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个人发展。下面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的分享和经验交流,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一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组织“我说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吟诵屈原诗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对屈原、端午有进一步了解,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积极性。
教室。
全体同学36人。
2名。
2名。
1、联系部分同学组织有关活动材料。
2、活动提前1周时间通知全体同学,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准备。
3、制作一些幻灯片。
4、在黑板上写上艺术字:端午节主题班会。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播放有关屈原的图片。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说说你对屈原的了解。
请班主任作裁判,分四小组进行比赛,多者为胜。
4、欣赏一段由《楚辞》的内容改编情景小品《屈原与渔夫》。
5、进行一个比赛,请大家说出端午节的习俗,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
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我们选取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7、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吧!屈原是我们的榜样!“哀思者屈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9、主题班会结束,谢谢大家。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举行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体验我国传统的佳节,让同学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7.3教室。
20xx年x月x日。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黑龙江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三
1、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丰富相关经验。
2、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1、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四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1、冬至我知道。
让孩子知道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通过讲冬至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习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2、科学知识。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3、节气习俗。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五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七、活动延伸:学习歌曲《清明》。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六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17大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校将结合今年的端午节,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家庭、学校中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是广泛的,我校的学生以城市子女居多,对过传统节日的风俗了解不多,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教育活动从学校和家庭两个面延伸。通过在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各地的习俗、香囊的制作等;通过在家庭开展亲子间长辈带孩子悬白艾、挂菖蒲、包粽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让队员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爱国爱乡情感,提高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7年5月18日—30日
1、大队部以“倡议书”的形式,把活动的意义、主题、时间、内容、形式等告知全体队员和辅导员,让队员及其家长明确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端午节的活动。
2、开展端午节校园“六个一”:全班一起诵读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和历代爱国主义诗篇;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各地的习俗、香囊的制作等;一次以家政课为主的香囊的制作并组织评比;一期主题黑板报;一次主题班队会;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3、开展端午节家庭“四个一”活动:即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带孩子一起去买过端午节的材料,开展一次“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指导孩子做一份端午节手抄报或电子小报。
4、活动延伸。节日之后,上交心得体会、主题班队会方案、活动照片,也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交流活动所获,从而使节日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七
一、了解农历、24节气。
1、欣赏校本课程-24节气图片。
2、了解农历与公历区别。
3、了解24节气由来。
4、读、背24节气歌,清楚24节气名称。
二、学习冬至习俗、传说。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冬至)。
1、那冬至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点呢?谁来给大家介绍?
3、读“九九歌”。你知道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关系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4、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你们吃的什么吗?怎么都吃的饺子呀?难道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5、原来还有这样的习俗和传说!那你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吗?
(1)冬至大如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吃狗肉。习俗从汉代开始。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3)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4)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6、同学们搜集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下面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刚才交流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三、交流冬至谚语。
四、交流冬至诗词。重点诵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感受诗人情感。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诗句,并抄写到农历游记本上。
2、搜集有关梅花的诗词、图片。
3、下一个节气是小寒,搜集、准备资料。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全新的课,对于学生、对于家长、对于我来说都是如此。由于要对家长开放,所以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家长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吗?课堂上该以什么为重点学习?学生们的准备能不能达到预期设想?学习效果会怎样?……众多问题困扰着我,在上课之前心情一直是紧张的。但最终的展示结果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们课堂上充满了兴趣,表现的很精彩;家长们反映也很热烈,觉得这样的课堂很能锻炼孩子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也让孩子对诗词的.背诵更有兴趣,都表示会支持我们的校本课程继续开展下去。尽管课堂上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效果,但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
1、由于是第一次开课,所以对于课堂模式还是不很清楚,整节课下来环节不够紧凑,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容量过大。由于是第一节课,要把农历、24节气的知识都介绍给孩子,所以课堂内容有些多,导致整个课堂比较急,每个环节都不能深入进行,有些浮于表面。
3、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以后每节课前要做大量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有的放矢,避免出现不知孩子在讲什么的情况。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八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男: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
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男: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女: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
女: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一)、了解清明节。
1、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及国外清明节。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二)、学会去爱。
1、故事《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
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九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录象、图片、纸花。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体验清明的气氛。
三、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四、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五、教育幼儿爱祖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活动,让同学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并且参与端午节,在端午节里参加一些民族传统活。发扬爱国精神。
端午节、享受快乐、爱国很重要。
端午节前夕四、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
(1)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学习古今中外热爱国家的英雄事迹。
(2)以这次端午节"端午节、享受快乐、爱国很重要"的主题布置班级、班级黑板报、主动组织活动,如,包粽子、知识竞赛等等。
(3)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爱国精神。
2、活动实施安排:
1)开展班级活动。
(1)让学生讨论,如何做班级活动,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包粽子比赛或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来享受一下这些民族风俗。
(2)利用午会课,举行关于端午节的班会,举办"我爱我国,端午节主题班会",以端午节主题班会出一期有意义的黑板报,向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开展班会后成的.心得,说说在活动中得到的快乐。
(1)收集端午节的来历资料,宣传端午的名人名言,关于端午的传说,值得纪念的人,自己在端午中的心得体会等,出版一期自己的劳动小报。
(2)班级组织一次小报评比活动。
(3)在关于端午的主题里,写一篇报道。
五、端午活动节安排:
1、倡导同学们主动参加活动,各抒己见。
2、积极开主题班会,做到有意义。
3、出好黑板报和小报。
4、在班级中评选最佳报道集合小报,并给予鼓励。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一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1、音乐磁带。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二
1、感受过年时手提彩灯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鼓励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并试着遵守游戏规则。
一、活动导入。
过年家家挂灯笼。灯笼很美丽,那么你想不想把灯笼请到教室来,我们一起和它做游戏。
二、共同游戏。
1、听听音乐里欢乐的气氛,感受过年时的快乐。
2、说说自己拿到的小灯笼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长得什么样子。
3、提着灯笼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四散地走动。
4、用音乐节奏把走步动作和晃动彩灯等等动作分开来,让幼儿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例如:跑跳、转圈、蹲、起等。
5、一段音乐结束时,找一个好朋友交换灯笼玩一玩。
三、情感激发。
我们一起和小灯笼跳个欢乐舞吧。(幼儿尽情的在音乐中与灯笼共同游戏)再次感受过年时欢乐的气氛。
由于小朋友是第一次拿着灯笼活动,出于好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灯笼上。教师可以先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先让幼儿把玩灯笼,然后再进行舞蹈和做动作。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三
1、会轮流使用工具与材料制作月饼,活动后能与同伴共同整理环境。
2、体验与家人或同伴一起制作月饼及分享月饼的快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核心要素:中秋节共团圆全家人与祝愿。
品月饼香又甜赏明月情无限。
1、录音机,音乐磁带《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
2、制作月饼的模具、材料。
(一)导入活动:
1、音乐活动,欣赏歌曲《打月饼》和《八月十五月儿圆》。
2、请幼儿品尝月饼。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制作月饼,幼儿观看。
2、请幼儿亲手制作月饼。
4、收拾整理用具,听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材料找家”的游戏。
5、将制作好的月饼送到厨房进行烘烤。
6、为了进一步巩固轮流等待的礼仪规则,让幼儿讨论:“你在做月饼时,是怎样和其他小朋友轮流使用工具的呢?”
(三)结束部分:
分享自制的月饼,体验动手制作月饼的快乐!
1、情景表演:
(1)听音乐做律动(把做月饼的过程用音乐表现出来)。
(2)请幼儿进行模仿和创新。
2、在美工区出示各种各样特殊月饼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并制作月饼。
3、在角色区域“蛋糕房”可以继续开展制作月饼的活动。
(1)家长应随时引导幼儿来帮自己做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2)家长可与幼儿一同制作一些特殊的月饼,拍成照片后带到幼儿园参加评选活动。
引导幼儿吃食物时先敬给长辈品尝。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四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懂得尊老是一种美德,并努力做一个尊老的好学生。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两九相重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有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听音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全班同学集体朗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敬重自己的长辈,也要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而对于你们来说,如果能做到那样,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人见人爱人夸的好孩子。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五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化遗产。通过组织学生对中秋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化。
迎中秋,庆国庆。此次中秋正值国庆节期间,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儿童友好”构建一个多维的、友好的、自然的生态教育环境,促进每一个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发展。
二、参与对象:
201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
知中秋、聊中秋、明习俗。中秋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其特有的由和习俗,因此首先要了解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利用班队、晨会时间,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并能讲一讲自己眼中的中秋节。
2创作小报。
3评选展览。
班级布置、戗牌展览。各班利用班队或晨会时间,请各组代表上台交流本组制作的小报,并在班级化布置中有所体现。每班再推荐2幅精品给年级辅导员,布置在校门口戗牌上展览,供全校师生观摩欣赏。
五、活动评奖:
每班结合小报制作情况,评选出“小报制作达人”2名;根据各组中秋民俗知识宣讲情况,评选出“民俗小博士”2名。
tag标签:
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七
1、理解并学习古诗,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及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电脑课件。
1、观看电脑课件,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感受并理解古诗。
(1)完整欣赏电脑课件,初步感受画面。
(2)第二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
(3)再次欣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学习古诗,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即把枯燥的古诗,根据其内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对其故事情节适当地加以夸张,以吸引幼儿。而故事又是幼儿最喜欢听的.,通过听故事,可以增强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背诵,效果要好许多。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八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ppt课件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项链,送给爷爷奶奶。
《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十九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20篇)篇二十
月儿圆,中秋乐。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意义,感受节日的气氛。
2、体验和同伴、家长一起表演、品尝月饼的快乐。
1、请每位幼儿带一些月饼及其他食物。
2、发邀请书,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1、谈话,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月饼和很多好吃的食品,还请来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在中秋节要吃月饼呢?引导幼儿自由谈一谈。
2、节目表演。
师: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来到了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为他们表演一些节目吧!
3、品尝月饼。
大家一起品尝月饼。鼓励幼儿相互介绍月饼的形状、味道等,并鼓励他们相互赠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