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以下是一些调查报告策划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的调查工作有所帮助。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一
一转眼,离背上行囊,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个中滋味。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做着不同的事情,彰显自己的个性,点缀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不禁感叹: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到底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就此展开了一个有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的思考。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我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这次调查中,我采取了任意抽样调查的方式,和给出了10个选项。在过一段时间后,我再对他们做出的选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结果如下:1.打球等体育锻炼17%2.院校活动及工作6%3.课余学习,巩固专业知识21%4.阅读课外书刊及报纸,增长见识9%5.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10%6.勤工俭学6%7.上网聊天,打游戏13%8.睡觉5%9.社交活动,与朋友聊天,逛街7%10.打牌及其他活动8%从调查报告中看出,大学生选择的多元化,而这也正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他们不再只是围绕着学生最基本的职责-学习,更多的出现了新的活动方式。打球等体育锻炼和课余学习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于是,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锻炼。这样,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拥有了健康。从而,他们更有本钱,用今天搏明天!其次,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多的大学生都手持一部手机甚至电脑。于是,他们便能更方便的上网聊天,打游戏和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他们总是认为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好好释放一下。只不过,有时在其中也可以收获点什么,他们这么对我说。例如:游戏中的战友情谊,电视里的深刻道理...还有,6%的大学生积极参加院校的活动和工作,6%的大学生勤工俭学,他们似乎收获了更多,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和自主能力,这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参加社交活动,和朋友聊天,逛街,其中大多数都是女孩子的选择。女孩子对事物有着特殊的审查能力,于是聊起天来或逛起街来都似乎特别带劲。对于课本以外的知识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喜欢看自己没有看过的世界,或是时时关心世界各地的新闻,手里总是拿着一份阅读材料。事实上这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不至于成为一只井底之蛙!还有一部分人也许习惯追求简单的生活节奏,于是选择了睡懒觉。确实,睡觉是最简单方便的,也同样是最经济实惠的。除此之外,睡觉还可以养颜,这让某些女孩子特别心动。最后,还有8%的大学生选择打牌或其他活动,没事便三四人凑一桌,可以一边打着牌,一边吃着小零食,好像挺惬意的。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二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如何处理课外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使得学习与课余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学校的教务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时间、对象我们小组于10月至11月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安排与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式。
农村的学生66人,大一26人,大二31人,大三38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分析。
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
2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12%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3、上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网络资源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是如何正确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据调查统计,在选择上网的同学中,以学习为目的的占45%,朋友联络需要占21%,娱乐占28%。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的目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学生上网的内容。
(一)、客观因素。
1、生源地因素。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生源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大体上较城镇生源学生有计划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内容方面,自习和上网两项均占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学生课余时间的较大部分。而城镇生源学生选择逛街购物的比例为43.2%,为农村生源对应项19.1%的两倍多。在逃课记录上,农村生源学生与城镇生源学生大体持平,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逃课。在自习的状况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均较注重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但城镇生源学生较农村生源学生更注重学习未来的发展科目,选择此项的比例分别为27.0%和22.2%。这就说明生源地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源地因素大体上能反映出经济因素的相对影响性,因此,生源地因素应是经济因素的根本反映。
2、有无电脑因素。
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和无电脑的同学在对课余时间的计划性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的具体内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电脑的同学,分别为63.2%和51.6%。在选择兼职的比例中,无电脑的同学又高于有电脑的同学,分别为21.0%和13.2%。而在逛街购物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此项的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比例分别为36.8%和22.6%。在有关逃课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逃课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甚至有电脑的同学选择全逃的比例占了2.6%。据另一项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中大约75%为城镇生源学生。因此,此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地因素或经济因素。
(二)主观因素。
1、课程因素:
由于学生对开设的课程极大程度上有着厌倦或毫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淡漠,以至于在课余时间不关心学习。
2、学生素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到清闲的大学生活,学生没有适应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氛,没有动力,从而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放松,更多的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根据调查反馈回来的有效问卷,我们得出了如下图表:
生活的安排,可以在课外生活中劳逸结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有意义!着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希望学校相关教务领导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的教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达到一个赞新的高度!
xx调查小组。
11月28日。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三
1、生源地因素。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生源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大体上较城镇生源学生有计划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内容方面,自习和上网两项均占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学生课余时间的较大部分。而城镇生源学生选择逛街购物的比例为43.2%,为农村生源对应项19.1%的两倍多。在逃课记录上,农村生源学生与城镇生源学生大体持平,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逃课。在自习的状况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均较注重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但城镇生源学生较农村生源学生更注重学习未来的发展科目,选择此项的比例分别为27.0%和22.2%。这就说明生源地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源地因素大体上能反映出经济因素的相对影响性,因此,生源地因素应是经济因素的根本反映。
2、有无电脑因素。
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和无电脑的同学在对课余时间的计划性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的具体内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电脑的同学,分别为63.2%和51.6%。在选择兼职的比例中,无电脑的同学又高于有电脑的同学,分别为21.0%和13.2%。而在逛街购物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此项的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比例分别为36.8%和22.6%。在有关逃课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逃课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甚至有电脑的同学选择全逃的比例占了2.6%。据另一项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中大约75%为城镇生源学生。因此,此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地因素或经济因素。
(二)主观因素。
1、课程因素:
由于学生对开设的课程极大程度上有着厌倦或毫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淡漠,以至于在课余时间不关心学习。
2、学生素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到清闲的大学生活,学生没有适应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氛,没有动力,从而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放松,更多的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根据调查反馈回来的有效问卷,我们得出了如下图表:
生活的安排,可以在课外生活中劳逸结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有意义!着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希望学校相关教务领导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的教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达到一个赞新的高度!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四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同等重要,要想要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善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往往能使小学生更好地集中思想上语文课要善于把枯燥的语言变作生动的画面,要借鉴名人讲学的长处,把一些好的典故、寓言引入课堂,通过一些情节化的讲述,让小学生有想向的空间和参与的联想,以此激励学生学好语文。此外,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引导学生与语文课程中的角色交流,深入课本,与角色对话,让小学生品尝到学语文的快乐,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一门功课。教语文,首先要爱语文。尤其是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它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桥梁。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感染人、启发人。通过语文老师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刻领会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接受文学作品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小学语文教师应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传播美、传播爱。教语文,要善于和学生沟通。要懂得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尤其是小学生,更希望老师能注意到自己、关心自己。更要多观察小学生们的情绪动向,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喜好,随便流露出喜欢这个漂亮孩子,不喜那个有点丑的孩子;喜欢这个安静的孩子,不喜欢那个淘气的孩子。这样会伤害到小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当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时,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起到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孩子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应有的积极作用。教语文,要注重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应学的知识外,尤为重要的是在小学期间应重视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性教育。因此,要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一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掌握素质教育理念,掌握教改动态,不断实施素质教育。三要对所有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将时间精力只花在少数天才儿童身上。素质教育要求每个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都能成才。四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发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打好小学语文基础,关乎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担当起培养兴趣、教会方法、提高素质教育的职责。
调查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在小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为有效,就成为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了全面了解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状况,我们进行此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学生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对你或对同学的学习和自信心有激励吗?
(2)你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怎样?
(3)当老师频繁夸你和其他同学你真棒你真聪明时,你的感觉怎样?
(4)当老师宣布完成某项任务后有小奖品时,你会怎么做?
(5)当你课堂上获得老师奖励的小红星小红旗等小奖品时,你的心情怎样?
(6)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们一般怎样处置?
(7)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错误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8)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正确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9)课堂上,当大家遇到共同的难题时,老师们采取的方法经常是什么?
(10)对你的答问或练习的评价你想用哪种方式?
(11)学月测试后,你希望老师公布每人的分数吗?
教师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课堂上,对于表扬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使用情况如何?
(2)课堂上,对于表扬物品如小红星小红旗等的使用情况如何?
(3)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你怎样处理?
(4)对学生答问不够准确时,你怎样处理?
(5)当课堂上学生不专心时,你常用的办法是什么?
(6)当学生因为上课不专心而导致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7)当学生回答正确你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8)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9)课堂上发现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时,你怎么处理?
(10)课堂练习中对学生做题后的情况评价?
(11)学月测试后,你如何评讲试卷?
(12)学月测试后,你给学生念分数吗?
(1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你经常采用那种方式?
(14)你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什么建议?
调查时间、范围、对象。
从20xx年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上旬,调查了响水实小四年级共80名学生和全校20名教师。
调查的重点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情况。
调查方法。
学生教师问卷法,分不同年级、班次,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及一至六年级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五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于是,我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点缀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学习?工作?逛街?上网?……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活跃、向上、丰富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我校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大二各专业的200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给出课余活动的12个选项之后,大学生作出了如下的选择。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 “体育锻炼”和“上网玩游戏”五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课余学习”被二、三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级主导取向有差异,二、三年级的主导取向为“课业学习”,一年级的主导取向却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级对“课业学习”、“聊天、社交”、“上网、打游戏”、“校系活动和工作”、“勤工助学”等五项的取向有明显的差异。而我校大一大二学生课余活动的主导取向普遍是“课业学习”,其次为“娱乐社交”。这反映了我校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在与大一新生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大部分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交际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紧紧抓住学习不放。反而大二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感觉到那种当初汹涌澎湃的热情有所减弱。但许多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习,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又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
从整体看,我校大一大二学生在课余时间还是十分重视学习,特别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我校刚刚入学的新生们,不熟悉大学学习的方式加上还保留着高中学习的状态,使他们主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允许自己落下。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六
调查概况。
调研年3月5日至4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具体目标,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调查结果。
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实习体会。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而对于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不会象以前那样每天都要在题海中度过了,大学的课程没有象高中那样多,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会变得丰富起来了。那么现在的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他们是怎样安排的呢。最近我在网上发起了一份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问卷。
[关键词]:消费恋爱校园文化现状在校时间分配。
大学生活具有上课时间少课余时间多的特点,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课余生活,学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次调查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认识,提高大家对课余生活安排的科学性。
一、消费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问卷的量化分析,我们发现消费水平较低和较高的大学生较少,多数居于中等消费水平。在回收的100份问卷中,月均消费低于300元的为6份,占2.3%;月均消费处于300~500元的只有10份,占3.83%;月均消费高于500元的问卷有69份,占26.43%,月均消费处于500~800元的问卷有88份,占33.72%。四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仍占较大比重,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化娱乐和旅游、应酬交际、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在各种消费水平的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消费总额与通讯、上网等消费支出成正比关系。消费总额越高,这几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电脑、手机等高档消费品已走进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且比例较大。还有一点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消费支出中,香烟、零食等享乐品,应酬交际,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支出比例较大,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没有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
二、恋爱方面。
1.根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里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几乎随处可见,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程度也非常之高,达75.53%,而且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恋人上已趋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对方的人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综合考虑的人占调查总数的70.21%,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已日趋理智。
2.大部分同学的恋爱目的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种问题,特别是男生,有个别同学恋爱是为了追风,也有绝少数是为了金钱,而女生中这种思想基本没有。从对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上看,超过半数的同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能较为妥善地处理时间上的分配;从对恋爱中两人所谈论的话题和对恋爱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将来不抱多大希望(占63.78%),所以在平时交谈中也很少涉及到将来两人的打算。
三、校园文化现状方面。
从调查结果显示,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6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虽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带动校园文化,而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同学认为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实力,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四、在校时间分配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习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学生在分配其他时间(占所有的32%)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五、建议。
综上分析,业余生活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整体,他及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要建立良好的休闲方式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时间,统筹安排,三者比例适当,大学生从自身因素着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树立远大目标,建立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的休闲方式。学会以自学的去了解和掌握各门只是,塑造一种高雅的大学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最少的消费满足最充实的需要。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自己应付社会的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必须适应网络生活,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获得知识,扩展知识面,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让网络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充实生活和学习。
六、本次市场调查活动的总结。
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在本次的市场调查中,我都是认真地对待,对于所取得的结果也是较满意的。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遇见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实习活动,极大地增长了我们以后就业的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也许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会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学到各种处事与处人的各种道理,在就业与将来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也使我明白了,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当你超越了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希望大学生们认清我们所要的是什么。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八
而椐这次回访调查总结:绝大多数大学生课余生活用在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有一部分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出决议提供参考。
1、问卷
笔者通过参考有关大学生双休日活动安排调查问卷的分析,同各年级大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后,编制出《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对其看法与感受。问卷采用abcd等几个选项中选择,采用匿名记票。
【1】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第1-2小题)
【2】大学生课余时间量调查。(第3题)
【3】大学生上自习的频率。(第16题)
【4】大学生主要课余时间(除自习以外)的基本情况。(第5题)
【5】大学生期望及兴趣爱好的课余活动情况。(第4、6题)
【6】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量安排情况。(第8-11题)
2、抽样
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南昌地区高校全体四年制本科生。本次调查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使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选取了不同办学主体、不同规模、层次的三所代表性学校。在江西科技师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等几所大学校园和学生宿舍内,我们对于在这些学校就读的xx级(大四)、xx级(大三)、xx级(大二)、xx级(大一)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余时间安排问卷调查。样本容量为500,调查时注意将男女比例大体控制在1:1,以方便分析、研究。
调查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调查选择在晚6点到10点之间,分6天进行,每校两天。调查问卷发放、回收一次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1份,有效问卷486份。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九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2、调查意义:许多大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嘘唏的奋斗目标,但上了大学却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因而感到大学生活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不能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虚度了大学的光阴。本调查问卷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既能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开阔视野,参加社会实践,发展个人爱好,实现自我价值。
二、范围时间。
1、调研对象: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小部分学生。
2、时间:xx年06月10日。
三、调查方法:问卷法。
四、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在我们所调查的同学中,有1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是合理的,53%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有时合理有时不合理。在课余时间安排上,仅有17%的同学用课余时间来看书学习,而36%的同学都用来上网、玩游戏、睡觉等娱乐消遣活动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只有25%的同学会将课余时间用在锻炼身体上,而30%的同学则将课余时间用来做兼职、谈恋爱、与人闲聊等。为什么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许多同学的安排中似乎只有无聊呢?首先同学们的意志太差,调查中,有3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是因为自制力太差。的'确,当内在驱动力不足时,内因所起的作用就抵挡不住外界物质的诱惑,这个时候习惯依赖上网来打发自己的时间,真正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的很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许多的大学生流连其中,没有时间与精力跑到图书馆去看书借书。但在去图书馆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为学习而去的。其中,有23%的同学是去自习,54%的同学是去借阅图书,只有23%的同学是去上网,而且这其中也不缺乏上网查资料的同学,这一点还是让我们挺欣慰的。
在问到大家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是以什么为目的时,总体而言,60%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提高想象力和能力,其次是开心随意发展个人兴趣。这以现象说明大学生在思想上都对提高自身极其关注,也希望在大学生涯中将自己锻造成有用之才。但是数据表明大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自制力不强,经常是身未动心已远。这便是哲学中说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独立性与依赖的矛盾。”
2、建议。
能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根据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内外的双重作用下,内在驱动力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学生必须加强思想修养。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因此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乐观情绪。与此同时,要加强自我意识,强化时间锻炼。要加强学习、之类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我们作为体育院校的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如何安排课余时间,那就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保证体育锻炼适当娱乐休息的前提下,学习时间安排越多越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仅仅靠专业知识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多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能够使自己的思维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这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需要,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意识,所以都能主动去学习。
对于社团和班干部方面,从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法可知,高校学生担任干部可获得收益,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若成本大于收益,则选择消极参与。要破除这一现象,必须在改变学生担任干部的成本收益结构上下功夫,培养合作精神,增大学生干部的收益空间,构建提升平台,增加担任学生干部的比较收益,这也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及帮助,才能让干部们课余时间之际投入其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为今后在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网络的使用,必须从大学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开始,例如多组织班级团体活动,增进批次友谊,从而解放学生们的郁闷情绪,学生关爱学生,以生为本,丰富班级和宿舍活动,加强网络建设,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校园环境。
3、小结:总的来说,要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大学生应首先最自己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然后尽可能专门制定一份休闲计划,然后按计划去实行。在条理中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锻炼与实践,休闲与学习兼得。
五、参考文献:《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综合利用》。
摘要:来自百度。
引用:1-1马克思哲学:“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独立性与依赖的矛盾。”
1-2建议这部分的第二小段摘自网上的。
关键词:茫然、人生观、锻炼与实践、坚强。
六、调查用具和经费预算。
6-1、调查员:xxxxxxxxxx。
6-2、问卷分30份。
6-3经费预算:xx元。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
一转眼,离背上行囊,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个中滋味。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做着不同的事情,彰显自己的个性,点缀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不禁感叹: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到底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就此展开了一个有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的思考。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我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这次调查中,我采取了任意抽样调查的方式,和给出了10个选项。在过一段时间后,我再对他们做出的选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结果如下:1.打球等体育锻炼17%2.院校活动及工作6%3.课余学习,巩固专业知识21%4.阅读课外书刊及报纸,增长见识9%5.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10%6.勤工俭学6%7.上网聊天,打游戏13%8.睡觉5%9.社交活动,与朋友聊天,逛街7%10.打牌及其他活动8%从调查报告中看出,大学生选择的多元化,而这也正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他们不再只是围绕着学生最基本的职责-学习,更多的出现了新的活动方式。打球等体育锻炼和课余学习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于是,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锻炼。这样,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拥有了健康。从而,他们更有本钱,用今天搏明天!其次,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多的大学生都手持一部手机甚至电脑。于是,他们便能更方便的上网聊天,打游戏和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他们总是认为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好好释放一下。只不过,有时在其中也可以收获点什么,他们这么对我说。例如:游戏中的战友情谊,电视里的深刻道理...还有,6%的大学生积极参加院校的活动和工作,6%的大学生勤工俭学,他们似乎收获了更多,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和自主能力,这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参加社交活动,和朋友聊天,逛街,其中大多数都是女孩子的选择。女孩子对事物有着特殊的审查能力,于是聊起天来或逛起街来都似乎特别带劲。对于课本以外的知识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喜欢看自己没有看过的世界,或是时时关心世界各地的新闻,手里总是拿着一份阅读材料。事实上这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不至于成为一只井底之蛙!还有一部分人也许习惯追求简单的生活节奏,于是选择了睡懒觉。确实,睡觉是最简单方便的,也同样是最经济实惠的。除此之外,睡觉还可以养颜,这让某些女孩子特别心动。最后,还有8%的大学生选择打牌或其他活动,没事便三四人凑一桌,可以一边打着牌,一边吃着小零食,好像挺惬意的。
也许正因为世界上的.人都不尽相同,便产生了这么多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另外,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义,也许是经历了就不会有新鲜感,就不会那么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较低级的趣味来调味。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尽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娱乐活动只能为辅。这次做这么一个调查报告,是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们的思考。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于是,我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点缀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学习?工作?逛街?上网?……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活跃、向上、丰富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我校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校大一大二各专业的200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活动内容取向概况。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给出课余活动的12个选项之后,大学生作出了如下的选择。
体育锻炼11%校系活动和工作13%聊天、社交19%课余学习21%阅读课外书刊报纸12.5%勤工助学5%上网、打游戏10%棋牌活动4%睡懒觉3%无所事事1%其他0.5%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体育锻炼和上网玩游戏五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课余学习被二、三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级主导取向有差异,二、三年级的主导取向为课业学习,一年级的主导取向却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级对课业学习、聊天、社交、上网、打游戏、校系活动和工作、勤工助学等五项的取向有明显的差异。而我校大一大二学生课余活动的主导取向普遍是课业学习,其次为娱乐社交。这反映了我校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在与大一新生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大部分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交际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紧紧抓住学习不放。反而大二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感觉到那种当初汹涌澎湃的热情有所减弱。但许多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习,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又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
从整体看,我校大一大二学生在课余时间还是十分重视学习,特别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我校刚刚入学的新生们,不熟悉大学学习的方式加上还保留着高中学习的状态,使他们主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允许自己落下。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一
xx学校。
迈入大学后,随着课业量的减少,大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活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段成长经历,是从“学知识”到“干事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生活方式、办事方式等等都会得到全面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取决于大学生怎样支配自己的大学时光。而课堂以外的课余生活,也成了大学生发展不同的关键。鉴于此,我决心做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本校我采用了问卷调查、走访等多种调查方法,调查了大一到大三的部分同学。经过调查显示,大约24%的大学生自习,9%进行体育锻炼,23%参加社团活动,14%阅读课外书籍,13%勤工助学,12%上网、打游戏,3%睡懒觉,1.5%游玩,0.5%其他。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呈现出多元化、自主化的特点。其中自习、参加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和上网占据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要地位。自习是占比例最大的一项,表明大学生在这么纷繁复杂的大学生活面前没有忘掉自己的本职;而参加社团活动占据第二的位置,大学生已经走出课堂,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提高自己的组织、交际以及领导能力。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已经注意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让自己符合社会的要求,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性在提高。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固然丰富多彩,但是也有一些弊病,比如大学生上网打游戏的花的时间太多,表明很多大学生还是有些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当的游戏是放松,如果过度了就是荒废青春了。
这份调查同时也反映出了在校学生课余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余活动时间少,学习任务偏重。
在回答“您平时的课余活动时间有多少?”这一问题时,有63%的同学选择了1-2小时,而活动时间在3-4小时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体的27%,其余10%的同学时间则比较充裕,选择在5-6小时的区间。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明显不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学们都指出,是在校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过大。尤其在目前考研考证热的不断冲击之下,同学的闲暇时间是少之又少了。随着社会竞争不断激烈化,同学在校紧张感也随之加重,每个人都不敢懈怠自己的学业,相信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还会继续下去。
对于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而言,大学校园本来应该就是一个展示青春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待大学生去参加去发掘去享受。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被调查的男生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待在寝室,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一种释放。女生则相对比较开朗,较多会选择约上几个要好的姐妹去逛街购物,在玲琅满目的商品中缓解自己紧张的学习状态,还有的让电视剧成为了自己摆脱焦躁紧张的工具。由此可见,我校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过于乏味,缺少些活力。
3、对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持续时间短。
在社团活动所占时间这一问题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对社团的兴趣热情也渐渐平息。大三的学生基本不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大二的也在极少数,大一被访者中也只有30%的'同学选择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跟同学们的精神上压力密不可分,学业负担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又有谁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社团中呢,其次与社团活动本身也有关系,即社团活动还不够成熟,学生好奇心一过,就对其漠不关心了。于是同学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自己一个人在宿舍或者在小范围群体中度过,这就造成一个问题,那便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社团本身就是不同院系同学之间方便交流的很好的平台,现如今同学对之失去了兴趣,所以这种困境的导致也在所难免。
4、忽视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从高度紧张、繁忙的高中生活转换到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时,很多学生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然后会逐渐产生惰性,改变原来早起学习的习惯,喜欢睡懒觉,窝在宿舍上网聊天、打游戏,甚至有些颠倒昼夜,玩到大半夜才睡。这样一来,早饭不吃是家常便饭,午饭和晚饭也匆匆解决,有时还不吃。长此以往,生物钟严重打乱,不仅对自身健康不利,而且易造成大学生厌倦学习,沉溺玩乐的结局。对我校学生课余活动问题,经过分析与讨论,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所:学校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承担着重要责任,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比如讲座、比赛等等,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1、大学班级的概念不强,学校应该多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让班级同学在共同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感情,感受大学中的温情。
2、大学生的想法很多,却有很多不能表达,没有机会表达,所以学校应该增强民主,多了解大学生的心声。
3、现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关注度不够,学校应该在中国传统节日时加强宣传,制造节日气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大学里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参加各种活动,不能很好的体验大学的美好生活。所以学校应该对这类学生多加关怀,帮助他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5、大学生应该多多接触社会,学校应该联系社会给大学生提供有限几个实习机会,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为学生创造一个舞台。
6、学校应当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生健康而高雅的兴趣。
学校不是生产车间,学生不是一件件被加工的产品,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异于别人的特质。学校应当开设某些兴趣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所在,而不是纵容学生在网络与慵懒的宿舍中挥霍大量宝贵的时间。
当然,大学生自己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和青春负责,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1、调整心态,轻松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做事的心态对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校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而现如今学习的压力已经让大多数同学身心俱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大学生以及在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所以以一个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在校学习以及对将来进入社会所带有的紧张或者说是恐惧是很必要的。心态的调整不仅仅是从课堂上习得来,更多便是由来于健康的课余活动。
2、积极参加室外活动,集体活动。
我校乃至整个国家的大学生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头等难题就是自身体质偏弱。体育锻炼在大学里似乎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比起在操场上流淌着汗水学生更愿意在宿舍里惬意地做着美梦,穿梭于网络世界。这可以说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严重的会影响这一代人的发展,为此中央还推广诸如“阳光运动”等促进在校学生锻炼的活动,可见适当的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大学生与一般中学生的区别,有一条便是能参加更多的社团,培养自己的工作社交能力,而目前我校部分学生的课余活动安排就显得明显与之不符。同学之间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将来进入社会投入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适当的集体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在校大学生培养这样的能力。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把握住自己的青春,把握独一无二的大学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周末一般都会在图书馆学习。有时间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得到乐趣,学到东西。或有目标地参加一些活动或社会实践。那么,自由的时间其实就是更好的发展空间。校学生会干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顾同学,则向大学生提出了更为详尽的建议:大一时应多参加各种活动,既熟悉环境也充实生活,利用周末时间多经历一些事,顺利完成“转型期”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型。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厚积薄发;大二应该是“成熟期”,对以前的经历进行“大盘点”,理清头绪,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周末。周末是最宝贵的时间段;大三就该冲着既定目标冲刺了,尤其是考研的同学,周末时间非常宝贵。周末,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虚度。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二
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和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本篇调查报告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大学生的各种业余生活状况出发,研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等调查项目,从不同的方面做比较分析,找出隐藏在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动力,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业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业余生活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业余生活的认识,控制业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业余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篇调查报告以此为目的,阐述大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提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调查报告;大学生;业余生活;合理安排。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我组社会调查研究的调查总体是我校在校所有大学生,抽样对我校在校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时注意了男女的调查比例,以方便调查的研究与分析。
(二)调查方法。
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状况,针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题,采用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状况。本小组成员在2013年6月7日展开了对我校在校200名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状况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式及匿名的方式,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进行调查。本次分发调查问卷200份,收回共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无效问卷6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统计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调查中有57人选择了每天大概拥有的业余时间是3-5小时,89人选择了6-8小时,从抽样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所拥有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在校大学生在安排自身的业余生活时候,超过50%的在校大学生是偶尔或者不安排计划表,业余生活没有一个时间规划,对自身的在校生涯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方案。但是,在问卷调查结果中认为自身的业余生活比较合理或者非常合理的人数却不超过25%,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认为在校业余生活比较一般或者不合理,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还能认识到业余生活的不合理的地方。50%的在校大学生在问卷中选择了学习、运动、逛街这三项,紧接的是上网或玩游戏,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徘徊在这四项之中,问卷中超过50%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学习的时间为1-3个小时,同时认为业余时间应该用来学习,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学习是在校大学生业余生活首选的度过方式。其次,超过一半的问卷填写者选择了在业余生活中得到了知识和社交技巧,而少数的问卷填写者认为得到了实践能力,大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尽相同的。90%以上调查对象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业余生活,其中1/3的在校大学生选择自己的室友进行分享,另外有1/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与男(女)朋友进行分享,在校的大学生普遍采取了就近的原则以及根据人际关系距离的远近来选择分享自己的业余生活。
(二)问卷统计分析。
通过本次的问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代的在校大学生有着充裕的业余时间,也说明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改变自身,完善自身。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当代的在校大学生缺乏一个规划安排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在进了大学的校门时而丢失了最初的目标。虽然很多的大学生都意识到了自己业余生活的不合理,但是很少会有人去改变自身的业余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存在相当大的问题,首先是大量的剩余时间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高中灌输式苦行僧式的生活让大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厌倦之情,不断放松自己,学校在介入学生课余生活时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导致大量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网络上,同时上网内容只是聊天和游戏,使得大学生的环境更加良莠不齐,另外大学恋爱也在普遍满蔓延,它将成为网络之外另一种摆脱空虚的方式,第二,人际关系的缺乏,使大学生更面临一种焦虑感,功利化倾向不断加重,大学的素质培养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产生了冲突。即使是在学习的同学,动机也很复杂,不排除是为奖学金而去。但是学生在潜意识里是要求上进的,只是目标不明确,人生没有规划,再加上大量时间由自己支配,最后变成了毫无章法。
三、结论。
(一)无计划,无目标。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拥有充裕的业余时间,也造就了大学生们在校所面临的困境,不知如何去选择,不知如何去做。大部分的入校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奋斗后,进入校园变得无所适从,面对大量的时间不知道规划自己的业余生活,这更加造成了无计划无目标的盲目境地。通常处于无目标、无计划的状态,不利于大学生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虚度许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正是大学生前往未来的重要阶段。
(二)偏移性。
对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很多人在校园中逐渐的偏向于一种或几种项目,但是这些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是长久的,也就是说与设定的目标不同,在校园生活中他们会偏离他们的目标,转而对另外的事情感兴趣,但也不会长久。而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与不解。首先,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缺乏制作生活规划的习惯,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盲目的追求不适合自身的东西,从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三)心理因素。
在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中,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50%的都意识到自己的业余生活不合理或者一般。但是,从调查对象分享对象中来看,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不愿意过多的与他人的交流,而局限于自己比较亲密的朋友、家人、室友,限制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封闭的内心心理,考虑许多不必要的因素,致使自身在社会交往中畏首畏尾。想要克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存在,许多人想要做的事情,顾虑太多不能实现。其次,众多的大学生不愿意面对让自身尴尬的事,导致许多有益的事被有意的避免了,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校园文化也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建议。
(一)良好的环境。
对于当代在校大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求知的地方,这说明了各高校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以供大学生们更好的拥有学习的上进心。学校可以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从而是大学生养成合理安排自己业余生活的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学生趋向于认为业余时间应该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大学生希望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各大高校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业余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大多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业余的空闲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是可以做出行动,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大学生的多重需求。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极易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状况。随着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过去那种由直接强化或外来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人身观的情况愈来愈少,而主要依赖于青年学生的同一化过程。同一化过程本来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意识的学习可以转变为有意识的学习榜样、效仿榜样。而在青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因而,从价值观的形成来看,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多向社会上各方面有专长的榜样学习,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人格,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三)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生活。
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舞台,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术型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用型的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弥补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达到知识结构的完善、基本技能的提高;娱乐型社团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从而调节机体的平衡,缓和不良的困惑和压抑,恢复正常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参加社团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渠道,在社团活动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其个性、爱好、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人格也不断完善。所以,正确地看待社团文化,有益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而面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层次、多格局的发展情况,单一的社团文化似乎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可能要在社团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多做一些研究。内容上要处理好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形式上不能隔开校园与社会的思想和文化交流,校园师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全方位接纳外界信息,经加工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上的丰富、形式上的活泼以及贴近现实生活,这样的社团才能让现在的大学生喜欢并关注。
五、结尾。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大学校园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但如何安排课余时间我们又常常心中没谱。
首先,制订一份学习和休息的计划,这样能使我们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兼顾多个方面充分利用时间学习课外知识,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其次,要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改善和发展。努力克制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打乱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的现象发生。
业余时间仅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却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填充和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展示着我们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身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的课余活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三
一转眼,离背上行囊,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个中滋味。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做着不同的事情,彰显自己的个性,点缀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不禁感叹: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到底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就此展开了一个有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的思考。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我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且在这次调查中,我采取了任意抽样调查的方式,和给出了10个选项。在过一段时间后,我再对他们做出的选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结果如下:1.打球等体育锻炼 17% 2.院校活动及工作 6%3.课余学习,巩固专业知识 21%4.阅读课外书刊及报纸,增长见识 9%5.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 10%6.勤工俭学 6%7.上网聊天,打游戏 13%8.睡觉 5%9.社交活动,与朋友聊天,逛街 7%10.打牌及其他活动 8% 从调查报告中看出,大学生选择的多元化,而这也正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他们不再只是围绕着学生最基本的职责-学习,更多的出现了新的活动方式。打球等体育锻炼和课余学习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于是,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锻炼。这样,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拥有了健康。从而,他们更有本钱,用今天搏明天!其次,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换代,更多的大学生都手持一部手机甚至电脑。于是,他们便能更方便的上网聊天,打游戏和看电视,电影及小说等。他们总是认为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好好释放一下。只不过,有时在其中也可以收获点什么,他们这么对我说。例如:游戏中的战友情谊,电视里的深刻道理...还有,6%的大学生积极参加院校的活动和工作,6%的.大学生勤工俭学,他们似乎收获了更多,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和自主能力,这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参加社交活动,和朋友聊天,逛街,其中大多数都是女孩子的选择。女孩子对事物有着特殊的审查能力,于是聊起天来或逛起街来都似乎特别带劲。对于课本以外的知识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也占了一定比例,他们喜欢看自己没有看过的世界,或是时时关心世界各地的新闻,手里总是拿着一份阅读材料。事实上这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不至于成为一只井底之蛙!还有一部分人也许习惯追求简单的生活节奏,于是选择了睡懒觉。确实,睡觉是最简单方便的,也同样是最经济实惠的。除此之外,睡觉还可以养颜,这让某些女孩子特别心动。最后,还有8%的大学生选择打牌或其他活动,没事便三四人凑一桌,可以一边打着牌,一边吃着小零食,好像挺惬意的。
也许正因为世界上的人都不尽相同,便产生了这么多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另外,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义,也许是经历了就不会有新鲜感,就不会那么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较低级的趣味来调味。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尽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娱乐活动只能为辅。这次做这么一个调查报告,是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发大学生们的思考。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四
大部分大一学生都处于适应调整阶段,对大学生活未能完全适应,身上都带着些高中生的习性,对课余时间的利用也大同小异,以学习、娱乐为主,但到了大二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大二学生,已适应大学生活,并且不会再刻意强求有固定的晚自习和早操安排(个别除外),课余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活动内容也呈现多样化。大学生活以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为主,利用好课余时间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了解沈阳师范大学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并要做出相关分析,并在最后给与一定的建议。
问卷调查,观察法以及实践法。
20xx年12月-20xx年5月。
12月1—20号,讨论制定研究计划,安排工作分配。
12月21---次年1月4号,讨论、编写、修改问卷调查。
2月26---3月5号分析现象,讨论结果,提出建议,总结这次研究性活动的不足之处及要改善的地方。
20xx年5月10号,写总结论文,集体讨论后修改、润色。
重要。通过对黄淮学院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早在国外的学者对此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根据法国学者丹.皮柏的研究,工作与闲暇工作与闲暇的关系不是相反关系,而是直角关系,人们在闲暇中越能发展自己,在工作中就越能表现自己,因而,闲暇生活能为学生学好各门必修课准备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还有美国的学者则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进行研究。
看见了国外的一些学者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导向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活中,除去必要的上课时间外,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如何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娱乐、社会实践却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学习、娱乐、社交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每项活动都只是课余时间整体中的一部分,每个活动的选取、组合构成了我们的大学课余生活,选取的比例,组合的模式决定我们大学课余生活质量高低。我们小组通过对黄淮学院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讨论合理分配课余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是我们这次调查研究讨论的主要目的。
在沈阳师范大学中,大一新生平均每周会有18节课程左右,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有8个小时左右的课余时间,星期六、星期天两天无课,总体来说大一学生课时数量适中,拥有一定量的课余时间。而大二以及大三的老生每周仅仅有12节课程左右(大部分),平均每天会有10个小时的课余时间,星期六、星期天两天无课,大致上说明大二、大三学生课时偏少,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大四学生除一部分人在学校参加考研外,其余的在外地进行社会实习,以为参加工作做好准备。(这里,我们对大四的学生进行了排除)在被调查的300人中,一小部分学生时间安排合理,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他们每周3-5次上自习,安排一定量的娱乐和社会实践,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而一些学生课余生活单调无味,活动较少,或以学习或以上网聊天玩游戏为主。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缺乏计划性、系统性,随波逐流,放纵自我,因而觉得整日无所事事,光阴似箭。在调查中,一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大学生课余生活无聊感到空虚,而解决的办法主要有寻找异性朋友,寻找精神上的寄托,或是沉浸于娱乐游戏中,麻痹自己。学生对自己课余活生活的整体满意度较低,也无法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仅仅只包括学习,还包括娱乐、社交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把所有时间都利用于学习的人称不上是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只能说是一个书呆子,一个完美的人应懂得何时享受,何时学习,何时工作,更懂得如何将三者分开来以及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高中面向的是大学,而大学面向是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书呆子,而是有较高情商和智商的人,更多需要的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同时,商学院专业性质更加要求我们学生要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浮于实践造成学生不知所学何物,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渐渐以敷衍之心态面对专业内容。此外,大学考试要求不高,无法真正起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作用,这也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不重视。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人脱离实践两者恶性循环,造成学生无所事事,空虚无聊以至于用游戏、赌博等恶习和一些无聊恶搞来消磨时间,麻痹神经。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现状,这也就可解释为何一些学生会成绩下降以至于收到退学警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群体现象,就像一场瘟疫一样到处漫延、传播,所到之处攻无不克。好的环境是群体塑造的,同样坏的环境也是群体构建的,一颗老鼠屎只会坏了一锅粥。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五
组员:
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调查地点:xxx学院调查对象:大一新生。
一、背景。
由调查结果可得,有35%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宽裕,50%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恰好,这个数据说明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有85%的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于看电影和上网,并且40%的学生上网时间多达3-4小时。上网的目的也主要以聊天听音乐看电影居多,这虽然也是一种娱乐的形式,但是无可置疑这纯粹为了消磨时间,综上所述,报告反映了一个存在诸多大学生中的问题-------课余时间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除此之外,有45%把课余时间用于游戏,有35%的学生是找同学出去玩,10%的学生自习,这又说明了大学生在课余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甚少,这种不端正的态度对于大学生是有害无益的。通过调查,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外时间的利用率,让课余时间更加丰富。
(二)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
由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5%的学生觉得对自己最有好处的课余生活应该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能力,然而有35%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是用来放松的。另一方面,仅有25%的学生安排过课余时间计划表并且严格执行,25%的人觉得课余时间空洞乏味。这就说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他们只会想着怎么样比较好,不会去好好安排,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三)课余生活脱离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85%的学生课余时间通常上网玩游戏和睡觉,有60%的同学参加过志愿者,80%的同学参加了社团活动,大部分同学喜欢独自待在寝室。这就体现啦大学生普遍喜欢待在寝室自己上上网玩玩游戏,活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对于可以增加社会经验的兼职实习等活动,他们更是不情愿,唯恐自己不能胜任,课余生活严重地脱离啦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对xxx学院课余生活现状的了解分析发现了当前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出现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效率很低,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觉得课余生活脱离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等问题,这既与大学生自身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接触的人群等其他因素有直接关系。以下为存在以上问题的三点原因.(1)首先透过现象看本质,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一般自我约束能力高,意志力强的人,能够比较合理的利用课余的时间。一部分人延续在高中的状态,所以能够比较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而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未来一片迷茫,往往周围的人干什么,他们就跟着做。对一些诱惑的控制能力较差。在经过紧张的高中时代后,很容易沉溺于长时间上网或者玩乐中去,对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分配不合理。总是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合理安排时间。
(2)学校各种社团对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但他们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社团组织的很多活动都是以宣传以及创建校园文化委目标,忽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也不高,而且没有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帮助其分析和灌输正确的课余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之建立属于自己的积极的课余生活方式。而且学校缺乏相应的娱乐设施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许就是这些娱乐场所的缺乏才导致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无所事事。此外,一个学校所营造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你想如果在校园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学生在讨论问题,读书,那么任何一个不想学习,不想动的学生看见了,心里都会有想拿出课本要读的冲动,如果在学校里随处可以看到学生们挥汗如雨的在运动,那么在懒于运动的人都会有想去运动的冲动。因为你不去学习,你会落在后面,你不运动,你会变成胖子,这就类似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人生方向不清晰。我们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简言之就是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方向才会为自己的梦想付出更大的努力,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有目标的学生一般都能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况且现在很多子女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里的时候父母都对自己宠的不行,一有什么事情就会找父母,自己从不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那些困扰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安排好的,而很多人也都理所当然的顺着父母的安排。大多时候都是父母在约束着我们,很多事情他们都不肯让我们去参与,总觉得我们会学坏。当这些孩子来到大学之后,脱离啦父母的约束,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生活与学习没有规律,以自我为中心,不屑与他人接触,与社会的接触更是少的可怜,导致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社会,此外,学校也缺少给学生提供解除社会,学习社会经验及技能的机会,使学生完全与社会隔离,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
四、思考及改进意见。
从上述一系列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率非常低,不能有效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这对我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危害。要想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社会型人才,单单只是上课时间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利用好我们的课余时间。因此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认为:
(一)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
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所以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定量的教室供学生自习,像我们学校晚上的时候想找一个空的教室就很难。学校更要注学风重风的建设,好的学风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课余生活指导、开展丰富的课余生活之外,还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建设,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活动和娱乐空间。学校也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大学生有效的利用课余生活,比如安排各种比赛,老师带队进行的社会调查等。
大学生自制力差,可以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计划表,并且强力执行,施行一个月之后就有很有效的效果,同学们自己也要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要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首先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此外,大学生要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度接触社会,锻炼自己或是证明着自己的抱负,可以选择兼职。还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诸如“无偿献血”、“学雷锋活动”等社会爱心活动。这对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荣誉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六
20xx年6月1日—6月5日,我在福建省船政交通学院针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发放15份回收15份。学院座落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占地面积580多亩。开设了涵盖当今公路、海运等领域技术与管理专业及新兴的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63个专业,在校生13000多人。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离开课堂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他们安排课余生活的情况,为他们能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93%的学生并没有确切的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制定计划,而在他们课余时间有80%的人选择呆在寝室里,46%的人选择自习,有73的人是选择娱乐、上网的,而上网是在聊天、看电影电视剧、玩游戏有73%,可是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人只有20%。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表现出有多元化和主次之分的特点,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到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并且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兴趣以及不同的课余生活,最明显的是在用电脑方面,女生偏向看电影、电视剧,男生偏向打游戏、聊天。而男女生出现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课余生活易受院系活动或课程安排的影响。
能力,根本无法把握这些显得过多的自由,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缺乏目标和计划以及自控能力差是导致课余时间利用的不会的主要原因而且他们的课余生活很容易受到学院活动和课程安排的影响。
根据以上情况提出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建议及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
(2)引导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
学生普遍希望自己的时间可以由自己自由安排,但往往都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学校只能采取引导方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安排课余生活。
(3)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明白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定是希望学校可以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充实大学生活。他们的这些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所决定的,是合理、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给予重视。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以社团、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2)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并培养自控能力。(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尽早树立明确的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详细的规划,同时一定要培养自控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让计划付诸实践,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3)从迷茫中走出,建立积极向上的态度。
(4)分清主次,从实际出发,做有意义的事情(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的生活也不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做所有的事情。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众多的选择时要善于思考,分清主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跟风、不盲从,优先做那些对于提升自己有帮助、有意义的事,努力充实并提高自己,步步为营,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争取做到每天都有实质性的收获。)。
(5)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电脑占去了大学生相当多的课余时间所以要控制好使用电脑的时间,每使用一段时间就要起身活动活动。尽量少上网聊天,少玩游戏,多用电脑学习查资料,提高实用性技能如word和excel等,让电脑和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
大学的时光好似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溪流,熠熠闪光,却又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眼前流过,我们都应该追随者它的脚步,一点一点的前行,活出属于自己的光鲜亮丽。那样到我们回首之时,都能在嘴角扬起满意的弧度。课余生活仅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却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同时随着课余时间的增加,他也成为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所以大学生应学会合理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七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十年来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的回顾,对课余生活的含义及目前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时间分配和满意度进行了梳理。发现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还学生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课余生活;含义;形式;时间分配;满意度。
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80后,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常常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由地与小伙伴跳绳、、扔沙包、、玩官兵抓强盗等各种形式的玩津津乐道,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经验和美好回忆。而对当下的儿童来说,这些形式的玩已经离他们很遥远。各项研究表明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上网、影视娱乐等流行休闲方式开始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主要位置,但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减负”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我们对2000年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
一、课余生活的含义课余生活是指学生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时间,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活动。小学生可自由利用的课余生活加多的有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课余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缓冲,是发展特长、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课余生活在时间维度上包括: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在内容维度上包括:课外学习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文艺活动、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休闲娱乐等。
三、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分配我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时间总体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课业负担很重;目前我国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以上数据表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无时间安排。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成了学校学习生活的延续,做作业占据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剩下的一点时间无计划地进行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阅读等活动。自由活动以娱乐为主,无意义,时间没有有效利用。基本上没有时间、机会进行集体活动,课余活动时间安排缺乏指导性、计划性。
四、小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李季的研究表明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依次是:阅读课外书刊24.9%;看电视22.2%;参加体育运动16.5%;;做作业或复习功课8.5%;做家务11.7%;干农活2.6%。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反差最大的是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在经常性活动中排第一位,而在最喜欢活动中排第五位。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相一致的是看电视(第二位),参加体育运动(第四位与第三位),做家务(第五位与第四位)。小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依次是: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22.2%;玩电子游戏21.1%;逛街18.6%;参加体育运动9.75%;做作业或复习功课9.5%;阅读课外书刊4.4%;看电视2.8%。调查内容丰富,数据详细。但对教师、学校、家长等社会各方面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方面缺乏相关研究。“减负”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教师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有责任组织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指导小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在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前提下,应对如何指导小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出建议,还学生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八
一、社会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业余生活的调查,对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下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也通过此次调查,提醒在校大学生珍惜大学时光,积累科学知识,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二、社会调查时间:8月29号-----9月15号。
三、社会调查对象: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在校大学生。
四、社会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五、调查地点介绍: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是福州大学的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市闽侯大学城新区学园路2号,它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对于大学业余生活,历来都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观点以为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空间,享有健康、丰富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善于运用科学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这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的侯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作为学生就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指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基础,汽车驾驶等),更加主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一种虚心学习,一种勇于面对逆境的心态;另一种观点则抱怨大学业余生活的无聊和单调,教室--餐厅--寝室,几乎天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那到底哪种声音是大学校园的主旋律呢,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下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住社会的检验?为了更好地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于8月29号--9月15号对州大学旗山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了90,有效数据80份,数据容量为80。通过调查,在校的大学生还是有比较多的业余活动时间。54%同学对于自己目前的业余活动状态感觉满足,有23%的同学希望自己的业余活动能更加丰富。那么同学们是如何运用这些时间的呢?47%的同学选择利用大部分的业余活动时间进行学习文化知识、25%左右的同学选择利用业余活动进行自我娱乐放松、11%的同学选择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包括学生会工作、社团工作、社会实践等)、还有少量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兼职、勤工俭学等。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如今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数是在玩中度过,在双休日30%的人不是在在睡觉就是玩,只有20%的人学习。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活有70%的人以为不满足,有20%的人以为无所谓,10%的人以为无聊。学校的社团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可是才有30%的人参与在其中。上网是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有50%的人用电脑是为了娱乐,也有一小部分用在学习方面。通过这次的调查让我们知道如今的大学生不仅仅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了,他们觉得读大学只是每个人应该经过了一小短历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而如今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赚钱了能力都是花父母的钱,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般的大学生对于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满足。
从调查中我得出一下相关结论:
学习方面:大多数人周末安排的学习时间很少,喜欢看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动力不大。生活方面:很多人以为大学生活很无聊,在闲余时间多往上网、游玩,而且几乎没有运动时间。
理想与目标方面:多数人只在乎毕业而不为以后的就业做充分的预备,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明确的目标、理想。高中三年的孜孜以求换来了大学的一纸通知书,迈进那传说中的天堂,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自由而宽松的环境里,我们该怎么把握我们的业余生活。
对于大学业余生活,历来都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观点以为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空间,享有健康、丰富的生活。社会兼职、社团活动、寝室夜话无不构成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美丽篇章;另一种观点则抱怨大学业余生活的无聊和单调,教室--餐厅--寝室,几乎天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通过调查,我校的大学生还是有比较多的业余活动时间。54%同学对于自己目前的业余活动状态感觉满足,有23%的同学希望看自己的业余活动能更加丰富。那么同学们是如何运用这些时间的呢?47%的同学选择利用大部分的业余活动时间进行学习文化知识、25%左右的同学选择利用业余活动进行自我娱乐放松、11%的同学选择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包括学生会工作、社团工作、社会实践等)、还有少量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兼职、勤工俭学等。
网络,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当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部分同学经常上网,且天天的上网时间不一:34%在0.5-1小时,28%左右在1-2,25%在2-3,大概12%的在3小时以上。上网主要目的:11%专业课需要,34%查阅资料、浏览新闻等,21%选择聊天交友,将近34%的选择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多数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世界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倾向同现实生活存在差异,网络游戏中轻易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暴力倾向,对朋友更难信守道义。根据大学生网络游戏报告显示,约有半数参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会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1/4的学生不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学生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参与网络游戏,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把网络游戏中的价值观念和暴力倾向带进现实生活。网络游戏参与者以为网络游戏对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对学业成绩(网络游戏沉迷者普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偏低)、生活作息、身心健康与经济状况的影响多表现为负面的,而在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多以为是积极的。40%左右的同学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业余活动不感爱好。一大部分的同学对学校组织的活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参加甚至无视。由于很多同学读大学只是为了能毕业,对毕业之外的事情不在乎,不参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学的很多活动不但能拓宽你的视野、增长你的知识、还能增加你的综合能力。百利而无一害。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自己和其他人和事物,统筹兼顾,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意。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发展观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用长远的暮光看待问题。特别是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研究(专业19篇)篇十九
学号:30905581。
钱圆圆学号:30905130。
陈若楠。
学号:30905120。
摘要:大学里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然而我们自己做主的大学课余生活却往往不能有效利用,许多人颠倒了本末关系。为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特地展开了调查研究,在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进入大学已将近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了,我们是否过得充实富足?是否过得井井有条?是否能在充裕的课余时间里寻到自己的心灵归属?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加强,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安排与利用趋于多样化。同时,课余生活质量也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了大学生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我们小组利用周末时间通过调查城市学院大一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现象从而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使之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通过在城市学院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根据本校大一新生的总数,我们定下了样本容量为200,即发出问卷200份,全部收回,且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分析研究,得到相对正确的结果,我们还将男女比例大致控制在了1:1。
从汇总的调查问卷统计,总体上,城市学院大一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利课余时间。70%左右的大一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和进行相应课程的课后复习或预习,同时也会有选择性的看一些课外书籍。20%左右的大一学生会选择参加校内外的一些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如学习钢琴,吉他,小提琴等等。但是,也有大概10%的同学,缺乏对课余生活的合理安排,沉迷于电脑游戏的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徘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身心造成了不利影响。
从男女角度看,首先,女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学习看书的人数大于男生,其次,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基本上为男生,而也有小部分女生会在课余时间选择出去逛街,会友,但回到学校后就感到空虚无聊。最后,对于参加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从数据上看,很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主要原因是大一刚进入学校还不太了解大学生活,对一切新的事物都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正是带着这份好奇,许多同学选择了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合理的参加社团活动能够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促进交际水平的提高,也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很多大学生选择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对相应课程进行课后复习或课前预习也占据也很大比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一学生因为中学时代“三点一线”的学习习惯而坚持预习,复习。
2.城院与浙江大学之间有立交桥的项目,很多进入城市学院的学生希望通过第一年的立交桥考试进入浙江大学,因此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上。
3.城市学院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每年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将面临退学等压力。
课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另外汲取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年代,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课外学习是分不开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发现课外的学习是自己腾飞的重要基础。通过课外学习使书本知识更加完善。所以很多同学选择性的看一些课外书籍。提高自己的课外学习能力。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选择参加校内外的一些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认为相比较枯燥且紧张的高中而言,大学更适合学习各种艺术类课程。同时也想在以后的就业提高竞争力。也有人为了弥补小时候的梦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的漩涡之中或者在无聊中徘徊,有因为高考失利对人生失去信心,而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的,也有对未来迷茫的,空虚无聊地度过大学生活的。相对较多的是大学是需要自己制定计划,相对自由的,对于自制力强的,有明确目标的同学,他们能够对时间进行自我分配和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自制力差的同学则尽情的”享受”高中时不能”享受”的”乐趣”。
在以上的调查结论和调查分析中,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一)学校应从思想,设备和环境氛围上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安排课余时间。这里所说的“积极”是指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课余活动安排的主体,主动制定个人的活动计划,活动的内容健康向上,并能自觉的进行调节,而不是毫无目的。
大学生趋向于认为双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大学生希望对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时间。
2.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当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就要求双方一同努力把学风建设打造的更好。
(二)大学生应有自主能力,正确认识、妥善解决大学生课余活动所出现的矛盾。
1.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内容的时间分配来看,存在着学习与休闲的矛盾。从理论上来说,大学生课余不可能做到只学不休、只休不学,而只能是半休半学,休学结合。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院离父母家庭,以校为家,完全有条件对双休日的生活作出自主选择,很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休”之过度而置“学”于不顾,也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徘徊于“学”与“休”之间不知所措。要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划定休闲与学习时间的比例,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来探索。
2.学生对课余休闲活动的具体形式来看,存在着自发与自觉的矛盾。自觉,是指学生自身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意识到自己既是课余休闲活动的主体,也是休闲活动的客体,从而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氛围轻松的休闲方式,提高生活的质量与品位。自发与自觉的矛盾,从质的方面进一步深入揭示了双休日活动中休闲与学习的矛盾。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休闲两不偏废的前提下,确保大学生的学习实现连续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使大学生的生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律。
3.学生自我控制也要加强。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一些组织之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经济水平也日益提升,电脑的普及率也非常广泛,几乎是人手一台。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也享受到了电脑带来的乐趣,也更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它,我们可以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信息,更好的了解时政信息,但新兴事物也总有其两面性,导致很多同学沉迷其中,这时就需要自控能力以及身边的朋友们的提点,我们应互相督促,减少无意义的上网时间,而是多多利用网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应积极参加运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是我们参加一切活动的保障和基础。通过运动,既使我们的课余生活变的更加有意义,还能在运动中挥洒汗水,结交友谊,增进感情。当然,我们可以在周末参加诸如志愿者活动或一些能锻炼我们接触社会的交际能力的兼职,我们认为这很有必要,通过这些我们将来可以更快的融入社会,适应其中。相信在课余生活参加此类活动而从中得到的将是我们一生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保证课余生活丰富且锻炼人的目的之外,学习成绩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读一本好书,真的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和智慧。正所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看书,多学习,修生养性,陶冶情操。
(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学习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和马克思辨证主义。该思想指出:“认识个人不但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具体现实上,他也是一切社会的总和。”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认真的态度笑对人生中遭遇的一切困苦挫折。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件事。只有心态健康,才能体悟人生的美好,发掘人生的意义,这在我们的课余生活中也是十分必要的精神支柱。在以上我们已经提到学习的重要性,它能增强知识才干,修养品德,舍身远祸。而学习的更深目的在于运用,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很多锻炼大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因此,我们更应把握机会。独立自主,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和计划,并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不那么迷茫,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