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在学术界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写作样本,它能够指导我们写作时的结构和风格。范文范本集合了不同领域的经典案例,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一
摘要:我们都知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要认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才能不断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简要的分析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调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初中语文老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不断的寻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希望能对广大初中语文老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老师一定要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在备课的过程中,由易到难是语文老师设置教学内容或者设计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而且学生的认识也会不断的深入,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当然语文老师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老师只有认真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才能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以教材为载体,渗透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介绍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还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就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
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兴趣教学之前,语文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老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老师只有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了解,同时还要认真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这样才能为课堂语文教学提供基础信息,语文老师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2]。
(2)正确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比较的突出,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认真了解并掌握每位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明确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哪里,从而就可以为老师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症下药,可以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良好的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获取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很多的事实证明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学氛围非常的枯燥乏味,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要想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老师就必须放下架子,和学生做朋友。老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老师还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使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才能不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3]。
(2)师生之间要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初中生对老师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所以语文老师不仅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体贴学生,还要尽可能多的参加学生组织的集体活动,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有共识,师生彼此之间的感情就会快速增加,这样就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和谐统一。
四、结束语。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抓住当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二
我国的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深刻的认识、管理机构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偏低等都影响了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出路包括提高认识、理顺管理关系、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同时,应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一、当前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1缺乏深刻的认识。
从当前的教育管理实践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持成人教育的现有规模上。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现状的有效了解,实际工作中浮于表面,更为看重数字,对于学校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是依靠下级学校的报告,导致与实际存在严重的脱离。
[1]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十几年一贯制,缺乏主动的改变,对于管理的政策不做效果调研,导致管理不能深入到所有学校,引起成人教育学校的抵触情绪。
2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机构科室和人员配置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都满足不了需求。对于成人教育的学校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学校各行其是。对于成人教育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也存在着应付现象,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源。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把握不住工作的要点,付出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
3学校管理水平偏低。
客观上,相对于普通学校,农民地区的成人教育管理难度大,问题多,生源起点低,非常考验学校的管理水平。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具有耐心和信心,具有高超的教学管理水平,能够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在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是凭着热情来到学校,在遇到困难后逐渐安于现状。
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导致部分主管校长和任课教师出现畏难情绪,加上得不到强有力的上级支持,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倾向于照本宣科,缺乏为农民服务的主动意识,教育观念守旧,没有意识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意义,课下与农民交流少,不了解农民的教育需求,并没有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导致教与学的偏差,没有将成人教育的目的落到实处。[4]在课本的选择、课程的安排、课后的辅导方面都差强人意。对于农民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或者置若罔闻,或者简单答复。
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得不到肯定,普遍缺乏进取心,容易出现懈怠的情绪。管理方法简单,灵活性不足,无法与农村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管理中无法调动农民的兴趣,导致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影响力削弱。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农民,没有获得应有的教育成效。
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不高,即使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奖励,严重挫伤了教师的上进心,导致对职业前途迷茫。
二、解决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出路1提高对于成人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应从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意义入手。作为主管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领导,应首先认识到提高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
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开展和完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的途径。通过学习、技能培训、意义宣传,让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树立为农村地区教育服务的意识,把握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农民日益成长的要求,用实际行动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
制订管理方法前,对当地成人教育的实际做充分的调研,听取一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农民学生的意见。
市、县、镇、乡都应制订明确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计划,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列入到工作的日程当中,明确办学的发展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对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明确承认农村乡镇成人教育颁发的学历,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和学校的地位。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农村乡镇的成人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评估量化,规范教学实践,实施教学质量问责制,保证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保障成人教育经费的充足,解决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完善教学经费的管理,杜绝肆意的浪费,最大化地发挥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的作用。
2理顺管理关系。
理顺教育部门与成人教育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实现政令畅通,沟通及时,使所有部门和人员都能全力地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当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适当下放权力,从制度上明确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学校的职责范围。
健全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保证教育工作准确到位。涉及到重大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决定的准确性,注意决议的效果,建立反馈机制。要虚心听取下面学校的想法,以邮件、电话、面谈等形式交换想法,定期举办专门的交流会,充分听取成人教育学校的反映。
建立一个市县乡级的高效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合理设置专门负责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所有的人员都竞聘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布工作考核成绩,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人员学历结构的合理性,组成老中青三代的管理人员队伍。
对于成人教育学校,当地的教育部门实现垂直管理,保证对所在地区成人教育机构的有效掌控。各地教育部门应加强师资力量和培训,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课本,调整课程内容,便于农民理解吸收。
充分调研,听取呼声,结合专家的.经验,达成共识。选择具有多年丰富成人教学经验又精通管理的教师。对于能力有欠缺的人员,采取传帮带和短期培训的方式,快速提高其管理水平。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既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又要能很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学校的领导和教务管理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成人学校的校长,要保持与上级领导的信息沟通,自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全方位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建立考评绩优制度,实行按劳分配,按成绩分配,规范学校教职人员的奖励工资发放,激发教师的爱岗敬业、勇于贡献的工作激情。及时做好总结整理工作,举办教学管理座谈会,所有参会人员都可畅谈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职能部门应明确职责目标,各司其职,保证管理的公证性和平衡性,确保教学经费、教学用品的合理分配。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兼顾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把成人学校建设成为农村地区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场所。
4多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育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成人教育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严肃管理纪律,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条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由教育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校的教学实践,一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办事不力、工作不认真的人员采取重新学习、调岗甚至调离学校的措施,确保学校形成严谨治学、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教学风气。明确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应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提倡各个学校向优秀学校和个人学习,形成勇于争先的良好风气。给予教育经费充分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管理经验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邀请专家和优秀分子上课,宣讲他们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思路、收获的心得。对于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实行考核机制,将任课成绩、课时、实际效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所有教职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成绩出色的个人,提供培训、晋升的机会,使之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自信心。
编制理论指导、总结,以学习材料的形式发放到学校中,将实际管理经验理论化、体系化。邀请专家和学者,将先进的管理知识融入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当中,制订完整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人员的培训方案,借鉴国内外农村成人教育取得的成果,并进行本地化的改造,以适应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际现状。
农村乡镇的成人教育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育部门,必须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全体人员的集体智慧,明确管理政策的计划性、连贯性,注意落实,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三
经常听一些教师抱怨说:“我对工作很负责,学生就是不愿学、不爱学。”有的教师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吃苦怎么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和头悬梁、锥刺股、囊荧而读、凿壁借光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用功学习,而很少考虑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愉悦和快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童年时代就对生物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采集标本时,为了腾出手来捕捉昆虫,竟然将甲虫塞进嘴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达到了如痴如迷、废寝忘食的境地。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效的“大家”“学者”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充满浓厚的兴趣。
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学生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倦怠心理,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从而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两考过后,学生们对帮助自己学习的各类资料没有任何感情,而是进行销毁。学生如此“仇视”学习,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毫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升学率”大棒的指挥下,教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陈旧,“题海战术”、“精英教育”的弊端,学生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下被动学习,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了。这些都滋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在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今天,应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如果短期内尚不能从体制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竭尽全力。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讲究教学艺术,积极投身课改研究,鼓励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四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文学理论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作为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有责任进行一番考察与探究。笔者曾对所任教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与曾进修学习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两所高校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文学理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过多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纯理论性的知识太多,文学文本的缺失使得理论过于抽象,较难理解。文学理论教学由此陷入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的广博繁杂令学生目不暇接、晕头转向。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老师可能都知道,文学理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基础课,虽说是一门课,但课程内容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与诸多学科门类相关。它不但会涉及古今中外众多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而且还会涉及哲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信息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产生了诸如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多种形态。可以说,每一种形态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都可以写出专门的著作。如此庞杂与繁复的一门课程必然会让那些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目不暇接、晕头转向。加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文学理论课程大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面对内容如此广博繁杂的课程,不仅缺少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而且缺少学习理论应有的文学文本积淀,未观千剑何以识器,未操千曲何以晓声。自然感觉理论高深莫测,学习吃力,疲于应付。
第二,文学理论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心灵启迪。高校教学中虽然没有了所谓的升学压力,但学生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诸如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种各样的考试使得学生依然把学习课程知识点作为唯一学习目的,老师们也墨守成规,习惯于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遮蔽了学生对文学文本及真实生活的认识、体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教学中在学生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上表现为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压制,缺少了理论应有的反思与批判。这种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很难给人以心灵启迪。正如吴春平所言:“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之所以不景气”,很大程度是因为文论教学“仍然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
面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诸多尴尬境遇,人们不禁会问,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文学理论》课到底有啥作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文学理论教学中这样的目的到底实现了没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大概先得看看《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们是怎么说的。关于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或者说文学理论的作用不同的教材编写者有不同的表述。
陈文忠主编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有用之学。它具有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即“理论认识论的意义”与“实践方法的意义”及“由此,生发出文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引导创作、指导欣赏、规范批评。”
刘安海、孙文宪的《文学理论》则认为,“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1)准确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2)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3)为文学接受以及将来可能要从事的文学创作作好初步的准备。”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五
读是信息的输入,写是信息的输出。在进行写作指导时,不能够只集中在“输出”这一环节上,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研究,这样就会让学生无话可写、不知该如何写。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关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阅读与思考中采集、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解决学生“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问题。多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增加积累素材,在进行写作时,才能够有充足的资料来进行输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指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能够明白,如今的中专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学生读书太少,积累不足,很难形成一定具有一定见解的思想认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积极的开展“读写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学以致用,并构成一套独特的读写一体的作文教学链条,这将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供有效途径。进行作文教学,不能够离开对学生阅读状态的指导。必须要明白,一个成功的阅读者也许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就必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让学生能够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状态。然而要想“读写互动”却又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读书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更需要一定的激情和感动,为此,要鼓励学生们全情投入和主动积淀。例如教材中众多的诗歌、散文,如果学生不能够全情投入那么很难体会到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很难有所积累,例如那《荷塘月色》中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寄托的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都需要学生们去细细思量才能够感受并读出来。然而,却必须要明白,应该要从学生作文的角度考察,中专学生要怎样读书,才能够真正的作文文思涌?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去“虔诚优雅的阅读、积极主动地阅读、有借鉴有创新的阅读”。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阅读状态就必须要通过开设“读写互动课”进行指导,例如开展各种“专题阅读”,积极的开展各种读写经验交流课活动、研究性阅读交流课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的开展,效果要比一般性的提倡多读多写要好,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的精神,帮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二、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挖掘教材,从文本中探索体验写作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写作的系列知识进行积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行与实用性不断的被加强,现行的教材中不仅仅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时代感强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同时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沉淀审美体验。例如闻一多的《死水》,全诗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深刻的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诗人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炽热的爱、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却令他痛心与失望。炽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会现实凝固,从而构建起诗人脑海中的“死水”形象。“死水”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增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这正是诗人的匠心之处。从这首诗中,学生们不仅仅能够欣赏到作者斐然的文采,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从而唤起学生心目中的爱国之情。通过对教材的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学生对写作过程的构思、立意等环节也至关重要。例如那《最后一片叶子》中所体现出来的患难与共的感情,让学生们去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够在相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朋友如此付出,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从多个角度自己进行判断和理解。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写作中的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二)拓展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都有专门的写作单元,单元中也有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很多的编者都已经开始注意到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我们必须要利用好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在写作训练中,有一种方法叫“借鉴式写作”,就是让学生在读过某一些文章后,借鉴文中的一些信息、模式等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情感,可以有效的解决“假如让我写,该怎么写?”的基本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借鉴仿写,由于让学生整篇仿写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让学生们分为小组,进行分段仿写,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找那些相近的东西来进行描写。
三、结语。
中专的语文学习与一般的高中语文学习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在进行语文文本的学习中,如果真的能够让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真正的互动起来,将会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和作文学习将相得益彰,也能够有效的拓展语文教材的利用空间,提高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从而能够互动偶尔一个高效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六
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
三、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有趣。
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的正向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同时,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移时,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新建立心理过程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课本上的图画,复述对话中心内容,将要发生的对话情景介绍给同学,并引导他们进入情景,使其考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随后利用录音机听对话,对照对话内容发现自己表示的不足,改正错误,巩固对话中的词组、习语、语法要点等;最后通过朗读,表演形式,使其牢固掌握对话。教课文时,我总是在解决生词发音之后,给学生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中心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出问题答案,并讲出内容提要。不管学生说得怎样,哪怕只说出一个与内容相关的词,也要加以鼓励,并让大家相互补充以丰富故事内容,这样能唤起每个同学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待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后,再将一些重点语法项目、词组加以解释,学课文便再也不是枯燥乏味了。
游戏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适时地进行各种英语游戏,不但能消除由于紧张的、有意识的记忆所带来的疲劳,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方法是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如老师说“book”,同学们就举起书,老师说“standup”,大家就站起来;老师说“what’sfiveandfive”大家就伸出10个手指等等。做错了罚唱一首英语歌。这种游戏可在语法结构、语言词汇、对话套用句型等多方面进行。只要运用得当,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
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有录音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尤其听录音能使学生学到标准的语音、语调,便于模仿地道的英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录音等电化手段,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英语的环境,而且对激发兴趣、培养兴趣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差生问题却是构成全面发展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寻找突破口,给差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习动力。
五、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喜爱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上老师的课风趣幽默,课下老师的辅导一视同仁,耐心细致,不体罚学生等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要善于塑造自己的形象,密切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学生的朋友,这是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照顾,使学生认识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兄长,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亲近你,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其次是要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教学中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对平时学习中的独到发现与进步要及时表扬。在课堂上达不到要求的可帮助他们课下达到,切莫乱给学生下定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解答,对他们的缺点、错误不要大声训斥,讽刺挖苦,不顾忌他们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进入互尊互爱、融洽和谐的情感之中,点燃起学生学习兴趣之火,学生潜在的力量会得以发挥。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八
随着高等教育“世俗化、实用化、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被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目标,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立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每年都会利用暑假组织一部分学生开展“三下乡”、“服务地方”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促进校地、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丰富参与学生的视野,加深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推动知识社会化以及社会知识化的进程。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积习已久的教学思路惯性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效用功能往往大打折扣,很难兑现实践教学的最初承诺和美好愿景。在很多高校社会实践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方面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扩大院校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能够为高校赢得良好的生源甚至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缺位和不完善,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常常是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引起众多关注,实际上却难免沦为走马观花、应付教学任务的“做秀”,根本无法真正达成教学任务目标。这种两难困境导致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呈现出精英化、形式化与功利化的鲜明特点。
二、建构主义的审视。
从“认识”到“研究”理念的转换建构主义是当代社会科学中具有很大影响但也极具争议的思潮的统称,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零散的、不系统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实践古已有之,在苏格拉底著名的“助产术”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中,都包含了知识来自于人类思维建构的观念;此后康德提出了以先天综合判断来建构知识的认识论思想,意味着知识是被建构的;黑格尔强调理性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动态性和相对性的观点,构成了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纲领之一;维科清晰表明了人类建构性的观点,被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建构主义理论的近代渊源可追溯至韦伯、齐美尔、米德、涂尔干、曼海姆等,而其在当代的发展则要归功于库恩、维特根斯坦、皮亚杰、维果茨基等的思想,其中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1966)[2]一书被誉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圣经”。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真正使得建构主义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并以“社会建构论”为标识确立了一种新的解释性框架,强调知识生产的建构性以及知识建构的社会性,以互动论代替单向决定论,强调知识共建的辩证性。因此可见建构论的真正源头在知识论领域,但其影响则波及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在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以客观性为核心的知识观、以主客体关系为表征的师生观、以接受性为主的学习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研究”理念下。
对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再审视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强制轻参与、重到场轻探究,不利于其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切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将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理念转换为“研究”,鼓励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参与社会实践,是走出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困境的有效思路。社会实践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共同参与基础上的研究活动,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两者在参与对话中形成的主体间性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学(生)-研究”三者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循环往复递进的关系,由此促进了知识的再生产与进步。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应当抛掉传统的以“经验认知”为旨趣的导向,而转向哈贝马斯所言的“实践的”与“解放的”旨趣,关注知识生产的建构意涵,凸显“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重视主体间性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有效“参与”实践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九
钱中文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数十年潜心研究文艺理论,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在文艺理论上颇有建树。本文主要探讨钱先生文学理论的创新性。钱中文先生的文论思想大略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部分: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及新理性精神文学论。下面对钱先生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出的创新性作一抛砖引玉性探讨.
一任何文学理论研究都必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文学到底是什么?而且必须毫不含糊地对之做出回答。在回答“文学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钱中文先生提出了自己迥异于前人的独特见解。首先,他认为有三种现实需要区分:现实、心理现实及审美心理现实。现实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是文学创作的出发地,它提供文学创作所需的一切材料,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我们以前所习惯的表述“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就是这个意思。但源泉并不就等于对象,文学的对象必须是经过主体用心感受了的现实,是被感情渗入过的现实,这也就是所谓的心理现实。按照钱中文的说法,“主体一旦深入客观现实的关系,便会接受纷至沓来的种种信息,广泛地吸收现实的具象性和丰富性”[1]14,心理现实就是主体所把握并被融入了主观性的现实,它不再是纯客观的存在。与科学探索的纯客观对象相比,它“是一种获得了主观形式的、主客体因素初步融合的统一体”[1]14.
只有这样的心理现实才是文学创作的对象。这个认识看似简单,却是钱中文先生长期以来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而深刻思索的结果,它有效地杜绝了文学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文学本质“模仿说”、“镜子说”的误解,即把文学仅仅看成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的、简单的、机械的反映。文学对象的这种从传统的客观现实到“心理现实”的转换,意味着研究者对人本主义和主体性的重视.
其次,从创作主体这方面看,主体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自不待言的。任何把文学创作仅仅看作是一种对现实的简单摹写或机械反映的观点,都毫无疑问地降低了人的品格,而且也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钱中文认为,任何思维科学、意识形态都可以看作是主体对现实的反映,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亦然。但是“文学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审美反映”。他之所以要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并非是玩弄辞藻,而是为了划清它与简单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的界限。过去的机械反映论与简单反映论把“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作了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生活是什么样就应该写成什么样,否则便被指为“不真实”。这样一来,不仅文学反映现实与其他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映几乎无从区别,更为严重的是,作者蜕变为一种呆板僵化的反映机器,极大地限制了作家主体性的发挥,束缚了主体的创造力.
除此而外,文学把握现实还是一种特有的把握方式,那就是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
这种方式兼有实践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的特征,而又不专注于任一方面。“它之所以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把握,即不同于理论对世界的把握,在于它贯穿着感情与意志的评价,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它之所以不是一种纯粹的实践把握,在于它并不要求把艺术当作现实,使自己的产品完全变为实用性的东西,所以带有无目的性的色彩。”[1]12-13正是这种特殊把握方式,导致了文学特殊的审美本质特征:感情与思想、感性和理性、认识与评价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统一和高度综合。按理说,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提法并非钱中文所首创,马克思早就有过相关论述。但能够将之灵活应用于文学理论研究,得出富有建设性和开创性结论的人,却非钱中文莫属.
在中国文学理论界,钱中文先生率先指出了机械反映论与简单反映论的偏颇甚至谬误之处,批判了过去庸俗社会学对文学本质的肤浅理解,对于学术的正本清源,在文艺创作中贯彻和坚持真正的反映论即辩证的反映论方面意义重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他说:“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是对的,但是这一过程相当复杂.
这种说法忽略了这一过程中的不少中间环节,对其中的主客观关系,主体在融化客体中的创造性转化与新的构建作用,往往视而不见,或以为是次要的东西。有时也谈论主观方面的因素,但往往只涉及主体的世界观、思想问题,对于主体的其他因素,研究甚少。”[1]5文学的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主体必然在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把客观对象主观化的同时,也将主体对象化,并且这种双向运动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主体的审美意识必然借助于这一双向运动过程得以具象化和外在化.
“在审美反映中,主体在其自身的感受与感情的激荡之中,整体地关照现实生活,描绘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过程的特点是,它在把握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把始终激荡着的主体感受、感情,他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从而赋予了这一反映及其对象以浓烈的主观色彩;同时通过这一方式来显示出事物的客观性特征。”[1]13不仅如此,主体最终还要把这种带有浓烈主观色彩的对象,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加以表达,或者说主体的艺术构思必定要在这种主客体双向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审美心理现实。文学因此就是带有审美特性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
作为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有意识的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
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笔者认为,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字面上的一种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对莳者,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后者,我们则要敢于“拿来”,更要善于“拿来”。
互文即所谓“互文见义”,是基于文体限制或表达的特别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联或存在对应关系,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或互相限制、互相说明的语言结构单位按一定顺序罗列在一起,以起到言简意深、委婉错杂等特定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文中习见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这种表达方式在汉唐以前甚至在语言大发展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取得长足发展,臻于成熟。
所以说,互文的传统或传统的互文,都该是有所本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百年前新文化运动兴起、白话文产生发展之后,互文这一表达方式运用渐少,似乎被我们束之高阁,日渐与我们隔膜、生疏,以至于现在我们大家包括各类大中小学校语文教师们淡到互文,每每也就是“古代诗词作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最多也只不过是把互文当作一种已经“死去的艺术”来欣赏,这一现实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这种认识既割裂了传统,又可能扼杀了互文生存、发展的生机。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影视作品、书面表达诸方面,互文运用是屡见不鲜的,却每每被我们轻易地放过;或被同时体现出来的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所掩盖,不被我们读者、听众所关注,甚至是被作者自己所轻忽。
“互文性”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通常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发生的“交互”关系。作为“对历史主义和新批评的一次反拨”,所谓“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文本策略,渗透于多种后现代文学中(包括元小说、元诗歌、反叙事、纯小说、戏仿、拼贴等等)。它是一种价值自由的批评实践,是所谓“互文性革命”——结构主义批评家在放弃历史主义和进化论模式之后,尝试应用互文性理论,来看待和定位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关系的批评实践。这种批评实践并不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批评团体,而是与20世纪欧洲好几场重要的知识运动相关,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赫金、哈罗德·布鲁姆、罗兰-巴特与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等。真正推动互文性革命并从理论上系统建构起文本与互文性观念的,当推巴黎的两位着名批评家——巴特和克里斯蒂娃。
我们知道,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中,互文性不过是两个个体诗人之间的影响关系。而巴赫金则提倡一种文本的互动理解。
从批评理论的角度看,对于文学文本的互动理解,其实在英美文学批评乃至文学创作中并不鲜见。18世纪初,亚历山大·蒲伯曾在维吉尔的作品中发现了荷马,蒲伯确信,一首诗在模仿自然方面的优劣,取决于它的互文性,或者说取决于它对前文本的模仿;艾略特也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会融入过去与现在的系统,必然对过去和现在的互文本发生作用。尤其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利用荷马史诗的情节敷设他的'篇章,并在两个文本问确立了一种肯定的互文关系;又通过诸多的作者自我指涉,形成了一种内文本关系;还因对荷马人物的改造不能表现出一种否定的互文关系——无论是吸收还是破坏、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自我引用还是自我指涉,特定的此文本总是与某个或某些前文本纠缠在一起;同时,读者或批评家总能在作品中识别出这个特定文本与其特定先驱文本的交织关系。
巴赫金从对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从小说中各种外文学文本存在的现象考察出发,把文本中的每一种表达,都看作是众多声音交叉、渗透与对话的结果。巴赫金把这种共存互动称之为小说的“多声部”或“复调”现实,并用“文学狂欢化”概念来支持他的对话理论。他倾向于把世界和人生看作一种共时结构,偏爱把文学置于文学之外的象征性语境之中,借以由此造就一个杂乱拥挤的互话语空间,创造一个众声喧哗却又是内在和谐的弹性环境,从而赋予语言或意义某种不确定性。
巴赫金提出上述理论时,并未预见到文学符号学的发展趋势。可他的狂欢化概念至少暗示或强调了在文学批评、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间建立一种互文性理论的可能性。所以克里斯蒂娃说:互文性概念虽不是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却可以在他的着作中推导出来。
1973年,巴特几乎在发表《文本的快感》的同时,发表了着名论文《文本的理论》,文中他试图回答“文本是什么”。在他看来,文本不是作品,也不是客体,甚至不是一个概念,文本产生于读者与文字间的关系空间,它是一个生产场所;文本作为生产活动,它生产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一个作者与读者相遇、上演戏剧、进行语言游戏的场所。巴特进而又说,文本是意指,是一种意指实践,是读者参与的意指实践过程——其核心是以矛盾形式出现的多元性。
作为着名的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其1966年的《语言对话小说》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intertextuality”(互文性)概念。克里斯蒂娃在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时,注意到进入先后文本空间的主体。她认为,一个文本片断、句子或段落,不单是直接或间接话语中两个声音的交叉,它是无数声音交叉、无数文本介入的结果。而不同文本在不同层面的参与,则揭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她认为分析者应该明白,她所分析的是一个特定话语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恰恰由于互文性而超越了她自己的身份,超越了词源学意义上的个人。一个创造性主体的分解,一个新的多元主体的产生——这便是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动力学。它不仅适于互文性作者,也适于互文性读者。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一
文学理论类课程是综合类大学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基础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对大一新生而言,高中阶段的被动学习状态尚未结束,要求自主自觉学习的大学学习已经开始,而文学理论同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生动具体、鲜活可感的文章存在巨大差异,必然成为一门让学生望而生畏的枯燥无味的课程,甚至有一些学生把文学理论课称为“最没意思”的课程。“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还须从文学理论研究的层面进入文学理论教学的层面。”[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吸引到文学理论的学习探讨中来,这是当前理论类课程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落到教师身上。
一、教师的课堂讲授“史”与“论”相结合。
文学理论是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涉及到文学的本源即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的全方位要素,所以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同时文学理论类课程包括《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如果教师单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进入教学,那么对于缺乏系统文学史知识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担任文学理论课的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史知识,能把具体可感的文学作品同文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将文学理论概念同具体作品感知相统一。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通读中西方文学史。教师拥有了“史”的丰富素材,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史”“论”结合,比如讲古代文论中“意境”“含蓄”等概念时,可以拿一些古典作品作为分析起点,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相关作品,对理论概念产生直接的感知。在讲到西方文论的一些概念如“悖论”等概念时,也可以中西贯通,拿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等来说明。
(二)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具体作品的解析中。文学理论课不能“就论讲论”,否则会流于形式过于抽象,在充分讲明具体的文学理论概念后应该给学生提供应用这些理论的机会,以加深其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如讲到西方现象美学家因加登的文本层次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就四个层次分别展开分析,以体会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学习到一些具体概念时,都可以借助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与参与空间,并增加其对具体概念的理解。
(三)寻找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对照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契合的,所以可以结合史来对论进行辅助说明。一般情况下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课程的开设都是同步的,所以参照文学史来对文学理论的流派进行说明,或借助文学理论解读具体作品都是可行的。如西方文论中讲到现实主义流派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同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对该理论的深刻理解。
二、教师要“讲”与“写”双重能力兼备。
文学理论课程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多重素养,在课堂上既要讲究授课艺术,还需具备文学评论与文学写作的双重写作能力,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参照及影响。
(一)教师的授课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文学理论课程由于本身的理论性质,接受者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所以作为文学理论类授课教师,需要多方面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如果把鲜活的生活、有趣的作品同理论结合起来,则会引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幽默的语言也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接受该理论。
(二)文学创作能力与科研能力兼备。文学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文学的具体创作实践。如果自己不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那么理论就成了空壳,讲授起来就失去了鲜活的材料支撑。文学理论教师自身应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要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进行科研工作,并具体化为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创作实践能力同等重要,把这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内化为一种个人素质,随时随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文学理论教师才是成熟的文学理论教师。
三、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素养。
文学理论的学习不仅仅关乎文学创作实践,同时还涉及到其他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如西方文学理论史的很多文学理论家本身并不是文学家,往往有着多重身份,如哲学家、思想家、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如果单纯从文学理论角度去讲康德,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他对文学艺术的真实定位。所以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是全方位、多学科的。朱光潜说:“人涉猎越广,趣味就会越纯正。”所以,趣味纯正、涵养深厚的文学理论教师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姚文放.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j].文学评论,2001(5).
[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
作者:王彩凤董超魏少妮单位:延安大学。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二
解静094030227。
论叙事性作品。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自明清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系统的叙事理论。叙事学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叙事文本进行研究的理论。叙事文学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如早期的神话和史诗,就是最早的叙事文学。
会意义就在于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动态过程。优秀的叙事文学就在于它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叙述活动全过程包括三个层次: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包括了事件,情节,人物,场景四个部分。全书一共分为65章,从我的出生,我对早年的回忆,我家乡发生了变化„„到最后的回顾揭示了大卫人物命运变化过程。这一个个的事件串成了故事发展的情节,大卫出生时的场景刻画——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预示了大卫童年的不幸遭遇。叙事文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极为重视,大卫经历了大苦大难之后尝到了人间的幸福,靠的是他的真诚,直率的品格,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大卫这一人物形象展开的,而且现实主义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叙事就是讲故事,其中涉及到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文本时间,也就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也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另一个是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时间的前后关系。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大卫科波菲尔》就是采用顺时序叙述,也就是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序列一致,作者从大卫的出生开始写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这也是大卫一生成长的历程的自然发展顺序。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插叙,如,在母亲改嫁那章,插入了善良的老渔夫辟果提一家的生活经历与现状。又如在大卫投靠贝西姨婆那段中,又插入了贝西婆姨的往事,她虽然外表冷酷,但对她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他,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回来向婆姨要钱,她就给,从这段插叙中可以看出婆姨为人重感情,有情义,同时,又为下文婆姨送大卫去读法律等行为做了铺垫。时距是指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的变化,文中最后,大卫爱妻多拉死后,大卫很伤心,满怀悲痛出国旅游散心,三年后回来了。三年本来是很长的时间,可作者就用了出国旅游散心六个字概括了大卫三年来的行为活动,这是时距的加快。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数次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如,在大卫寄宿在伦萨学校中,多次写到了大卫被鞭打的情节,这种重复的效果是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当时教育制度的黑暗,从而也表现了作者对大卫悲惨遭遇的同情。
大卫,在他身上赋予了狄更斯本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大卫身上寄予了他美好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他笔下,大卫是一个聪明,善良,坚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孩子,对大卫不行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他又以孩子的心理视角细致的表现了”我“(大卫)童年的特殊心理,如大卫以儿童特殊的敏感对追求母亲的那个冷酷,残暴,贪婪的谋得斯通商人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当谋得斯通虚情假意的拍拍大卫的头时,她发现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亲的手,便生气的把他推开了。当然,另一方面,这种叙事又限制了叙述的视野,没有像零聚焦那样全知全能的叙述。如大卫他就没能知道艾米丽被斯蒂夫斯诱跑后后接下来发生的事,而这些事情则是通过老渔夫辟果提的口中得知的。
述声音的存在。“三月的一个下午,风刮得很猛。路上走来一个女人,步履维艰,不时地用手捂着帽子,生怕被大风吹跑。推开院门,她径直朝一座二层小楼走去,那就是我的家,我出生的地方。她没去敲前门,而是走到窗旁向里面张望着。一个美丽的妇人,就是我深爱的母亲,坐在壁炉旁,抚摸着手中有欢迎新生儿祝词的刺绣,抽泣着。她在为我——一个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孩子难过。”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叙述者的声音的存在,本文虽用第一人称,文中大卫还没出生,所以关于时间环境以及婆姨的出场的描述都是叙述者发出来的。
落,即使死亡临头,他也能在惶恐片刻之后镇静自若,犹如一阵狂风尚未掀起狂澜便风平浪静。以上就是我对叙事学的认识。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三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学生成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基础构成理论的思辩创新能力。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核心集中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故此,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最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培养中文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同时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有极大的帮助导引作用。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对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同时,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文论教学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到必然导致在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学生对理论产生疏离感,并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已将理论体系化、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将重点放在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指出的:“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
在探索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但同时,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这些为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于更广泛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拥有更为专业且广泛的应用技能,将成为新时期、新环境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吕明教授所说:“师范专科文学理论学科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师资,就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让知识贴近生活;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保证,把新知识、新信息融入课堂。……不断提高未来师资的文学理论素养,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m].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第1页.
2吕明.从21世纪教师素质培养看文学理论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报,01期刊.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四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五
摘要:姚文放新着《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紧紧抓住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大趋势,着重从九个代表性方面论述“向外转”的深层机理,做到宏观与微观的高度统一;从中西方经验出发,重新考量国外学术前沿与中国问题的关系,着重强调研究的立场是回归和解决中国问题,做到西方论域与中国问题的有机结合;在体例上独具匠心,将组织形式与写作方法、研究方法有机融合,追求文体形式的完美。
关键词:姚文放;文学理论;形式主义;历史主义;向外转;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流派众多,纷繁复杂,花样不断翻新,令人眼花缭乱。众多的文论流派和思潮纷纷涌入国门,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给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仔细考量后发现,我国文学研究存在明显的“重西轻中”和“重西隔中”现象,许多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学理论流派、命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由此产生了一批批学术成果。对于中国文学理论而言,虽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代代学人审时度势,开风气领潮流,不断致力于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但是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之间的较量中始终无法找到出路,无法在与西方文论对话的基础上研讨文论发展的中国问题、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确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姚文放教授的新着《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收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姚着”),从晚近西方文论转型和中国当前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抽检出比较隐蔽的“深层机理”问题,将之作为文学理论发展中的理论命题,深入发掘和探究晚近文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打通和融会了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文论话语资源。可以说,姚着既推动了西方文论中国化,又助推了中国文论世界化,开创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一、宏观了望与微观透视。
对于晚近文学理论的研究,姚着是放在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宏观视野中进行的,通过梳理整个西方文论的发展变化,从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完整的西方文论版图。对于繁杂的文论现象,许多学者从多种形式、多种视角对其进行了专题式和史论式的研究,在爬梳各派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厘清各自的思想脉络,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显然,姚着另辟蹊径,紧紧抓住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和历史主义两条主线的转换来了望和慎思文学理论发展,将激荡半个多世纪文论的形式主义这一主潮作为晚近文学理论转型发展的起点。正是由于形式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的深刻变化,使得其与俄国形式主义开创的形式主义思潮区别开来,并为文学理论转向历史主义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姚着深刻地洞悉到这种规律性趋势,指出:“如果说当年形式主义文论的勃兴是朝着语言、形式、文本‘向内转’的话,那么在经过七八十年‘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后,文学理论又折返回来,朝着社会、历史、现实‘向外转’了。”1对这种文学研究重心转移的敏感捕捉,来自1979年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的灵感,他提出1979年以来西方文论研究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从文学的“内部研究”转向了“外部研究”。具体来说,“就是从单纯的修辞学研究转向研究文学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语境中的位置,从研究语言的性质与能力转向研究语言与上帝、自然、历史、自我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米勒并没有针对文学理论转向的大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显然,姚着抓住了这一文学理论变革大势,并在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漩涡中专注于这一变革规律的研究,以非凡的学术勇气试图超越米勒提出的学术命题,聚焦“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以此破解晚近文学理论研究重心转向的内在奥秘。这种由“向内转”到“向外转”的转换是对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观照和判断的结果,体现出姚着始终是站在全局和宏观的高度来把握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也使得姚着在理论格局和境界上格外大气磅礴。
毫无疑问,姚着在宏观视野上的掌控力和表达力,所体现出来的大格局大境界令人赞叹不已。姚着建构的包容万象的学术景观是与晚近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经典命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换句话说,之所以对晚近文学理论做出“向外转”的坚定判断,是牢牢建立在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思潮、重要理论家的具体理论,以及21世纪初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文化转向”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探微索隐,见微知着。因此,以俄国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文学性”为出发点,探究和辨析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来为言说文学理论“向外转”寻找合法性的学术基础。正如姚着所言:“从宏观上看,百年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还有其内在机理和总体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理和路径都以俄国形式主义为起点,都受到‘文学性’问题现代性内涵的规定。”(1)这直接导致了一种文学理论研究的连锁反应。此种强烈而具体的问题意识,引诱和撬动了对文学本质的再认识、文学理论与后理论、文学理论与文化政治、文学形式与政治、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文学理论与话语更新、大众文化批判等经典问题的重新思考。对于每个经典理论问题,姚着都要细致考察理论的问题意识,将其放在具体的学术语境和时代背景中还原其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准确透视理论演化的趋势。比如论述“从文学理论到理论”这一章节中,以描述的方式,将晚近文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如现代性问题、全球化问题、文学经典问题、失语症问题、文学终结问题、文学边界问题、文化转向问题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文学互不相干的问题却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从文学文本中产生,也不是解决文学创作规律问题,而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基本不再阅读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关注哲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现象学、解释学、生态学等。面对文学理论距离文学越来越远的现实,姚着直接剑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究竟发生了什么,并在此追问的基础上回答文学理论走向理论是当时学术史的变革和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人们价值取向转变的结果。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就是“理论要自由得多、直接得多,它并不限于文学,而且贴近新鲜活泛、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直接介入和干预人们的实际生活,从而在行动性、实践性上更盛于文学理论”(2)。显然,“理论”具有的这种优势是整个晚近西方文学理论“向外转”的呼应和支撑,也是为此作出总体判断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姚着在微观建构的过程中,并不是断章取义,堆砌概念,而是在文学理论发展变异的细微之处,在原初语境和现实境况的比照中,深度挖掘和论证“向外转”的典型性表现特征,识契真要,四两拨千斤,不失大气。除此之外,姚着在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晚近文学理论发展大势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问题与具体的社会问题、文学文本结合起来,一方面以文学理论的知识立场回应社会上关切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份差异、性别权力、文化权力。在分析文化政治的中国问题时,姚着在层出不穷、俯拾即是的文学作品中抓住了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吴川是个黄女孩》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范小青的小说《城乡简史》,分别将种族差别问题、城乡差别问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来透视和思考中国社会现实中的文化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具体的现实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批判性地阐释和建构文学理论发展的“深层机理”,比如文学经典的发展和当代建构,其具体发展变化和演变的规律是在文学经典之争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总结出来,指出文学经典之争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文化权力的博弈”“审美的、艺术的基本机制取向与功利的、实用的实际价值构成了文学经典建构的两极”,文学经典总是在“这两极之间来回摆动”。在姚着的论述中,文学经典在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清晰可见。这也是对晚近文学经典之争在理论上的强有力的回应。
如此这般,姚着既有宏大视野的铺陈,直指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大势,也有微观层面的透视,汇聚晚近文学理论研究重心转移的主导性力量;既有宏大理论的推演,以“深层机理”作为探究文学理论转换的引擎,点燃了文学理论研究转向发生的各种元素,又有微观问题的建构,将表征晚近文学理论变化的构件进行逻辑组合并形成合力,展现晚近文学理论转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宏大视野与微观透视始终相向而行,相互补益,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着彰显了作者宽广的学术思想视野和非凡的学术智慧。
二、西方论域与中国问题。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在吸收和接纳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的过程中走向了“滥用”和“泛化”的道路,逐渐陷入“失语症”的困境,无论在本质主义立场的坚守上,还是在非本质主义观念的争斗中,面对中国文论问题都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哑口无言。失语症“是一种文化认同焦虑的表征。这种焦虑自近代以来像一个幽灵始终萦绕在文化共同体中。说穿了,这是一种对中国文化‘他者化’的忧患意识”(1)。在我看来,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走出这一窘境,并不是要有意避开西方文论的话语系统,直接滑向或建构自己的文论体系,而是在保持中国本土文论话语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以对话、共享、互补和协作的方式实现中西方文论发展的双赢。进一步说,晚近文学理论的研究需要重新考量欧美文学理论学术新潮与中国问题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姚着跳出了文学理论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纠缠和对立,直面中国现实问题,为我们走出集体“失语”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更为我们探索和考量如何对待国外学术新潮的问题,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型。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对于上述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最终都归结到中国问题,包括中国的文学问题、文化问题乃至社会问题。”(2)这是姚着的立意和着力之处,充分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学术担当。
对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认识和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整体性把握,是深刻洞察和高度提纯中国问题的.基础。姚着认为,21世纪初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预示着中国文论从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政治诉求、新时期的审美诉求,过渡到当下的文化诉求。而以文化诉求为主导性特征的中国文论与以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的“向外转”为大趋势的晚近欧美文论不期而遇,其中聚焦的一个关键领域就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介入对于这一新的转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文学理论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境地,挣脱了纯粹的文本、语言、形式的禁锢,打开了通往时代、历史、社会、现实的大门,重新磨砺在形式主义时代长期收敛、趋于萎缩的思想锋芒,剑指种族、性别、阶级、政治、道德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从而积极参与和介入当今历史舞台轰轰烈烈上演的变革进程,这既是文学理论的日日新之路,也是人文学者的接地气之机”(1),其旨趣所在就是“文化政治”。在姚着看来,“文化政治”是“后阶级政治”,但与“阶级政治”不同。如果说,“阶级政治”关心的主要是阶级、革命、斗争、政权、党派、制度、战争、解放、胜利等问题,那么,“文化政治”主要关乎民族、地缘、人种、族裔、身份、性别、年龄等问题,虽然两者之间都关涉权力问题,但是“文化政治”所属的是相对宽泛的文化权力。这种文化权力的生成是由于文化身份差异所致,因而必然导致文化政治的产生。站在这一逻辑起点上,“文化政治”是经典的文学理论发展到“后理论”的重要表征,也是晚近文学理论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向外转”的集中体现。其具体表现为“身份政治”“性别政治”“审美政治”“形式政治”“娱乐政治”“消费政治”“身体政治”“肉体政治”等。诸如此类的“文化政治”形式与整个时代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与人所生存的鲜活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文化政治”无处不在,必然导致各种文化理想的诉求无所不在。
毋庸置疑,“文化政治”概念的引入,一方面激活了我们对经典文学理论观念和文学文本的重新理解,催生出一种“新阐释学”;另一方面能够直面当下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突破以往的思想局限和理论误区,深耕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所蕴含的理论潜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政治”自然将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议题和中国当下文论关切的重要话题联结在一起,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之间,针对具体的论域展开对话和融合,在彼此交互和牵引话语资源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西方文论和中国文论原初语境的还原、思想资源的互相借鉴和辩证分析,这种研究的格局在姚着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文化政治”的统揽下,西方文论中的重要问题,比如“症候解读”“话语理论”“文学经典之争”和“大众文化批判”等晚近文学理论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经过词源学和谱系学的深耕梳理之后,被纳入各种文化权力的理论层面上,同时融入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中,旨在推进解决中国问题。具体来说,西方话语理论和文学经典之争在欧美学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晚近文学理论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折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重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经典观念的努力从未停息过,“无论是时代变迁、体制更替还是社会思潮的激荡,其中种种权力关系的博弈都会在文学理论话语的嬗变中及时得到回应、引起反响”,因此,姚着重点分析了“中国当代文论中的话语问题”和“文学经典之争在中国”,并指出无论是话语理论还是经典之争,都是文化身份、权力关系博弈过程中动态塑造和建构的历史现象。对于“大众文化批判”的阐释,如果说从话语理论、文学经典之争、大众文化批判等理论问题探讨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化的现实问题还显得比较零散的话,那么,姚着最后一章“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及其嬗变”清晰而集中地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以及“文革”,新时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十七年以及“文革”文学理论以政治诉求为主导,新时期文学理论以审美理想诉求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为文化理想所主导,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向内转”又“向外转”的轮回中难以逃避的宿命。在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姚着全面总结和提炼“文化政治”的理论内涵和特征,高度概括了“文化政治”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使得“文化政治”更贴近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使得“文化政治”将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获得更新。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政治”被提升到更高的文化发展逻辑的理路上,是整个社会文化转型期人们巨大精神空白的填充物,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有替代作用,“在重建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同时以辩证的方式理解“文化政治”,以此客观地推演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未来文学理论发展的动向。可以说,这是姚着对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转向的内在机理的深刻揭示,也是姚着最重要的学术创见。它不仅厘清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话语空间和言说方式,为中国文学理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必然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三、绝妙的体例与娴熟的方法。
单从标题上看,“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这一主标题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着作有可能会按照一般文论史的路数,针对有影响力的思潮,罗列有影响力的文论家的观点,紧扣他们的观点来梳理论证,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发展演变的关联,达到以论代史的效果。但是姚着在组织形式上可谓独具匠心,在文论研究着作体例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样式。
姚着以“向外转”的大势为推力,以问题为中心,以关键词为节点,以辩证逻辑为链条,选取问题、观念、概念、论争、理论、方法、基础、动向、宗旨九个方面,整体上凸显晚近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并且将晚近文论讨论的热点关键词“文学性”“理论”“后理论”“文化政治”“文学经典之争”“话语理论”“症候解读”“批判理论”“美学重构”“中国问题”等落位或汇聚到“向外转”的大势中,既能充分体现不同理论观点及其彼此的关联,又能清晰地呈现关节纲目,既能展现晚近文学理论发展的大势,又能在重大文论问题上精雕细刻,表达真知灼见,发出自己的声音。毫无疑问,这种体例得益于姚文放教授对20世纪整个西方和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学术大势的精准把握,得益于聚焦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的立意。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一般史述的体例编排,才能将论述的着重点扣紧“向外转”的深层逻辑关联,准确把脉文学理论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在对重点问题的具体论述和组织架构上,姚着以历史的视角追根溯源,考察概念的语义变迁和演化的历史文化依据,以逻辑的视角,探究具体问题的发生发展的因果规律以及文学理论发展的知识规律和思维规律。比如对于“文学性”“理论”“文化政治”“文体”“文学经典”“话语”“批判”等概念,姚着总是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探究它们为什么会作为一个问题被发现,考察它们的语义变化特征以及在不同理论视域转换中的逻辑理路在哪里,追问它们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及其以后的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文学理论提出构想。
姚着完美体例的组织和编排,离不开具体写作和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针对某一段历史时期的学术问题研究,一般的研究,往往习惯于历史线索的梳理,平铺直叙问题演变的历史进程和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穿插交叉比较不同观点的异同,推理不同观点在某个理论上取得的突破和贡献。显然姚着在对晚近文学理论发展的研究上超越了这种写作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定位问题,框定理论,解析机制,阐发观点,回归问题。可以说,这种简洁利落、一气呵成、成熟大气的写作方式,是作者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和沉淀,不断追求学术思想和学术表达形式完美结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姚着更是精心设计,追求方法工艺的精益求精,精挑细选哲学、美学、语言学、知识考古学、谱系学、文化政治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中经典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姚着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结合谱系学方法和关键词批评,考察文化政治、话语理论、身体话语、文学经典、批判话语等晚近文学理论关键词,考察它们作为知识话语产生的社会体制和时代文化背景,以及是如何在某种权力形式和权力关系中诞生的,并且以此种方法探究这些关键词如何在知识生产主体中产生出来和散播出去。这种方法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追问和理论建构,而是将问题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考察,发现文学理论知识演变的体制。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姚着娴熟地运用黑格尔经典的“正―反―合”的三分法、阿尔都塞的“症候解读”方法、福柯的谱系学,取其中的锋芒和精髓,并将三者有机融合合宜运用。对此方法的融通和精湛运用在第十五章“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中有集中体现,该章沿用学界通用的历史划分方法,将人类社会分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段。通过症候解读的方法,“把看不见的东西同看得见的东西联系起来”(1),发现在三段不同历史时期中,沉默、脱节、被掩盖的东西背后蕴含的审美文化逻辑演变路径,提取其联系的纽带:“是”“非”和“去”三个关键词,认为它们之间相互断裂又相互联系,“既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接续”“构成了正、反、合的逻辑圆圈”。通过仔细阅读发现,在论述审美文化逻辑发展的过程中,姚着巧妙地将自己论析的阿尔都塞的“症候解读法”运用到文学理论发展嬗变的阐释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文学的文本中总是隐含着某种空白和缺失,表现为沉默、脱节和疏漏,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身心内部的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从这些’症候‘入手,去解读出这些文本背后隐秘的、缺场的、被掩盖的东西,去发现更大、更重要的问题”(1)。我认为,姚着深得“症候解读法”的精义,总是能耐心地寻找和对话细节、微小的转换,解释和阐发其中的差异,推进审美知识和理论的生产,进而形成了自己新的见地,获得新的建树。对于“话语理论”“大众文化批判”“文学经典”“身体美学”等理论的论述,这些研究方法同样在姚着中得到娴熟运用。
总体而论,姚着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在体例上精心设计,追求卓越,在写法上精雕细琢,文思跌宕,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思辨力,语言鲜活充满思想张力,让晦涩的理论散发着生命的气韵,在研究方法上创造性地将传统经典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转换运用,拓展了理论文本的研究空间和理论的再生产,是一部当前学术界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本。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对于普通读者,在文学理论研读、研究和着述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该着作是姚文放教授主持的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他本人完成的第四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耗费了姚文放教授“最纯熟最精彩的年华”,正如在着作的“后记”中所写的那样:“那些在文字中讨生活的日子里,每天念兹在兹、心无旁骛,早、中、晚三个单元时间,除了教学和公务之外,基本上都交付给它了”“做学问就是我的活法”。我们可以想象,姚文放教授整天手不释卷、乐此不疲、业精于勤的身影。因此可以看出,《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是一部精心撰着、厚积薄发的文学理论研究专着,凝结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文学理论学术前沿持续研究的心得和体会,以及对相关重大理论问题持续探究的学术勇气和智慧,充分体现了一个学者孜孜不倦勇攀学术高峰的追求,也体现了一个学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情怀和学术精神。
任何学术着作总有一些让人遗憾地方。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姚着在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层面上,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比如在“文化政治的中国问题”一节,虽然对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但是并没有深入分析中国与西方在身份差异、阶层关系等问题上的不同,以至于无法区分中西方文化政治内涵的差异,忽略了中国文学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易变性。在论述“向外转”的深层机理上,或许是受着作框架的限制,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等晚近文学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缺乏深入观照,这些学术思潮关注的重要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文艺创作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女性与权力、女性话语、生态批评、生态与正义、生态伦理与政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着述中只是提及并没有展开论述。虽然姚着在这些方面存有遗憾,但是无法掩盖其在学术上的开创性。
学问永无止境。在当今大变动、大分化、大重组的新时代大潮中,文学理论以开放性、包容性、自反性和怀旧性的姿态,在历史长河的激荡中跌宕起伏、纷繁变化,不断挑战文学理论工作者的学术胆识和智慧,为一代代学人开辟新的学术境界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姚文放教授是一代学人的楷模,期望他能够永立潮头,以非凡的学术创造力,创造出更多富有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成果,开创更加独立自由的学术人生。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六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做好将人的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问题融入进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话题,并且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1.1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1.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大气排污量,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
第四,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第五,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高技术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可以进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七
古诗词中的列锦与互文现象(网友来稿)。
湖南双峰县第六中学龚勇军。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
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沙净秋思》)。
(2)“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作》)。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9)“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0)“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1)“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如: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事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为了节省文字,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黄花。(《木兰诗》)。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西湖初晴雨后》)。
(9)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10)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1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2)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作者邮箱:gongyongju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