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书中的智慧和经验,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抒发情感和展示思想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一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对于教学,我还能符合要求;可是长期以来,科研是我的弱项。
是,记录下一些自己的收获和想法。
一、关于选题。
(一)如何进行选题?
一个好的选题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最好以问题到导向确定论文的选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在变,就像一个大试验场,因此这里面有很多很好的素材可以去挖。
如果能在中国找到一个有意义的选题,别人研究过但你有好办法,或者别人根本没有研究过,那是非常好的。
(二)什么样的是好选题?
第一种选题是要有新的理论构想。
做纯理论的东西不是很容易,因此还是需要问题导向,可以是在现实中发现了一个什么东西,但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然后去发展一个新的理论。姚洋在报告中提到最忌讳看到的一类文章是,将一个已有的理论模型中假设改一改,进行非常复杂的推导,最后推导出的是一个非常没有价值的东西,另外改已有模型的假设往往会改错。
因此,最好是从现实中发现有意义的题目,而不是纯粹地去改已有的理论模型。
第二种选题就是解释一个谜或者意外。谜就是逻辑上无法找到答案的现象。
譬如,李约瑟之谜。李约瑟在写《中国古代技术史》这套书的时候,他提出来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技术水平到了如此之高的地步,但为何近代的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似乎在逻辑上没有办法解释,这就是一个谜。意外就是你发现了和现有理论预测相左的经验事实。
譬如,理论上说随着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但后来吉芬发现价格上升需求上升的事实,这就是一个意外,对于这个意外进行解释也是一个好的选题。无论是你发现的谜还是意外,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抓住审稿人的眼神。
第三种选题就是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现象,比如说检验现有的理论。有很多理论,以前没有检验过,然后可以用新的数据,新的计量方法去检验,这也是一类选题。在做这类选题是,一种是用新的数据去检验理论。姚洋指出如果是论文是用微观数据做的,被拒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同时,姚洋指出中国现在的微观数据较少,现在做微观研究可用的数据就2个,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s)和美国北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另外,北大有两个数据,一个是赵耀辉老师领导做的charls,主要做退休和健康的数据。
这个数据在ccer的网站上就可以查到的并且免费下载;另一个是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fps),由于数据库是北大出钱做的,所以北大先用,明年10月对外公布。另一种就是用新的计量方法。
几类不好的选题。一是改别人模型的假设;二是,没有把经验事实弄清楚,就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模型去解释;三是,稻草理论;四是,研究决定因素的文章。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在研究某一问题时提出了很多变量,然后运用计量的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
姚洋认为这不是做研究的方法,他认为应该是研究一个机制,控制其他变量把一个机制说清楚就可以了。比如可以问工会对工资有没有影响,只要把这个因素搞清楚就可以了,而不是说非要去研究工资有哪些因素决定。
二、关于写作技巧。
(一)关于理论研究的写作技巧。
做理论研究,并不是写出一个模型,然后模型推导出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做经济学的文章,首先是我已经知道了我要的结论;然后将一个符合直觉的故事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
当然,如果故事没办法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那肯定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最后是找到适当的经济学模型,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把故事用表达出来。
这里有个关键的地方,就是用适当的经济学模型,最好使用现有的经济学模型,就能把它给讲出来,模型又比较精巧,然后你还能用数学语言讲出来。
(二)关于经验研究的写作技巧。
经验研究,好的数据是第一要务。姚洋认为,省级的数据现在基本上都被大家用烂了,除非有好的主题,他建议大家少用省级数据,花一点时间收集县的数据、城市的数据。
另外,在做经验研究时,不能直接将数据扔到模型中,认为回归出来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经验研究也要有故事,最好要有理论模型,有分析框架。
写完分析框架,就更清楚地知道在做数据分析时应该放入什么样的变量,思路会更清楚。
三、优秀论文的写作。
第一个是要说清楚文章在文献中的定位,开篇就要说。论文的摘要很重要,姚洋提到很多文章在看过摘要后,就会决定不给发表了,这是因为通过看摘要就会发现里面什么都没说。
另外,论文的前言很重要。审稿人一般都先看文章前言,然后看结论。如果他觉得没意思,就会砍掉了。
所以一定要在前言里面写清楚,文章在文献中的定位是什么,你的贡献在哪里。
第二个是要在前言里面把自己的故事说清楚,如果是做计量研究,把使用的方法大体上主要的说一遍,把结论说一遍。并且要在前言里面说清楚论文用的是什么数据。
第三个是要尊重规范,文字要符合语法,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二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当初出版时亦是震惊文坛。
《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对“一个患有青年忧郁症病人”的解剖,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与其他的小说相比,《沉沦》带有“自叙体”色彩,注重内心纷争苦闷,大胆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开头,给人一种凄冷之感,奠定一种悲的感情基调。小说谨以他一人代表所有留日中国学生,透过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很明了的看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中国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失望的情感。因“他”是一个支那人,一直都有一种自卑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很多很多想做的事不敢放手去做,最后悔恨不已。同时,在一方面,他希望同学们多讨论他,对他讲闲话,给他予关注,但在另一方面来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整个人处于极度纠结、矛盾之中,甚至与同为中国留学生的同学都断了联系。在这些生活小处中,能感受到他对祖国的现状的不满与失望,同时表现出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强烈感情,在文章的结尾同样表达了这一想法。
文章最大胆的一点是对性的描写,大胆、直白、毫不隐藏感情,由开始在日本女学生面前的羞涩,再到最后去妓院,成功的变为了下等人,这是一种沉沦,可以说是文章能看出来的最明显直白应题的一个方面了。但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留日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与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社会的批判,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挣扎。(刘丽丽)。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三
读贝弗里奇报告感觉是即简单又复杂,简单是因为它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提出了三种社会保障方法、六项改革原则、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和具体建议以及六类人群;复杂的是它对各种各项社会保险、各类人群的各种待遇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系统的考虑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案。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英国当时社会的现状是与我国存在相似之处的,因此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我整理出了以下四点启示。
我国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企业和个人缴纳基金的形式进行筹集。但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费用全部由国家和企业包揽,没有个人的参与和积累,个人过分依赖国家,缺乏自我保障的意识和责任,不愿负担社会保障的有关费用;许多民营企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负担部分更无从说起;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难度较大,缺少必要的强制手段,导致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保证,造成基金收不抵支,影响退体金的社会化发放,影响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总而言之,社保资金的吸收速度还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保基金的发展速度并不能跟随得上我国社保的发展速度,造成许多利国利民的措施并不能彻底的贯彻到实处。
社会保障管理缺乏统一性,政出多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利益关系的.驱动,我国城市社会保障运作出现了政出多头,管理多门,条块分割,政事不分的格局。养老、失业、医疗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经办机构负责,抚恤、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基金统筹有市县统筹、省级统筹、行业统筹,统筹形式、统筹办法多种多样,不够规范。同时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的循环和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多头管理、缺乏监督的社会保障体制往往导致议而难决、决而难行,降低了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传统的城市社会保障的实施与就业单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所有制性质不同,社会保障的水平也不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未能覆盖到城镇全体社会成员;养老、失业保险主要覆盖了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和部分集体企业,且缴纳的统筹款少,标准低,职工退体金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医疗保险起步晚,覆盖面狭窄,许多城镇人口无法负担巨额医疗费,部分国有或集体企业无力支付医疗费,私营企业则不支付医疗费,导致了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现象。而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不同对象的保障水平差距极大。中国近80%的人口在农村,长期以来他们的全部保障依赖于家庭和土地,直到1992年才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但仅仅是一个开端,农村社会保障仍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绝大多数村镇尚未建立社会保障网。除城乡差别之外,社会保障政策中还存在着部门差别、职工身份差别等等,与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全民性原则相背离。
和待遇的折算、资金的清算计算办法。三是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多部门管理,信息之间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四是现有的高保障需求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未实现有效匹配。五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多数情形下,局限于本单位、本部门,缺乏与其他相关领域改革同步实施,造成治标不治本,又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
在《贝弗里奇报告》中第五部分——社会保障计划中提出了三种保障方法。计划由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社会保险满足基本需要,国民救助解决特殊情况的需要;自愿保险用于超过基本需要的额外需要,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主要手段,但不能单靠这一手段,还需要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作为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的覆盖,但是商业保险的发展却远远落后,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公民没有更多的钱去参加商业性质的保险,观念的落后也使我国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的发展遇到瓶颈,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科学的引导公民去参加商业性质的保险,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来提高公民的积极性,既有利于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社会化建设,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整体的保障水平,丰富社会保障的类型,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
同样在《贝弗里奇报告》第五部分——管理中认为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社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提出社会保障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的管理工作将由内阁部长领导下的社会保障部承担。该部要建立地区或地方的社会保障办公室,形成组织网络。地方社会保障办公室负责管理现金待遇和救助,并承担其他相关工作。社会保障部不负责医疗服务,该项工作由卫生部门承担。但要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负责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已减轻社会保险基金负担。联合委员会由社会保障部和有关医疗保险和福利的所有相关部门组成。
我们可以借鉴贝弗里奇报告中的设想,设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协助民政部门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主席由民政部部长出任,委员会的成员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专门的副部长兼任,抽调一些有经验的学者担任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会独立和凌驾于政府各部门,对全国人大负责,收受全国人大监督,从而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效率化和科学化。
同样在《贝弗里奇报告》第五部分中提出了社会保障计划的六条基本原则:基本生活待遇水平统一、缴费率统一、行政管理职责统一、待遇水平适当、广泛保障、分门别类。贝弗里奇还把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分成六大类,分别是:(1)雇员;(2)其他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3)家庭主妇;(4)其他在工作年龄段却没有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5)尚未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员;(6)超出工作年龄的退休人员。
我们说公平应该是所有原则的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公平,则其他原则就失去了依据。公平并不是要消灭差别,恰恰相反,有差别才更体现公平。贝弗里奇报告考虑到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差异,考虑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建议实施分门别类的保险方案,充分体现了差别化原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实行差别化原则。首先,应考虑到城乡生活的差别,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建立统一的城市缴费标准、农村缴费标准。其次,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收入的差异,对于特殊贫困人群和困难人群实行“豁免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政策。再次,应考虑不同部门的生产效率,在基本待遇相同的前提下,体现部门效益。可以通过增加补充待遇如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等方式,使不同部门的人待遇有所区别,但差别不应很大。
《贝弗里奇报告》首先对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批评。报告指出,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中,每一种社会问题在处理时都是单独进行,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相关社会问题,这使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彼此孤立,有时造成重复,有时出现空白点,从而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效果。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该坚持三项原则:第一,社会保障制度未来改革与发展不应该仅限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和以往的经验,而应该是一种革命性变革;第二,社会保险应成为综合性社会发展政策的一部分;第三,社会保障必须通过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来实现。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四
在全球旅游中,仅仅重申新兴市场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或是目的地”(p. 419) 的重要性已经是老生常谈,从这点来看,李想博士的文章恰逢其时且富有建设性。如今,越来越多的来自新兴世界地区的人参与到旅游实践中,然而在学术领域里,我们对这类市场的研究却很滞后。当“发展中国家显示出相当的增长势头和经济潜力”时 (p. 419),新兴市场就不仅仅是一个情境或是一个背景,还是一种机制,一种促进消费者行为形成、中介的机制,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 (reconfigure) 消费者行为。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非常符合这一情形,故而中国旅游市场研究者应该更细致地理解其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
作为新兴市场(尤指中国)的旅游研究者,我常常收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文化有怎样的独特之处?”或是“中国消费者与西方消费者有怎样的区别?”虽然这些都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在李想博士文章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文章中,李想博士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宏观和微观角度描述了“新兴市场情境与其他市场的区别问题”,其中有一个观察尤其吸引我,同时也是我在近来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市场增长已经鼓励了许多有关中国旅游者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仍采用西方的范式或者是“中国样本加西方框架”来验证(新瓶装旧酒),同时,许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使用西方范式研究中国市场存在一些局限,例如以下几点。
现代旅游理论很大程度上基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范式假设。然而,作为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和欧洲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跨文化情境下,如果不加区分地套用西方范式和框架,不尝试发展概念,则会给测量内容和情境、以及理论推广带来潜在的问题。特别是从其他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提炼的有限的测量题项可能限制了中国旅游者充分表达他们行为和体验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维度和组成题项是否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被解读是存在疑问的。
应该指出的是,当和其他西方旅游者做比较时,尽管中国旅游者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但是他们拥有一些由文化根基产生的特点,而在之前的测量中并没有捕捉这些特点。因此,已有的维度和组成题项可能无法发现中国旅游者行为的一些细微差别。例如,类似的维度,由于受社会和文化的重建影响,可能并不显示相同程度的相关性或重要性。李想博士提出通过教育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例子说明了这一问题。尽管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强调教育的意义,但是与教育追求有关的期望可能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学而优则仕”这一中国信仰可能是一个中国文化视角的具体维度。这种文化差异可能是测量中国旅游者行为时在方法论上面临的主要困难。
此外,李想博士指出来自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已表现出“消费动机的快速转变,从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到对质量、价值、便利以及更快乐的追求”(p. 420)。从需要实现的视角看,人类需要是复杂且宽泛的,尽管食物和住所等基本需要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理解,但是由社会和文化参数框定的更高水平的需要则不容易理解。来自新兴地区的旅游者可能以相当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他们的社会和文化需要可能有所不同,因而有关度假行为的视角可能大相径庭。
在谈到“前方有什么机会” 的问题时,李想博士概括了一系列未来研究的机会,敦促我们扩大消费者基础。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经济正在经历市场导向改革、大规模城市移民以及不断扩大的阶级分化等变革,由此催生了与中国情境相关的特殊细分市场,包括新中产阶级旅游者、中国的暴发户、个人主义风格的千禧旅游者以及常常被忽略的低收入、低教育的旅游者。这些新兴的细分市场的存在表明旅游活动越来越开放多元,同时有着很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但是我们对这些人群的休闲和旅行需要的了解却非常少。同时,这些市场的存在使得如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得错综复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来已经受到西方媒体广泛关注的杀马特亚文化群。当年轻的移居者在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现实中挣扎时,当这一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时,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同时,我们又可以合理推断,对于那些处在变化的政治历史模式前沿的群体来讲,休闲和旅行的体验具有社会经济意义。我和我的合作者已经尝试在更宽泛的社会现象情境下对旅游进行解读,在某种意义上,探索旅游的变迁实际上是如何揭示社会的变化。
既然西方量表解释中国旅游者行为的力量有限,在我们的研究中,就需要超越现代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复制已有的量表。那么,如何能做到呢?我们怎样更充分、准确地应对新兴市场群体?作为研究者,我们想要更丰富、更敏感地解读新兴旅游市场,具体在测量的层面,则需要聚焦于构念、题项上,进而思考如何产生与文化、社会经济相关的维度。可以说理论构建的时间似乎已成熟,装在新瓶子中的旧酒尝起来不新鲜,而我们可以为新酒装入新瓶子中喝彩。
然而,虽然西方的范式在应用中存在严重局限,但并不是完全无效,这意味着我们不一定需要或是应该提倡完全的范式转换或是普世规则来推翻之前的实证现象。正如李想博士所主张,尽管我们承认传统营销原则的局限,即“它们建立在不能可靠地解释新兴市场特性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体验经济的基础上” (p. 424),寻找中层理论来寻求解释是现实的,因为“我们不仅能够结构化地重新组织已有的发现,延展它们的边界(大致是“旧酒,新瓶”方法),而且可以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引领新的方向(“新酒,新瓶”方法)”(p. 424)。通过新瓶中的旧酒,我们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然而端起新瓶中的新酒,我们则能“共君一醉一陶然”。
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合作者在内的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使用更基础的方法和更本土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消费者是哪类消费者,他们在旅途中寻找什么,他们实际上做什么。有如下两个例子。1)传统文化价值作为中国消费者指导原则的角色。2)现代化和全球化如何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互动,乃至挑战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在国内、区域内、长距离的国际旅游行为和体验上的差别将会是另一个有趣的研究主题。这样的洞察将产生理论意义,并且为试图吸引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目的地和企业提供实际可用的框架。
文化是动态的,新兴市场的概念也是如此。正如李想博士指出的,新兴市场将生长成为先进的经济,而先进的经济将可能再次成为新兴市场。有趣的是,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曾经是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直到1810年,西方才通过产业革命超过了中国。在此之前,西方人通过横跨大陆的旅程去获得东方商品,例如瓷器、茶以及丝绸等。来自中国——当时世界的中心的任何物品都被认为是优质的、有地位的。如今,在中国与西方的第二次接触中,中国正在发展、过渡和新兴。谁又知道接下来将发生什么?可是时候将新酒倒入新瓶中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了。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五
花儿错过了花期,于是晚放的它更令人惊艳赞叹;蝶儿错过了春夏,但形单影只的它却更让人垂怜。我们也许错过了许多,但我们何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错过的同时也许会收获了其他。
是“夏始春余,叶嫩花初”的时候,恰逢放榜,木木来到我们家,哭丧着脸。我知道,他考的不理想。我不太会说话,只是陪着他坐着,气氛是说不出的尴尬。蓦地,木木伏在案几上,用手拨弄着含羞草,略带自嘲的声音从嘴中蹦了出来:“小虎,你说我是不是很笨?”我一脸愧怍,连声说:“哪有,哪有!你看你吉它弹的那么棒,我可是羡慕死了呢!”木木轻笑:“是啊!我弹吉它这么好,与成绩一比,真是鲜明地讽刺呢!”木木握紧了拳头,指甲嵌进了肉里。
我一刹间没了主意,气氛愈加地凝重。良久,我缓缓地说:“木木,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可中考毕竟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你又何必如此呢?要知道,我们都错过了!”
“我们?”木木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我,一脸的不信服。
“对,木木。你知道吗,我自己打小就希望做一个流浪歌手,背着吉它走四方。可沉重的负担让我错过了学习吉它的时机,而你的出现,是对我梦中形象最好的诠释。甚至,我当初认为上帝不忍心看到我的梦想跌倒在“狂沙”上,于是把你放到了我的身边!”
木木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呵呵,是吗?”
“是的!木木,中考并不是最后的考试,你只是错过了这一次,并未错过整个人生。这样吧,我帮你温习功课,你帮我练习吉它,让我们俩都能遂了自己的心愿,怎样?”
了留洋班,没想到真的考上了。他说要谢谢我,这一次他没错过。
只觉得突然换了心境: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便无谓错过了。下山的路,人生的路,都要以这心境来走。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六
在1921年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刚出版时上海文艺界就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学生在日本留学中的遭遇,而这位主人公即郁达夫本人的化身。
主人公独自在异国他乡,饱受着“种族歧视”和“生理需要”的折磨。他为获得自己渴望的真挚的爱情愿意抛弃一切,然而,他所渴望的爱情却难以实现,以至于他的内心逐渐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他开始偷窥浴女、到妓院寻欢,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愉悦与满足而深陷在堕落的沼泽中不能自拔。
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列强各国的入侵、中国的逐渐衰败、中国人的虚伪、中国人的思想落后。这些让几乎所有的中国青年陷入了迷茫。
这部以第一人称表达为主的小说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当时的社会入手,郁达夫用这个第一人称表达出了对当时社会的疑问和哭诉,表达出了郁达夫内心的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在很久以前就听说《沉沦》这部作品了,但不知道是出自哪家,而且对这“沉沦”二字充满了迷惑和不解,也许是好奇吧,想知道这部书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读了《沉沦》和对郁达夫个人生平的了解,我知道了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经历自序的成分。感觉到里面的语言风格是凄凉的、悲苦的、感伤的,而且随处可见。我知道有很多人对郁达夫先生的评价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好的,低劣的。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中翻腾,这感觉却是最起码的深沉和严肃。我想说一个人只有在心情和作者在写作品时的心情相似的时候,才会引起共鸣。
提到郁达夫就不能不说他的小说,而在他的小说中又不能不提到《沉沦》,提到《沉沦》呢,又不能不说《沉沦》中表现出来的性苦闷,性压抑,以及故事里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忧郁证和精神衰弱症。还有这些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以往的中国向来是谈性色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现象似乎稍有好转。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划到那一面去了,而这中间的尺度又似乎只有“大家”才能娴熟的把握。普通的作家似乎是望尘莫及的。
但因为郁先生所处的时代便赋予了他的作品的新的生命和内涵。毕竟那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就《沉沦》中的“我”而言,性苦闷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身处异国而同时遭受着日本人的凌辱,被人看不起。其次,是因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满足。由于文中的“我”是没有朋友的,没有亲人的,没有恋人的。所以就谈不上什么友情、亲情、爱情了。所以“我”变得忧郁、孤独、深沉。
“我”在文中第一次犯下了罪恶的时候,是无意识的,然而第二次、第二次······却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犯下的。而在这过程中“我”是无法自控的,可以说是无法自拔的。“我”之所以在文中仇视一切,觉得身边的人都是看不起自己的,是自己的敌人,而自己虽然是自卑的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又有些瞧不起周围的人,也就是说这种极度的自卑当中有一点点自恋的成分。
文中多次提到“祖国啊,你何时才能富强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文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我不知道到底是由性苦闷导致的忧郁和精神衰弱,还是因为自卑和忧郁导致的性苦闷。或许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我不得而知。
文中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非凡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我”的心理矛盾的斗争是多么的激烈,一种向善的焦躁与贪恶的苦闷之间紧张的内心冲突,时而冲动但尚思克制,但最后终究得到解脱达到更高的境界,使灵魂得到一次次的净化和升华。但文中的自我暴露和剖析是惊人的,是坦诚的。“我”在文中的行为是奇异的,是被大家所接受不了的,这其实是他对周围人和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畸形的反抗和深沉的的抗诉。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使整篇小说透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奠定了一种悲的基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透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使我们生动的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华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的失望的情感。他是一个支那人,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自卑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正是这样长期的压抑造成他性格的忧郁,心理的变态。一方面,他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一些闲话,但同时,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这样一种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理。日本人对支那的仇视、欺侮终使他发出感慨:“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过去了。”强烈的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感情和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虚幻的,聊以自慰。每被别人欺侮时,总把自家家兄拿出来作比,且把兄长待他刻薄的事细细回想,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仿佛内心就能获得一种安慰,舒畅起来。“他觉得悲苦的中间,也有无穷的甘味。”这不禁让人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而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祖国积弱的现状,使他遭受歧视,同时它自身的自卑和忧郁也导致了心理的残疾。而他也需要在不相容、仇恨中来减轻自卑,从中缓解苦闷。
而小说中作者对于性的描写也显得大胆而开放。在日本女生面前的羞赧,在被窝里的邪念,看到“伊扶”的,到最后去妓院,是一种沉沦。“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他早年在中国接受传统文化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对性带有罪恶感,然而同时,性欲是天性。他在二者之间挣扎。作者在此处抨击了封建的礼制对人性的扼杀,向封建发出挑战。
而他对于自然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与世隔绝,与他人决不相容。更加导致他的敏感,也就愈加加深了他的仇恨。对身处异乡的他,个人的苦闷感和寂寞感代表了当时一群留日知识分子的心理,然而这之中又夹杂了他们想要冲破苦闷、摆脱寂寞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在留日的经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近乎心灵独白式的写法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沉沦》是一篇完全由主人公的主观世界所表达出来的文章。郁达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了主人公眼睛看到的世界与他内心里的世界所表达出来的冲突。主人公在看到自然风景时内心的平静祥和,在他与人相处时的种种不融洽造成了他心里的苦闷、矛盾、挣扎、逃避等等心理状态。
他不是在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只是在告诉你当人际关系不融洽时,你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会有很多的苦闷,会有很多的挣扎,也会产生一些与平时不同的行为。这些苦闷与特例的行为或许会使你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奇怪,从而更加剧了你与别人之间的距离。但其实这时你只是生病了而已,就像感冒病菌得不到控制时,会让人发高烧。在与他人相处时,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当他人的想法与你的想法产生冲突,而这冲突你知道,但怎么努力也无法解决,甚至在拉大你与他人的距离时,别纠结,你所要做的只是为这冲突找一个合理的释放。当这冲突找到适当的出路,你的病就会好了的。
主人公在面对自然环境时,能看到它美丽的风景,会自然到自言自语以抒发自己在人群里那种孤寂的感觉。而这种自我的感觉却又很轻易的被小草随风浮动的声音所打断,他或许还是在期盼能有人与他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吧!这种心情,还是自己主动出击,约约朋友,会一会,自己的坏心情还是只能靠自己才能转化为好心情!主人公在日本留学,他深感到自己作为外来者很难融入日本同学之间的话题,于是他想发泄这种苦闷,就找到同是留学生的中国同学,但在与他聊天后,反而更加剧了这种苦闷,以致于他连中国同学也愤恨上了。
让一个人切身的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啊。我想能做到感同身受的人也就两种人:一种人情感智商相当高的人,他会在同情的基础上试着去理解你;另一种人就是经历过这种苦闷的人,他会理解你的感受。但往往在这个时候,通常会有另一个不满足的声音在心底里出现,谢谢你的理解,但请告诉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苦闷。主人公用各种途径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他一直都在凭借自己的力量不断的挣扎,在文章的最后,更呐喊出:中国,强大起来吧。他心底里最强的心声。
而我想,时间若是定义在现代,“坚强起来吧,脆弱的内心”这最强的呐喊声,“坚强起来吧,去找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态度!”
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自杀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七
沉沦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
大多数作品选和文学史对这部小说都做以上的解读,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强调小说中主人公爱国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
小说中的“我”的感伤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感、多疑、偏狭造成的,很难都推到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支那”的歧视上: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而已,将小说的主题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我以为并不符合小说的真正实质。而从叙述者的语气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点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在描写到主人公的某些内心情绪时,会有一些近似调侃的句子出现。
如描写到他与兄长之间发生了龃龉,并写信与兄长“绝交”描写他心中“恨他的兄长竟如同蛇蝎一样”,然后写道:他“把他兄长判决是一个恶人,他自家是一个善人。
他又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把他所受的苦处,夸大的细数起来。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流下来。”
在这一番描述中,作者虽然没有出面分析主人公的极度“自我中心”的错误,但语气显然是不赞同的。
总之,我以为,与其说《沉沦》是一部社会悲剧,不如说它是一部性格悲剧,以“我”的性格,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恐怕都不会感到快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恋慕少女的少年内心的情绪躁动。而之所以有文学史上那看似严肃的解读,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性”的问题是建国后评论者力图回避的话题,但小说的作者却又是一位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进步作家,《沉沦》也是一部无法回避的代表作,因此只好借着小说中几次出现的“祖国”字样,将小说的主题拉到“爱国主义”上面,对其中显而易见的“性的躁动”避而不谈了。以我之见,这部小说是一部“私人化”极强的作品,如果说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进步思想的话,那也只是由于作者对“性欲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所展现出来的,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八
《论文》读后感作者所在的时代,有一部分人主张模仿古文进行创作,作者作此文对此进行了抨击,在他看来今人对古人的可以模仿,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模仿,而不能真正体会古代文章的精髓之处,所以他从文章的流变入手分析阐述,更加明确了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死板模仿。俗话说,我手写我心,没有生活,没有想法,一味追求形式美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在哲学上,我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凡事要通过自己真实经历去创作,这样的文章才有可读性,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九
本对郁达夫的东西没什么了解。无意中,看到一句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中国,需要鲁迅这样铁骨铮铮的为人民疾苦疾呼的斗士,需要郭沫若这样讴歌自然,讴歌生命的人……郁达夫却是另外的一种方式,他的《沉沦》一出,给当时的中国文坛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大致意思就是这样)。郁达夫是谁,《沉沦》又是讲什么的?我好奇了。我去找了来看。
这越读越是熟悉,小时候应该有看过它改编的电影――当时的感觉应该是除了片尾那句“中国,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啊!”之外,就是黑色的夜,只见人的外形以及对白。
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觉得如果撇开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重新来看这部小说,都是很有韵致,很有味道的呢――就是一个留学日本的,无所事事,自卑,怨愤,又自恋,猥琐的堕落渣男,一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的一段经历和心理活动。
早晨被窝里的罪恶,陷入自己对自己的指责,怨恨,然后又怨恨他人――复仇――复的是自己吧――月底的最后几天或者一星期的最后几天就完全的放纵了自己,跟自己说从下个月重新开始或者下周重新开始,下个初一重新开始,甚至有个形式的去剃了个头,洗了个澡――但实际上就是一切该怎样来的还是怎样来,都没有改变。
《沉沦》里男主角的形象依然是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的四周围的。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
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欲望方面,他也表现得异于常人。也许是生活学业的不如意增加了他的苦闷,也许是未经人事的新奇但求之不得的气恼催化了这种欲望,初见女学生时的羞怯激动,偷看旅店主人的女儿洗澡时的澎湃,偷听他人行秽乱之事时的震惊苦闷……都一点一点加剧了他的自卑。在遇见心爱的女子时,他大可以勇敢地追求、展现自我,即使被拒绝,至少努力过,也不至于后悔。但是他呢?他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想,因自己的羞惭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她们对自己的认同,而在想到这种可能性后,又会催生出对女子们的怨恨以及对自己现状的愁苦。在这种反反复复的心态中,他的身体日益消瘦,心理也逐渐萎靡扭曲。
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华兹华斯在文中的出现,“我”多次手捧书籍,试图沉浸于此,但总是不能如愿,“我”会轻易睡去,会被人打断,总之就是无法与之相通。那么,这可不可以说明,“我”永远也无法实现书中的描述的事情?虽然我们都身处大自然,都沉迷于美景,但华兹华斯对美的感悟是澄明的,是由心生发的,清新而隽永。但是“我”,是在被现实打压,在胸中苦闷的情况下来到田间野外,“我”对自然的爱不是纯粹的,而是有前提的,所以“我”无法真正融入书本,与之产生共鸣。困倦与他者,都是“我”的借口,我的无恒性,是在目睹华兹华斯的情感流露后的逃避,因而“脱头脱脑”、“全无次序”,甚至生出“厌倦”的心。
《沉沦》难道不是郁达夫对当时的青年以及当时的自己的深度解剖吗?他的忧郁,他们都有;他的自卑,他们都有;他的苦闷,他们都有……他在剖析自我的同时,也在一刀一刀地割着青年们的肉。他呐喊,他彷徨,他无助,他怀疑,进而,他崩溃了。弱小的国家、动荡的时局中的青年们呐,是如此的渺小而懦弱。他们在挣扎中徘徊,在痛苦中摸索。郁达夫想表达的,他所寻求的,皆在声声呐喊中。(邹嘉玲)。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一
开篇就说,“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一个人读诗的时候会涌出清泪来;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同学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
在异国的孤独让他有了一种类似于诗人的不俗意境。他读诗,wordsworth、heine、黄仲则的诗。可是诗人的孤独总是带有些病态。他出神呆看的时候被农夫的咳嗽声打断,立刻把笑容改装成一副忧郁的面色,“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的”;他愈闹愈甚的忧郁症让他自诩为zarathustra;在学校里他总觉得同学的目光怀着恶意射到他脊背上;甚至于,他不再参加中国留学生开会,同他的几个同胞,竟宛然成了两家仇敌。
在日本留学,祖国的式微令他自卑,让他在心中燃起“复仇复仇,我总要复她们的仇”的烈火,这时的他在爱国的情感中掺杂着对祖国软弱的埋怨。
郁达夫曾经说过,“人家都骂我是颓废派,是享乐主义者,然而他们那里知道我何以要去追求酒色的原因。”这原因用叔本华的话来解释再合适不过:“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必然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失望,沮丧,压抑,然后,就是沉沦。
对于主人公的悲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是也有他自身敏感多疑的原因。情感和生理的空虚,止不住在环境中的脑补,雄心壮志的破灭,最终自我毁灭。我们不能单纯跳脱一切环境来批判一个人,但任何一个人面对任何环境都是有绝对自由去选择的。毕竟《沉沦》主人公选择了毁灭,而作者却选择了改变环境。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二
李xx是女生,是我的好朋友,在班级当班长兼中队长,是我班最大的班级干部。平常和女生在一起的时候,性格很温柔,说话也很随和,时不时还在女生面前开个小玩笑,没事的时候还讲笑话给我们听,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可在男生面前,她就从来不心软,即使男生对她软硬兼施,她也不吃这一套!男生们就在偷偷地背地里给她起外号,例如:“熊家婆”、“母老虎”、“狠毒皇后”、“烦人精”……但这些坏话男生只敢偷偷地说,要是让李宏鑫知道了,绝对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有一次男生骂她,笑话她,被李宏鑫听见了。想知道她是怎么修理男生的吗?来听一听吧。
有一天,早自习的.时候,全体老师去四楼会议室开会。我班由李宏鑫来管纪律。有个男同学名叫李xx,他走上讲台,面对着同学,摆起了造型,他摆的造型既滑稽又好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李宏鑫进来了,同学们立刻不笑了,但李xx没看到,他还以为自己摆的造型不够搞笑,便扭过头,撅起了屁股,没想到这一扭头一下子看到了李宏鑫,吓得他魂都快没了。李宏鑫让他赶快回到座位上,并告诫他要是有第二次,一定不会饶过他。李xx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怎么每次倒霉的都是我啊!都怪我命不好,都怪李宏鑫那个‘熊家婆’,真是一个凶猛的母老虎。”不料这些话被李宏鑫听见了,李宏鑫比他高一些,拎起他的耳朵就让他跳芭蕾舞,李xx不得不踮起脚尖来。李宏鑫厉声问道:“以后你还敢不敢再骂人,你要是再骂,我就去告老师,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李xx只好求饶:“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李xx就是这样的性格,既温柔又厉害,我就是因为喜欢她这样的性格才跟她是好朋友的。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三
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
大多数作品选和文学史对这部小说都做以上的解读,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强调小说中主人公爱国的社会意义。事实上,我在读过小说之后,觉得小说中“我”几次写到“祖国”,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
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感、多疑、偏狭造成的,很难都推到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支那人”的歧视上: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而已,将小说的主题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我以为并不符合小说的真正实质。而从叙述者的语气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一点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在描写到主人公的某些内心情绪时,会有一些近似调侃的句子出现。
如描写到他与兄长之间发生了龃龉,并写信与兄长]“绝交”,描写他心中“恨他的兄长竟如同蛇蝎一样”,然后写道:他“把他兄长判决是一个恶人,他自家是一个善人。他又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把他所受的苦处,夸大的细数起来。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流下来。”
在这一番描述中,作者虽然没有出面分析主人公的极度“自我中心”的错误,但语气显然是不赞同的。
总之,我以为,与其说《沉沦》是一部社会悲剧,不如说它是一部性格悲剧,
以“我”的性格,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恐怕都不会感到快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恋慕少女的少年内心的情绪躁动。而之所以有文学史上那看似严肃的解读,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性”的问题是建国后评论者力图回避的话题,但小说的作者却又是一位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进步作家,《沉沦》也是一部无法回避的代表作,因此只好借着小说中几次出现的“祖国”字样,将小说的主题拉到“爱国主义”上面,对其中显而易见的“性的躁动”避而不谈了。以我之见,这部小说是一部“私人化”极强的作品,如果说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进步思想的话,那也只是由于作者对“性欲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所展现出来的,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四
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
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五
一个抑郁倾向者迷失在自我情绪中逐渐沉沦和毁灭的故事。
读这个短篇的故事时,我实际并不理解文中这个忧郁的青年为什么陷入困境。通读全文之后,我想我大概明白了他部分苦痛的来源。
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富家子弟,“我”无疑是拥有快乐而舒适的生活的,至少童年时期应当是这样,“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换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也可以不去上学,自在地在家里的书屋念书。但后来兄长们的事业出现问题后,“我”只能随长兄去往日本。就是在日本,“我”以一个“支那人”的身份生活着,那里的一切都好像在鄙视并欺辱着“我”,一切人都成了“我”的仇敌。
这一部分的苦痛来源于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且身为一个弱国之民的孤立无援。这是客观环境给这个青年的枷锁,锁住了他年轻的本该自在快活的灵魂。
二是他自己主观心理的因素:“我”从小就有些不同于常人,频繁地换着学校,在其他人眼中这是顽劣,而“我”则认为是无人理解我。到了日本,“我”开始是满怀着期待的,然而现实是弱国之民的尊严饱受践踏,于是“我”痛恨着仇敌们。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触动着“我”敏感的神经,所以我的同学、遇见的路人、中国同乡,甚至“我”的兄长都成为了“我”复仇的对象。
这个青年也许本身就有些孤独忧郁的气质,而日本留学的生活更加催化了他的孤独,最终变得孤僻而古怪。诚然,那时的中国确乎是饱受欺辱的,而留学生的境遇也可想而知。但我却不认为这是这个青年消极、沉沦,走向毁灭的原由。国弱而民受辱,既无法忍受,那么就勇敢面对,找寻出路。苦痛和迷茫无措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只抱怨着祖国的弱小,以此来自我安慰。
这个青年的痛苦完全是因为祖国弱小、因为他是“支那人”吗?不,绝对不是。一个坚毅强大的人,不惧任何的侮辱与践踏,如果因为身为弱国之民而受到欺凌,那么我就站起来,勇敢地斗争,为有朝一日我的祖国可以强大。
我认为青年应当有这样的志气。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都是毫无意义的,那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可怜可笑。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六
《沉沦》是一篇完全由主人公的主观世界所表达出来的文章。郁达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了主人公眼睛看到的世界与他内心里的世界所表达出来的冲突。主人公在看到自然风景时内心的平静祥和,在他与人相处时的种种不融洽造成了他心里的苦闷、矛盾、挣扎、逃避等等心理状态。
他不是在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只是在告诉你当人际关系不融洽时,你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会有很多的苦闷,会有很多的挣扎,也会产生一些与平时不同的行为。这些苦闷与特例的行为或许会使你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奇怪,从而更加剧了你与别人之间的距离。但其实这时你只是生病了而已,就像感冒病菌得不到控制时,会让人发高烧。在与他人相处时,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当他人的想法与你的想法产生冲突,而这冲突你知道,但怎么努力也无法解决,甚至在拉大你与他人的距离时,别纠结,你所要做的只是为这冲突找一个合理的释放。当这冲突找到适当的出路,你的病就会好了的。
主人公在面对自然环境时,能看到它美丽的风景,会自然到自言自语以抒发自己在人群里那种孤寂的感觉。而这种自我的感觉却又很轻易的被小草随风浮动的声音所打断,他或许还是在期盼能有人与他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吧!这种心情,还是自己主动出击,约约朋友,会一会,自己的坏心情还是只能靠自己才能转化为好心情!主人公在日本留学,他深感到自己作为外来者很难融入日本同学之间的话题,于是他想发泄这种苦闷,就找到同是留学生的中国同学,但在与他聊天后,反而更加剧了这种苦闷,以致于他连中国同学也愤恨上了。
让一个人切身的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啊。我想能做到感同身受的人也就两种人:一种人情感智商相当高的人,他会在同情的基础上试着去理解你;另一种人就是经历过这种苦闷的人,他会理解你的感受。但往往在这个时候,通常会有另一个不满足的声音在心底里出现,谢谢你的理解,但请告诉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苦闷。主人公用各种途径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他一直都在凭借自己的力量不断的挣扎,在文章的最后,更呐喊出:中国,强大起来吧。他心底里最强的心声。
而我想,时间若是定义在现代,“坚强起来吧,脆弱的内心”这最强的呐喊声,“坚强起来吧,去找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态度!”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七
读郁达夫小说集《沉沦》,用了两个下午。读书笔记几乎每页都写上几句,我想如果再早些能读到郁达夫的小说,我那个时候不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并非是消极颓废的小说更容易对我产生影响,而是有些人类共有的但不够光明的情绪,在无人倾诉又无人理解的时候,那种旷世的孤独感真的难以消受,如果这时能读上一本好像是在写自己的境遇而自己想写又写不出的文字,那真是神恩赐的最好的知己了,用不着找人倾诉,终于将孤独的难以排遣的情绪找着地方安放了,不自觉地怀着一见如故的激动心情在小说空白处写下给作者的话,这真是两个孤独灵魂的交流了。若作者泉下有知也会很开心。
认识郁达夫在高中,某一册写景散文模块中的第二篇课文就是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是郁达夫的作品中比较适合给青少年阅读的文章,自然和人文间杂其中,情景交融,描绘北平秋色和风土人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由于社会风云变幻和个人悲剧命运的影响,作者在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同时,也流露出忧郁,孤独,苦涩的情绪。但是这篇文章体现出的心境基本是清淡平和的。我最喜欢的那一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对比郁达夫其他几篇小说的写景部分,如《银灰色的死》《茑萝行》可知,他还是向往悠然恬静的桃花源般的生活的,桃花源是陶渊明为落拓不幸的人创设的一个精神家园。
郁达夫《沉沦》里的这些小说诞生的时候,他和我是差不多的年纪,二十几岁的人们认为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一点也是我深有感触的缘故。不是所有的花朵都向着太阳开的明媚,总有一些生不逢时,不逢地,又不肯向土壤妥协,最终险些坏掉。“坏掉”,也不是真正的坏,它相反比谁都热爱脚下的土壤,向往光明,坏掉的是脚下的土壤和关于“好坏”的评判本身。有些时代有些人,不惜颠倒全世界去摆正自己的倒影,唯一就苦了那些真正最先觉醒起来的知识分子,柔弱的肩膀扛不起倒戈的旗帜。他们如果麻木些,愚钝些,也不会生出一腔苦闷,孤愤,踉踉跄跄地跌行在悲苦的大地上。而对于《沉沦》,我认为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沉沦,并深刻的陈迹和剖析,这还不是真正的沉沦了,这是绝望的呼喊啊,满篇都在呼喊着,渴望得到救赎。
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被称作“零余者”,即多余的无用的人。他所创作的“零余者”形象,其实是通过第一感官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文字给人真实坦诚,压抑绝望的感觉。
《银灰色的死》是第一篇,主人公是在日本求学的“支那人”,日本同学瞧不起他,他也对日本同学存在仇恨和报复心理,同时作为人却渴望得到正常的同情和交流;新婚的妻子亡故,和中国留学生也渐渐形同陌路,他只好把精神理想寄托在各种女性身上,从经常去喝酒的那家酒馆店主的女儿静儿,到只打了照面的女同学,爱的理想一次次破灭,抑郁和苦闷一次次催生,最终酗酒过多死在街头上。
到了《沉沦》里面,他和一起来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最终形同陌路,和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因家事分道扬镳,亲手写了绝交信寄回中国去,尽管他认为是他有错在先,他还是想以惩罚自己的方式去报复哥哥。国家将亡未亡的悲哀,人生的百无聊赖,生命的空虚,生活的困顿穷苦,以及时光的虚度像毒蛇一般缠绕嗜咬着他,他残存的体温逐渐冰冷,孤冷之下极度渴望获得温暖和安慰,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流连于花街柳巷,半真半假地和妓女谈恋爱。和“俗物”不同的是,郁达夫逛窑子与其说是去找乐子,其实更多的是寻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一种情感慰籍。他们同样地位低下,为生活所困,同样被时代抛弃,沉沦在迷惑破碎的人生。因此,在郁达夫笔下的嫖妓描写,没有感觉到淫荡或堕落,而是夹杂着国仇家恨,一股同病相怜的空虚哀怨,悲凉之感贯穿始终。另一个角度来说,嫖娼总归是嫖娼,天大的借口也不行。我私以为一个教员,教授频频嫖娼确实不会让人产生多大的好感与同情。话说回来,由于国家的贫穷落后,他在日本连去嫖娼也抬不起头来,在妓女面前也自卑得没有尊严可言。最终给主人公安排的结局是跳海,以这种方式彻底否定旧的一切,保持他自我人格和理想追求的完整。跳海之前的那段话刊登后在当时广为传颂:。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振聋发聩的声音,直接呼出了小说的中心,提升小说的高度。
郁达夫的小说特点之一是大胆暴露自己的这种写法;之二是强烈的主观抒情,清新的笔调;之三是具有反抗和斗争的力量。作为创造社的发起人,他通过浓烈的抒情,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零余者”们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沆瀣一气,他们或痛骂世道歪斜,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比如《茫茫夜》里于质夫为了排遣欲望,骗来杂货店女主人的一根针,一方手帕的情节,读起来常让人难以接受和理解。读第1遍时我觉得倘若这情节是真实的,这样变态的男的令人躲之都不及,谁会施舍给他爱情呢,他个人的悲剧是他的性格和取向造成的,和国家无关。既然如此,为何他的名字也曾震撼文坛的史册?冯骥才说:“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世界,尽力把一切事物都和自己的理解力拉平。”确实是这样,我这认知水平造成了我对这篇小说的误解。翻阅了关于郁达夫在五四运动中活动的背景资料之后,我再读《茫茫夜》,读第2遍时理解到,借针和手帕的这个情节当然不仅仅用于主人公的自陈劣迹,“用熟的针”和“手帕”是有象征含义的,呼吁一种旧社会的解放。旧伦理道德—性解放—个人解放—国家解放。这种特殊的时代的作品,还得放到时代背景下去解读。作家伟大之处不在于描写了自己,在于他把自己痛苦或幸福的种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在于他的文字是社会,是时代,是人类器官和代表。郁达夫的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领土,唤醒了彼时在迷雾中探索道路的青年,也让我又认识了一个曾经也这么孤苦绝望挣扎过的灵魂。
《沉沦》即是低音的《呐喊》。
热门沉沦读后感论文大全(18篇)篇十八
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欲望方面,他也表现得异于常人。也许是生活学业的不如意增加了他的苦闷,也许是未经人事的新奇但求之不得的气恼催化了这种欲望,初见女学生时的羞怯激动,偷看旅店主人的女儿洗澡时的澎湃,偷听他人行秽乱之事时的震惊苦闷……都一点一点加剧了他的自卑。在遇见心爱的女子时,他大可以勇敢地追求、展现自我,即使被拒绝,至少努力过,也不至于后悔。但是他呢?他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想,因自己的羞惭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她们对自己的认同,而在想到这种可能性后,又会催生出对女子们的怨恨以及对自己现状的愁苦。在这种反反复复的心态中,他的身体日益消瘦,心理也逐渐萎靡扭曲。
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华兹华斯在文中的出现,“我”多次手捧书籍,试图沉浸于此,但总是不能如愿,“我”会轻易睡去,会被人打断,总之就是无法与之相通。那么,这可不可以说明,“我”永远也无法实现书中的描述的事情?虽然我们都身处大自然,都沉迷于美景,但华兹华斯对美的感悟是澄明的,是由心生发的,清新而隽永。但是“我”,是在被现实打压,在胸中苦闷的情况下来到田间野外,“我”对自然的爱不是纯粹的,而是有前提的,所以“我”无法真正融入书本,与之产生共鸣。困倦与他者,都是“我”的借口,我的无恒性,是在目睹华兹华斯的情感流露后的逃避,因而“脱头脱脑”、“全无次序”,甚至生出“厌倦”的心。
《沉沦》难道不是郁达夫对当时的青年以及当时的自己的深度解剖吗?他的忧郁,他们都有;他的自卑,他们都有;他的苦闷,他们都有……他在剖析自我的同时,也在一刀一刀地割着青年们的肉。他呐喊,他彷徨,他无助,他怀疑,进而,他崩溃了。弱小的国家、动荡的时局中的青年们呐,是如此的渺小而懦弱。他们在挣扎中徘徊,在痛苦中摸索。郁达夫想表达的,他所寻求的,皆在声声呐喊中。(邹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