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学会通过一、两件事来写人,并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并能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播放《园丁之歌》的mv及相关图片,导入新课
2、 学生谈感受
过渡: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也有人说,师恩似海,
二、明确写作要求
挑选一位你最想感激或最怀念的老师,从一、两个方面去赞颂他/她,突出他/她的品格、特点。写作时,注意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三、指导写作
1、凤头:“凤头”是说作文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
(ppt出示三文段,文段一开门见山话题点穿,文段三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小结:三文段均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特征。
2、猪肚:“猪肚”是说作文的中间要像猪肚那样丰满、充实。(ppt出示例文) 小结:中间从一、两个方面赞颂你的老师,引用材料,表达感情。其中可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3、豹尾:“豹尾”是说作文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ppt出示三个例子)
小结:结尾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感情,升华中心。
四、课堂小练笔
把你想写的内容用列提纲的方式写出来
五、学法指导,课外延伸
写人的文章,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同时,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刘绍棠的《师恩难忘》
2、根据提纲完成作文
七、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凤头:外貌描写,开门见山
猪肚:引用材料,表达感情
豹尾:抒发感情,升华中心
《师恩难忘》作文指导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师恩难忘》作文指导课。下面我简单地对我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选题思路
选材上,我选择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老师,这样一来,内容贴近生活,大家对题材比较熟悉不至于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学会通过一、两件事来写人,并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并能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采用情境创设法、介绍讲解法、比较鉴赏法、点拨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堂课的教学。
2、学法:学生通过情景再现、比较鉴赏、知
“师恩难忘”教案
识迁移、课堂小练笔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与训练。
四、教学流程
我把教学流程分为六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生活的点滴,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解读文题,捕捉素材
首先让学生读明白写作要求,确定写作范围,明确本节课的写作技巧。
(三)授之以渔,再现生活
让学生去鉴赏和比较几种开头和结尾的写法,从而使学生整体感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明白其他写人的文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五、课件和板书设计:
在ppt课件中,我在一些重要部分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做了适当的提示,帮助学生直观去感受和理解内容。我的板书是精心设计的一颗爱心,直观的显示本节课的写作方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二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生出对老师的理解与感激之情。
二、感受师恩
1、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昨天我们还读了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从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你能用上昨天我们学过的这些词语,来说说田老师的故事吗?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3、(指图):看,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娓娓动听的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4、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5、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快乐,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出示: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6、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生答):上千份知识。
7、练习句式:“如果说一( )让我懂得了一( ),那么上千( )就让我懂得了上千( )。”
8、再读出示的话。(齐读)老师的故事是春雨。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小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飘进我的心田。再来读读。(生再读,找到春雨的感觉)
9、在密密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感受到了吗?一起读。(生齐读)
10、(出示:刘绍棠简介。)看了作者的简介,你还想说什么吗?
11、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来不能忘记的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齐读):“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我爱米兰》音乐起)
1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感受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
1、(出示冰心写老师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写给徐特立的一封信)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的呢?找出有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找有关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2、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流泪,老师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和谁一样重?我们一起来轻声地读读这一段。
3、每当想起自己的老师是那样亲切、那样温暖,那样自豪。所以这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给自己的文章取了一个题目,是什么?(我的老师。)想起老师,我感到那样亲切,该怎么读?(齐):我的老师。想起老师,我是那样温暖,该怎么读?(齐):我的老师。
四、身同感受
2、(出示句式:“老师啊,您是,。)写在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深情汇报。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三
这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课文通过典型事例反映老师的教学有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因此学生自读、自悟难度不大。
另外,文章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利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寄寓情感。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训练,训练学生根据诗歌创编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将自我创编的故事和原文的故事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明白田老师创编故事的目的除了要在每个幼小的童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外,还利用这样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应该怎样做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要求: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引导语言训练:田老师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教语文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老师能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五)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1、师恩难忘
口才、文笔都很好
田老师教诲之恩终身难忘
每上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备注: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四
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
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
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老师。
一、教师节的来历。
问学生:你们的节日有哪些?预设:生日;六一儿童节。
老师也有自己的节日,那就是教师节。
由教师介绍教师节的来历。语言通俗易懂。
附搜集的资料:中国教师节(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二、了解教师工作:
同学们,你知道老师一天里,都做些什么吗?
学生列举,教师补充(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1、教课。
2、管理班级。
3、辅导学生。
4、批改作业。
……
三、你想为老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1、课堂上怎么做。
2、下课后怎么做。
3、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
四、教师总结:
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体贴和关心,希望你们严格要求自己,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五
这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时间
20xx年9月2、3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3、能结合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起兴趣:
1、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也有人把老师比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板书课题)
2、读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师是谁?为什么难忘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3、带着这些疑问请学生先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
感悟,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法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又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学本课,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课题后,大可不必径直开讲,可引导学生自主解题,自主推测课文应该写些什么。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向文本,寻求答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引读导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效果应该良好。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炊烟念叨感谢姥姥歇脚捅了一下戛然而止
(1)自己读读这些一类字和二类字,你有什么收获?(这个汇报内容可以从音、形、义等不同方面进行,还应鼓励那些已经学会弄懂这些字的学生介绍方法“从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体认读。
2、检查朗读课文。
(1)分节朗读。
(2)评议纠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级也如此,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再讲解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哪一部分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第3~7自然段)
2、把这部分再读一读。
3、小组合作讨论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根据一首小诗编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并终生难忘。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2、重点指导“歇、诲”(注意“歇”左部分的写法,“诲”要注意右边的书写顺序。)
3、描红、临写。
4、评价:
(1)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2)老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文档为doc格式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导入,走近人物
2.齐读课题。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直奔重点,对比理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故事教学法)
(3)品读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二)“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
1.田老师的故事启蒙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学法这一部分,讨论交流。(学生联系故事,明白可以学到知识,体会到快乐,明白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
2.品读重点句“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
1.品读重点句: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回读全文,搜索田老师对“我”的文学上的启蒙是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2.联系课文体会
(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像田老师那样有丰厚的文化积累。
(2)编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想象力、遣词造句、做人到里的渗透等诸多功能——像田老师那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达水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像“我”那样用心、专心,才能学有所成。
3.体会“恭恭敬敬、行礼”以及文章题目《师恩难忘》《教师引进门》等表达出来的对田老师的敬意。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点题的作用)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对曾经教育培养自己的一位位老师的回忆,那就借大作家来表达我们心中共同的这份难忘师恩。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纵观全文,说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2.我们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田老师爱讲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刘绍棠难忘的是“插柳之恩”,是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所以在学习的四年里,有很多课,很多事,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写,作者唯独选择了“小诗故事教学”这一课。小诗是一种古典文学的熏陶,故事是现代文学的影响,更让“我”感受到了神奇的文学想象力。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事例与中心的一致性。
1.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2.推荐阅读
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
师恩难忘
概述口才好文笔好
举例故事教学法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总结教诲之恩感激难忘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七
1、通过朗读,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自读自画,再读解疑。
一、谈话激趣,设境导入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课文,自读自画
1、抽读生字,纠正读音。
2、出示阅读要求,指导认真自读。
(1)阅读要求(书本第4页金钥匙)“阅读时,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后直线。”
(2)指名读要求,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点拨。
三、再读课文,引导解决粗浅问题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全班交流:提出自读时疑难疑问之处。
3、针对学生问题,教师分类梳理。
(1)学生能够自己解答的,组织学生互帮互学,当堂解决。
(2)疑难问题归类后示与黑板,结合下文学习时相机解决。
四、细读课文,深入学习重点部分
1、师导:课文题为“师恩难忘”,根据刚才读文学文你认为文章重点写什么内容?(老师对我的帮助教育,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
2、画出相应段落。(4—9)段
3、轻声读4—9段。
4、汇报交流: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哪三件事给我印象最深?事件1:学兄带学弟描红摹纸。事件2:田老师讲山村故事。事件3:田老师故事让我入迷,使我开窍。
5、根据学生汇报的3件事,展开学习,深入体会。
事件1:学兄带学弟描红摹纸。课堂交流:田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从中说明了什么?指导读相应的句子。
事件3:田老师故事让我入迷,使我开窍。指导朗读入迷的句子。在田老师门下受业了四年听了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什么说这让我开了窍?用感恩的心齐读8、9自然段,感受师恩。
五、小结归纳,布置作业
1、小结:我在田老师门下学习了四年,充分地感受到田老师编故事教学的精彩,培养了我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让了开了窍。
2、作业:朗读课文。《学习指导丛书》第一页。
板书:师恩难忘
学兄带着,描红摹纸印象深刻
山村故事,娓娓动听
如临其境,入迷开窍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篇八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正”。
3.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学习课文第一段,通过抓关键词句感知田老师的独特教学。
重点: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本课的成语。
1.自制ppt。
2.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1.朗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的意思。
2.摘抄本课四字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的填空,联系上下文思考词语的意思。
4.《习字册》生字部分描红一个,写一个。
1.学生交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说清楚他为什么使自己难忘。
2.学生深情齐读课题。
3.学生认真倾听教师介绍。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3.“正”多音字,组词。
1.说说预习时找到了哪些成语。
2.指名回答题目。
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成语的意思。
娓娓动听:形容田老师讲故事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那个地方。
引人入胜: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恭恭敬敬:对田老师严肃有礼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文指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是长久之计。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指名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第一段(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8-9)“我”不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3.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教他语文的田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课文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正是这些故事如春雨滋润着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回忆我6岁时到邻近的乡村上小学的情景。
2.(开篇)那年
3.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4.用陈述的语气来读好这一段。
(1分钟)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了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介绍作者刘绍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