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大班中,学校会借助各种活动和游戏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大班的教材推荐和教学资源分享,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一
1.出示实物(粽子),引发幼儿兴趣。
2.初步了解端午节。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重点引导幼儿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阴历的五月五日。
给幼儿讲《端午节的传说》,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为端午节。
师:端午节那天,人们都有那些风俗习惯?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那天人们有很多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制作香囊。
5.体验包粽子。
(1)让幼儿用长方形纸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纸绕并进行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2)展示作品并评价。
6.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二
经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幼儿在进取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欢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我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经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主题:庆缤纷“六一”展幼儿风采享成长欢乐
口号:“我能行,我努力,我真棒!”
1、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
2、活动地点:xx超市门前
3、参与人员:全园幼儿、家长、教师
4、总策划:园长
5、安全工作:各班班主任
6、主持人:教师主持,幼儿主持
1、园长及领导代表讲话。
2、幼儿文艺汇演。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我能行,我努力,我真棒!”)。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1)排练歌表演节目(四月中旬选定节目)
(2)注意收集制作小品道具的废旧物品(纸盒及其它相应材料)
(3)各班调动家长的进取性,邀请家长参与文艺演出。
3、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4、利用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一)庆祝大会
1、入场18:30以前完成(各班按指定位置坐好,主持人开场白)
2、园长讲话和领导发言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三
一、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二、幼儿表演: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三、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四、亲子手工制作:手印画“大手牵小手”。
五、进行《击鼓传花》游戏: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六、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七、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跳绳比赛》、《针线活》、《蜈蚣竞走》。
八、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
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奖励机制:班级老师利用即时贴制作形状,贴在第一名的身上,看看谁最后得到的大红花多。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父母,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父母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五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六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活动安排: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附:
端午节习俗。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
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屈原的故事。
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相关手工制作图解龙舟。
拼布粽子。
纸粽。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七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八
(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__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附:习俗的传说。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6)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诗歌内容。
祭屈原。
明知忠言惹祸根,
报国岂可避死生?
世人莫笑诗人愚,
佞臣昏君最可恨!
端午节诗词。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流程:
小结:在这一天里,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主持人: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1、端午节由来的短片。
2、人们裹粽子的短片。
3、人们赛龙舟的短片。
4、学念儿歌《五月五》。
略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明白关心他人。
2、透过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幼儿园过节,培养幼儿尊敬祖辈,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
3、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鼓励幼儿用心参加群众活动。
4、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幼儿动手潜力与合作潜力。
活动时间:
1、活动准备与策划时间:重阳节前5天。
2、活动开展时间:重阳节当天,大约1个小时。
活动准备:
1、签名表。
2、录音机、碟片、学过的儿歌、歌曲。
3、每人两个桔子。
活动流程:
1、隔代家长准时参加活动,进班后签名,找到幼儿坐下来。
2、教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1)师:你们明白明天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孩子:重阳节。
老师:对了,也是敬老节,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这天我们邀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一齐庆祝节日,提前过一个有好处的重阳节,你们开心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加活动。我们一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声“节日快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外我们付出了很多,给我们好吃的,好玩的,永远把我们当成宝贝,那这天我们也要给她们留下最难忘的一刻!
(2)欣赏重阳节ppt,教师讲解相关知识资料。
3、结合音乐亲亲老人,感受亲子的乐趣。
4、老人表演节目:时间看节目决定。
5、幼儿群众表演歌曲、朗诵儿歌。
6、每位孩子两个桔子,剥桔子给老人吃。
7、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一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二
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 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三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2、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3、尝试用简单的青花装饰鸡蛋。
幼儿自带的煮熟的.鸡蛋,蓝色颜料,新鲜的艾蒿和菖蒲,《赛龙舟》视频,小黑板活动过程:
一、认识艾蒿和菖蒲,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老师发现,这段时间好多小朋友身上长了小红疙瘩,怎么了?
2、每张桌子发一根艾蒿和菖蒲。
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研究一下蚊子为什么怕它们。
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
艾蒿和菖蒲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能发出强烈的气味,这种气味能赶走蚊子和小虫子。到了端午节,人们会把艾蒿和菖蒲挂在大门边驱赶蚊虫。
(出示:门插艾,香满堂)。
与幼儿读儿歌。
二、端午节的习俗:
1、说到端午节,小朋友们还记得是哪一天吗?
(出示:五月五,是端午)。
请幼儿读儿歌。
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在大门边挂艾蒿和菖蒲还会做什么事呢?
2、端午节这天,我们会吃什么?
(出示粽子)。
你吃过吗?怎么吃?就这样咬吗?
我最喜欢吃白粽子,洒上白糖,甜甜的,香香的。你吃过什么粽子呢?
(鸡蛋,据说和粽子一起煮的鸡蛋特别香,吃了粽子别忘了再吃一个鸡蛋喔。)(出示:吃粽子,洒白糖)。
与幼儿读儿歌。
(播放《赛龙舟》视频)。
端午节这天人们在干什么?
我们知道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5月初5跳江自杀了,很多人划着船去打捞他的身体,因为怕鱼虾咬坏了他的身体,人们还在船上敲锣鼓想吓跑鱼虾,后来,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人们就用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出示:龙舟下水喜洋洋)。
三、学儿歌《五月五》。
1、过端午节真好,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这些事每年过端午节我们都要做,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现在老师把这首儿歌送给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
2、跟着老师念儿歌。
3、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四、过端午,送彩蛋:
1、这个星期的星期六就是端午节了,爸爸妈妈会给我们煮香香的粽子,爸爸妈妈真辛苦,我们送个端午节的礼物给爸爸妈妈吧!
3、老师这儿有几个不一样的鸡蛋(出示青花鸡蛋),它们身上有什么呀?你觉得爸爸妈妈会喜欢这样的鸡蛋吗?你想送爸爸妈妈这样的鸡蛋吗?那我们就动手吧!
4、要求:把鸡蛋放在瓶盖上,然后用左手把鸡蛋按着,右手画青花。
画完前面的,把鸡蛋轻轻的转一转再画。
棉签用完放进盘子里,不能放桌上。
画完吹一吹,让颜料干快点儿。
5、幼儿画鸡蛋,老师巡视指导。
6、画完的小朋友把鸡蛋和瓶盖放在展台上展示。
五、结束活动:
青花鸡蛋真特别,放学的时候把它送给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喜欢的。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到展台边合影。
送祝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老师,端午节快乐!
谢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提前过端午,谢谢。
今天的活动结束了,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四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五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1、音乐。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模板16篇)篇十六
(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__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附:习俗的传说。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6)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