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一种指导性的写作材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文体和语言的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深入研究和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一
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习,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音乐2、彩色纱巾3、游戏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二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三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四
1、学唱《春晓》。
2、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
这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曲调为一段体,四四拍。这首诗学生很熟悉,学起来一定有兴趣,也易于学会。
1、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能利用古诗的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使学生能用动听的歌喉、美妙的舞姿和丰富的想象力等来展现春天的美景,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愉快的音乐40分又要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
1、猜春天。
同学们,草儿青又青,花儿笑呀笑,柳树穿上新衣袍,大家说什么季节到了?(对,是春天)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万物苏醒,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大家快来吧,让我们随着音乐做着你喜欢的动作唱吧跳吧!(播放《春天来到了》歌曲,师生齐做)。
2、画春天。
同学们,春姑娘想考考大家:春天来了,她给周围带来哪些变化?对,小草发芽变绿了;呀,柳树也变绿长高了;嗯,冰雪融化了。噢,花儿都开了。春天这么美,你想画下来吗?好,让我们随着春天的音乐一起画出春天的美景。(放音乐)。
二、启发引导,表现春天。
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春天的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播放《春天音乐会》欣赏曲)你们能听出它们的声音吗?。
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训练(轰隆隆、哗啦啦、沙沙沙)。
xxxxx。
xxxxx0。
1、引春天。
师:春姑娘今天啊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并且啊,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诗,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动画)出示音乐主题《春晓》。
生:各抒己见。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读得真美,你们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吗?
生:各抒己见。
师:是呀,如果我们加上一点音乐的话,一定会锦上添花,给诗增添春意。老师这儿就有一段音乐(播放音乐《春晓》),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再次朗诵(注意感情的引导)。
(1)播放《春晓》的范唱。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师:那么美丽的意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优美、柔和、抒情)。
(2)学生跟琴学唱《春晓》。
2、奏春天。
出示打击乐器,指导学生为《春晓》伴奏。
3、舞春天。
春姑娘带领学生通过舞蹈来展现《春晓》所表达的意境。
三、拓展延伸,创意春天。
同学们,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春姑娘现在带大家走进音乐桥,共同来分享快乐、分享创意。先找两个人架起音乐桥。好,这两位同学。让我们大家随着音乐穿过音乐桥,音乐一停,谁拦在桥里了,谁就说一个表现春天的成语、儿歌或自己对春天的心里话,也可以唱一首春天的歌或做个动作。
通过这节课,谁愿意说说你的心情和收获。你会用乐器伴奏了。你会表演小雨沙沙沙了。噢,你感受到春天很美。你在穿音乐桥时很快乐。
同学们,有句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向春姑娘汇报你最棒的成绩,春姑娘希望大家都能茁壮成长。让我们做着最美的动作,到室外去体验春的美吧。(放音乐)。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五
1、能感受此诗优美意境,品味古诗雅韵,尝试古诗新唱。
2、能优美连贯的演唱歌曲。
3、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重点乐理知识。
连线内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连贯性。
一、激情导入:
1、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国风韵。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咏春”古诗朗诵会,看谁的激情更高、实力最强!
2、请小督学选出自己组最优秀的诵读选手参加比赛。
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
二、新歌教学:
1、我也想朗诵了,请大家给我公正的评价好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春晓》吧。
2、了解此诗作者孟浩然,请学生说说,教师再简介作者。
3、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特点,找出乐理知识。
4、重点学习“连线”,区分连音线和圆滑线,找出各有几个并唱一唱。
5、自主听歌学唱,难点一字多音老师教唱。
6、齐唱歌曲,找出不会的地方,着重学唱。
三、课外拓展:
古诗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尝试古诗新唱。
四、作业推荐:
1、寻找春天,歌颂春天。
2、我来描绘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
五、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实力歌颂了春天,那么就请大家爱生活、爱古诗、爱大自然,让我们去拥抱春天吧。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六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七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很敏锐地揭露出问题所在。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八
【导语】本站的会员“hujie0711”为你整理了“小学音乐《春晓》评课稿”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周四,叶慧老师的这堂《春晓》,主要是欣赏不同版本的《春晓》,表演《春晓》和《小雨沙沙》这两首歌曲。通过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有太多太多的感触想抒发。因此,我想在这篇文章当中再次回味这一堂回味无穷的课。
首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叶老师在平时。
教学。
当中就特别注重柯尔文手势和合唱。在课前的发声练习中,我便开始为之钦佩。在课中,叶老师又将合唱很好地运用起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去描绘和感受春天。听到孩子们快乐轻松地描绘出美丽而又真实的春天,我也就沉醉了醒来后,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逊色。
其次,教态及语言室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好的教态给给生以美感,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艺术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陈请老师的“孩子们”和轻柔的声调,不快不慢的语言节奏好像春天里面面的细雨滋润这万物,和谐、优美、和饱满。
最后,叶老师在课堂中弹的伴奏是清晰,不花哨的。可以边弹钢琴边对学生提出演唱技术要求,这也是要一定的技术的。
针对叶老师这么朴实,真实的课堂。我开始了自己的反思:我的课堂从来都是固定的导入,学唱和表演。若是公开课则会挖空心思加入许多花哨不真实的元素使课堂变得丰富。但真正成功的课堂并不是靠这些去落实的。正像叶老师一样即便是拿着教学光盘都能够把课上得那么惟妙惟肖。其实学生需要的是像叶老师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慢慢去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常规课才是成功的。
总之,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在这堂课中收获许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春晓教案音乐标准模板。
春晓音乐教学设计。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九
张晓强。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并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去寻找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特点的欣赏方法和途径。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协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有些作品音乐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其音乐内涵却叫深奥,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仅仅依靠耳朵听很难达到很好的欣赏效果,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把个方面的感官互相联系起来,彼此渗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一、选择教材应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在选材时应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形象性强的音乐,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欣赏应该是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欣赏,二者结合能帮助幼儿完整的体会和理解音乐。由于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欣赏过程中就容易找到他的音乐形象,易于理解作品的表现的思想内容。其次,音乐欣赏的作品不能太长,其结构也不能太复杂。表现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生活实践和认识,在欣赏活动之前可以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教师引导,给幼儿充分展示的空间。
三、倾听旋律,感受音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让幼儿熟悉歌曲中的一些主旋律,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有利于幼儿乐观心里的形成。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动地动与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主动参与活动。所以,在欣赏音乐会死不仅仅幼儿使用听觉,而是同时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形象。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是,首先是听音乐,即在多次听赏后,才能加深理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能够激发幼儿浓厚的欣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妙的音乐享受,养成良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给幼儿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氛围。“每个孩子都是音乐的天才”只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就能给幼儿一片绚丽的天空,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成为创造的主人。
如何选择幼儿音乐欣赏课素材。
1、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选择孩子可感性、可接纳性的音乐。在这里歌曲和所谓的标题音乐并不一定是进有的最为理想的选择对象,对于孩子音乐欣赏的作品不能太长,其结构也不能过于复杂,因此,音乐作品在形式上特点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方整、长度是否适宜、可参与性是否充分都应成为选材的重要条件,有时候为了满足这些条件,我们选取的音乐作品还应做一些改编工作。
讲述《在森林里》,我就选择了三段不同性质、节奏的世界名曲让幼儿欣赏,这三段音乐是“四小天鹅舞曲”、“加沃特舞曲”、“狮王进行曲”,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三段音乐,你们谈谈你们的感受在音乐的启发诱导下,幼儿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创编了一连串在森林里发生的有趣故事。这是“就音乐教音乐,就语言教语言”等常规单项手段所不可企及的。有一次我让幼儿听一首钢琴曲,幼儿不感兴趣,因此只顾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一节课上的很费劲课堂没有一点气氛。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4、,在选择欣赏活动之前,可以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前可让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观看动物世界,让幼儿对狮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欣赏《水族馆》时可让幼儿观察鱼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或让幼儿看海底世界;在欣赏《在钟表店里》时可让幼儿参观钟表店让幼儿听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等等。这样幼儿容易进入角色,愉快的参与活动。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中华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一员,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文化价值。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提出:“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方式之一,为此,我园开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五名”工程实践研究》(五名指:名画、名曲、民俗、名著、名片)的课题研究,巧妙地将民俗知识融进音乐中,促进幼儿审美情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音画结合,让音乐更形象。
(一)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如果仅凭借教师的讲授,民族音乐中的许多民俗和器乐知识是很难被幼儿接受的。因此,在幼儿园中,音乐需要借助于画面,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这里所说的画面可以是录像、绘画、图片,也可以是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可以是教师当场勾勒的简笔画。
在将音乐与画面结合时,我们常使用两种策略:一是画面前置,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音乐内容,可以首先出示画面,让幼儿通过画面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将音乐的内容与画面匹配,如在欣赏《牧童短笛》时,我们先给幼儿展示了中国画家李可染的“牛”系列水墨画,他们看了国画之后对乐句有了感性认识,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二是画面后现,对于幼儿已有相关生活经验的音乐,或是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幼儿欣赏音乐之后再呈现画面,如在黎族音乐《竹竿舞》中,由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有了玩竹竿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欣赏音乐后,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或贴出竹竿开合的形态,从而为幼儿尝试跳竹竿舞作好铺垫。
色彩的体现。对于幼儿来说,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符号来表现和理解音乐。当音乐呈现柔美时,可以用一些波浪线、螺旋线来表现;当音乐节奏明快时,则可以用锯齿线、短线来表现。如在欣赏名曲《化蝶》时,由于音乐乐句比较冗长,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句,教师引导幼儿用蝴蝶飞舞的螺旋线来画乐句,在乐句每八拍结束时贴上一朵花,表示音乐表现的是蝴蝶找花的情景,同时也帮助幼儿了解这段乐曲(节选)共有四段,教师还请幼儿在螺旋线时用柔美的动作来表现蝴蝶飞舞,在每个乐句结束时“花”的部分表现出蝴蝶在花上休息的造型,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二、音诗结合,让音乐更达意。
(一)音乐与古诗的结合古诗与民族音乐均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能够带给幼儿经典的美感。如在欣赏名曲《春绿江南》时,教师边放音乐边跟随乐句朗诵古诗《春晓》,让幼儿既能感受到乐句的段落,又可以理解音乐所展现的暖阳、鸟啼、花开、春雨的景象,并能体验到音乐舒缓、悠扬的意境。又如在欣赏名曲《杨柳青》时,教师跟随音乐乐句,朗诵古诗《咏柳》,让幼儿感受到春天来了,绿色的柳枝在春雨中生长、在春风中随风飘扬的情境。
(一)音乐与童话的结合童话非常符合幼儿泛灵的思维,是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故事形式。将音乐作品与童话故事结合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如在欣赏民间乐曲《红绸舞》时,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了“兔子和狼”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体会“逗引”和“躲藏”的情节和动作,从而让幼儿在童话情节中体验快乐,并掌握了乐曲的特点。又如在欣赏民乐《二泉映月》时,教师以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作为旁白,伴以寒冷、黑暗的画面作为背景,让幼儿体验音乐中的凄凉并产生同情的情感。
(二)音乐与象声词的结合除了使用形象的童话来诠释乐曲外,我们还会利用幼儿喜欢的象声词来烘托乐曲的气氛。如黎族乐曲《打柴舞》(又叫竹竿舞)旋律明快、节奏清晰,其中强有力的节奏敲击声的反复,再现了竹竿舞的热闹场面,在每个乐句最后两节可以让幼儿高呼“嘿!呵嘿!”,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乐曲的豪迈洒脱、节奏的分明有力。四、音律结合,让音乐更生动(一)音乐与律动的结合幼儿期是孩子动作语言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动作语言往往优于口头语言的表达,而律动活动正是以动作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结合了律动游戏。如民间音乐《喜洋洋》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而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在节日里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我们采用了“包饺子”这一律动游戏来配合,将音乐分为aba三段:第一段表现擀饺皮,第二段表现放饺馅、捏饺子,第三段则表现饺子沉到锅底再慢慢浮上来,然后不停地翻滚,最后被冷水浇的过程。幼儿通过参与这个律动游戏,不仅获得了包饺子这项民俗活动的经验,体验到了节日的欢快;还通过游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乐的热烈、情绪的欢快;更通过动作变化感知了音乐结构,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
(二)音乐与乐器的结合我国的民族音乐是由民族乐器演奏的,幼儿使用的演奏乐器中有部分属于民间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使用这些适合幼儿的民族乐器来配合民族音乐演奏,不但符合乐曲的性质,也易于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美感。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喜洋洋》时,我们让幼儿选用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乐器跟着音乐一起演奏,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
五、音游结合,让音乐更好玩。
(一)音乐与游戏的结合游戏是幼儿活动的方式,将音乐与游戏结合,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欣赏音乐《金蛇狂舞》时,我们带着幼儿一起玩民间的舞龙游戏,让幼儿伴着音乐明快的节奏,在不同的乐句中改变舞龙的方向。又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们选用跳绳的体育游戏,让幼儿三人一组(两人甩绳、一人跳绳)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跳绳动作。通过音乐与游戏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加喜爱和了解音乐。
(二)音乐与操作的结合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操作,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设计了一些可操作的环节,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如在欣赏彝族音乐《七月火把节》时,为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内容,教师绘制了许多卡片,在欣赏音乐后请幼儿试着将卡片内容排序。通过对图片的操作,幼儿更清晰地了解到音乐中表述的转圈、打招呼、欢呼等情节,为之后的动作表演作好了铺垫。
舞蹈《春晓》串词。
几场清脆的鸟鸣,惊醒了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柳芽咬碎了严寒的包裹,萌动了;花瓣启开羞涩的心扉,绽放了;让我们在春的序曲里,一路欢跳。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春晓》。
女:阳光雨露花儿朵朵满园芬芳来,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
男:是的,这是春天带给我们的鸟语花香,万紫千红,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童年就像一首诗,描绘着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下面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春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浅谈幼儿园古诗教学。
古诗篇目、题材繁多,而且由于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幼儿欣赏,因此在为幼儿选择古诗作品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内容直白,手法简单,叙事为主,故事性强,尽量脱离时代背景,并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幼儿对于古诗文的内容并不理解,幼儿背诵古诗文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象老和尚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本就是完全不明白的。
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诵读古诗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在引领幼儿感受语言、形象和意境的美的同时,促进其形象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在幼儿期,古诗欣赏教学得当,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好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音律优美,想象丰富。尤其是流传至今的五言诗,七言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涵容着古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美学、对情感的高度认知,既可让人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又可以让人从中得到丰富想像的愉悦。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适当增加这种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欣赏中华民族纯真、热忱、富于想象力和形式美的古诗作品,能够使幼儿领略古诗的形式美、表现美,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巧妙,让幼儿在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美的过程中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教育内容选择和设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所选的内容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
在古诗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美,首先要明确古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作品,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古诗欣赏成为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的有效途径。
一、了解古诗的特点1.音律美。
每首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诗中的字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古诗丰富的意境,通过诗中的字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古诗的意境,通过再现蕴含着诗中内容的图画体会诗中音律美。
二、选择合适的古诗。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孩子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孩子们理解也容易很多。
2.选择与季节相符的古诗内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为了能让幼儿在每个季节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春天选择的古诗:《春晓》、《忆江南》、《咏柳》、《江畔独步寻花》、《初春小雨》、《清明》;夏天学习的古诗:《初夏睡起》、《初夏绝句》、《小池》;秋天:《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宿建德江》、《山居秋暝》;冬天:《冬景》、《江雪》、《梅花》等。3.选择与节日主题相符的古诗内容一年中,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在节日中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激发幼儿的情感,应有意识地选择与节日相关的古诗内容。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时节到来就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让孩子结合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节日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总之,教师选择古诗应该是清新自然、健康向上的以及幼儿容易理解的,同时教学上注意循序渐进,如从短到长、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古诗欣赏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欣赏古诗的途径。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幼儿对于古诗文的内容并不理解,幼儿背诵古诗文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象老和尚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本就是完全不明白的。
古人对诗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是具有高度画面感的文学作品。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图示、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将所要学的古诗的图片、图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幼儿理解接受起来容易。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对于教师通过制作演示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教学活动要更感兴趣,电化教学法以其“妙”“神”“动”的特点,更能极大萌发幼儿对于古诗学习的热爱,比图示的方法更受孩子欢迎。
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诵读古诗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在引领幼儿感受语言、形象和意境的美的同时,促进其形象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在幼儿期,古诗欣赏教学得当,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好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习对于古诗的内容很快掌握,对于它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儿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在最后环节让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一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
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二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作者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觉。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和配乐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鼓励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积累自己设法记忆字形。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住“雨”。
要提醒学生注意易混淆之处:“声”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2、写字教学。
有的字重点笔画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醒学生抓住这些笔画,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三)朗读指导。
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可以通过教师朗读或录音朗读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早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当延长,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画,再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以后进行。
(五)扩展活动。
咏春的诗不少,学完本课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写春色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三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四
下面我们就以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为范例,对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来了解一下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座位编排。
本教案在座位编排上采用扇型小组式排列法,也许有些教师会对这一环节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甚至是在现在,有些音乐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不顾学生的感受,不顾教学质量,完全凌驾于学生和课堂之上的现象。其实一切问题都源自“讲台”。一个三尺高的讲台,不仅让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甚至觉得教师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走下讲台,尤其是在音乐课上。像教案《春晓》中的座位安排就非常得当。“一领众围”的座位安排使学生在心理上变的轻松自在,与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
这样的座位安排,更有利于教师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
(二)导入。
有了好的座位编排,更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了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欣赏课教学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更能让一节音乐欣赏课气氛昂然,博得满堂彩。
教案《春晓》的课堂导入严格针对音乐教学内容而设计,使课堂导入建立在与所教授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唐诗《春晓》图,并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一遍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在此基础上,请一位同学讲述《春晓》的含义,并由此引出了艺术歌曲《春晓》。教案《春晓》利用对以往所学古诗的回顾,又请同学们对古诗的含义进行了描述,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有益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音乐欣赏过程中迅速的“进入音乐”,更有助于他们用心去聆听音乐。
(三)授新课。
1、简介曲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在正式欣赏歌曲之前,先把作品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教案《春晓》在这个环节上设计的非常得当,它不仅对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艺术歌曲等知识点进行了精炼的讲解,而且还及时的为这个环节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加以提问,这样的设计无形中又加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国古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发思维迷宫的钥匙。
2、听赏《春晓》。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只有通过认真的`聆听音乐,才能初步的了解并感受音乐美、旋律美、节奏美和风格美。
教案《春晓》在聆听之前先有意识、有目的的根据欣赏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词与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问题提的虽然非常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使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而变的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的直觉性,加强了对音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复听并小声哼唱。
当然,音乐欣赏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所以在教案《春晓》中,在学生复听并小声哼唱之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红色皱纹纸、剪刀、小录音机、有伴奏的音乐磁带等)这些看似与《春晓》这首艺术歌曲毫不相关的物品,却在老师的问题中起到了不同凡响的作用,教师提问:“除了欣赏和哼唱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呢?”老师在提问时,要求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4、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创作。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当的加入同学们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新课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自行创新活动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另一方面,教师切忌将道具推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会造成学生“活动”杂乱,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适当的给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但也不可将教师的思路强加于学生。总而言之,教师在这个环节只是做学生的顾问,而不能代劳。在这方面教案《春晓》做的就很恰当。
5、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大师卡尔·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不把理论作先导,而是让学生从游戏中探索,去尝试,去感知音乐,而教案《春晓》就从此基础上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做游戏,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齐背《春雨》。
2、揭题,认识诗人。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精读古诗,理解体会。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联系挂图,说说个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4、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6、议一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发言、评议、交流。
7、教师小结: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春天的其他古诗,和同桌交流。板书设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六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七
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
一、导入。
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春风》。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二、赏析。
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图片展示画面。)。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
4、吟诵。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
2、教师带唱一遍。
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
4、师生接唱。
5、情绪处理。
(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
四、起舞作画。
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
2、教师巡回指导。(展示《春晓》的音乐。)。
3、评价。
(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
五、小结。
热门春晓音乐课(模板18篇)篇十八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