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具备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一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是民间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1、会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完整的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从哪到哪讲了一件完整的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品味词句,学习品质。
1、请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
2、思考下面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想想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海力布为什么只要龙王嘴里的宝石?
3、海力布能这样做,是一时冲动吗?他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来读读,说说。
六、谈体会。
七、复述课文内容。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
复习内容:《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世间最美的坟墓》四篇文章。
复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衬托手法及作用。
3.了解别样的人生经历,感受伟人的品格与精神,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复习重难点:
了解衬托手法及作用。
课前准备:学生自读《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及《世间最美的坟墓》两篇文章。
活动一:温故。
1.复习字词并选词说话:同桌两人互相提示重点字词,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列夫·托尔斯泰或居里夫人。
2.概括人物形象: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列夫·托尔斯泰和居里夫人的形象。
活动二:知新。
1.《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为什么先从托尔斯泰丑陋的面貌写起?有何用意?
2.《美丽的颜色》一文,作者也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找一找。
请用以下句式表达:
文章写是用来衬托。
3.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的《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及《世间最美的坟墓》两篇文章,找一找这两文中运用的衬托手法。请用以下句式表达。
《》一文写是用来衬托。
4.归纳总结衬托的含义及作用。
夕拾朝花,因爱生香。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父爱的姿势》整合复习导学案。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王兰云。
【复习目标】。
1.回忆课文内容,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2.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
3.了解人物生平事迹,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文学鉴赏力。
【复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词语的写法。
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挟着()周济()。
祖籍()阖家()倔强()蹒跚()。
2.解释下列词语,并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抑扬顿挫油光可鉴任劳任怨为富不仁全神贯注。
沧海桑田不逊。
3.知识储备:回忆性叙事散文的特点是写人记事为主,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4.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
【课内复习】。
活动一:听故事,话人物。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内容,选择你喜欢或是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用下面的方式说话。
我从这件事读到,这是一个的老师(母亲、父亲)。
活动二:赏美文,悟真意。
回忆性的散文重在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三篇文章,作者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诚挚的感情,请同学们用发现的眼光,把作者散落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珍珠捡拾起来,以批注阅读的方式标记到文本。然后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展示:
我从文中的读到作者在此表达了的感情,我的理由是。
活动三:抓特色,广视角。
活动四:忆往昔,书温情。
展开思绪,静心回忆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拿起妙笔,书写出来自他人的温暖、属于你的感动。
要求:要通过人物典型的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三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学生搜集各地遭受洪灾、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以及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老师准备课件。
板书“桥”,看到“桥”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估计学生可能会说赵州桥、黄河大桥等。)。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有形的桥,还有一种桥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你知道这种桥吗?(a、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b、书籍是知识的桥;c、书信是联系的桥;d、悄悄话是心灵沟通的桥。还有友谊桥、思念桥等。)。
今天,我们就学习以桥为题目的第16课。
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桥窄。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桥,可课文中真正写“桥”的句子很少,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窄窄的桥)。
出示句子:“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这座桥窄到什么程度?(只有一个人的宽度,一百多号人过桥必须排成一队)。
2、同学们,再读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从“只有”体会到是唯一通往村外的路。)。
那南面呢?(被洪水淹没。)。
小结:此时的木桥承载着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它是一座逃生桥,没有这座桥,全村一百多号人将难以死里逃生,但是,光有这一座桥,全村一百多号人就能顺利逃生吗?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交流: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相机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请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随着时间的变化,洪水在凶猛上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试读、指名读。)。
3、前两句很明显是比喻句,而后4句是什么句?(拟人)。
拟人就是把洪水当作人来写,可我怎么读也感觉不到是人的动作或神情,你来读读倒像是什么?(像魔鬼、像猛兽、像死神)。
引读:同学们,山洪来了,看魔鬼在跳舞——。
听!魔鬼凶恶的笑声——。
看,猛兽毫无顾忌的伸长了舌头——。
啊!猛兽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同学们,洪水在上涨,灾情在加强,时间不等人啊,时间就是生命,此时此刻,村民们怎么样了?请同学们划出来。
出示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村民们此时的情景?
(惊慌失措、大惊失色、手忙脚乱、惊恐不安、惊心动魄、提心吊胆、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群龙无首)。
让我们一齐把村民这种慌乱的情景读出来吧!
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洪水势不可挡,村民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面对这年久失修的窄窄的木桥,能不能顺利逃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那位令我们感动的老汉,挺身而出,搭建了一座让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2、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逃生是人的本能,这位老汉第一个来到桥头,站在那儿,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干什么?
b、他长得什么样?(清瘦)为什么还像一座山?山给你什么感觉?(无私无畏,沉默,镇定,奋勇献身)。
c、指导读出感情。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a、三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什么?(老汉的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传出来的声音像山一样,坚定、有力、威严!)。
b、谁能读出这份感受?
c、“党员排在后边”为什么?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党员才是人民群众的一座靠山啊!
(3)对儿子。
a、指名读15—23自然段。
b、出示: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背景是老汉揪小伙子的图片)。
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他是你的儿子,让他走吧;老汉的精神;)。
老汉这一揪,很可能把儿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线上,老汉犹豫了吗?为什么揪他?(体会老汉毫不犹豫、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c、老汉的揪和推;小伙子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老师出示以下句子并引读,学生想象并交流省略号的部分。
1、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啊……。
2、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
3、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
4、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
d、出示改好的句子(把15—23自然段文中的“老汉”改为“父亲”,“小伙子”改为“儿子”):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深深地敬意再来读这段话。(指名读)。
(4)升华情感,理解桥。
(引导学生总结,老汉在生死攸关的险境面前表现出的英雄言行值得人们拥戴;进一步想象以前人们为什么拥戴他?他是连心桥、关爱的桥、致富桥等。)。
b、是啊,谁又忍心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就此离开呢?一位老太太还在等着您,等着他的儿子呢?难道你不是第一个来到桥头的吗?难道你就不能放手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过去吗?(课件出示图片,并画外音: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儿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出示并齐读:您是一名党员,是您用自己无私的人格搭建了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将村民从洪水中救出!您是一名党员,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将党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c、同学们,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
1、同学们,文中的老汉虽然没有名字,但他会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比如……。
2、作业。
生活中有许多足以感动中国的人,课下可去读一读他们的事迹。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四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出示课件1)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出示课件3)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4)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
板书: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2.赏析好句:(出示课件6)
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生总结,汇报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指导朗读。
四、小结(出示课件7)
这一次,“我们”去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为什么?这部分中,作者把精力放在景物描写上,又是为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晓。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8)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看看“鸟的天堂”到底是怎样的。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五
【课题类型】“认识孟子”主题探究课。
【学习篇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君进贤,可不慎与》《民为贵》。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孟子散文长于修辞、文气磅礴的特点。
2.了解孟子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
【学习重点、难点】。
孟子散文特色及其思想主张。
【课内探究】。
活动一:交流资料,了解孟子的生平。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活动二:以文识人,理解孟子的主张。
(一)《三字经》中的孟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是一个的孟子。
参考:孟子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教导,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善于学习,勤奋刻苦。从《三字经》中,我读到了一个好学善学的孟子。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一个的孟子。
参考:孟子被尊为“亚圣”,他就是一个担当着“天降大任”的人,他为自己的主张奔波游走,历尽坎坷。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我读到了一个逆境成才的孟子。
(三)《国君进贤,可不慎与》的孟子: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这是一个的孟子。
参考:孟子认为选拔人才非常重要,所以国君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被周围的人左右。从《国君进贤,可不慎与》中我读到了一个为国尽忠的孟子。
(四)《民为贵》中的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一个的孟子。
参考:孟子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纷纷,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样的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民生。从《民为贵》中,我读到了一个以民为天的孟子。
小结:孟子学问高深,学识广博,虽生于战乱之时,却心忧天下。他身承大任,怀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形成为自己的“仁政”学说。他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逆境出人才”的实例。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人才的可贵,他才劝国君选拔人才要“慎与”。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重视民心的向背,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放光。
活动三:诵读涵咏,体会孟子的文风。
孟子的散文,长于修辞,气势磅礴,非反复诵读不能体会于心。他的文章议论纵横,善用比喻讲道理,善用排比增加说理的气势,非反复涵咏不能感悟于己。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析: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排比修辞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气势雄浑。
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例,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然后说出自己欣赏的理由。
回答格式:我喜欢,因为。
【拓展延伸】阅读丛书《君子不独乐》。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六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认识12个本课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
(1)深入学习和实践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能够自己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夜间探路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蝙蝠和雷达)。
老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提问:有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对它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听呢?指名回答。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轮流读课文,在小组内互相帮助纠正读音,然后点名分段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见ppt)。
指名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漆、荧、横”和多音字“系”的读音。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6、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三、复习回顾,默读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针对一篇文章提问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文章写什么?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为什么写?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提问;怎么写?针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体裁来提问。
2、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解决文中的小同学在书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哪句话能点明,请你画出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3、同学们观察上面的提问和答案,结合我们学过的提问技巧,你有什么发现?
4、对,它们这是针对主要内容的提问,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不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而是从课文标题入手。
5、读完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6、整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提问可以从题目入手。我们在提问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同学们,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以及通过提问完成对本篇课文的学习。
二、集中问题,学习课文。
1、我们先根据课文旁批的问题和课后问题了解课文的内容。
2、总结文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
(2)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
(5)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第6、7自然段: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这是课文中心句)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这是书中同学的问题)。
出示课件: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和()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里发出(),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它的(),它就立刻()。
2、学习4-6自然段: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出示课件: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集中探讨共性问题:
课文写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是怎样实验的?每次实验的结果怎样?默读4-6段,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次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完成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4、默读第七、八自然段。提炼重点问题:
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对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启示?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5、学生练习画出示意图。
教师板书示意图:
雷达无线电波。
飞机荧屏障碍物。
对本段,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出示课件: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四、补充提问,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你还能从不同角度给本课提出问题吗?
2、问题汇总: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2)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飞机?
4、通过这些问题清单,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启发?
5、思考课文内容背后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1、分析我们提出的问题,看一看都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能够帮助我们懂得如何对课文提出问题。
2、这节课我们不但了解了科学知识,还知道了阅读课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给文章提问题。多提几个问题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六、延伸训练。
读下面这段话,我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他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七、课后作业。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科学性,以说明为主,设计教学时,注重渗透方法指导,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有问,有问有探究。开始,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蝙蝠什么是雷达,引出问题:蝙蝠和雷达的关系?直接学习结论,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时,以课本中小同学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提问题。遵循读、问、议、答,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你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吗?”注重问题回到课本解决的练习既提出不同问题又能完美地解决问题。
课堂上,根据需要,边读边思考,边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提炼观点。每一步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大胆地提问,发展思维,理解课文内容。遗憾的是给予学生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较少。
文档为doc格式。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七
“我手写我心——雨的遐思”
山东省临沂市21中刘畅。
【课题类型】《听听那冷雨》《西溪的晴雨》《雨的抒情》《秋雨》读写联动课。
【学习目标】。
1.浏览四篇写雨的文章,感受不同作者笔下不同的“雨”。
2.学会把情感寄予“雨”中,展开遐想,构思文章。
3.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自然之趣。
【学习重点、难点】。
1.写出具有自我特色的“雨”。
2.以“雨”为线索展开文章。
【课内探究】。
课堂导入: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没有特别之处。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怅;在得意人那里,雨别具一番情趣。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用心与自然交流,就会发现自然的精彩。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情心。
活动一:雨落无声,落笔有情。
1.浏览四篇文章,勾画关键语句,快速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2.谈谈你更喜欢哪篇文章里的雨,可以是刚才读到的“雨”,也可以是你平时读到的“雨”。
活动二:听雨悟雨,书写自我。
1.方法指导。
(1)围绕“雨”展开,写出特点。不同季节的雨有各自的特点,春雨滋润柔软、夏雨猛烈刚性、秋雨缠绵清冷,即使同一季节的雨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在写作时要加以注意,切忌模糊不清。这就要求观察细致,用心体会。
(2)有描写有抒情,情景交融。对雨的描写要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一加一的加法,最好不要写成一段描写加上一段抒情的粘贴形式,要在字里行间渗透情感,使每一处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让雨“活”起来。
(3)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文章中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发自真心,自然而然,文章要想打动人,首先必须打动自己。
2.学生练笔。
学生根据方法指导,围绕“雨”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3.课堂交流。
小组内交流组员的练笔,推荐优秀的练笔,教师当堂点评。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八
【课题类型】精读赏析课。
【教学内容】。
《皇帝的新装》+《聪明的野牛》+《穷人和富人》+《月亮谷》+《选择》(高考满分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以丰富的阅读为契机,以浓郁的情感为依托,训练颁奖辞的写作。
4.学习孩子、野牛和穷人以及小摄影家在关键时刻能选择真善美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话选择。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选择,正确的选择可以为生命打造出灿烂的光华,错误的选择可以毁掉最美丽的梦想。因此,选择是欢娱的过程,选择是痛苦的过程,选择是亦是悲怆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将走近一组与选择有关的文章,感受那些美好的选择带给我们的感动。
(二)速读课文,说情节。
快速阅读《皇帝的新装》、《聪明的野牛》、《穷人和富人》三篇文章,从“选择”这一角度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三)品读细节,识人物。
预设:
1.《皇帝的新装》——选择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老大臣、官员、皇帝、百姓——自私虚伪、愚不可及。
小孩子——率真可爱、无私无畏。
2.《聪明的野牛》——选择颠沛流离的自由生活还是选择最终被杀的安逸生活。
城市的牛——贪图享受、胆小怕事、遇事慌张。
野牛——热爱自由、敢于抗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3.《穷人和富人》——面临是否帮助疲倦的陌生人的选择。
富人——自私、贪婪。
穷人——善良、真诚。
(四)捧读美好,诉心声。
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操守或真实需求做出选择。然而,当我们面对的是死亡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让我们来读这篇震撼我们心弦的文章《月亮谷》。
1.默读课文,勾画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
2.小摄影家美丽的选择一定深深震撼了你的心灵,请以“选择”为主题为他写一则颁奖辞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教师适时进行颁奖辞的写法指导。
(2)佳作展示。
(五)诵读诗歌,明方向。
人生如一道道盛宴般美味杂陈,我们的欲望亦如根虬般愈集愈杂,关键时刻,我们究竟该选择些什么呢?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请大家分角色诵读诗歌《选择》。
选择。
毛敏。
(女独)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男独)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女合)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男合)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男女合)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男女独)人生,
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
(男独)向前?
向后?
(女独)往左?
往右?
(男女合)如果你已迷失方向,
瞧瞧你心灵中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结语:当我们在众多的选择面前迷茫时,当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无法实现时,请想一想这些美好的选择吧!它们会涤荡我们的心灵,宽阔我们的胸怀,丰盈我们的思想。自今日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确选择的方向,永远站在真、善、美的身边!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九
1、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的表达特点,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谁想读一读课题?
1、学生读有关描写洪水的句子,感受场面的可怕。
交流文中描写洪水的语句,并进行阅读指导:(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2、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洪水的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3、感受老支书的壮举。
思考:就在这性命忧关的时刻,一位老英雄挺身而出,让人敬佩,让人感动的事情出现了,请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作出批注,你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全班交流。
4、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思考:老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他当时是怎么做的?)。
再次读读老汉喊的那句话。
5、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一句,可启发学生结合文中79页的插图,观察老汉的举止、神态)说说从老汉“冲揪吼”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照读句子)。
探究老汉内心:联系上文的“他揪出小伙子”,这时,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让学生悟出:看似矛盾的举动,实际上包含了老汉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儿子舍自己的无私胸怀。这时,老汉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得到升华。也为下一环节理解题目“桥”的含义作了铺垫。
6、感悟表达手法。
总结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比如:设置悬念;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短;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一些表达方法。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
湖南省株洲市外国语石峰学校文灿。
【教学内容】。
教材:《诫子书》。
丛书:《颜氏家训——学者犹种树》《给河马刷牙》。
【学习目标】。
1.诵读,读出古文的韵律美。
2.理解,体会读书的意义。
【课前准备】。
1.反复诵读《诫子书》《颜氏家训——学者犹种树》,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
2.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触电的小牛》检讨书。
二、课堂探究:
活动一:吟诵涵咏。
1.自由朗读《诫子书》《颜氏家训——学者犹种树》。
2.生展示朗读,生点评。
3.小组合作配乐诵读。
4.师生齐诵。
活动二:研读思考。
1.两篇古文中,两位父亲都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了一个什么共同要求?
2.怎样成学?成学又是为了什么?
3.对此,你怎么理解?
三、明志致远。
活动三:对比阅读。
1.快速阅读《给河马刷牙》,找出文中妈妈对儿子安德烈的期望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很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3.结合三篇文章关于学习的目的的观点,你认为,学习是为了什么?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颜之推《颜氏家训》、王朔《致女儿书》。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一
“情聚一物,线穿一文”
山东省临沂市21中刘畅。
【课题类型】《背影》《昆明的雨》+《父亲的半瓶酒》《故乡的元宵》整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在散文阅读中,抓住行文线索的阅读方法。
2.赏析文中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于故人、故乡的深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抓住行文线索阅读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解线索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
【课内探究】。
方法导入:线索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思路或是脉络,它像一根线串联起整篇文章。散文的叙事和结构比较松散,如果能抓住行文的线索阅读,可以迅速把握文章内容。
活动一:读文章,找线索。
1.全文用什么把故事情节连接并且贯穿起来的?速读朱自清的《背影》,找出文中四次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体会四次描写父亲背影时,作者情感上微妙的不同。
2.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3.作者重点描写父亲哪次背影,你从这细致的描写中读到了什么?
活动二:品细节,悟情感。
1.《背影》中作者在不平常背景下截取了“背影”这一画面,不但串联整篇文章,也把父子深情表现出来。汪曾祺则是借助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雨,表达自己情思。速读课文《昆明的雨》,找找文中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事物。
2.速读课文《昆明的雨》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情感的语句。分析他们在文中作用。
活动三:赏文章,析方法。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第四册《父亲的半瓶酒》《故乡的元宵》两篇文章,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围绕一“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赏析。
2.通过阅读四篇散文的阅读,我们会发现文章表面是围绕具体事物描写,实则围绕作者对人事的情感行文布局。“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散文大多以情感作为文章脉络,所以在阅读时需要“理清文章线索,抓住情感脉络”。
活动四:寻物品,抒深情。
回忆生活细节,需要周围可以寄托情感的“物品”,通过描写物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二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商公涵。
【学习篇目】。
《富贵不能淫》《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培养语感。
2.抓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观点,理解“大丈夫”精神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观点。
【课内探究】。
活动一:读文。
行文简练是我国古代文章的一大特点,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故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用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一)ppt出示不加标点的《富贵不能淫》,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准停连。
3.读准节奏。
4.读出气势。
朗读方法:采用个人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小组分读、男女比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朗朗书声中体会文言文行文简洁的特点。
(二)ppt出示带有标点的《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小组比读,力争读出气势。
活动二:找句。
读思结合:
参考: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不同意,他认为只有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是大丈夫。
明确: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三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大丈夫”的精神气概。
参考:(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扬其目视之。
(3)终不食而死。
(4)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4.你所知道的“大丈夫”还有谁?
富贵不能淫——文天祥、__。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小结:所谓“大丈夫”,便是“居天下之广居”的仁德,是“立天下之正位”的礼节,是“行天下之大道”的义行,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操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气节。具备这样品行的人,实乃无愧于天地的“大丈夫”;具备这样品行的人,又该是何等伟岸!
活动三:思义。
时代前进,“大丈夫”的精神内涵也不断改变,有所侧重。唐代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建功立业;宋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复国壮志;元代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那么,你认为今天的“大丈夫”精神又有哪些呢?说一说,写一写。
【拓展延伸】。
1.丛书《不屈的精神》单元。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三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表现爱和创造力的图画书,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约瑟对爷爷的信任,一个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他能脱口而出,“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凝聚了很深很深的爱的。约瑟一家,整个小镇,小老鼠一家,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毯子成为一个象征,爱,就这样通过毯子传递下来。
【阅读目标】。
1.师生共读,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享受阅读乐趣,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知道图也会说话。
3、通过欣赏故事,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凭借绘本,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阅读准备】。
课件、绘本书、音乐。
【阅读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阅读展示。
二、引入故事。
(一)师生谈话,根据题目推想情节。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图画书。(课件出示封页)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出故事的题目——生:爷爷一定有办法。谁一定有办法?再来读读。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看图书封面,了解书的基本情况。
过渡:小朋友脑袋里的问题还真不少。不着急,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的封面。(出示封面)。
1、观察封面:
2、(出示环衬页)观察上面有些什么?
(带星星的蓝色图案)。
这是一块蓝色的布料。故事啊,就从这里开始了——。
三、观察图画问题点拨理解。
(一)奇妙的毯子。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
2、指导学生朗读——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能把恶梦通通赶跑。
3、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们看,小约瑟盖上这条毯子,睡得多甜哪。小约瑟每晚都伴着甜美的梦入睡。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喜欢约瑟。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4、想一想:如果你是约瑟,你会怎么做?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你怎么看出来的?约瑟会说些什么?——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二)“毯子”变“外套”
过渡: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爷爷一看,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1、指导朗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2、猜一猜: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3、看图观察:那爷爷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件奇妙的外套。看,秋天来了,这外套改得正是时候呢!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总结阅读绘本的方法:阅读绘本时不光要读文字,更不能错过其间美丽的画面,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动脑筋猜一猜、想一想故事的情节。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三)“外套”变“背心”
1、看,他的小伙伴也觉得外套太小了,可是约瑟愿意丢掉旧外套吗?约瑟会说——?
(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随着爷爷的剪子有节奏地来读读——。
(齐读: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4、猜一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件奇妙的背心!
过渡: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因为有爷爷为他做这么奇妙的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
(四)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1、时间一天天流逝,约瑟也在一天天长大,爷爷还会给他创造什么神奇呢?让我们看着精美的画面来静静地感受吧!
2、师配乐读故事,生看画面。
3、刚才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重点画面:烛光晚餐)。
4、从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童年过得怎么样?(幸福快乐)。
师小结: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千万别错过这些精美的图画。
5、约瑟的这些幸福和快乐都离不开谁呀?(爷爷)如果你是约瑟,你想对爷爷说什么?
6、小结:是啊,爷爷用灵巧的双手为心爱的小孙孙编织着一件件装满爱的衣物,这些温暖的衣物陪伴着约瑟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时间在流逝,这些东西也慢慢地老旧,但爷爷的爱却始终陪伴在小约瑟左右。
(五)故事高潮:纽扣丢失。
1、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来猜猜看,这颗纽扣的命运后来怎样了?
2、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呢?一起来看看——。
(出示画面)师生合作读故事:
(师)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
(生)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
(师)妈妈也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
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3、怎么办?纽扣不见了,约瑟的心情怎样呢?是啊,不光是约瑟难过,一家人都很难过。看看大家的表情。
4、看图想象:
(1)有没有人安慰他呀?猜猜小妹妹会说什么?(哥哥你别伤心,我把我这玩具让给你玩儿。)。
(2)有没有发现小妹妹的身后藏着什么?(一块带有白云图案的毯子。)。
看起来好像把这条毯子看得比娃娃还重要,藏在身后生怕哥哥发现,猜猜看,这毯子会是谁送给他的?(看来爷爷的爱还陪伴着小妹妹呢。多么温馨的一家啊。)。
(六)故事结尾:出人意料。
1、约瑟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沮丧下去呢?(没有)。
2、来看看,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回想起了爷爷、布料和自己之间的事情,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
3、钮扣已经没有啦,什么都没有了,还够做什么呢?
4、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5、想一想:约瑟写的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呢?(板书题目)。
6、小结:这个故事的开头连着它的结尾,结尾连着它的开头,整个故事开头和结尾连起来就像一个完美的圆。是不是很奇妙啊!
四、交流感悟。
1、瞧,就是这本书。(出示书本及课件)这本书是加拿大画家作家菲比·吉尔曼女士写的、画的。是台湾的宋珮老师翻译的。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奇妙的书。好书呀,还要与人交流,交流让我们得到的快乐更多。
2、爷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都做成了些什么?
(依次板书: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真是奇妙!
3、约瑟为什么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衣物?
是啊,爷爷亲手缝制的一件件衣物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约瑟越长越大,神奇的布料越变越少,但是始终不变的总是爷爷对约瑟的——(板书:爱!)。
4、你喜欢这位爷爷吗?为什么?
是呀,爷爷慈爱、勤劳,心灵手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
五、故事创编。
1、钮扣真的消失了吗?它掉到哪里去了?(猜猜看,讨论)。
2、(出示图画)看图画的这个角落里,这里还有一家子呢!老鼠一家在干什么?(发现纽扣)。
观察小老鼠的头巾、小背心、背带裤,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们怎么会有这些蓝色的布料的呢?
4、(翻书)其实啊,在书的每一页的下面都有一长条,画着老鼠一家的生活。一本书,两个世界,两个故事。这就是这本书更奇妙的地方。
5、引导学生想象,创编故事:神奇的蓝色布料会使小老鼠一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回到家可以自己编一编,明天讲给同学听一听。
六、拓展延伸。
1、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好书,买一本回家仔细看,说不清还藏着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的秘密呢,比如,约瑟什么时候有了妹妹?约瑟一家在小镇上的生活怎样?相信,你每次看完都会有新的奇妙的发现。
2、阅读绘本,要注意观察、展开想象,同时,还应该跟其他同学共同交流。经典的绘本还有很多,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青蛙与男孩》……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阅读绘本中找到快乐。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故事情节猜想故事怎样发展。
2、教会学生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语句讲故事。
3、懂得节约。
[设计意图]整本书的阅读也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根据此文本的特点,让学生联系故事情节猜想故事怎样发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语句来讲故事也就是在让学生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1、纸片做的蓝色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
教学流程:
板块一师生合作讲故事。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学生:想。
师:我要讲的故事是——指黑板(上课前板书课题)。
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爷爷到底有什么奇妙的办法呢?你想知道吗?请用你正确的坐姿告诉我。(随机表扬坐姿端正的学生)。
一、观察毯子,为约瑟的不舍作铺垫。
生:(学生看图说话)。
(应该引导学生围绕漂亮来说清楚怎么漂亮。)。
预设:
生:这是一张漂亮的毯子。(训练说完整的一句话)。
师:怎么漂亮呢?
生:蓝色的毯子很漂亮。(你关注了毯子的颜色,真好)上面还闪闪发光的星星,很漂亮。(你关注了图片的内容,真棒)就像星空一样很漂亮。(你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真棒)。
二、老师绘声绘色讲故事,给后面学生补充绘本反复的内容作铺垫。
师:这真是一张奇妙的毯子,睡在摇篮里的小约瑟,盖着爷爷缝制的这一张蓝颜色的小毯子,又舒服,又温暖,还可以把恶梦统统赶跑。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舍得呢?他说(教师引导性的手势):“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边讲边做动作,可以做得夸张一些)爷爷说:“这材料还够做……”(还够做什么呢?教师作适当停顿,设置悬念。)。
师:哇!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邻居的小朋友看到了,都羡慕得不得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老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师:约瑟会同意吗?
生:不会同意的。
师:那,他会说什么呢?教师做引导手势。
生:
“爷爷一定有办法。”(学生补充。)。
师:
爷爷拿起了外套,(小手举起来)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一边讲,一边做动作)。
师:(爷爷又会把外套变成了什么呢?你说?你猜?你说说?)。
生:猜想。
师:想知道爷爷做的是什么吗?
一件奇妙的背心!(惊叹,声音拉长)。
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哦。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三、学生开始介入,补充约瑟的话。
师:可是约瑟说——(抽学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一起来说一遍——“爷爷一定有办法。”
生:猜想。
师:哈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
你想想,约瑟戴着蓝颜色的领带,多酷呀!每个礼拜五,约瑟都带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
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又说——约瑟……。
四、加大学生参与,让学生补充约瑟和妈妈的话。
生:学生接老师的话。(约瑟,……。
师:约瑟又会怎么回答呢?
生: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生:猜想。
师:(吃惊的样子)做出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就是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
不过,约瑟还是在长大,手帕还是变旧了。有一天,妈妈又对约瑟说——。
生:补充(约瑟,……。
师:约瑟还是说——。
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生:猜想。
师:想不到吧,一颗神奇的纽扣。
约瑟把这颗神奇的纽扣装在他裤子的背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去了。(老师顾作笑的样子)。
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找啊,寻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跑到爷爷家,大声嚷着:“爷爷,爷爷,我的纽扣,我的神奇的纽扣不见了!”她的妈妈也跑过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妈妈说得没错。”
纽扣没有了,即使是总会有办法的爷爷,现在也不可能有办法了。
纽扣到哪儿去了呢?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生:掉老鼠洞里去了。
五、简单整合第二个故事——毯子给老鼠一家带来的变化。
生:老鼠利用碎布做了被子、窗帘······(你会观察细节,你师哥细心的孩子。)。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上,再出示几张老鼠一家变化的截图。
师:这张神奇的毯子不仅陪伴约瑟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还给老鼠一家带来了温暖与幸福。
[设计意图]此板块表面上是老师讲故事,实际上是根据绘本的特点——相同语言的不断反复,将猜测、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融入其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老师讲故事的效益。在设计上也很有层次感,先是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再是半放,让学生补充约瑟的话;最后是再放,让学生同时补充妈妈的话和约瑟的话。对于爷爷的缝补过程,句子较长,于是分三步走:先是老师边讲边做动作,然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边讲边做,最后是学生自己边说边做。学生边说边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过程。
板块二。
理清顺序讲故事。
一、理清故事顺序。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师:现在我要考考你们,我这里有六张图片,你能按照故事的顺序把它张贴在黑板上吗?(我要奖励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的孩子来贴。)。
二、师生合作讲故事。
也可以事先打乱顺序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按故事顺序重新排列)。
(毯子由老师来引领,学生的讲从毯子变旧开始,讲故事时,老师注意引导说好妈妈的话,爷爷的话要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对于故事的结尾可引导学生一句话结尾,原来掉到老鼠洞里去了。不必讲老鼠一家的变化。)。
讲故事梯架:
1、黑板上的贴图;
2、五次变化的关键截图。只要学生能说清大概意思即可。不要指向固定格式的表达。
根据课堂时间,再抽1-2名学生串讲故事。
师:你们讲得真好,现在奖励要升级了,我要请一位最能干的故事大王把整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讲故事,学生不是理清了故事的脉络了吗?让学生按故事的顺序来摆放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结扣)的位置,就能轻松地检测学生对故事条理的掌握情况。同时,摆放的图片还有另外一个功能,为学生的下一步讲故事搭了一个支架。这里的讲故事除了理清故事条理还有更深层的用意:一是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二是让学生更加熟悉故事内容。加上第一次师生合作讲,已经将故事来回走了三遍,但这三遍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是由扶到放的逐步提升。故事的三个来回又为板块三作了一个很好铺垫。
板块三。
联系生活谈节约。
生:我学会了······。
生:······。
师: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让学生自已举例子。(老师在点评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懂得了如何节约××”)。
教师顺势板书:节约。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本绘本,他的书名叫——(生补充)《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懂得——节约(生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绘本人文性的体现,任何一本书都是有写作目的的,这本绘本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虽然通过前面两个板块,学生可能已经心领神会了。这里为什么还要去谈呢?此环节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绘本思想的把握状况,并将节约的思想扩散开来,增强绘本的教育意义。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五
一、主题:审视当下的自己。
二、活动材料:点击链接《讲述自己的故事》(书本第22页)。
三、活动方式:阅读思考写作。
四、活动步骤:
(一)小作文评讲--最开心、最伤心的事的一个片段。
又会伤感困惑,下面请同学们将我们这些记忆的片段挑一个出来与大家分享。
(二)表达与交流。
将写的记忆的片段将我们这些记忆的片段挑一个出来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三)短文链接。
阅读《讲述自己的故事》,小组交流,通过信息筛选把握自述散文写作的要点。
师生明确:自述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自述散文,要以第一人称“我”直接述说自己的故事、经历、感受、领悟。
2、自述散文的故事不是事无巨细都可作为材料,而要围绕要表达的意义作出筛选。
3、自述散文重在通过故事、经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体现“诗言志”或“诗缘情”的特点。
第六、第七课时作文训练课。
作者邮箱:gdmyes@。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六
【学习目标】。
1.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
2.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3.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4.了解时间的印记是生命留下的情态。
【学习重点、难点】。
1.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2.了解时间的印记是生命留下的情态。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内探究】。
导入:
孔夫子曾有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唐后主曾叹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感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是什么?它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在无垠的时空下,时间会留下怎样的脚印?带着这些问题开启本单元的精彩阅读吧!
活动一通读课文,筛选信息。
设计意图:在有限时间内大量文章阅读理清文章并快速筛选整合有用信息,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活动二跳读课文,品析语言。
1.这些说明文知识性很强,但作者却把时间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2.本组文章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大自然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把时间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
设计意图:作为科普性的作品,兼具说明文准确严谨而又生动有趣的特点,通过此活动鉴赏语言来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活动三阅读思考,运思成文。
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请以“时间、生命”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
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或许唯有写作。写作就是给自己留张精神照片,让生命的时光永恒而有意义。通过小练笔,体味科普文中的诗意。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七
【学习篇目】。
《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3.领悟两篇文章中人物所蕴含的精神,提高自身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文体特点,培养自读能力,领悟人物精神。
【课内探究】。
活动一:了解文体特点。
(一)认识寓言。
(二)了解《史记》。
活动二: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朗读课文,概述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愚公移山》讲述的是愚公苦于北山的阻挡,率领儿孙挖山,其壮举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之子背走了两座山的故事。
《周亚夫军细柳》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描写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特点。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语气及说话背后的心理。
《愚公移山》:愚公(坚定)、愚公之妻(献疑)、众人(献计)、智叟(嘲讽)。
《周亚夫军细柳》文帝(赞叹)、文帝随从(倨傲)、军门都尉(严整)、文帝使节(请求)、壁门士吏(告诫)、周亚夫(忠于职守)。
活动三:认识人物形象。
(一)问题设计:
(二)快速浏览课文后,小组交流。
【拓展延伸】。
阅读丛书《周亚夫严明军纪》《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八
2、悟情怀。
三、课前学习。
1、阅读:丛书(3)《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思考:借景抒情,借何景?抒何情?
2、借文解诗,增加积累:丛书(3)《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3、搜集整理苏轼相关诗文。
四、教学过程。
(一)品读月景。
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2、相同“月景”,不同写法。
《书上元夜游》“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3、品读苏轼与月光的特殊情感。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水调歌头》“(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二)悟读感情。
体会面对美景,作者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中的复杂感情。简介本文写作背景。
(三)背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
(四)赏文外之文,品君子情怀。
1、读懂苏轼胸中万卷书。
思考:你读出怎样的苏轼?选用下面的诗来印证。
(1)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江城子密州出猎》。
(2)壮志豪情、壮志未酬——《念奴娇赤壁怀古》。
(3)体恤民情、与民同乐、体察民情、忧国忧民——《浣溪沙》。
2、感受苏轼三起三落。
思考:从苏轼三起三落的经历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1)旷达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承天寺夜游》。
(2)旷达乐观——《浣溪沙》。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定**》。
小结:走进苏轼,就如同走进了一段思想的升华。读懂了苏轼的旷达,也就不难读懂他为什么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理想。
3、寻找好人苏轼。
结合诗句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1)手足情深——《水调歌头》。
(2)夫妻情深——《江城子记梦》。
(五)总结。
心存百姓疾苦,胸装报国之志,乃心怀天下之人;。
快意不失怡然,失意依旧淡然,乃旷达乐观之人;。
兄弟手足情深,夫妻爱意感天,乃至情至性之人;。
文章天下第一,万口流传不衰,乃才华横溢之人;。
(六)拓展写作:我心中的苏轼。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一些重要方法;
3、在阅读和表达绘本的过程中,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和对小孙子真挚与博大的爱。
教学过程:
一、看封皮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读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世界经典绘本,你们想看吗?(出示封面)这是书的封面: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我看见一位白胡子爷爷领着他的孙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再仔细看看爷爷和孙子的表情动作,你有什么感受?(爷爷笑眯眯的,非常慈善,小孙子也翘起了嘴角,样子非常开心。)。
师: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叫约瑟,他的爷爷是个裁缝,约瑟和爷爷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2、那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目)。
师:根据“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题目,你能猜猜书中会讲些什么吗?(约瑟遇到了困难,让爷爷帮忙,爷爷帮他想出了好办法。)。
3、你们的猜想非常有道理。是呀,小约瑟遇到了哪些困难?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帮他解决的?我们现在就赶紧打开书去读读看。
二、品读绘本。
1、(打开扉页)师:“看,这是扉页,扉页上画的是什么?”(画的是一片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无数的星星在闪烁,非常美丽的一幅图。)这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你要记住哦。那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2、(打开第一页)师读:“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
3、(打开第二页)师读:“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稍停)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4、(打开第三页)师读: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师:快看图,约瑟双手紧紧地抱住毯子,他的小嘴张着,好像在说——(不嘛,不嘛,我不丢,我要去找爷爷,爷爷一定有办法。)师评:你真了不起,你能通过看图读懂约瑟的想法。
5、(打开第四页)师读: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6、(打开第五页)师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师:爷爷把旧毯子改做成了什么?猜猜看。谁猜的对呢?快看——。
7、(打开第六页,放大图)师:快看,是什么?生:一件奇妙的外套。(哪位同学猜对了?你的办法和爷爷的办法一样,你真聪明。)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稍停)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
8、(打开第七页)师读: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师:听了妈妈的话,看图上的约瑟,他在想什么?(这件外套是爷爷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不丢。我还要去找爷爷,爷爷一定有办法。)师评:我们不仅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中没有表达出的含义。
9、(打开第八页)谁愿意来读?生读: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谁还想读?你为什么这样读?(我听出来了,约瑟非常相信他的爷爷一定能想出办法。)师继续读:“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
师:外套小了能改成什么呢?爷爷想啊,想啊,哎,有了。爷爷说——。
10、(打开第九页)师生共读,边读边做动作:“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11、(打开第十页)生读:“一件奇妙的背心。”师接读:“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
12、(打开十一页)师读: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师:再看图,你又从图中读懂了什么?(约瑟两只手紧紧地抱住背心,说明他不想丢掉背心。他会说:“不行,不行,我不丢背心,这件背心里装着爷爷的爱。”)师评:又是通过看图,我们读懂了约瑟心里的想法。
14、(打开十三页)师生共读:(师)“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生)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师:爷爷把这件旧背心改成什么了?我们再猜猜看。谁猜的对呢?看——。
师继续读:每个礼拜五,约瑟都要带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
16、(打开十五页)师读: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
师:当妈妈让约瑟丢掉领带时,看约瑟是什么反应?(他也不玩水了,抬起头,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条领带,他要对妈妈说——坚决不能丢,这条领带虽然脏了变形了,我要去找爷爷,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评:我们仔细看图,又读懂了这么多的意思。
18、(打开十七页)师生共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生)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师:想想这次爷爷能把旧领带做出什么?还想猜。谁能猜对?快看——。
19、(打开十八页)生读:“一块奇妙的手帕。”师:评价:你太棒了,和爷爷想到一块儿了。掌声送给他。
师接着读:“约瑟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
20、(打开十九页)师读: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真该把它丢了!”
师:再看图上的约瑟,你又读懂了什么?(约瑟是一副很不愿意的样子,他把手帕抱在怀里,好像在说:“我不丢手帕,手帕就像我的小伙伴,每天陪着我玩,它是我的宝贝,我怎么舍得丢了呢?我要去找爷爷,让他帮我想办法。”)。
22、(打开二十一页)师生分读:(师)“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生)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师:聪明的你,猜出来了吗?大家都认为是纽扣?我们来看到底是什么?
师评:我们的想法都一样了,真是心心相印呀!为自己鼓掌喝彩吧!
23、(打开二十二页)生读:“一颗奇妙的纽扣。”师读:“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
24、(逐页打开遮住文字的二十三页——二十八页)让学生看图,问:现在图画下方的文字遮住了,接下来的故事,由同学们来讲。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仔细看图,读懂了就讲给大家听。(学生交流,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刚才这几页,我们都是通过看图读出了图画的意思,我们读得对不对呢?咱们来验证一下。出示23页——28页,请几生有感情地朗读图下的文字。
师:通过验证,老师发现了咱们同学读书的能力可真高啊!你们不仅读懂了画家的心思,还和作家想到一块了,你们太了不起了。
三、升华理解。
1、同学们,故事读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么?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想法要说,咱们交流交流吧?(学生可以从故事内容、图画、情感等各个方面谈)。
师:同学们谈的感受真多啊!大家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绘本的?(板书:看一看猜一猜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都是读绘本时很重要的方法。不过,绘本可不是普通的图画书,它里面的图画还藏着很多很多我们还没读懂的意思呢,所以,老师再教给大家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板书:反复读)。来看这幅图。
2、(出示二十七页)师:约瑟在用笔写故事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围在他身旁,仔细看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情,他们可能在想什么?教师指出具体的几个人的表情,让学生根据表情猜想人物的心里想法。(看这位同学:他在想,纽扣都没有了,约瑟能写出什么东西?再看这位同学,他在想,约瑟一定能写出奇妙的故事,他像爷爷一样聪明。看老师,他会想,约瑟,好好写,你一定能写出非常精彩的故事。)。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十
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学情分析。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300个字,会写100个字,掌握了36个常用偏旁,了解了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形声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在本学期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单元中《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单元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教学方法。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本单元是集中识字,教学时仍应充分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
1《春夏秋冬》------------------2课时。
2《姓氏歌》------------------2课时。
3《小青蛙》------------------2课时。
4《猜字谜》------------------2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课时。
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优质统编版军神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十一
《搭石》一课是本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是作者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优美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学生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
1、让学生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3.创设情境理解“什么是搭石,搭石对家乡的人们有什么作用?”。
师生查阅的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作者刘章的资料。2.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家乡风景,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最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平凡而美的搭石。(结合ppt配乐引入情境,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检查预习,介绍作者刘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我们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段讲)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x摆搭石;(第。
三、四段写)x走搭石;(最后一段议)以石喻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二)学习生字词,多音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习“谴责、懒惰、平稳”;
4、出示第三自然段学习“俗语、平衡、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结合实际理解“俗语”就是(紧走搭石慢过桥)。
5、出示第四自然段学习“伏下、联结、理所当然”;
(二)再读感知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如果没有搭石会怎么样呢?”(训练学生默读,要求略读)用“”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学生回答)师:搭石就是用石头搭成的桥。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总之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搭石对家乡的人们很重要)。
生:(很方便、很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你们的感受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灵是相通的。
二、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话写了搭石很美,同学们找找看,找到本文的中心句。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重点。)师:在作者的眼里普普通通的搭石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一起走走搭石吧。
2、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家乡人是如何摆搭石的?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当时可能会怎么想?”(从老人摆搭石过程体会老人的品质及家乡人们的品质)。
生:(搭石跟家乡的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3、学习。
3、4自然段,要求:“请边读边从文找一找人们走搭石的语句,用“~~~”画下来。(边读边标注,勾画、圈点训练学生不动笔黑不读书的习惯。)。
4、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从哪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找学生读一读)。
师:体会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的动作,联系课文理解。
引读:让我们一起加入走搭石和行列合作读一读,体会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师生合作多读几次)。那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总结:没有人指挥,却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并对重点句用多媒体出示并多训练。)。
5、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画面的美?
品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是生字,有三种意思,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理解绰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加深理解:“人影绰绰”和“绰绰有余”的“绰”又是什么意思。
6、指导多朗读几遍,体会“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在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
7、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么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学生朗读谈谈对这幅画面的感受。
8、“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课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抓住重点词“理所当然”会出一种村风、民风、道德风尚)。
9、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指导朗读,体会画面的美。
10、训练想象表达。“假如走过来的是抱着孩子的妇女、假如走过来的是一位盲人”试着用“假如。,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11、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读。)思考:透过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是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