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它需要经过认真准备和精心设计。在下面的部分,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质量的中班教案样例,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一
活动目标:
1、探索不同形状的桥面与承重力的关系。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幼儿回忆设计过的桥面,教师根据幼儿回忆内容展示桥面。
桥造好了,会有很多的车和人从桥上通过,所以我们的桥一定要造的很牢固,你认为这三中桥哪一种桥最牢固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2、讲解实验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桥墩的距离会影响桥的承重力,所以先得把桥墩的距离定下来,就在桥的两边,然后在桥中央放雪花片,比比哪种桥能放最多的雪花片,它就最牢固,为了能比得更清楚,我们还要把雪花片的数量记录在纸上。
3、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互相合作,尝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4、讲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每组请一名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二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十分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样办”“小蝴蝶会保护自我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必须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镇的幼儿更是如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儿喜爱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活动始终。
1.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3.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欢乐。
1.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2.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头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明白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经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进取、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理解。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十分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评析:以绘本故事《艾玛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幼儿与艾玛进行了两次捉迷藏游戏之后提问:“我们怎样会把那么多东西当成是艾玛?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引导幼儿思考、小结,获得初步的印象,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齐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我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我,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我。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评析:此环节采取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合作观察,找出隐藏在图片不一样背景中的9只动物,并做上相应的标记。然后,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我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采取放大、聚光等不一样的形式,进行重点演示与验证。并追随幼儿的回答,点击和标注相应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枯叶蝶、蜘蛛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明白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是动物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幼儿简便愉快地获得了新经验。)。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仅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异常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明白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三
1.让幼儿通过观察两张图片,让幼儿体验鱼的不同感受。
2.陪养成从小就爱护环境讲卫生的好习惯。
1.图片两张:一张鱼宝宝在干净舒适的河里游。
2、另一张鱼宝宝在浑浊的河里游。
一、引出图片。
1、让幼儿看看脏水里游动的小鱼。
2、幼儿思考:鱼宝宝怎么哭了?怎么不理我们?为什么哭了?
3、幼儿和老师一起来想想鱼宝宝哭的原因:因为水台脏了,鱼宝宝很难受,快受不了了。
二、让幼儿帮帮鱼宝宝,怎样把鱼宝宝的家变干净、整洁。
1、让幼儿再次观察图片,脏水周围的环境,边上有什么?(垃圾、污垢油等等)。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插广告牌、帮清理垃圾)。
三、鱼宝宝变开心了。
1、出示鱼在干净水里游的图片,说说鱼宝宝心里是怎样想的?
2、想想她为什么会变开心?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四
1、复习1—9的数字。
2、在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
3、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1、三张大图片,若干小图片(数字)。
2、自制电影票(比幼儿人数多一倍),场地布置成电影院(椅子若干并标有数字记号)。
3、电脑课件、动画片。
一、布置情境,引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哦,原来是海绵宝宝。大家和他大声招呼吧。
师:为了让海绵宝宝在中六班玩得开心,我们请他看电影,怎么样?
师:可是海绵宝宝一到电影院,就哭了。这么多座位,哪个才是他坐的?
我们来帮帮他吧。
二、学习看电影票找座位。
1.集体找座位。
1)电影院里有几排座位。
2)这是第几排?这呢?
3)我现在在第几排,请个别幼儿回答。
4)你是怎么看出来?
2.学习看电影票的号码找座位。
1)每一排都有什么?(每一个座位都有数字)。
认识一下(数数)。
2)这些数字表示什么?
这个第几座?(3次)这是第几排的第几座?(2次)。
3.请幼儿帮助海绵宝宝找座位。
三、幼儿看电影。
师:海绵宝宝觉得一个人看没有意思,他想请你们一起去看电影。王老师也给你们每人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上面有什么?(告诉我们位置了)请你们到后面的电影院对号入座。
1.幼儿找位置入座。
2.教师检查。
师:我是电影院的检票员,我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都找对位置了。
四、放电影。
师:嘘,电影开始了。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电影先到这里结束,小朋友再见。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五
1、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给树叶分类或排序,体验玩树叶的乐趣。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活动前选择有许多不同树木生长的草地,草地上积满了许多落叶。
2、人手一个小筐、分类盒。
3、电教设备:电脑。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观赏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色,引发幼儿拾落叶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有多种不同树木生长的草地上,观看地上的落叶。
教师:小朋友的脚下都有些什么?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落叶?(秋天来到了。)引导幼儿观察秋风吹过的落叶景色: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小树叶怎样啦?它们是怎样落下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二、幼儿边拾落叶边观察。
教师:在场地的四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树,它们的叶子一样吗?
教师:你喜欢这些落下的树叶吗?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小筐和同伴一起去收集自己喜欢的、不同的落叶。
三、互相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树叶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捡来的落叶。
四、利用落叶进行分类、排序和拼贴等有趣的游戏活动。
教师: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打算怎样玩呢?
幼儿尝试用自己想出的方法“玩”树叶。
请幼儿在集体前展示、讲述自己的玩法。比如:给树叶分类(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排序(从高到矮或从大到小等),用树叶拼贴图画等。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的创新玩法,进一步增强幼儿在玩树叶中产生的积极感受。
1、日常活动:利用散步等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捡各种各样的落叶。
2、区角活动:将树叶放在科学区中,让幼儿继续进行多种分类、排序等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六
1、探索发现落叶树树叶逐渐变色的现象,学习用排序的方式表现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
2、体验操作、游戏活动的快乐。
录像片段 、ppt、各色树叶若干、音乐cd
1、幼儿观看录像。
2、讨论:叶子是慢慢变黄的,还是一下子变黄的?
1、播放ppt,探索叶子变色的秘密。
2、幼儿操作,比较绿叶和枯叶的不同。
3、教师小结。
1、将形状相同的树叶按照由绿逐渐变黄或变红的顺序进行排序。
2、把排序好的树叶,依次粘贴。
1、按要求装扮印第安人服饰。
2、随音乐进行游戏《小印第安人》。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七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谁?(南瓜爷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白胡子,白眉毛)给南瓜爷爷问好。
(2)出示南瓜爷爷的家。
(1)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答案不一样)
(3)教授方法:数一圈的东西,我们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后顺着钟表转动的方向,一个一个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
(4)“我们一起再来数一遍”。。。。。。“原来南瓜爷爷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1)“你能从影子里看出它们是谁吗?”请幼儿说“我觉得第x个可能是xx”;“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共同验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对了没有?”
(1)了解"邻居":
“南瓜爷爷请这么多客人原来是要找邻居,谁知道“邻居”是什么?(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或者楼上、楼下的朋友)
(2)了解蔬菜的定义: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这8位客人里有蔬菜吗?请你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下面用黑色的笔画一个圆。”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蔬菜就是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请你再来找一找,用红色的笔在蔬菜下面画一个圆。”
@验证:“现在我们一起对着大屏幕,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个饼干是在工厂里加工出来的,它不是蔬菜;第二个。。。。。。)
@“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蔬菜?”(5个)那南瓜爷爷找到了几个邻居?(5个)
1、除了我们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种的蔬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结:生活中的蔬菜种类有很多,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请你们回去找一找,这些蔬菜都有什么营养,回来给我小朋友说一说,好吧!
小百科:南瓜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传入中国,现南北各地广泛种植。的果实作肴馔,亦可代粮食。全株各部又供药用,种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热除湿、驱虫的功效,对血吸虫有控制和杀灭的作用,藤有清热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八
1.能进行8以内物体数量的比较,知道哪个多、哪个少。
2.能根据盒子的大小判断数量的多少。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6页《爱心巧克力》。
2.带有巧克力图的ppt。
一、给朋友挑“爱心巧克力”。
师:今天我们一起给自己的好朋友送上一份爱心巧克力吧。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盒子中都装了多少颗巧克力。
师:你们现在来看看这个盒子中有几颗巧克力呀?(教师出示一张带有6颗巧克力的图)。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数数这个盒子中又有几颗巧克力?(教师再次出示一张带有7颗巧克力的图)。
师:对,里面有7颗巧克力的这一盒比较多。现在又多了一盒巧克力,我们来数数这盒里面又有几颗巧克力呢?(教师再次出示带有8颗巧克力的图)。
师:你们看现在一共出现了3盒巧克力,请你们现在一起来比一比,这3盒中又是哪一盒的巧克力最多。
师:接下来老师这里有一盒巧克力,我把这盒巧克力分成了5个格子,这5个格子里都装着不一样多的巧克力,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比较一下哪一个格子里面的巧克力是最多的。
(请幼儿两两比较,说说数量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感知盒子的大小与爱心巧克力之间的关系。)。
二、我来数“爱心巧克力。”
师:现在这里有一份爱心巧克力,等一下老师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6页《爱心巧克力》,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爱心巧克力的数量,比一比哪个格子里面的巧克力最多,然后再用笔把他圈起来。(教师及时在旁引导幼儿)。
师:全部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三颗星星,你们要加油。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九
1、通过故事进一步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
2、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一、复习儿歌“春夏秋冬转圈圈”,及四季排列,月份分配
2. 边听故事边通过观察图片,猜想小朋友喜欢某个季节的理由。
3. 提问:故事里谁喜欢夏天?她为什么喜欢夏天?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老师用简画记录,从而补充故事内容。(其他季节按同样方法提问)
二、游戏四季轮换拍
1. 幼儿每人一套写有春夏秋冬的纸条,分别画上四季简易图,将画好的纸用双面胶贴在衣服双手易拍到的地方,化装成季节娃娃。
2. 听游戏带领着发出的语言指令迅速做出反应,即用手拍贴在身上的图画
单手拍:如听到“吃火锅是什么季节?”边答边拍身上图片。
双手拍:如听到“夏天过去是什么季节?再过去又是什么季节?”两手分
别拍在相应图上,并回答“夏天…….”
连续拍:如从春天到冬天
结伴拍他人
边拍图画边念儿歌“春夏秋冬转圈圈”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
日常生活中,千奇百怪、无处不在的声音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熟悉和感兴趣的,然而孩子对声音的了解还停留在听的表层,所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秘密之一(探索不一样物体之间的碰撞会发出不一样声音的秘密),体验探索的乐趣,敢于表达自我的经验与想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应彩云教师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而我选择的《趣味的声音》这一活动资料也正体现了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1.对生活中的声音感兴趣,了解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
2.主动探究瓶子里装入不一样东西后发出不一样声音的秘密。
3.体验探索声音秘密的乐趣,乐于表达自我的经验与想法。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硬币、米粒、蚕豆等物品,对生活中各种声音感兴趣,玩过让纸发出声音的游戏。
一、用不打开瓶盖的方法寻找空瓶(听音游戏——找空瓶)。
教师出示装有4个瓶子的篓子,请幼儿想想、说说找出其中一个空瓶的办法。
导入语2:如果不能打开瓶盖,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为每个人供给一个篓子,要求用不打开瓶盖的办法找出空瓶。
环节自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吃瓶装或杯装食物时,有的习惯打开瓶盖检查里面的食物有没有吃完,有的则会摇一摇瓶子听一听,于是我将观察到的这一生活细节用在了第一环节中,意在激发孩子回忆、运用已有经验。
二、尝试用各种办法让空瓶发出声音(发音游戏——玩空瓶。)。
过渡语1:小朋友真聪明,用摇一摇、听声音的办法找到了空瓶。下头请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办法让它不装东西也能发出声音,看谁想的办法多。
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玩出多种让空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导入语2:你是怎样玩的还有不一样的玩法吗。
请部分幼儿示范刚才自我玩瓶的方法,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不一样玩法。
小结语: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头休息一会儿。
环节自评:基于第一环节的尝试,孩子拿到空瓶后的直接认知经验就是瓶子装了东西摇后就会有声音。我利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具有“悬念”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孩子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了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引导孩子在已有经验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识即:瓶子与任何物体碰撞以后就会发出声音。
三、探究瓶子里装入不一样东西后发出的不一样声音(辨音游戏——找秘密。)。
指导语1:剩下的这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再去仔细听一听,告诉我你听出了什么秘密。
幼儿自主探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我的发现。
指导语2:你听出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语:原先瓶子里装不一样的东西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指导语3:猜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到底是不是我们一齐来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在教师摇动瓶子,幼儿听声音猜测瓶内物体并检验的互动环节中进行。异常幼儿对于自我猜测结果的验证很期盼,所以教师将硬币倒入透明瓶检验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指导语4:请你也去摇一摇、听一听找到藏硬币的的瓶子。
幼儿用摇一摇、听一听的方法找到篓子里藏硬币的瓶子。
教师请找到的小朋友分两组将米粒倒到透明瓶子里检查,并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米粒泼在地上,培养孩子要爱惜粮食的习惯。
幼儿瓶子里的豆子数量为一个或许多,请幼儿先观察自我瓶子里的豆子,再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后再引导他们比较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大还是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小结语:原先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多豆豆发出的声音大。
环节自评1:对于瓶子里装的物体也是精心设计的,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硬币发出的声音特点最明显,孩子最为熟悉,能简便猜到;米粒发出的声音和沙子、泥土发出的声音相似,不一样生活经验的孩子便有了几种不一样的想法;而蚕豆发出的声音对孩子来说相对陌生,孩子的猜测难度加大。
环节自评2:在这一环节还有一个孩子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就是经过听声音依次找出装有硬币、米粒的瓶子,虽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检验时却用了三种不一样的形式:检验硬币,是孩子一个接一个摇动瓶子,其他孩子倾听并确定;检验米粒,是孩子分组将其倒入透明器皿;检验蚕豆,是请孩子打开瓶盖,并在打开瓶盖后发现豆豆多少的不一样,再根据豆豆的多少进行分组比较声音的大小,从而巧妙的得出“一个豆豆发出的声音小,许都豆豆发出的声音大”的结论。
指导语8:你发现了什么瓶子装得满满的为什么没有声音了呢。
环节自评:是不是豆豆越多,声音越大呢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经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孩子积累了新经验的同时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很多很多的豆豆声音是不是会变得越来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装得满满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幼儿经过不断尝试,巧妙解决了这一认知冲突,改组了原有的认识结构,从而构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即瓶子里装得满满的时候声音却没有了。
四、继续探究瓶子装满其他东西后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指导语:瓶子里装满了豆豆摇了以后就听不到声音,那如果装满了其他东西会不会发出声音呢请小朋友回去试一试。
环节自评:在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孩子课后去尝试瓶子里装满其他东西是不是也听不到声音,让科学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科学活动真正成为沟通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一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感知活动,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样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剥开荔枝,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荔枝若干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你们吃过荔枝吗?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许多荔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荔枝是怎样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奥秘。
1、看一看
师: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摸一摸
师: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壳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
3、剥一剥
师:我刚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开的,这样一点都不卫生,所以我们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要又快又方便。(尝试第二次剥荔枝)
4、闻一闻
5、尝一尝
师: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还藏着什么?
师: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会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会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壳、核制作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用剥下来的荔枝壳或核拼成一幅画或一个作品。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二
1、探索物体的“沉”和“浮”。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盛有水的大盆。
2、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铁钉。
3、纸、笔。
1、请幼儿猜一猜老师准备的这些东西,如果放到水中会怎样?
3、请幼儿在室内搜集各种材质的物品,将它们放到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来。
4、各组幼儿表述本组的记录,教师将结果在黑板上进行统计。统计出哪些物品沉到水底,哪些物品浮到水面。(通过统计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本身的材质有关。)
5、为什么有的物品会浮到水面上,有的物品却沉到水底?
请幼儿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情况进行小结
7、总结分享:请幼儿说说自己对哪些物品做过沉浮实验,实验结果如何。
1、幼儿乐于参与实验探索。
2、幼儿发现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材质有关。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三
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通过想想、猜猜、实验知道果珍会在水里溶解,面粉、油不会在水里溶解的。
果珍水操作纸勺子面粉记号笔油去油渍的方法制作成ppt。
1、教师出示果珍和水。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把水和果珍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幼儿用勺子搅拌。果珍它偷偷地在告诉我,它想在水里跳跳舞,请小朋友用勺子搅拌一下好吗?)。
3、师小结:果珍和水相互溶解,果珍溶解到水里,变成了橘子水。(教师在操作纸上记录幼儿操作的结果。)。
1、教师出示面粉和水。刚才面粉看见了果珍和水在一起,它也想和水一起玩一玩,你们想一想,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1、请幼儿猜油和水放在一起会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
3、师小结:水和油互不相溶,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4、刚才我们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而现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可是如果我们的衣服不小心粘上了油,变的脏脏的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油渍去掉。
5、除了小朋友想的,老师这里也有许多平时爸爸妈妈不怎么用到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看ppt)。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四
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2、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3、感受参加吹泡泡活动的欢乐,体验成功的愉快。
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等常见洗涤用品(一组一种);人手一杯清水;吹泡泡的工具;搅拌棒;座位安排(前面放一排操作台)实物图标记。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有没有吹过泡泡。
(2)引导幼儿讨论:在清水中加些什么能够吹出泡泡。
(3)幼儿认识洗涤用品。
2.制作泡泡水,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一)第一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1)请幼儿把自我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搅拌,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2)幼儿交流操作过程。
(3)教师示范,解释溶解现象。
小结:洗涤用品加入水搅拌后就在水里溶化了,我们把这种趣味的`现象叫做溶解。
(2)吹泡泡玩一玩(你们做的泡泡水吹出泡泡吗)。
小结:洗洁精更容易处出泡泡,泡泡水浓就容易吹出泡泡,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二)第二次操作(经过操作活动探索出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大的泡泡。)。
(1)把刚才小朋友介绍的方法用一用。
(2)也能够加入两种或者更多种的洗涤用品混合后再吹泡泡,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幼儿交流经验。
总结:不一样的洗涤用品混合后能吹出更多更大的泡泡。
3.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五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哪些大,哪些小?
拿好了举在手里
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反复尝试4-5遍。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气氛是较活跃的,大部分孩子也掌握了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操作也基本是正确的。但在第一过程中,按第一特征(颜色)分类是较明显的,按第二特征(叶子的多少)分类时,由于叶子多少画得不够明显,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分出来的。在第三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标志并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已在第二过程讲解的很清楚了,这样就觉得太烦了,而且时间也不多了。另外,在黑板上操作收萝卜时,地里的萝卜比应收的萝卜多出两个,并引导幼儿别收错了。由于受到书上操怍材料的局限性(应采的蘑菇是刚好的),这样就出现了第三过程比第二过程简单的现象。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认识到了教师制作教具时,应注意可操作性。在集体操作时,教师不要偷懒,自己设计操作材料,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六
1、能主动关心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并尝试改善环境。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烂的特点,了解塑封机的方便。
3、在活动中主动思考,尝试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同伴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塑封机、保鲜膜、保鲜袋、透明胶、蜡烛、蜡笔、剪刀、黑板、一盆水。
2、幼儿自制各种不同含义的标签;
3、幼儿已做过各种保护标签的小实验。
一、交流分享。
1、“今天你们都带来各种保护植物朋友的标签,接下来老师要请你们来讲讲看。”每种方法均请一位幼儿代表讲述介绍。在讲述时要问清注意事项和细节。
2、“现在老师把你们用到的这些小工具也都请了出来,等会请你们去试试其他小朋友介绍的办法,试的时候呢你可以去请教做过的小朋友,也可以请他跟你一起做,等会你再帮他一起做你试过的方法;像塑封机的话就比较危险要去请老师帮忙的。
现在先想好你想试刚刚谁介绍过的办法,想好了老师给你们发标签,然后去找他商量,商量好就可以去做了。
二、幼儿操作。
幼儿操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两两结伴,并耐心完成一项任务;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善于观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三、讲评。
1、请小朋友来谈一谈你做了什么?和谁一起做的?怎样做?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水中验证一下看看你的方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四、经验提升。
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标签放在黑板上展示,请幼儿讲一讲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塑封机制作的标签既平整又清晰,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候我们到外面去玩,爸爸妈妈拍的照片也会请塑封机来塑封一下,这样照片保存起来就不会变黄,而且历久如新。塑封机真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小工具。”
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七
1、常规训练―认规则,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大学具块一个,自制大单榫、双榫插接棒各一根。
幼儿做律动导入。
(一)认识彩图正方体画面的排列规则。
教师在幼儿对三型学具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六型学局的常规训练。幼儿打开学具时为粉底色常规排列画面。
1、教师用大型学具块进行演示:粉底色朝上,向上翻转一次成为黄底色。告诉幼儿:黄底色,黄底色上是星星画面。要求幼儿将15快学具翻成黄底色。
2、幼儿动手操作,按教师示范的动作双手翻转学具成黄底色。教师巡回,随时知道幼儿双手翻转的协调性。
3、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评价。
4、幼儿以上方法步骤,教师让幼儿依次翻转成蓝底色、绿底色和粉底色。
5、教师演示:粉底色向左翻转一次成为白底色。告诉幼儿:这是白底色,白底色上是图形画面。要求幼儿将15块学具翻成白底色。
6、幼儿动手操作,按教师示范的动作将学具翻成白底色。教师随时指导。
7、依据以上方法,教师让幼儿将学具翻成橘黄底色。
8、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评价小结。
(二)识记单榫插接棒。
1、教师用大单榫插接棒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单榫棒的特点。要求幼儿拿出红色单榫棒放在桌子上。
2、幼儿动手操作,拿出红色单榫接插棒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让幼儿将红插接棒放入格子内。注意每层放三个,没个插接棒的插槽朝上。
4、幼儿动手操作,将红插接棒排放在格子内,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摆放。
5、依据以上方法步骤,教师分别让幼儿拿出单榫黄插接棒、蓝插接棒和绿插接棒进行验证。然后再分色放入格子内。
(三)识记双榫插接棒。
1、教师用大双榫插接棒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双榫插接棒的特点。
2、幼儿动手操作,拿出双榫插接棒和单榫插接棒放在桌子上观察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让幼儿将插接棒放入格子内,注意双榫插接棒放在盒子两边的格子中,每层放四个,每个插接棒的插槽的插槽朝上。
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摆放。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摆放。
教师给出各种指令,幼儿按指令取放插接棒。例如:教师指令:拿出一根双榫插接棒。要求幼儿迅速拿出放在桌子上,并及时表扬拿得又对又快的幼儿。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八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3、对家禽类动物有兴趣,有探索的欲望。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幼儿用书。
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师分别出示鸭子和鹅,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鸭子,说说:
鸭子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头上有什么?鸭子叫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鸭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2)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鹅具体方法同上。
3、引导幼儿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鸭子与鹅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4、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图说说:鸭妈妈身边的小动物是谁?你知道是谁把小鸭子从蛋壳里孵出来的?
(2)启发幼儿观察沙滩上的动物和脚印,用连线的方式帮动物找到脚印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十九
中班幼儿以对数字有一定的感知,但对数字的排列组合接触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从中班的主题活动中选择科学活动《编车牌号》,让幼儿在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中,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运用车牌及编车牌,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1、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1、汽车牌照一张,熊爸爸和车的图片一张。
2、两人一套数卡,笔和长方形小纸片若干。
3、幼儿练习每人一张。
一、谈话,引出课题。
1、除了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引出汽车牌照)。
2、(出示几张汽车图片)看看车牌上有什么?
二、猜车牌号,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2、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摆数卡,一人记录,一张小纸片上记录一种排列方法。
4、把开头数字相同的两组车牌放在一起,让幼儿寻找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三、游戏:《车牌拼拼拼》。
请3名幼儿上台做数字宝宝1、数字宝宝2和数字宝宝3(胸前贴上数字卡片),下面的宝宝根据老师出示的车牌喊出“车牌拼拼拼,车牌xxx”,数字宝宝快速的按车牌数字的顺序站好。
四、编车牌号,练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出示幼儿练习)森林车队买了6辆小汽车,请你用数字456给它们编车牌号。要求3个数字在每张车牌上都出现,并且车牌号不能重复。请幼儿边操作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列出来。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大全(20篇)篇二十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放事资料,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明白狮子上当的原因。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乐于与同伴一齐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欢乐》。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只小猫却说是自我大,狮子小,并且狮子最终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这是怎样回事呢看了书,你就明白啦!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资料。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资料。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活动总结反思:
本节活动主题是镜子,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有关镜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情景、以孩子们对放大镜及哈哈镜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关平面镜的成像问题。孩子们十分感兴趣,整个活动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进取的思考与探索,整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