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为中班幼儿设计的教学方案,旨在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样本,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一
1、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头、胸、腹,知道变化头和腹的方位会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2、尝试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场景。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愉悦感。活动准备:蚂蚁卡片若干份;西瓜图片、西瓜背景图;记号笔、固体胶;背景音乐。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二
教学目标:
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3、通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指导幼儿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能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方法:
观察法、情景讲述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听,思考问题。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4、小老鼠用西瓜做了什么?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5、小老鼠啃坏了西瓜船,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编出多种多样的结尾。
6、教师将图片连起来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想。
7、师幼共同给故事续编结尾。
三、小结。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三
2、玩法:幼儿拉圈,听到老师说“开始收西瓜了”幼儿则弯腰传递西瓜。听到老师说“西瓜装上汽车了”幼儿则从胸前传递西瓜。听到老师说“西瓜装上火车了”幼儿从头上传递西瓜。
规则:要依次传递,并根据老师的信号变换低、中、高的传递动作。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四
本次的美术活动来源于大班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我尝试让幼儿了解蚂蚁身体结构的基础上,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态姿势。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五
夏天,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这次活动不是用本班的幼儿来上的,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了解。所以重点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把重点设得太简单了,当提问到“0”在音乐里表示什么,幼儿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而难点已基本突破,幼儿能自己编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可是,在引导幼儿怎么样才能吃到好吃熟的西瓜这一环节,由于我的引导语用的不好,幼儿很难说出什么样的西瓜才是好吃的。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六
一、开始部分。出示西瓜图,引出蚂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看起来怎么样?师:这么诱人的西瓜引来了谁呢?逐一出示蚂蚁身体部位的卡片,添画触角和脚,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结构。
二、基本部分。摆出蚂蚁各种搬西瓜的动作。
1、师:这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些西瓜以后,它会怎么做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西瓜搬回家?
2、请幼儿上台模仿蚂蚁动作,教师操作图片,摆出蚂蚁的动作。小结:我们把小蚂蚁的头变化不同的方向,就能摆出不同的动作来。3、师:蚂蚁除了顶西瓜,还会用什么动作?谁愿意上来做一做4、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动作吗?我请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幼儿讨论各种动作。
小结:原来只要变一变蚂蚁的头和腹部的方向,就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来。
三、操作巩固:
1、交代要求。师:你们看,我这儿还有这么多西瓜想不想都搬回去?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小蚂蚁卡片,请你们把想到的动作都摆出来,然后用固体胶贴好,再有记号笔画出触角和脚。
2、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欣赏、表述。
2、教师点评。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七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猪们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远,要走过小桥、钻过山洞才能到达。
(2)教师指导幼儿练习“走小桥”、“钻山洞”。
2.游戏2:小猪运西瓜。
小猪运西瓜。
(1)教师:外婆家到了。外婆看见小猪们可高兴啦,说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给小猪们吃,请把西瓜搬回家吧!
现你们了。”)。
下不动,随便乱动的“小猪”将被大灰狼抓走(即停止一次游戏)。
3.游戏3:切西瓜。
(1)教师:西瓜运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切个大西瓜尝一尝吧!
(2)“切西瓜”游戏:
一切两,甜甜的汁水四处淌。”
后,其余幼儿再组成圆圈,游戏重新开始,被抓住者接着念儿歌,切西瓜。
(3)可以组成3—4个小圆圈,同时玩“切西瓜”游戏。
4.游戏2—3遍后结束。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八
1.通过平衡、钻爬、快跑和躲闪的练习,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2.能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一个。
:利用游戏形式进行,通过游戏活动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猪们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远,要走过小桥、钻过山洞才能到达。
(2)教师指导幼儿练习“走小桥”、“钻山洞”。
(1)教师:外婆家到了。外婆看见小猪们可高兴啦,说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给小猪们吃,请把西瓜搬回家吧!
现你们了。”)。
下不动,随便乱动的.“小猪”将被大灰狼抓走(即停止一次游戏)。
(1)教师:西瓜运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切个大西瓜尝一尝吧!
后,其余幼儿再组成圆圈,游戏重新开始,被抓住者接着念儿歌,切西瓜。(3)可以组成3—4个小圆圈,同时玩“切西瓜”游戏。
4.游戏2—3遍后结束。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九
2、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一、图片导入。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
2.会画出半圆形的切片西瓜。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切西瓜课件,画好的范例,油画棒、图画纸、黑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2.师:这位小朋友说是西瓜,你们认同吗?真棒,这是西瓜。(直接点击没有切的西瓜)。
二、播放课件,教师演示切西瓜。
将西瓜切成两半,再切成小片,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的西瓜,感受西瓜的色彩变化和形状美。
1.引导幼儿观察切开后西瓜的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没有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没切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
(3)师:现在许老师要来变魔术"切西瓜",请小朋友认真看被切开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4)师: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籽)。
(5)师小结:被切开后的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籽。
2.引导幼儿观察小片的西瓜。
(1)师:老师再切一次西瓜,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片小西瓜又是什么形状?(三角形、半圆形)。
3.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很对,没有切开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被切开的西瓜有半圆形、三角形等,切开后的西瓜瓤是红色的,上面还有黑色的西瓜籽。(要出示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的图片)。
三、讲解示范。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一
1、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2、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二
1、准备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做植物模仿操。
第1~2个八拍:春天到,柳树发牙微微笑(上肢运动);
第3~4个八拍:夏天到,西瓜地里咕噜噜跑(跳跃运动);
第5~6个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头摇(俯背运动);
第7~8个八拍:冬天到:腊梅雪松压不倒(腿部运动)。
(这些动作可以重复3~4遍)。
2、基本活动。
(1)和幼儿简单谈论植物与水果,进行本课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做得模仿操里都讲到了哪些植物?
幼儿回答。
教师: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么?(引出本节课所要玩的游戏名称)。
幼儿回答。
教师:西瓜是怎样吃的呀?
(2)引导孩子了解游戏规则,学习玩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玩一个叫“切西瓜”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一个幼儿当切西瓜的人,边念儿歌边在幼儿挽起的两手中做切的样子,大家一起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个大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当念到“半”字时,切西瓜的人把相邻两个幼儿的手“切开”,然后这来年两个小朋友迅速围着圆圈的外围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圆圈跑一圈回来后,谁先占住刚才的位置,谁为胜。赢的那个幼儿和切西瓜的人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3)老师的指导下,请部分幼儿先示范玩一次游戏。
(4)幼儿集体游戏2~3词,期间教师用语言进行指导,提醒暂时没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把西瓜变成两个小西瓜,继续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分组玩切西瓜的游戏时,老师可以在傍边指导或者进入他们的游戏中去。
继续分组,两个西瓜变成四个小西瓜,幼儿自己选切西瓜人,自主游戏。
2、放松活动。
可以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形象美。
2、体验同伴分享的愉悦心情。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形象美,萌发幼儿的想象力。
3、指导要点:借助实物观察的方法,只管感受西瓜的外形特征。
在观察与亲身体验中学习儿歌,发展想象力。
四、活动过程。
1、围绕“西瓜”谈话。(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提问:西瓜的味道怎么样?(甜甜的)。
西瓜长的什么样?(圆圆的)。
2、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先介绍儿歌名称再朗读。
提问:宝宝吃完西瓜后独自会变成什么样?(大大的)。
3、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观察切西瓜的过程,直观感受西瓜的外形变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边切边念)切西瓜,切西瓜,咔嚓!西瓜变成什么样啦?鼓励幼儿根据西瓜被切后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老师念“切西瓜,切西瓜,咔嚓!变个碗”).
(2)西瓜切成两半了,我们现在再切,看看还会变成什么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変只船)。
(3)你们猜猜再切下去西瓜会变成什么呢?(变座山)。
(4)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西瓜到哪里去了?(宝宝的肚子里)。
你是怎么知道的?
宝宝的肚子变成怎么样了?(变成大西瓜)。
3、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地示范朗读。
(2)幼儿跟读儿歌。
(3)集体朗读练习。
五、活动反思。
1、能否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否感受到儿歌朗读的`乐趣。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四
1.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2.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发展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1.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2.小结: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他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4.小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他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五
趣味的体育游戏能帮助小朋友,在学习之余锻炼身体,在锻炼的身体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乐趣,下面是体育游戏运西瓜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设计安排的吧!
目标:
1、练习快跑及近距离传递皮球并会听信号变动作。
2、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学习会听信号变动作近距离传递皮球。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听口令,做热身运动。(幼儿散点站立)。
二、基本部分。
1、今天天气很好,小猪们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远,要走过小河才能到达。
2、游戏:“小猪过河”幼儿自由尝试过障碍的方法。
3.指导幼儿练习“过河”。师:请你们说说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过小河的。
4.大家相互尝试同伴“过小河”的方法。
教师小结:过小河有很多种方法,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三、游戏:西瓜丰收了。
1、师:外婆家的西瓜丰收了,今天我们要帮助外婆收大西瓜,好吗?
2、玩法:幼儿拉圈,听到老师说“开始收西瓜了”幼儿则弯腰传递西瓜。听到老师说“西瓜装上汽车了”幼儿则从胸前传递西瓜。听到老师说“西瓜装上火车了”幼儿从头上传递西瓜。
规则:要依次传递,并根据老师的信号变换低、中、高的传递动作。
四、玩游戏:“小猪运西瓜”
师:外婆家到了,外婆看见小猪们可高兴啦,说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给小猪们吃,请把西瓜搬回家吧!
(1)讨论:回家的路很远,如果路上遇见大灰狼怎么办?(外婆说小猪你们看见大灰狼时,要立刻蹲下不动,它就不会发现你们了。)。
(2)小猪抱着西瓜穿过小河,把西瓜一个一个运回家。老师扮演大灰狼,当大灰狼出现时小猪立刻蹲下不动,随便乱动的小猪将被大灰狼抓走。四游戏:“切西瓜”
1.西瓜运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切个大西瓜尝一尝吧!
2.幼儿站成圆圈(西瓜),玩“切西瓜”游戏:
3、师:西瓜好吃吗?那我们回家吧。
2.幼儿游戏2~3次。
五、结束部分:
1、总结游戏过程。音乐〈吃西瓜〉幼儿随着音乐洗西瓜,切西瓜,吃西瓜放松。
2、幼儿进行放松整理。
3、.师幼共同收拾器材,回活动室。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六
1、通过活动的实施,感到制定目标还有不足。
在老师指导操作时·个别幼儿讲述故事时,有些幼儿没有仔细倾听,老师虽随机教育幼儿有礼貌的听他人讲述,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列入目标,老师在活动环节前就会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2、课件利用率较低。
课件制作的时间较长,但在活动中仅仅只用于作品欣赏这一环。
节,使得课件的利用率较底。如果在课件中预设几种故事结尾于幼儿编述结尾后,让幼儿在课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结尾,完整欣赏新故事。这样使得课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课件与幼儿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儿对自己编述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3、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重视个别差异、重视。
活动过程。
操作过程中考虑幼儿的不同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标,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取操作的经验,对后面编述故事的结尾提供了素材。
四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适度。
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主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发生变化:
(1)幼儿活动前准备状态很兴奋,加上活动前半部分利用动画帮助幼儿欣赏作品,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参与组织成分较少。
(2)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能,对幼儿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语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应以语言要求更为重要,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对幼儿理解作品、想象讲述中参与组织较多,美工操作组织较少。
(3)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探索动机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要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自主情绪主导下积极参加活动,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七
1、幼儿学会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外观,激发种植的兴趣。
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并学会记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西瓜、西瓜籽、记录表人手一份。
1、导入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西瓜)
(2)它是从哪里来的?(地里长出来的)
(3)是怎样长出来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一粒西瓜籽放在投影上让幼儿详细观察。
师:你观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幼儿描述
过渡:刚才我们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们还想和他怎样交朋友?
3、分组接触西瓜籽,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让幼儿说说你是怎样和西瓜籽较朋友的?(看、摸、闻)
(2)让幼儿说说看、摸、闻到了什么?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时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闻起来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还有许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样往土里种的。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并记录。
结束:今天小朋友真棒发现西瓜这么多的秘密,过几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种西瓜。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八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蚂蚁搬豆》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去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及时鼓励。
3.小结:小蚂蚁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们又出去找食物,它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赏故事课件,理解画面内容。
1.师幼共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操作ppt,逐页为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提问:它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重点引导。
2.集体阅读绘本图书,再次理解画面内容。
教师和幼儿利用大的绘本图书再次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重点提问:小蚂蚁自己搬不动西瓜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有哪些好办法?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结合图片讲述,体验交流乐趣。
1.幼儿自选故事图片和同伴进行交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表达和讲述,用动作或语言支持幼儿的表达。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帮助蛤蟆的新办法。
活动准备:
1、图片7幅。
2、课件《蛤蟆吃西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二、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2、出示图片二、三师: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帮它想了什么办法?(幼儿观察图片)师:青蛙的这两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请幼儿说说理由。)师:那我们来看看蛤蟆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第二、三段故事)。
3、出示图片四师: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地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什么?(竹管)蛤蟆看见竹管,一下想出了好办法。小朋友猜猜看,它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讲述)。
4、出示图片五、六师:蛤蟆和青蛙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讲述第三、4段故事。再请幼儿讲述。)。
师:蛤蟆和青蛙吸呀吸,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再也和喝不下了,可西瓜汁还在不停地往外流,都浪费了,这时蛤蟆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
师小结: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一个水龙头,这样就可以随时开关了,而且他们还在水龙头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
师小结:看看,这下小动物们可开心了,他们排着队轮流喝起了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5、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观看课件)师: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完整地来把这个故事欣赏一遍。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蛤蟆吃西瓜)观看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6、师: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蛤蟆种西瓜-----是爱劳动的蛤蟆蛤蟆想办法-----是爱动脑筋的蛤蟆蛤蟆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蛤蟆师:我们小朋友要像这只蛤蟆一样爱劳动、爱动脑筋、关心别人。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二十
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蚂蚁们发现了一块西瓜。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蚂蚁们很兴奋,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两眼放着绿光,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它们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可是西瓜没有动,两只蚂蚁来帮忙,三只蚂蚁来帮忙……“嘿呦!嘿呦!”尽管它们使出吃奶的劲,可是西瓜还是一动也不动,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气。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
蚂蚁们又想到了新的办法,用铲子铲,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铲出那么一点点。不过没关系,它们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欢呼着爬上西瓜,它们有的拿起铲子,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铲呀铲,有的把铲出来的西瓜放在吊车上,像起重机一样往下放,还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来,它们就抱着西瓜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蚂蚁们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来。一只蚂蚁说:“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个西瓜滑梯!
捏西瓜中班教案(汇总21篇)篇二十一
买,买,买西瓜,买来一个大西瓜。
(二)《切西瓜》。
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断。
规则及注意事项在游戏中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影立即松手,绕圆圈快跑一圈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最先跑回原处的幼儿就当新的"切瓜"者,与原来的"切瓜"者替换位置继续游戏。
提醒幼儿在跑的时候小心不要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