精也准备,就像教师备课一样。
这要求学生除了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之外,还需要在课下认真探究,动手实践,也可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解题思路,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从而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
第3章中学物理课程“还课”学习的实践...17。
3.1混合式学习的一般应用模式...17。
3.2“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中的具体实践过程...18。
3.3具体实施过程...20。
第4章“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的评价...39。
4.1评价特征...39。
4.2实验结果分析...41。
4.3实验结论...47。
第5章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49。
5.1取得成果及不足.....49。
5.2建议...53。
第5章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
5.1取得成果及不足。
“还课”学习在课堂上首先由课任教师主讲,完成学生对内容的基本了解和掌握。
在课下的时候,学生通过进一步査阅课堂笔记和和复习巩固教材内容实现第二次学习,而在跟小组成员讨论、解决问题时,他们又能进一步复习巩固、深入理解。
在接下来的资源查找整合中,再次与内容发生交互。
在成果展示时,学生讲解、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从而在每个环节中,他们都学习了知识并积极加工理解。
这改善了学习者课下不复习笔记的现状,能够多次加工课程内容,实现内容的长时记忆。
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学生能多次加工深化物理知识,巩固基础理论部分,从而对物理的实践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建议。
根据“还课”学习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其他教师在今后实施“还课”时能够有所启示,避免一些重复性的错误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1)关注学生的需求。
进行学生需求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期望,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只有了解学生需求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有效课堂。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教师做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如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环境,比较乐意参与的课堂形式,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教师态度等。
关注学生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第6章总结与展望。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各个中学和众多教师都走上了改革课堂的道路。
并且通过不断探索,大部分都找到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本文针对复习课堂的现状,结合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实施了“还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七
1、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2、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4、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5、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6、体育与人--学校体育的文化重构。
7、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8、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
9、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11、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
12、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
13、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14、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及其预防。
1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16、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7、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
18、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
19、高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2、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3、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
25、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26、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27、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2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3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3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3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33、x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3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3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3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3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3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4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4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4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4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
44、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4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4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4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
4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
4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
5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
2、如何让小学生对田径课感兴趣。
3、浅谈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
4、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7、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运用。
9、游戏参与小学体育教学的三大原则探讨。
10、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探讨。
11、小学体育中长跑有效策略研究。
12、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13、浅谈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4、巧用口诀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实证研究。
15、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16、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17、多媒体技术与小学体育整合的几点思考。
18、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19、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
20、小学体育如何渗透爱国教育。
21、理想教育使小学体育课堂焕然一新。
22、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
23、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4、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25、试析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6、小学业余篮球队有效训练策略。
27、小学体育常规训练与学生养成教育。
29、废旧轮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0、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1、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32、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3、谈积极情感教学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34、浅谈“比赛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5、小学足球童玩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36、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的探讨。
37、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
38、小学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情况调查与分析。
39、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
40、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武术操教学实践探究。
41、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2、浅析将音乐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43、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
44、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现状的研究。
46、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47、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现状分析。
48、雾霾天气下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探讨。
49、小学体育中的立定跳远教学分析。
50、饮料瓶在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
3、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5、“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
6、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7、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教学探讨。
8、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9、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0、城乡初中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11、浅谈如何创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
12、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1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14、对中学体育教育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初探。
15、中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方法探讨。
16、我国中学娱乐篮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7、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18、中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措施探究。
19、探讨阻碍中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原因。
20、新课改下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1、中学排球课余训练调查研究。
22、探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23、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质性研究。
24、科学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5、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
26、微运动理念植入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7、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育学的影响。
28、中学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分析。
29、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30、形意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影响作用研究。
31、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
32、浅析提升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管理成效的策略。
3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作用。
34、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研究。
35、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36、分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的运用研究。
37、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设想。
38、浅析互动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39、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0、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究。
41、关于中学体育训练的思考。
42、毽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初探。
43、基于德育价值观的中学体育活动设计。
44、浅谈冬季中学体育教学。
45、健美操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6、浅析中学体育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
47、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对策。
48、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
49、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乡土教材的开发。
50、中学体育社团现状及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1、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反思性教学。
2、高中体育课武术教学研究。
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4、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5、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与实践。
6、开展高中女足球员个别心理训练的问题与探究。
7、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8、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9、多种教学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0、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探究。
11、打破年级界限进行篮球选项教学时教学组织形式探析。
1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13、高中体育课堂实效性之学生心理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4、浅析拓展活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5、浅析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考前心理训练。
16、普通重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17、成才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创新与探索。
18、高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体育教学模块评价方式的转变。
20、当前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
21、高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
22、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2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4、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5、微格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6、浅议提高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27、快乐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8、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的矫正。
29、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合理运用探讨。
30、浅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学。
31、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2、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33、高中体育田径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34、高中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模式的构建与设想。
35、高中体育教学中精神和技术的提升。
36、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
37、浅谈高中体育考生在高考训练期的营养补充。
38、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
39、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创新训练模式探析。
40、高中体育社团对高中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作用。
41、高中体育对构建全面性人才的影响。
42、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探讨。
43、高中专项化背景下的篮球训练。
44、高中体育教学中疏导情感阻隔的教学机制。
45、浅析情感元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6、高中健美操课程之我见。
47、德育在高中体育课中的渗透。
48、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49、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对策研究。
50、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探讨。
查看更多(体育理论论文题目武术论文题目田径论文题目体操论文题目篮球论文题目)。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八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识字教学而言,小学各阶段的课程目标中均对学生的自主识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主动识字培养成为学生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能力需要和行为习惯,强化和扩大识字教学的成果,为学生早日实现读写的自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牢固根基,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自主识字的相关储备。
较好掌握并熟练运用识字工具,清楚汉字的特点及其构造的方法规律,能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实情出发择取适当的识记理解方法和学习方式,对汉字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且具有主动识字的强、列愿望,是学生的识字行为能够得以自主的重要前提。因此具体到实际的教学,我们应当把着眼点首先放在引导学生完成与识字相关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储备上来,帮助他们夯实自主识字的根基。一要教会工具。通过扎扎实实地搞好汉语拼音和查字典方法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准确拼读音节的能力和根据读写的实际需要熟练运用字典、词典的能力。二要启迪学法。重点通过对音形义的辨析来帮助学生清楚汉字的特点及其构造的方法规律,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如分析、比较、归类、联想等识字方法,引导他们去探究发现并不断地总结识字的窍门和规律,鼓励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举一反三,学会创造性地识字和记字。三要引导行为。既重视学。生在识字方面独特的.个体经验,更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各种形式实践和交流活动的开展,于平时的点滴引导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可以凭借工具、经验积累以及人际间的交往等多方面多渠道地去自主识字。工具的掌握、方法的探究以及对识字活动的不同形式的参与,不仅使学生的自主识字逐步具备了工具、知识、方法、技能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对自主识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也使得他们的自觉行为具有了内在的情感基础。
二、教会学习,在课内外读写实践中引导学生的自主识字。
相关的储备,仅给学生的识字提供了种种自为的可能,若要使自主识字真正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还需要我们借助课内外的读写实践有的放矢地给以具体的引导和训练。就如何展开教学,笔者的建议是:一要心中有数。要培养哪些能力、养成哪些习惯,教师和学生都要首先做到心知肚明。对于这些,我们可以以学法指导课的形式通过师生间的讨论给以明确,必要时也可以由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编写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有关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培养的目标纲要,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此作为师生教和学的共同凭借。二要导得得体。教师的引导越具体,学生的学和练才能更扎实、更到位。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读写的不同实际,在识字方法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给其以必要的引导。学文时,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规范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训练:课文(文章)中有哪些生字?可分别用哪种方式来学习?你具体都采用了哪些识记和理解的方法?你对每个生字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习作时,要以让学生对自己曾经不认识的字和就之采取的解决办法作以统计,以此来引导他们的自主行为和习惯。三要适时放手。每节课的教学乃至整个的自主识字引导过程,都要体现出由“扶”到“引”到“放”的原则。“扶”重在教法,“引”重在导行,“放”则意在给以自主。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后,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实践中自己去完成识字任务,教师则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识字过程、方法、态度和效果的检查与评价上来。只有教师的完全放手,学生才能真正获取语文学习过程最大的自主权。四要总结及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识字实践给以及时的小结,学会从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查厥补漏中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要鼓励学生间对识字成果和方法的展示与交流。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情,适时给学生以积极地评价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地总结和交流中巩固和扩大自主识字的成果:既能使学生在彼此间相互得到学法上的启发和暗示,更能令他们从中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大的热情积极地投身到主动识字的实践当中去。
三、扩大成果,鼓励学生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自主地识字。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母语资源。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顺手拈起一件器物,随便到达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见到汉字的踪影。到生活中识字,就是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掘母语学习的资源,学会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具体的母语运用环境中识汉字、学用法,扩大对识字量的积累,增强对汉字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到生活中自主地识字,我们可以采用专题引导和兴趣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来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给以导向和激励。专题引导,就是以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由教师预先确定识字的专题来引导学生的生活中识字。这样的专题,一般可以确定为姓氏调查、人名大观、物名类记、地名识记、家庭识字、街头识字、商标识字等等。兴趣引导,则主要是以引导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积极性。通过在班内开辟专栏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在对识字成果、经验的展示和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始终保持着对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较高热情。走向生活识字,不仅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扩大了他们语文学习的成果,使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而且使他们在对母语资源的发掘中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增进了对生活的关注和了解,这些都将会对学生其它方面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产生着积极有益的影响。
四、正本清源,以积极的检查和评价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检查手段与评价标准,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方向和发展水准。消极的检查与评价,往往以牺牲学生的自主为代价,封杀学生的思想,泯灭学生的个性,最终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畸形发展。而积极的检查与评价,则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主,启迪学生的思想,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创新,促成其能力和人格的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从根本上给以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挖掘根源入手,以积极的检查与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自主识字的检查与评价,在内容上,既要重视识字量的积累,更要重视学习质的提高,既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参与的过程,要从方法探究、实践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所获、合作意识、创新品格和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给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比较过去,总结现在,引导未来。在检查与评价的方式上,要变过去的以考为主和由教师说了算为现在的以学生的自我展示、自我交流、自我评价为主,采取学生自查与教师检查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不断地展示、交流、检查与评价中,学会总结自我、调整自我、规范自我和提高自我,以此获取学习中更多更大的自主。
自主识字是语文学习起码应具备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随着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获得、习惯的养成,其学语文、用语文的主动性也必将随之大大增强。这不仅为学生的自能读写创造了一种可能,更使得我们整个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指日可待。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九
识字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教材的固化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即从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助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效果不明显。
基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统以及文字的大量练习,强调的是“多练多做”,而并非“多想多思”,并为注重提升学生对于认识文字的兴趣以及文字形成的内在原因[1],也无法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组成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学习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难以养成,但偏偏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学生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尤其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汉字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影响巨大。因而这种单一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效率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学生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文字理解能力较低。
在小学受教育阶段,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们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也相比较成年人来说较为低下,而语文识字能力的培养又是一项内容较“硬”的教育,唯有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内容才能真正的将该文字牢记于心并成功的运用出来。但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约2500多个汉字,如果每个汉字都要进行大量的注解的话,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这种文字理解能力低下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往往导致学生在小学教育时期形成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影响在更高教育阶段的学习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厌学、退学等情况的发生。
(三)苏教版教材选字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的选用是参考以往的教学内容与一定的教学标准进行的,但由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各种生僻字也浩如烟海,因此在生字的编排与安插时出现失误,导致生字的放置位置与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对生字的理解产生偏差时,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生字表中,“诳、虞、蜻、蜓……”等20多个生字不属于课后生字表的非常用字,这样的情况在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中也有出现。因此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选字不合理,与实际情形相脱离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对所应该掌握的生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传统的小学教育方法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反感,因此,要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的同时,达成教育的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教材中选取必须掌握的部分汉字,将其拆解成不同的汉字组成,如将“思”拆解成“田”和“心”,将“好”拆解成“女”和“子”,以此类推,将拆解好的字制成卡片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造字大赛,以最终拼出的汉字数量作为裁定胜负的依据。通过这种趣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再让学生们巩固已学汉字的同时,又能根据生活经验掌握更多新的汉字,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互动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
生字又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并加强其对于该生字的练习和运用,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因生字的使用不当产生不良的影响[2]。比如在苏教版的课后生字练习中,造句是基本的练习形式之一,以“崭新”为例,是“全新、极新”的意思,一般用于形容新事物,如果在教学活动不注重对于该生字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崭新的太阳”等错误的运用。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汉字的释义之外之外,课堂互动也是增进学生对于汉字理解的重要方式,如在课堂中以汉字所包含的意思设立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以此形成对于该生字的情景模式,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其字形与字义,课后在用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复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突破教材合理开展教学内容,使之与现实运用相匹配。
由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生字编排上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这一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行内容的设置,而应突破教材联系实际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匹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运用生字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也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中生字部分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所能起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汉字总体上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便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对于识字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汪鸿程.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4(4).
[2]李玉梅.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十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尽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近年起所实施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就更大了。确实,识字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识字,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下面我就本人在近期的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入学教育中,我就这样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杨老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吗?”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地说:“我是xxx。”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把它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小朋友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小朋友或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名片上的名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使学生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班中的同学,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了第一次识字练习。最后,我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桌子的角上,让每一个小朋友去认一认,读一读,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识字。又如,在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我设置情境参观车展,学生的识字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识字。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师们就要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学“口、耳、目”这一课时,我在开课初,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子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有趣、有效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在课上,我会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会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可抓住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去读带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书,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故事在里面。为了让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热情不减,教师可定期利用课外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统一,尽可能让学生展示阅读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激发看书的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无论是阅读流畅还是结结巴巴,只要他有兴趣就可以。要提高儿童识字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丰富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阳、晚”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象形字,如“火、山、石、木”等时,我引导学生把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我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四、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中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我爱我家”、“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我就以“寻找车的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后,自己回家观察一下,家中还有些什么车,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这些词语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使学生除了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之外,更多的认识家中的一些车的名称。又比如在设计《自选商场》时,我又选择了“娃娃超市”,让学生在课前由爸爸、妈妈带领去逛逛超市,看看超市中有些什么商品,并请爸爸、妈妈帮忙孩子记住一些常用商品的名称,第二天在课堂上,孩子们就有讨论的话题了,而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由于自己亲自去过,动嘴问过,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
五、自作“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当老师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超市时,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在超市里,老师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学生把认识的字高兴地告诉老师。我们还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积累,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相信更多的老师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十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
一、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横。而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时,可与“他”“地”相联系进行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二、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对学过的字很快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愿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学习了合体字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即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后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并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哪个同学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要创设识字环境,鼓励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然后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以达到扩大识字量的目的。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十二
摘要: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生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自作学具,组合识字方法。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情景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关键词:独立识字、写字、兴趣。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教学基础。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经过近年的教学,我对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多种途径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极富童趣,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比尾巴》、《比一比》均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明白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广泛采撷儿童经验,识字溶入生活;选择直观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识字;创设趣味教学情景,寓识字于游戏活动;拓宽识字资源与途径,力求实现“识用结合”;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以及读商标、招牌广告等自主识字途径,将课堂识字与生活运用相合;鼓励学生将学会的新字在阅读、写话中经常运用,以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汉字、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漏写一点,老师可以画出一副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滴了。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相应地做这些动作。
三、自做学具,组合识字方法。
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分析能力相应提高。因此,启发他们用换偏旁法,用画一画、贴一贴的形式来表现。学生们为完成这一任务,都主动收集周围资料。这样,在识字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又培养了主动收集资料,制作学具的好习惯。
四、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与识字相联系起来的.游戏,引其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事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他们各自喜欢的事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换部首法、加减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有其他小组补充纠正。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写字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引进书法课程,培养写字能力。如: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举办小小书法家、论坛、,学生的作品在校园里展示,学校的校报也由学生来题写。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搭建自信和成功的舞台,让写字变得更富有诗意起来。
总之,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教师只要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十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教学非常有效,苏教版中的词串识字法是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弊病研究出的一种适应现代学习方法的新方法。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是通过对小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中的认写比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苏教版教材主要从会写、会识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从会识字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会识字方面的研究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将近1350个字的学习任务,和最低标准相比还差大约240个字。相对于人教版和上教版的数量而言较低一些,因为识字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往往认写比率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认字的比例也会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减少。我在这里所说的会写的具体含义就是会读字音、能够理解字义以及能够基本的识别字三个环节。我对其中的两个环节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说明。
1.从会读字音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这些多音字大部分都是音同意不同,还有一些是音同形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开始学习识字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发音的标准化、规范化。
2.从能够理解字义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许多的多音字、形近字、相反字。在汉字里面的相反字很多都是意思相反,这很好区别,因为我们的汉字就是从吸形表意的历史过程中演变过来的,但是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却是意思相近读音相近的。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而苏教版在会认字数量上面低于最低标准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二、从会写字方面进行分析。
会写字是应用汉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做到会写、会读才会具备会用的能力。写汉字会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记忆理解汉字对使用汉字非常重要,因为汉字的使用学习过程是会读、会写,接用就是用汉字组词、造句一直到后面的看图写话甚至是写作。因为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和在记忆方面非常复杂,因此只有加强写字方面的练习才能够使小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汉字方面的学习效果迅速提高。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规律。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说,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苏教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和许多其他教材唯一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在学习识字数量上还是在识字方法上都有其独特的研究。
小学生线上教学论文范文(14篇)篇十四
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以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简单分析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简单分析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
写字能力,是个人能力类别中的基础能力。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写字能力,对未来的学习过程、自信培养具有正面作用。当前,国家将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各个小学的写字能力培养现状、培养成效均处于低迷状态。因此,各位教师为提升小学生写字能力,将写字能力培养作为主要课题展开研究。当前,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已成为小学热门研究课题。
(一)写好汉字为根本原则。
汉字是我们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汉字既属于工具,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掌握汉字,与写好、用好汉字完全不同。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少年写好汉字,具有两点作用。从微观角度看,青少年掌握高质量写字能力,符合小学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宏观角度看,掌握写字能力,是每个国人都应做到、做好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是小学教育应遵守的根本原则。
(二)写好汉字可减轻学生求学阻力。
汉字属于重要的学习工具,学生只有掌握写字能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未能掌握标准的写字能力时,所写的文字将不具备辨认价值、交流价值,学生本人也失去了重要的发展技能。在当下,每个行业、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写字技术来完成生活任务、工作任务。未掌握标准的写字能力,学生将与社会脱节,无法正常融入社会中,求学过程也将出现阻力。同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小学生未能在小学阶段掌握写字能力,年龄越大,掌握写字能力的压力、难度就越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字能力,可减轻学生未来的求学阻力。
(三)写好汉字可增强学生自信。
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他们急需他人认可。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具有夸赞学生的责任,但夸赞行为需建立在学生做出优秀举动的前提下。写字能力需后天勤加练习,才能呈现高质量状态。学生想要掌握高质量写字能力,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写字能力可作为教师夸赞学生的对象。学生通过练习书法,获得教师、家长与同学的夸赞时,自信心将逐渐成形。因此,写好汉字,也可起到增强学生自信的作用。
(一)早期写字教育质量较低。
观察小学阶段学生写字教育可知,部分小学并未重视写字教育。在学生初期接触纸笔开始写字时,教师仅仅为学生传授汉字笔画、书写顺序等知识点,并未深入指导学生怎样写字。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小学生的写字能力基本停留在“可成型”阶段,字体难以辨认,笔记过于潦草,写字不认真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写字思想、写字规则,完成作業的时间也远远超出预期时间。
(二)教师未做好带头工作。
对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后可发现,部分教师在书写板书时,也会出现字迹潦草,为节省时间而写错别字等现象。这类教师拥有共同的特征,即教学责任感不强,过于懒惰。小学阶段,学生十分依赖教师,他们除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外,自己也会不断观察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书写板书过程中,当教师对写字一事不断抱怨时,学生潜意识里也会形成写字会令心情烦躁等心理。为避免这类现象,避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审视自身的教学态度,尽量避免个人言行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三)写字课程未能发挥作用。
在教育部的长期呼吁下,绝大多数小学均开设了专门的写字课程。调查具体落实情况发现,个别小学写字课程被各个核心学科教师占用。本属于学生锻炼写字能力的时间,被其他枯燥的教学行为挤占。在这类教学行为下,一方面,学生对于写字课程的学习兴趣遭到严重打压;另一方面,学生对其他占用课时的科目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
(一)重视初期教育。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小学校方与教师均需重视初期教育的影响。在小学生入学前,学校、教师、家长需达成三方协议,即建立三方共同运行、共同培养的小学生写字培养计划。计划中,校方需起到宏观引领作用,务必保证开通写字课程。教师负责设定完善的写字能力培养计划,例如练习频率、练习主题等内容,并负责写字课程以及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阶段。家长的作用为辅助、督促,主要负责课下阶段,顺延教师预留的写字锻炼计划,督促学生练习,纠正学生写字技巧,检查学生写字成效。计划内的三个运行主体(校方、教师、家长)需时常联络,经常交流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成效、学习态度。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三方具有互相监督的任务,一旦其中一方出现不负责、消极怠工现象,其他两方应及时提醒,要求倦怠者回归到计划内岗位中。
(二)提升教师自身写字质量。
为妥善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校方应检查教师的写字能力、写字态度。当发现部分教师的态度、能力存在问题时,应先对教师进行批评教育,令教师端正教学态度,重视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对于具有高质量板书能力但个人习惯懒散的教师,校方可要求教师摆正态度,以认真的姿态传授学生写字技巧;对于个人写字能力一般的教师,校方可对教师进行特训,务必在短期内提升教师写字能力。教师个人升级任务完成后,应妥善编订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计划,要将计划落实到提笔、运笔、笔画、手部着力处等多个层面,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具体的教学服务。
(三)保障课程教学成效。
小学生掌握写字能力这一目标,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相关研究表明,需定期、长期地坚持写字行为,才能真正培养习惯。对此,校方与教师应重视写字课程,具体可从两个角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其一,校方应严格督促写字课程落实情况,务必保证每节课都有专业教师负责。当任课教师因病、事请假时,应及时配备专业教师替课,切勿影响学生学习写字。其二,教师应定期更新教学计划,当学生对铅笔字、钢笔字写字能力可完全掌握时,可开通毛笔写字课程,以全面、深入地培养小学生的写字能力。
综上,文章以写字课程作为背景,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重视初期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保障课程具有教学成效这三种策略,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写字能力。望文中内容可为小学教师提供写字教学方面的参考。
[1]李春茹.小学教育中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4):263.
[2]秦积鸿.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29,36.
[3]白淑娥.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几点体会[j].甘肃教育,201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