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再别康桥教案课后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7篇)

时间:2024-11-18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再别康桥教案课后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7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再别康桥教案课后反思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一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交由学生来决定,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扣住“离别”这一主题,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我先让他们读一遍,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然后再读,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响亮,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不可能放声高歌,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三

教学《再别康桥》,虽然经过反复备课,似已胸有成竹,可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班级,还是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有些环节处理上略显急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完全体现,留下了不少遗憾。

《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我抓住“再别”这文眼由学生回忆学过的离别诗进行导入。一开始学生就给了我一个冷反映,大多数学生没能回忆起离别诗,只有一位学生说出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后就一阵沉默。而我急于想完成此环节,就引导学生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后,又说出了一些送别诗的诗题:如《淮上与友人别》《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就匆匆进行小结引入:在这些离别诗中诗人要离别的对象大都是故人,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诗人离别的却是他那至爱的母校。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看似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其实不难发现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而忽略了学生实际。在未知学生实际的情况下,教师应要有多种的情境预设,再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创设教学方法。在学生一时无法回忆学过的离别诗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处理:教师说出诗句的上句,由学生说出下句;也可以教师说出诗歌的题目,再由学生回忆相关诗句。这样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因为之前的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不主动情绪深深的影响了我,使我在这个环节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遏制是新课改课堂中一大败笔。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对于“忧伤”却没有给予回复。其二是课堂随笔练习时,要求选择《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最喜欢的一节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绘这情景交融的画面,在5分钟时,完成随笔的学生几乎没有,但是写上一两句话的却大有人在,而我忽略了这一细节,没有让学生展示他们随笔,这又是由于教师力求完美的心欲造成的缺失。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四

一、吓着了孩子

我预想的是以激情碰撞激情,以诗意引领诗意,在课堂上演变为老师唱独角戏。诗意的开场白让学生费解,精彩的示范朗读吓着了学生。还有就是,老师教态不够自然,有点拿腔拿调,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及时,充分,这节课成了一节老师的表演课,而学生一直不敢表达,也不敢展示自己的朗读,生怕出丑。所以,老师太注重“听课效果”,要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使自己的设计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课堂的互动性。否则,你在课堂上无论多卖力,学生是不会跟进的。

二、心中只有程序

自以为解读准确,设计新颖,在课堂上心中只有自己设计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课堂上得及时反应,适应学生的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失去了许多重启对话的机会。比如理解“荡漾”一词,有学生说“回想”,如果老师此时追问一句“他是怎么想的”,它有可能成为课堂改变沉闷局面的一个节点。反思原来的设计,觉得还是一节一节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品味,“慢慢走”,“来回走”,这样学生对意象的特点把握得会比较准确,对词语的理解会比较深入,对感情的领悟会比较到位。要挤去设计上的“豪华装修”,比如多媒体的音像,比如所谓的“探究”甚至是范读课文,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这样学生可能上得更主动更活跃。

三、准备不够充分

这一星期,我太忙了。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还有朋友的各种应酬。星期四在外面吃过晚饭已经8点了,备课一直到凌晨1点,整个人昏头昏脑,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没有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做一些热身运动。课堂上由于师生不在状态,互动性没有了基础,课堂始终活跃不起来,灵感的火花就不会闪现。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老师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和点拨。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五

上周三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组内的同事都去听了课。教导处张主任暨高二、高三的几位美女同仁也都莅临指导。事后觉得这节课有几个地方自己处理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想早点写下来跟同仁们交流。腹稿是有了,无奈头脑老是乱糟糟的进入不了状态。这周大休了两天,心境平静。晚上六点多钟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理思绪写完下面四条内容后看看表是十点十六分。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吧。还望读者诸君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史建筑老师的做法是:用多媒体打出 “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让学生暂时先不要看书,而是看着屏幕上的这几个字提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康桥,康桥是什么地方”,(注:这是关于地域上的问题)“为什么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再别康桥”(注:这是关于时间上的问题)。“既然有再别,是不是有一别?这一别二别之间是怎么过渡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等等关于诗歌内容理解上的问题。这方法好!教育专家陈忠梁老师对此大加肯定。尽管学生提的问题不是很专业,但老师能耐心地听并适时地加以鼓励,始终微笑着听学生讲。这对进入这首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避免了老师的填鸭式灌输,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思考,能动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动地发散性思维大有帮助。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号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在高一级部搞实验。我何不也试一试呢。

后来我也这么做了。按照学校部署,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陈述。效果很好。学生发言踊跃,提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史老师的学生差。我很欣慰。只不过,跟史老师稍微不同的做法是,我在开始讲课时,先在大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话送给学生。这句话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我2002年跟贤玉贞同志去日照观摩xx省语文优质课比赛的时候跟日照一中的一位姓李的参赛老师(好像是叫李东昇?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了,课讲得很老道)学的。记得他当年讲的课题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上课也是没有立即进入正题,而是让学生看着“胡同文化” 和“汪曾祺”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当然,学生问的问题形形色色,什么都有,像“胡同文化是什么文化?”、“胡同会有什么文化?”、“汪曾祺是什么人?他跟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说完后,李老师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来做了一个小结,肯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当初听课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导入设计得好,这句话也用得好。印象很深,一直记着。

又跟李老师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我是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且微笑着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就看着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发现了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提不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你发现不了问题,那就说明你有点问题。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善意的小玩笑吧,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从学生脸上的微笑和随后的积极发言我能看出,他们知道我并无恶语讥讽之意。

诗歌不好讲,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也是。语文老师都有体会。所以,一些大型的活动像优质课比赛什么的,大多都选用诗歌和散文来做比赛课题,因为它对老师的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是借鉴了史老师的一些做法。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文字——“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然后启发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写母校风光景物的诗节。学生较轻松地找出了2、3、4三个诗节后,我接着把“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几个意象特别点出来,作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做了强调和讲解。因为意象的问题是个难点,也不用启发,就直接告诉学生“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把它记下来,记书上,很重要,以后还要用。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不解决不行,因为它牵扯到学生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理解。不仅是这一节课要用,就是以后学习唐诗宋词模块的时候还要经常遇到经常运用。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习就顺利了。

中间的几个诗节解决好了,开头和结尾的几个诗节也就很好处理了。此不赘述。

⑴开始上课时安排个别学生读。目的为了发现问题,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读得不对,以便及时纠正读音。⑵听专家的录音,为了比较,找出自己在朗读上的差距,提醒学生向专家学习。⑶集体读,适当的营造一点气氛。让大家都参与。在大脑皮层上多留下一些痕迹,加深整体感知的效果。此外,还有揣摩读、有感情地读,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两个诗节之间的过渡时应如何把握人物内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对剑桥的什么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间可以交叉反复进行,目的就是为了加深理解体会诗意。整堂课一直书声朗朗。

胡适的原话是: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在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走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话说得很动感情。领着学生读一读,可以起到一个小高潮的作用。按照教育专家陈忠梁老师的话来说,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增长学生内在的私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心胸增强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愉快。学了《再别康桥》,如果我的学生心胸开阔了能力增强了,生活充实了也愉快了,我也就满足了。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想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迥异,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个叫王晓辰的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很听话,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有一天中午,晓辰的妈妈来了,我很奇怪,她并没有提前告诉我她要来接晓辰,便问:“怎么了?”晓辰妈妈说:“晓辰跟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回家吃饭吧,幼儿园的饭我吃不下,总是吃到最后。晓辰吃饭快了就恶心,可能是心里有压力吧,我今天答应来接她。”听了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怪晓辰总是不太高兴呢,第二天我仔细观察了她,她一口吃的很少,但却很努力,我便和陈老师故意大声在幼儿面前表扬她:“晓辰虽然吃的口小,但是很认真呢,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她听了很开心,终于把饭吃完了。她开始不再为了吃饭发愁,我们的鼓励帮助她克服了紧张、自卑的心里,减轻了心理压力。

现在晓辰开朗了、活泼了,上课爱回答问题了,还能给喜欢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呢。看着晓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深秋,寒风乍起,片片或绿或褐或花的叶子,悠悠的飞落下来,铺就了一路的黄金毯。风再起,地上的叶子打着旋儿,翻滚着,掀起了阵阵的`“波浪”,奏出了沙沙的动人乐章。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的一位老师也和着叶子的演奏,谱写了一曲富有创意的诗歌。今天执教的是薛晓娟老师,学的是一年级的《秋姑娘的信》。一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滋有味的朗读,恰到好处的理解,可谓入情入境。课已经上到了尾声,正当听课的教师略感缺了一点什么的时候,薛老师声情并茂的读了课文最后两句话:“咦?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同学们,秋姑娘就写了四封信吗?”“不是,还有很多!”“嗯——,你怎么知道的?”“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枫树有很多叶子!”“真聪明!现在呀,老师手里也有一些叶子(师举起了手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叶子)。我呀,想请你做一个小小邮递员,帮老师把这些信送出去好吗?”“好”“那么,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哪?信上写着什么哪?”短暂的思考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一封写给小蚂蚁,让它琴清工作的时候多注意身体。”一位小姑娘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想得多好呀,老师把这片叶子托付给你,你把它邮寄出去好吗?”得到叶子的孩子两眼放光,洋洋得意的上台领了自己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写给蛇的、写给小牛的、写给小猪的……得到叶子的孩子们的脸上泛着红光,写满自豪、兴奋、乃至于骄傲。没有得到叶子的孩子羡慕的看着老师手中的叶子,努力的思索着。“难道秋姑娘只关心小动物吗?”思维迅即拓展到了植物、人。不起眼的、被脚踩、被火烧的叶子在今天的课堂上,让富有创意的老师发挥出了它的极致,镀上了一层亮灿灿的“金子”。

尤其是最后,薛老师拿起一枚最大的叶子,深情地说:“秋姑娘也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她呀,让老师告诉张力伟同学,上课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张力伟,你能做到吗?”“能!”脆生生的回答让听课老师发出会心的微笑。“那老师就把这封信送给你了。”……瞧瞧,即使是思想教育,也是那么的不露痕迹,不着色彩。

多么富有创意!多么独具匠心呀!就那么不起眼的几片叶子,被薛老师巧妙的用在了课堂上,于是,她就有了灵性,有了份量,有了寄托。教育的机智凸显出瑰丽的色彩。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六

首先,关于教学终点的选择和教学起点的辨认。

作为现代抒情诗,其教学内容自然是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这也成为本课的主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诗人的情感。同时,体察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再别康桥》不仅出现在初一年级的教材中,也出现在高一年级的教材中,二者的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初一学生而言,现代诗还是陌生事物,他们只能读出整体上的感悟,在深入文本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搭建走进文本的台阶。所以,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是感悟诗歌的情感,而且还要介绍一些阅读现代抒情诗的方法。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这一方法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在学生品析诗句的过程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自学活动,即小组自主学习第5—6节,在讨论其情感的基础上,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呈现出来。可以说,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钥匙。但同时,仅仅依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还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往诗歌的语言里走,所以,我分别采用了换词语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整节内容进行改写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挥想象,将简短的诗句转换为画面,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

再次,关于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体察。

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虽然教师也将学情纳入其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情是流动的,是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情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走在学生的中间,不仅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且及时地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引导。例如学生通过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认为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回答是对的,但又是肤浅的,所以,我及时地将新娘一词换为“美女”。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感悟到诗人的爱恋之情。

最后,从整节课的操作过程来看,我至少有两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还不能在现场及时地辨别学生看法的深层心理,以至于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二是对朗读的指导不够细致。我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提示学生要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尤其提示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但是没能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指导,使得朗读指导的效果不好。

总之,这次上课收获很大,不仅观摩了优秀同行的课例,而且聆听了专家的现场评点。我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研读,不断练习,继续我的教学朝圣之旅。

再别康桥教后反思再别康桥教学教案篇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 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 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