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启示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大全四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储xy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启示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篇一

师:刚才我们的教室虽然是静悄悄的,但每一位同学都在专心读书,静心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收获。能把你们的阅读收获拿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吗?

生:我读懂了“惊愕”这个词语的意思,“惊”和“愕”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所以,“惊愕”的意思是与心情有关系的,惊愕,就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师:“惊愕”的“愕”虽然是个生字,但你能从它的字形推测出它的意思,非常好。

生:我想来补充一下弟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惊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师:补充得非常好!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对“惊愕”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生:我在读到“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句话的时候,联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野草的生命力很强,火是烧不尽的,所以,我认为用火烧的办法除草是治标不治本。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要这样学会旁征博引,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生:通过阅读文章的第4自然段,我知道了哲学家是探讨人生奥妙的人。从这篇文章中,我还看出哲学家很有智慧,他能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领会深奥的人生道理。所以,我很佩服哲学家。

师:谁不佩服有智慧的人呢?

生:我也佩服这位哲学家,我觉得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很独特。他不是把道理死教硬灌给学生,而是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样学到的是鲜活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他带学生十年游历,个个都成为了饱学之士,如今,他又把学生带到旷野里,为他们上最后一课,教他们怎样做人。

师:你的这番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

生: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我把这一自然段读了又读,感到这几句话的分量很重,值得我一辈子去玩味。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重要。

生:读了这篇文章, 我想到了“美德是一个人的守护神!”这句名言。

师:是呀,一个人如果失去做人应该具有的美德,即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价值呢?

从这个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者注意寻求着学生自己的声音,课上就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披文入境,师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所以,师生双方奏出了一曲最为壮美的和声,演出了一台最为灵动的活剧。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共享;这样的场景中,创生着的是一种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新方式,一种自由表达和合作分享的新平台,一种“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这样的场景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生命存在的价值,心灵成长的幸福。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启示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篇二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理解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体会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并且哲学家都说他们是“饱学之士”了,哲学家还要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结合课文,说说,哲学家心里的“杂草”和学生心里的“杂草”有什么不同?结合生活,想想,学生和哲学家的回答的回答对还是错?区别?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3)同桌相互讨论后,再全班交流。

3、精读第十自然段。

(1)请你们谈谈“根除”杂草的唯一方法什么?

(2)“旷野里的杂草”和“灵魂里的杂草”有什么区别?

(3)对于哲学家来说,这是他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对于他的学生来说这堂课是不是最后一课?为什么?

(4)背诵最后这段课文。

三、扩展阅读练习:(推荐课文:《最后一课》节选)

(1)比较两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课堂“六分钟写作”《我读……最后一课》。先写出所读的文章内容,然后就自己阅读的文章内容及思想写自己想写的话,全文不少于100字。

小组之间开展朗读比赛和抄写及听写词语的比赛。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启示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篇三

style=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align=left widow-orphan mso-pagination: left; text-align: 0pt; 0cm margin: white; 18pt; text-indent: break-all; word-break: 0% repeat scroll transparent none>苏教版语文第11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片断

我教《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教例:苏教版语文第11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片断

一、自读课文2—9自然段,读后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1、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2、交流讨论。

师:大家刚才读得非常认真,老师从你们的表情上就已经看出来了。要知道“读”可是思考的基础啊下面谁先说说你准备用哪个词来概括这一部分内容。

生:我用“师生问答”来概括,因为这一段的内容就是老师问学生答。

生:我觉得用“出乎意料”概括比较好。老师的才高八斗可最后一课的问题却这么简单,这完全出乎他学生的意料。

生:我看用“深奥”好,老师的问题看似简单,但道理却十分深奥。

生:我觉得用“简单”最好,最后一课满腹经纶的老师不但提的问题简单,而且上课也十分简单,一堂课老师只是“点点头”、“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老师除了提问外什么也没说!

……

师:大家回答得真不错!这说明大家都动了脑,大家也都具有哲学家的头脑。哪到底哪个同学的回答更胜一筹呢!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

师:大家有没有答案了?

生:我们认为蒋雨骎的“简单”好,哲学家问题简单,上课简单……

(接下来学生成了一边倒,都认为是“简单”好。)

师: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下面请同学大声地、认真地读读课文的10—11节。

(学生读课文)

师:谁再来谈谈看法。

……

生:哲学家的问题,上课看似简单,但又不简单。因为在简单的问题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奥妙。

师:佩服!佩服!秦大哲学家!你分析得真有道理,我想你长大以后一定也能成为一名满腹经纶的大哲学家。

那哲学家的问题里又蕴含着什么道理呢?(齐读11自然段)

(理解“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灵魂的杂草是什么吗?你又准备用什么美德去占据它呢?

(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看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尤其是平时作业完成比较慢,而且经常不完成的王熙杰竟然也结合自己的实际作了回答,让我好一阵感动)

王:我觉得我灵魂里的杂草就是“懒惰”,我要用“勤奋”去占据它。打败它。

(同学们听后都鼓起了掌)

……

反思:

“简单”中“不简单”! “文似看山不宜平”,课堂教学应如一篇生动耐读的文章,涌起情感的高潮,在“潮涨”的时刻,学生的智慧之门豁然打开,他们的头顶仿佛出现一片湛蓝的天!我寻找着这样的锲机。像一个摄影师举着他心爱的相机,寻找着触动他灵感的一刹那的迷人风光。而求异,让我拿到了这样的金钥匙,它如闪闪的星火,燎亮了学生的心田,也为课堂教学的高潮推波助澜。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启示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读后感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理解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2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体会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并且哲学家都说他们是“饱学之士”了,哲学家还要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结合课文,说说,哲学家心里的“杂草”和学生心里的“杂草”有什么不同?结合生活,想想,学生和哲学家的回答的回答对还是错?区别?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3)同桌相互讨论后,再全班交流。

3、精读第十自然段。

(1)请你们谈谈“根除”杂草的唯一方法什么?

(2)“旷野里的杂草”和“灵魂里的杂草”有什么区别?

(3)对于哲学家来说,这是他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对于他的学生来说这堂课是不是最后一课?为什么?

(4)背诵最后这段课文。

三、扩展阅读练习:(推荐课文:《最后一课》节选)

(1)比较两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课堂“六分钟写作”《我读……最后一课》。先写出所读的文章内容,然后就自己阅读的文章内容及思想写自己想写的话,全文不少于100字。

小组之间开展朗读比赛和抄写及听写词语的比赛。

 [2] [3] [4]  下一页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有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想在德国找一份工作,到德国20多家大公司去应聘,但都没有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你猜猜。

生:因为是中国留学生。

师:你的意思是说德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留学生。

生:可能是工资太低。

生:也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生:我好象读过这个故事,好象是说他乘公交车逃了2次票。

师:握个手,叫什么名字,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所以见多识广。其实原因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是个生字,翘舌音,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上了什么内容?(教师打一个小问号)

生:通过最后一课,哲学家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打大问号)

生: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哲学家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哲学家?教师又打一问号)

师:听说大家已经把课文预习了几遍,那老师直接请大家来展示你们熟练的朗读了。边听边想,读完后看大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

师:课文中的那位哲学家是干什么的?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的奥妙。

师:是啊,在我们看来哲学家苦苦探讨的人生奥妙,肯定是非常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今天,却让他的弟子们,(板书)惊愕不已,为什么?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师:什么问题?

生:如何铲除田野里的杂草?

师:这个问题简单的不可思议,连小孩子都能回答。老师昨天在备课时,一直为这个幼稚的问题摇头好笑,真有点怀疑哲学家的智商了。(学生好笑)

师:好笑归好笑,课还是要上,对于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答案还是要有的。请同学们默读第4——10自然段,看看弟子们是如何做的,哲学家又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看法?你倾向于谁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先不急,把你的观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先小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显得很活跃。)

生:我比较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因为,他不像弟子们,杂草是铲除了地还是荒着,现在哲学家种上了谷子,提供了粮食,发挥了作用。

生:我除了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外,还比较赞同斩草除根的弟子的做法,他彻底清除了杂草,圆满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师:也许你没有真正种过田,听农民伯伯说,斩草除根了,看似彻底铲除了杂草,但(板书草籽)却落进了泥土,来年,草籽还会生根发芽。懂了吗?

生:我赞同用石灰除草的方法,我看过石灰被水冲洗后,那些杂草被干死了。

生:你们两位都没有哲学家的好,光除草却没有用。

生:哲学家种庄稼,也要先除草,然后种上庄稼。

生:庄稼地里,不可能全部是谷子,肯定也有杂草。

师:同学们争论很激烈,看来,我得请最后一位同学来总结了。

生:你们都有点偏题,现在不是要讨论如何种庄稼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的做法都不能彻底清除杂草,而只有哲学家的做法彻底铲除了杂草。

师:谢谢你的总结。刚才大家议论的弟子们的做法包括那位用石灰的方法,虽然地表上的草死了,但根还在。(显然教师这个补充滞后了),都不能彻底根除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杂草仍然有生存的空间。而哲学家呢?用事实来说明一切。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不过他们所看到的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

生:杂草丛生。

师:而是

生:变成了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师:请大家注意两个字“长满”,为什么?

生:说明,全部是谷子。

师:对,杂草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我想此时此刻,那些弟子们看到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一定也会惊愕不已,当然不是对当初那个简单幼稚的问题而惊愕,而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起先有点迟疑,显然这是老师的问题。但学生还是举手了。)

生:因为弟子们觉得自己的方法没有彻底铲除杂草。而哲学家的方法真是太高明了。

师:所以,弟子一个个由惊愕转为敬佩。你们认为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具有良苦用心的人。他通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重实践的人。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更好,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

师:对,哲学家是充满睿智而高明的,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是——

生:满腹经纶、饱学之士。

师:他们对如何铲除杂草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齐读第11段。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杂草,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第一个杂草指旷野里的杂草,第二个杂草是指人头脑中的不好的思想。

生:灵魂里的杂草指丑陋的东西。

生:指私心杂念。

师:对,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那么,具体指哪些呢?

生:懒惰

生:自私

生:欺骗

生:凶残

……

师:对,要铲除这些灵魂里大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来占据它。例如,要铲除懒惰这棵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勤劳来占据;或者说,用勤劳来驱除懒惰。你想用什么来驱除什么?

生:我要用大公无私来驱除自私自利。

生:我要用善良来驱除凶残。

生:我要用诚实来驱赶欺骗。

……

师:很好,只有这样,那些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杂草才会彻彻底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纯洁。只要我们从小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真的种子,就能开出善的花朵,就能结出美的果实。(学生不住地点头)

师:这就是这位哲学家一直在探讨的人生奥妙,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课上,想告诉学生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朗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这就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再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那些学生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生: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要记住这个人生哲理。

师:对,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努力践行这个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学生第三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同学们,这一段从内容上讲,它是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但从写法上讲,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一点化腐朽为神奇,使原本平淡的文章,顿生光辉。

师:我们还是把目光回到那位博士生身上,他被几十家大公司落聘后,最后想屈尊就驾,找到一家小公司。谁知,竟也遭到和前面相同的厄运。他再也受不了了,质问公司老板究竟是什么原因。老板说:“我们从你的记录上,查到了你有三次在公交车上逃票的记录。”那位博士气愤地说:“难道我的博士文凭比不过三张车票。”如果你就是那位老板你会怎么说。

生:比不过。三次逃票可以看出你不诚实,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生:我还是不能录用你,因为虽然是三张车票,但可以看出你喜欢贪小便宜,我们公司一旦雇用了你,如果你为了贪便宜,肯定会损害我们公司的利益的。

生:对不起,虽然你的知识很丰富,学历很高,但三张车票像一面镜子,照出你心灵的污垢。你的灵魂里长着杂草,请你除掉了杂草再来应聘吧。

师:是的,这位博士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是有一样东西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人的美德,我们从小就要培养美德,用美德占据心灵,千万不要让杂草在你的灵魂里有生存的空间。今天回家请每位同学制作一张书签,把这条人生哲理夹在自己的书里,时时处处督促自己用美德铲除灵魂里杂草。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怎么会有庄稼的?你想过吗?联系上下文想想看。

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什么?

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啊!

【欣赏】

一年前,哲学家和学生约定在郊外再见,而一年后,当学生如约而来,哲学家已飘然而逝。你是否为哲学家未能赴约而遗憾呢?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哲学家已经用他的方式给了学生如何根除杂草的答案--在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上种上庄稼,进而促使学生领悟到关于人生修养的真理--用美德占据灵魂。

这两节写得简洁而深刻,把哲学家最后一课的意义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揭示了出来。当学生如约而来时,见到的是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已经不见了杂草,而这些庄稼从何而来的呢?我们若联系前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自然会明白这些都是哲学家的安排。哲学家仅仅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根除旷野里的杂草吗?不,他不愧是一个"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即使他的最后一课也不会偏离他一生探索的主题--关于人生的真理。于是,他借助于谈话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并产生办法,然后他用作业的形式--要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根除杂草,让学生去发现根除杂草的最佳方法。从而使他的学生最终明白老师最后一课的意义--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哲学家是睿智而深刻的,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满腹经纶,他们都对"杂草"的意义有了深层的理解。旷野里的杂草就是自然界的杂草,而灵魂里的杂草则是不良思想,是人生中对做人有害处的"恶念",是与美德相悖的丑陋品性。

哲学家的聪明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在自然界里如何彻底根除杂草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教育启发了他的学生,而他的学生们的过人之处正在于正确地理解了老师的用意,领悟到老师在最后一课指出的真理。

【表达方法提示】

让文章"亮"起来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要有精彩之处,不可平淡,有了精彩之处,文章自然会"亮"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叹服。

一篇文章若能让读者觉得有"亮点",就不失为好文章了。那么,这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亮点何在呢?大家一定会把文章的结尾视为精彩之处。的确,这篇文章的结尾为文章增色不少,是文章的闪光之处,他把哲学家最后一课的意义揭示了出来,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领悟到关于人生,特别是为人修养的真理--用美德占据灵魂。

文章先叙述一件事情--哲学家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平平常常,那有什么过分特别之处,而读者读到结尾时却豁然开朗,在内心闪过一丝会意的微笑,顿时觉得这篇文章立意深远,构思巧妙。原本平淡的叙述也因结尾的升华而显得充满了智慧的高度。寥寥数语,可以使文章顿生光辉,文章中的精彩词句的作用功不可没。

让文章亮起来的方法很多,有的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实现,有的依*动人的情节,有的则警句发人深思,有的借助于情感的抒发……无论哪种方法,读者总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使文章灿烂生辉的地方。因此,我们同学在习作时,为了把自己写作的意图说清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可以根据需要也来一些精彩之笔,使文章更有深度,自然会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创新与实践】

1、你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得怎么样,谈谈你对这位哲学家的看法。

2、把课文最后两句话工整地写下来,制作成一枚书签,或写成一幅书法作品,送给自己或自己的好友。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z 1646-1716)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百科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

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

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

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

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1870.4.22-1924.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上一页  [1] [2] [3]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手抄报 《汤姆·索亚历险记》思维导图(实用十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分数的意义教学策略实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分数的意义教

    贫困生助学金补助申请书(十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撤销吸烟处分申请书800(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2023年学生走读申请书400字(精选十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雨巷》教学设计脚本式(精选1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半年述职报告士官 士官下半年个人述职报告(汇总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2023年策划部年度工作总结十三篇(优质)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

    最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大全12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

    热门约谈提醒谈话记录案例

    岗位职责的明确性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管理,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学习和掌握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下面是一些关于岗位职责评估和激励机制的研究和探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