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记录日记,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小确幸,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日记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一
“根”意义广泛,令人回味无穷。根就是我们寻找的终极目标,为属于自己的根而奔跑,没有怨言,没有疲惫,只有奔跑的身影,只有沙哑但也洪亮的觅根之音。
留一路风尘,撒一片欢歌。让岁月的沧桑洗去那陈旧的无知,让今朝的光明去昭示希望。根就在那里,没有莲的清高,没有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傲慢;因为它离我们不远,仅仅只是数个时差的光景。却不乏有“粉面含春威不露”的玄机奥妙。因为它不是简简单单的物质存在形式,它象征着力量、才干,聪明而又谨慎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它的身影。愚笨的人则永远弃之不顾,而且在失去它之后还叫苦不迭,埋怨根的不存在性,嘲讽根稍纵即逝的放荡和轻荡。
看九万里风鹏正举,你我往往会钦佩得五体投地:因为我们欣赏到了一幅鹏程万里的励志蓝图。但是我们往往缺少发现,缺少思索,有几多人士会想到鲲鹏为它的展翅而寻“根”的艰苦历程。
你我偶尔也会领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奔腾,也会为飞沙走石的瀑布骄散;更或者说我们有幸提一壶龙井到岳阳楼去品茶、赋诗、对弈。往往也只是安于一时的欢乐和愉悦,最多只不过把欧阳修老前辈的佳辞丽句回味一番,讲一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与百姓同乐的政治抱负。然而我们忽视了水的存在。忽略了让无数诗人,无数游人为水而轻狂的根。
从无形根的盲目再到那承载宿命的古槐之根。人生的羁途也饱浸了人间生、老、病、挫折的淘漉,人们一直都在寻根,而且撒下一片欢歌。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二
我们家是典型的“三城之家”。为什么是“三城之家”呢?我的爸爸是土生土长的浙江桐庐人,而我妈妈的家乡是江苏常州。他们在结婚后,在美丽的杭州定居,有了我和妹妹。因此,我们一家四口联系起三个城市的家庭。
寒假开始,便是岁末,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总是充满着喜悦,贴对联,收压岁钱,穿五颜六色的`新衣。而在父母眼里,春节就是回家团聚,祭祖,敬孝的一次行程。临近春节,我们家就像候鸟一样开始了长途迁徙。三座城市之间总路程超过500公里。在我的记忆里,春运期间去往桐庐和常州的路上总是充满变数。一路上,有时候长时间拥堵,有时候道路狭窄难以通过,还有时候经过令人心惊胆战的山路十八弯。遇上雨雪天气,车子只能龟速前行。再加上年幼的妹妹不适应长途车程,一路哭哭啼啼。每次回老家都会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门口焦急等待的身影。总而言之,回乡的旅途对于我来说,就是一部焦头烂额的“乡囧”。
随着我们国家高铁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杭州到千岛湖的高铁已经全线开通。今年回乡的旅途,我们再也不用一路风尘,疲惫不堪地赶路。高铁使原先4小时的车程缩短到1小时。一路上,我可以轻松地欣赏沿途风景,陶醉于家乡的绿水青山之中。以至于自己沉浸还在沿途美景,列车就到站了。高铁不仅给我们带来的旅途的便利,而且给大家带来舒适,平稳,快速的享受。我开始喜欢上回乡旅途。
我们国家不但高铁四通八达,而且高速公路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久前,外婆打来电话说:高速公路已经修到家门口啦!我们开车行驶在新的高速公路上,看着两旁崭新的住宅楼、别墅区、大型城市广场,感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从杭州到常州全程高速只需3个小时。我好像觉得外婆家离杭州更近了,更加喜欢这段旅程。
方便快捷的高铁和全国遍布的高速公路让我们感到三个城市距离不再遥远。早晨我在杭州看着太阳冉冉升起;中午我就在奶奶家,太阳暖洋洋地照进山坳里农家小院;傍晚时我就在外婆家,看着夕阳西下。我们三城之家的生活更加紧密。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三
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节的习俗作为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今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和家人留在杭州过春节,对传统文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要从除夕夜说起。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奶奶家,每年的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印记。今年的年夜饭可真丰盛呀。看着桌子上的羊肉,粉丝,肉丸、香肠、黄鱼……我都流出了口水。忽然,外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我赶紧趴到窗户边去看,发现是几朵彩色的“花”在空中绽放,绚丽多彩,特别美丽,原来是许久没有听到的烟花声。吃完年夜饭,我和爸爸妈妈出去看别人放烟花和鞭炮,心想:我也想放鞭炮,不知道小店里能不能买得到。
我们在小店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鞭炮,心里有点失落。当看到两位大哥哥和一位大姐姐在路边放鞭炮时,我们特别羡慕,他们旁边还摆着很多各式各样的鞭炮,好多我都叫不上名字。大哥哥看我一脸的羡慕,于是就送了我几根烟花棒,还教我怎样握住棍子。点燃后,烟花棒上面就会冒出星星一样亮闪闪的的火焰,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玩极了。我想:放鞭炮、看烟花、吃年夜饭,原来这就是过年呀。
今年过年,我还看了春节晚会,节目里有歌剧、舞蹈、小品、相声,让我印象深刻。那天我熬到凌晨才睡觉,传统习俗中,过了这个时间点,就长大了一岁,也叫守岁。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元宵节。元宵节想必大家都熟悉吧,吃汤圆、看花灯、猜谜语,街上热闹极了。真可惜,那天是下雨,不然我就和和妈妈一起去南宋御街看花灯了。我们打开电脑,在网上看了一场灯会,有狮子形状的,有老虎模样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比看一场电影还精彩。
就这样一连串的惊喜,为春节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四
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了笔儿聚集的地方――笔儿城。他刚进城门,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铅笔,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抱着铅笔放声大哭:“祖先啊,我终于找到你了!”铅笔二丈和尚摸不着脑袋,经水性笔说明来意以后,铅笔才恍然大悟。他对水性笔说:“我也刚刚才出生不久,怎么能是你的祖先呢?”于是,水性笔便与铅笔分别了。
在路上,他看到了圆珠笔在散步,他看到圆珠笔体内和他一样盛满液体,便走上前去对圆珠笔说:“你一定是我的祖先吧?”圆珠笔对水性笔说:“论年龄,我只能算是你的哥哥,你去我们这年纪最大、最有学问的毛笔爷吧。”于是,水性笔跟距圆珠笔给他的地址找到了毛笔,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不再那么鲁莽,而是很有礼貌的问道:“毛笔爷爷你好,听说你是这最有学问的人,我想问问你,我的祖先是谁?”
毛笔把水性笔从头到脚的打量了一遍,接着对他说:“孩子,以前人么是用小刀在木板上刻字,他可能是你的.祖先,你去问问他吧。”
于是,水性笔告别了毛笔,离开了笔儿城,来到了文具商店,找到了小刀,对他说:“您一定是我的祖先吧,我找你找得好苦啊!”小刀对他说:“孩子,我不是你的祖先。”水性笔很奇怪。小刀继续说:“古时候,人们是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的,你去找他吧。”水性笔更奇怪了,心想:树枝与我长的一点也不像。”但他还是去了。
水性笔找到了树枝:“祖先,我终于找到你啦!”树枝不断抚摸着水性笔的头。
这也算叶落归根了吧……。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五
说起来也是奇怪,我们家几乎不回老家。
老家在丽水,山中的一个小村子,叫桃垟村,不大,常住人口不超过10人,我太爷爷那辈,和几个兄弟就出来闯荡了,也就来到了这,有了父亲,再又有了我。
可更令我不解的是,连父亲对这段历史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联系了其他的叔叔阿姨,我们才确定了前往丽水。
一大早,我们便准备出发,一路上畅通无阻,在服务区,我们终于见到了几位爷爷和叔叔,父亲下了车,与他们打招呼,亲人重逢的感觉,十分微妙。
立马上路,因为我们并不打算在那留宿,寻根的车队平稳地前进着,井然有序,纵使车外的景如此的多变,车内的心却始终在呼唤着。
与此同时,来自别处的叔叔们也在归根的路上,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无法言表,团聚的那一刻,一定十分震撼。
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可这浇灭不了路上停了停,买了些礼物,便又继续上路。
穿过这座桥,我们便真正上山了,天空无比的蓝静,山野无比的深秀,山路也无比的崎岖,这路可不漫长,光光爬上这山,就有三四十公里,再加上油量表只剩下三格,我便有种莫名的恐慌。
到村里的待客室里去坐坐,刚一进门,满桌的人,心中便一惊,终于让我见到这刻,我周围的这些人,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的和我体内流淌着的是一样的血,我们都是林家人!
午饭时间,整整三大桌摆满,各种山珍野味和自己种的蔬菜,牛、羊、猪、鹅、鸭,各种美味,这顿饭吃得很是享受。
饭后还有活动,我们跟着村长和支书沿着山路往下走,看见远处有做破败的类似于庙堂的建筑,村长说那就是庙堂了。还指向了另外一边,有个梁顶同样年久未修的杂草丛生的建筑,村长介绍道,那是祠堂。
不久,我们来到了庙堂,却发现里面并非十分荒芜,后来才知道,是村支书一人,长年居住在山上,每日如一地打扫着这片山,管理着这片山,我也是从报纸所知。正中间是三尊菩萨的像,我们烧过香后,便前去祠堂了,正中还有一块匾,刻着四个模糊的字,我依稀辩出是“望观里阁”,但也不知是否正确。
其实,这次来的最主要母的,一是为了捐款修祠堂,二是为了编写《林氏宗谱》,那象征着我们林家的荣誉和智慧。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六
于是,人们的印象里:北方女子豪爽,南方女子温婉,北方男子是高大的硬汉,而南方男子则是白净的书生模样。毕竟,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总是与吴侬软语更相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大自然对人无私的奉献,而人对它的馈赠,就是将这片土地深藏于心中,即使背井离乡,四海为家,但最怀念、最牵挂的仍是这方哺育了他的土地,所以人们常说要落叶归根。
也许你一来到这世上,就未曾见过自己的家乡,但你的血液里却流淌着对那片土地的依恋,冥冥之中,你总感到它在唤你回家。于是,多少海外侨胞从异国他乡回到大陆,寻觅自己的“根”。
记得渡江战役后,国名党退守台湾,多少将士被迫告别自己的妻儿留在异乡。曾有个节目专门采访过那些老兵,他们所有人都在想念着大陆的亲人,他们多想在仅剩不多的日子里重返故土。
我未曾离开过自己的家,我也并不清楚故乡意味着什么,可那些老兵的话却让我内心有所触动,我第一次发现故乡原来如此重要,会是一个人余下时光的夙愿。
作家刘亮程曾写下《今生今世的证据》,抒发了对家园的怀念。土墙被推倒,被掩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被抹得一干二净,刘亮程觉得自己今生今世的证据不复存在。故土的失落,精神家园也随着遗失。
我这才知晓,故土会是一个人今生今世的证据,也会是精神最后的归宿。
其实,故乡又何尝不是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红高粱》、《蛙》,不就是取材于他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所见所闻,他家乡高密的那片红高粱地吗?陈忠实的《白鹿原》也同样以家乡陕西作为背景,描绘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人总忘不了那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所以有人寻根。故乡是精神的家园,也是情感的归宿。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七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格外灿烂。爸爸带我和妈妈去寻找他儿时的足迹。
我们来到一个都是低矮平房的小镇,镇上一点也不热闹。汽车靠边停住了,爸爸让我们都下车。我好奇地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呀?”“三十年前爸爸就住这里,今天带你们来回忆回忆哈哈……”爸爸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起来。
爸爸带着我们穿过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我看见了一条小溪,溪上架着一座很旧的石桥。还没等我开口,爸爸看着小桥若有所思地说:“这是庆云桥,爸爸就是在桥下的小河里学会游泳的`……”没等爸爸说完,我抢着说:“这小河里能游泳?水又脏又臭还那么浅,爸爸骗人。”“我小时候,这小河里鱼虾成群,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也比现在宽多了……”妈妈轻轻拍了我一下,小声说:“你爸爸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了。”半天爸爸回过神来,看着我说:“现在工业发展了,污染严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也多了。”
我们沿着河堤往前走,钻进一条深巷,爸爸时不时指着一间破房子说,这里原来是理发店,这里是豆腐店,这里是xx家。到了巷子中间,爸爸停住了,指着一间矮院说:“这就是爸爸小时候住的地方。”我和妈妈迫不及待地凑近看,但是大门紧锁。
我们原路返回到车上。在车上爸爸又给我讲了许多童年的故事。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八
那年的运动会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运动会,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个运动会。
我记得那年正好是xxxx年,我才8岁,那时的我,是那么天真幼稚,一直以为只有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才可以办运动会,可是没有想到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办运动会的。
那天,我早早地到了学校,生怕误了时间没能赶上运动会。不过,幸好没有误了时间,否则我花了很长时间的精心打扮就白费了。不说了,我们来看运动会吧。瞧,足球赛开始了,大家在球场上可真是互不相让,只见王亮的一脚,太好了,球进了。现在该我们啦啦队员上场了,只听见,队长大声喊着“七1班加油,七3班漏油。”听着队长喊,我们也不甘示弱,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心想这次我们啦啦队可把七3班的啦啦队员比下去了。可楞是没想到,她们竟跳起了比我们还厉害的一种新式拉拉舞,可把我们气坏了,队长说“她们不就是跳了一个舞嘛,没事,咱们的声音比她们大不就得了。来大家和我一起喊,七1班加油,七3班漏油。”我们也就跟着喊。
每当我想起这场运动会后,我都会说同一句话“这就是我们班”。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九
上午的时候爷爷去公园玩,临走的时候手机找不到了,他急匆匆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憋着通红的脸来家里找我,快,快,给我打电话。(我亲爱的爷爷气不打一处喘)。
滴滴滴,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凉~哎,没戏了。
哎,那可是个好手机,咋就丢了呢!
那现在咋办?
呵,还能咋办,不要了呗。
我想补个卡里面联系人还有吗?
应该有吧。
走,跟我办卡去。
滴滴答答下楼声沿着远去。
据说移动公司在文峰路的最北段,那里紧挨着银行,横七竖八的排列着几座公家民房,平时是繁忙路段,经常堵车。爷爷开着他那山轮带着我,走的慢兮兮的`,似乎并不为丢手机而担心,骨子里多了一份过来人的成熟,少了一份年轻人的冲动。换做是我,恐怕早就把车开到天上了吧?我们去银行取了钱,工作人员教我怎么取。
我们来到了移动厅,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排了号之后就一直等,期间爷爷偶遇了老同事,俩攀谈起来。请a69号去第三吧台办理业务广播声念了69号,正好到我们了,我喊了一旁聊得热火朝天的爷爷到我们啦!
那我先走了二兄弟,对了,你几号?边笑边摆手。
哦哦哦。啊哈,我也快了72号,过去吧过去吧!
今天34度,不过室内倒是不热。
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补补卡,我们补卡爷爷一旁说道。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稍等。
捏了把汗,更凉快了,回家的路上爷爷问我今天热不热?我说今天一点不热啊!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十
今天中午躺在床上,翻开小学的同学录,回忆每个人的笔记,语调和面貌,翻开他们的留言,几乎每一句留言里都有一句:“聚会时,希望你能长高点。”我看到他们的留言我都是会心一笑,心里暗说:“我一定会长高的。”可慢慢的,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眼眶。像我赤足走在沙滩上,伤心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最后只留下了一些残缺的贝壳。
放下手中的同学录,不愿在回忆童年的往事,只会让我更后悔,伤心。
明明看得见时光的链条,掉进时光的隧洞,可却不知珍惜那所剩无几的时光。
就如坐在一艘小船在大海漂流,快要下车,却还不知道珍惜,下车了,才知道一分一秒的珍贵;分离了,才知道童年的美好,快乐!
散了,散了,明明看得见时间的流逝,明明亲眼目睹满载幸福的船慢慢搁浅,却无能为力,牵扯住时光的链条。曾经的温暖,曾经的充实,曾经的团结,就一下字掉进了是光的隧洞,一滴不剩,留下的,只是深深的疼痛和令人委婉的懊恼。
过不久,却发现泪水,已浸透了半边枕头,拿起手表却发现自己已哭了半个小时。擦去眼泪,背起书包,带着还在哭泣的心,上学去。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十一
在除夕晚饭后,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放烟花。后来爸爸回屋拿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烟花,爸爸说那个烟花的名字叫“大吉大利”,他将烟花搬到水池边上,点上导火线。“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开花了,第一发就像菊花在空中绽放!第二发像彩带从空中飘下来;第三发像荧火虫在空中飞舞;第四发像彩虹挂在天边;第五发像星星在空中玩耍;第六发像喷泉在天空喷洒;第七发像一道闪电照亮天空……我和姐姐她们都高兴的跳了起来!
逛灯会。
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到西城广场去看灯会。那里人山人海的,真热闹!我看到了广场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舞台上表演着精彩的节目,在舞台的旁边有一盏很大很大的福娃灯,福娃灯的四周有很多运动人物的造型:有击箭、摔跤、打网球、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福娃灯的左边还有一盏“城墙”灯,上面写着“文新”两个大字,爸爸说,“这是代表咱们文新街道欢庆2008奥运会!”另外还有“许愿池”灯、“中国航天”灯、“金鼠拜年”灯……我看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真漂亮!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十二
小白愣了愣,只见那男生刚说完,全班男生就鼓起掌来,那男生迈着小碎步缓缓的走向讲台。小白仔细地盯着男生:细细的柳眉,又小又细的眼睛。“这孩子生在古代,一定是个大美女!”小白心想。那男孩清了清嗓子,细声说:“首先……”哇!小白吓到了,这男孩口才真好,出口成章,说话超有条理,配着那一摇一摆的造型,像个哲学家一样,小白不禁对他有些钦佩。男孩刚一说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白有些着急了,这样一来,自己那班长的位置可能就没有了!
男孩回到了位置上,附近的人纷纷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老师走向了讲台,不急不慢的说:“还有谁想竞选的?”没有人举手。“那我们现在开始投票!”小白直冒冷汗。“支持小白同学的举手!”只见三分之一的人把手举了起来。小白看着觉得没希望了,但又有些不服气,便大声对老师说:“老师,我认为这样对我不公平!”
“哪不公平?”老师反问。
“我们班男女比例多不协调,所以这样对我来说不大公平!”我大声囔囔。
“这可没得说!”老师有些淡漠的说。
小白无可奈何,心想着只能靠好运了。“支持男孩(小七)同学的.举手!”老师又说。这次举手的人也不多。老师把票数写了下来。(小白:22票小七:18票)小白看见票数,心里高心坏了(偷笑了一下)。
“小白同学从今天开始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了!同学们一定要向她学习!”老师带着鼓励的眼神,说。这时,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带着鼓励看着小白,小白脸有些红了,挠了挠头发,腼腆地笑了一笑。“有同学想竞争副班长吗?”没有学生举手。老师顿了顿,又说,“那么小七同学就是我们班的副班长了,同学们有意见吗?”没有同学说话。“那我们现在开始竞选学习委!”
寻根记初一寻根日记(优秀13篇)篇十三
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里,有一个热闹非凡的王国.
这个王国里的家庭成员可不简单,全都是文具.有橡皮弟弟,铅笔妹妹,尺子姐姐,毛笔爷爷等.他们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天天都过得很开心.
可是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他穿着一件厚厚的“衣裳”,头戴着一顶“帽子”,身体是一些液体水做成的.王国里的每个人见到他都说:“咦?他是谁?怎么我们没见过长这样子的人?”那位陌生的客人见到别人看他的眼神那么惊讶,便解释到:“朋友们,别惊奇,我是现在21世纪中小朋友最常用的文具,我叫中性笔,大家叫我笔儿好了.”说完便深深地鞠了一个躬.钢笔看了看他,觉得他不像坏人,便握住笔儿的手,微笑地说:“欢迎你来到我们的王国,不知你来这有何贵干呢?”笔儿笑了笑,说道;“今天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出我的祖先,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的书写工具.”说着,笔儿便向四周围望望哪一位才是他的祖先.
笔儿失望地踱着小步走在王国的街道上,突然一位长着尖脸,一小簇黑头发,有着修长身子的人走过来,他向笔儿打了声招呼,便与他擦身而过,笔儿瞬间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叫住铅笔问:“你和我长得非常相似,你是不是我祖先呀?”铅笔听后大笑:“我出生不久,怎么会是的祖先呢?”说完便笑着离开了.
笔儿没有灰心,继续寻找着……这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圆珠笔和钢笔,他又走上前问:“你们是我的祖先吗?”圆珠笔和钢笔听后都摇摇头:“我们虽然年龄比你大,但是很久以前,没有人类用我们,他们都是用毛笔蘸墨水来当书写工具,你可以去毛笔那里问问看.”笔儿听后既兴奋又开心,连忙跑到毛笔那里叫道:“祖先,我找到你了!”毛笔听到后一头雾水:“什么?孩子,你叫错了吧!我这岁数只能当你爷爷,祖先我可当不起.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在最远古时,那时还没有发明笔。所以他们只能用小刀把字刻在竹子上,因此刀可能才是你的祖先呀!”
笔儿听后,自言自语:刀?不会吧,他怎么跟我长得一点也不像,不过,我还是问问去。笔儿连蹦带跳地来到小刀这里,问道:“您是我的祖先吗?”小刀说:“是啊,在以前没有笔时,人们就是拿我来当书写工具的,不过现在我已经下岗了,现在为人类服务的该是你啦!孩子,好好干,别让祖先失望呀……笔儿听后大呼:”万岁,终于找到祖先了。祖先,放心,我会好好干的!”
说完,笔儿离开了王国,回到他原来的地方……。
【点评】:
本文采用童话的手法构思行文,角度新颖,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吸引力。情节跌宕起伏,把笔儿寻根的经历写得一波三折,形象地再现了笔儿寻根的心理变化过程。文章的结尾简洁而富有深意,也许只有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是对根的最好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