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还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修辞的巧妙运用。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思维和敏锐观察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一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都坐在一起包粽子。就是用新鲜的粽叶把加入各种配料的糯米包裹起来。姐姐、妈妈和大妈包得最好,看着像一个个的小山,我和弟弟包得最差劲儿,就像个个没长好的歪葫芦。放在蒸锅里一蒸.没过几分钟,就从锅里传来一阵阵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熟了。我们拿个两个就朝街上跑,因为街上正在舞龙呢。我们边吃粽子边看舞龙,反正精彩的舞龙非看不可,不然就太可惜了。
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看舞龙,你最不能错过的`要数赛龙舟了。吃过午饭后,早早地我们就到湖边等待着观看赛龙舟比赛,五六条瘦长的小舟,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多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坐在船头,奋力划桨。大家都想争第一,每次我都希望自己快些长人,好加入赛龙舟的队伍,尽显我的男儿本色。
家乡的端午节可真令人难忘,有机会你们也到我的家乡来看一看,玩一玩。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二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喜庆、热闹,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流传二千多年,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已不仅是怀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和文化。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穿新衣服,插艾叶、系五彩线、戴香囊……是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的节日。
端午节的前两天,我们就准备包粽子了。包粽子,首先要把糯米泡水,箬叶洗干净;再准备好红豆、猪肉、鸡蛋等做陷;然后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糯米;接着把陷放在糯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用丝线把箬叶包着的粽子的四角绑紧,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了。粽子煮熟了,撕开叶片,吃的时候,不但有糯米和陷香喷喷的味道,还有着箬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凉爽还带点微微的甜。
晚上,妈妈还煮了艾叶水给我们洗澡,听说它有清凉解暑等作用,还可以避邪呢。这时候,屋子里都是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朋友们,欢迎您来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哦。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三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各地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各有特色。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我的家乡在乳山,主要庆祝端午节的活动有两种:插艾叶、吃粽子。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人们就会上山采整棵艾蒿。把它悬挂在门口,艾蒿特殊的气味可以驱虫。没上学的时候,我每年都跟着爷爷奶奶上山采艾蒿,还顺便挖野菜吃呢!
另一种活动是包粽子。我简单介绍包粽子的步骤:大人们先到集市上买回来芦苇叶,要先把叶子放在锅里蒸煮,取出后放凉后才能包粽子。
粽子的馅以糯米为主,可以在糯米里加上红小豆、花生、大枣、栗子……包的时候要用五颜六色的线把它们区别开。包好之后就是蒸粽子了,一般蒸四十分钟,如果时间短就不好吃。蒸的时候一定要在下面的水里加上鸡蛋。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道。
到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全家就可以围在一起吃“粽子蛋”和粽子了,吃粽子时可以粘着白糖或蜂蜜,非常香甜、软糯,想起来都快流口水了!
我特别喜欢在家乡过端午节,尤其喜欢吃小姑姥姥做的红豆馅粽子。也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过节吧!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四
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种子,洒白酒;龙船下河喜洋洋。”这首儿歌中说到了很多端午节的习俗。
而划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每条龙舟上的鼓手用力地击打船头上的那一面大鼓,“咚咚咚,咚咚咚”鼓声响彻两岸,直达上空。龙舟上的选手奋力齐发,整齐地摆动双桨,几十条龙舟就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来。岸上,观看比赛的人们都在大声呐喊“加油!加油!......”有的甚至还自己带来的横幅展开来,上面写有醒目的两个大字---加油!这震耳欲聋地加油声和醒目的横幅似乎给正在比赛中的选手加了一把劲,只见他们划得更快了,江面上水花四溅,在太阳的照射下,都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河水了。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了选手们用尽全身之力拼命划龙舟,巴不得他们的龙舟飞起来,直接冲到终点。比赛结束了。“滴滴——”哨声响了起来,呀!冠军产生了——红队赢了,我们大家开心地跳了起来,周围的人也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啊!端午节真是热闹非凡。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五
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等。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也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里面的馅有巧克力的,有蛋黄的,有肉的等等。粽子的馅是由糯米包着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外面穿着一件“绿衣裳”――芦苇叶。
挂菖蒲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之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解放后这一天也被定为“诗人节”。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六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节日——端午节。它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插茱萸便是其中的一种。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会几枝茱萸插于门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
当然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节外婆总要包上很多的粽子让我大饱口褔。粽子是用新鲜的竹叶包裹而成的,里面放有各种各样的配料,有甜的,有咸的,甜粽子有豆沙的,蜜枣的……咸粽子有肉的,蛋黄的……煮熟了,香气四溢,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竹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外婆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剥开,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粽肉,咬上一口,满嘴充满了米香,越嚼越滋味,每次我总要吃个够。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七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们就会唱起有关端午节的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联系在一起。用黄红蓝白黑五色丝绒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锁”。?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一个传说。传说在东汉时,有个14岁的少女叫曹娥,与父亲在瓜园劳作,他的父亲在洗瓜时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见尸体。曹娥便不分昼夜沿江嚎哭寻找,一连几日都没有找到父亲的尸体。最后她也跳进江中,过了五日,江上浮起拥抱着父亲尸体的曹娥,她终于以生命找到了父亲。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初五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条江也被重新命为曹娥江。
我因为这动人的故事,而更加喜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八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看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沉冤。”读完古诗你一定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了吧。原来是后人为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在这一天里,人们早早地起床,来到地头、林边采集带有露水的艾蒿草,先用露水擦眼睛,让眼睛更加的明亮。然后把艾蒿草带回家插在门上,说是能够避邪。夏天到了,蚊子特别的多,把艾蒿草装在小袋中,放在枕边还有驱赶蚊子的作用呢!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家中的老人都会为家里人带上红黄蓝白黑的五彩绳,也是为了避邪。下过第一场雨之后,就要把手上的五彩绳摘掉,传说五彩绳能够变成蛇呢!
端午这一天,还要吃粽子。粽子有甜的、咸的、肉馅的、大枣的,吃完粽子后,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我就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吃粽子,爱享受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九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粽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我家也要包粽子啦,跟我去看一看,学一学吧!走进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手中拿着两张粽叶,把粽叶重叠在一起,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进一把糯米,中间塞上一块大肉馅,上面再撒上糯米,把肉盖住,最后用粽叶裹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功夫,奶奶就包好了一大盆粽子。晚上,把粽子放进大锅里,倒上水,煮上个把小时,再闷上一晚。节日的清晨,村里家家户户的灶间里都飘出了粽子独有的清香。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家乡人的心中,艾蒿是能驱虫避邪的。奶奶会去野外采一大把艾蒿,用红线系好,挂在大门口。
我喜欢家乡的粽子,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奶奶开始讲故事了:“传说,这过端午节是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有才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没能如愿报效国家。他很悲观失望,写下了一部《离骚》。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尽。屈原的爱国热情和才气太令人敬佩。他有才、有德,还很高尚,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所以从那时候起,人们就规定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妈妈对我说:“阳阳,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你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让我立下了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志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嘢,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一
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立体三角形的食品,今天是个节日,是什么节日呢?哈哈,今天是端午节。
朦朦胧胧的清晨,一声“起床啦!”打断了我的美梦,我无奈张开了睡眼。原来是妈妈叫我吃早饭。于是小学作文,我一点困意也没了,迅速地穿好衣服,“噔,噔,噔”迅速跑下了楼梯,直奔厨房,只见一只只绿绿的家伙放在盘子里。我一阵好奇,一句话脱口而出:“这是什么东西啊,可以吃了吗?”爸爸生气地说:“你还没刷牙呢,这个叫粽子,那些是生的,还没煮呢。”于是,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会儿,奶奶和妈妈捧着热腾腾的粽子向我走了过来。
我剥去深绿色的粽叶,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红米饭,掰开来,中间的红烧肉犹如红珍珠,闪闪发亮。还有又大又圆的红枣,真像个红皮球。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几口,真好吃!软软的米饭和滑滑的红烧肉,真让我回味无穷啊!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停了下来。
晚上,整个屋子静了下来,我们一边玩扑克,一边看电视,过得可自在了!
一天飞快的过去了,我还在回味昨天的粽子,怀念端午节呢!这真是个最难忘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二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家乡最有特色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这天,家家都要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孩子换上新衣服、扎百色(用多种颜色丝线编结的线镯),在门前挂上菖蒲、艾叶(有驱邪、吉祥之意)。
端午节的早餐以吃棕子为主,配一些白糖、咸蛋之类的。粽子有红豆的、花生米的、蚕豆瓣的,还有咸肉的。我最喜爱吃花生米的。中餐大多比较讲究,最突出的是要有几道“红菜”,一般人家要有“五红”或“八红”(红烧肉、红烧鱼、红烧龙虾、红烧长鱼、红烧鹅子、红苋菜、红萝卜、西红柿等),还要喝雄黄酒(“红”和雄黄酒都是驱阴避邪的)。晚上用艾水洗澡以保一年不害疮疖、身体健康。
端午节,你给了我们多少喜悦和欢乐啊!新的端午节又要来到了,我怀着思念,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你。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三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母亲起床,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孩子睡着后母亲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一年的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四
你知道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吗?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赛龙舟、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划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现在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了吧!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五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先按照习俗去山上趟露水。从家往山上走的路上,我们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直觉得自己的眼睛亮多了,到上学坐在教室还觉得很亮,什么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叮铃铃”放学了,我高兴地往家里跑。刚刚到门口时,就闻到了粽子香,一进门就看到了爸爸做了一桌子的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呢。我洗完手到餐桌前,先拿起两个粽子,给爸爸妈妈每人解了一个,又撒上白糖,然后我才解了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餐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饭后,妈妈在我耳朵上抹上雄黄酒,给我嘴唇上抹上唇膏,戴上了五色丝线绳,把我打扮的和粽子一样。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六
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又称“重五”,因为,在端午节这天,小朋友的脖颈、手腕和足踝上都要系上五种颜色掂成的丝线。妈妈也会给我绑上这种丝线,外婆还会给我编一个蛋篓,挂在胸前,里面装一个咸鸭蛋,可神气了!很长时间我都不舍得吃这颗咸鸭蛋。而且,中午的菜一定要有五种是红色的。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外婆就会买一把艾叶挂在门上,听说是可以“避邪”。还会听见有些小朋友在唱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掐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外婆已经提前包好了粽子,我们的早餐就是吃粽子,外婆包的粽子有很多种:咸肉的、鲜肉的、蜜枣的、香肠的……。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咸肉的,所以我都挑咸肉的吃,一口下去,糯米裹着咸肉,真香呀!到了中午,我们就会吃到比平时要丰盛的午餐,象苋菜、鸭子、虾子……,非常可口!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喝着粥,掏着咸鸭蛋,再搭块绿豆糕,也是美味呢。就这样,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特别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逢端午节到来的头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采摘柞树叶,泡糯米,花生、云豆……,这时的我是最开心的,我跑前跑后,帮大人做一力所能及的事情。
端午节头一天是最忙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棕子,每逢这时,我家房后的朝鲜族邻居大叔和大婶也会过来帮忙,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边忙边唠。有的挑选叶子,大的小的分开;有的包棕子;有的把包好的棕子摆放在大锅里;这时会我会把这段时间积攒的鸡蛋拿来和棕子放在一起煮,这样煮出来的鸡蛋非常好吃,带有一股浓浓的柞叶的芳香。
包好的棕子要煮很长时间,然后焖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上那美味的棕子和鸡蛋了,当然朝鲜族大叔大婶也会跟我们一起分享这端午的美味和乐趣了。
家乡的端午节伴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特别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传说使端午节蒙上了神秘色彩,让我从懂事时起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八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期——端午节。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又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民间有许多跟“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用蓝、白、黄、黑、红五种线系在儿童的手腕和脚上,称“长命缕”。小孩子系上这种线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菖蒲、艾草等东西,让这些东西给人们带来平安;在这一天,大人们为我们准备了水,在水里放了些艾草,给我们淋浴,希望我们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洒下艾草水,把毒虫杀死。
我的介绍,你喜欢听吗?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十九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我很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有好吃的粽子。我并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后来,听爸爸讲,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米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这就是今天人们所吃的粽子了。
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就开始包粽子。妈妈包的粽子花样还真多,有的像老奶奶的小裹脚,有的像两只龙船捆绑在一起,有的是用棕梠编织起来的。还在米里放入了花生﹑香草。这样粽子即好看又好吃。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小孩子的脖子上都会挂几个用棕梠编织包裹的粽子。向别人炫耀自家妈妈是个巧手。吃粽子这一天还要祭拜祖宗。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我们又可以吃粽子祭拜祖宗了。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汇总20篇)篇二十
我们这里还没到端午节,大家就忙上忙下,有得卖糯米,有的买蜜枣,有的买花生豆,还有得买粽子,粽子叶可以是绿的,也可是黄的。买完东西回来大家就开始包粽子。先把糯米洗了,再把蜜枣放上粽子叶,再把花生豆洗了,最后把花生和糯米放到粽子叶上,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好以后,把它煮熟,这样粽子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