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写的基本要求篇一
“说课”是深化教育改革,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说课”更是一种交流经验的好方法。下面就“说课”怎么说、说什么等个人看法,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说课”说什么
说课是行业间业务交流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教案和教学活动。说课要说清楚说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怎么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的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很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关键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一课时的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的关键点,进而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育质量。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契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把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准确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 教学目标有对知识的理解、识记、掌握、运用,还包括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等等)方法(分析与组合、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等等)的渗透。以上这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要认真考虑。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划界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生 学好本节课的方法,即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试验操作,归纳概括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过程。
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说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说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过程要说精。一是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引课、新课讲解、知识应用、反馈联系。二是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合理的处理教材,训责哪些教学手段,如何安排师生互动过程,以及这样安排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都要一一说清。三是说出对每一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以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和预期效果。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储备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其中“问题解决”教学程序、“试验—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教学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四是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的理由和方法。五是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课堂联系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设计一定要准,既要体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作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板书要醒目有序,说课时要说出板书的合理性。
6、教学效果的评估。说课不象上公开课,在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评估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代表性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集“编、导、演、教”于一体的“说课”是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的较好形式,通过“说课”活动,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小学写的基本要求篇二
1.教学内容分析
说明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等;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要将课标要求写到此条目中,不要分开,可柔在一起写)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
3.设计思想
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通过……过程,掌握……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或激发什么情感)
5.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6.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媒体(含资源)的分析,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教学中既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能反映学科前沿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安排恰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教学设计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7.板书设计
用简明扼要的图文形式体现地理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难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8.教学反思
重点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特色和亮点。
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学校、科组、教师都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前三天跟教师见面,科组、教师教学计划要于开学两周内订好上交。
1、制定学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其本要求:
并对教学力量等安排作出优化组合。
(2)、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各级课程的学周安排,根据实际分配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
(3)、明确各科组、各年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内容、目的意义和执行负责人。
(5)、对各级各科的教学工作、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及教学质量提出基本要求和目标,并制定出检查、落实的措施。
(7)、提出各级、各科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8)、提出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规划和办法。
(9)、作出添置、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料的意见。
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
(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
(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3)、明确各级教学(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
(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
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
(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
(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3)、明确各级教学(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
(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
3、制定教师学期学科计划的基本要求:
(1)、明确学期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知识、重点、难点。
(2)、简要分析学生知识、能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现状。
(3)、确定各单元(课题)的主要教法,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4)、对各教学单元(课题)作出大体时间安排,包括讲课、实验、课内外作业、复习、考试、考查、参观、访问等。
(5)、明确本学期教学所需的主要教具和资料。
1、端正思想。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背课,不是摘抄课文要点,更不是教参搬家。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知识底子、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课标)要求,以教学目标体系为指导,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学校教务处对备课情况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二次全校性的检查分析。
2、抓好“三备”。
(1)、备教材,做到三个层次结合。
第一层次:学期备课。
教师接受学期教学任务后,对所授学科的大纲《新课程标准》、教材要作全盘的了解,掌握本学期教材要达到的总目标及体系结构,并要了解与本学期教材有联系的上学期(上学年)及下学期(下学年)教材内容及其体系结构,从而确定本学期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制定全学期的教学计划。
第二层次:单元备课。
深入钻研单元教材,掌握单元教材的教学目的、任务、重点、难点,关键及其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结合实际,写出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层次:课时备课。
备出深度——把教材中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出来。
备出新意——能使学生获得新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
备出梯度——即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
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备课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
(3)备方法,做到两法同步。
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生的学法。教法的采用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使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的同时,设计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备课组的组织及要求:
语、数、外三科各成立三个备课小组(低年级一个,中年级一个、高年级一个),备课组长由科组长指定。
备课要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但每个教师必须参加一个备课组。备课小组要集体备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要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要做到五统一:即教学目的(目标)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处理统一;测试考核统一。
备课组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和课题,活动时间每周不少于一个小时,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1、教学目的要明确
教学目的(目标)确定的依据有三:一是教学大纲(课标);二是教材要求;三是学生的实际。每一课时内教学目的(目标)要明确,在教学系统中,要环环相扣。教学目的(目标)教师要清楚,学生也要明确。师生的课堂活动中自始至终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2、教材处理要科学。
教材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授内容要正确无误;二是教学程序要优化,体现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方法要合适。
教学无定法,凡符合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都是合适的。
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教学法等。在自学课、复习课、作业课、小结课等中,不论那种课型,所采用的教法应以启发为核心。启发的手段有:激疑启发、比喻启发、类推启发、讨论启发、提问启发等。
4、学法指导要重视。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把它列入课堂教学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要概括学生知识水平,学科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有时还应按不同的学法,调整设计采用恰当的教法,“从教中授法,以法导学”。通常指导学法有教授式、转换式、点拨式、领悟式和专题训练等模式。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联想、记忆、综合、概括、对比、列表等方法改进学习方法。
5、语言表达要精当。
(1)、普通话力求准确,语言清晰、简练、逻辑严谨。
(2)、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3)、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4)、文明、质朴、规范。
6、板书设计。
(1)、要恰当、工整、简要、形象、脉络系统分明,条理清楚。
7、教态要自然、亲切。
(1)、衣着要整洁、朴实、大方。
(2)、举止要庄重、从容、恰当。
8、教学热情要高。
要热情指导、启迪、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热情引导学生专心听课,积极思考,课堂教学效率高。
9、课堂气氛要协调
(1)、恬静与活跃要统一。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智力活动和感情交流有序。
(2)、紧张与愉快要协调。学生思维要有张度和深度,要有效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目的性——指设计布置作业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目的),紧扣教学内容,有利于加强双基,扩充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防止惩罚性、竞争性、无思考性。
计划性——指要着眼整体训练,分清主次,编好程序,有机安排。基本要求是:一堂课的练习 → 单元练习 → 学期复习练习 → 毕业(升学)总复习练习。
2、作业份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份量适中——指作业练习要精筛选,巧设计,题目要有典型性,层次有阶梯性,做到以质胜量。以中等成绩学生为标准,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2小时(语、数、外各科各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其余各科一般可在课堂内完成。
难易适度——指首先要以多数学生为着眼点,有利于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其次要考虑优秀学生,给他们提高难度;再次要照顾后进学生,给他们降低难度。因此,课外作业可以考虑有“必做题”和照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选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作业形式要具多样性。
从作业的种类来看,主要有:(1)、重复模仿性作业,即以课本内容为准,要求学生重新仿效作业,如阅读、复述、抄写、背诵课本中简单练习题等。(2)、简单变式性作业,即把课本上的内容稍加变化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作业。(3)、应用实践型作业,即应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中某些课题的作业,如操作、实验、应用题、社会调查、写应用文等。(4)、概括综合性作业,即运用已学过的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的知识,要求概括出知识的规律,综合解答的作业,如大综合、小综合题。(5)、变通独到型作业。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发散,集中思维,获得独创性效果的作业,如推导(几何等),求异性练习。
从题型的性质看,主要有:(1)、封闭性题,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2)、半封闭性题,如填空题、简答题。(3)、开放性题,如作文和多解题等。
4、检查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
检查、批改作业的基本方式有;当堂检查与课外检查,全收全改全评与部分批改,有自我批改与面批面改,结论检查和过程检查。
教师检查、批改作业要认真负责,做到修改、评分、评语准确中肯,发放作业及时,并要做好批改记录,重视作业讲评。凡教师布置的课内、课外作业,必须全部批改检查,批改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次;语文、数学、英语每次作业均应全收全改,其余各科的作业也要及时全批全改;学生的家庭作业一定要家长签字,未签字的要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批改作业与试卷使用符号要规范,对的记“√”,错的记“×”,不能使用其它的符号(批改作文符号除外)。
教务处每月要组织学科组长检查作业批改情况,要进行优秀作业展评。
1、课外辅导必须遵循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面向全体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学科拔尖学生进行超前辅导,又要对音、体、美有某项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更要重视对中下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对拔尖学生着重超前性辅导,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对有专项特长的学生着重实践性辅导,对中下学生着重于打基础和学习方法的辅导。
2、辅导主要方式
一是个别辅导:如个别谈心、指导做作业、补课、面批面改作业等。二是集中辅导: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各种讲座,刊出各种墙报等。
3、辅导的具体方法
(1)、培养拔尖学生的常用方法:
a、成立集尖学科小组(如数学奥林匹克小组等),一般情况分线进行,也可全校进行,或者以兴趣小组出现。
b、开设专题讲座(以科组为执行者),加深、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c、适当增补扩展视野的练习及实验。
d、介绍相应的参考书及资料,指导他们自学自练,及时给予释疑,解难。
e、出版墙报或刊物,发表学生的学习成果或心得。
f、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织专题答辩活动。
g、给予适当物质、精神奖励(精神奖励为主)。
(2)、对专项特长学生培养的常用方法:
a、善于发现挑选有专项特长的学生(如体育、武术、音乐、美术、文学、绘画等)。
b、组织专项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专项训练。
c、开设专项讲座,传授必要的专项理论知识。
g、对突出的尖子生,有计划专人培养。
(3)、对中下学生培养的常用方法:
a、首先是给他们以爱心。
b、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c、授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d、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原则。
e、经常给他们查缺补漏,采取互帮互助的学习形式。
f、加强与家长联系,争取家庭配合。
对中下生的辅导要做到四个一点,即:爱心多一点,辅导勤一点,方法活一点,要求低一点。
六、复习、考试、考查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注意基础知识的重视,巩固旧知,查漏补缺。
(2)、使学生较完整地理解知识的构建和知识网络,把知识归类,方法归类,思路归类,使知识系统化。
(3)、复习中注意学法的渗透,指导学生用最佳的方法,探求知识规律,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要与练习、考试、考查有机结合。
(5)、在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毕业复习三级复习系列中,首先抓好单元复习,搞好单元过关,打好坚实基础,然后才是期末复习,学段复习,实现学期、学年过关。
2、考试、考查的基本要求:
考查——指单元测试、平时各种知识点测验,是达到单元过关或知识点过关的有效手段。语、数、外三科要求每单元(章节)均要考查一次,其余各科可每知识点考查一次,每次考查的结果要登记入册,试题送教导处备案,编入学校题库。
考试——指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等四级考试,是实现学期、学年过关的有效管理手段。期中考试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命题考核;期末考试参加东莞市教育局组织的统一考试或抽考。(学生的学期成绩按:平时︰期中︰期末=3︰3︰4=总成绩来评定,学年成绩按:第一学期︰第二学期=4︰6=总评来评定。)考试、考查有笔试(闭卷或开卷),口试及实际操作等形式,它们各有特点,要根据考查内容,考查的目的选用。考试考查要做到:精选题、严考试、细评卷、重讲评等。
(1)精选题
a、目的性原则。每次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目的确定命题的指导思想,使试题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b、科学性原则。试题和答案都要有科学依据,尚有争议的一般不要涉及,同时要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布局和分数比例。
d、启发性原则。命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有新意,有利于启发思维,引发兴趣,发展智力。
e、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比例要求合理。
f、开放性原则。一题多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是目前的趋向。
g、思维性原则。命题必须考虑多种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力求做到:正面问题反面设计;分散问题集中设计;易混淆问题比较设计;理论问题联系实际设计;公式、定理则延伸、倒逆设计。使试题具有思维难度、思维价值和辨识价值。
h、导向性原则。命题要弄清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预测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针对性设计题目,使试题在扩充知识、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显性或隐性的引导。
(2)、严考试
凡考试、考查均要严明纪律,严肃考风,绝不准学生有旁窥、抄袭等舞弊行为,舞弊者必须严肃处理。凡考试应尽可能做到单人单桌或梅花间考试,监考教师要尽量安排2人,年级之间尽可能交换监考。
(3)、细评卷
a、评卷前对试题的答案要熟悉,标准要统一,研究要全面。
b、评改要细,不错改,不漏改。
c、统分要细,不错计,不漏计。
d、凡考试的试卷,原则上尽可能做到流水作业评改,由科组分级统计分析;考查的试卷一般由科任处理。
(4)、重讲评
a、评卷后,教师首先要全面总结,做好各种数字统计,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反馈出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教师自身授课存在的问题。
b、讲评时,首先是查漏改错,使学生均能自我改正全部错漏,人人试卷改正后达到一百分。
c、要讲评出错漏的原因及规律,以及避免错误的方法。
d、要讲评出审题方法及解题思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今后审题和解题的能力。
1、听课节数要求: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正副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其它领导及科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时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为做好评课分析和总结教学经验提供依据,(教师听课原则上是同级同科,提倡向其它学科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与方法。)
2、明确听课目的,掌握评课及方法。听课的类型有:随堂听课,学习型听课,学习型观摩课,研究型试验课。不论哪种类型,我们开展教师听课的目的是为了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评课必须客观、科学,着重于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成功的一面),诚恳地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措施,较科学的课堂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量。
(1)、教学目的(目标)和教学任务
a、能够根据大纲(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从教学、教育、发展、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的。
b、能够将教学目的(目标)具体化为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c、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学目的(目标)。
(2)、教学内容
a、能够按照教学目的(目标)、任务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b、教材讲授正确(没有知识性错误),有科学性、趣味性。
c、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基础知识落实。
d、能够利用教材内容及教学过程中的有关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
(3)、教学方法和手段
a、能根据教学目的(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b、教学方法有多变性、灵活性,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能照顾鼓励差生,重视差生的辅导。
c、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效果好。
d、板书设计科学,书写工整,语言规范,态度端正亲切。
f、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实现教学目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4)、学生组织活动形式
a、能够根据教学目的(目标)及学生年龄特点适当选择随机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形式(或全班或小组或个人)。
b、各类学生听课认真,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认知活动。
c、各种活动形式对实现教学目的(目标)作用显著。
(5)、教学效果
a、各阶段教学任务基本实现,效果好。
b、各阶段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
c、课堂教学目的(目标)基本实现,整体效果好,大部分(90%以上)学生达到本课要求,顺利完成课堂作业,且错误少(10%以下)。
d、师生对教学效果满意。
(6)、及时评议反馈
听课后要及时组织评议,肯定教学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任课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
1、每学期结束,各个教师均要写好教育教学总结,总结一般有:
(1)、综合性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基本情况;b、教学措施;c、成绩和问题;d、经验和教训;e、今后的意见(措施)。
(2)、专题性总结。围绕专题,突出主要经验或存在问题,力求作出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每个教师教学情况各自不同,要结合各自的实际,选好总结课题,特别是在教学方面较有探索、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做好专题总结并写好论文。学校对获得各级教学论文奖的将给予奖励,特别是对获得省级以上的将要重奖。
2、实事求是,客观分析。总结必须在充分调查,占有相当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该肯定的成绩充分肯定,该正视的问题大胆正视。
3、抓住本质,写出特色。总结应深入分析教学实践过程,抓住本质,找出运用教学原则、规律指导具体实践的特色。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等理论,加以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力求使经验向理性升华。
4、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总结经验应做到抓住要点,突出中心,语言简朴,材料精确,忌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5、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每学期结束时,科任教师均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完成一篇书面总结,教研组长应在总结全组的教研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写出书面的全组的教研工作总结,学校行政负责总结全校的教学工作,科任老师和教研组的总结要在放假前交给学校,对于各科组的成功经验,学校将予以推广。
教学改革是在教学常规基础上推陈出新,教学常规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充实、完善。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抓教学常规同时也应抓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攻方向,以启发式教学为总原则,以大纲(课标)、教材为出发点,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目标,认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逐年稳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2、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克服在教改中存在的习惯心理,从众心理,畏难心理和保险心理等心理障碍,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加教改实践。
3、每个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坚持试行,定期总结,不断深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4、各科要按照学校的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目前,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主要是从“公开课”和“示范课”入手,搞一些课堂教改的探讨,时机成熟后,学校各大科组及教师都应健全教改实验项目,每项实验均要制定方案。教改实验方案一般可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1)、课题。课题要简明扼要,体现中心和特点。
(2)、组织机构。写明实验的负责人、执教人及学方代表(指科代表或学习组长)。
(3)、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写明班别、人数,简要分析说明各类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现状。
(4)、期限。写明实验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实验时间较长者,需划分阶段时间。
(5)、所用教材。简要述明所用教材的系统、特点。
(6)、目标要求。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写明实验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7)、依据和构思。简要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写出实验的基本原则、思路、结构、方法。
(8)、主要措施。包括设备、教学组织方式、考查方式、信息回输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9)、资料积累和总结。明确积累哪些方面的资料,如何积累。大体安排出阶段总结、专题总结或写实验报告时间。
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法和教法同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提出的预习要求阅读教材,要借助工具书和参考注释以疏通课文,解决阅读障碍;运用横线、波浪线、小黑点等符号在重点内容和自己觉得疑难问题的课文下边作出标记,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课文后面的习题,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为听课作好准备,预习一般在上课的前一天进行。
2、专心听课。学生上课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做到动脑、动手、动口,有秩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动脑就是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不断发疑、找疑、质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就是要动手做好课堂笔记,记录纲要、重点内容和教师讲课时补充的知识,或在课本上作简要批注、标记,动手做好堂上练习和实验操作,加强基本功训练;动口就是对有疑难问题要敢于发问,老师提问要踊跃发言,发言时做到仪态大方、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3、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当天复习,回顾消化老师讲课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弄清课堂上留下的疑难,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完成作业做准备;每门课程学习完一个单元也要及时复习,把握知识网络,做到单元巩固;期中、期末要把握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归纳整理知识体系,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1)、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
(2)、字面清洁,字迹清楚,格式规范。
(3)、作业独立完成、按时上交。
(4)、老师发下作业时,要认真阅读、检查、订正错误。
(5)、作业本用完后要保存好,以备将来复习时使用。
5、严守课堂常规。
(1)、上课前:值日生擦干净黑板,检查课桌椅凳是否整齐。
(2)、预备铃响:所有学生要入座,把课本、作业本、练习本、文具整齐地摆在课桌的左上角,全班至少唱一首歌迎接老师上课。
(3)、上课铃响后:
a、教师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班长或值日生指挥起立,学生齐说“老师好!”老师回礼“同学们好,请坐下!”学生方可坐下,态度要严肃,动作要整齐。
b、坐姿端正,衣冠整齐,精神饱满。
c、不打瞌睡,不东张西望,不开小差。
d、不随便说话,要发问时请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目视老师发言,发言后经老师允许或示意后坐下。
e、学生迟到必须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4)、下课铃响后:
b、教师离开课堂后学生方能走出教室。
c、课间学生不能在教室、走廊、楼道里追逐嬉戏。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单元主题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教学设计的依据
(1)学科性质;
(3)教材内容的特点;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三维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教学设计操作步骤
一、课前系统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
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5、教学方式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⑴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⑵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
1、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新课导入设计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
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
⑴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⑵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③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 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设计
⑴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⑵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课后系统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打破常规教学,把课本中类似的课文集中起来(比如散文),然后选一课进行详细讲解,关于散文的线索,主题,手法,文风,读他的时代意义等,其余让一学生选课讲公开课,再选一课进行学生讨论课,老师觉得学生掌握得差不多的话,剩下的就是学生的自习课。让学生出题自考,让学生勾画作业,老师批阅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开始进行下单元的教学设计。
有时用一种学点教本单元的课程。还举(散文)为例,学点是形散神不散。何为神?何为形?神就是文章(主题);形呢,是课文的形式。同时举本单元几课,找出这些课的神(主题);总结出它的形。看看课文的形式,记事的,不免日常小事叙情真,以古鉴今的上下五千年任意谈,借景托物的,则大大地于情寓景、情景交融等等。但即使方法各各有异、形式千变万化,始终不离主题,这就是形式散乱而神凝不散。
小学写的基本要求篇三
(修订) 教学管理是校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常规是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指南,是教学教研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法则,它源于动态发展的实践,又有效的指导实践。
本《要求》适用于实验小学、乡镇小学,其它小学的教学管理常规由各中心学校参照本《要求》,结合实际,具体规定。各适用学校参照《襄樊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中的学科具体规定,结合本《要求》,制订必要的配套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管理有序、高效,服务生本教育,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
一、开课
[2004]37号文件,将1-2年级体育课每周调至4节。各学校具体参照县教研室下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设置安排表》(见附表一)执行。
德育的首要地位和教学的中心地位之间的关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体现生本理念。保证教学、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严格落实学年上课时间、周学时、学生在校周活动总量的相关要求。小学每节课40分钟,学生日睡眠10小时以上。全寄宿制小学可安排一节早读和1-2节晚自习(非全寄宿制学校建议结合“生本活动”要求安排晚间活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大课间体育锻炼内容。
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安排表实行乡镇中心学校(实验小学)签审、备查制,各中心学校对所辖学校作息时间进行统一规范。
实行教学进度月报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采用推门听课、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形式,及时掌控教学进度落实情况,保证教学任务按时高效完成。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的水平决定教和学的水平。教师备课必须全面了解学情,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全面把握学习标高,对学习推进有全面预设,对问题的呈现与解决有不同预案,确保学习任务全面落实,教师智慧充分彰显。
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学期备课即学科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备课即学科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备课要按照生本课堂的要求撰写导学案。
准确,重点突出要有效,难点突破要得法,适当分散教学难点;设计前置性学习坡度要适当,贴近学情、贴近教学实际,能为学生交流展示做好铺垫;设计交流释疑的方式要精当,在关键处、关键点上的点拨可以充分预设,做到胸中有数,但在具体课堂实施中要因生而异,因时而化。在预设性点拨和生成性指导上彰显教师智慧;要精心设计巩固练习,发挥习题的引导作用,通过精讲巧练,互学精练,相互审视练习结果,实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触类旁通。凡是要求学生作答的习题或要完成的任务,教师要事先熟知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难度或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有充分预判;要谋划好评价促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实现高效互动。
撰写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生本课堂的的前提和基础,各学校要根据具体学科特点和要求拟定基本备课格式,对导学案撰写提出统一要求。教导室要组织学科教研组对撰写导学案的各个细节展开研究,提高实用性。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优秀导学案评选,举办一次撰写导学案的专题培训讲座。
上岗在5年以内的教师要求详备,备课重在规范,要求手写教案。学校要为新岗教师安排指导教师,新岗教师教学常规要自觉接受导师指导。上岗5年以上教学各方面素养已经具备的教师,教案要体现教学特色,备出个性和风格,重在总结经验,力求每学期有创新和突破。
所有教师必须备导学案,导学案分详备、简备、批注式备三种。
详备导学案要全面体现导学案要求。
简备导学案可以备条款式教案或修改使用旧教案。简备导学案的对象为近五年至少完成一轮循环教学,教学成绩每年在县平均水平以上,且参加县生本课堂达标晋级活动获得一级达标课以上等次的教师;近三年参加市级及以上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经学校批准后可以简备教案,名单要上报教研室审查备案。这部分教师还要承担指导年轻教师的任务,辅导新上岗教师讲入门课、青年教师讲达标课,以及承担生本课堂研究、课题实验等任务。
《保康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写的基本要求篇四
教案是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蓝本,编写教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案备写,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会宁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一、封面名目齐全
教案封面名目包括科目、学期( - 学年度第 学期)、学校名称、班级、教师姓名等项。各项开学时由教务处统一书写,字迹规范、布局合理,并在校名处加盖校印。
二、结构内容完备
教案在结构内容上包括“一表三计划”。
“一表”即教学进度表。表内涉及科目、班级、册数、上课日期、每周节数、总授课节数、周次及起止时间、预定进度及页数起止、实际进度及出入原因等栏目。教学进度表是科任教师对学期学科教育教学内容的统筹规划和具体时间安排,开课前由科任教师或学科组科学拟定,由教务处审批通过后执行。
“三计划”即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2、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是单元(章节)教学的总体规划,写在单元(章节)课时计划的前面,由科任教师在实施单元(章节)教学前完成。一般包括五项内容:①单元名称,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课时划分,⑤课的类型。
(1)、教学内容(课题)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教学目的,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教学重点、难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生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4)、课型(新授课、自读课、复习课)
(5)、教法、学法(达成教学目标师生采取的方法措施)
(6)、教学具准备(师生课前要准备的教具、学具)
(7)、课时安排(说明用几课时完成)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设计(作业内容、作业提示、要求)
(10)、板书设计(简洁、直观、形象再现教学内容的图文)
(11)、教后反思(记录课堂的得失、原因分析、改进对策、努力方向)
在课时计划中,教学过程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以下基本环节:
(一)导入新课(导入的方式和内容),要简洁明快,新颖别致,激情引趣。
(二)讲授新课(选择教法,设计活动,提出问题,点拨引导,安排步骤),要层次分明,环环紧扣,逐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主体。
(三)巩固练习(精选题目,巧用形式),要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灵活多样。
(四)归纳小结(小结的内容和方式),要精当,灵活,上下关联。
(五)作业安排(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拓展性、能力性、趣味性、多样性。
三、备写符合规定
1、中小学各门学科原则上都要备写教案。小学任语文、数学、英语其中两科以上并兼任综合类、技能类学科者,综合类、技能类学科教案可略写。
2、教案要在课前一周备写。
3、教案要在深研教材,整合资源,广泛借鉴,精心设计,内化自我的基础上手工书写,切忌照抄现有或从网上下载直接使用。
4、教案要文面整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5、课时教案要按进度计划备写,不能短缺课时。要在每一课时教案的课时数后括号内注明累计课时数,右下角标明教案页码。
6、教案本要专用,切忌随意记写其它内容。
四、签审及时周详
1、教务处开课两天前下发教案本,并统一书写教案封面,加盖校印。
2、每学期开课前一天教务处要集中统一审批学科教学进度表和学期教学计划,签署意见,加盖校印。
3、每周开课前教研组长要签审本周各学科教案。
4、每一月教务处对各学科教案签审一次。
5、每学期学校集中组织两次全校教案检查评比活动,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并督促整改提高。
6、学校要统一使用教管中心下发的教案签审记录表,教研组要做好记录册,栏目填写完备详细规范,签审意见明确。
一、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
3.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深入,能对教材进行精心加工、准确确定教学内容,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4.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学需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结构内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要求分课时写出课时目标,特别要具体写出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表述要具体、准确)
(四)、教学过程
注意教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学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写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也要写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形式、方法、方式、内容。同时还要写出相应的设计意图。
三、教学案文本格式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四、教学案结构图表:
《课 题》教学案
单位: 年级: 设计者: 时间: 联系电话
1.教学实录请用戏剧剧本形式编写(教师投影、板书,学生活动,学生状态、课堂气氛等用舞台提示标识)。实录应原汁原味、具体详尽地呈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关键处有针对性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点评,有条件的请参照网上或其他资料。
2.每个教学实录后均需附不少于200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求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梳理出成功处,并对不足处提出改进的做法。
3.内容、格式
《课题》课堂教学实录
课 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
执教时间:×年×月×日
执教班级:××学校×年级×班
执教老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教学实录文本要求:
课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小标题加粗小四号宋体,舞台说明语言用括号标注,小四号楷体(gb2312),行距统一为固定值22磅,a4版面,边界默认。
学实录、教学反思;
2.命名:文件以课题+单位+作者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