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是名人故事的灵感,可以激发人们追求卓越和成就自我的渴望。以下是一些创意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可以让我们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创意观点和思路。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一
所谓正负形指的是画面由图和底的黑白关系处理而成的,其中图往往用黑色绘制成一个图形,而底则是用白色绘制成的另一个图形,正负形的装饰手法在黑白招贴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招贴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装饰手法主要借助正负形的一语双关来诠释画面的多层画面含义,同时它又用更为直率的方式来为画面增添更多的视觉上的新颖感受。比如兰尼索曼斯的黑白招贴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正负形装饰手法来进行绘画的作品,这幅作品正形为一男一女在激情拥抱,画面中男女姿态优美,动作缠绵,展现出恋爱时男女双方的缠缠绵绵,给人们带去很大的联想空间。而负形则是由一个心形和一把匕首的形状组成的,心形进一步加深了画面中爱情的主题,意味着两人的在拥抱中所释放出的巨大的爱情感,让他们对他们的爱情感到羡慕,而另一个负形则让人看到另一个事情,即爱情除了有甜蜜外也有苦恼,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就像一把匕首一样,稍微不慎就会插入双方的心脏,从另一个角度中诠释了爱情是非常脆弱的这一含义。整个招贴画通过正负形的装饰手法将画面出来的非常得当,同时画面的独特视觉效果也给人带去剧烈的心理感受,创作者在注重正形的同时兼顾负形的表现手法,使画面生动又富有趣味性。正负形装饰手法通过正负两种形状为人展示出黑白招贴的艺术趣味,有时人们在欣赏一幅画面时会突然发现画面隐藏着另一个内容时会感到更加有趣味,从而增添了招贴绘画的艺术趣味。
二、通过凌乱装饰处理为画面增添更多明激情。
黑白招贴往往给人带去的一种平静、有秩序的感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招贴都是这样的,有这么一种装饰手法,可以通过将画面内容及顺序打乱,来增添画面的激情感,从而使画面增添更多的可读性。比如尼古拉斯卓思乐为维尔利肖周年国际爵士音乐节设计的黑白招贴作品就是采用这种凌乱的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猛地一看,整幅画面非常凌乱,画面构图饱满,且四周被一些凌乱的不规则的点包围,整幅画面让人看不懂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赏,会发现这幅作品的巧妙之处是在粗中暗含着很多细致的内容,整个画面描绘的是一个演奏的音乐氛围,左边一个人像是拿着萨克斯进行吹奏,右边的则是拿着一个喇叭进行吹奏,整个画面中的小点可以被想象为一些点缀色,起到烘托主题的效果,整张作品混乱中有着很强的节奏感,给人以混乱却有序的效果。在整个画面中,如果我们能仔细观看,还能发现整个画面所营造的气氛是非常喧闹的,这与画面本身所要营造的气氛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在进行欣赏这幅作品时,一定要以一种独特的角度去欣赏它。另外,这也恰恰能反映出黑白招贴的艺术魅力。它正是利用这种凌乱的装饰手法,来体现黑白招贴的独特魅力。黑白招贴的凌乱装饰处理通过这种看似凌乱,实则非常整齐的装饰手法,为黑白招贴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从而让人们一改对它的传统看法,让人膛目结舌。
三、总结。
黑白招贴艺术的本质是采用黑白两种颜色进行的招贴创作,由于受到颜色的限制,很多人会认为这种表现方式无法太好地将事物本身表现出来,其实不然,黑白招贴正是利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点很好的表达出来,也正是借助这些文化因素,创造出很多黑白招贴绘画独特的装饰手法,这些手法中,不论是哪一种,都成为黑白招贴区别于其他招贴形式的原因之一。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二
摘要:相对于其他设计元素来说,招贴设计最能够体现思想的传播与情感的交流,而图形是招贴设计的核心元素,在招贴设计中,图形还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在招贴设计中很多意向的表达需要依赖对图形的处理,但是平面设计领域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企业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不再将平面设计局限于二维空间当中,因此平面设计领域迎来了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变革。
关键词:招贴设计;3d视觉元素;表现形式。
招贴设计是一种街头的宣传性艺术,所以招贴设计的内容要醒目、突出,在视觉上要有强烈的冲击力,并且能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引起受众注意,无论是图形设计、色彩设计以及创意思维的设计,都要求让人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设计师扮演的是一个总结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设计人员往往以超越前人的设计为目标和方向,但是设计的基础是前人的设计作品。只有对前人的设计进行借鉴和总结,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在招贴设计中,对视觉元素的开发和完善是所有设计活动的基础,图形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文字语言无法取代的。众所周知,招贴艺术的灵魂在于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上,不同风格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然我们也可以反向思考,通过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能对我们的创作灵感进行一定的启迪,同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另外,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能引发其他思考。例如,某时期的传统美学影响着同时期招贴作品的表现形式,而招贴设计的功能性等作用也都会在其作品上得以体现。从深层上讲,招贴设计的风格与美学特征总是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大众审美情趣,使得招贴设计在影响与被影响中得以发展。从概念的角度分析,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元素是利用二维空间里最简洁的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设计元素完成信息视觉化传达,这种形式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受众通过快捷的阅读获取二维平面空间的信息,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二维空间的限制使受众无法获得声音、视觉、触觉、质感等,同时也缺乏与受众之间有效的互动,而3d化的设计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3d是建立在二维平面基础上的,并没有脱离二维空间,而是在设计中开始注重设计的环境、新媒体等多维度的元素,使平面视觉信息的传播更加立体化、真实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3d视觉元素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情感诉求的提高,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从单一媒介扩大到新兴媒介,从静态的互动扩展到动态的真实体验,从虚拟的二维空间扩展到立体的三维空间。3d视觉元素就是将以上两个可变参数在设计中按照某种规律叠加或组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平面设计独有的属性并没有被去除,3d视觉元素也并没有脱离二维空间的范畴,只是依托媒介、环境等可变因素在设计形式上发生了改变。3d形态的`视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具体、直观、准确地传递视觉信息,满足市场和受众对高质量平面设计的需求,因此面对这些设计作品,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既不能一味追求平面设计三维形态化,也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冷静地思考。从受众需求方面来看,可以说信息传递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当代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三维形态发展的一大目的。因此,当代招贴设计开始向着更加多样化的设计形式发展。可以说,受众的需求成为推动传统平面设计变革的重要动力,正是人们的需求刺激了平面设计立体化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设计形式。这应该引起设计师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对于今天的平面设计来说,具有互动性质的立体化设计逐渐成为当今平面设计领域的主流,可以说,强调设计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平面设计单纯的接收和传递信息的模式,为平面设计的立体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给平面设计带来变革,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事物为平面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平面设计的立体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招贴本身是平面的、静态的,设计师却能让它活起来,说明视觉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平面设计往往需要在二维空间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创新。当代平面设计师要在创作中善于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使作品由平面空间走向立体平面,虚拟的感受变成真实体验。而这些互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方面以受众为依托,另一方面是招贴设计在视觉元素上巧妙的构思。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时代,这次革命突破了时空限制,将人的思维从平面中解放出来,让人们用多元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应该说,科学技术是设计师探索3d视觉元素最适合的手段。科学性是立体化设计的基础,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以媒介为例,到目前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介层出不穷,新媒介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创新。总之,高科技提供的新媒介平台带动了平面设计3d视觉元素的发展。设计师应该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时刻准备将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到我们的设计当中,以推动当代平面设计的良性发展。设计不是公式,只有在招贴设计中实现创意思维的创新性,使每一个招贴作品都融入设计师的创意,招贴设计的品质才能够得以升华,才能进一步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三
招贴设计,其最终目的在于如何简单而又深刻地表现出其内在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图形创意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招贴设计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归纳总结,在招贴设计的图形创意中应遵循以下创作原则:
(1)简洁准确。招贴设计中图形的运用不能够过于复杂,过于繁杂的图形设计会让其表达的意思盲目化,不能够突显中心思想,因而招贴设计需要做到简洁大方。另外,招贴设计还要注意其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不能够偏离其主题思想。当招贴设计图形创意做到了简洁准确,才能够实现信息传达的快速与准确,也能够使观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信息、读懂信息,并最终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例如,设计者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线条的连接能够突显出设计者想表达的意思,而整体看起来也是非常的简洁准确,给人不浮夸又舒心的感受。
(2)思维创新。招贴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媒体,图形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它在招贴设计中十分重要,人们对于图形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美观,同时还要具备思维上的创新。如今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如何迅速并且准确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成了招贴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如果作品能够在设计上体现新意并且与众不同,就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设计者在进行招贴的图形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创新思维,不能够一味地去模仿,过于重复的设计对于公众来说不具有任何的吸引力,创作者应该进行创新设计,让作品更具独特性。
(3)内涵丰富。没有内涵的招贴设计作品是空洞的,对于公众来说,如果想让观者对招贴设计瞬间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这个招贴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公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招贴设计的过程中,若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会使观众找到一种认同感,使人们对招贴作品有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进而对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寓意印象深刻,并且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例如,在招贴作品中加入中国节之类的传统元素能够让整体看起来更加的具有涵养,从而吸引公众的目光。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四
招贴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招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表现方法,从而认识到现代招贴设计在具有传播实用价值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招贴设计理论学习、优秀作品评析、课题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能独立进行富有创意的招贴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学时讲授广告发展史、广告策略、市场需求、广告媒介等,导致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结合培养方案对授课内容进行科学划分。
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看,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是实施专业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使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要求,教师应精简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提出改革的要素。
以往招贴设计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划分得过于严格。如,课程分四周进行,教师会安排前两周在教室里将课程的理论内容讲完,后两周进实验室做设计实验。这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分离,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能掌握设计的核心要领。笔者的做法是将理论部分的基础内容放在第一周讲解,第二周至第四周定位为课程的实践部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招贴设计作品创作。这期间,教师再将理论部分中关于招贴设计的构成元素、构图、创意、表现方法等内容融汇到学生实践创作的过程中。从学生设计作品可以明显看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实际效果。
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进入实践部分后,教师往往会根据招贴设计的分类让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学生面对繁多的课题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进入设计,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上,课程结束后并不能掌握招贴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调整了实践内容。做法是结合国内外招贴设计比赛让学生确定实践课题,教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讲解,给出创意与设计的正确方向。
三、把握课程前沿,聘请校外名师进课堂。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尝试将设计界名师请到课堂上,采取“双师制”的教学模式,让设计大师与主讲教师共同为学生授课。笔者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中,相继邀请了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刘庆孝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陈放教授等来到课堂,与笔者共同完成了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就学生的设计选题、创意思路、设计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主讲教师进行辩论式探讨,使学生能够听到不同的设计声音。名师通常就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与学生分享,如,陈放教授说自己的招贴设计没有刻意追求自己的风格,因为做设计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主题寻找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客观上可能有一些风格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这样有别于一般招贴设计理论的见解给了学生很大的启示,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
四、针对课程出现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
1.招贴创意匮乏暴露出学生文化知识积淀的不足。
前面谈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一些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过分地注重实践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在招贴设计创意阶段出现创意匮乏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招贴设计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设计师要多读书、多思考,注重专业知识向文化知识的不断拓展。
2.招贴表现手法单一反映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
计算机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载体,满足了现代平面设计大量复制的要求。但现代招贴设计在表现方法上则更加注重艺术的表达,诸如水墨、书法、水彩、油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应用于招贴设计,仍需要学生动手完成。教师应在招贴表现手法上引导学生将手绘设计与计算机设计进行完美结合,将具体的方法论教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手法。综上所述,招贴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招贴设计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招贴设计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五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人们活动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招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招贴设计应用广泛且作用巨大。招贴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招贴设计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应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完成招贴设计教学任务。招贴设计综合性强、社会应用范围广泛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其教学负担重且内容多样。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招贴设计教学困境并提出改革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当前,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仍以以往的说教模式为主,这样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填鸭式教学的不足。在新媒体背景下,招贴设计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在良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强、具有大胆创新意识的招贴设计者。教师在招贴设计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新媒体背景下招贴设计教学的重要作用。
1.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一些学校的招贴设计教学理念陈旧。传统静态的画面在新媒体背景下经过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处理变成了动态画面或者动静结合的'互动画面,使招贴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复杂化,这就要求招贴设计者必须将图形设计和绘画充分结合。但是,当前招贴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将绘画基础与图形创意课程结合,导致学生难以设计出优秀的招贴作品。
2.教学方式不当。
当前的招贴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技轻艺现象,导致学生在招贴设计中对于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专业设计。不当的教学方式会对招贴设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阻碍,不仅导致学生进入认知的误区,而且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招贴作品的设计效果。
3.成品意识缺乏。
在招贴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成果成品意识,对于教学成果的不当处理方式影响对学生设计执行与创新的能力的准确评估。甚至有部分教师仅仅重视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难以真正发现教学完成时学生良好的招贴设计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设计招贴作品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和内容的表达,但缺乏新意。在当前商业化的社会背景下,缺乏新意的招贴设计作品意味着会被弃之不用。在招贴设计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成品意识,不仅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招贴设计意识,还会限制学生的长远发展。
1.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逐步发展,招贴设计教学提高了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引导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必须充分重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因此,笔者建议加强招贴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融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2.将基础绘画与图形创意课程紧密结合。
基础绘画与图形创意课程紧密结合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将“图”与“画”灵活运用于招贴设计中,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单个课程独立教学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混乱的缺陷。只有将基础绘画与图形创意课程紧密结合,才能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动态画面或者动静结合的互动画面形式表达招贴设计的思想和理念,设计出更优秀、更有新意的招贴作品。3.将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在招贴设计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对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将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互动媒体、户外大型led屏幕等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招贴设计的综合素质和设计水平,提高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为学生设计出优秀的招贴作品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招贴设计教学仍存在困境和弊端,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招贴设计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升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以此改善教学成效,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招贴设计人才。相信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招贴设计专业教师将会获取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全面提高招贴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感知能力,促使学生设计出更为优秀的招贴作品。
参考文献:
[2]殷海华.高校招贴设计教学方法中多元化视觉艺术语言的探索.美苑,(6).
[3]曾栋.试论新媒体时代招贴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美术教育研究,2014(10).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六
图形是最容易识别的视觉要素,它可以跨越国度成为世界语言。俗话说:一幅有用的图形胜过一百句话。若想让某一幅招贴实现信息传达的最大化,优秀的图形创意是不可或缺的。图形是最具表现力的视觉要素,在进行招贴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招贴作品具有独特性,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自身含义的表达。因此,对于招贴设计而言,应该更好地去运用图形的力量,以此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在本文中,主要是对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进行了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图形创意的重要性以及其应用性。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七
在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作为重要的概念,对招贴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招贴设计的实际过程来看,招贴设计要想提高整体质量,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图形语言知识,还要在文化创意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招贴设计只有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重视二者产生的影响,才能保证招贴设计获得有力的支持,保证招贴设计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重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的影响,是做好招贴设计的关键。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手段支持。
考虑到招贴设计的专业性,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是重要的支持手段。通过应用图形语言手段以及文化创意理念,招贴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获得了有力的手段支持,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增加了招贴设计手段。图形语言作为专业的设计语言,对招贴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意方式,对招贴设计也产生了现实的影响。结合招贴设计工作实际,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出现,使得招贴设计在设计手段上得到了加强,对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手段的影响。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招贴设计的方式。从招贴设计所采用的方式来看,传统的招贴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随着招贴设计对艺术性和实用性要求的提高,原有的设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要。基于这一现实要求,合理利用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不但可以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艺术性和实用性,还能够提高招贴设计的整体质量,对招贴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催生了招贴设计手段的发展。图形语言作为专业的设计语言,对设计手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艺术创意理念,对设计艺术性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基于这一认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催生了招贴设计手段的发展,使招贴设计手段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够形成对招贴设计工作的有力支持,对提高招贴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形语言是一种专业的设计语言,对图形设计、构图方式和构图技巧都所有涵盖。文化创意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理念,是一种艺术思想的概括,重点在于文化特点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重要作用,二者对招贴设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设计理念的影响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出现之后,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受到了较大影响。通过对招贴设计过程的分析,应用了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之后,招贴设计不但在思路上获得了较大的支持,还在设计质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改变传统的招贴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招贴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理念提供了创新支持。在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出现之后,招贴设计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招贴设计理念开始在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上入手,保证了招贴设计能够得到有力支持。基于这一认识,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在设计理念上给了招贴设计足够的支持,使招贴设计能够在理念创新上有所突破,满足招贴设计的实际需要,为招贴设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推动了招贴设计理念的发展。招贴设计作为一项专业的设计工作,对设计理念有较高的要求,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出现,对招贴设计理念的发展有着有效的推动,同时也带动了招贴设计理念的快速进步。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推动招贴设计理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招贴设计取得积极效果。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内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从招贴设计实际过程来看,考虑到招贴设计工作的实际难度,设计内容的选择是关键。为了解决招贴设计内容选择问题,应用图形语言和文化创意手段已经成为了必要手段。结合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实际应用及特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内容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为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在招贴设计中,设计内容的选择关系到招贴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但是受到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的限制,招贴设计设计在内容选择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出现之后,对招贴设计产生了具体的影响,使得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获得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满足实际需要。
(2)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解决了招贴设计内容选择问题。根据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的特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的出现,为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招贴设计质量,使招贴设计在内容选择上的难度得到了降低,提高了招贴设计的整体质量。因此,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解决招贴设计内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招贴设计取得积极效果。
(3)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改变了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思维。招贴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设计理念不同之外,在设计内容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理念的运用成为了有力的手段,对改变招贴设计内容选择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因此,我们要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对招贴设计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
4结论。
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作为两个重要的概念,对招贴设计影响深刻。从招贴设计的实际过程来看,招贴设计要想提高整体质量,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图形语言知识,还要在文化创意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招贴设计只有对图形语言与文化创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重视二者产生的影响,才能保证招贴设计获得有力的支持,保证招贴设计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八
在招贴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图形创意十分重要和也十分必要,通过图形的创意表达,能够更加直观、快捷的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所以图形的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图形创意的方法来讲,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负图形。正负图形也叫反转图形,它的创意是依靠图与底的关系来实现的,正形与负形同时具有其各自的含义。正形与负形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借用的,但也是可以相互反转的。在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招贴作品中,很多都是以正负形这种表现方法来实现的。关于正负形的运用最为著名的应该是《鲁宾之杯》,它就是巧妙地把一个杯子和两个人物的侧面剪影结合在了一起,使图与底之间相互转换,相互借用,相互依存。
(2)共生图形。共生图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或物象共用同一轮廓线,以达到一种共生的效果。它打破了在设计中一条轮廓只能界定一个物象的现实,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象共同生存,相互依托并且它们之间通过共同的轮廓线来进行界定,同时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各个物象之间的边界是相互重合的,进而形成了这种共生的图形结构。中国的'太极图就是很好的共生图形的例子,黑白两个图形之间共用一条轮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如此巧妙地运用了共生图形的表现方法,使两个图形相互融合,紧密相连、共生。在招贴设计中更好的应用共生图形,可以用少的图形,来实现更为丰富的视觉语言,进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达到信息的快速、有效传达。
(3)同构图形。同构图形是将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物体,通过造型的相似性,各取一部分组合成一个崭新的视觉形象,进而传达出新的视觉语义。在这里,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物体,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的结合也让新的视觉形象具有完整性,并且看起来更加合理。在麦当劳的招贴广告中,形象地利用了薯条和wifi信号的结合,并配以文字“lovefreewifi”,以此来说明来到麦当劳就可以免费使用内部的wifi信号,二者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没有联系的两件事物,但是经过重新组合,赋予了其新的视觉语义。对于同构图形的表现方法,从人们的视觉习惯出发,可能会有点违背常理,但是正是这样的表现方法,才能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理,从而对图形体现更多的关注,进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
(4)异影图形。只要有光,就有影子,而且影子会随着光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异影图形就是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根据光影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子加以改造和变异,变异的影子与事物本身有一定的联系,是既相似又不相同的造型。在招贴设计中使用异影图形的表现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影子来说明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要传达的主题往往体现在影子上,而非事物的本身,通过对影子的创意和改造,来实现设计内涵的表达。
3结语。
生活中招贴设计随处可见,而由于大众接受信息需要更加的直观清楚明了,所以,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关于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方面,图形的创意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要相信图形力量的强大性。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图形创意,也只有图形创意优秀,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公众目光,以此来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在本文中,针对了招贴设计中图形创意表现进行了讨论,并且做出的阐述。总而言之,在进行招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坚守图形创意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招贴设计图形创意表达方法。另外,设计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想出更加优秀的创意,充分利用图形的力量,最终创作出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九
教师在对于设计素描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部分把显现的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拿出来做了简要的概述。
1.1 将设计素描和绘画素描混为一谈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跟绘画专业的一些绘画素描课程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既不可以将两者混为一谈,又不能彻底分离,但是一些教师却将两者混为一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的定位就出现了模糊的现象。设计素描课程是培养学生手绘基础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造型思维的重要课程。如果将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和绘画专业的课程混为一谈,那么教师会受到传统绘画教学目标的影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侧重于对学生绘画的感性和技能的培养,减弱了设计素描的理性设计和创新的特点。
1.2 教学过程重技能轻理论
现代高校艺术设计理论的整体框架还不是完善,艺术设计的理论仍然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中。设计素描虽然是一项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基本的素描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能培养,轻理论教学的思想。艺术设计的理论对学生设计素描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到艺术设计的精髓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素描的技能。
1.3 教师使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教授设计素描课程
现代高校教授设计素描课程的老师大多都是主攻绘画方向,并且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素描技能,所以学生也形成了传统的绘画思维和方法,缺乏一定的创新意思,绘画素描构图只是再现实务,学生缺少了自身对设计素描的理解。
针对社会和国家对艺术人才的教育目的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特点,本部分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做了几点创新研究。
2.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能使学生设计出的作品更加充满灵气和内涵,教授设计素描课程的老师应该转换教学思维和模式。设计素描课程要教授学生的不仅仅是如何将摆放的静物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素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设计素描不是机械的将食物搬到纸上,而是在具体展现某一实务时,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实务的某一有特色的细节或者是局部进行放大性的画面构造,从而形成有学生自身特色的素描作品。设计素描的构图要求的是画面各要素的合理性安排,作品在展示了物体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基础上,对物体的构图进行创造性的构造和变现。教师在平时教授学生进行设计素描作品的创作是,要鼓励学生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将自己一些独特的想法渗入到素描过程中,这样学生设计出的设计素描作品才能真正的体现出“设计”两字的含义。
2.2 理论和技能要详略有当
设计素描课程的很多教师在教授学生设计素描能力的过程中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以至于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是知之甚少。虽然设计素描的理论结构还不完善,教师应肩负起完善相关理论的重任,并且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熟记相关理论,并把理论中包含的素描知识很好的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设计素描的练习当中,从理论的专业角度来体会设计素描作品,这样学生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设计素描作品或是评论他人作品时,能从一个相对专业的用词角度来评判。在理论和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全面的了解和学生设计素描这门课程。
2.3 采用多元素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多元教学模式在设计素描中的运用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素描课程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授不同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教授服装艺术设计的设计素描课程时,应向学生尽多的讲授和让学生联系人体画和着衣素描,让学生熟练掌握人体的结构和比例等内容,这样学生在有了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服装设计效果图,在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创新变形,因此学生会更好的进行设计素描的练习。
高校艺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过程需要在改正之前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创新。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和国家教育目的的需要,大力培养学生在设计素描方面的创新思想和能力,并且教师要更新和发展其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遵循基本设计素描的要求下,大胆创新其设计视角和构图造型技能。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设计素描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设计素描的技能。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
[摘要]c语言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学校往往在教学上投入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理论与实践脱节,所以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本文从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出发,分析c语言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试图探索出一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前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c语言在以其目标代码质量高,使用灵活,数据类型丰富,可移植性好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在系统软件开发、科学计算、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在众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竞显风流的当今社会,c语言以其强大的功能仍在高级程序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c语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开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设计过程理念的形成都与c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c语言有着其它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可比拟的优点,同时也有其较难学习的一面。由于现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原因,所以在学习中普遍反映“难学”、“不懂“,这也是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
二、现行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完全分离,不能相互促进。理论课中往往只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分析和灌输,在广度上对知识没有拓展和延伸,必定会影响对知识深度的剖析,也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而实践课程通常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很多时候是在走形式:一方面,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往往用上网来对付实践课;另一方面,老师很难监控到每个学生,了解他们是否都在认真编写、调试程序。这就造成理论课没有起到为实践课打基础的作用,实践课也没有起到巩固、应用理论课的作用。
2.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不深入,严重影响了c语言的学习。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延续性和拓展性非常的强,包含了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相关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课程的知识。在c语言教学中涉及到进制转换、取值范围和顺序存储等基础知识时,发现很多学生还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甚至根本不理解。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c语言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3.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停留在表面、对知识学的一知半解。由于接受的多是课本知识,所以动手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导致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堂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堂课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课,如介绍c语言的发展、特点、优点等内容,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到程序设计部分。其实恰恰相反,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是否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渴望进行后继内容的学习问题,所以绝对不能照本喧科。而对c语言的发展追本溯源,将c语言领域的开发投入、研发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对c语言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c++、vc++进行介绍,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推动后续知识的学习。
2.详细讲解基础知识,深度剖析与后继课程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涉及的数据类型、取值范围、运算符、优先级、表达式等内容虽是基础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却是迈入程序设计大门的第一步。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便无从谈及程序设计,所以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详细。比如遇到整型数据的取值范围问题时,可以适当拓展一些原码和反码的知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链表知识是c语言的难点,这部分内容和数据结构联系密切,所以要深度剖析,尤其是对带表头结点的单、双链表更要讲解的清晰、透彻,为数据结构、java语言等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继往开来,不仅可以巩固以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重点分析程序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很多学生认为,进行程序设计就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源代码,这其实是学习程序设计的一个误区,编写源代码仅仅是完成了程序的编码,而程序设计从问题分析就开始了,它包括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绘制流程图、编写源代码、调试并测试程序,直到取得正确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绘制流程图能使程序员在编程时思路清晰,减少编程错误。利用流程图来分析、查找、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能够一目了然。例如:下面这一简单的while循环结构,用流程图便可以轻易发现错误所在。图1是错误代码的流程图,它使程序陷入了死循环,图2是正确的流程图。所以绘制正确的流程图,是减少代码错误的有效手段。
main(0。
{inti,sum;。
i=sum=0;。
while(i=100)。
sum+=i;。
i++;。
printf(“1+2+3+…+100=%d’,sum);。
}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即使对简单的程序设计的讲解也严格的按照程序设计的过程一步步的进行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4.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体会程序设计全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学生通常在c语言的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但却离实际要求相差很远。因为缺乏了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计算机类学生的通病。为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实验可以说是学习c程序设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故意将赋值符号“=”和等号“==”互换、漏写分号“;”和大括号“{}“,设置一些待解决的错误,引导学生在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养成编程的好习惯,更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对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5.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来,逐渐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传统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以便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按章节、按阶段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把模块化的知识连接起来,系统、全面的掌握所学内容。
四、结束语。
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杨路明等.c/c++程序设计教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士元.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徐孝凯.数据结构实用教程(c/c++描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一
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解决“c程序设计”课程中语法知识复杂、程序设计理论难理解、理论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脱离等问题,提出增加融入探讨式教学、“微课”教学、案例教学、团队讨论开发实践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并给出相应考核方法的改进,更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系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想,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应用最广泛,最易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的程序设计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更好的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而服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c程序设计课程目标是有区别的,但是目前该专业的c程序课程教学模式大多与计算机专业的相同。由此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进和丰富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非要有实际意义的。
2教学现状。
c语言功能丰富,使用灵活方便,易学易用,不需要强大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因此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应用范围广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加上机辅导的模式。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制约下,上机部分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上机课时较少,与其他课程不同,要想很好地完成c语言的学习,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同时要完成课堂布置的实验任务和课后作业,都需要上机实践,这就需要学生配备电脑或者课余时间去学校机房进行操作,这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对于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很难较好的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其次,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黑板或者ppt)很难将一些程序设计原理展现出来,光靠教师的讲授和描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准确的形成程序的运行过程,无法理解正确,上机实验就无法正确进行,普遍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程序调试;同时课堂被动的接收教师讲解枯燥的语法知识,效果普遍不好。再次,课堂讲解的例题以及上机实验的题目基本都是固定的,没有专业应用性;并且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给予大众型答案,但实际上每个题目都有很多种算法和解法。这样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给予的思想去解题,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
3存在的.问题。
c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与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oracle和c#等)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都有着紧密的相互关联性和启发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而没开设这些相关课程,因此以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授,必然会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脱离。
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课堂教师讲解,实验课在机房进行上机练习实践的形式。然而在课堂上讲解的语句语法内容较多,需要记忆,往往会忽略培养程序设计思维;并且课堂上所举的实例大多是为了体现所讲解的语法或语句特点,忽略了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性;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
2)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都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记忆;老师布置上机任务并进行上机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合作开发实践的锻炼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理论,很多都是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最后还是不会编程,更不用说去解决实际问题了。
3)案例枯燥。
各种教材使用的案例都很类似,基本都是以阐述解释语法、语句规则为目的选择的程序案例,相对枯燥和抽象。对于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而言,学习和接受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融入探讨式教学。
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相同的,应该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形式以及侧重点进行重新设计,丰富课题教学形式。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课时中分出一部分来进行探讨式教学,选择一些具有专业应用特点的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探讨。例如在讲解数据类型的时候,传统的方法是给同学们介绍数据类型有哪些,分别是怎么用的,流水账式的讲解枯燥而且难以记忆。此时就可以利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生信息都有哪些类型?”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让大家来讨论这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各种学生相关信息的类型该如何设定?用什么类型的会比较合适?选择错了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经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大家对每种数据类型的应用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c程序课程在本专业上的应用。
2)融入“微课”教学。
c程序课程含有大量的语法、语句规则,还有很多嵌套、循环等不易理解的程序设计思维,用口述的方式不易表达。对于这部分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主题教学设计,做成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辅助于教学讲解,既形象又生动的教学形式,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程序设计思维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将“微课”复制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制作时间,同时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做成“微课”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一些知识点进行制作和应用。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最早应用于医学院和法学院,是一种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具有专业应用背景的问题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脱离的境况,丰富了教师单纯授课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具有专业应用特点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的切入点,用具体的案例和实际的应用背景给学生以真实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去解决问题,层层深入。例如可以使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等一个或几个实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介绍数据类型等语法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实例中的信息类型设计来讲解;在介绍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等内容的时候可以借助实例中的选择功能、查询功能、信息更新功能的设计实现方法来解释。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实例,启发引导学生,引领着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鼓励指导学生进行程序的设计和编写。学生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并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4)教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语法讲解是枯燥的,但这部分对于课程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铺垫作用,单纯的流水账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转移至机房,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加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将基本的理论和语法结构介绍清楚,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或者具体实例进行应用实践。比如学习函数的调用以及函数参数的设计,教师将如何自定义函数的用法、语法和规则以及函数参数的类型等问题解释清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设计带有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参数的函数进行编程解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种方法占用的时间较多,所以不需要所有的知识都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选择一些知识点试炼。
5)教师讲授与团队讨论实践。
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开始,就可以将同学们分为多个开发团队,可以自由结合的方式,这样在课堂讨论以及机房实践中都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尤其在讲解程序设计理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些固定的题目,或者让小组自己选择跟专业应用相关的题目进行开发训练,让学生自由发挥,会让教师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进行着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编程求解,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的过程会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小组团队形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之前的流水账式的学习。教师属于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在小组讨论完毕以及实践完毕后进行总结。
5考核方式改进探索。
一般c程序设计课程的最后成绩都是由期末成绩、上机实验成绩和平时作业情况来按比例划分的,这种考核方式难免会掩盖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平时作业和上机实验报告难免会出现学生抄袭的情况,操作能力差但靠死记硬背最后期末取得了好成绩;而平时操作能力强的一些学生往往会忽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不注重语法知识点的记忆,最后成绩不理想。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合理的考核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教学方式的改进逐步调整考核方式,如在成绩评定中加入小组成绩,该成绩是由小组在平时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成员表现等方面来构成。还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布置的综合案例作业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综合案例体现了学生对程序设计理论掌握的情况以及程序设计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以及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理想中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需要具体根据当时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6小结。
c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软件开发语言课程,各大高校理工类专业均普遍开设了该课程,但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要达到教学目的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因此会出现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索,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有效结合讨论式教学法、“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法以及团队开发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精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做出相应的考核方式改进,更加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公平性,更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二
为了规范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教育部与2002年8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第八条明确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法在现实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练习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同时,找出个体差异上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纠正,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有机械加工、机电工程、服装加工、数控技术等二十多个专业,各专业的班级人数、男女比例、生源地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年级的体育课程和实习课程安排时间相冲突。这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评价标准的要求等方面也难以区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因而,体育基础情况、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也不同。这些状况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在教学上容易造成学生“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方面,容易造成不合理现象。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上实施分层次教学。
2运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体育知识上的认识力度不够,导致体育课上的活动无法得到实际作用的发挥,许多学生上课只是本着草草了事的态度,开展课程上的内容。对于体育课上的技术动作安排往往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就给体育课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的产生,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前身体发展的状况对体育课程上的设置进行调整与修改。将一些具备趣味性与实用性价值的锻炼方法投入进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体育方法产生兴趣,并在课程设置的实践过程中开发自己的体育优势以及才能。这些体育项目上的设置,应该根据当前学生的身体需要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安排一些放松性的游戏,让学生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相应的提升。同时,高中是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的时期,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准开发出一些新型的有氧运动,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保持对体育项目上的新鲜感以及兴趣。为了让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师应该将这些游戏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技能上的调整,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得到潜移默化上的改变,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出是体育锻炼的态度,只有这样,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身体机能素质得到相应的发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出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开展其他科目上的学习内容。体育课程的实际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算达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下发的全面培养的教育口号上的要求。学生在在校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拥有良好的成绩也可以锻炼出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社会参加工作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3注重拓展教学法的运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内容死板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改变,师生的主体地位要发生改变,在新型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并且在进行体育了的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进行选择,学校和教师的干预减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拓展课程实施之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学生的积极性有大部分的提升,通过拓展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团结有爱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责任感明显加强。现代体育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更加的灵活多变。现代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创造教学法、逆向思维法、启发教学等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在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教学方法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转变而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的方式及进行了新的改革。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新时代下,课程的改革更加的人性化,从以前的以书为主到现在的以人为主,这不仅是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更是国家和人民的思想进步的重要体现。新课程设计到体能、心理、卫生和营养等多方面对学科,是体育教学更加的充分,也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内容,使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利于学生的身健康发展,和健康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上课方式,使课堂的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满足现代的学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进步。并且还可以调整身体,发展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学校还应该有预见性的开展运动生理机能补偿和损伤疾病的预防教学,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能够的得到积极的保障。
5结论。
为了满足新型式下的人才培养的需要,高中体育课程不能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应该积极的进行课程的创新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以身体为主的局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其灵活、趣味、生动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更有利于学校教学的进行和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国家和学校大力提倡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了体育教育的创新改革力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同时,身体素质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在体育教学的试验中应该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学习压力,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近而提升学校的升学率。
参考文献。
[1]刘玉彬.浅谈职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
[3]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4-8.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三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一、实施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有鉴于此,在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更应该有阶段、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素质有更大的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资源型学习中,学生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熟练地运用网络,先获取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新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也为学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课题研究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型课题学习。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研究型课程以开放性教育与主体性学习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具体方案之中,改变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研究型课程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课程的教学体会到学科知识与自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认识所学知识的价值,并通过信息的搜集、实验、调查、设计方案、成果的发布等活动,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去了解、观察、分析、归纳自然和社会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研究型课程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各自的现有基础和能力,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对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协商如何进行设计方案,互相交流实验的步骤、学科知识的概念意义,对结果进行辩论。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
标题:高中信息技术研究型课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关键词检索:信息技术,高中教学,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硬件。
学科课程:信息技术。
年级程度:高中。
单元概述:通过各种硬件的比较,着重评价各种计算机硬件的技术水平,最终形成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正确预见和独立判断能力。
培养运用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硬件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析,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先进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培养一定的人才。
目标/学习成果:学生将达到如下目标:。
1.就他们收集文字材料和数据的过程,掌握资料收集、筛选、归纳的方法。
2.使用microsoftpowerpoint制作一份关于“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并在教室网络中让其他同学共享。
3.使用microsoftfrontpage创建一个个人网站来让其他学生共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内容必须与课程紧密相关。
4.用word写一篇思考计算机发展的文章,应有相当的证据加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室网络中让其他同学共享。
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目标:。
1.主题鲜明、突出。
2.内容必须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
3.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能从媒体,如网络上寻找、摘抄一些材料予以支持。
4.语言流畅,语法规则正确,能体现高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网站目标:。
1.内容支持网站的'主题,并包括所有必须的组成部分。
2.网站的界面易于理解和使用,包含合适且清晰的链接。
3.主题标题清晰易懂。
4.文本通俗易懂,便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及实现资源共享。
[1][2]下一页。
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能力的培养,显然难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加以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本轮课改的重点,而实施研究型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采用课题研究法,对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进行初步探索。
大约需要的时间:五星期(5×2=10节)。
必备技能: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了解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的使用;熟悉上网查询资料。
本单元需要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技术。
硬件: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投影仪,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软件: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数据库或电子表格软件,因特网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百科全书光盘。
过程:采用课题研究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型课题学习。按照指定总课题与学生自己选定具体研究方向相结合的原则,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对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
在确定高中信息技术研究型课程的研究课题时,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又要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家中计算机硬件的具体条件;同时,在确定课题时,又要符合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所定的课题,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在课本和有关刊物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要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综合比较、确定研究方向、实验证明、归纳分析等过程,以完成课题的研究,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水平、锻炼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和方法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确定了总课题作为“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总课题下,又细分为“中央处理器的发展”、“存储器的发展”、“输入设备的发展”、“输出设备的发展”等具体的研究方向。针对这些总课题下的具体研究方向,分别组成研究小组开展研究。
本单元每周两课时共10课时。
1、教师通过报告文档介绍课程学习的要求,学生上网浏览教师的支持网页。学生通过各类计算机刊物和计算机互联网,自己收集各类计算机硬件的资料,要求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首先使每一位同学逐一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件,在所有同学充分了解计算机硬件配置的基础上,让每位同学自由组合,组成四个研究小组,分别进行“中央处理器的发展”、“存储器的发展”、“输入设备的发展”、“输出设备的发展”等方向的研究。
3、在教师支持网页上和互联网上查阅与硬件相关的信息,每个研究小组分别收集、整理有关本研究小组研究方向的资料,主要包括有关的硬件数据、技术发展资料等。将这些资料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放在教室网络上让所有同学共享。分小组交流演示文稿。
4、指导教师对每个研究小组和每位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重要帮助特殊学生理解和开展活动,以及对天才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5、确定网站的主题及其内容。明确在网站创建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和资源。了解一个好的网站的布局并设计你的网站的布局。制作成网页。将网页上传到教师服务器,学生浏览其它学生的网页,并在各个小组中进行交流、修改,学生初步评价其他学生的研究情况,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bbs或电子邮件或直接与各位同学交流。
6、完稿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各个研究小组内进行逐个答辩,其他小组同学进行旁听学习。
对特殊教学的修改。
对特殊需要的学生:当学生分组时,应选择其与适当的伙伴结成对子。在整个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时间适当调整他们活动的份额。特殊需要的学生根据能力和时间可能做较少的活动,特殊学生在完成演示文稿或网页时,允许他们使用较少的图片、声音、链接等。并且老师要给予较多的个别辅导的机会。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四
论文摘要:目前由于一些编程类课程本身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结合实际案例,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进行探讨,给出创新思路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言:
针对目前讲授的专业课,特别是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的时候,发现了不少不良现象。比如比较明显的,教师在课堂上认真的讲授,而有些学生却昏昏欲睡的样子,使得教与学分离。从而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结合计算机编程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讨论了如何上好一门枯燥的专业课程,并根据学生特点,给出解决方法。
1.教学方法改革。
1.1以学生思维为主进行充分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到底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是我们老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涉及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计算机编程类而言,它的特点是枯燥难学,如何把枯燥难学的知识,变为比较容易理解并让学生产生兴趣呢?先让学生融入其中,比如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并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可以防止学生两为枯燥而睡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空间,然后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展开详细的讲授。这中方式是先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备课的好处在于: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学。
1.2采取互动式、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
对于传统方式教学,特别是计算机编程类而言,仅仅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完全不够的,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还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起初的教室授课,仅仅是教师一方的操作,学生没有动手的操作平台,本学期,采用在机房授课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web程序开发中,如何将jsp与数据库连接起来,通过老师的讲授,并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当学生连接成功之后,并进行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原理,而且也实际操作,从而树立了编程信心,其实这在他们还未涉及编程之前,已经使用过以上操作,只不过是还不知道其原因,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实践环节是重点,成功引导学生喜欢上编程,是本专业的重点教学。
1.3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它是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的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可以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教学,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目前,许多院校的管理专业虽然也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但许多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还局限于举例子、做习题的水平,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形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采用教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要有充分的认识,打破案例教学局限于举例子、做习题的现状。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教师要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课堂组织者,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的结合起来。其次要考虑案例的选用。第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案例要有可操作性,可模拟性。
2教学手段改革。
2.1运用现代多媒体、因特网等现代教学技术和工具。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及时消化知识?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更快速的展示示例,从而将枯燥繁杂的知识实例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internet作为一种远程广域通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已经引起了教育技术的重大变革,并将对未来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internet的不受时空限制、同步或异步的传输模式、双向交互、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也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开发一个网络平台,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提出问题、自我测验等,老师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给学生网上答疑,并实时更新知识等操作。当然,这一步,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
2.2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注重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课程考核的形式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是例题的翻版,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式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一些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的试题失分较多。显然这种考试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改革民办高校教育考试办法,比较全面而又比较准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势在必行。
民办高校的课程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是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这种质量的。那么,如何比较全面而又准确地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除笔试外,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还可以增加几种灵活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计算机编程类而言,在期中测试中,由教师临时出一个综合类的编程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当场做测试,上交作业之后,再由老师讲解,最后再由学生查缺补漏。在期末阶段,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由老师组织一次小型的综合测试,形式可以是口头表述,也可以采取答辩的形式等。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形式上可以考虑化整为零,就是把传统的每学期两次考核,变为结合教学内容不定期多次进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完毕后,即可进行考核。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部分知识几乎都以应用为主,因而考核主要侧重于应用能力,变单纯的笔试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当然,对应用能力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忽视。基础知识的测试可以在应用能力测试中反映出来,也可以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进行。这就需要在比例上做一下相应的调整。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3建立校企人才合作关系,提高实践的能力。
针对本专业特点,利用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前提下,学院还需要寻求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到实地去实践,这就需要充分的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不再是以往实习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的形式,而是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这样为即将来临的就业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真正意义的实践,就会减少了找工作面试的恐惧感,使他们更加有信心。
以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实习环节中,除了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外,本学部还积极主动联系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博众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微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it公司,建立校企人才合作关系,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结论。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规律,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并结合本专业特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方法融入教学,为我院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在工作之余不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7。
[4]李熊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五
临近期末,在组织学生完成一份《语文学习形成性报告》中,120份关于语文学习得失反思以及建议的报告中,有80%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谈到对本学期所开展的几次语文实践活动记忆尤其深刻,建议老师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这不由的勾起了我写作本文的冲动,在此,将一年来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所做的探索做一梳理和反思,谈一些体会与同仁们共同切磋。
(一)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程领域,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它既是一块处女地充满生机同时又使人心生陌生感与挑战意识。如何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它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我以为理论学习树立理念是前提。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特点、目标和作用有明确的把握:它是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超越以文化符号所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以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这种回归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复现、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展开生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二、重过程讲求实效是关键。
新《课标》中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对于语文学科,则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总目标,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课程安排,以及执教班学生实际,专门对语文实践活动做了一些探讨。
(一)活动内容:一年来我所开展的活动主题主要有:
[1][2][3][4]。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六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贾玉芬。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加强其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说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校该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遵循层次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前提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具体做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能力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其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以使学生掌握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目标,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必将有大的改变,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是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能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我们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在《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主体的认识问题。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是“带”实验而不是“指导实验”,即实践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拟定内容,其实践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都由教师进行。实践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且在执行过程中,完全听从教师安排,全班统一进度和要求,不利于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有重复,而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显得单调、过于偏向技能性的训练,而缺少设计性、创新性。
3.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
因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主要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样画葫芦”。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硬件接线、调试程序,熟能生巧,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
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的目标,我们在进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时,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应由技能性向技术性发展。即由原来的偏向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plc程序的调试等。向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二是应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如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电工技术、电气控制、plc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应进一步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借助各种软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四是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想的改革是前提。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而实践教师则处于为实践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必须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践教师,必须在其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2.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是关键。
课程的实验和设计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因而,我们在规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时,将其分成基本模块和创新模块两部分。其中基本模块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创新模块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而设,需从选题开始,经构建框架、设计、计算机模拟、购买元器件到制作调试完成等,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教学主要针对基本模块部分。通过电器元件的认识实验、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移位寄存器的应用等实验内容的训练,形成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中级电工的实践考核作好准备。
2)课程设计教学则主要针对创新模块部分。结合我院现有设备,分步骤进行:a、拟定部分开放性的设计课题,教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拟出其设计计划,经教师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b、将设计后的方案在计算机相关软件上进行设计验证,并进行模拟,观察设计效果,并对方案进行修订。c、根据方案进行硬件连接、软件调试。d、教师根据初始要求验收、答辩e、撰写设计报告。
在方法手段上,首先应增强课程实验的开放性。但该课程以强电实验为主,实验安全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同时,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师指导下,可自主的设计课程、完成课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指挥棒。
由于高职高专与其它的教育形式有显著的不同,因此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是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
该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还应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考核。对于实验部分考核方式宜逐个或分组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考核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对设计部分的考核首先应注重量化,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宜采用百分制。其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占60%,出勤、课堂表现应占20%,设计创新应占20%。在过程考核中,应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如输入程序、读出程序及修改程序是否熟练,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实践证明,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为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它的先进性,注重了创新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七
一、需要准备的物品:
1.请每位同学都带上自己的碗或者饭盒,碗最好是塑料或者金属的,不要与他人混用一个碗。
2.请每位同学在家里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好佐料,再用保鲜袋包装好,在星期四带到学校来。
3.每一组都要有一个金属的大盆子,方便包饺子时用;另外每一组还要准备一个漏瓢。
4.每一组准备肉馅4斤半,蔬菜5斤,饺子皮6斤。
二、建议:
可与肉馅搭配的蔬菜有:大白菜、韭菜、香菇、胡萝卜、藕、地瓜……。
1.每一组可以选择一种或者两种蔬菜,可以多尝试几种口味;
2.负责买蔬菜的同学,把蔬菜买回家后,洗净之后,切成细颗,方便放进肉馅里;
3.还可以准备一定的绿叶蔬菜,煮饺子时可以放在里面,会更加美味。
4.肉馅买回家后,可以加上一定量的鸡蛋、芡粉、盐、鸡精……。
课后反思:
在这次包饺子活动中,我最感到欣慰的是有些孩子学会了包饺子,虽然少数孩子没有学会,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创新了饺子的外形有元宝形状的,还有春卷形状的……看起来也似模似样,从中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在这次活动中采取了分组合作的方式,充分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使得班集体更加团结了,也开始懂得要包容别人的缺点。以现在社会环境来看,能教会孩子们包饺子我感到非常成功,有少数没能学会包饺子的同学,也知道了合作的快乐。
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意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1.一些组的学生准备得不充分,忘了带一些东西。
如:上文提到的不锈钢盆子,有的小组没有带到学校来,以致于煮熟的饺子没有盆子可以装。
2.一个孩子太过自私,只带了十张饺子皮,很少的肉馅,大家都不愿意让他加入自己的组,事后,我也有找他谈心,希望他能明白点什么。
3.课前反复强调垃圾不乱扔,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包饺子产生的大量垃圾,垃圾筒装不了,都洒在旁边的地上,却没人愿意去倒垃圾,最后终于在我带动下,大家一起来打扫。
创意的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专业18篇)篇十八
导,指导、启发使明白的意思;论,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的意思;导论亦称引论,一门课程的导论是指用较为概括的语言,来论述这一学科的基本的、整体的思想,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对该学科有较为整体的、系统的把握,对这门课有概括的了解。这样看来,一门课程的导论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概括介绍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二是指导、引导、启发。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只要谙熟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做一归纳、提炼即可。而指导、引导、启发就比较复杂,因为这就有一个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的问题。
一、导论的方向。
应该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呢?这不是简单的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而是对一门课程的一个“形而上”的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呢?这是由这个追问的缘起决定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意义动物。哲学对意义的探索由来已久,历史上著名的有:洛克和休谟的观念论的意义论,穆勒和罗素的指称论的意义论,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工具论的意义论,戴维森的真理论的意义论,胡塞尔的意向论的意义论,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理解论的意义论。袁祖社“人生于世,区别于动物者,在于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为意义而活着,在意义的指引和推动下又去创造新的`意义。失去意义,人便复归于动物。”人的意义动物的本性决定了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作为所有课程学习主体的人,自然在学习任何课程时必然要追问其意义,这是学习者的本能。所以,一门课程的导论应该是向学习者普遍关注的价值和意义的方向,进行指导、引导、启发。心理学的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需要被激发起来后,情绪学习系统就产生一种激情,当教育人员传授的信息有助于达到学习者的个人目标时,心理能量能涌动起来,产生的复合胺等化学物质渗透到大脑的生物组织中,驱使大脑不断地产生这些化学物质。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导论。
(一)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基本内容。
1.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一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实质、基本类型,产生、发展、现状,策划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等等;二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学习、掌握从公共关系调查材料的分析―――目标的确定―――策划类型的提出―――创意―――计划―――完善的策划全过程。让学习者通过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铺垫一个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活动的理论功底。
2.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一是专题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如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二是综合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主要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划,如生产性组织、商业性组织、服务性组织等。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
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由其价值、意义决定。从人类历史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从应用效果看很富有实效性,所以,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较为高涨。一言以蔽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于其应用性,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及其技能、技巧就成为学习该课程的根本利益点。一是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这是基本的。任何一门课程,不论是理论性强还是实践性强的,不同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必须的内容之一,只是侧重于理论还是实践而已,正如马克思所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孔子所言“学以致用”。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因为其极强的应用性,所以更加侧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为了达到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所确定的这一目的,我们一般采用模拟策划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策划中进行学、想、做、组织、实施的全方位实训,能够实际操作比较常用的公共关系策划活动,如开展的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专题策划,就是让学生组成专题策划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专题策划题目;群策群力进行各小组的专题策划;各小组的专题策划演示;学生、老师共同学习、评价个专题策划,并提出针对性完善建议。使学习者能够较全面了解、掌握各种公共关系策划活动。二是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学会怎么干。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则是学会什么时候干什么。没有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再精到的技能、技巧,也没有发挥的时间和领域,只有通过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能够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的时机,策划技能、技巧才有用武之地。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就成为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高级的、根本的任务。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其有效方法就是时长期的、时时刻刻地注意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敏锐地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时机,进行策划。这种敏锐的意识,如果能够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这种策划就是无二的,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商业史上、经济史上、政治史上、军事史上的传奇,都是这样发生的,也对“众人皆醉我独醒”进行了经典的注解,这也是策划“家”与策划人员的根本差别。
作者:王伟然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