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和体验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人不同角度的心得体会,对比分析可以拓宽视野。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一
近年来,中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医生在医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医生,他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努力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然而,中国医生的工作环境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不同的制度和环境下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扰。在我作为一名观察者的角色中,我发现了一些与中国医生相关的观点和体会。
首先,中国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中国目前的医生资源严重不足,这导致了不少问题的出现。例如,患者数量庞大,但医生数量有限,这使得医生们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工作,给医生带来了严重的工作压力。在繁忙的医院里,医生们往往无暇顾及个人需求和休息,这在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其次,医患关系的紧张局势。近年来,医患纠纷日益严重,这给医生带来了困扰和压力。在中国,医生往往被患者和家属过度要求,医疗纠纷频发,有时甚至会引发暴力事件。这种情况让许多医生感到沮丧和无奈,影响了他们对医疗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的局势,中国医疗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患者教育的宣传,提高患者知情权的意识,从而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三,技术水平的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虽然中国拥有一批杰出的医生和医学研究机构,但整体而言,中国的医疗科技发展与西方国家仍有差距。这意味着中国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医院和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科技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中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医疗制度的改革需求。中国的医疗制度仍在不断改革中,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当前的医药分开制度导致医生与药企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诱发医生过度看病和过度开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应该推动医药分开制度的全面落地,提高医生的薪酬待遇,降低对药品销售的依赖程度。此外,在医疗保险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医生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扰。人们对中国医生的期望很高,但医生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怀,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为患者的健康服务。我相信,在医院、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医疗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二
随着中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以医生为主题,展示了医生们的工作环境、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不仅令人震撼和感动,更使我深刻体会到医生职业的伟大和责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刻画医生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医生影视作品常常以医生面对重病患者的挑战为故事主线,令人备受触动。通过这些作品,我深刻感受到医生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病例和人生抉择,医生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他们的无私和付出令人钦佩,也使我重新审视了医生职业的伟大。
同时,这些医生影视作品也展示了医生们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心理素质。他们时刻面对生死的考验,必须保持冷静和坚定,做出最佳决策。这种凤毛麟角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也提醒着我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冷静和积极应对挑战。
第二段:揭示医生人性的复杂性。
医生影视作品中,有时也会展示医生们的人性的复杂性。他们既是救死扶伤的英雄,也有时会犯错,甚至有人陷入道德困境。这些作品对医生的描述不仅完美无瑕,更展示了医生们的人性和弱点。
这些作品通过反映真实医疗环境中的人性冲突,让我更加理解医生这个群体的压力和困境。这个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很高,但他们也是凡人,有时会犯错或陷入困境。深入了解医生的人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第三段:呈现医生职业的技术和科学面貌。
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也让我领略到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发展。作品中常出现高科技医疗设备和先进的治疗手段,展示了中国医生在技术层面上的成就。这些镜头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我充满信心地相信医学科技的力量。
此外,医生影视作品还展示了医院的组织和管理。通过描绘医院内部的运作,我得以了解到中国医院的医疗流程、科室分工以及患者就医过程。这些细节让我对医疗事业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段:探讨医患关系。
中国医生影视作品常常深入探讨医患关系的复杂性。作品中展示的医患矛盾和沟通障碍让人深思:医生往往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人性的局限,而患者则担心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这种紧张关系让我意识到医患双方都需要更好的沟通、理解和尊重。
通过观看这些作品,我对医患关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只有建立起真诚的沟通和信任,医患双方才能更好地合作,更好地达成治疗效果。这不仅是医生的职责,也是患者的权利。
第五段:启发人们尊重医生职业。
通过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我对医生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医生们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和科学精神令人钦佩。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还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医生们,理解他们的压力和困境。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总结:
通过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我深刻感受到医生职业的伟大和责任。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医生们心灵的世界,也展示了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力量。医生们的故事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尊重医生职业,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三
中国医生影视作品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些作品中展现出的医生形象或者医学知识都是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观看这些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可以获得一些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下面将从医生形象、医患关系、职业道德、医学知识以及医疗体制等五个方面,对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首先,在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呈现的医生形象所深深打动。在这些作品中,医生往往被描绘成英勇、无私、聪明以及仁义的化身。这种形象的呈现,既是对医生职业尊严的肯定,也是对医生精神风貌的崇高赞美。观众通过这种形象的展示,对医生心怀敬佩之情,同时也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对医患关系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这些作品中,许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都是感人至深的。无论是医生的耐心倾听还是患者的信任与感激,这些情感都是观众们力求认同的。通过这种展示,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医患关系的复杂性,更加珍惜医者仁心的品质。
再次,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可以引发观众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思考。在这些作品中,医生往往面临着道德困境和考验。观众们会从中看到医生们在伦理问题上的选择与抉择。这些展示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医生职业道德的复杂性,也引发了观众对自身道德观念的反思。
此外,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还能够提高观众的医学知识水平。在这些作品中,往往会涉及到医学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医疗技术等知识点。观众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会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使得观众们对医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
最后,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还能够让观众对医疗体制有所思考。这些作品中,常常展示了医疗体制中的现实问题和局限性。观众们从中可以看到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医疗服务的不便利以及医患矛盾的存在等。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能够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升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和健康素质。
总之,观看中国医生影视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观看这些作品,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职业形象、医患关系、医疗体制等方面,进而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希望中国医生影视作品能够继续创作和推广,为观众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四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电影《中国医生》。这部影片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讲述了中国医疗队在非洲与埃博拉病毒进行血战的故事。影片引人深思,让我对医疗事业和人道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和心得体会。
第一段:感受中国医生的大无畏精神。
影片中展现了中国医疗队面对埃博拉疫情的局势时的坚定决心和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们没有顾虑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最危险的疫情区,即使知道可能面临生命的危险,仍然毫不退缩。这种精神展示了中国医生们无畏无惧的勇气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和使命,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起应有的责任。
第二段:感悟医疗事业的伟大意义。
这部影片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医疗事业的意义。在面对埃博拉疫情的时候,中国医生们没有放弃,他们用自己的医术和勇气拯救了无数生命。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国医疗队在非洲为当地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和感激。这让我认识到,医疗事业不仅仅是为了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给予人们希望和健康,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伟大的意义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决心。
第三段:领悟人道精神的重要性。
影片中展现了医疗队员们在面对疫情时的人道精神。他们不顾一切地帮助病患,不畏惧疫病的传染性,尽全力救治病患。他们背井离乡,远离家人,肩负起拯救生命的责任。这种人道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精神,在平凡的事情中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善举。这种人道精神不仅仅是医生职责,更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底线。
第四段:反思医疗队员们的困境与付出。
观看影片我也看到了医疗队员们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困境。他们在战斗中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在异国他乡,他们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艰苦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生活极其不便。他们与家人分隔遥远,情感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令我深感应该更加关注医疗队员们的工作环境和精神需求,真心为这些英雄们的奉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第五段:影片启示人们平凡事中的担当精神。
《中国医生》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认识到医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念和责任。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努力发扬这种精神,从自身做起,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医疗领域,无论是在哪个行业,我们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只要我们愿意去担当,愿意为社会付出,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国医生”,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观看影片《中国医生》让我对医疗事业和人道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医生作为社会的守护者和救援者,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医术拯救了无数生命,给了人们希望和健康。每个人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担当和付出,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医生和医疗队员的精神是我们所值得学习和钦佩的。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五
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命守护者,中国医生经历了许多病痛的瞬间,见证了无数生与死的较量。他们肩负着治疗和救助患者的重任,同时也积累着深刻的观看心得与体会。在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医生们悉心观察和思考,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提升医疗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医生的观看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医生在观看治疗疾病时认识到了病情的复杂性。疾病表现形式千差万别,没有两个患者完全一样。在面对不同的病症和患者时,中国医生的观看心得告诉我们,不能简单以往的水平和经验来对待病情,而是要全面综合地观察与分析,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中国医生们懂得要充分倾听患者的叙述,仔细观察他们的病症表现和体征变化,以便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
其次,中国医生在观看医疗团队合作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医生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协同工作。在医疗事业中,医生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通过观察和体会,中国医生们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他们学会了共享资源,互相支持和协作,以此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中国医生观看生死决断时明确了生命的尊严。中国医生们走进生命与死亡的边缘,目睹了无数的临终经历。通过观察和思考,医生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明白生命的可贵,知道如何尊重生命的选择,并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舒适疼痛缓解。他们懂得在抢救无效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尊严的临终关怀,让他们在安详的环境中离开。
第四,中国医生观看患者心理需求时提高了人文关怀。中国医生通过观看,认识到患者在面对病痛和治疗过程中,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外,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他们懂得倾听患者的内心痛苦和不安,给予他们温暖的话语和鼓励。中国医生们通过观看,逐渐提高了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使患者感受到他们的关爱和关心。
最后,中国医生观看医疗体系时发现了改进的空间。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医疗体系。中国医生们通过观察,认识到了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他们积极参与医疗管理和决策,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通过不断的努力,中国医生们为医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中国医生的观看心得体会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疾病、团队合作、生命的尊严、患者心理需求和医疗体系的改进等方面的深刻认识。这些体会不仅丰富了医生们的专业知识,也为全国的医疗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中国医生们不断的观看和思考中,医疗事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六
中国医生这部影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医疗行业的残酷现实。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是我对于这部影片的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深被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所震撼。在影片中,医生们为了救治患者,舍小家为大家,甚至放弃了与家人共度的重要时刻。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医院,甚至有时候饭都没有时间吃。他们无私地付出,只为了让患者能够康复,这种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保卫着生命的边缘,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尊重。
同时,影片也展示了医疗行业的残酷现实。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医生们为了救治患者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着自己生命的危险。在医患纠纷的诉讼风波中,医生们面对着无法解决的困境。医疗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医生们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也使医疗行业的信任受到了严重冲击。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疗行业的压力和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医护人员的奉献和医疗行业的困境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在影片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医生们的专业精神和责任心。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冷静的应对能力。面对疑难杂症,他们能够冷静地分析和判断,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们的职业使命感使他们将患者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种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学习。
同时,这部影片也揭示了我们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的医疗环境下,医生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激情。医患矛盾也给医生们带来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医护人员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医疗事业,推动医疗领域的发展。
最后,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深刻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身体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积极参与到医护人员的工作中,预防疾病,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才能够照顾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综上所述,观看影片中国医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医疗行业的残酷现实以及医生们的专业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反思了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对健康的重视。这部影片引起了我对医疗事业的思考,并启发了我对人性善良和社会公益的关注。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医疗事业中,并关注健康问题,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七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电影《中国医生》,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医生在非洲赞比亚援助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故事。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医务人员的坚毅与奉献精神。通过观看该影片,我深受触动,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体会与启示。
首先,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医生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影片中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的援外医疗团队成员,他们都是具备丰富经验和高度专业素养的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他们在赞比亚的医院里,面对埃博拉肆虐的疫情,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便自己危险,也义无反顾地为他人付出。这部影片展示了中国医生们高尚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他们对医学事业及人类福祉的高度责任感。
其次,电影中展示了中非友好的情谊。这部影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反映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历久弥新,中非两国民心相通的优秀传统。影片中,中国医生尽心尽力地帮助当地的居民们,不仅给予医疗救治,还建造了水井和学校。这些援助行动不仅让非洲人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真情实意,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正如电影中的一个角色所言:“中国人的心,就是我们的家。”
再次,电影中揭示了援助工作的困难与挑战。电影展示了埃博拉疫情的可怕之处,以及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所面临的高风险。他们要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进行艰苦的工作,面对生命危险时仍然坚定不移。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匮乏的资源和艰难的谈判,为了阻止疫情蔓延,他们付出了巨大的汗水和努力。这些困难与挑战表明了援助工作的艰辛与复杂性,也唤起了人们对援助者的钦佩和尊重。
最后,电影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关怀和珍惜。在电影中,埃博拉病毒席卷而来,无辜的生命倒在街头,人们陷入恐慌和绝望之中。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医生毅然决然地前往抗疫第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这部影片深刻地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用我们的所能为人类做出贡献。
总之,观看电影《中国医生》是一次感人至深的体验。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医生们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也见识到了中非友好的亲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部影片让我明白了援助工作的困难与挑战,唤起了我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我相信,只有凭借着对人类福祉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希望与光明。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八
记忆里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穿上白色防护服战袍,戴上一层层的口罩和手套。奔赴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驰援湖北、全部冲在第一线让人为之动容。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正如同观看前辈们的革命英雄事迹一样,我们以后人的角度俯瞰历史,已经知道了结局而感叹他们的伟大,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白衣天使们与革命前辈一样,是不能预知结局的,他们明知不一定能迎来胜利,却固执的忠于职守,才是真正可歌可泣的伟大。
电影里最让我震撼的人物就是张竞予医生,明明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却依旧精神饱满,面对其他护士嘲笑他的腿走路姿势,他丝毫不气馁。身患渐冻症,身体将一天不如一天,慢慢走向终点,可是他却依旧报有乐观的心态,冷静沉着的指挥大家抢救病人,那一句不怕担责任的壮语:“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有多么振奋人心、那一句询问别的医院“还有空床位吗?”以便收治自己病重的爱人,就有多么的无助心痛。正是有无数这样在疫情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社会才从最初的慌乱、互相埋怨到现在的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我们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那些“90后”、“00后”的少年,披上战袍,奔赴战场。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青春谱写了又一代属于中国的奇迹与辉煌!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九
影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由中央政法委策划拍摄,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骑警旦热布、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彭少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法官余洋、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胡丽雅、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五个政法战线英雄模范事迹为故事原型,讲述了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政法机关打击犯罪、推动正义的责任担当。
我们要以英模为榜样,向英模看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将教育整顿的实质内涵融入到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平安中国的忠实守护者,为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懈努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为建党百年献礼。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
为进一步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向纵深发展,弘扬英模精神,以精神食粮育纯洁队伍、溉奉献之心,连日来,桐州监狱组织全体干警,分批集中观看了由中央政法委组织拍摄,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影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
影片以5名政法战线英模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他们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在政法一线的感人故事。让观影民警切实的体会到:虽然时代永远在变化,但经久不衰的是政法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坚持以无私奉献的奋斗姿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
正如影片中所说:“生生世世,如歌如颂,只为一句平安承诺。”尽管观影活动已经结束,影片中舍小家为大家,默默无闻的国安战士,面对再艰苦的条件,再危险的情境也绝不退缩,坚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公安民警等五位政法战士,已在桐州监狱民警的心中烙下深刻印象。
观影感言。
机关一支部:李彦。
是千千万万政法干警,他们舍生忘死,默默付出。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他们保护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才有更多人的平安幸福生活。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们肩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使命,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国家对人民及监狱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做一名平安中国之守护者。
监区一支部:高斌。
人民警察,生来伟大,却也自甘平凡,各自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却有共同建设平安中国的相同目标。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我们是最普通的平安守护者,同时我们也是最特殊的平安守护者,勇担重任是我们,冲锋向前的是我们,忠诚可靠也是我们,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使命--维护司法公正的卫道者,我们欣然接受,矢志不渝!
医院支部:王荣钒。
看完电影,我不由的想起一句话:“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当今和平年代,公、检、司、法、国安是牺牲和付出最多的一支队伍,政法系统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盼,关系着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思想意识,向英模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质融入工作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一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进一步弘扬、传承英模精神,4月9日下午,峨眉山市公安局组织全局民警观看政法英模事迹宣传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
影片是由中央政法委组织拍摄,以法院、检察院、公安、国安、司法5位政法战线的真实人物为原型的五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政法队伍守护平安中国的使命担当;以“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这一背景贯穿始终,不同层面展现了政法队伍的忠诚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风采。
观影结束后,民警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平安中国之守护者》,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了触动,作为新时代下的公安民警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勇于担当作为;聚焦整治顽瘴痼疾,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将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公安工作的强大动力。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二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三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正好闲着没事做,听爸爸说《中国医生》刚前一天上映了,于是我和表弟、表姐就迫不及待地献上了我们“宝贵”的三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医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太高大了!
《中国医生》中的医生们不睡觉不休息,一直在努力,不让任何一个生命逝去。停电了,医生们还是坚持坚持不懈地抢救那些病人。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中国仅在几天的时间里就造起了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医生们的这一些所作所为让我十分感动,从帮病人插管到拔管,一系列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病人的生命已经和他们自己的生命合为一体了,看着一个个医生忙碌的身影,一刻也没得休息,让我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心中暗暗想着:医生们,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一些医生们在这一场风尘仆仆的“战争”过去后,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还有一些医生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支援,心中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勇敢地奋斗着,不让自己逝于这场“战斗”中。突出了这场战役的严重性,也更突出了医生们救死扶伤的精神。
电影中有一些医生小小年级就来到了这场“战争”之中,他们失去了双亲,可他们并没有太伤心而是更加勇敢地站起来向前冲去,他们令我非常敬佩,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没有这些医生,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健康的体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医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医生非常伟大,他们敬畏每一个生命,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地奋斗着,为我国人民救死扶伤,我的心中不觉充满了更多的敬意!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四
镜头下,一线医护工作者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深地引起了观众的感触,在“感动”“哭了”等一众评论声中,“为中国医生应援”登上热搜,“网红医生余昌平吐槽医院伙食”也紧随其后引发热议。同时,该纪录片也从医生、患者、家属等多维角度,对“心理干预”、“替代性创伤”等“灾后”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温度和技术两者同等重要。
从无从下手到从容不迫,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战疫逐渐迎来尾声,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医护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更与我国较为前沿的医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开篇就对大众输出了多个专业概念,该纪录片如一本医学百科,让观众快速吸收到医学知识。从院感科及院感专家等名词,到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这些病房区的划分,再到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戴培训,《中国医生》战疫版在科普“防疫“知识上下足了功夫。
这令许多观众意识到——有很多医生、护士之外的角色,也在幕后为疫情而奋战。有在医护人员和病源之间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到感染的院感科医生;也有划分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院感专家;还有科学指导防护服正确穿戴流程的工作人员们。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
不仅治愈你的肺,更要治愈你的心。
在《中国医生》战疫版最新曝光的第二期预告片《悲怆》中,新冠肺炎患者的身影一一闪现,他们或积极或忧愁,疾病影响下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干预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段。片中,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何杰,在医院中目睹身边的病友们相继离去,内心一度陷入崩溃。在治疗的关键期,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案,联系何杰的妻子来到医院进行鼓励陪伴,最终战胜了病魔。
存在心理问题的远不止是病患,同样还有许多医护者。疫情高峰时,上百人挤在走廊里,医生每日都因压力过大多次崩溃大哭;片中,因每天接触过多新冠病人,有着医学援助界“老炮儿”之称的罗凤鸣在看到驻地楼下的鱼因缺氧死去时,联想到在氧压低时入院的病人,为此感到极为沮丧、挫折。经历了重重创伤,医生是否因此产生替代性创伤成为后疫情时代需担忧的问题。
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如是评价:“每一个中国医护人员,都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照亮每个人的健康之路”,《中国医生》战疫版用朴实的镜头,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在《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无前兆,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片中,一位83岁的患脑梗的老太太,从打电话到抢救,仅仅用了12分钟。手术结束后,朱良付骑上一辆“小电驴”,匆匆回家吃饭,和大女儿聊两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又接到了急诊电话。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门,打车赶往夜色中的医院。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有时候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朱良付有过对生命的怀疑,更有着“不能死”的决心,“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惊天逆转”了,可事实上,医生是平凡的,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但,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铸就伟大。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据说,《中国医生》纪录片中的几名医生也参与到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支援的一线队伍,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
2023年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心得体会(专业15篇)篇十五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