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下面是一份精心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各位教师能够有所帮助。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一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看课本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算出47厘米彩色电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小时要用多少电。对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可布置做章末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二
l、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2.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
3.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三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w/t解答相关的问题。
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多媒体设备
一、复习引入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什么叫电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w/t
p――功率w ――功t――时间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四
1.电功是指__________的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________、电路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三者的乘积,表达式w=________.
2.电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__.
1.在一段只有电阻元件的纯电阻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等于电流通过这段电路时发出的________,即q=w=__________,由欧姆定律u=ir,热量q=________,这就是焦耳定律.
2.一段电路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p热=______,称为热功率.纯电阻电路上的热功率可表示为p热=__________.
3.如果不是纯电阻电路,电能除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外,其他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这时的电功仍然等于______,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仍为______,此时电功比电阻上产生的热量______.
=u外i+u内i,反映了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__________表示电源提供的电功率,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表示外电路和内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公式表明,电源提供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______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另一部分消耗在________上,转化为内能.
2.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当电源流过单位电时,若电源电动势越大,则电源提供的__________越大,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越强.
[问题情境]。
1.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
2.设加在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流过电路的电流为i,试推导电流做功的表达式.
[要点提炼]。
1.电功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
2.电功率的计算式:____________.
[问题情境]。
1.什么样的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2.电功和电热相等吗?
3.比较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要点提炼]。
1.焦耳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2.电功与电热的关系:纯电阻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非纯电阻电路中:__________.
[问题情境]。
1.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外电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2.推导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关系并解释各项的物理意义.[。
[要点提炼]。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______________,对于纯电阻电路该式可写为______.
2.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能力.
[问题延伸]。
2.电源的效率如何计算?它与外电阻有怎样的关系?
例1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a.
(1)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2)若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多大?
变式训练1某吸尘器中的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接在220v的直流电压下,工作电流为1a,则吸尘器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发热损耗的功率为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________.
例2。
图1。
如图1所示,线段a为某电源的u-i图线,线段b为某电阻r的u-i图线,由上述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则:
(1)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是多大?
(2)电源内部损耗的电功率p内是多少?
变式训练2电路图如图2甲所示,图乙中的图线是电路中的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定值电阻r0=3.
图2。
(1)当r为何值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2)当r为何值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思路点拨求解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1)由u-i图象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
(3)利用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求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五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渗透sts的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渗透建立概念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按照书上的情境引入。
我们来观察下面这幅图,这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吊车和人都是在对砖头做功,但是有快有慢,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做功快慢的问题。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六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加深理解……
(一)、知识链接
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原理是:_____。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是:_______。
3、在右边空白处画出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
(二)、自主学习
[探究一]实验室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公式推导:w=uit;p=w/t
2、主要器材:___________表,___________表。
3、实验原理:__________
4、实验方法:__________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七
1.知道及其单位.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的概念,再根据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给出的单位.然后从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本节教材包括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重难点:重点是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的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就大;电流做功慢,就小.的定义公式为p=w/t,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就越大.
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
活动方式: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八
2、理解额定功率。
(二)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
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
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
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
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
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1)提出问题。
(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
(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
(4)讨论,分析、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九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由上面的公式可知:用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__,用__测出流过小灯泡的__,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此方法也称__法。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
《电功和电功率》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又经常学不好,失分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本块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对本知识的掌握,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开了这节公开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我除了和平常一样之外,还做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开完课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并且认真听取了各位听课老师指出的优点与不足,现在,我把上完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以便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节课是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部分,《电学实验及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主要涉及到电学实验复习归纳总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规律的总结和综合应用电学知识的整合提高。提高学生解电学实验题的能力和掌握综合应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本章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是在中考较常失分的地方。为了突破本章的重难点,在本节的复习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上完之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本人认为这节课比较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了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因为本块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多,比如电学实验很多同学经常会弄错,例如连接线路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最容易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flash格式的电学画板现场操作演示电学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场思考并参与分析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个实验,这样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归纳了所有初中电学实验,使学生更完整更系统的掌握整个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象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象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象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推理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二、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物理知识点,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例子,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本节课堂容量大,但能把握中考复习的重难点,知识点复习条理清晰,知识点复习全面,讲解到位。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也意识到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不足,均有待于提高。比如在分析电学中的电路故障时,例子较少,可多增加一些例子,还有如课堂教学语速偏快,如果时间允许,可放慢速度,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不足的地方,努力坚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一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运动,是平抛运动.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它是本节的基础内容.
2、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使学生理解匀变速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还可以是曲线运动.
3、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直线运动和运动合成的知识基础上,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乎抛运动的规律,运动轨迹.
能力目标。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采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开门见山,给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定义,通过演示实验和频闪照片引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处理方法,接着讨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最后通过例题加以巩固落实,同时又附有思考和讨论及课外小实验,比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建议。
平抛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物体的运动按路径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平抛物体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型,同时也是同学们首次研究曲线运动.要结合教学课件和演示实验,通过同学的讨论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同学利用运动会成与分解的知识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这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繁为简.掌握位移和速度公式,轨迹方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能力.平抛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再利用合成知识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及速度.这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方案。
平抛物体的运动。
一、平抛运动。
引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的运动。
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学生举例;可看作平抛运动的生活事例.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用录像放慢动作,两小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任何时刻总在同一高度,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三)利用课件1:引导分析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求出初速度,所以要测水平射程.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二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教具: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复习提问: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二、讲解新课。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三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四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五
课题: 功率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20xx 年4 月17 日
课标要求:理解功率,关心生产生活中机械功率的大小及意义。
立足于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知道功率,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理解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体会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功率的理解。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计算。
难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归纳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二、温故知新
三、新课教学
1.功率概念。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3.额定功率和瞬时功率。
4.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联系生活
思考回答
思考计算
对比
联系实际
做题练习
激发兴趣
探究
巩固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一、功率 二、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物理意义 平均功率——时间
2、定义 瞬时功率——时刻
3、定义式:
t
w
p ? 三、额定功率和瞬时功率
4、单位 四、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5、功率是标量 ? cos fv p ?
教学反思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六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七
1.知道电功率及其单位.
2.理解额定功率.
(二)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图亮 b.乙图亮 c.同样亮 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 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功与功率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八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渗透sts的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渗透建立概念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按照书上的情境引入。
我们来观察下面这幅图,这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吊车和人都是在对砖头做功,但是有快有慢,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做功快慢的问题。
2.播放动画引入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功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