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

时间:2025-01-13 作者:雁落霞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高效教学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一

作者游览路线:

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明线]。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理出泉水流经的路线,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景点,培养想象力。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能给同学们背诵一下吗?

2、指明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找出课文中写水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讨论,巡视指导。

3、集体讨论。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

三、教师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条理很清楚。

四、画图,发挥想象力。

2、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吗?

作业设计。

1、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

2、根据画面,把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二

教学目的:

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教学难点: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

1.洞口宽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1)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

(2)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3)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

(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

(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过渡: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5)把句子补充完整。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6)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

(3)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很丰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知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三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初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一)预习生字的情况

1、分形式读,指小组读——齐读——指到那个生字词就读那个

2、学生在练字本上把生字词写一次,写时要注意那个字比较容易写错(容易错在哪),小组长检查同学写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组员写错的或写得不好的。

3、指导书写:仰、臀、擦

(二)检查读的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互学的要求,并合作完成。

2、小组长逐一检查组员读生字词的情况,要每个组员过关。

3、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2、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浏览时间人物、景点。)(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4、学习第二段。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学后有什么感受。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

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总结第二段段意;从金华过罗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完成《语文长江作业》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1、谈话激发合作兴趣,组建合作小组学习。

2、小组合作,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的美丽。

4、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 孔隙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6、学法小结: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喜欢内洞的同学,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一个个来,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同学们谈得不错,听的也很认真。作者抓住奇特这个特点来写内洞同样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来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些同学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教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2、小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课时任务:课上到这儿就结束了。这节课我们不仅弄清楚了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那些地方,还弄清楚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出洞的呢?此外,作者从上山到进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双龙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完成《语文长江作业》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四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重点了解内洞的景象。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重点了解内洞的景象。

2、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设计:

(顺序)。

沿途明艳。

外洞宽大黑大美好。

孔隙窄小双龙。

内洞奇特石钟乳石笋。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五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在精读重点段时,我采用了找特点、读特点的方法。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细致描写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抓住“从……到……没有……才”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读重点词语,加强体会,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在学生读出体会后,我便播放了直观形象的相关课件,让学生观看,感受作者是怎样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通过理解“船的'小,孔隙的险,自己的感觉”,三者相结合,突出孔隙的特点。当学生在“读――观”之后,对孔隙的低矮窄小有了一定的感受,此时,我出示了句子的比较,将文章中部分重点词删除。让学生通过前后句子比较,学习作者的细致描写方法,把教学重点始终定在语言文字学习上,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法,从内容回到语言,使学生的思辨过程认识趋于深化,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深化。整课堂,我让学生先理解、后积累、再运用。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到特点、读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分清文章主次,以达到本单元的训练目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六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重点了解内洞的景象。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重点了解内洞的景象。

2、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

两课时

教学挂图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3、记金华的双龙洞

(顺序)

沿途 明艳

外洞 宽大 黑大 美好

孔隙 窄小 双龙

内洞 奇特 石钟乳 石笋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七

课文按游览顺序写的,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教学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景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注重评价过程。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景点,培养想象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教学构想。

由导读引入,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然后以小导游的身份去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然后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自己做出解答。最后由录像引导学生理顺课文,并总结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录音带、投影片、录像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学习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提出问题,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跟爸爸妈妈去哪里旅游过?你在旅游中有什么感受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开火车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2、自由小声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3、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三、读懂课文,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看到的景色的?

2、自由读,思考:路上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3、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映山红”“新绿”“或浓或淡的新绿”“明艳”“眼前一片明艳”“时而”“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随着山势……”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个人自由读,边读边想路上看到的景色。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外洞、内洞的特点。

1、默读,想想外洞和内洞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在这些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

(1)外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理解“变化多端”和“形状各异”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洞叫做双龙洞吗?(因为内洞有两条龙。)。

(5)这两条龙实际上是什么?(石钟乳)理解“蜿蜒”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

(1)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2)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什么?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作业设计。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八

第一讲义――基础篇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17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20日。

执教教师:颜朝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文档为doc格式。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九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如何由外洞进入内洞。

2、使学生感受到这一溶洞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

两课时。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1、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导游小姐们、先生们,你们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们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2、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

3、指定一组中一人板演,一人向大家介绍课文围绕课题按顺序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配解说词时,最好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4)介绍“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很高兴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讨论。

想象景色,指导朗读。

1、学编导游解说词。

2、背诵优美的句段。

3、画出双龙洞的游览线路图。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

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分清文章主次。

2、智能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情景,主动探索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和探究能力。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体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

1、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主次。

2、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学生课前搜集到有关图片和预习资料。

生1:我知道双龙洞在浙江金华。

生2:我知道了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从金华出发来到罗甸,然后上山进入洞口,到达外洞,经过孔隙进入内洞,最后出洞。

生3:我知道作者介绍了路上、洞口、外洞、内洞的景物。

生4:我知道沿路上山看到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还听到溪流声,风光十分美丽。

生5:我还知道洞口很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已了解、掌握学过的内容,下面我们继续探究学习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听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外洞、孔隙、内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2: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进洞时作者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3:我想知道哪一处景点写得比较具体?

生4:我想知道通过孔隙的小船是怎样的?

生5: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坐船进洞的?

生6:我想知道怎样以导游的身份用解说词把这些景点介绍给游客。

生7:我想知道石笋和石钟乳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都能抓住课文重点来提问,下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围绕大家所提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

2、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3、探究结果展示:

生1:外洞很大。孔隙低矮、窄小,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生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生3:我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臂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才说一声“行了”。

生4:小船是这样通过孔隙的: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生5:进洞时作者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向他挤压过来,还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生6:经过孔隙时心里既好奇又紧张。

4、做演示:拿出纸制的低矮窄小的孔隙、小船,演示进洞过程,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5、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读第6自然段)。

1、提出问题:内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石笋和石钟乳是什么样子?

2、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出有关内容(适当时候展示石钟乳和石笋图片)。

3、探究结果展示:

生1:内洞一团漆黑,非常宽广。

生2:在洞顶有双龙,洞内还有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非常美丽神奇。

生3:内洞的特点是黑、美、奇。

生4:我觉得有的石笋像一座塔,有的石钟乳像一个蘑菇。

……。

(学习第7、8自然段)。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进洞写得详细,出洞只用一句话交代?

2、小组读文讨论。

3、探究结果展示:

生:出洞的方法和进洞的方法是一样的,如果把出洞经过写出来,文章就显得重复累赘了。

师:对,我们写文章一定要详略分明,不能重复、罗嗦。

(总结全文,理清文章主次)。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交流。

3、探究结果展示:

生1:我觉得外洞、孔隙、内洞三处景点写得较具体。

生2:因为这三处景点特别美,所以作者把它写得很具体。

生3:因为这三处才是旅游者要游双龙洞的目的,所以写得较具体。

生4:我认为外洞很美,我要介绍给游客们。游客们,我们现在站的位置是双龙洞的洞口。瞧,它多宽呀,像个大桥洞,据说,在这聚集一千或八百个人开会,也不会觉得拥挤。站在这儿外看,风景更是迷人。你们看,这座山多高啊,山上树林茂盛,整座山气势雄伟。

……。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内洞、孔隙、外洞三处特别美,因此写得很具体,这样也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对双龙洞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主要内容具体描写的方法,使文章做到有详有略。同学们回去根据解说词向家人、朋友介绍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懂得了写文章要做到详略得当才是一篇好文章。

生2:我懂得了怎样用解说词介绍景点,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出色的导游,把我们祖国的美丽景物介绍给大家听。

生3:我懂得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生4:学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游记要按游览顺序写清楚。

生5:我学会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介绍景点。

生6:通过自己做实验,更有趣,理解更透彻。

生7:我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感到学得更生动,记得更牢固,兴趣更浓厚。

……。

师小结:这节探究学习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做得很仔细,想得很开阔,较好地完成了探究学习任务。希望大家在今后探究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一

教学目的:

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教学难点: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

1.洞口宽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1)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

(2)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3)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

(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

(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过渡: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5)把句子补充完整。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6)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二

从第一单元的主题谈起,谈到叶圣陶先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牛郎织女》;读课题,介绍宋代叶芳的诗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水中天”;读课文,明白游览的顺序,体会叶圣陶写作的风格;指导写好4个生字。

今天,读了梦轩的《做一个挺立在讲台上的明师》一文,深受感触:

梦轩说:“我以为,小学老师,不管你做的学问多高深,你读的书多高深,有一点,我们说的话、上的课,必须要让孩子明白,接受,否则,一切都是白搭。”高林生老师说,最好的语文课,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你们问吧。“卓越的教师在启迪”说得真对!做一个“学”师,引导学生学语文,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而不是教语文。梦轩说:“85%的语文老师读不懂教材。”我则认为,不是读不懂,而是没有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读过教材。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首先要把教材好好地读一读。

梦轩记着王瑞平校长的话:“要多读书,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于是,他坚持每个工作日都记教学随笔:“我们提倡老师们写一写教育教学随笔,我以为教育叙事是最好的教学研究,它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促进我们思考。”

我却是有惰性的,一直缺少坚持的精神。去年10、11月一度坚持,获得连续两个月“十佳随笔”。但是,随后由于特殊原因,后来就半途而废了。

下面两个六条,是梦轩对“明师”理想目标和要求的理解:

第一个六条,第六阶段:我有我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二个六条,第六条:淡泊名利,甘于受冷落。努力担当,努力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用教育的方式解决教育的问题。

我要向上面的两个第六条努力,因为我“狂妄”地说,我站在两个第六条的“影子”里,只是缺少了“勤奋”。不管如何,凭我一个人慢慢地摸索,努力地去做就是了。

再回顾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两件事做对了的。一是让学生学习像叶圣陶一样写出干净的文字来;二是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生字。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4、感受“孔隙”的窄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2、感受“孔隙”的窄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指名说)。

2、有什么收获吗?

3、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丽壮观。今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多媒体显示)。

(1)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

(2)句子读通,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检查自读情况。(读好了?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出示生字词(多媒体显示)指名读,齐读。

罗甸 杜鹃 油桐 臀部 石笋 蜿蜒。

(2)记住字形,在写的时候哪些地方要注意的?这些词语会写吗?

(3)听写词语。

(4)对照屏幕或课本,批改一下。(全对的请举手)。

4、多媒体显示: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师;4月份正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联系前后文字,理解“明艳”的意思。

在这风景如画的季节里去游玩,作者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用愉快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指名读。

师:“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多像溪流的欢歌,谁来再读读?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谁来模拟一下,变换什么调子?

师: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啊。通过刚才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真是强。

过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三、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题目。

1、交流,(找出一些关键句、关键词)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2、多媒体显示:

(1)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2)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3)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4)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5)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指名读,相机板书: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我们读起来就好像跟随作者一起去游历。我们以后在写游记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齐读——移步换景。

四、学习“孔隙”部分(第5自然段)。

1、过渡:在这些景点中,你觉得最惊险的部分是哪一处?指名说。

2、小声读一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孔隙”有什么特点?

3、交流,板书:窄小。

师: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是怎样小的小船呢?(指名读   齐读)。

5、作者写船小,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生:孔隙的窄小)。

6、谁来读读这一句?(多媒体显示):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7、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师:双龙洞的这种独特的进洞方式是它的魅力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游玩。谁能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下怎样进出?(指名答)。

8、为什么不直接划着进去呢?(交流)再次体会“孔隙”的窄小。

9、师总结:作者寥寥数语,不仅向我们介绍这种独特的进洞方式,而且再次告诉我们,孔隙是多么的——(生齐语:窄小)也只有这样的小船才能安全地进出。同学们,有一句话说得好“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板书  齐读)。

同学们,据说啊,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晚年由于发福,被卡在中间,没能进入内洞游玩而留下遗憾。看来,游金华双龙洞,想进入内洞,还不能太胖哦。

10、我真不知道,躺在这样小的小船里,被拉进去的时候是什么感受?让我们聚焦这一段文字。(多媒体显示):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擦伤鼻子”)。

师:这样的文字在朗读时可不能着急,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哪些词语让我们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别放过它,划下来,读一读、品一品。    交流:

(1)“贴着”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相关句子。

是怎样“贴”的?直接说“全身每一处都贴着船底了”就行了,这句话不罗嗦吗?(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姿势是低得没法再低了)这说明孔隙是多么的——(生齐:窄小)。

(2)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11、齐读第5自然段。

五、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感受了孔隙的窄小,还知道了进出孔隙的独特的方式。

2、另外我们今后在写游记的时候,有2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即“移步换景和真实感受”。

3、这篇课文写作上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那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以及进入内洞后又见到了什么呢?留到下节课我们再讨论。

板书:

移步换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真实感受                          (窄小)。

详略得当                        。

(此教案为“区百优课”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四

知识:

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

技能:

能给课文分段,写出大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课件的功效,了解空隙的窄小。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

情感: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借助课件的展示,了解空隙和内洞的特点,了解作者以泉水为主线的写作特点。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排比的写法,描写内洞的景物。

二课时。

1、课件演示,看看双龙洞的画面。

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说说双龙洞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生齐读课题。

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双龙洞?

金华在什么地方呢?

课件资料,介绍山洞景点的一般特点。

认识作者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

3、再读课题,说说想了解关于双龙洞的哪些景物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同桌探究,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金华双龙洞的?

游览的顺序。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画出一张游览的线路图。

学生小组合作,画图。教师巡视。

交流,课件出示,学生核对,了解游览的顺序。

板书小结:入山-洞口和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游览顺序,练习分段,尝试概括段意。

5、学生练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读读课文,分段交流,再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节)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

第二段(第2-3节)介绍入山看到的美景。

第三段(第4节)介绍洞口的宽和外洞的大。

第四段(第5节)介绍孔隙的窄小。

第五段(第6-7节)介绍了作者游览内洞看到的景物。(内洞的黑、奇、大的特点。)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大声阅读。

罗甸 杜鹃 油桐 臀部 漆黑 石笋

2、手指比画,注意书写词语的同时,注意记住词语。

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出示同学描红的作品,评价与指导,加以鼓励。

3、指名当堂板演,书写生词。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指名学生读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习作情感。

3、练习背诵第5节。

1、回顾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2、说说自己了解了关于双龙洞的哪些特点?

3、过渡: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一下双龙洞。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交流。

1、学生读句子,说说作者在上山的路上看到了哪些美景?

课件出示山石、杜鹃、溪流等。

2、体会,细读句子。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练习朗读,注意该怎样读出语气。

过渡:着溪流是从哪里来的?

1、学生阅读,自学课文第三节。

2、全班交流,板书小结。

作者在洞口看到什么?

山势高,有气势。

外洞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句子解答,概括:很宽很大。

作者采用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外洞的特点?

数据、举例。

3、大家看看,泉水在外洞的什么位置?这儿的泉水又是从哪儿流过来的?

1、学生集体朗读。

2、说说这一节主要描写了哪个景物的什么特点?

交流,板书小结:

孔隙 窄小

3、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

提示:作者是怎样坐船的?经过时有怎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句子理解。

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镲伤鼻子。

挤压、稍微、撞破等词语,说明什么? 孔隙的窄小。

指导读句子,体会作者乘船的感受,体会孔隙的窄小。

4、指导学生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自己出示背诵,同桌互背。

1、学生自学第6、7节。

提示:作者到内洞又看到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

学生读句子,教师板书小结:

内洞:黑 奇 大

重点描写了哪方面的特点?(奇特)

自读,说说哪些景物最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2、课件逐步出示图片,学生展开联想,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石钟乳和石笋。

交流,表扬学生的想象力丰富。

3、重点句子的体会。

出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再加上”“即使……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感受石钟乳和石笋的美!

4、指导朗读课文。

5、在内洞有泉水吗?是从哪儿来的?

1、课文不管写什么景物,都写到泉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以泉水为主线,思路清晰,表达明确。

2、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写?我们学习作者的什么习作特点?

3、学习课文,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热爱祖国、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1、朗读课文,背诵第5节。

2、当一会导游,练习介绍金华双龙洞的一个景点。

3、按照游览的顺序,有详有略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五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以下是一篇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

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选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诵读法,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金华的双龙洞,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因此我在教这课时,创设了一个快乐夏令营,让同学们以夏令营队员的身份,去欣赏课文,并且以这条游览的主线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我还通过自己设计的过渡语,始终让学生沉浸于参加夏令营去游览双龙洞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把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的游览,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使他们感觉在身临其境的游览西沙群岛。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语言训练。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和点拨,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主要包括朗读整篇课文或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从数量上分析,其中自由朗读四次,集体朗读五次,个别朗读的次数更是充分。从质量上分析,我给了每个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接触文本,从而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文本,并产生对文本的独特认知。在各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学生朗读的增量体现较为明显。首先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我将从赏句入手,抓住体验,通过课件、诵读、动作、描述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读懂每句话。尝试阅读用欣赏的方式进行,学生对喜欢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有朗读的自主权,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要的教学环节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己通过学习、讨论来理解课文。学习课文时,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景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学习途径也可以自主选择,或朗读或表演或介绍等,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过多,对各个教学过程挖掘的深度不够;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不够,教学气氛不活跃。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脉络清晰,语言平时动人。但是,由于金华双龙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由于经历有限,孩子们对溶洞这一事物还不了解,要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龙洞的美,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就必须给孩子们一个对溶洞的感性认识。这就必须借助于多媒体了。

我在教学中按游览路线带学生学习外洞、孔隙、内洞的时候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图片、录象出示的时机没有把握好。语文学科还重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图象资料出示过早,学生就会忽略对语言的体会和理解,直接看图就知道了。所以应该出在学生理解、感悟完文本,用图象去验证他们的体验,此时看过后会对文字有更深的体会。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语文学科中要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这样才会有实效性。

另外,除了多媒体的运用外,还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学习“孔隙”一段时,学生问我:“老师,我怎么感觉不到孔隙象大家说的那样低矮呢?”为了节省时间,这时我马上把孔隙的录象放给孩子看,然后问他感受到了吗?学生只好点头。课后我细细琢磨之后,才觉得当时的处理十分草率,放掉了一个绝好的教学契机。如果我让他细细读文章,然后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来品味,肯定比直接看要更有收获。这也同样犯了我在“反思一”中提到的问题。这种情况说明我在教学中面对突发的学生提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了以上两点在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成功之外,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的比较成功之处是:及时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动笔写一段话。例如,在讲解内洞墙壁上的一段文字是这样的:“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我及时抓住这个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机会,让同学们带上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在内洞的石壁上可能还回有什么样的图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十分惊人的,在短短的6、7分钟内,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想象写出一小段文字,锻炼了自己的动笔写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有得有失,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讲好自己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付出巨大的辛苦,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努力的还不够。在今后的课堂上要有意识地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六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课时。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复习词语卡。

进入天山雪峰雪水。

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森林日影水声美。

走进深处溪流野花。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七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孔隙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

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

6、学法小结: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理解"进"。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教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2、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体会感情: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六、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课时任务:

课上到这儿就结束了。这节课我们不仅弄清楚了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那些地方,还弄清楚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出洞的呢?此外,作者从上山到进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双龙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八

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两课时。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感悟句子: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

(明艳)(突兀)(大)(窄)(黑奇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十九

1、了解作者在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2、了解一些句子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学习抓住特点定景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孔隙窄小”和洞内景物“有点像……”

读读想想议议练练。

电教片、投影仪、小黑板。

(一)、复习。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二)、学习二——五段。

1、自由朗读二、三、四、五段,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2、小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第三段:外洞。

1、外洞洞口有什么特点?(拱形、宽)作者是怎样写的?(比喻)。

2、理解词“突兀森郁”

3、这节最后一句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写泉水,这条水线串联全文。与下一小节紧密相连)。

4、齐读第二段。

第四段:从外洞进入内洞。

1、默读第四段。

2、口述作者怎样进入内洞?出示电教片,抽动片演示。

3、这小节共九句话,每句写什么?注意各句之间的联系。

4、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矮:小般进出靠工人拉,人卧在船内;险:左右和上方的石头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5、指导读好句子。

第五段:内洞。

1、默读思考:内洞有什么特点?(黑、奇、大)。

2、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黑、奇、大的句子。

3、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为什么说有点像?到底是像还是不像?

4、看电教片:认识石钟乳、石笋。

小结:双龙洞无论是外洞、孔隙、内洞景色各异,都值得观赏,这是全文的中心。

(三)、质疑。

1、第三小节似乎和题目不符。

(这小节写溪水的样子、流速、声音,它是串联全文的另一线索)。

2、用直线划出文中水线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师提示:叶老出洞后又沿着溪水拾贝而上,去玩赏上洞——冰湖洞去了。

(六)、作业 (见教室下发资料)。

映山红、油桐(白)、砂土(粉红)、新绿(或浓或淡)。

路上溪流(宽窄缓急)。

溪声(变换调子)。

高、突兀森郁。

洞口宽、像桥洞。

外洞仿佛大会堂。

……或是……热爱大自然。

(观察抓住特点)。

窄容得下两人。

孔隙矮贴。

险挤、压、撞、擦。

黑一团漆黑、昏暗。

内洞奇双龙、石钟乳、石笋。

大比外洞大、有十来进房子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二十

(一)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板书:山路美)。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板书:宽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板书:孔隙)。

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板书:险)。

(五)背诵第四段。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一课时(汇总21篇)篇二十一

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

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一导入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

1.洞口宽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1)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

(2)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3)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

(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2)洞顶的双龙。

(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过渡: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5)把句子补充完整。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6)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

(3)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很丰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知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工作报告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可以向上级领导及同事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工作报告,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报告样本,希望对大家有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xx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小编精选了一些热门话题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话题的内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经历了许多工作挑战和机遇,月工作总结能够让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准备。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
幼儿园中班的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看看下面的一些幼儿园中班的作文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活动目标:1、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
初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小编希望这些教案范文能够激发大家的教学创造力,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1、认识“乌”、“鸦”等
应聘申请书是求职者向招聘单位提交的一种书面材料,用于介绍自己的能力和经历。申请书是向某个机构或组织递交申请以获得特定机会或资助的一种书面材料,撰写申请书是向评审
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能够更好地吸取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工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达到工作的最佳效果。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工作计划书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编写出优秀的工作计划。
适当参考其他人的优秀申请书,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借鉴和创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领导:我叫xxx,于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小编将分享几篇关于心得体会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工作更加顺畅和有序。附上的规章制度范文是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所得出的较为完备和实用的方案。4.团结协作,友家互助!即日起执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方式,帮助我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还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月工作总结。
通过开学典礼,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接下来,请听一下著名校友在开学典礼上的精彩发言,对广大学子来说具有重要
祝福语是表达美好祝愿、祝福他人健康、快乐等心愿的语句,它可以在各种场合中使用,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独特的祝福语,希望你们
合同协议可以为双方提供法律保护,避免出现争议和纠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例,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编号:。委托人(以下简称甲方):身份
劳务的提供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劳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第二条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
自查报告的撰写可以增强我们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新意识。我镇机关废纸、废文件的回收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_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
范文范本是一种简洁明快、内容充实的文本,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写作特点。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我部消防安全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项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月工作总结了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
在演讲稿中,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和感情色彩,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和演讲起到指导作用。
在述职报告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工作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进步。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进行学习和参考。20xx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对象,但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工段(班)作
在工作中,不仅要干好活,更要善于总结,写一份精彩的述职报告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出色的述职报告范文总结了优秀员工的工作思路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撰写述职报告可以梳理思路、加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由于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和职责不同,这里收集了一些多样化的述职报告范文。1.学期初,我
技术合同是双方就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方面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技术合同的要点,下面是一些实例分析。合同号:签约日期:签约地点:鉴于乙方拥有合
在现代社会,租赁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和普遍的方式,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无论您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您是长期租赁还是短期租赁,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定制化的租赁解决方案。
教师工作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领导:您好!一年来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所经历的事物、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得,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
一个成功的发言稿不仅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还要具备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这些发言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听众。军训后的国庆长假
销售工作总结可以记录下每个销售人员的个人成长与进步,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如下是一些销售工作总结的案例,供大家参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进。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质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美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
通过制定工作计划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作方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计划表示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1)、针对4-10岁孩子集
读书心得是我们对读过的书籍进行总结和思考后的产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读书心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范
策划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被执行。以下是一些策划方案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今年是大学院20xx年跨年晚会活动,这在
发言稿不仅是演讲的必备工具,也是展示自己才华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窗口。发言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影响力,在社交场合更加
转正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在转正过程中所取得进步和成长的总结和赞扬。在下面这些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下面是一些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只要打电话找钱
通过写检讨书,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改正和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检讨书,他们通过反思和总结实现了自身的改变和进步。尊敬的xx:你
心得体会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都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工作计划书是一个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工作的重要工具。工作计划书的可参考范文多种多样,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本学期我继续担任本年级的班主
辞职报告是表达自己决定离开公司的一种正式方式,它可以总结自己在公司的工作表现和经验。下面是一些辞职报告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辞职报告。
教学工作计划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下面是一份精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
公司是一个由一群有着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组织体,它承载着员工的期望和希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决策机制建立指南,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认真学习领会和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和思
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写一份精彩的更多申请书都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了解了一些更多申请书的写作要点后,以下是一些实例供大家参考。各级政府、领导:我叫,系炎陵县鹿原镇
述职报告是对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书面材料。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尊敬的院学生会委员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他人交流和对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著名作家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有所帮助。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
学期总结是一个学期最后的重要内容,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提高。请大家阅读以下学期总结范文,了解一些写作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并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看看以下这些学期工作计划的经验总结,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自己的
幼儿园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对于家长活动开放活动已经圆
公司是一个组织形式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公司形式。以下是一些来自行业领先公司的商业智慧,供大家参考借鉴。xx年也是我们xx极具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能够更好地向他人展示我们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可以作为我们自己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一个星期的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
演讲稿既可以是为了向听众传达某种信息,也可以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同志们:自从加入村官这个队伍以来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得失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作为一名晋中市政协
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对所要写的主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启示。
辞职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离职意图和对公司的感谢之情。如果你对如何写一份完美的辞职报告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制定销售工作计划可以使销售人员更加专注和有目标地开展销售活动。我找到了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范例和模板,这些范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销售计划,实现销售目标。
总结范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分类和使用,包括学术总结、工作总结、活动总结等。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学习的总结参考,希望能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春上柳梢风景秀,
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止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论文和学术研究,供大家了解和参考。借款合同,是当事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对撰写工作计划书还不够熟悉,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要把工作计画当作是交
写计划书范文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确保每个目标和行动步骤都具备可实施性和可衡量性。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您的计划书写作有所启发
最后,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更是对团队协作和整体工作效果的一种评估和反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演讲稿的内容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如教育、政治、文化、科技等,具有广泛的话题选择范围。这是一份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演讲稿,希望能够为你的演讲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运动会是促进学校师生之间交流和凝聚力的好方式,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请大家阅读以下的运动会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借鉴。老师们、同学们:
前台需要具备较高的亲和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便能够与同事和客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前台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在你们的工作中起到一些帮助和指导。
保险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保险公司或个人从事保险相关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在不同的保险业务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也面临了各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视角和写作方式。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次自我评估,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各项工作已步入正
承包合同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需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等对待。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承包合同的实例和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包工头们编写
元宵节是一个传递爱意的节日,情侣们会选择这一天一起赏花灯、共度浪漫时光。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元宵节总结,它们涵盖了不同层面的观点和想法。下午,老爸和妈妈一早就把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亲爱的村民朋友们:改善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体的特点和规律。小编精选的这些总结范文都经过精心筛选,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全国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新的世纪,我们渴望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水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个人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家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有幸成为今天活动的主持人,欢迎各位的到来。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见!祝各位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共同:大家晚上好!男:又是瑞雪飘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促进大家的思考和提高。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困惑和反思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和启发。两个专项行动教师心
它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深入反思,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陈述问题:我在团队合作中经常表现独断专行,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反思原因:个人主义思维和缺乏沟通技巧。
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课程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来看看下面这些幼儿园中班的总结范文,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告别了我们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迎来了,
销售工作总结也是对销售策略的反思,通过总结得出有效的销售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销售工作提供指导。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成功销售人员的经验总结。
在小班教学中,教案起着指导教师教学和评价学生学习的作用。小班教案范文展示了一个有效教学过程的概括和总结,供教师参考和借鉴。1、讲述在前,故事在后。我在设计这一活
在教学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客观评价自己在教学上的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希望大家在写教学工作总结时,可以借鉴这些范文中的精华和亮点,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工作总结是在一学年内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其他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材料,能够帮助教师反思自身的工作表现,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学期即将结
工作计划书是在工作中对今后一段时间的计划和安排进行书面化的一种文件,它能够帮助我们规划好工作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书范例,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活动策划需要合理安排预算,确保活动所需的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成本。下面的活动策划范文中包含了详细的策划思路和实施步骤,供大家参考。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详细的范文和写作指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在某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总结。接下来是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对于某个问题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
在面试或交际场合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自我介绍,以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自我介绍样板,这些范文注重专业性和个人特点的展示,有助于你写出更好的自我介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感受、领悟和得失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成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收获和成长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提升。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在教育孩子上,每个
在学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在不同学科、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进而找到提高的方法和路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学期工作总结的范文,或许能对你的
通过学期计划,我们可以明确自己每个学科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制定学期计划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开学典礼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为学生们带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希望以上的开学典礼范文和资料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启示,让我们一起为新
开学典礼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是对新学期目标的宣示和对学生的鼓励。从第三部分中随机选择一条:以下是一些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宣布的新的学期目标和发展计划,让我们一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到的感悟和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些游学交流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的收获和感悟。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他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这将对我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近年来,培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
月工作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工作,还能帮助我们制定下一个月工作的计划。通过学习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总结方式,提升自身的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