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案模板的设计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您一些灵感和思路。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一
《望庐山瀑布》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的第二首诗,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本单元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和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并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古诗的朗读方法。
在了解学情和本单元特点的基础上,我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学写“炉、烟”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画面激活想象、感受诗意,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韵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积累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熟读成诵。
借助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
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品读感悟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精心准备了每一张幻灯片,利用长短符号、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品味诗情画意。
依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上,主要通过“看、听、想、说、读”等活动,让学生使用“批注、自主探究”等方法去观察、去想象、去积累、去使用语言、去感受古诗韵律之美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
1、导入环节:
一部分学生没看见过瀑布,瀑布图片的播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同时,利用图片识记“瀑布”两个生字,相信孩子们印象会更深刻。
2、解诗题、知诗人:
教学时,我借用给“望”组词这个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望”在这里是远看的意思。接着提问:诗人远看什么呢?进而引出诗题的意思。
3、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4、认好生字:
依据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我先让学生借用拼音认读字词,在词中记。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记忆它们的字形。学生介绍完自己的方法之后,出示不同情境的词语,复现生字,加强巩固。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地第17课中的一首古诗。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下面我将对教材、教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诗趣。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播放影片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俊美秀丽的面容。看过之后再启发学生谈谈,你对庐山有什么印象?这样就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初读古诗感知“美”
1.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指名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通过这几次的朗读,正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汇报。
3.再默读古诗,利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4.同桌交流收获,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读古诗,品味“美”
1.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
(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香炉峰产生了紫烟。
整句翻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云雾弥漫,阳光透过,就好像紫色的烟雾在环绕着。
(3)出示紫烟环绕山峰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解释更加明显直接,容易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场景的优美。
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遥”说明诗人从远处看,观赏距离之远。“挂”是悬挂的意思。
整句翻译:远远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好像有三千尺。此时告诉学生夸张的修辞并不是实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叹。
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银河。“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说明了瀑布的雄伟壮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来说说,你觉得瀑布还像什么。
(3)出示图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
2.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在逐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古诗的学习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体感受诗意。化零为整,让学生掌握诗歌大意。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第四步,拓展迁移,深化“美”
语文教学只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写庐山的诗篇,让学生赏读。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三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望庐山瀑布》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五组课文,这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疑”3个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以读代讲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
第一步、以旧引新,了解作者。
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进一步了解诗人李白。
第二步、解诗题,观风景。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亲眼目睹了庐山云雾的变幻莫测和庐山那俊秀的面容,能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本诗的学习。
第三步、读古诗,明诗意。
通过初读古诗,识记字词,疏通句读,让学生把故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有节奏感。接下来通过细细品读古诗,理解诗意。让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课件理解“生紫烟”;“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诵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
第四步、悟诗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朗读背诵,强化对庐山瀑布的印象。
整节课贯穿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感情——朗读背诵,最后通过拓展延伸体会诗人的写作手法,为作业的完成做铺垫。
1、由于对学生不够了解,总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有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课堂的生成处理的不够娴熟,对学生的发言没做到中肯的、带鼓励性的评价。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有限,课件动画效果欠佳,有些想法不能通过课件充分的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遗憾的地方还很多。我觉得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学习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是我以后前进的方向。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四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
教学。
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杜老师采用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杜老师还制作了相关课件,把瀑布的图片、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杜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三步教学:第一、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明诗意,悟诗情;第。
三、
课外延伸,感悟积累。小组汇报抓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并由几个关键词体会诗人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由此延伸出多首诗句让学生积累,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首诗,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建议:教学古诗抓重点字词时应真正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不能一带而过;积累相关古诗也应有效,如体会李白的诗的浪漫主义风格,可用《夜宿山寺》进一步验证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用徐凝的《庐山瀑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引入苏轼的《戏徐凝瀑布诗》。将徐凝的诗与李白的作比较,再引入苏轼的评价,突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点,理解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五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的第二首诗,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本单元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和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并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古诗的朗读方法。
在了解学情和本单元特点的基础上,我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学写“炉、烟”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画面激活想象、感受诗意,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韵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积累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熟读成诵。
借助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
二、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品读感悟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精心准备了每一张幻灯片,利用长短符号、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品味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
依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上,主要通过“看、听、想、说、读”等活动,让学生使用“批注、自主探究”等方法去观察、去想象、去积累、去使用语言、去感受古诗韵律之美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一部分学生没看见过瀑布,瀑布图片的播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同时,利用图片识记“瀑布”两个生字,相信孩子们印象会更深刻。
2、解诗题、知诗人:
教学时,我借用给“望”组词这个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望”在这里是远看的意思。接着提问:诗人远看什么呢?进而引出诗题的意思。
3、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4、认好生字:
依据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我先让学生借用拼音认读字词,在词中记。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记忆它们的字形。学生介绍完自己的方法之后,出示不同情境的词语,复现生字,加强巩固。
5、写好生字:
这节课,我着重指导学生书写“炉、烟”两个火字部的生字,通过这两个字学习一类字。
6、品读古诗:
在教学前两行诗时,学生通过观察、自读,感受画面和诗句内容,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学生边说、我边画,帮学生构建一幅完整的画面,以便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
后两行诗,则借助图片和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7、最后,让学生在抒发情感的基础上再词按平长仄短的方式读古诗,把情用读表达出来,以读悟情。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文化需要传承,古诗教学就是很好的一种载体,在这方面,我也是初探,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改进,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六
听了刘老师的这堂《望庐山瀑布》,让人印象深刻。整堂课流程非常清晰,刘老师的教态也十分自然。其中有几方面值得学习:
1.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美丽风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调动了学生对庐山风景的向往,为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作下铺垫。
2.古诗的语言是凝练的,刘老师紧扣诗中的关键词“香炉、前川、三千尺”等,尤其是其中对“生、升”这两个字的辨析,“生”不光光是往上升,还有不断的产生,对词语的解释非常的到位。
3.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板贴和视频使艰涩难懂的诗句形象化、直观化。
值得商榷的地方是:
1.这首诗的侧重点应该是三、四两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三四句的理解还是不到位的。
在学生画好瀑布后,在点评画的好坏时,都是老师在点评,你为什么画的这么长、这么宽,这里应该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还有板画的颜色不够亮,长宽看得不太清楚,所以在教具的选择上,能否给学生准备好“长的、短的、宽的、窄的”不同瀑布,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然后联系前后诗句,如“三千尺、望、远看”等。
文档为doc格式。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七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诗趣。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播放影片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俊美秀丽的面容。看过之后再启发学生谈谈,你对庐山有什么印象?这样就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初读古诗感知“美”
1.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指名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通过这几次的朗读,正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汇报。
3.再默读古诗,利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4.同桌交流收获,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读古诗,品味“美”
1.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
(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香炉峰产生了紫烟。
整句翻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云雾弥漫,阳光透过,就好像紫色的烟雾在环绕着。
(3)出示紫烟环绕山峰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解释更加明显直接,容易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场景的优美。
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遥”说明诗人从远处看,观赏距离之远。“挂”是悬挂的意思。
整句翻译:远远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好像有三千尺。此时告诉学生夸张的修辞并不是实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叹。
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银河。“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说明了瀑布的雄伟壮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来说说,你觉得瀑布还像什么。
(3)出示图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
2.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在逐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古诗的学习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体感受诗意。化零为整,让学生掌握诗歌大意。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第四步,拓展迁移,深化“美”
语文教学只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写庐山的诗篇,让学生赏读。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八
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课堂上,由庐山风光的短篇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陈老师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陈老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庐山瀑布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在这节课后与陈老师的交流中提到,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有没有必要让他知道关于诗人的情况。我个人想法是不仅应该让孩子了解诗人,而且还应该让孩子了解有关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一些背景。古人云:“知其诗,不知其时可乎?知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可见对于诗人及其诗人所作这首时的时代背景孩子是应该知道的。这是这节课中所留下的遗憾。希望她在以后的教学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九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说教法。
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诗趣。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播放影片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俊美秀丽的面容。看过之后再启发学生谈谈,你对庐山有什么印象?这样就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初读古诗感知“美”
1.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指名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通过这几次的朗读,正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汇报。
3.再默读古诗,利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4.同桌交流收获,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读古诗,品味“美”
1.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
(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香炉峰产生了紫烟。
整句翻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云雾弥漫,阳光透过,就好像紫色的烟雾在环绕着。
(3)出示紫烟环绕山峰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解释更加明显直接,容易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场景的优美。
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遥”说明诗人从远处看,观赏距离之远。“挂”是悬挂的意思。
整句翻译:远远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好像有三千尺。此时告诉学生夸张的修辞并不是实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叹。
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银河。“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说明了瀑布的雄伟壮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来说说,你觉得瀑布还像什么。
(3)出示图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
2.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在逐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古诗的学习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体感受诗意。化零为整,让学生掌握诗歌大意。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第四步,拓展迁移,深化“美”
语文教学只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写庐山的诗篇,让学生赏读。
五、说板书。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的第二首诗,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本单元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和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并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古诗的朗读方法。
在了解学情和本单元特点的基础上,我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学写“炉、烟”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画面激活想象、感受诗意,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韵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积累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熟读成诵。
借助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
二、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品读感悟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精心准备了每一张幻灯片,利用长短符号、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品味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
依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上,主要通过“看、听、想、说、读”等活动,让学生使用“批注、自主探究”等方法去观察、去想象、去积累、去使用语言、去感受古诗韵律之美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一部分学生没看见过瀑布,瀑布图片的播放,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同时,利用图片识记“瀑布”两个生字,相信孩子们印象会更深刻。
2、解诗题、知诗人:
教学时,我借用给“望”组词这个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望”在这里是远看的意思。接着提问:诗人远看什么呢?进而引出诗题的意思。
3、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4、认好生字:
依据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我先让学生借用拼音认读字词,在词中记。识记生字的过程,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记忆它们的字形。学生介绍完自己的方法之后,出示不同情境的词语,复现生字,加强巩固。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一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了解瀑布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
1、学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当课刚开始的时候,我想让孩子们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瀑布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你看到这些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说一说)很美、很壮观、很好看等等,学生就体会到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接着就是重点学习这首诗。让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笔画配合手势或图片理解“生紫烟”;“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最后介绍作者。这么美丽的诗歌是谁写的呢?你对李白了解多少?你还学过他的什么诗歌?结合以前学过的诗句和拓展诗《秋浦歌》体会李白夸张写法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李白。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二
听了刘老师的这堂《望庐山瀑布》,让人印象深刻。整堂课流程非常清晰,刘老师的教态也十分自然。其中有几方面值得学习:
1.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美丽风光。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调动了学生对庐山风景的向往,为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作下铺垫。
2.古诗的语言是凝练的,刘老师紧扣诗中的关键词“香炉、前川、三千尺”等,尤其是其中对“生、升”这两个字的辨析,“生”不光光是往上升,还有不断的产生,对词语的解释非常的到位。
3.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板贴和视频使艰涩难懂的诗句形象化、直观化。
值得商榷的地方是:
这首诗的侧重点应该是三、四两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三四句的理解还是不到位的。
在学生画好瀑布后,在点评画的好坏时,都是老师在点评,你为什么画的这么长、这么宽,这里应该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还有板画的颜色不够亮,长宽看得不太清楚,所以在教具的选择上,能否给学生准备好“长的、短的、宽的、窄的”不同瀑布,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然后联系前后诗句,如“三千尺、望、远看”等。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三
庐山,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庐山因瀑布而有名,瀑布因长而有名。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赞美它的悠长和壮观。
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是“洁白无瑕”的。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愈来愈密,色彩愈来愈绿,而瀑布声也是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接着便像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好像在欢呼自己的愉快。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的扑了下来,像一头头小狮子,令人又惊又喜。
在“银河”中失散的水花,好像还不愿过早的溜走,他们像长了一双翅膀的小精灵,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好一派壮丽的景象啊!水花儿玩累了,便主动打着降落伞飘下来了,落在“琴弦”上,奏出了悦耳动听的乐曲。我像漂浮在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人被那乐声陶醉了,我的心也醉了。
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着瀑布的水花像赛车从轨道上疾驰而下。
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彩虹中的庐山瀑布更美,更动人。
庐山瀑布的魅力是永恒的,它的美丽永远令人心醉。
说起瀑布,便会想起一座名山――庐山。那可真是个旅游胜地,庐山的壮丽和瀑布的壮观令我至今都忘不了。
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累!山高,也是庐山壮丽的一大元素,再者,就是三叠泉瀑布了。
三叠泉水泉瀑布最壮丽的景观,也可以说,庐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三叠泉瀑布。在没有出发之前读过了一遍《望庐山瀑布》我不以为然,以为在三叠泉瀑布只是三道阻崖罢了,可到了那里,我却惊呆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足以让人震惊,更何况它是这么的美妙!瀑布由上而至,在瀑布下观望,便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瀑布像一条大水帘似的挂在半空,所有的河水从半空跌落,仿佛是一位穿着金光闪闪的衣服的仙女被人一推,落入水里,随着水而飘流到了悬崖,跌落再跌落,无力地挣扎,却无济于事,最后经历了三个水涯,终于化作珍珠,飘在河里。猛然,一道水帘猛冲下来,就像一位将军冲向战场,又跌入河中,溅起了一个个洁水的水圈。那声音势如千军万马,轰鸣般地继续作战。
朋友们,你们是否也被庐山瀑布这种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精神感动了呢?心动不如行动,欢迎你们来参观庐山瀑布!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西庐山。
7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庐山的飞云宾馆。7月29日早上,我们从宾馆出发,乘坐出租车,去我们来庐山游玩的第一站——著名的庐山瀑布。由于我那天早晨是高烧38度,开始情绪不是非常高,但一听说要去庐山瀑布,就在宾馆里精神百倍,信心十足。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含鄱口,沿着林荫道步行了大约10分钟,一路走来,游客不断,风景秀美,我看到路旁都是卖纪念品的小摊子,有帽子、文化衫和一些土特产。
沿着石级,我来到了山脚下的潭水边,我看到很多游客在划橡皮艇,我就和爸爸租了一个橡皮艇,在水面上划起来。我和爸爸把橡皮艇划到了离瀑布最近的地方,还让妈妈给我们拍照呢。我感受着这美丽的景色,加上溅起的水花,心情无比的舒畅。不知不觉中,规定的时间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庐山瀑布。
虽然游览庐山瀑布的时间很短暂,但这美丽的景色简直是让我沉醉,让我痴迷,让我永久难忘!
几年前我和老爸去香炉峰看庐山瀑布。虽然已隔了很久但是庐山的秀丽与瀑布的壮丽令我终生难忘。
那天我们去爬香炉峰是天空下起了喜雨,但是因为这一点困难就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的却有些令人失望,我们和其他的游客便慢慢的向峰顶爬去,不过这朦胧的细雨到真是给这本来就像仙境一般的香炉峰怎添了几分抚媚的神韵。山路弯弯的,高高低低不平。我们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一天条笔直的山路直插云霄,忽然我看到一条白色的银带,啊!瀑布!我大喊了一声。飞快的跑了过去。
当我气喘吁吁的得爬上香炉峰的时候,庐山的群峰,环绕在云雾之中撕毁伸手便可以摸到云,让我感叹大自然那卓越的创造力,没有丝毫杂质,浑然天成。我想我们也应感谢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能让我们观赏到如此奇景。抬头看瀑布,水哗哗的笔直的流下。我顿时感到一股无名的清泉油然心生。我想李白的那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比也是在此时此景之下,有心而生所作,是呀!只有亲历一些事情才能写出最美妙的诗!
虽然细雨还在下,但是着绵绵的细雨仿佛能净化人们的心灵,可以洗去城市之中的那颗疲惫不堪的心。这绵绵的细雨也仿佛给庐山挂上一张天然、纯真的雨帘,一瞬间将庐山的美展现在每一位游客面前。临淋尽至、毫无保留!!!令人如痴如醉!!!看着这如诗入画的景色,我抛却了城市之中所有烦恼,只是在尽情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清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李白笔下的瀑布是不是很令人神往呢?告诉你,它叫“三叠泉”。当地人都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今天,我可要去见识见识了。
在巴士中我就听广播里描述三叠泉:“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催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俗话说:“苦尽甘来”。我气喘如牛地爬完台阶,那美景令我啧啧称赞。青山怀抱中,一条“玉带”高挂顶峰,如白练泻下,像玉龙俯冲,又似银河落入凡尘。为胜利和壮景伴奏的则是那震撼人心的巨大水声,如雷公唱歌,响彻云霄。晶莹剔透的水珠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从“玉龙”里跳出来,向着碧空腾飞而去,有如抛珠溅玉,气势磅礴,让人无不为大自然的手艺所折服。面对如此美景,我觉得所有劳累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撼人魂魄的三叠泉,真是名副其实的“庐山风光代表之首”啊!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四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改写: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来到了庐山爬山,到了庐山当然是要看香炉峰大瀑布的了,我早就听说了香炉峰瀑布的大名了。古人还传说,这香炉峰瀑布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
我来到了那里一看,香炉峰上雾气满天,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使雾气看上去好象变成了紫色的烟雾,而那瀑布看起来则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急急的水流从天而降,飞快地奔泻下来,势不可当,声音震耳欲聋,往上看,只能看见云、雾气、但却看不见顶,大概是被云给遮住了,真让人觉得,那从天而降的瀑布是银河从九重天(天的最高一层)上掉落下来的呢!
这真是一副美景,山顶有紫烟周绕,山上树木繁茂,山间有瀑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真是一副独具一格的山水画,使看的人如入仙境一般。我就灵感大发,因此,我把我看到的壮丽景色,作成一首诗写了下来,这就是《》。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五
星期六的清晨,李白去到了庐山风景区,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泉水叮咚叮咚地作响……你知道吗,更为壮观的是那庐山的瀑布啊!
你们看,揉着他那双还没睡醒的大眼睛,又懒洋洋地伸了几个大懒腰的太阳公公要去上班了。李白发现,那一层层白茫茫的雾围绕在香炉山旁边,让山峰若隐若现。而薄雾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好像变成了一阵阵紫烟,非常的好看。
远远望去,能看见一条隐隐约约的瀑布,它就像山姐姐的围巾一样围绕在她的脖子上。看呐,瀑布奋力一冲,就像箭一样,“嗖”的一下落入河流中,速度比光还要快。它冲下来的那一刻,水面溅起水花,水花溅到了李白身上,他感觉轻爽极了!此时,一条夺目的彩虹出现在山间,太美了,此时此刻的美景无处能敌。
李白陶醉其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简直是仙境啊!我回去就要作诗,把它的美用诗词表达出来。”而诗名他都想好了,就叫《》!
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李白依依不舍地跟庐山告别,庐山的身影早已刻在了李白的心中……。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六
作者:徐凝。
原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简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作者介绍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七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
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
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诗曰: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一:
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着各种神奇美丽的景观。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热情的诗笔描绘她们,讴歌她们,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吟咏祖国名山胜水的文学瑰宝。我们热爱祖国的深情,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这些精彩的诗篇唤起和强化了的。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七绝名作《望庐山瀑布》,就是这样一首千古绝唱。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在庐山隐居过一段时间。这首诗,写的便是庐山的香炉峰瀑布。
起句用渐引法,未写瀑布,先写瀑布所处的环境。香炉峰,因山峰尖圆,形似古代的博山香炉而得名。太阳照耀着香炉峰,白色的山岚被染成了紫色。由于句格的限制,无法照实直说“日照香炉峰”,只能略去“峰”字。但一字之省,却获得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在阳光的作用下,一尊硕大无朋的“香炉”竟冉冉升腾起缕缕紫色的烟气!紫烟、紫气,在古人心目中,是仙气,是瑞气,何等壮丽,何等祥和!落笔不凡,先声夺人。而这紫烟、紫气,多半是由瀑布的水汽所构成。因此,虽未直接写瀑布,而瀑布已隐于其中。
次句步入正题。“遥看”缴出题中那个“望”字。“挂前川”,有人直译为“挂在前方的河面上”,但按常理,应该说瀑布“挂在前方的峰面上”才对。于是又有人演绎为“挂在前方的山川间”。但原诗只说“前川”,并未提到“前山”!因此,这两种理解都不合适。笔者以为,此句不能用散文句法读,它是典型的诗的语言,应解读为前方的瀑布是“挂”着的“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篇曰“瀑布乘岩,悬河注壑”,称“瀑布”为“悬河”,“悬”者“挂”也,“河”者“川”也,可见李白诗实有所本。一“挂”字炼得极好,再没有第二个字能比它更形象,更生动,更贴切!
第三句,进一步写出瀑布的速度、力量与气势,真神来之笔!“三千尺”是文学夸张,极言其高其长。就物理世界而言,任何一条瀑布都不可能有这样大的落差;但在文学世界,非如此不足以蔚为壮观,震撼读者。这便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末句驰骋想象,将瀑布比作从天而降的银河。“银河”不是河,是无数星辰因密集排列而形成的一条光带。但古人既拟之以“河”,正不妨沿着这一思路继续作形象思维:是河便有水,那便是瀑布的源头了。“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层,故称。当我们还沉醉在那壮美的诗境里流连忘返,诗人已为他的杰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李白之前,对于瀑布的`文学描写,还从来没有过这样梦幻般的艺术构思!身在人间,想落天外。其诗每每能凭藉天才的创造力,沟通天人两界,李太白真不愧为“诗仙”!
赏析二:
《望庐山瀑布》诗中有奇特的夸张、飞腾的想象的妙用;有磅礴的气势、壮观的画面的勾勒;有高远的意境、雄奇的景界的展示……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绝。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诗的特点,运用通感手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领略大自然的壮观奇景和诗人发自肺腑的感受。
1、从视觉方面感知色彩鲜明的静态画面:红日高照,奇峰披翠,紫烟缭绕,瀑布高悬,飞花碎玉;在阳光的照耀下,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交织融汇,多姿多彩尽铺山间;光与色的互相辉映,色与景的和谐搭配,使画面格外明丽,秀色可人。
2、从听觉方面感受庐山瀑布飞流冲撞的赫赫声势的动感画面:银瀑飞泄,气势涌动,如雷贯耳,令人惊叹。
3、从嗅觉方面品位庐山香炉峰景象的奇特:艳阳下,云遮雾绕的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宛如一座巨大的香炉升腾着燎人的香气,叫人心醉。双关手法的运用,把香炉峰奇特的景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叹服。
4、从空间方面拓展想象:高峰耸立,直插蓝天,生机勃勃的绿叶似翡翠,如宝石点缀在天幕;瀑流飞动,上接九重天际,下连滔滔碧水,天、水、山、川浑然一体,无比高远广阔。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十九
2、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
直接学习生字:庐、瀑:
课题里就有2个需要我们认识的生字,谁已经认识了,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瀑”的?
3、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点出:“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望是怎样的看?——远看)
4、说说自己见过的瀑布?——出示“瀑布图”
1、出示古诗。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读古诗并随机学习生字
自学提示:
(1)读一读这首诗,小组合作说说哪句诗给你印象最深刻?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3、交流:
说印象最深的那句。顺机引导学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1)理解飞快的意思。
(2)“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3)引出“疑”字的不同的说法(“好似、可能是、如同、就像是”。)
师: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
(4)小拓展: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己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一些夸张的诗句——当场积累背诵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
(5)交流疑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如: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因为这里还有产生的意思,所以用学生的“生”。)
(6)朗读指导:
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能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4、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生紫烟”、“挂前川”。)
5、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再次练读――加动作吟诵――集体背诵)
师:诗人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实际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板书——悟诗情)——前面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概意思,就叫——板书:明诗意。
7、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其中一种方法:齐念一次,下节课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学习第二首古诗!
1、出示:炉、烟、流、银,发现什么特点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点评
背诵古诗,并把古诗的内容改写成一篇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专业20篇)篇二十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是:认识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进而让学生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这样教学体现扶放结合的原则。
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并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主动质疑,积极释疑,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思维的空间,自主感悟、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有:做游戏读词、同桌评价、朗读、小组讨论、想象等。
(见教案)。
板书设计:
挂图。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