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这里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指导。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一
实验教学的各方面工作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顺利开展。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各任课教师据实验计划,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实验室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并对分组实验每天完成预做实验,及时向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二、实验室的管理方面。
对生物实验室药品与仪器的借用,归还做好记录和登记,确保仪器、药品的准确,加强对日常药品,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延长其寿命,为学校成本开支节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对分组实验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给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实验室要对学生的实验做好把关,对实验中损坏的仪器要做好登记。在实验完成后,并记录好实验耗材,做到有购有耗。认真做到每一笔都有出处。
定期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卫生大扫除,至少一周一次小扫除,一月一次大扫除,做到实验室的清洁,明亮。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平时做好实验室保洁工作。
在本期中学校为了充实实验室,购进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当实验器材进入学校后,实验室根据仪器公司的送货单,逐一对仪器进行校队,然后对购进的器材进行归类和上架、清理工作。
在本期的工作中,我们严格上下班制度,做到准时或提前上班,据实验室的条件,尽最大的努力为生物学教学做到自己的服务!在本期中可能在工作中有不足之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二
1、我县实验室于x年通过了二乙等级评审工作。
2、x年10月向州卫健委申报备案5个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病原菌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
(二)组织机构。
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了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1、制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标准操作规程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对涉及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2、制定了《实验室应急处理程序》《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实验室试剂、药品、器材管理制度》、《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气瓶的管理制度》、《健康监护、职业暴露和意外事故处理及防护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等制度,同时制定了《州疾控中心实验室环境及安全保障检查表》定期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因素进行检查,以防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1、实验室相关人员都经过了州或单位组织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2、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重点是新进人员,要求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3、大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操作人员具有培训上岗证,仪器的使用维护有详细地记录,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
1、生物安全实验室未安装门禁系统,有生物安全标识、紧急撤离标识并清楚。2、配备了实验室活动所需的防护用品,实验室内安装了洗眼设施及紧急喷淋装置。3、配备了生物安全柜,并禁止了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酒精灯。4、各类大型仪器都有操作规程。5、通风橱的使用符合要求。6、高压灭菌器进行了检定,操作人员无上岗证,使用有详细的使用记录,并有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高压消毒监测的'使用记录。7、气瓶进行了分类存放并固定,气瓶周围远离了热源。8、实验室内配备了必要的消毒设施(3台高压灭菌器等)。
(六)实验记录和档案。
1、实验活动、受控文件发放有记录。
2、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有生物安全检查记录。
3、消毒剂有配制和使用记录,高压灭菌有灭菌记录和效果指示记录。
4、大型仪器设备有使用维护记录。
5、实验室人员有健康监护、培训、考核等记录。
1、有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
2、实验室人员具有一定的应急事件的处置技能,实验室有意外事故处置的物资储备。
(八)个体防护。
1、实验室备有防护用品,有一次性工作服,一次性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屏等。
2、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了定期体检并保留了健康档案,对从事一些特殊项目的人员保留了本底血清。
(九)菌毒种和样本的储存和管理。
1、菌毒种和生物标本保存有详细记录,专人专柜专锁保存。2、未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十)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菌毒种和生物标本的运输按规定进行了包装,并专人专车运送。
(十一)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
1、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配备了必要的防护用品。
2、实验室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收集,警示标识清楚。
3、感染性废弃物在实验室内消毒后再移出实验室,有处理记录。
4、与州挚鹏医疗废物处置有限责任签订医疗废物协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分类收集、规范运送及处置管理,规范处置记录,详细登记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十二)实验室危险品的购买、保存和使用。
1、对易燃、易爆品、腐蚀性物品,剧毒品,菌(毒)种,生物标本、放射性物品等危险品的购买、保存、运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购买同时遵循中心采购程序进行。2、剧毒物、菌毒种严格按照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有台账,实验室的剧毒品放入保险柜中。
3、库房内危险品、试剂基本做到分类存放,易燃品及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试剂尽量分库存放。
4、库房保持整洁,设有警示标识。
二、存在的不足。
(一)需完善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责任书、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的签订工作。
(二)需进一步细化病原微生物的操作规程,完善《生物安全工作内部自查制度》。
(三)对相关人员应急演练还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未配备专职维护技术人员及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
(四)由于实验室房间紧缺,有的化学试剂未能满足完全分类存放的要求。
三、下一步打算。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认真尽力整改。并按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实验标准操作程序,做好实验相关记录。
(二)我单位正在准备新建实验大楼,我们将按照实验室建设要求,建成一个规范的实验室,以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三
所有人员上岗前均应系统地理解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
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理解免疫以预防感染。
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及免疫应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的特殊工作人员。
第七条:实验环境的安全标记及要求。
实验室内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状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蔽标识出危险区;应清晰地标识在实验室或实验设备上使用的具体危险材料;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
应使涉及的非实验员工(如维修人员、合同方、分包方)明白其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
实验室的每个出口和入口应可辨别,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如:生物危险标志、火线标志和放射性标志)以及其他有关的规定和标记。
应设紧急出口并有标记以和普通出口区别。
应急撤离路线应有在黑暗中也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实验室入口应有可锁闭的门。门锁应不妨碍紧急疏散。
第八条:实验室运作的管理程序。
实验室须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资料、设施特点、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1)员工的健康监护;2)实施危害评估,采取措施的安排;3)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适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4)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5)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6)确认培训需要和教材的方法;7)获得、维护和分发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之安全数据单的程序;8)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9)紧急程序,包括漏来源理程序;10)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11)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应包括: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状况下,开展工作之详细的作业指导。
负责工作区活动的管理职责人每年应对这些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
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者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者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接触生物源性材料:实验室工作行为的设计和执行应能减少人员接触化学或生物源性有害气溶胶;处理、检验和处置生物源性材料的工作行为应尽量降低污染的风险;执行污染区内的工作行为应注意预防个人暴露;如果样本收到时有损坏或泄露,应有穿着个人防护装备且受过培训的人员开启样本以防漏出或产生气溶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此类容器;如果污染过量或认为样本由不可理解的损失,则应将样本安全地废弃而勿开启。
禁止口吸移液。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安全操作尖利器具及装置: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磨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资料物到达三分之二前置换。
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内含传染性生物因子,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所有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在存放、处理和使用时应按未知风险的样本对待。
应在有盖安全罩内离心;所有进行涡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应能在产生气溶胶的大型分型设备上使用局部通风防护;操作小型仪器时使用定制的排气罩;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和生物源性气溶胶的地方应采取局部排风措施。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四
第七十条军队实验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负责监督管理。
第七十一条本条例施行前设立的实验室,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十二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五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实验室申报或者接受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实验活动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时起2小时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小时内未作出决定的,实验室可以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及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及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从事前款所指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批准部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三十条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公安机关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半年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十六条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第三十八条实验室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第四十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本地区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六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在这学期中,生物实验室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在各位生物教师的配合下,各项实验开展的井然有序。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
年初,我们学习了《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规范实验室建设,修订了实验室各项制度。制定了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使工作有的放矢。
同时,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在本学期内,继续学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对照自己的的不足之处,加强补习,对能够利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内容尽量做到熟练掌握。
在本学期四月份间,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实验老师实验技能及实验器材培训,历时四天,聆听教育部研究人员对新时期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及新要求的指导意见,对下一步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对实验器材的发展与应用有了较为崭新的认识。
二、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任务量很大,在人员少,设备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人才资源,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本年度继续实行“演示实验分组化”的策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且强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使一些抽象的实验形象化,模糊的现象清晰化,微观实验得到宏观演示,解决了许多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增强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四、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
20xx年度,我们在设备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新了一部分设备,设备的利用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维护维修设备,为单位节约了大量资金。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科学管理。自本年度实行微机管理,建立了仪器管理平台,各种计划、管理规定、仪器室布局、仪器药品规格等都可以通过局域网直接查到,极大地方便了各科教师准备和设计实验。
按照上级规定,加强仪器管理力度,有毒药品、危险品分类存放,并安装了红外线自控报警器,全天对药品、器材进行监控,以保证安全。
六、本学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在实验教学中,虽然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进行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及爱好没有明显的进步。基本是由老师按课本及大纲要求进行了实验的设计。而且在实验中往往没有顾及到大多数学生,顾及了多数学生,就使尖子生浪费,顾及了尖子生,则使部分学生跟不上,在处理先进生与后进生关系中没有很好处理,这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第三,现代要求开放性实验教学,这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贯彻,学生也没有更好地配合,我们要在以后工作中多做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争取使实验管理与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七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开具接收证明。
第十七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八
第五十六条三级、四级实验室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已经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但是未经批准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资格证书的,应当吊销其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准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撤销原批准决定,责令有关实验室立即停止有关活动,并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违法作出批准决定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作出批准决定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实验室不颁发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或者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检测活动,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批准决定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不符合相应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有关活动,监督其将用于实验活动的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实验室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
(二)未向原批准部门报告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的;。
(六)实验室工作人员未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
(七)未依照规定建立或者保存实验档案的;。
(八)未依照规定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备案的。
第六十一条经依法批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或者未采取安全保卫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被盗、被抢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该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该实验室设立单位的主管部门还应当对该实验室的设立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未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或者承运单位经批准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未履行保护义务,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托运单位和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实验室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违法活动,监督其将病原微生物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五)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同时从事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的。
第六十四条认可机构对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予以认可,或者对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实验室不予认可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认可资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以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的专门机构或者人员未依照规定报告,或者未依照规定采取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拒绝接受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法开展有关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等活动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采取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有许可证件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保藏机构未依照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菌(毒)种和样本,或者未依照规定提供菌(毒)种和样本的,由其指定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收回违法提供的菌(毒)种和样本,并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监督检查职责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九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六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开具接收证明。
第十七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实验室申报或者接受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实验活动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时起2小时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小时内未作出决定的,实验室可以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及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及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从事前款所指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批准部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三十条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公安机关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半年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十六条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第三十八条实验室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第四十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本地区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要把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来看待。为了确保实验室及其药品的安全,我校于今日对各实验室进行了安全检查,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专业教师配备齐全,实验室有专人专管,且实验室及保管室各项配备刚完善三至四年,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各方面努力做好实验室及保管室的相应工作。
1、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是为了育人,育人必须安全。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获取知识,而且还要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上墙,根据保山市隆阳区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要求自己和学生。每学期新学期开学都会带领学生学习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我必须明白实验员的职责,学生也必须明白在实验室里的各种安全要求。除此之外要保持实验室及保管室环境的整洁,实验室内要坚持经常打扫,天天保洁,做到室内经常保持洁净。
3、着眼于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强调管理、使用、安全一起抓。我要求自己深入到仪器设备存放、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善始善终管好用好,结合安全重点全面管理。总之,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目标及行动规范,认真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教学仪器无论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受教育者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
4、保管室按照药品存放制度,合理、规范、分类存放药品,并通风。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料。在实验教学及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及时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实验中产生的废液,不随地泼洒。
5、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我都要关锁好实验室的门窗,进行防盗处理,每天每节课我都要给学生开保管室的门拿书、取实验用品,而后及时关门,防止化学药品外流,引起对学生的危害。
6、实验室水、电到桌,学生进入实验室特别强调用电安全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老师严格管理用电制度。
7、防火安全也同样重要,实验室里有沙袋、灭火器等防火安全设备,课堂内外防止火灾的发生。
二、检查情况。
1、重点检查安全隐患问题:电路、危险品、房屋漏雨等;经过对实验室、仪器室的检查,电路、开关、插座均安全性能良好,无漏电现象;房屋均无漏雨现象;危险品专橱存放,实行专人专锁管理,且帐物相符。
2、防盗问题:检查门、窗有无损坏。经检查,门窗及防盗网均良好,无破损现象。
3、防火问题:消防灭火器材是否齐备。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室消防器材主要是沙袋、灭火器,准备齐全,陈列有序,能够处理突发火灾。
4、为了更好的做好实验室,确保化学实验室能安全的度过,我特意对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对存在危险性的药品进行了过数和封存。
5、实验室面积较小,后门不能正常打开。
三、下一步工作的措施:
1、加强常规安全管理:防电、防火、防湿防潮、防盗。
2、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和执行。
3、严格遵守实验室实验员职责管理制度,认真管理与安全使用各种仪器。
4、经常清洁与保养保管室仪器,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时防范化学药品带来的危险性因素。
总之,我将时刻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学校一起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20xx年10月21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一
按照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和河北省卫生系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特别是7月8日全国和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更好的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种制度和规定,经站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以窦桂荣同志为主任的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副主任三名:朱凤超、陈彦青、尹和平,委员六名:葛俊国、王冲、王晓松、郭立新、郑立、霍建国。制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各种管理制度和保卫制度。
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制度、无菌室操作制度、微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保卫制度、实验室意外污染事故的处理制度、菌毒种保存管理制度、药品试剂管理制度、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和废弃物处理制度等各种生物安全相关制度。
7月26日生物安全委员会对本单位和辖区站进行了一次自查和检查。自查和检查后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意见和措施(自查表和检查内容表附后)。通过自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生物安全工作得到了逐步的改善。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卫生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认识的转变,按照站领导的要求,5月13日-16日举办了以生物安全管理、食物中毒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由各县站检验人员参加的学习班,窦站长就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生物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学习,提高了全市检验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意识,转变了观念,为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月份,我们计划就生物安全问题举行一次有各市县区检验科长参加的专题讨论会,已做了计划,领导已批准待办。
制菌毒株和剧毒化学品保存管理制,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保存保管工作,做好登记,设有专用保存设施,双人双锁保管,并制定了严密的批准、使用程序,做好登记记录。
为防止实验污染事故发生,做到有备无患,我们对实验室污染及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了操作细则,并严格按操作细则规范操作,以防止因废弃物处理不当发生染污事故。一旦发生,严格按处理规定去做。
一、菌株保存制度不完善。
二、虽然领导做了很大努力和倾斜力度,因经济基础问题,空发公共卫生事件采样器材和讲信用断试剂只能基本做到,希望上级领导多多反映,争取政策上的支持。
三、生物安全措施制定应进一步完善。
衡水市卫生防疫站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二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文件精神要求,由xx经理牵头的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积极相应公司号召,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排查公司安全用电隐患,并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了安全用电检查治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在工作开展初期,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的时效性,能够把隐患排查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位员工,同时结合排查范围广,点比较分散,不能够全面、系统、彻底的排查安全用电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专项治理小组制定了应对的措施,采取了由小组长牵头组织小组成员系统排查,相关职能部门同步深入检查的方式,从设备用电、维修用电、办公用电入手,查找各自部门的.安全用电隐患,并对过去查出但还没有整改的隐患再次进行疏理,并以书面形式上报给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最后由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对所有查处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汇总,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本着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的原则,落实整改措施。经统计,在本次安隐患排查治理中共发现各类安全用电隐患x起,其中x项已经得到有效的落实整改。
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计年内在安全用电管理方面,不会有电气火灾等重大电气安全事故发生,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用电环境。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对于经常在实验室出没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的实验室安全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实验室安全管理、急救处理、火灾、防火和灭火、火场疏散与逃生、化学危险品安全、气瓶及压力容器使用安全、辐射的种类、危害与防护及其他安全问题。
1、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校园安全信息报送制度隐患整改及管理办法,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目标管理奖惩制度。
认真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
1、火灾爆炸危险性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炸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护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的危险性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产生有毒气体。如不注意都有引起重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压电,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等。
根据化验室起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
(1)预防加热起火。
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物。
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等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
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他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砂浴或油浴等加热。
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不能擅自离开。
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贮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
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
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
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
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
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热源。
(2)预防化学反应起火或爆炸。
工作人员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处理方法。
易燃易爆物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
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
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
预防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
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
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应速度。
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
d.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实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不了解实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
灭火原则是: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氧)、降低温度。
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1)实验室灭火紧急措施。
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灭火器的选用应按照火灾类别和不同的灭火机理来选择。
a、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b、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应用化学泡沫灭火器,因为醇、醛、酮、醚等极性溶剂与化学泡沫接触时,泡沫的水分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作用。
c、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d、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个人认为,就本学院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
所以我认为实验室人员应适当进行防火安全训练,使每个人都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发生火灾时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但事实上大部分同学在平时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在意识到某些安全隐患后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而放任自流。
这些不良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实验室安全,还会对科研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例如:
实验室里的物品摆放较为混乱,实验用品与私人物品混在一起放置,对日常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应将各种物品分门别类的摆放在固定位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实验室的卫生情况堪忧,乱扔果皮纸屑的情况屡见不鲜,经常是垃圾桶满了还没有处理,在天气较热的时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为疾病的扩散传播提供了温床。
最近制定了实验室值日安排表,每周固定时间打扫卫生,情况有所好转,但关键是要坚持做下去。
实验室的各种实验仪器布局不尽合理,经常有同学将工作台和实验台混合使用,实验过程的噪音会影响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以前的同学将许多书籍杂物堆放在实验室,并且有些杂。
物压在电路线上,若长时间工作发热后易引起火灾,应该引起注意。
有部分同学喜欢将早餐小吃等东西放在实验室,或直接在实验室里吃饭,有些气味难以散去以致于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工作,还会引来老鼠蟑螂等,造成同学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若不小心将实验药品散落在食物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对健康不利。
有部分同学在做完实验后没有将实验药品放回原位,而是随意放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这样虽然可能方便自己的实验,但会对其他用这种药品的同学造成麻烦。
在进行实验时,有部分同学不喜欢穿实验服,戴塑胶手套等防护装备。这样做实验存在风险,实验室人员应互相监督提醒,以免发生意外。
诸如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经常要与实验室打交道的实验人员必须引起重视,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本就是防不胜防,只有个人重视,才能真正杜绝危险的发生。
适当对学生进行试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操作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减少和消除实验室安全事故。
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同学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实验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另外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消防意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一些必要的急救和自救知识,共同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四
电气安全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最近我参加了一次电气安全检查实验,让我对电气安全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气安全检查的知识,并且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电气安全检查的相关知识。我们学习了电气事故的原因和常见电气事故案例,了解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如何尽量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在实验中,我们还进行了电气安全检查的实践操作。我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检查一间假想的工作场所。我们需要查看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规范,电源线是否有损坏,接地线是否牢固,并检查电路是否存在短路等问题。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个电气设备,细致入微地检查。通过检查,我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将其报告给了实验指导老师。这次实践操作让我明白了电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只有经过仔细检查,才能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气安全检查的重要性。电气事故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养成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好习惯。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气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电气安全检查方面的不足,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完善自己的技能,以更好地执行电气安全检查任务。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电气安全检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只有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电力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电气设备的安全,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通过这次电气安全检查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气安全的知识,并且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电气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我们才能够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将牢记这次实验的经历和体会,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严格履行电气安全的责任。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五
电气实验室作为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与高电压、大电流、高温等特殊条件紧密相连。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有必要总结自己在实验室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以便提高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首先,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保障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我刚进入电气实验室工作的时候,我仔细阅读了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参与了安全培训课程。这些规章制度和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等。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我对电气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提高了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
其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高压电源、大电流等危险因素。所以,了解和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对于我们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或随意操作。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我们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使用。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状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次,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这些防护装备能够有效地降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对我们身体的伤害。特别是在操作高压设备时,防护手套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流对手的危害。因此,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我们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始终做到佩戴不落。
此外,要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中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工作人员对安全知识了解不足而引起的。为了提高自己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经常阅读相关的安全知识资料,并参加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我相信只有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够更好地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
最后,要建立安全文化,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安全文化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个人行为习惯。在实验室工作中,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提醒,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在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汇报,对于安全事故要进行事故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环境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电气实验室工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通过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按照操作流程和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才能够做到科学安全、高效工作。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六
11月6日运行车间发生重大安全险肇事故后,在轧钢厂的安排下从8日起,到22日止,连续组织员工学习17天,主要学习内容《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起重设备吊装管理制度》、《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票》《高处作业管理制度》、《高处作业票》、《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设备检修作业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等级、预控措施一览表(电气)》、《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办法》、《轧钢厂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起重作业十不吊》和炼钢厂、轧钢厂事故通报。
二、 隐患排查情况
从8日起,按厂部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共计发现六条安全隐患,均已处理。
三、 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本月电工违纪人次1人。与10月份持平。职工在劳保用品穿戴上能较好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无人因劳保用品穿戴不符合规定被处罚。在本月16日的7#电机更换检修工作中,能落实预先制定的安全措施。
四、 下月努力方向
1、 继续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特别是要落实好临时检修工作的停电挂牌制度。确保检修安全。
的考核能够有据可查。另外有的班组把安全隐患问题处理了却没有填报上来,致使厂部对下面的情况了解不全面。11月份要对没有及时进行填写的班组要进行考核。
3、
电气车间
2011年是车间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电气车间紧紧围绕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在车间内部开展了以公司“体系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的各项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强化员工安全技能培训,以车间各岗位危险危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辨识、隐患排查及整改等工作为基础,加快车间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扎实推进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
回顾2011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开展“体系推进年”活动,有效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1、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台帐记录。
由于车间在试车投运过程中制度存在不完善,不利于对车间的管理。车间主任亲自负责,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建立并完善了适应现场生产需要、涵盖车间安全管理47项规章制度的《电气车间本质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编制并印发了《电气车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手册》,人手一册,对电气专业典型作业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并采取了防范措施,明确要求在签发安全检修任务书及工作票中参照手册对作业风险进行辨识并采取防范措施。
常巡检记录》、《应急演练台帐》、《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等一百余项台账记录,确保电气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
车间克服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现场工作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对车间的工作岗位人员进行调整,挤出人员安排对车间特种作业岗位人员进行了培训,到目前为止,车间有81人取得地面电工证,90名操作人员已取得安全生产作业证,1名新分配大学生正在进行岗前培训,28人取得高压进网作业证,6人取得调度证,特殊工种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先后开展了以岗位操作规程、消防气防器材使用及维护、车间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应急响应程序及应急救援、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及维护、职业卫生防治等安全知识的培训;车间各班组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涵盖《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考试合格率在99%以上;先后对中油二建等单位外来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考试;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二、积极推进本安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班组建设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秀班组,其他班组达到公司级优秀班组标准。
三、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首季开门红”、“百日
一是认真开展了年初的“安全知识竞赛”、“首季开门红”、“百日
安全无事故”活动和“6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强三基、推体系、抓责任”为主题,突出“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强化票证专项整治及“决战四季度、实现年目标”等活动,认真编制方案,确定目标,并召开动员会强力推动,扎实开展,效果明显。
二是扎实开展了“向不安全行为宣战”活动,到目前共上报工作
亮点409个,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294项,整改290项,活动期间,查处各类三违248人次,确保了活动的实效。
三是组织开展好车间每月安全活动日活动,通过每月集中安全综
合大检查、安全专项培训、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电气安全生产的管理。
四是车间结合目前生产状况,车间全员积极参与,开展了:“电
气车间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cad制图大赛”、“首届论文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了车间全员“比、学、赶、超”的工作学习氛围,展现了电气车间员工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敢于攻关、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和过硬的技术素养。
四、积极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锻炼员工处理突发应急事故的
能力
截止11月22日,车间通过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等形式共计开展
车间级应急演练三次,班组级应急演练共计55次,这些活动都充分检验了电气车间事故应急预案可行性,提高此预案的组织协调性和技术支持能力。通过演练使参演人员掌握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和方法,提高电气车间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作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从演练过程看,员工的安全实战技能还不能达到要求,还需加强培训及实际练习。
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文明大检查工作、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开展了以6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安全责任、重在落
实”为主题,积极开展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车间分别组织进行了消防、气防设施、应急物资、票证管理、车间标准化变电所创建的专项检查.
车间每周至少一次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班组安全文明生产工
作进行大检查,检查的范围涵盖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职工培训、基础管理、党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检查进一步促进班组在责任制落实、台帐建立、记录的规范化、员工培训计划的实施、员工安全意识及业务技能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不断夯实“三基”工作,细化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标准,提高执行力。
加强了检维修和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现场的每项工作按要求办
理安全作业票证,按要求作业;对工作现场加强检查和监督。保证了作业安全。
六、做好劳动防护、雨季“三防”、防冻保温等各项工作。
及时联系厂配发了耳塞、防尘口罩、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现
场作业时按要求佩戴。把职业卫生防治放在第一位。
认真开展雨季“三防”活动,切实加强雨季安全生产工作。对全
厂机柜间进行了检查。对防雨、用电管理和安全进行了整改 。
自九月份开始,全厂电气系统大检查,对所有电气设备建立防冻
保温台帐,组织专人落实设备防冻保温各项事宜,并由车间领导组织检查,对所涉及到的装置、设备均通过增加电伴热等方式进行防护,确保设备安全过冬。
七、加大“反三违”查处力度,对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做到“四
不放过”。
开展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三违人员给以考核和处罚。
对“三违”人员加强管理、对相关责任人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进行考核和处理。
电气车间全年共发生上报事件2起,其中设备事件2起、责任事
件0起。通过对发生事件的分析,说明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设备的检查不到位,技能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组织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车间发生的事故进行讨论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制定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八、加强施工和检修质量管理工作。
现场作业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检修作业和装置运行前实行
检查确认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坚查确认到位。保证每次检修和装置开车的安全可靠。
九、运行管理,保持中提高。
一是编制完善了运行管理标准化标准,明确了标准细则,从设备
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职工培训,文明生产等方面抓起,逐步
形成了以110kv总变、mtp变电所、气化备煤变电所为示范的运行管理工作依次递进的格局;二是不断灌输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和思想,真正让员工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物品摆放定置化,卫生责任区定置化,设备管理包机化,安全设施标志标准化,使人的思想和行动均以标准化为最高指导原则,目前车间所属12个35kv及以上变电所于九月份一次性通过化工公司标准化变电所检查验收,面貌一新,标准规范,整洁有序,人员精神状态饱满充满活力;三是不断规范记录填写,票证填写,提高合格率、正确率,明确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使员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工作习惯。
通过全年的安全工作努力,既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又振
奋了我们克服困难保生产的信心;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和希望同在,只要我们全体员工保持昂扬的斗志,强化主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确保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连运,厂、车间、班组三级对搞好安全供电工作非常重视,主要从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和抓落实等五个方面进行。加强了对供电安全的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格地抓好安全规程和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在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把安全责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二、强化安全培训,夯实安全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做到抓安全学习不松懈,认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规程和相关安全制度、技术的学习培训:严格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对上岗前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才准予上岗;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山西省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提高巩固电气系统的安全水平,我们成立 “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对如何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布署,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
通过安全培训学习、考核和开展安全活动,使大家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厂全体员工对电气安全连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加强隐患排查,做好隐患治理
放过一个隐患,不留一个死角,根据检查情况,按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了安全隐患大整改工作,并注意在整改进行过程中严格落实《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制度,认真分析工作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坚持工作现场“一对一”监护制度,为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长周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开展安全大检查
安全大检查是在安全生产中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安全生产法》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安全大检查共分发动、自查、整改、总结、评比五个阶段。每次检查时,我们以文件形式下达检查通知并召开会议组织各车间进行发动工作,各车间对各自辖区进行自查,整改并上报有关材料,再由分厂对车间、班组进行复查。在安全大检查中主要以查思想、查领导、查隐患、查措施、查规章制度为重点,结合安全评价工作,对主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对缺陷、隐患及时认真地进行整改,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通过检查、整改,厂各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全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安全生产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五、开展反“三违”活动,杜绝“三违”行为
全大检查等工作,检查“三违”行为,对发现“三违”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并与车间领导及班组长联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肃查处“三违”行为。
为了促进员工认清“三违”危害,识别“三违”行为,增强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我们一方面组织开展对违章行为的全面识别工作,同时积极组织车间、班组开展安全活动。通过历次安全活动的开展,公司“我们并不想使自己受伤害,因此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预防危害”、“无论是生产还是效益,任何情况下,一个繁忙的日程绝不能成为忽视安全的理由”的安全理念以及厂“操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活动主题深入人心,厂全体员工正努力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安全机制,安全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工作,要靠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要常抓不懈。抓安全管理,要狠抓违章操作,遇事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厂全体员工决心团结一致,排除万难,总结经验教训,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供电保连运,为公司生产系统的连运保驾护航。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七
电气实验室是电气工程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实验室中,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电子器件、学习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感受电能的神奇与实用。然而,正因为电气实验室涉及高电压、高电流等危险因素,所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电气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至关重要。下文将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安全设施的合理使用、实验操作的小心谨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和紧急事故的处理等五个方面,总结我在电气实验室中的安全心得体会。
首先,规章制度在电气实验室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学生应该熟悉并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佩戴好实验服、戴上安全帽和手套等。此外,学生们要注意签订安全课程,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措施。总之,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仅可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合理使用安全设施是保障电气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电气实验室通常配备了灭火器、急救箱等设施,而且一个好的实验室应该有合理的防护装置和设施,如漏电保护器、安全开关等。学生们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对实验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情况有所了解,并且熟悉应急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处理突发事故,保证身体的安全。
第三,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在电气实验室中,容易发生电击、烧伤等意外情况。因此,在实验操作时,我们要格外小心。首先,要仔细查看电路板上的线路图,避免出现接错或者错漏接的情况。其次,在进行实验之前,要仔细检查实验设备和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安全可靠。实验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注意防护设备的使用,并在有电流的情况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导体。
第四,设备维护是保证电气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电气设备通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且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在实验中,我们要仔细保养设备,定期清理和检查电路,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此外,对于长时间不用的设备,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封存和保养,避免长时间不用造成的故障或者安全隐患。
最后,我们要知道,即使做了最周全的安全措施,仍然无法完全预防紧急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应对紧急事故,并且时刻保持冷静。在实验室中,如果发生突发事故,我们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确保自身的安全。接着,要迅速向周围的人员报告,善用实验室的安全设备和急救箱等进行应急处理。在处理紧急事故时,我们要冷静从容,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总结来说,电气实验室的安全心得体会可以归纳为了五个要点:遵守规章制度、合理使用安全设施、小心谨慎进行实验操作、定期维护设备和设施以及掌握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才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实践中培养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习惯对于我们未来的工程实践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安全至上,享受实验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八
11月6日运行车间发生重大安全险肇事故后,在轧钢厂的安排下从8日起,到22日止,连续组织员工学习17天,主要学习内容《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起重设备吊装管理制度》、《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票》《高处作业管理制度》、《高处作业票》、《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设备检修作业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等级、预控措施一览表(电气)》、《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办法》、《轧钢厂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起重作业十不吊》和炼钢厂、轧钢厂事故通报。
从8日起,按厂部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共计发现六条安全隐患,均已处理。
本月电工违纪人次1人。与10月份持平。职工在劳保用品穿戴上能较好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无人因劳保用品穿戴不符合规定被处罚。在本月16日的7#电机更换检修工作中,能落实预先制定的安全措施。
1、继续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特别是要落实好临时检修工作的停电挂牌制度。确保检修安全。
2、加强对设备隐患的排查工作和对《隐患排查整改表》的填写工作。12月28日夜班发生上料台架电机地脚螺栓松动致使电机基座损坏的事故,虽然对当班责任人进行了考核,但还需要从管理上对设备点检工作细化,使点检工作的考核能够有据可查。另外有的班组把安全隐患问题处理了却没有填报上来,致使厂部对下面的情况了解不全面。11月份要对没有及时进行填写的班组要进行考核。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十九
从近期集团公司内部以及仪控部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教训中,显而易见人在安全生产中是决定性因素,而班组更是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实体,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也是工人的第二家庭。我作为这个电测仪表班一班之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加强主人翁的责任感,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坚持原则,讲究工作方式;其次要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组安全活动;第三要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在坚持上做文章,必须天天坚持从零开始的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鉴于本班仪表校验的性质,作业范畴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现场,标准室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作业现场。仪表校验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其中涉及到标准室装置的维护工作以及仪表校验过程中频繁升降的大电流、高电压,为此我们每一台标准装置都设置了专门的维护人员,并拟定了装置操作卡,使用前后都要进行规范填写。针对每一季度的#1机-#4机关口表在线校验的作业风险性高的特点,我和班组技术员编制了“在线校验操作步骤”和“在线校验操作卡”,从操作人员到监护人员,从风险预控到技术措施,都在不断趋于完善,力求将班组作业的风险性降到最低。
在班组管理方面,存在老员工凭经验,想当然,新员工过于强调自我,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从日常频发的缺陷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现场设备,尤其#1机组存在设备老化现象严重,以及部分图纸与现场不符或缺失的现象,这都会给现场作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通过学习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来加强员工思想认识,及时做好总结分析之外,还必须重视安全活动,并以此为平台,通过“提问”和“反问”的形式,在充分了解员工对设备的掌握状况和对安全方面认识的前提下,更可以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方向和工作需求,从而更可以达到促进学习巩固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半年来,我还赴外部市场参加了大亚湾和阜阳华润电厂的检修,感触很深,安全工作落实的是否到位,事实上是制度的“硬管理”和人性化的“软管理”结合是否和谐所决定的。在大亚湾处处树立着安全警示语,提醒着大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断创新的现场作业预控措施,例如“一分钟自检”等方法,使得安全作业更得心应手。现场作业更像是流水线,一项工作的开展有着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你,监督着你,高标准严要求自然成为你的使命感。相反在阜阳电厂,业主管理的松懈,对于我们作业人员来说,必须加强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树立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的思想。因此安全生产在加强严格制度约束的同时,也需要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这样班组的安全生产才会长治久安,部门安全生产才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二十
2.根据卫生局相关文件,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安全隐患日报表。
星期一集中学习实验室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
安排专人每天下班时检查实验室的水、电、气、窗户等有无异常,易挥发液体是否泄露。
1.完善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针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款进行修改。
2.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并定期考核。
3.实验室定期开展四防(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安全学习,确保实验室安全。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二十一
在本年度的安全月活动期间,电气甲二维修组全体成员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为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对班组在安全月中的工作做出深刻的总结。
1、彻底排查现场遗留隐患,对存在一定问题的设备进行了大小修,共完成检修项目10项,例如焊接3#压缩天然气b机转盘裂纹,对醋酸西围墙配电箱引出线裸露部分进行了绝缘处理,更换3#转化泵房冷凝液a机前后轴承,更换4#转化泵房中压锅炉给水泵a机前后轴承,更换4#co2回收泵房循环水回流泵b机前后轴承。同时做好重点设备的状态检测,对高温的4#引风机、3#转化泵房中压锅炉给水泵a机和冷凝液a机进行加装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冷却。
2、在防雷接地安全排查方面,我班组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所有设备的接地线进行彻底检查,对20台无接地线的设备加装接地线,对不符合要求的12台设备,将原来的单股硬线换为多股软铜线,保证所有设备符合安全接地要求。
3、在7月初,应车间安排,对辖区内的各配电室、变压器室以及地沟进行防雨检查,发现4#、5#循环水配电室房顶渗雨,醋酸变配电室房顶轻微渗雨,醋酸变2个变压器室均有漏渗雨现象。
4、还有部分的隐患未能解决,如3#、4#转化泵房设备高温及过负荷运行情况,3#、4#co2泵房、3#合成循环泵房环境温度过高,以及4#压缩电机观察窗脚下地板开口大,容易造成坠落事故的问题已同甲二车间联系,但未能得到解决。
1、为配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我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月活动计划。
2、以“历年安全月主题和安全是什么?”为主题创办了安全学习白板报和张贴了安全月宣传横幅。
3、积极学习安全培训内容和安全技能知识,班组在6月13日集中组织学习观看了一次电气事故案例视频,通过视频学习,加深了电气设备事故危险性的认识,深刻理会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预防和发现事故隐患以及快速正确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加强对员工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关键岗位和要害部位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4、班组将安全培训的任务交给每一个成员,形成了每人每周一案例的分析学习活动,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切身参与到安全月的氛围中,对于安全学习责任心的加强,对于加深学习理会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强票证管理,严格按照检修工作票、临时用电证、动火证以及高出作业证的规定进行办票及管理,认真落实好每项工作的负责人、监护人以及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任意一项内容都要予以纠正。安全月期间共办理检修工作票10张、临时用电票10张、动火作业证2张、高处作业证1张。
2、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严格按规定认真检查各类的安全工器具,核对班组配置的安全用具保证数量和合格率,我本组辖区共有灭火器6具、安全帽10个、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各9双、低压验电器9只、安全带1副、电杆脚蹬1副。确保工器具的合格和使用安全可靠,严禁不合格的工器具使用,教育班组员工正确使用、维护好各类安全用具,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并及时送出做试验。
1、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及安全知识竞赛。
2、使用车间发放的防暑降温费用购买绿豆、小米、白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总之,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在班组安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班组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达到全年无事故的目的,使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精选电气安全实验总结大全(22篇)篇二十二
实验室设立以来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摸索出一套系统、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20xx年一年来,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职责重于泰山的意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在实验室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整改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职责制,强化监督检查。将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安全生产的严峻性,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这项工作只能加强,决不能丝毫放松,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实验室始终把这一点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每年都对实验室负责人及管理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切实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责任人,实行谁在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首尾责任制。对于实验室重点要害部位,我们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期进行安全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实验室每月1号定为实验室安全生产检查日。对检查的要求:一是检查从严,有问题不迁就。安检工作风雨无阻,检查对每一处都不放过,严格要求、认真对待,查台帐、看设备和安全设施完好、按期检测情况、察管理规范落实到位情况。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严格整改,绝不姑息迁就。二是突出重点、确保针对性。每次检查时都根据实验室仪器运行特点、气候变化和不同时期对安全工作不同的要求,列出检查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事故易发点、隐患易发点进行重点检查。安检不仅要查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检查查出的大小隐患,我们都认真落实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此外我们还进行安全宣传活动,向广大同学宣传安全消防知识,提高其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在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我们主要是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一是对实验室电源进行检查;二是对材料堆放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对安全措施、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四是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五是对消防设施与器材进行检查,是否安全有效;六是安全教育是否落实,安全意识是否深入人心;七是检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做到查防并举,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我们还针对重点部位、大型节假日,制定了值班制度,做到有备无患。并每年请专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举行消防演练,提高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救护能力,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0xx年,实验室从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入手,建立了安全技术措施,重大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等,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实验室共组织安全自查活动12次,查出安全隐患2起,都得到了及时整改,整改率达到100%,对每个安全隐患实验室都非常重视,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直到整改验收合格为止。
6月是全国安全教育月,为了使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实验室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安全发展观,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为主题,把安全教育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每条都是金科玉律,要牢记它,遵从它,敬畏它,任何逾越都可能付出血的代价。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也就成了人们当前一个日益沉重的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责任人在工作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为了取得所谓的“高效益”而漠视安全生产,管理松懈,麻痹大意所造成的。因此,认真贯彻实施实验室安全条例,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脚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依法强化监察,让“安全第一”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每个教职工的心中,使每个人都清楚法律赋予自己的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都学会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有责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来保障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人人事事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