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学习中表现出色的一种写作方式,它能够展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一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学校走廊里,挂着许多科学家、历史伟人、革命烈士的海报照片和资料。平常路过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看看,可总是感觉他们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最熟悉的,莫过于挂在我们教室对面墙上的袁隆平爷爷的海报,每天出了班级门,都会习惯性的看看。所以,每当看到袁爷爷的照片,听到关于袁爷爷的新闻,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班级门口“守护”着我们的缘故吧。
听过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绩,他和杂交水稻让亿万人民不再为粮食而担忧。
也许是巧合吧,仿佛总有一种冥冥中的注定,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最后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爷爷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楼。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爷爷在地上播种,在天上洒下甘霖。一阵微风吹过,这些金黄的稻子见证了袁爷爷生而平凡,但却无比伟大的一生。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
中国人民有一个梦,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孩子们,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着蔚蓝的天空,那是“禾下乘凉梦”实现的那一天。
如今,国家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似乎从不用担忧粮食问题和医护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托,也不要忘了,无数像袁爷爷这样,穷尽一生只为照亮来时路的那些伟人们。
所谓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有了今天“医食无忧”的生活,正是伟人们穷尽一生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面对了我们不敢面对的苦难,负重前行,为亿万人民带来幸福。
经历过战乱,体会过饥荒,为了万千同胞甘愿牺牲一切,受过伤害却依然相信那个“禾下乘凉梦”的梦想。
最终,愿意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便是袁隆平爷爷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名垂千古,万世流芳。
弥留之际,正值正午。华夏大地千家万户传来午饭香喷喷的味道。
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
袁爷爷说:“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们吃完午饭。”
袁爷爷待全国人民吃完午饭后,静静的离开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袁爷爷其实从没有离开,他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二
现如今,在我的心目当中,始终有一位让我非常敬佩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国家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失志不渝的在田里和实验室中艰苦奋斗,为的就是能够培育出超级水稻。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停的尝试和摸索。最终,他的心愿得以实现。
我觉得袁隆平爷爷最让我敬佩的,除了他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更多的是他那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他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从来没有想借此发财或者身居高位。他那种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精神,这是目前的社会人士所缺失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袁隆平爷爷的梦想,就是想让我们这14亿中国人口吃饱饭。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袁隆平爷爷还说过一句话:“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我也要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让我们做起像袁隆平爷爷这样的人,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每一粒粮食,袁隆平爷爷,祝你一路走好!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三
2010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
袁隆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咋浇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说哀老的为人,哀隆平院士,你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模范科学家。我对科学家的所有期望,恰恰能在他身上找到。爱国报国,借的学术精神;勇于挑战,有不怕失败的坚韧意志;淡泊名利,谦卑笃实的风格等等。你一点都让我感到振奋和激动。
数十年来,袁老通过杂志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仅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保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竖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为艰险、执着欲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博名利的高尚情操,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四
5月22日,传出一个让全中国人悲伤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袁隆平爷爷用他的一生为国家和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耗时九年,在试验田不断选种,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袁隆平爷爷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实现了将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愿望,值得永远被人怀念!
每当看到碗里白花花的米饭,我就会想起袁隆平爷爷说过的话,他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还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稻穗有扫帚那般大,谷粒儿就和花生米一般大,风儿轻轻地吹过,他戴着草帽和助手高兴地在水稻下乘凉。这就是禾下乘凉梦。这虽然只是一个梦,但袁老一直在为他的这个梦努力。中国的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袁老的这两个梦,并且努力去实现这两个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袁隆平爷爷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他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我们对袁老最好的纪念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努力学习,让袁隆平爷爷的两个梦想早日实现。
温馨的餐桌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广阔的稻田里,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阳光下,他显得很年轻,只是背有点弯,脸上有几道皱纹而已,没错,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爷爷。
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种;身患胃病,他一只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没错,这就是我们所崇敬的袁隆平爷爷!终于,新一代杂交水稻横空出世,平均每年解决3500万人温饱问题,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而且杂交水稻还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研究,这极大解决了一个有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饱饭人应当忆袁公。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倾5吨、10吨、12吨、15吨的目标。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在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911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旱稻亩产619公斤,真正实现了每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
他勤于科研,身材瘦小,风吹日晒皮肤黑,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奖项很多,却为人低调,可他从不在意,攻艰克难,一丝不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给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挨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母亲即将过世,自己却因开会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多少的悔与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希望每位坐在餐桌前的同学都能忆起那位国士无双——袁隆平。从此碗中有米饭,心中有袁老!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五
五月二十二日,伟大的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袁爷爷走的那一天,全国人民迎来了极大的悲痛。灵车驶出医院,路边的市民面容悲痛,相继追赶。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高呼:袁老,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袁隆平爷爷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成功地研究了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它解决了很多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把袁隆平爷爷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全世界的人们都感激袁隆平。
袁隆平曾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从今以后,我也要做一粒好种子。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六
稻香万里,四溢余香,在这片名为中国的土地上,永不弥散。
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您的身影也永远映在蓝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微风抚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他们在鞠躬,为他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世间一切的稻苗都随风飘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对于袁隆平爷爷的印象,只限于图片和视频之中。但是那几张照片我却印象深刻。田野间,他无声地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什么,他身着朴素的衣服,一幅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饱经风霜,他弯着腰,耕作着,种下的是种子,长出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当我听见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时,几分惊讶,几分迟顿,几分伤感。万分难受,却哭不出来,像一块石头堵在心中,闷得有些喘不过气,脑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怔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于是心中水帘阵阵垂下,甚是伤感。
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当初一些网友就因为袁隆平爷爷摸了一下豪车,便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现在我就想问你们,你们还有良心吗?他是一个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啊!他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辈子都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着,因为路的尽头种着他的梦想,他一步步地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国,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说:人死了,便会化成天上一颗星星,给活着的人照个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银河间又会多一颗明亮闪耀的星星,看着中国这一片片他一手创造的稻田,落下泪水,化成雨水,去滋润万物,去滋润他亲手埋下的希望。
愿您一路走好!
当您再次俯视大地,请您放心!“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未来我们会替您实现!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七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八
2021年5月22日是悲伤的一天,因为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只是整个长沙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感到悲伤。
记得以前读古诗,有一首《悯农》,里面有一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含义,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感受过饿肚子的滋味。后来有一次和太婆聊天,她告诉我她们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饿肚子,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很悲惨。袁爷爷也经历过相同的生活,所以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让中国人都可以吃饱饭,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袁爷爷和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攻坚,杂交水稻大放异彩,亩产连攀高峰。时至今日,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全世界受饥饿的人都得到了杂交水稻带来的好处。这真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大成就。
可是5月22日这一天,袁爷爷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一定去了他梦想的天国,那里的稻谷一定长得都像参天大树,而他就在树下安静的睡着了。我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不浪费粮食,好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以后成为想他一样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加油!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九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十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在一瞬间,我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袁隆平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明星,永垂不朽伟人!
我平时最爱吃主食就是大米饭,而这大米绝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来杂交水稻吗?他曾说过“中国人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则用自己毕生精力,去实现了这一句话。现如今,全球百分之五十水稻,已经中上了他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十一
我看着公众号上的文章,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今天下午一点七分,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一日的好心情瞬间丧尽。
坐在书桌前,五味杂陈,袁隆平爷爷是造福世界的人,他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增加了20%,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我们餐桌上,习以为常的大米,若没有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吃得无拘无束。
我记得在今天上午,一个又一个媒体的辟谣,袁爷爷没有走,只是生病入院了而已,那时的我还天真的以为,一切都会过去,您会好起来的,可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您真的走了,这位当代神农,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一时间,各大软件上,再一次因为您上了热搜,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我忘不了前年9月29日,您被授与共和国勋章的画面;忘不了你走入一家超市,看了一眼米价之后高兴的离开的样子。
在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人类进行,我想,您就是那其中之一,现在,您完成了使命,又要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去创造又一个奇迹。我没为霍金流泪,因为我不知道时空,我没为金庸伤心,因为我不迷恋武侠,没有说他们的死不值得,只是,我再笨也没有忘记吃饭!
您曾说:“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当常忆袁公。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十二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为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时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
随着新中国成立,“稻田里一颗闪亮的巨星”诞生了,他目睹了人民粮食短缺,腹不裹食的凄凉现状,于是他下定决心改良水稻品种,在他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努力下,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由此造福了全世界。他被我国政府授于“全国先进科技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爷爷,他创造的奇迹与价值备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曾有记者问过袁爷爷,您的身价值1008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袁爷爷含笑回答记者,对金钱我从无概念,我更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我还是会花,至于我获得的奖金都放在基金会里,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元钱,但我更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钱的汗衫,穿着很舒服也很精神呢!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这就是高尚而又伟大的袁爷爷。
可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声晴天霹雳,巨星陨落,天地同悲,我们敬爱的袁爷爷抛下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水稻事业和他的“禾下乘凉梦”去了天堂。曾经十里长街送总理,但在昨天,长沙街头出现了十里长街送袁爷爷的悲壮场面,人们奔走在大雨中,追随着爷爷的灵车,流泪大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真是闻者落泪,看者伤心,我不禁跟着泪流满面,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粒粮食,像袁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贡献一生的人!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十三
20xx年5月22日,我国痛失了一位巨星,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的去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悲伤,更是遗憾。
袁隆平爷爷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现,使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1975年研制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实验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成功水稻杂交的是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但袁隆平爷爷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断的钻研,最终也有了不少成就。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爷爷,有一句话说:“我虽然是大年纪,但是我还没有痴呆,我仍然要继续钻研!”这令我非常感动,袁隆平爷爷其实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可袁隆平爷爷没有放弃,坚持要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些都起源于19世纪中国一度闹饥荒,光河南就有上百万人因为饥荒而饿死,袁隆平爷爷那个时候虽然还小但那颗种子早已在他心里萌发,才使得袁隆平爷爷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真的很幸福,以前的人吃上一口饭都不容易,而我们现在有肉有营养的蔬菜,还有新鲜的水果,更有甜甜的牛奶,都是因为国家的科技的发展。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虽然不能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做出如此伟大的壮举,但是我们最起码能做到不浪费食物,不浪费每一粒米,从我做起!
虽然袁隆平爷爷不幸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荡漾着,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做一个爱国为国做出奉献的人!
怀念袁隆平爷爷(优秀14篇)篇十四
天下最感动的是国之脊梁献出重大贡献,而最悲痛的是悼念国家之脊梁!
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因此,为了他百年梦想,袁爷爷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稻田里,经过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可是,在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不仅是成功籼型水稻培育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他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仰之弥高,称为交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上午刚刚看了课本93页,又看见了那张春风十里微笑的脸,感受着他发出来的脊柱精神,为他骄傲。但下午才2点,却得知了袁爷爷已经走了。当时我已不知道在想什么了,国家的栋梁,袁爷爷,健康美好的,怎么……晚上再次看到袁爷爷的慈祥的脸是,他的脸上,眼睛里,面容,心里,都有一种感情。
一穷二白时,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名满天下时,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带着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国家的希望。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英雄人物总屹立在眼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更好看!
功在当代,惠泽千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