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战史读后感篇一
这即是作者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还算是我看过的最佳的反战的小说。我记得在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中说到,人们至少是欧洲的人们对待二战来临与一战来临不同。当一战开始时,人们纷纷踊跃上前,认为自己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一件光耀的事业去献身。而此书的主人公们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投身军伍。结果黑暗的现实让他们清醒了,但也吞噬了他们。
作者以“我”保罗为第一视角来展开叙述,从内容上来看,并没什么直接的反战的内容。可是一篇篇一目目都让人感觉可怕残酷以及反感。作品以单双章分不同线叙述,内里还有着相当的“开心”的内容,可是正是这种开心的反差正更加深化了主题。而我之所以被本书吸引的关键就是当年看同名电影时的最后一节。当一声枪响后,一段字幕:当日西线无战事。这就是个人与历史关系的真实写照。
战史读后感篇二
我在小学期的时候,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的背景是在一战的最后两年,全书着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作者笔下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让人读了如临其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憎恶。
但是本书既不是对战争的控诉也不是内心的自白,仅想以此告知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罪恶的硝烟中苟延残喘着,最终还是静静地倒下了。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博伊默尔这个角色直接参与了一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以一个战争参与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个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种种伤害。博伊默尔身边的战友们的那些故事又向我们极力描述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读到某处,我们或许会设想自己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个,甚至还会禁不住为自己也设计一种死亡的场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对死亡既是万分的恐惧又是极度的坦然,因为恐惧并不能降低他们被子弹、弹片击中的可能。恐惧有时常常还会加快他们死亡的步伐,那个跑出战壕的士兵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是由于自己是一名准军人的原因,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敏感。当我看到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枪林弹雨和遍地横尸的场景,心里便会不由颤动。这就是战争,死亡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宿命。当一个人一旦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死亡便成了随时会发生的事。就像书中所说,即使我站在平静的水中,离漩涡的中心很远,可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缓缓地,无法逃脱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过去。这种引力,便是死亡。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大地对他们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或许那才是他们最好的依托,最亲的亲人,最好安全的保障。当炮火来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连同四肢和脸深深的埋在泥土里,因为只有紧紧的贴靠着大地,他们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钟的时间。在战火之中,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的偶然性才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保罗与他的七个伙伴在残酷的战壕生活中体验到死亡、孤独、恐惧与了无希望,才发觉了战争的现实与可怕。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这群当初抱持着满腔的热血与激奋的青年,最终无一幸存。而德军在军方报告中,仅只短短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将所有隐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残酷事实全数抹灭。
其实在战争死亡面前,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无法倾诉的重。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想让这些从战争中奇迹幸存的人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么?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其实当踏上那片战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与和平无缘。他们的眼早已在硝烟中变得惊慌失措,而这种过度的疲劳也让空洞的眼显得毫无存在的意义。他们虽然存活下来了,但其实他们已经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消逝于那个战火年代,带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战史读后感篇三
十二月的香港有些寒冷,晚上窝在学校图书馆巨大的椅子里读完这本书。智华馆是开了空调的,我裹着厚厚的毛衣,身体却像沉在冰冷的江底。
读之前觉得“西线”这两个字有点浪漫的味道,但实际上全书的文字是压抑且肮脏的。
这是部以第一人称“保罗”视角讲述战争的小说,作者“艾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是一名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士兵,在前线负伤回国后写了这本书。“西线”指的是一战中德国入侵比利时与卢森堡后开辟的战区。
书的题目说“无战事”,但全书基本都是战争里的故事,开始时他们在营地休养,后来讲到一次任务中遭遇炮击和毒气,主人公保罗中途不疼不痒回了次家,再回到前线又是无休止的进攻和撤退,穿插着受伤、发现物资、进教会医院修养的故事。
后来,停战的传闻不断发酵,所有德国士兵都知道“我们已经输了”,上前线成了僵硬的执行命令,伤亡骤增。停战后,那批参战的年轻人却再也没法回归正常的生活,“无战事”后是无尽的空虚和迷茫,正如文章里说的,虽然没有残疾,但那代人已经“被战争毁了”。
1/依然活着
本科在学校办演讲比赛,有位选手讲述了自己在国外被抢劫,被用枪指着头的一段经历,他说在那一瞬间他意识到了,“现在有太多的文章、课程教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以致于我们逐渐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还活着。”
战争的魔力在于,它让人深深地意识到后一点,并且会成为人们唯一的诉求。生命在战争面前又脆弱又灿烂,像雾霾中的罂粟花。
一次挖战壕的任务,保罗所在的二连遭到炮击,一个新兵被炮弹碎片击碎了髋骨,他说自己感觉不到下半身的存在。二连队友照理是要把他搬运回去的,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有经验的老兵知道,这样的伤无法存活下去,充其量也只能拖几天。现在他在战场上神经麻木,知觉也没有,但再过一小时,他将由于无法忍受的剧痛而成为“发出尖叫的一捆东西”。他能够活下去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想到这里,一个老兵抬起手给了这个伤员一枪。
同样在这场炮击中,二连还遭遇了毒气。几个人躲在弹坑里,匆匆忙忙带上面具。这样的毒气只要吸上几口,就会让人不断咳嗽几天,直到把肺一片一片地咳出来。这样中毒的人他们在医院见过很多。毒气使得士兵们视线模糊,反复呼吸同一团气体使他们头晕目眩,这种情况下还要认真分辨炮弹的声音躲避轰炸。天亮时炮击停止了,等毒气散去保罗摘下防毒面具的一瞬间,“空气如同冷水一般流进我的身体,我的眼睛凸了出来,面前突然一黑,我便失去了知觉。”
这次炮击出现在书里的第四章,场面描述生动到令人窒息。在这里生命太脆弱了,太容易被剥夺了,剥夺的过程还如此痛苦。人们无暇去问为什么,因为稍微的犹豫便会使死神降临在自己头上。在这里,仰望天空是奢侈的,睡觉是奢侈的,边上厕所边吹风是奢侈的,人们深刻且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四肢可以灵活移动,关节非常有力,可以大声而急促的呼吸——这些活着的证据,在这里,”活着“是脆弱的奢求,也是难得的美好。
2/野兽
“我们来到一个进入前线的地带,于是马上就变成了一群人形的动物。”
战场上是不能思考的,一切要凭直觉做事,不管是开枪杀人还是掩蔽炮弹。一切都是经验积累下的本能。而要有些经验,还必须要有幸运。作者说他感觉他们像是原始部落,从做事方式到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原始部落是自然而然的原始,士兵则是被迫原始。
这里的士兵,指的是在前线的士兵。后方的一套在前线全然无用。文章讲到一个在后方训练新兵的士官被派到前线,遇见了之前自己训练过的几个士兵。他在这里想要继续施加命令和权威,让士兵对他敬礼,为他递水,然而士兵没一个听他的。在这里重要的是打仗和活下去,权威和“长官情谊”早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位士官,在第一次上战场突击时被炮弹的噪音和血腥的场面吓坏了,再不是之前那威严的样子。他甚至躲在弹坑里装作受伤而不想向前冲,放弃了所有的尊严,也忘记了为国捐躯的誓言。当生命受到威胁,求生的本能会高过一切。
但就是这种长期的本能驱使,这代人被战争完全改变了,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也与未经历过战争的所有人产生了隔阂。
作者第一次休假回家,期待中会是轻松美好的,但实际上却是痛苦的煎熬。小镇士官要求他敬礼,前方的战乱使他对这种形式主义充满烦躁。镇上的人不断让他描述战争的样子,探讨战争的形势,宏观的策略,保罗对乡亲们的无知不屑一顾,他脑中只有惨烈的场面和无尽的鲜血,却不知道要怎样和他们解释。保罗看到自己儿时的书架,把书一本本拿起来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下午的阳光照射进来,时间缓慢得像灰尘,所有的一切都平和且无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心中的巨大伤疤——回不去了,他此刻已经属于战争,离开了战争,他无所适从。
一次在营地,士兵克罗普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结束,你们会去干什么。”他们有的人说,要好好睡几天,要大吃一顿,要去找几个好看的姑娘睡觉。但一切放肆之后,没有人知道下面要怎么做。和平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找工作,要挣钱,要学习,要家长里短。但此刻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自己工作的日常,所有人都沉默了。
“万一和平真的出现了,我想我应当至少做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了那样一件事情,你知道,在这里受苦受难也值得。可我就是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时一个农民的儿子说,他可能会继续回去种田。然而答案出现的顷刻,这个问题却显得愚蠢无比。
也许当人们变成野兽,就再难找回最初的人形了吧。
3/灰色幽默
士兵一上战场就变成野兽,因为这是保全性命的唯一方法。一下火线,他们又都变成了爱说笑话的有风趣的人。我读这本书时也常会笑出来,那种充满黑人问号的笑。
书中保罗有个朋友叫加登,很贪吃,他一听到敌人要来进攻的消息,就会飞快地把手里的肥肉青豆汤用汤匙舀下肚去。因为他不知道一小时之后自己会不会还活着。可笑的是关于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他们还认真讨论了很久。士兵卡钦斯基认为不行,因为他说一个人必须把腹部受伤的可能性估计在内,那时候肚子塞饱就要比空着危险得多。毕竟当肠子拖到地上的时候,里面有汤肉会更容易破裂。
还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炮弹产生的风和碎片会把人吹飞,衣服也会刮掉,于是有一次他们在运输车上经过一个被轰炸过的村子时,看见树上挂了很多的人。还有的人被拍到了墙上炸得稀烂,加登看到后说,“你可以用一柄汤匙把他们从墙上刮下来,葬在一个饭盒里。”
士兵们在没有战争时进行着这些荒诞的对话,还有保罗和卡钦斯基半夜去村里抓鹅,游泳到河对岸找法国的姑娘,在军需库找到两把躺椅想把他们分时租出去换吃的和烟。所有这些让人想笑却丝毫冲破不出全书的阴暗气氛。唯一的一次,是保罗和克罗普受伤后被火车运回后方,在车上遇到了红十字会护士,保罗想要上厕所不方便却又不好意思告诉护士。文中说,“她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瞅着我,她越是干净和优美,我就越是不能告诉她我需要什么。”唯独这一次,这个姑娘像一束亮光穿过笼罩的阴霾,但很快又被更浓的烟雾遮蔽起来了。
这本书真实生动的战争场景非常多,很容易让人陷入那种氛围。此外作为一个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活着真好”吧。决定战争的可能只是几个高层,执行战争的却是无数普通人,那些士兵之前可能是一位教师,一位邮递员,厨师或者服务员,而这多样性是在一瞬间被摧毁的。肌肉的撕裂,炮弹的轰鸣,骨折,流血,呻吟,在战争面前一切会回归原始,甚至比原始更加残忍。最可怕的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将再也无法过上日常生活,他们被战争永远地改变了。正如文章结尾写的:
我十分镇静。让时光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到来吧,它们不会拿走我什么,它们也不能拿走我什么了。我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没有希望,倒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着它们了。
战史读后感篇四
当西线无战事,当保罗镇静地倒下,那群鲜活的人物都已经消亡。
“让时光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到来吧,他们不会拿走我什么,他们再也不能拿走我什么了。我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没有希望,倒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着他们了。”
“他倒下了。那天,整个前线是那么的安静,乃至军队报告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战争是什么?!是无辜生命的献祭,是生者无尽的伤痛,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噩梦。
读雷马克的作品,总是从一开始听故事的状态,到中途突然发现身在其中,被鲜活的人物深深感动。
和《里斯本之夜》一样,作者依旧采用第一视觉,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像优秀的演员一样跳脱出本体,赋予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我”迥异的情绪与行为。不得不为雷马克精湛的文笔折服!蓦然间,某个句点,泪水已涟涟。
战史读后感篇五
《西线无战事》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故事。当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又是那种无聊的叙事故事,因为它在一开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主人公和他的战友,在撤离前线的日子里是如何为了能够多得到一点军需食物和纸烟而高兴的,接着又描写了他们在去战地医院看望他们濒死的战友时还想着继承战友那双漂亮柔软的靴子。
可是,随着故事的进行,他们重新回到前线战场上,我才明白撤防的日子对保罗和他的战友们是多么难得的舒服日子。作者用了极其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前线战场上的情形:炮弹如何散落在战场上,大地上的泥土和树林如何炸裂开来不复存在,火箭和照明弹如何在天空中交织成网,战士幻想中和平美丽温暖的家乡和空气如何被现实中狭小冰冷的战壕打破,求生的欲望与随处可见的死亡和尸体的鲜明对比,保罗在战场上杀了一个人又试图救他时身上的人性与兽性的斗争。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的继续,都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最后让人冰冷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