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各个学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能够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引语,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作能力。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一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听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攻陷,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五日写下自己的绝笔《怀沙》后投汩罗江自尽殉国。为了纪念,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每到这时,最热闹的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们家是这样包的:首先把粽叶洗干净,接着左手托着叶子,右手舀米往里放,然后往米里加入蜜枣,葡萄干,花生仁等,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好,放到锅里煮三十分钟,煮出来粽子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我拿出来一个粽子,扒开粽叶,咬上一口,回味无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我爱端午节!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二
1、现在的粽子啊,它含金量高,吃一个顶过去五个,方便!你瞧我,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自从吃了粽子呀,腰不疼,腿不软,吃粽子也有劲了!
2、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这样想的,或许是因为草长莺飞,或许是因为艾叶飘荡着清香,也或许是粽子的香气和美味,或许更是因为诗人的气节流传千古的浩然正气。
3、工作忙生活忙,忙着幸福就好;爱情忙亲情忙,忙着团圆就好;包粽子忙送粽子忙,忙着快乐就好;过节也忙不过节也忙,忙着健康就好。端午节快乐!
4、每年的端午,妈妈都会包粽子。这在我们家里是一种习惯,估计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家庭的习惯吧。那个时候,不管日子怎样的艰难,到了端午节,我们总会有粽子吃。
5、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载满祝福的船,飘向幸福的你,轻轻地对你说: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端午节愉快!
6、端午节怎么过?耶稣说,西方没这个风俗;上帝答,天堂没这个习惯;孔子沉思:我那时还没这个节日!最后你说:我请你吃粽子!我正等着呢!端午节快乐!
7、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时节粽叶飘飘香围绕;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时节龙舟竞越水中舞蹈;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时节幸福阳光缕缕照耀;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时节家团聚开心微笑。亲爱的朋友,愿你端午快乐。
8、好茶清清淡淡,越品越香;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
9、回到家,发现每间屋子的门上都被插上了艾条,艾条的梢头稍弯,新鲜的绿色上面带点白,一定是刚割就插上。那颜色、那姿态很讨人喜欢。
10、端午节快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五五的情怀!
11、龙舟头,永不止步的奔头,狮子头,奋勇向前的劲头,端午节,祝福语,头头是道,香米粒,真心诚意的威力,甜枣粒,全心全意的实力,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12、端午佳节到,粽子可以不会包,买了味道也挺好;龙舟可以不会划,岸边观赏也很妙;深深的祝福可以不会写,转了心意也周到。端午节,祝快乐心田来萦绕!
13、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脱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压抑我的狂燥,想想我的需要,还是早点把你干掉啊,粽子,节日快乐!
14、夏高温不退,生活枯燥无味,工作太累,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是对,再烦也要去睡,找个时间聚会,地方不要太贵,祝端午节快乐!
15、端午节,吉祥到,吃粽子,龙舟闹。开心笑,生活好。给你祝福不能少。愿你端午有好运,愿你年轻永不老。日子过得总甜蜜,家庭事业步步高。
16、让我携缕粽香,温馨你生活的角落;让我传份思念,照耀你心灵的花园;让我架叶龙舟,满载如意的风帆;让我送份祝福,滋润你善良的心田。愿你端午时节,幸福快乐乐无边。
17、端午是个美好的节,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8、续段历史的佳话,逐江翻卷的浪花,缠个美满的粽子,泡杯情意的香茶,洒把驱邪的雄黄,写句真诚的表达。端午佳节,愿幸福常驻你家!
19、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20、在这个子里,你是否想起我。去掉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21、粽子里聚满了,滚滚而来的天地人的合音。继承屈原的无畏勇气,发扬屈原众人皆醉他独醒、刚正不阿的精神。
22、在这个子里,你是否想起我。去掉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23、芬芳的祝福织成苇叶,温馨的叮咛碾作白米,诚挚的祈祷晒熟红枣,再以友谊的丝线紧紧缠绕,端午节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远享受人生的美好!
24、端午节,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样快进,家庭像香包样温馨,个性像粽叶样飘逸,气势像雄黄样劲霸,快乐像糯米样粘上就不掉!
25、夏高温不退,生活枯燥无味,革命工作太累,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是对,再烦也要去睡,找个时间聚会,地方不要太贵,祝端午节快乐!
26、你的衣服整洁环保、身体晶莹柔软、皮肤洁白光滑、内心丰富多彩、身材匀称、棱角分明、气息芬芳。我真的喜欢你,亲爱的粽子!
27、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
28、买了斗得意米,弄了两顺心枣,加上片开心叶,如意粽子为你包,爱心水里泡泡,幸福锅里煮遭,愿你尝了直叫妙,撑得嗷嗷叫!端午快乐哦!
29、缘分,让我遇见你;开心,让我认识你;牵挂,让我想起你;友谊,让我们在一起;信息,让我不得不发给你;祝愿你一切都如意,端午节快乐!
30、桃儿红,杏儿黄,月初是端阳;彩线,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祝你端午节快乐!
31、今天是端午节,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月的情怀!
32、月初端午节到,送你个粽子,香喷喷的糯米是真心祝贺,红红的大枣是幸福平安,花生红豆寄去相思,粽叶打包将好运送到,祝你端午吉祥如意,万事顺利。
33、翻开历史的篇章,讲述段古老的佳话;缠绕香甜的粽子,送出份美好的祝愿;划动翻转的木桨,激起片激动的人潮;发送短短的信息,表达心真诚的问候。端午节到了,愿你开心满怀!
34、我心中,你最“粽”。端午节就要到了,我抢个先,把最可贵的情义最海量的好运最开心的快乐最美好的祝福提前送给你跟您的家人!端午快乐。
35、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鲜活记忆,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36、提前送你个粽子:幸运铺满清新的叶,快乐裹成美味的馅。闻起来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着是美满,端午节快乐!
37、闻着粽子的甜香,想起你可爱的模样;看着热烈的龙舟,想起你温暖的双手;挂起浓绿的艾草,想起你甜美的微笑。亲爱的朋友,今天是端午节,愿你过得快乐幸福。
38、你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听你说身体如此不好,真叫人操心。有时间要参加锻炼,少打牌,祝你天天健康!
39、摇旗呐喊声雷动,飞舟急流眼前过。众人划桨号声嘹,闪眼已过万山丛。助阵鼓声冲云霄,民族服饰金光闪。歌声不断舞步漫,夺冠英豪奖杯挥。端午节喜乐!
40、鼻尖飘荡着浓浓的粽香,床头悬挂着美丽的香囊,眼前进行着热烈的龙舟竞赛,心头蔓延着真纯的思念,端午节到了,亲爱的朋友你在远方还好吗?愿你快乐过端午。
41、看着满街飘香的粽叶,我突然觉出了原来端午又临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关的民间传说。有关于粽子,关于龙舟,关于艾叶,就说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为了解馋,二是为了一种纪念。
42、我那天在自己动手包粽子,眼看就要包好了,可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包点什么肉进去的好。直到我突然看见了你,我决定就包点猪头肉进去吧。
43、喝上一杯雄黄酒,好运必定能长久,吃上一粒香粽子,快乐伴你一辈子,戴上一个小香囊,幸福生活万年长,再来一个赛龙舟,今年又是大丰收,端午节愿你吉祥如意,开心永伴。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三
在端午节期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被要求以端午节为主题写一篇。
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姥姥说,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年把粽子扔下水,是为了让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那赛龙舟呢?”我迫不及待的问。“那当然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龙、虾、鱼,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姥姥回答说。
不一会儿,姨妈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粽子。我接过粽子,剥开皮,只见里面的馅儿黑黑的颜色,姨妈告诉我,这是黑米做的,里面还有蜜枣呢!我赶紧把粽子递到姥姥手中,并笑着说:“祝愿姥姥端午节快乐!”
姨妈说:“端午节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世宇,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我惭愧的说:“还真不知道呢。”姨妈接着说“‘端五节’又叫‘重五’、‘夏节’、‘女儿节’、‘玉兰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姨妈还说“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我抢着说:“这个我知道,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五丝线、香包等。”我一边说一边又拿起一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连吃了好几个,没想到我自己竟变成了一只大脸猫。
这个端午过得真快乐!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节日。我们小区到处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划龙船、吃粽子、系五丝线等等。当然,我妈妈在太阳出来之前已经把五丝线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脖上了。听妈妈说,五丝绳也叫长命缕,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妈妈买回来一包粽子。粽子用竹叶包裹着,仿佛一个个绿娃娃似的,老远就闻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剥开竹叶咬一口,糯米发红,再咬一口,香甜润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极了!一边吃着粽子,我一边想起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当年屈原因被小人出卖,含冤投江自杀。当地百姓去汨罗江打捞尸体也没成功,就向汨罗江中扔了鸡蛋和熟米。据说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
妈妈还熬了草莓汤,红红的草莓衬着那浓浓的汤,真是一道美味呀!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这可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所以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个小常识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代,诗人屈原不但其爱国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旧派的反对,而且糊涂的怀王也因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写下《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的公元前278年,终因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闻讯赶到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食鱼鱼蛟虾蟹,使它们不再啃咬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农历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四
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从前,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当楚国危机重重,因为屈原一向受楚国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
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楚国。
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跳汩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几片薄薄的枣子,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五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有包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去街上买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蜜枣、绿豆、粽叶。万事俱备,只欠“收拾”。
虽然已是第三次包,可我还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尽管如此,我也还是喜欢包粽子。
按照以前的经验,我轻车熟路地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泡上4个小时,又把粽叶用热水清洗,然后又用冷水浸泡。蜜枣和绿豆也如法炮制。
到时间后,我和妈妈就开始大展神威了。
我们先把粽叶拿出来放在盘子里,又把糯米用容器盛着。我先拿起两片粽叶,绕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抓起一小把绿豆和一个蜜枣,又放入适量的糯米。结果可能是太久没包了,一下子就“露馅”了。
不过我并有气馁,又试了一次,终于没有再露馅了。一次、两次、三次……虽然十次可能有一次是露馅的,可我毕竟还是就此事包对了的。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六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端午节的时候,你是如何度过这个传统佳节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端午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你看,我们家里也忙乎开了。妈妈把荷叶浸在锅里,转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红枣,切香肠,拌肉馅……过了一会儿,她转过身来,掀开锅盖,一阵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于是,一番忙绿后。一大盆荷叶,几小盆糯米,洗好的红枣,切好的香肠,拌好的肉馅……围着几张小椅子,依次排开。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选了三片荷叶,依次排开,再卷成圆锥体,一会儿放红枣,一会儿放糯米,直到放满而至。再把糯米用荷叶封起来,圈一圈,妈妈又敲了敲,还说:“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绳子捆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个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妈妈煮了三四十分钟。粽子出锅了,整个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选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红枣粽子。剥开以后,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我吃了一口馅子,味道,美极了,甜而不腻。
我爱端午节,爱端午节这浓浓的综香。
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七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各式各样的,比较普遍的活动有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都划龙舟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里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特多。
端午节时小孩们戴香囊,传说有避邪之用。实际是用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
历史悠久的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植树节、国庆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特殊的意义。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八
每当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动人心弦的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屈原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我最爱吃和姥姥一起包的粽子,我包的粽子虽然奇形怪状,有的像柱子形,有的上面绕满了线,就像一个粽子项链,可吃起来还是让人赞不绝口的哦!
通过网上搜索我知道2008年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这说明我们华夏民族很重视传统文化。我想我们三八班是不是可以开一次主题班会,或者出一份宣传海报,或在社区里组织同学进行公益表演,以实际行动为传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呢!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俗节日之一。端午也叫:端五、端阳。关于端午节有个传说:春秋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忍看国家被占领,所以抱石投汩罗江而死。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立了个端午节。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了解端午节了吗?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十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态各异、花花绿绿的香囊,在门楣上插绿绿的、香香的艾草。当然赛龙舟是最热闹、最好玩的了。
为什么要赛龙舟呢?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屈原的踪迹。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也纷纷划船去驱赶水禽水兽,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体。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爱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他不忍目睹国家灭亡、百姓遭殃,就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爱国精神感动着百姓,人们才这样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节,我也能包几个粽子,划一下龙舟,用我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吧!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十一
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此时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此时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賽龙舟,就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此时,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就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就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此时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就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就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就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就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就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十二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为了表达他的爱国情而投入汩罗江。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着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仍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是xx端午节的例牌节目。这一天,兴高采烈的人们会赶到x江两岸观看赛龙舟。我和妈妈、姥姥怕看不到赛龙舟,一大早起了床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x江。我们本以为来得很早。等到了离我们家最近的x江边时,我们都惊呆了:x江两岸挤满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学生、还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几乎到处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只各式各样的龙舟整装待发。
上午九点正,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龙舟犹如离弦的箭急驰而出。“比赛开始啰!”只见一只只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你看!一只挂着黄旗的龙舟遥遥领先,紧跟其后的挂着绿旗的龙舟也不甘落后,只见众人齐心协力,用力划动双浆,不一会儿就赶上了黄旗的龙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们的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响锣,龙舟好手们斗志昂扬、奋力挥舟,冲向彼岸。好一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节日的精彩写给大家。下回吧!好吗?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十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就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就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1]端午节就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除就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就是祛病防疫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自20xx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这一节日的习俗也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赛龙舟,就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就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就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就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点雄黄酒,雄黄也就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三年级端午节一等奖(通用14篇)篇十四
在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举办一个重大的盛宴。那就是“赛龙舟!”获得第一的人可以得到一个称号“龙舟王”这是对于参赛者的最高荣誉。
早上人们早早的都来到了江边,期待着比赛的精彩。河水很深,如果在这翻了船,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人们都是参加过很多次的,一点儿恐惧感都没有。只听“滴”的一声比赛开始了。人们一起向前冲去,这场面可壮观了。
龙舟的操控也有技巧,如果一面快一面慢,不仅不会前进还会后退,甚至打着原地转圈。选手们纷纷喊着:“同志们加把劲呀!把那“龙舟王”赢呀!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呀!”
最后三号赢了!我家乡的节日有趣吧?你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