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学习和借鉴范本,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思考和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一
小学数学的德育主要指教师利用数学课堂与传授内容做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将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穿插渗透于课堂之中,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社会公德、自觉纪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德育教育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达到改善目前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2.1.培养教师自身高尚的素养促进德育工作的进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比如,教师认真书写的板书与精心设计的搭配比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效果、精益求精的授课语言,以及对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符号都认真的推敲研究的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会以一种无形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将德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塑造学生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提高学生修养。
2.2.充分挖掘课本的德育素材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有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篇章比比皆是,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学习圆周率,可以先行为同学们讲解祖冲之的一些情况,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教师通过那些跃然纸上、观点鲜明的古代文化与思想遗产推进德育工作,结合知识点辅以事例不断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达到智育与德育共同完成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任务等了解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小学教材中包含的祖国灿烂文明与文化熏陶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和谐民族建设的宗旨更具积极意义。
2.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渗透劳动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数学课堂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情况与课外生活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比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学习小数点知识的时候,可以发动同学们在周末跟随父母买菜,看看买菜时算账怎么用小数点的,同时帮父母洗菜。一方面学习了数学知识,一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劳动教育与尊敬父母的教育;又如学习四则运算时,可以利用班里集体劳动的机会,比如帮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每人擦几块玻璃,一共几个人擦,除去打扫别的卫生的同学,班里一小时可以擦几块玻璃等等。一方面在劳动中渗透了数学课堂知识,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间接促进了数学课堂上德育工作的开展。
2.4.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所有课程教学都必须要融入的,这关系我们的名族与未来,只有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团结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在课程中穿插进行集体主义方面的德育教育。比如,对于低年级小学数学中可以利用一些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同学们分组并记录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与效果,然后给那些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里面贴小红旗,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同学们数小红旗的数量来增强对数字的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小组的集体主义协作精神。
3、结语。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所有教育工作必须渗透的主题。但是在小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方法得当,注意与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程度相匹配。避免喧宾夺主,让德育教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角,而是采取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争取让小学数学教学真正做到德育和智育的双丰收,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二
小学语文内涵丰富,不仅包括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有助于为小学语文文化教学提供思想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提倡德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开辟各种途径不遗余力地进行德育教学,剖析文化背后的深厚德育思想,并使这些德育思想成为小学生践行的思想指南,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筑起思想保障的屏障。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深厚的德育思想,且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先导作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发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阵地进行德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来说,德育的作用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挖掘得还不够深、不够广、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小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语文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还不能够转变观念,在教学方式上还停留在对教材进行僵化性教学,而不能够深挖教材背后的深厚思想主旨,加强德育思想提炼。这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阻碍着德育对小学生言行的正确性引导,这就需要加强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发挥其应有之功能。
根据小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同学、诚实做人做事、遵守公共秩序等基本的言行标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开展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日常生活常识引导和安全文明教育等。从小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是从思想层面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规划,但是这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落实和践行。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已经显性或者潜在地包含着浓厚的德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这些教材内容的设置,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直观性德育教学,使文化和德育教学相得益彰,促使小学生健康成才成长,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往往有些词汇、语句和教材背景都已经渗透着高尚的思想内涵,而这些思想内涵从属于德育的范畴。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这些教材中包含德育教化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详细性讲授,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言行习惯。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人早早地站在长安街两边”“无数人悲痛”等句子无不深刻展示了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而周总理的高尚品德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这就需要小学语文对这些语句进行思想拓展,进而引出周总理的一些事迹和高尚风骨,教师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向周总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以便于对社会对他人有用。通过这样对教材中重点词句隐含的背后意蕴进行挖掘,不但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扩展了小学生的思维和思想,促使文化和德育相互融合,以文彰显思想,以思想拓宽文本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引导,最终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德育教学的基础阵地。
2.语文课外活动贯彻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还包括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语文文化知识的兴趣,更能够震撼小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上能够形成共鸣和相同的价值认知,从而能够使小学生的德育向纵深发展。比如:在植树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这些节日为主题的演讲竞赛、诗歌朗诵会、绘画大赛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小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节日背后所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深厚民族文化内涵,不但从思想上使小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继承发展光大,而且激起小学生的情感促使小学生汲取积极的精神内涵、树立高尚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使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得到深化从而为小学生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标准。
【结语】。
德育是人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要素,它影响着人成长的长度和宽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起步和关键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包含着深厚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使文化和德育教学并重,从而为小学生的成长补充有益养料。
【参考文献】。
【2】刘志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12)。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三
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最高追求是有效性教学。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探索应该从研究教法、目标简明、课堂有效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几个方面去进行,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
:语文教学研究教材有效课堂培养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时期新课改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有效”这个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索。主要是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这一教师关注的问题,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教法、目标简明、课堂有效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一些看法,提出个人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看法。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清,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执教语文多年,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基础上,再着手撰写教案,而且是一气呵成。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执教,在教学中自然知道教学内容时间的分配,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教师精选教学的内容是构建简约有效语文课堂的灵魂。教师要善于对教学任务进行优化。要善于深度解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核心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教学的策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通盘考虑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技能的形成与转化,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出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首先,设置目标任务要简约。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的整体把握教学目标,要胸中有对教材的宏观理解和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微观把握。教师要善于在相应的活动和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或确定一个恰当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具有典型的意义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既能达到重现新知识的目的,又有一定的智力坡度,问题的指向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己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获取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其次,实践操作要求要简约。语文课堂教学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语文的实践活动,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策略方法指导,方法要求要明确简约,便于学生操作和实践,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和方向,在关键点做好提示与点拨,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后,避免目标的虚化与泛化。教学目标的虚化与泛化是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弊病,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对每个学段目标的具体要求,只有教师明确了课标的要求,目标才会清晰明确,才不会虚化,才不会出现“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之类的普通话。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做法,摒弃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独角戏,让每个学生都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为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
1、教学氛围要平等: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交流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就是对话交流的两个主体,而既然是对话那么就应该是一种平等轻松地氛围,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尊重学生,平等交流。第二,教师要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不要让学生有压力。一个平等的氛围更加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2、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兴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乐于学习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有学习的兴趣。第一,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欢乐有趣的课堂氛围。孩子的天性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并认知世界。第二,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需要正确的引导。避免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要让学生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但不能因此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第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鼓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
3、提问形式多样化: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将问题创设一个特殊情境,让学生进入情景去思考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图片或音乐等带入课堂,巧妙的通过直观的物体来提问,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然后,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开拓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谈论,主动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通过提出具有新旧知识比较特点的.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中自主的且愉快的学习新的知识。可见,提问形式的多样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有利的。
4、新颖的教学设计:对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颖的教学设计将使课堂焕然一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且综合全面。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设计中尽量让课程丰富多彩。将各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文本内容体现在创设教学情境上。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念正确树立,不要将知识学习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将有效学习渗入课堂。让学生们在新颖的教学设计中体会文本的含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5、教学评价模式多样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通过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增强自身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地改进课堂,师生共同发展进步。
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发挥语文教学优势。首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选择趣味性浓厚的知识内容,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激发其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为小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和知识性较强的问题,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可顺利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价值信息,并对学生加强教育。例如:在《谈读书》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中的最后一句话为学生呈现,使学生明确:年轻人做学问,只是为了洁净自身的心灵和收获人生钥匙,开启人生每一道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传授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学生人生哲学方面的培养。如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有效性。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的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做了如上尝试,并进行了相关总结,希望本文提出的相关教学实践策略能给你一点启示。
[4].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科学导报》.2014年3期.秦贞贤.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四
所谓民主学习氛围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的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从而为学生自由的表现和思维创造机会。要想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民主和自由是必要的先决条件,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保证。通过民主学习氛围的创造可以使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在课堂中大胆的表现出来,从而唤醒学生心底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比方说,在进行《我的家乡》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课文的描述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进行绘画。这时,很多学生会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有的学生在河边的桃花中间增加了几棵柳树,他们觉得这样会更美,有的学生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空增加了几只飞过的小鸟,他们觉得这样美丽的田野上肯定会有很多的小鸟飞过,还有的学生在周围的路上画了几辆小汽车,他们说这说明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而学生也在这种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下,更加乐于学习和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学习由原来的负担变为了一种乐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新颖和灵活。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所有的意见和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来获得。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其智慧发展的翅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前提。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利用各种有效地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好的发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力。比方说在一次看图作文的教学时,老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在这张图片上有一个不完整的天体、一艘火箭飞船、一只外形特别的动物以及一些月亮和星星。这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这只外形特别的动物是什么动物呢?这只动物与这个不完整的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老师可以继续的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个天体为什么是不完整的呢?而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假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方说,假如你是那只外形特别的动物,假如你是那个不完整的天体,假如你是整个宇宙的主宰者等等假设问题,引导学生开启自己想象的大门,放飞自己的思维,让原本枯燥单一的图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活的生动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得到最大的培养,随着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无形的提升。
学习是由思考开始的,而思考则是由怀疑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的过程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开始思考,进行质疑,老师才可以更加具有目的的进行教学,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同时学生的质疑也是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最重要的前提。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思考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大胆的进行质疑,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比方说在进行《景阳冈》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武松打虎这一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自学,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找到最终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整个问题的发现、思考以及解决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最有效的提升。再比方说进行《她是我的朋友》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有的学生会提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阮恒总是颤抖和哭泣呢?”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来思考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观点的辩论,通过老师在旁边的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有效地锻炼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可以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甚至可以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对各种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测,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敢于突破和创新的思维。比方说进行讲解《跳水》这一内容时,课文主要讲的内容是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从而使孩子获救的故事。学完课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船长的办法好吗?为什么?当时就有许多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尽管想法幼稚,但能以不同角度,不同手段来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独到见解,这是具有良好批判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勇气。使学生产生新的构想,发出思维的异彩。总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必要趋势。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如能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五
班干部的示范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需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本学期自开学来,我有意识地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例文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我加强培养、教育、既要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要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如团结同学、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经过不时的培养和努力,终于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分工协作,使学生自身管理自身,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在集体中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加强思想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一贡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既要引导学生学好功课,以要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平时,我积极地和科任教师互相交换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统一对学生的要求,调整学生的作业负担,防止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另外,要从学生的实际动身,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方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中,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最佳的德育方式。我们知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对他们进行各种感人至深的熏陶、教育。
三、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维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五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只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每天大课间我都和学生在一起玩,这样不只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加深与学生的感情。
四、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身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用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置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置师生矛盾时,尽量防止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我班,后进生在班中为数不多,但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身对差生的一处真诚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方:在课堂上给他们发明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和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有许多方法、技巧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也需要坚持自己的教育方针,找出工作的最佳方法,争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六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德育标准。不同的人才需求,影响并产生了不同的语文教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逐步接轨,需要怎样的人才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2000年开始推广的语文新教材和新课标,加强了人文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这让人感到: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1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花生那种“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从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只有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使学生有所领悟,而且对花生产生敬佩之情。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为品格的'内化和健康道德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
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重在于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学生读这些文质兼美课文,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读《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象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相类似的道德行为。
2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其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们可以在读写的结合中让学生进行思想的熏陶;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更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在作文讲评时,不仅选优秀作文,还要找一些后进生的作文,挖掘其优点,通过表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可以说,德育伴随着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理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3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低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所以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高年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走向成熟,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总之,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为提高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七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所教学科的德育资源,有选择、有策略性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情感、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渗透,如此才能在显著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素养的同时,切实推动他们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等的正确树立。
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应当向学生传授、讲解基础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更应当借助语文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情感教育资源,有意识、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巧妙渗透。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知识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均衡发展。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鉴于此,我就有意识地借助识字教学这一平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此举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例如,“赢”字由众多部首组成,学生在初接触时很难完全将其书写正确。对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策略:“赢”字可拆分为:“亡”“口”“月”“贝”“凡”五部分。“亡”代表着要不畏困难与失败,要怀抱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气概;“口”代表着具备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月”代表着时间,意味着要学会合理安排、规划时间;“贝”象征着钱财,表示要形成创造财富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支撑自身的这个奋斗过程;“凡”则是指在逆境中要持有一颗甘于平凡、甘于普通的'淡定心理。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了“亡”“口”“月”“贝”“凡”背后蕴含的素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也就是“赢”。
如此,既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赢”字的组成结构,同时,又帮助学生形成了一种观念:一个人要想赢,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积极创造财富的意识,同时,更要不畏困难与失败,秉持逆境中也要持有一颗平常心的端正心态,如此才能在合理规范时间的辅助下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领略作者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中具体蕴含的真实情感。相信,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完整地掌握具体阅读篇章的主旨以及充分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内容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课文时,我就特意为学生截取了如下一句话: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对于不熟悉的药草不能轻易品尝,因为很有可能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可是,为什么文章中却提到李时珍“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难道李时珍不害怕有危险吗?随后,便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很快,学生们就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明白了作者之所以特意强调李时珍“尝药”这个动作的根本目的:李时珍为了造福大众,甘于吃苦、不怕冒险,具备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他才会以身试药。
如此,帮助学生形成如下的正确人生价值观:为人处世应当具备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要乐于奉献,更要养成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他人尊敬与爱戴的人。
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学生习作的这一便利条件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将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提高其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这也不失为实现语文教学同德育渗透两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措施。
同样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我曾经教过一名女学生,她虽然成绩较好,但是很难与其他学生进行融洽的相处,其他学生也不愿意同她一起玩耍、学习。很快我就发现了这名女学生“难相处”背后隐藏的秘密:她在一次作文写作中写出了她的矛盾与痛苦。原来她父母离异了,她害怕班上的学生会因此嘲笑她,所以不敢轻易接触他人。为此,我为她写下了如下的作文评语:虽然你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是,你还是拥有他们对你深厚的爱。请试着敞开心胸,学着看开这件事,正常地同其他同学进行交往。老师相信,咱们班上的学生并不会因此就对你产生所谓的偏见。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只要你愿意、乐意同其他同学交流,你会收获非常多的好朋友的。
从此,这名女学生果然抛开了自己身上的“桎梏”,积极地同班上的学生打成一片。原本孤僻、难合群的她也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次经历使我懂得:习作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具体的写作技巧,教师还应当通过阅读学生的文章习作认真观察、总结学生个体的心态变化或者情绪起伏,并做到及时、有效地疏导与管理。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所教学科的德育资源,有选择、有策略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情感、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在内的德育渗透。如此,才能在显著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素养的同时,切实推动他们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等的正确树立。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八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在这一阶段若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便能促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心得,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的很多性格和品质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班主任每天的言行和举动在无形之中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班主任就得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即起到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从而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谦虚有礼貌,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待人和善,和蔼可亲,不大声说话;我们要求学生干净整洁,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穿戴整齐,不能邋里邋遢;我们要求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和同事互相尊敬,和睦团结……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做到,就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榜样形象,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模仿,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只是运用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理论说教,对于某些行动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时并不能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除了向学生讲授一些道德表面知识,还应积极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比如,我们可在周末,带领孩子们到本地的养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和问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老人聊聊天,为他们唱个歌跳个舞,或者是端一杯热水,打扫打扫卫生,等等。这样,我们便能使我国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贤得到弘扬,使学生养成尊敬老人、敬爱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习惯。又如,在一些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或者是父母亲的.生日,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张卡片,卡片上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和对父母的祝愿,以此使学生产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决心。另外,在清明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并借这一时机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体会革命烈士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道德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增强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各种德育的途径和办法,使学生在获取各种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九
摘要:开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对促进中职德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开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对提升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文以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
应该看到,现阶段大部分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素质还存在一些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年轻的中职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也出现了动摇,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中职学生已经进入青年时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中职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如果在道德素质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内心就很难对教师的德育心服口服地接受,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行为中没有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时,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当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做到,禁止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却做了,那么教师的公信力就会大大下降,学生对于教师自然不会尊重,这给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实施。
2.德育方法的运用缺乏实效性。
在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的实施中,教师依然采用那种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只是进行填鸭式的说教,对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应有的了解,德育方法运用缺乏实效性,教育方法单一、刻板,教育形式陈旧,这样的中职德育活动的开展对于中职生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激发起中职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中职生对于班主任所实施的德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德育实施成效不显著。除此之外,教师在中职德育实施中,经常采用那种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方式与教育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的背景差异很大,性格也千差万别,采用同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是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因此,德育方法的有效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当今教育形势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要与时俱进,紧随中职班主任德育发展的新趋势,紧随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新动态,不能固步自封,总是以原有的教育理念引领现阶段的中职德育工作。中职班主任教师要提升自我素质,要不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现阶段中职院校德育开展的新变化和新思路,通过深入的研究借鉴更多中职院校德育的经验,并要根据别人的已有经验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德育风格,要不断学习那些较为先进的德育理念,改变原有陈旧的德育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中职院校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此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的高效开展。
2.中职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德育素质。
应该承认,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有一些负面的思想对中职班主任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受此影响,一些中职班主任在中职德育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对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要加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要从正面理解解读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帮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展这方面工作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间接净化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要让中职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提升了,班主任在德育中才能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内心佩服班主任,才能无怨无悔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良好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提升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径。开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研究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施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郑建中.创新中职德育工作实践研究[j].学周刊,.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
初中班主任的自身教学素养和素质不达标,就很难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智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学生的学习任务,还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十分繁重。而且班主任的压力比一般任课教师的压力更大,除了负责日常教学而外,班主任还需要负责整个班级的德育工作等。因此,班主任能够花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精力就很少,而且德育教学本身所规划的时间也不多。导致整个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导致学生在经过德育教学之外,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虽然很多学校对德育教学进行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教学色彩,导致很多学生在接受德育知识的时候缺乏理解深度,甚至对教学实例照搬照抄,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这便难以实现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再加上学生对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极易致使德育工作陷入恶性循环,工作实效性越来越低。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很多初中班主任在思想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速度,在教育理念上仍坚持着应试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在学习效果考核方面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作唯一指标,没有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方法、行为品质等进行了解,或仅是稍作指导,没有将其纳入教育的体系中。另外,很多班主任在角色定位上存在错误,仅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没有真正理解到培育人才的内涵和方法。这些都是班主任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一
1.不明确的德育目标。
新课程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借助德育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从而可以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行。但是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并没有确定合适的目标,也没有真正将德育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还有一些高中班主任自身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他们并没有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这就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能够改变这种情况,这就要求学校要提高教师的入校门槛。
2.较为落后的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也有内容,具体的内容如下:道德规范、政治准则等。然而爱国主义、道德以及理想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却没有被老师与学生所理解,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深刻理解这些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可以顺利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高中班主任要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告诫学生哪一些行为可为,哪一些行为不可为,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有一些高中班主任拥有丰富的学识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但是这些老师却缺乏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热情,这些老师并不关注学生的德育,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这种错误的观念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高中班主任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关心,还要耐心地对待后进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1.重视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一起完成德育工作。
我们都知道,德育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此项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通常情况下要借助学校、社会、家庭这三方共同来完成此项工作。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为了能够全面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及时沟通,从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各科成绩,了解到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也要关心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仅仅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却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会逐渐降低,因此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任,并且也就会让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2.完善班干部建设,利用榜样来开展德育工作。
在整个班级中,班干部是其他学生的榜样。所以高中班主任要树立班干部的榜样形象,并且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从而以班干部的一举一动来约束其他学生的行为。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班干部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重要的。假如班主任、班干部的行为举止不得当,那么其他的学生会效仿这些不得当的行为。所以班主任、班干部要严于律己,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其他学生的行为。
3.凭借良好的形态来教育“问题生”
高中班主任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其必须要正确对待“问题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服从管教、逆反心理特别严重的学生,当遇到这些学生的时候,有的高中班主任会选择放弃,然而有的班主任会用独特的方法来管理这些学生。其实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改进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第一,对于这些逆反心理极为严重的学生而言,他们最讨厌的就是说服教育,如果此时班主任仍然搬出一些大道理来教育他们,这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反省自身,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教育这些学生,这就导致德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二,有一些看似逆反的行为其实对完善班规等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高中班主任应该及时与这些学生的家长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分析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做不仅可以促使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还可以达到完善学生品行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并且还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关心,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自己。与此同时高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二
一、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
要想将班主任工作当作是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这首先得充满对学生的爱,就像佛家一样普渡众生,博爱仁德。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不要吝啬你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终有回报,每逢节日,看着案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卡,我深深沉浸在幸福的喜悦,浓烈地感受到来自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爱。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疼爱,你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不会认为他(学生)给你找麻烦;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关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有意思、有意义;只因拥有对学生的那份真执的爱,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今后谋化未来。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班级管理虚实相结合。
五、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数量过少,很容易使受表扬和受批评者产生离群感和孤独感,使绝大多数同学产生与己无关的消极心理。反之,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彼此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大面积犯错误时,更不可对所有人进行惩戒。俗话说“法不责众”,大面积的“责罚”,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对某个学生的批评表扬,也不宜过多或过少。譬如,对那些所谓“没问题”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扬鞭催”,对他们要立足一个“严”字,不偏爱,不护短,不放松。因为,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往往被家长、老师喜爱和同学羡慕;他们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则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细致洞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好上加好。而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即使是极小的),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发展、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三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情感感染法。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身体练习进行的。而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因此,应很好地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做到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四
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体,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集体班级的活动内容一般都比较的广泛,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转化教育学生的德育行为有很强的推动力,集体活动有效开展还能够促使学生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建立深厚的友谊,促使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且互相爱护。为了促使德育工作都能够有重点、有针对性,而且还能够收到一定的实效性,班主任可以结合法定节日或者是一些传统的节日,也可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一些纪念日等开展各种各样的且活泼生动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比方说“祖国的生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学雷锋活动”等主题教育。在开展这些活动时,班主任可以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都能够在实践中,把学生们的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以美的行为教育学生。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仅用语言是不够的,既要言传,也要身教,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语言之余,也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的。比如说,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有学习的对象,这样也便于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会被信服、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其次,班主任还要大力表扬学生身边的好事,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可信可学,用学生的行为去教育学生,这样也能够有效地避免了说教的枯燥。比如说,可以表彰那些拾金不昧的学生。有些被表彰的学生在其它方面并不突出,但是班主任如果能够大力宣传,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能够促使他们也都能够在其它方面取得进步。学生们也都能够意识到:只要你做的事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益的,大家也就会认同你、赞许你。学生看到了,信服了,也就会积极地照着去做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可后,学生们的道德行为规范也就会慢慢地养成了。
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和思想教育。
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也是核心。班主任在上课或者是和学生在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要带有真挚的情感与思想,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嘘寒问暖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有效方面,这既能够提高班主任的亲和力,还能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多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和任课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其他老师的配合,需要小学生们的配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用爱进行指导,这里的爱并不是一个单项的工作,而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在其中。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时刻以爱为前提为准则,来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小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五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文章,浅谈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用作者、背景介绍,进行德育。
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因此,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
如,《故乡》的作者鲁迅,初一、初二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文章,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鲁迅年轻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大家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可以乘势引导:作为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将来学有所成,能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初中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有必要介绍作者背景和写作的时代背景的,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这些有德育教育价值的资源,实施德育教育。
二、利用课文、名言讲解,渗透德育。
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文本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木兰诗》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木兰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但更是一个普通人,她勤劳善良、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她的优良品德,学会理解尊重父母,学会关爱他们,让学生在文本中受到道德的洗礼。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时往往是深藏不露的,如将其人为地肢解出来,对蕴含深意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是肤浅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方面,我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注重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诸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式的美好祝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著精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自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超脱豁达,岂三言两语说得明了,又怎能使学生一下子尽得神韵,只有让学生多读多背,将这些句子当作自己行动的座右铭,让这些句子本身涤荡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活用写作、片段教学,实现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
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在备作文教学时能明确作文与生活息息相通的德育点,并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因,能起到作文与做人的双重训练效果。
例如,在庆国庆60周年活动中,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家乡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切实地从中受到教育。抓住契机,让学生配合图片,搜集资料写作文,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知道写好了有用,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励下,他们满怀信心地去查找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家长,了解社会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亲的热爱。有许多学生写出了《我与爷爷比童年》《我家三次搬新房》《祖国在我心中》等文章。学生在文中写道:“60年过去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房变楼房,农村像城市,城市像花园,越来越漂亮。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衣裳,餐桌上的饭菜,装饰的新房……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城市建设到农村发展,无一不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小而实,避免了假、大、空,起到了既训练作文又培养做人的双重效果。
寓德育于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学会找米下锅,还要学会找锅下米。要积极寻找各种途径,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如,传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写心得体会,寓德育于作文教学各途径中。在口头作文方面,利用5分钟演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鲜明的主题。一学期下来,大到国庆60周年,小到班内卫生、纪律及班级一定时期出现的某种现象,均可成为我组织学生演讲的话题。5分钟演讲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用魏书生的话说,也成为“道德长跑”,演讲这一可向课外延伸的窗口,成为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之一。我在上课之前加进了“我荐近今日格言”这一项目,使班内每天由一位负责主持演讲的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格言写到黑板的一角,并把从这句格言中受到的启发告诉全体同学。这样的做法使主持的学生在查资料、问家长准备主持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选出的格言,大多是思想教育的精华,对全体学生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言以蔽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必要又可行,但必须注意:一是要自然贴切,切记空洞说教,最好能“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二是要恰到好处,点到要害,不宜搞得过分。以免和知识教学造成冲突,淡化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常学常新,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道德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园地中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丽画卷!
(作者单位江阴市周庄职业高中)。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体现,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有计划的“育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应兼顾德育,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作者:李桂莲作者单位:衡阳市祁东县洪桥镇第三小学,421600刊名:科学与财富英文刊名:sciences&wealth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无痕教育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思考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七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意识到榜样的重要意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德育典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身体力行,把握好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应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温和的相处之道,在德育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首先自己保证做到,从而才能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信服力,促进后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校中,针对扔垃圾这件生活中的小事情,教师不仅需要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对学生提出相关要求和教育,还应在实际的生活中,自己做到不乱扔垃圾,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改掉乱扔垃圾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身体力行的教学方式远比片面的说教更有教学价值,也更能达到教学目标。
2.2拓宽德育教育空间。
需要明确的是,学生不仅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员。因此,可以将学校的德育活动看作是学生的直接德育教育,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所接受到的德育教育看作是间接德育教育。基于此,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生活实际,利用其优势来进行更全面多元的德育教学。比如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地区,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沟通和计划。可以让学生不仅在学校中接受德育教育,同时也可以无缝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3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优势。
由于部分初中生已经开始住校,因而很多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再加上本身社会实践机会不多,因而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全面,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更谈不上兴趣。基于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从而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入,促进德育工作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清扫校园垃圾或者帮助自己家附近的环卫工人清扫道路。通过这样简单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无私奉献,还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扬,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更加激发学生的德育实践积极性,让学生更能明白环卫工人的辛苦,让学生在获得社会体验的同时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另外,学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例如清明节扫墓,建军节、建党节参观有关博览馆、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基地等等,让学生在进行德育知识吸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在初中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想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水平,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的德育工作探讨实效性问题,找到阻碍德育工作进展的根源,对症下药,推动我国初中阶段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来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2]张燕.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教研版),,(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