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以秦王三次神态变化为线,明确故事情节,廓清字音与翻译。
2.通过演读和纷纭说“士”把握人物形象,说话技巧,认识“士”的精神。(重点)
3.通过史料辨析深入体会“士”人的精神。(难点)
教学流程
(一)见士是士,体会叙事的精彩
1、讲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么意思?既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知道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后,在不改变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师给的关键词来讲讲文章所写的故事。
2、交流
①生生、师生交流。 主要围绕“易、加惠、弗、使、长者、错意、广、逆、轻、与、直、怫然、免冠徒跣、抢、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挺、色挠、谢、徒。”等词语进行字音及翻译的纠正。
②说精彩:围绕学生认为的精彩环节进行表演。
③故事小结:故事剪裁得当叙事精彩,人物间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唐雎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3、认识“士”
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精神。
4、纷纭说“士”
战国末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士。关于“士”的种类有: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叫“策士”;为国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晓阴阳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谋划策的叫“谋士”;能言善辩的叫“辩士”……士可称为“平民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官职,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进阶为官,甚至成为贵族。唐雎是哪种“士”在文中找出确凿的依据。(小组研讨)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 (力、据、节)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在整个事件中秦王的恃强凌弱、外强中干与唐雎形象成鲜明对比,同时唐雎的凛然正气、有胆有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士”人风采——有理想、有气概,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正如我们所知的“荆轲刺秦”中的荆轲,他们都是“士”人的魄力与精神的展现。
(二)见士非士,寻访史料的真伪
1、翻转
刚才我们说到荆轲,为何荆轲刺秦竟不似唐雎这般容易呢?
2、研讨
文章不合事理之处。通过学生质疑和材料运用明确人物、地点、事件虚构成分很浓。
材料1:
事件
时间
资料来源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劳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敬诺。 ”遂约车而遣之。
约公元前266年
《史记·魏世家》《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杀晋鄙救赵,唐雎劝说信陵君要忘记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约公元前257年
《战国策·魏策四》
《古文观止》
秦王要通过易地吞并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完成出使任务。
约公元前225年后
《战国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3:地点篇
(三)见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启悟
为什么把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却描写的如此精彩?(结合材料4、5进行小组探究)
材料4:
《战国策》因其采用丰富的人物形象、雄辩的论说、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反映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精神风采,故在文体、文风、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巅峰。
材料5: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 ,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日知录》
2、探析
①历史散文特点
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类夸张和近乎虚构的笔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历史散文的文学色彩。
②历史散文特点凸显人物精神
作为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不辱使命,堪称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从“道义”上暗刺了秦王的不义,是一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勇士与义士;在与秦王唇枪舌战的对话中,是明确自己立场,最终说服秦王的辩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对唐雎无畏品格的赞赏,就是对“士”精神的赞颂。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人的魄力与精神。这就为后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样作用。
③时代特点呼唤“士”精神的传承
春秋战国开始,礼乐崩坏,人民素养需要重构,国之尊严需维护,更需要唐雎这样榜样来传播和弘扬 “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点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业布置,技巧“士”为先
1.自学《战国策.齐四》中《齐宣王见颜斶》,深入体会“士”文化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难点
朗读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天下第一楼》的剧情。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赏析文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天下第一楼》,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话剧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文本链接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后来,“福聚德”内忧外困,最终走向没落。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
卢孟实,王子西,罗大头,常贵,唐茂昌,唐茂盛;主要围绕“福聚德店堂”的即将衰落展开情节的。
五、课文精读
1.浏览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情节的概括。
3.分析“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
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
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4.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5.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①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②卢孟实一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物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③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④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⑤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言而总之: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罗大头形象】
①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
②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撂杆子走人。
③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而言之,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
【其他人物形象】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六、文章主旨
本文以中心人物卢孟实在与少东家、克五、饭店伙计等人的一系列矛盾中展开情节,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
七、写作特点
语言富有方言特色,充满着浓郁的京味。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阅读下面文章,解答问题。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2分)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3分)
答案:
1、c 别号是鉴湖女侠
2、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3、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2、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今天由我和同学们完成这节校本课
师:播放《精忠报国》。
师:关于岳飞,你都了解些什么?
预设: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关于岳飞,我知道一个小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了解到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在南宋时期抵抗金人的侵略,保家卫国,是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岳飞这首《满江红》(板书课题)
预设:句子比较多。 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分为两段
师:这就是与诗并称双绝的,叫做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有词牌,即曲调。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满江红是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这首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并且纠正字音。
师:还有谁想读?
师:那请你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读的字音准确,流畅,就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竖起大拇指,看来你们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呀!
师:同学们都知道,无论是读诗或者读词,都应该有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请你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把停顿的地方用 / 标出,重音的字下面加点。
师:老师也把自己的停顿和重音画出来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词,你可以按照自己停顿的方式,也可以按照老师的停顿方式。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停顿在什么地方,重音在什么地方。
师:指名读,找两个学生 ,指导重音和停顿、师:重点指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高昂)
师:这句话的意思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
师:岳飞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师:这首词是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已经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就在岳飞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师:既然怀有这样的情感,那我们的情绪、语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语速:缓慢的
情绪:悲伤地 后来是信心满怀,高昂的
指名读,评价
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播音员方明老师的范读,注意他的语调、语速和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播音员这样读一读吗?
1、找一人读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再找一人读
3、再找四人读 (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4、老师也想跟大家读一读这首词,我独上半句,你们齐读下半
句
5、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6、 试着全班背一背
7、 我们试着每组一句来读一读, 读的时候要起立,最后一句要全班齐读,读两遍。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他所说的学习目的与内容,则不足取。文章层次分明,描摹细致,情意恳切,词畅理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前准备:
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窗:
1.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了解作者及体裁特点,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可以让学生轻声跟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我会读
4.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5.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以: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6.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 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积累文言知识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探究文本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呢?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明确:第1自然段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然后在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诸生的学习条件,与前面作者的情况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劝勉马生刻苦学习。
2. 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学条件的?
明确:求学条件艰苦:为了表现艰苦,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家贫”。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幼年时和成年后的学习条件。
3.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作者两个学习阶段的艰苦条件。
幼时求学的艰难:
致书之难借书抄录;(假借于藏书人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
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种艰难又包括三种情况:
c、生活之苦,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组袍敝衣”。
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明确:靠的是勤奋、专心、坚韧。
8.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诸生条件优越的?
明确:(1)作者不无感慨地回忆自己少年时艰苦的读书环境,及虚心求教、刻苦学习的读书经历,与当时太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作了对比,进而勉励善学的后生马君则,希望他能体会自己提携后进的良苦用心,坚持好学不倦的志向。
(2)作者以太学生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说明了学业能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学生讨论,以小组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引导: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了升华了课文主旨,结合现实中能体现勤奋求学的例子加以感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设计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且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慕圣贤之道
若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课堂中学生学习劲头很大,气氛很好。另外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屏显)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二、我与文本交流
1、师范读课文
2、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海燕各有怎样的表现?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海燕:渴望、迎接、呼唤
三、我与作者交流
(一)学习对比及作用
——对比衬托出海燕无比英勇、乐观的形象
2、作者对这些鸟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鄙视,摒弃
(二)学习象征意义
1、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3、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四、我与同学交流
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板书:
海 燕
高尔基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对比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暴风雨象征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象征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象征沙皇的统治势力,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九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二、学生复述课文
1、一学生复述
2、其他学生补充
三、探讨研究
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3)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长久的不回来?
香甜 真实的“枣”是甜的
老人对往昔的回忆
孩子对父亲的回忆
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苦涩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
现实生活中孩子寂寞的期盼
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和事例,总结老人和小孩的形象。
老人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怀旧、传统、孤独,
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 思念父亲、天真单纯、懂事
3.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
“枣儿”是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
7.请学生表情朗读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用多媒体播放。(播客上有)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感悟,字数300字以上。
2、预习《音乐之声》
七、板书设计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满江红教案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注意《满江红秋瑾》 :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总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三、自学探究
四、展示点评
五、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