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我触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并学到了新的解决方法。下面是一些与大家共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积极的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一
xxxxx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xx“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不断演进。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三大节点;从国际看,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凸显了亟待化解的种种困难与矛盾,也孕育了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重大机遇。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还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当务之急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实践之中,更加有的放矢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要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把协调发展作为制胜要诀。通过创新发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把创新作为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通过统筹协调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补齐短板,在协调发展中释放潜力,增添后劲。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既要尊重自然,也要顺应时代。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谋发展,不断增强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尤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贵在行动。我们要以xxxxx“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二
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错综复杂。创新成为当前时代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有效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因此,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所在。
第二段:深入学习创新理念的重要性。
学习创新发展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创新发展请帖的基础。这一理念认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核心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主体要基于全民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通过深入学习创新理念,我们深化了对创新的认识,明确了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同时,学习创新理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提高对创新的敏感性。
第三段:变革思维观念的转变。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进行一次思维观念的重要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往往侧重于传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对创新的重视。然而,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创新的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了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努力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开始注重发现问题的根源,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并善于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性的实践。
第四段:积极投身创新实践的体会。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我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一项科技创新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创新发展理念对工作方式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按部就班,思维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开始思考怎样打破常规,跳出固有的思维限制,突破技术壁垒,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合作方式。这种积极的创新实践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也让我深深认识到了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五段:未来的展望与努力方向。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创新理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我将持续转变思维观念,勇于革新传统,寻找创新突破口。同时,我还将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深入项目实践中,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体会。我相信,只有全社会都能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三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不断演进。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三大节点;从国际看,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凸显了亟待化解的种种困难与矛盾,也孕育了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重大机遇。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还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当务之急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实践之中,更加有的放矢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要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把协调发展作为制胜要诀。通过创新发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把创新作为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通过统筹协调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补齐短板,在协调发展中释放潜力,增添后劲。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既要尊重自然,也要顺应时代。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谋发展,不断增强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尤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贵在行动。我们要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对发展做出了深入思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契合了三大规律,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因革演变。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凌空蹈虚上。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企业简单模仿、与创新趋势渐行渐远,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大型企业孤芳自赏、无视国际趋势,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放眼今日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树立了正确发展理念,高度尊重知识、人才、创新,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后面了,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美国的1/7、欧盟的1/5,排在全球第80位左右,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序,我们在第91位。从综合发展水平看,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重点,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亚投行的金融新范式诠释了世界新金融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用合作共赢模式谱写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鸿篇巨制。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人不能违背规律、改造规律,但人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与规律为伍的变革必然是深刻的变革,也是伟大的变革,更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变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深刻的变革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中国变革的决心是坚定的,方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丝毫动摇。规律不可违,与规律为伍意味着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是距离成功最近的道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五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也是本次全会的亮点和重大贡献。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正是按照xx的要求,建议突出理念先行、理念引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了既往和常规。
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xx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xx今年3月6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他借用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我们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根基,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自2019年开始,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过去是美国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还应该加上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但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经济增长也不完全等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发展质量、效益和后劲亟待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这些既会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xx在对建议所作的说明中特别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他还以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例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建成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全面小康。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兼顾各方,均衡全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和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要求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它集中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胜之道。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人类的共识、全球的使命,也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事业。特别是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度、力度有目共睹。2019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仍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共享,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与形势要求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地区、国际合作和竞争,坚持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世界其他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繁荣之中。
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加快设立亚投行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意见也比较突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既需要把“蛋糕”越做越大,也需要把“蛋糕”越分越公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家发展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牢固树立,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坚持这五大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将深刻改变我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力量,深刻影响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将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推动建立更为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六
春天,万物勃发的大好时节。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于高处谋势,提出要更加自觉地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无疑是找准了与鄂尔多斯实际契合的关键点和发力点。
跨入十三五的鄂尔多斯,进入了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当然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思想指南,是我们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的现实航标。之于鄂尔多斯,其意义尤为重要。以煤炭为主业的鄂尔多斯,发展动力急需切换,迫切需要以新的增长点开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有两个48%硬伤的鄂尔多斯,让城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宜居宜业宜游,壮大生态经济,以绿色发展作为永恒的底色,愿景始终坚定;同时,三期叠加的发展现实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鄂尔多斯感觉颇甚,以创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协调好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等多重发展关系,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夯实全民共同奋斗的大共识,是必然又能行稳致远的路径。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发展攻坚期、改革深水区,工作要推进、困难要破题,鄂尔多斯必须下好先手棋,提高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转型发展、再铸辉煌征程上的旗帜,方能击楫奋进,勇立潮头。
要让五大发展理念入脑入心。古人云: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我们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沿阵地,更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学深吃透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精神,同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抓好抓紧每一个政策机遇,坚决并自觉地对照理念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上不断有新作为,开拓发展新境界。
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面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各级干部要有统筹意识、实干意识、方向意识、问题意识和回头意识。具体到实践,就是要求我们要站位全局,振奋精神,盯住干、马上办,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基本遵循,要常思工作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要把理念具体到政策制定、任务安排、工作推进上,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进展来检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成效。在向前走和回头看中勇毅笃行,让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真正变成厚植优势,让五大发展理念催生的发展果实成色更足。
要让五大发展理念外化于行。发展理念不能浮于概念、流于口头,而是要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将其尽快转化到部署安排中去,变成最实在、最具体、最有效的发展成果,才是对理念最好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五大发展理念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变为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地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胸中有数、手上有招,切实以清障松绑的除法实现创新驱动的乘法,用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好市场活力的加法,奋力破解创新发展、统筹平衡、扶贫开发、生态治理、促进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成效,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七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则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我深感创新发展理念对于实现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认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动创新发展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创新是在新思维、新科技的推动下不断突破传统观念和模式,改变现状的过程。然而,创新必须围绕正确的价值观展开,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牢记社会责任,坚守科学道德和伦理规范,以人为本,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
其次,创新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建立良好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再次,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与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强创新合作,可以拓宽创新资源和技术开放渠道,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我们需要加强创新知识的引进和输出,加强创新成果的交流和分享,共同面对全球科技发展的挑战。
最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政府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具有引导和推动改革、创新的责任。政府需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优化创新环境和创新体系,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而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支持。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在实践中,我也深切体会到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并不容易。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推动创新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和挑战。其次,要加强创新团队的组织和管理,团队的稳定和协作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评估和转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总之,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是实现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的必然要求。在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同时,我们也要坚持信念和毅力,加强团队组织和管理,加强创新成果的评估和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的实现。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对于中央纪委派驻机构来说,这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更好地履行派驻监督指明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引领派驻机构实践发展、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一面旗帜。
创新是派驻监督的动力源泉。创新发展派驻监督既是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的形势需要,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派驻监督尤其是综合派驻监督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创新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更是开展派驻监督的必由之路。一是派驻机构作为纪委的派出部门,不同于一级纪委,在问题线索处置、纪律审查等工作中,不能照抄照搬纪委机关的做法。二是派驻机构长期在驻在部门办公,既熟悉了解驻在部门的业务情况,又与驻在部门的干部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关系,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三是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综合派驻监督这一开拓性的实践为派驻机构尤其是综合派驻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派驻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唯创新者强。派驻机构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工作途径、创新工作方法,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协调是派驻监督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有助于派驻机构解决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是派驻机构开展监督的要诀。派驻机构监督单位多、工作对象复杂、工作头绪繁复,要学会弹钢琴。一要实现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协调配合。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派驻纪检组在落实监督责任的同时,必须有效督促被监督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才能抓好一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二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重点、抓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又要兼顾其他、统筹推进。三要充分整合力量,派驻机构人员少,要抓好被监督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协调各方,强化与被监督单位的各级党组织、机关纪委、人事部门之间的配合,遇事多与相关单位沟通衔接,不能坐等上门。四要坚持联动,派驻机构自身办案手段有限,要加强与银行、房产、通讯、检察院等有关单位的联动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绿色是派驻监督的必然条件。绿色意味着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是组织肌体健康的必然选择,是派驻监督的应有之义。一要打铁自身硬,严字当头,强化自我监督,强化党内监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加强内部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打基础、利长远,推动派驻机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二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到纪委做什么,派驻纪检组就要做什么;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治病树、拔烂树,努力在被监督单位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三要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作为重要抓手,引导综合监督单位党员干部自觉培养良好道德情操、抵制不良风气,抓党风、树新风,推动政治风气持续好转。
开放是派驻监督的必由之路。派驻纪检组不能与驻在部门形成命运共同体,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开放,不断拓展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要加强与被监督单位党组的联系、沟通和配合,派驻纪检组组长要定期或不定期与综合监督单位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交流工作。二要主动向被监督单位广大党员干部敞开大门,公开透明、去神秘化。除了畅通来信来访渠道外,还要积极听取各界的声音,虚心接受批评,积极采纳好的意见和建议。三要坚持案件审议公开,充分保障党员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纪检工作更加形象、生动,更为深入人心。四要定期对查处的违纪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切实发挥案件的治本作用,形成有效震慑。
共享是派驻监督的愿景目标。派驻机构要牢固树立共享理念,切实让广大干部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只有做到监督成果共享,派驻监督才不会迷失方向,监督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一要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通过加强对综合监督单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尤其是惠及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中央财政拨付资金使用管理等的监督检查,确保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和举措落到实处,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二要继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整治和查处侵犯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当前尤其要纠正四风,密切注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被监督单位落地生根。三要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教育提醒大多数干部,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对经过了解核实不存在问题的,要及时为干部本人澄清事实,让党员干部相信派驻机构、支持派驻机构工作。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派驻机构的干部必须全面理解、深入实践这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工作发力点,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派驻机构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九
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王儒林书记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六大发展”,这是以新理念引领山西发展实践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了省委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切实把新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卓有成效地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努力开创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异常艰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引领我们不断**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是我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特别是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面总结2014年9月以来我省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充分吸纳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以来全省形成的广泛共识,按照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山西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紧密结合山西实际,体现山西特色的“六大发展”。树立和贯彻好新的发展理念,才能使我省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把握发展机遇和条件,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是我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要求。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理念,适应新要求。xx****强调,新常态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总体判断。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新常态对我省发展的速度、结构、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既要看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共性特征,也要看到山西的个性特点;既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挑战,也要看到新常态下山西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更要看到山西积极应对新常态的新作为。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新的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指明了**制约发展难题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只有发挥好新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等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要求。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深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要全、覆盖的人口要全、覆盖的区域要全等目标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突出我省特色,明确提出了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必须清醒看到,实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从“三组数据”看到实现量化目标差距大,另一方面要从“六个方面”看到实现非量化目标短板多。特别是我省最大支柱产业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还有思想观念陈旧、发展环境不优等短板长期以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了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立体性困扰”。我们只有牢固树立、自觉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扎扎实实,全力以赴推进“六大发展”,才能**“立体性困扰”,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改变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对发展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深刻总结发展经验和教训。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xx****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在**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境界。
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什么人服务、发展成果由谁享有,是科学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民生导向,反映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越是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越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把握和推动落实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要着眼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山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要在“十三五”发展中奋起直追,就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进程实现新的跨越。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就是要按照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总部署,全面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廉洁和安全发展。“六大发展”是在深刻总结我省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我省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短板提出来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全面推动、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切实把“六大发展”落实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实践中。
推进创新发展,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矛盾难题,引领发展形成新的优势和增长点。要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真正使创新成为发展的驱动力,使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我省资源型经济亟待转型的形势下,推进创新发展必须立足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培育发展新动力、做好煤和非煤两篇文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发展新空间、全力推进‘三个突破’”等五个方面入手,聚集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向全面创新要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不断增强我省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推进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均衡发展格局。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矛盾仍很突出。推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补齐短板中实现均衡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要准确把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军民融合”等五个方面的方向和目标,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山西。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科学扬弃,强调“自然规律先于经济规律”,以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法则办事为首要原则,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治理、社会公平和利益均衡等为基本内容,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之间的合理平衡”为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其核心是构建“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我省作为我国煤炭资源大省和能源重化工基地,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扭转,还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等突出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绿色发展是打造美丽山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美丽山西的必经之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我省必须在“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着力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致力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美丽山西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推进开放发展,着力培育合作共赢新优势。开放发展是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我省对外开放,纵看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在全国的排序呈下滑态势。对外开放滞后,不仅严重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而且开放度、透明度低,相对封闭,也是我省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进开放发展,我们要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引领,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历史机遇,从“创新对外开放体制环境、加快开发区建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强以煤会友、加快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全面深化与周边区域合作等八个方面着力,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强化区域合作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进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省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特别要清醒看到,我省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实现整体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省还有贫困县58个,贫困人口232万。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努力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努力**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廉洁和安全发展,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廉洁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形态,无论是在发展理论还是政治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省而言,廉洁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安全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现实的经济问题、基本的民生问题、重要的社会问题。廉洁和安全发展是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廉洁和安全发展紧密结合山西实际,体现了山西特色。廉洁促进发展,发展必须廉洁;发展必须安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保持惩治xxx、狠刹“四风”、打黑除恶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创新推动廉洁发展体制机制,营造廉洁发展社会环境;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既要针对当前,继续保持高压反腐、坚决惩治xxx态势,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又要着眼长远,将廉洁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进一步强化权力监督,优化权力配置,防止权力滥用,降低发展成本,将廉洁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既要增强危机意识,尽心竭力抓安全、保安全,决不能在安全发展上有丝毫松懈、半点马虎;又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实现廉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切实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从根本上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的《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他从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四个大的方面来深刻阐述新时期特别是十九大到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具有特别强的指导意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开辟了我们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要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质机制。
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医务工作者、党员,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创新,在岗位上要有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治疗思想和治疗特色,把治疗方法从学会到转化为自我的独特治疗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缩短治疗周期,为健康中国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一
通过学习***总书记做的《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他从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四个大的方面来深刻阐述新时期特别是十九大到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具有特别强的指导意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开辟了我们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要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质机制。
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医务工作者、党员,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创新,在岗位上要有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治疗思想和治疗特色,把治疗方法从学会到转化为自我的独特治疗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缩短治疗周期,为健康中国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成为推动国家、企业和个人发展的核心使命。作为一位从业多年的职场人士,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变革的时代需求,抓住机遇并取得成功。因此,我始终将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作为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首先需要理解其内涵。创新发展理念是指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领域中,向问题倒逼、向需求发力,寻求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全新方法、模式和理念。这意味着不能只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和现状,而要不断探索,追求卓越。在我的实践中,我学会了放下固有的观念,勇于挑战既定模式,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发现和开创新的机会和路径。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更需要有实践的方法。一是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跳出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二是要注重团队合作,吸收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才,打破界限,形成更广泛的思维碰撞和合力。三是要推动信息和技术的应用,把创新落地到实际操作层面。在我的工作中,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鼓励大家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时,我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把创新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带来了许多价值和意义。首先,创新可以带来竞争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创新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分析社会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最后,创新可以促进个人成长。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自我价值,并最终实现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第五段:总结(350字)。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通过理解其内涵、掌握实践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多的发展和成就。创新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竞争力,还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将一直坚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持续学习和实践,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样,我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创新发展的行列,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三
以xx****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我国发展的历史特点、时代特征和周期性规律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意味着新目标、新理念、新要求、新矛盾、新格局,这是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总体概括,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跨越。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形势特征,保持定力化危为机。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将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发展既拥有优势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看,今年以来,金融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金融改革持续推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但同时也不容置否,全省金融水平还存在发展程度低、短项突出、创新滞后、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因此,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局面,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信念,既要时刻把握机遇、顺势而动,又能善于化危为机、趋利避害,确保新发展阶段河南省金融业始终稳步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发展规划。要准确认识把握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9个方面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6个方面主要目标,主动对标对表,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把握好战略和战术关系。要在总行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系统观念、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科学建立符合河南实际、基层央行履职实际、体现创新精神的“十四五”时期河南省金融发展规划,谋划郑州中心支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突出完善基层央行治理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战略重点与系统谋划相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新的更大进步、基层央行治理有新的更大提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金融发展全过程,把提升金融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又要发挥金融服务的引导力、影响力,推动新发展理念在实体经济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践行新发展理念,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强数字金融建设,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成果运用,解决好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审慎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平衡发展。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方面,由于金融业自身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要坚持系统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金融业态。另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大力支持普惠金融、民营小微企业等领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金融支持力度,更加注重发展机会的公平、资源配置的均衡。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以绿色信贷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是金融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要建立绿色信贷长效发展机制,探索完善绿色信贷模式,丰富绿色信贷项目种类,引导金融机构从战略高度加强绿色信贷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推动绿色产业多渠道融资,扩大绿色产业融资总量,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增强绿色金融创新动力,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要根据我国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合理安排金融业的开放顺序和开放程度,适时推进金融业进一步双向开放。要积极营造竞争开放的金融发展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等,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规则制定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要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化解风险能力,维护好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提高金融普惠水平。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深化改革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金融扶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评价,加大对民营、小微、“三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要加强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县域、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广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惠农示范点等基础服务设施,着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对我国供给体系、需求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也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服务质量,引导金融资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要支持传统制造业升级、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助力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要聚焦金融系统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提高中长期融资和信用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机制。要立足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重点,加大对河南兰考模式等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力度。强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完善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信用体系建设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加强自贸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合作平台。
(二)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要把金融助力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全面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使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健康发展。要贯彻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安排好投融资总量、投向、节奏、价格,更好发挥金融在扩大最终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贷款、债券、债转股等多种工具,全力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融资需求。通过优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金融服务,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满足新型城镇化投资和消费需求。
(三)坚持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金融要服务好新发展格局,就要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在坚持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持牌经营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功能,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建立多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进金融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正确把握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要完善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发挥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在风险识别和监管校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委办公室协调机制职责,及时弥补金融监管空白,织牢织密金融风险防控网。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问责机制,对风险变化情况始终做到“心中有数”。要严肃市场纪律,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承担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四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重点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五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不断演进。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三大节点;从国际看,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凸显了亟待化解的种种困难与矛盾,也孕育了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重大机遇。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还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当务之急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实践之中,更加有的放矢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要把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把协调发展作为制胜要诀。通过创新发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把创新作为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通过统筹协调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补齐短板,在协调发展中释放潜力,增添后劲。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既要尊重自然,也要顺应时代。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谋发展,不断增强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尤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贵在行动。我们要以***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六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称为新发展理念。20-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年10月,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中国40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对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不仅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而且成为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第一,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第二,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第三,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第四,要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
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学习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一是要从根本宗旨学习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二是要从问题导向学习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乡村如何振兴,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问题要抓紧研究、明确思路。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从忧患意识学习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十四五”规划《建议》把安全问题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特别是要增强威慑的实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七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不断演进。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国内看,主要是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三大节点;从国际看,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既凸显了亟待化解的种种困难与矛盾,也孕育了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重大机遇。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__所有问题的关键,还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当务之急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实践之中,更加有的放矢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补齐短板,在协调发展中释放潜力,增添后劲。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既要尊重自然,也要顺应时代。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谋发展,不断增强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尤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贵在行动。我们要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____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最完整、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高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领会、全面理解和贯彻践行。
把握三大逻辑。
____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贯通理论、实践和发展,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者的关系作出清晰的定位,也系统分析了决定这三者的三大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大战略抉择,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贯彻实施。这是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逻辑必然。
从历史逻辑来看,经过新__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过程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当前,__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去年年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优势。
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阶段。任由国际风云变幻,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认清历史方位,抓住重要时间窗口期,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全面理解丰富内涵。
过去的一年,____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观大势、谋全局,在不同场合提出和阐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党的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也成为贯穿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和核心要义。这次____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内涵、相互关系和时代价值作出了最全面、最系统、最体系化的理论阐释,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重要时点上,对____新时代__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要从更宽广的时空视野上认识新发展阶段。____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眼光作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明确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也是未来____年我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历史宏愿的新阶段。这就预示着,在这样一个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__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继续坚持__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更加着力于发展,更加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更加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全社会的蓬勃生机活力,通过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让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最后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全党全国人民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要从更深厚的思想根基上理解新发展理念。____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被证明是科学的思想引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从政治视野、用政治眼光来理解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将其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来全面深刻把握。总书记指出的要从根本宗旨、从问题导向、从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清晰指明了要从思想根基上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现代化观,根本解决好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守住了这个根与魂,我们的人民立场才能始终坚定、价值导向始终不会偏离;我们的发展模式才会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求质量;发展道路上我们才能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随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全面做强自己。
要从更高远的发展目标上推进新发展格局。____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途径。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要贯穿于新发展阶段全过程,要按照十四五时期的主攻方向,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能,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稳固国内基本盘,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以新用心何其不兴。
___总书记在开年第一课讲话中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坚定不移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为起点,用心去谋事干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要求,以新启智、用心融慧,为党的伟大蓝图干起来。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新阶段,也将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推动新的创新和新的工作中,党员干部就要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新发展思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规律,用新知识启智融慧,用心深入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以新发展阶段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抓手,不断提升解决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以新的方法和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十四五规划中,按党中央要求,以创新为突破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在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中干起来,如期实现党的伟大蓝图。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新要求,以新植根、用心铸魂,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起来。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善于把准时机,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____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发展历史,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始终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中,把职责和使命要求贯穿工作全程,用新发展理念开创性开展工作,用心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在服务好最后一公里中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担当作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内发展和考虑国际市场需求,为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让__智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让__的实体经济发展强起来,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宏伟蓝图。
篇二:
只做精品。
新发展阶段——找准历史方位的“时”与“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全面擘画,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定位,切实找准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转变落后观念,主动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新内涵与新特征,善于发现新问题、破解新难题,答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新考卷”;要坚定敢打敢拼的信心与决心,积极作为,努力实现“未来*年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历史宏愿,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以拼搏为桨,让中国号这艘巨轮乘势而上、破浪前行。
新发展理念——践行人民至上的“誓”与“实”。习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实际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中,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灶边炕头了解群众需求,培育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多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事、小事、贴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篇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起步之年,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之年。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贵州视察中作出了更加具体的指示要求。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强化产业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既要吃透把准“三新”内涵,更要把重点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探索实践上来。要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从创新的层面去激发动力活力。要利用大数据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续动力。要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战略性产业,要加大扶持与帮扶力度,加大政策支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的源动力。要着眼于产业体系建设,既要持续壮大传统产业,也要支持鼓励现代产业发展,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去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强化消费支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这个新发展格局又有侧重点,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扭住扩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持续强化消费支撑。消费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双循环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拉动作用。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消费被压抑,随着中国经济实现v型攀升,要积极释放消费需求,不断拓展消费新模式,把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红利。各地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之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篇四: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国内外环境新变化都对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乎全局、整体、长远的大事。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直接关系我国能否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做好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还要抓住当下产业迭代升级的机遇,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能够如期实现。这促使中国经济在世界产业链所处的位置将由中低端快速向中高端攀升,在科技方面已经由过去的“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霸凌行为和全面遏制,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断供再一次提醒我们,国际竞争经常会脱离公平贸易、“双赢”互利的市场逻辑,呈现出政治化和高度的不确定性。高端产业的关键技术已经不能靠“购买”“合作”的方式获得,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将制约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最大的供给方障碍、堵点、断点。因此“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就亟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短板,加快实现“卡脖子”技术自主可控,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
完善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也是财富之源,不仅能增加有效供给,更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必由之路。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的要求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实体经济企业的市场自主决策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要加快财税、金融、科研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与降准的政策组合拳,从企业发展所需的融资环境优化,信贷成本降低等要素入手,让优势资源和超强支持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企业汇集。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2今天听格局屏天下网上授课,禹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授课。感悟颇多,对我们经营企业也有很多启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指导的。经营企业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认真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切实用先进理念指导企业经营。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兼顾各方,不能“一头冒尖”。要正确处理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和资金流、企业发展和员工培养等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企业经营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开放是企业发展的必有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见世面,开眼界,长本事,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强肌体、强内涵。
五、共享是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企业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社会的。要切实保障好合作伙伴、客户的利益,与企业共发展。要确保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共进退,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员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占据核心位置,创新发展贯穿整个新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创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武器。
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科学理念。创新发展理念运用时代语言,生动、客观、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事物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中,其基本方向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创新发展遵循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突变,又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新的渐进到新的突变,以至无穷。这种创新发展、辩证否定,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肯定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创新发展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行动,不会得到应有的、合乎规律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对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
自然界的发展有自然规律,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发展有经济规律,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适应自然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破除不符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客观规律。
动性。人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目的是为了适应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更好地改造世界。也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强调人的认识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人的这种特有的能动的因素和能力,起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凸显了人的认识和实践对推动事物发展、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创新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更离不开实践。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这一个飞跃。实践尤其是人们的创造性实践,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创新发展的成果,需要在创造性实践中取得,甚至需要多次反复的实践。创新发展的成果和成效如何,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并在实践中再发展、再突破。实践和创新发展是一体的运动:实践是发展的动力,创造性实践是突破式发展的推动力量。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创造性实践中所激发、调动起来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篇五: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在农场要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在观念上得到了大的更新,进一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工作作风建设上得到了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思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使我们在如何开展项目精准对接,如何提高产业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了新的思路和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查摆问题,补足短板,为推动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而努力。通过此次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不少,感触颇多。
作为一名招商局的基层工作人员,查摆日常的工作中,存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工作方式方法不够创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农场的多方优势为基础,以推动农场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切实树立创新思维,积极地与央企、大中型企业保持联络,积极推介农场,争取引进更多的高质量的项目企业在农场落地建厂。
场资源,开展联合招商、以商引商、项目信息推广。兼顾省内、省外两个方向开展“走出去”招商。小微企业和内部创业孵化以省内为主,省外主要以进企业、访协会和商会为主,计划分别赴北京、天津、河南、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市开展“走出去”招商对接活动。四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招商推介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推广“北共青”系列农产品,结合农场打造“北共青”品牌的发展战略,配合做好农场农产品销售的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本部门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继续发扬北大荒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为推进农场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2当前,x苏区振兴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构建具有x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加快形成最佳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化、生态化、特色化、精品化农业,建设富裕秀美乡村;大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力,实现x苏区经济的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强产业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x苏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先行区。推动现代化制造业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描绘好新时代x苏区改革发展新画卷,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启动“新时代的山江湖”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强化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开辟绿色崛起、绿色惠民新路途,保持生态质量全国老区领先地位,为打造美丽中国“x样板”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一带一路”枢纽经济区。利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战略大通道,高起点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支撑带”,高质量发展“增长点”,交通枢纽“经济区”。
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发展模范区。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禀赋高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培训、红色旅游,提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水平,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引导和规范着员工的行为规范。2018年,中通客车正式并入山东重工集团,集团不仅给公司带来了资源支持,同时还有优秀的集团文化。通过深入学习,自己感触颇深。
“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是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集团在经营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信念与行为准则,它旗帜鲜明的彰显了客户第一的宗旨意识。它教导我们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真正将客户理念贯穿于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怎么做客户才会满意”,“客户是不是真正的满意了”。
精益生产的责任是适时的将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交付客户。对。
于精益办来说,我们既有内部客户又有外部客户。对于内部客户,我们会充分调研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痛点、缺陷以及需求,按照精益生产原则,优化制造流程、设备布局等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准时化、柔性化生产需求。
对于外部客户,我们讲求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精益办将联合质量管理部、工艺部等部室深入贯彻落实工位质量的落地举措,把质量管理工作延伸到生产过程,促进员工从“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向“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思想变革。
同时,集团优秀文化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永葆激情,在争创一流中担当作为。精益生产工作思想与集团优秀文化有殊途同归之妙,精益生产也在强调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质增效,促进公司目标的圆满达成。在集团优秀文化的影响下,精益办对标企业优秀、行业先进,提升标准,逐渐形成了一种“一刻也不能拖”的紧迫感,以“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干事创业中的浓厚氛围,力争让精益生产在公司结出更大的果实。
学习集团优秀文化还要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始终坚持廉政工作准则。“约法三章”、“四个永葆”、“领导干部‘八不用’”无不体现了集团要求的以身作则、真抓实干的要求。根据对团队文化的学习与要求,自己准备将团队文化具体分解为“德、能、勤、绩、廉”,全方位的进行自检,并把这些优秀文化落实在团队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真正融入到精益办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凝心聚力、深度推行精益生产的法宝。同时,强化自己务实工作的作风,整体布局公司精益生产推进工作,执行严肃到位,加强下属员工过程指导与点检,以过程保证结果。深入学习“干部‘八不用’”,提升自己独立思考、敢于突破常规、主动拓展视野的能力,做到终生学习,持续提升。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中通客车的三次创业新征程已然开启,集团优秀文化的适时注入也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自己身为其中一员,也将继续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44月29日,宝业湖北建工集团学习大讲堂开讲,高林总经理和十四位征文获奖员工代表分享交流学习庞宝根董事长《怎么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
大讲堂上,高总讲话指出,躬逢伟大的新时代,企业要积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紧跟建筑业发展趋势,转变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苦练内功,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精细过程管控,加强团队协作,抢抓市场机遇,突破发展瓶颈,努力做到“做一个项目、树一座口碑、交一帮朋友”。高总强调,集团全体员工要切实履职尽责、恪尽职守,公心在前、私心在后,以企业主人翁意识做好事、做成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近期社会上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高总指出,抓好安全管理等于抓效益,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戮力同心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高总强调,宝业大讲堂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希望通过举办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分享交流活动,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和企业管理整体水平。
大讲堂上,方菲、吕敏、丁涌等十四位获奖征文作者分享学习《怎么做实现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他们紧扣“正思想、振精神、走正道”主题,结合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切身体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与认识。
集团党委书记李汉明宣读集团表彰学习《怎么做实现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优秀征文的通报。据通报,本次征文得到广大员工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共收到各单位员工报送的征文104篇,经评审,评出征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纪念奖8名。
集团公司和直属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集团各直营项目部执行经理、学习《怎么做实现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优秀征文作者等,共130余人参加大讲堂学习。
提出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强调“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要看到,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科学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果。
一、总的来看,高质量发展。
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可持续的发展,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衡量标准上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而且内涵上要从“增长”延展到“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优结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宏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从中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产业竞争力稳步增强、国际分工地位逐步提升的发展。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从微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企业效益持续改善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产品和服务在规模上位居世界第一,但附加值却很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提高产品附加值,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从而使企业能够在较低资源环境损耗基础上获取更高附加值,改善经营效益、提高盈利水平。
在把握高质量发展重要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当今世界。
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需要,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跨越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非常规的特有关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还是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关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都要求我们摒弃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住房水平、营养水平、受教育水平等,均有了很大提高。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教育、卫生、医疗、健康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体系更加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
进一步看,高质量发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际政治格局不稳定性上升。特别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经贸摩擦,并试图对我国进行全面战略围堵。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在应对百年变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动能、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一,激发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发展动能。一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要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模式,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要以重建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为重点,促进技术前沿拓展。
要以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完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在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之间优化配置,避免因机制不畅等原因导致的资源错配。三是三大需求协调驱动。在投资方面,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在消费方面,要鼓励业态创新,优化消费环境。在进出口方面,要不断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第二,夯实基础。一是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健全新技术标准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第三,深化改革。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是深化商事。
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6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兴旺的动力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历史性机遇。
纵观人类历史,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21世纪,创新已经变得无所不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球发展的整体格局中,谁能抓住创新的机遇,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先机。
唯创新,才自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关键时期,我们唯有自强奋进,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凝神聚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引发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中心的转移,并重塑世界格局。历史表明,大国崛起无不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历史思维帮助我们看清楚大势,帮助我们预判并把握时代的机遇。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出现了历史性的交汇,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
深刻分析出现科技短板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彻底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妨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科技短板。
关于“卡脖子”问题。“卡脖子”技术往往具有战略性、垄断性、复杂性的特征,一般在短时间内既无法替代又难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涉及复杂的知识结构和最基础的技术理论,也涉及大量关键装备。解决“卡脖子”问题往往需要长期高投入和高度协同的科研攻关,并依赖完善的技术应用环境和产业生态。
关于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不以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一些技术研发及技术应用的竞争实质上是基础学科实力的比拼,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往往要依靠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必须解决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既要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又要给基础研究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管理政策。
国很多科学研究停留在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阶段,科技创新止步于“最后一公里”,研究产出与产业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真正解决科技短板问题,还需要对科技工作、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客观规律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基于规律的认识,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精准发力。
科学技术研究和相关活动具有如下特征:目标的不确定性、领军人才及关键人员的重要性、项目规划的科学性、项目执行的刚性与柔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条件环境的依赖性、思想交流的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性等等。这些特征值得我们深思,需在尊重科技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去管理科技工作。
实际上,在讨论“卡脖子”问题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科学技术正面临着新一轮大爆发,需用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念去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去科学统筹科技规划的制定。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一方面为大国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才能够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在严峻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我们除了要运用好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外,还要用好底线思维。
起而行之,构筑民族复兴的强大科技支撑。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起而行之,用自强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大国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术评价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对于学者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要辩证地看待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的指标往往好操作、易执行,但并不真正代表质量。在科技领域,量变不一定必然导致质变。
发挥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大学具有关注长远、人才聚集、学科齐全的独特优势,在推动基础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大学的重要职责是追求和传授学问、探索和扩展人类知识边界,大学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大学同时也是学科交叉汇聚的地方,学科交叉点往往是新的知识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是最有可能产生重大乃至革命性突破的地方。大学还是重要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大学具有关注长远、氛围宽松的特征。基础研究的价值往往在短期内并不明显,基础研究的结果往往不能预设。研究者需要“自由飞翔”的环境,自由的广度决定了飞翔的高度。
打造大学和企业创新“双引擎”。大学和企业的合作要跳出成果转化的旧模式,要构建战略层面的校企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大学与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流动机制,确保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供给方面保持持续深入的对话与合作,共同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一方面,大学要加快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大学要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对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系统谋划和长远思考。要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打造一流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文化。要完善学科布局,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有力支持。要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攻关团队建设,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推进科教融合,增强科研的育人功能。要主动谋划、提前布局,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项目,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并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学推动创新,更多是从科学本身的逻辑出发,去探索未知领域,从而给予人类社会发展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企业则更多地从科技发展的外部需求入手,有效地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从而成为推动创新的强大外部动力。同时,重大的科技创新突破往往能够孕育出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历史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因此,我国高科技企业要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树立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要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在更深层次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竞争,目的是争夺未来竞争主导权。历史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发生时,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够推动一个或若干个新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创新方式和创新体系的变革,为后发国家通过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赶超提供了重大机遇。以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融合信息、智能制造、生命、材料等众多科技,会带来未来百年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导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新调整,也为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是未来技术和产业竞争决胜的关键。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方参与、充分论证的顶层决策咨询机制。要完善重大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健全适应市场机制的创新管理模式。要完善基础研究有效引领和支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环境。要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促进以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为重心的新一轮对外开放。
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领悟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大意义,树立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四个面向”,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增添发展动力,积极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篇六: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指导实体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基本思路。
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通过狠抓实体经济改革、提升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发展创新,完善和新建现代市场、行政、管理、金融体系,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空前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围绕新发展理念,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从政治、思想、文化、组织、技术等方面调整和重构实体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政策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消费创新体系,创新经济财政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有效满足社会需求。
总之,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凝聚更多改革发展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搭建良好的发展舞台!
篇七:
体会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是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的提质增效,营造均衡、共享的发展环境,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二是要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深化结构性改革,增强创新驱动力,把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到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创新上来,增强发展动力,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三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把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研发创新链的战略部署落实到位,形成全球化的多元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个人心得(优质18篇)篇十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念。***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五大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
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引领企业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通过对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学习,同样也给我们深化团场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目前,国资国企改革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也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知行合一,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上下功夫,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弯道超车、提速跨越,全力以赴把国资国企改革抓细抓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排头兵”。在今后的国资工作中,我们要运用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才能更好的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
第二、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制胜法宝。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为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团场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聚焦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来调整存量结构,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来优化增量投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当前需要立足于团场国有经济目前或者底子薄弱,还没有形成战斗力;或者大而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强而不优,缺乏知名品牌力的现实情况;长远需要联系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变化情况,抓准改革的经济机遇、政治机遇,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决策。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系统性思维,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推行的改革举措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注重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组合拳”;坚持整体推进,讲求整体效果。
第三、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团场国资国企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能否坚定信念、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在新发展阶段,要把国有企业改革重要举措落实落细。一是在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加快实施更加多样、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激励措施;二是在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上下功夫。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合理配置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始终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来,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本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扎实推动**企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