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一
今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里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和妈妈首先买的是青菜,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钱,她找回了38元.妈妈问我:“我们买了多少钱的青菜呀?”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2元.”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书,一本书4元4角,两本书是多少钱呢?这次可得想一想呀:4元4角+4元4角=8元8角,对,就是8元8角。耶,我又算对了!我懂了: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动脑筋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真正含义。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赞扬,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呀!那种兴奋、那种喜悦之情欣然溢满字里行间。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二
3.干涉答案:步。
4.无聊的时候,开车游车河时,叫做什么?答案:白花油。
5.劳资争议时,雇主应该穿什么?答案:防弹背心。
6.灰姑娘的老爸老妈可能是谁?答案:白雪公主与包公。
7.在路上,它翻了一个跟斗,接着又翻了一次(猜字成语)答案:三翻两次。
8.用猪肝和熊胆作成的神奇肥皂(猜字成语)答案:肝胆相照(香皂)。
9.为什么大家喜欢看漫画?答案:无聊。
10.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会成了什么?答案:两个人。
11.两个女人与一千只鸭子所说的话有何相似性呢?答案:无稽(鸡)之谈。
12.为什么drj做完下伏地挺身后,地上多了个凹洞?答案:因为他单手做伏地挺身。
13.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坐着看电影?答案:因为站着看脚会酸。
14.什么书买不到?答案:遗书。
15.什么鼠最爱干净?答案:环保署。
16.阿匹婆的英文名字是?答案:a-people。
17.右手永远抓不到什么?答案:右手。
18.参加联考时,除了准考证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记得起床。
19.小马哥的老爸在市立图书馆(四字成语)答案:识途老马(市图老马)。
20.哞哞叫的牛一下水游泳后就不叫了(四字成语)答案:有勇无谋(哞)。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三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十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奶奶的年龄是你的六倍,奶奶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奶奶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妈妈笑的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两倍?这下我傻了,我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一想,想不出来我就不吃蛋糕。过了一会儿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了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爸爸比小明大40-8=32(岁),不管过多少年,爸爸都比小明大32岁,32×2=64(爸爸的岁数).所以,再过64-40=24(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再骄傲了。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四
老师一边点头一边又问:“鸡蛋也能在水中浮起来吗?”我们都有生活常识,大家反驳道:“鸡蛋不能在水面浮起来,因为鸡蛋太重了。”岳老师说:“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让鸡蛋浮出水面。”说着岳老师拿出一个鸡蛋,一杯清水和一根筷子。
岳老师当场把鸡蛋轻轻放入水中,鸡蛋立刻沉了下去,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还有同学边笑边说:“岳老师,您太丢脸了。”岳老师不慌不忙的在讲桌下搞了会小动作,岳老师把装着鸡蛋的杯子拿出来,我们发现杯子里的水下有一层白色的东西,有同学站起来说:“岳老师,杯子里的水加东西了!”岳老师还是没有说话,筷子搅拌着杯子里的水和鸡蛋,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没浮起来,有同学已经等不及了,小声嘀咕说:“岳老师在骗我们。”岳老师的手还在搅拌水,又过了一会鸡蛋真的浮出了水面,有同学喊起来:“岳老师太神奇了!”这时一位机灵的同学一下就差到了,原来岳老师在水里加了一些盐。
这个实验的科学道理是:水中含盐的浓度越大,产生的浮力越大,当水中的盐充分溶解于水后,浓度达到了一定程度,浮力增多,超过了鸡蛋的重量,于是鸡蛋就浮起来了。
生活中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盼望了整整一年,你看,六一终于来到。就让我们走进校园,去欣赏同学们的演出吧。
演出?没错,就是同学们自己表演节目。你听,操场上传来热烈的掌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学校京歌艺术团的同学开始表演了。
我喜欢这个儿童节,更喜欢这个节目,这首歌坚定了我要勤奋学习的斗志!
瀚文小学三。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五
放假前,妈妈给我买了一套40本的丛书《从小爱数学》,妈妈说你看看这套书的名字多有趣,我一看有1卡卡和他的牛(数的基础);2忙碌的星星工厂(数位);3阳阳数鸡蛋(凑10);5大猩猩粑粑卖苹果(减法);6买卖国的乘法队长(乘法);7数学家阿汤的苦恼(九九乘法表);8小猫托托买鱼记(倍数);9神奇的面包机(乘方);10欧利和他的懒弟弟(除法);11最聪明的小指挥官(因数);12保罗大叔分比萨(分数);13猫鼠大战抢奶酪(分数的运算);14坏蛋格格巫的“好点子”(小数);15食神崔女士(小数的运算);16外星人来啦(负数);17请帮帮我,x-man(未知数)。
放假时我和妈妈各选了二十本自己喜欢书看,每天中午和晚上,我给妈妈讲一本,妈妈给我讲一本,40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最喜欢看坏蛋格格巫的“好点子”(小数);食神崔女士(小数的运算);猫鼠大战抢奶酪(分数的运算);谁偷走了西瓜(立体图形);巴巴拉拉度蜜月(全等和相似);猫画被盗事件(可能情况个数);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规律);点点蚂蚁盖房子(展开图)。这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个故事,我还喜欢书中的彩图,很夸张,很有意思。
书中讲的有些我们已经学过了,比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法口诀表,角、三角形、重量、对称、时间、规律、长度测量,还有分数、小数、面积、体积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妈妈说我很快就会一项一项的学到了,好期待呀!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六
近年来,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数学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也有幸参加了一次小学有趣数学培训,并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收获。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培训应该以趣味为主。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我总是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一点也不有趣。但是这次的培训却完全改变了我的观念。老师采用了很多趣味活动和游戏来教授数学知识,让我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数学能力。例如,老师将乘法表制作成一张魔方,通过转动魔方完成乘法运算,既能锻炼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又能加深对乘法的理解。这样的趣味活动让数学学习变得独特而有趣,我也找到了数学中的乐趣。
其次,数学培训强调实践操作。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是以听讲和笔记为主,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然而这次数学培训却不同,老师们注重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分组进行小组竞赛,通过多个游戏关卡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实践操作不仅增加了我对数学的理解,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当然,这种实践操作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再次,数学培训重视启发式教学。在数学培训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老师强调了启发式教学,通过让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进行几何学习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一个正方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以及一根香烟来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困惑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进行思考和探索,并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还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望。
最后,数学培训注重培养兴趣和信心。在我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觉得数学很难。然而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不仅找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也重新获得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老师们总是鼓励我们勇于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这让我在学习中不再畏惧困难,敢于尝试新的解题方法。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小学有趣数学培训给了我很深刻的体会和收获。它不仅改变了我对数学的看法,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巧。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找到了数学中的乐趣,并重新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我相信,通过有趣的数学培训,能够激发更多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七
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教学反思《有趣的平衡》是本册书上设计的三个主题鲜明的综合应用活动这一,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本课就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上,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求学生每四人小组合作制作实验用具,学生自己动手,找一小段粗细均匀的长木条,在木条上打孔(均匀),找出中点,然后拴绳子待用。课中,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和活动步骤,使整个活动规范有序。然后通过学生填入表格中的数据,直观分析得出结论:左边的刻度数乘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乘棋子数,并强调每个环节的一些重点要求,使学生理解后再操作,取得好的效果。这节课之所以成功,有以下几点:
1、功夫体现在课外,本节课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课前学生的准备非常重要,本节课准备比较充分。
2、课中探究,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提出活动要求后,适时给予指导。
本节课也有不足:就是没有很好地运用反比例知识进行扩展。同时教学中,我也发现少数学生不认真,缺少与同学合作意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有难度。
[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教学反思]。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八
数学是一门被许多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学科。然而,在我参加了一次小学有趣数学培训后,我对数学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还让我体会到了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首先,培训班以趣味课程为主。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游戏和趣味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比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老师用颜色相同的积木对角线勾画出不同形状,让我们通过拼装矩形来求解面积和周长。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其次,培训班注重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培训中,老师经常组织我们进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让我们通过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来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老师鼓励我们动脑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同学分享。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灵活和独立。
再次,培训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使用实际例子来解释数学概念。比如,在学习分数时,老师拿着一个苹果并将其切成不同的块,让我们通过观察分数形式的切块比例来理解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意识到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了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培训班还注重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培训中,老师经常给我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鼓励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学会了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通过不断地解题训练,我们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培训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我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训中,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科学学习。他们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和巩固的学科,每天坚持一点点的学习,才能夯实基础,提高水平。通过他们的引导,我养成了坚持每天学习一点点数学的好习惯,使我在日后的学习中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总之,参加小学有趣数学培训使我对数学的兴趣大增。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还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参加这样有趣的数学培训,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九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
“叮—叮—叮”上课了,大家迅速地回到座位上,因为这节课是数学课,如果不做好的话,就死无丧身之地了。杨老师来了,他拿着几张卡纸走到讲台上。他扫视了一下四周,打到王子涵的座位的时候,他就不再看了,这时,王子涵回来了,我们望着他,仿佛在说,王子涵你惨了,“下课到我的办公室来。”杨老师严厉地说。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旋转,有谁知道生活中哪些中平移?”杨老师问。“老师,今天来是学旋转吗,你怎么问不移呀?”学习委员胡格宁问。“对,对,今天学旋转,你们看人老了,记性不好,你们还不听话。有谁知道生活中哪些是旋转?”“我知道!我知道!风扇扇风的时候,就是旋转。”钟宇航说。“坐下,说得很正确。今天我们学的旋转和平移有所不同,平移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旋转确只有逆时针、顺时针这两个方向,逆时针和钟的方向相反,顺时针和钟的方向相同,旋转的时候要绕一个点旋转。你们看,那风扇的旋转点在哪儿?”说完杨老师打开风扇,同学们细心地找着旋转点。“在中间!”又是钟宇航,每次她都可以回答出杨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太正确了。你们看看中间那个圆,就是风扇的旋转点,在生活中,会旋转的东西很多,如:转动的方向盘,转动的瓶盖等都是会旋转的,同学偿记住了吗?”我们大家齐声说道:“记住了!”这时杨老师走到正在玩“米米币”的李博文身边,揪了一下李博文的耳朵。他似乎感到不妙了迅速起来。“砰”李博文的头撞着了杨老师。杨老师生气地说:“站在后边去!”李博文不敢反抗,站了后去。轻松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同学们,你们小组讨论什么图形有几个旋转点,可以怎样旋转。”
大家讨论着,有的说三角形,有的说圆形,有的说……。
“叮—叮—叮”下课了,杨老师对大家说:“自己好好复习平移,预习旋转。好了,下课!对了,王子涵跟我去办公室。”我们走出了教室。不用说,王子涵肯定惨了,我们又不是不知道杨老师的性格。
这真是一堂,大家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其中最高兴的肯定是杨老师,虽然他有时很凶。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一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非常,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我们搭的是塔,我们是拿各种各样的图形做的,我感觉我们组的创意很棒,我们组是搭的最高的,因为我们的东西多,所以我们搭的高,但我们搭的时候还倒了,我本来有两个长方体,我把一个忘了,我同桌就说我:“把你那个放那干嘛?”,我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倒了几次,但是我觉的我们组是搭的最高最漂亮的。
今天的课太有趣了,真希望以后都是这样的课。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二
我是一名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前段时间,中心学校的郭老师在我们的教室上了一堂非常。这节课,不但让我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也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对于我来说,数学知识真的是难以理解,更别说有兴趣了!每次上课以后,我都记不住老师讲过什么了,感觉很烦!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然而,从上完那堂课后,我开始转变了。
随着上课音乐声后,郭老师笑眯眯的走进来,用神秘的口气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学习非常努力,今天为了奖励你们,我准备带大家去一座神秘的城堡玩一玩,你们愿意去吗?”郭老师的话,一下子让我们兴奋起来,个个神采飞扬的齐声表示愿意去!随后,郭老师播放了一段录像,哇!悠扬的音乐伴随着“城堡”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真令人陶醉。“同学们,城堡到了!”郭老师话音刚落,一座好似迪士尼乐园般的“城堡”呈现在眼前。真不可思议,难道这是在上数学课?“城堡”又是怎么回事呢?郭老师仿佛早已看穿了我们的心思,郑重的说:“同学们,要想到城堡里参观,必须答对“魔卡”上的问题。”听完郭老师的话,我的好奇心一下子便活跃起来,急着想要过关。于是,我仔细的看着“魔卡”上的问题。当郭老师走到我面前时,我既紧张又兴奋,原本上课从不敢发言的,可不知为什么,突然间也想表现一下。我笑着回答了问题,而且说的很流利,郭老师惊讶的对我说:“晓晓你观察的真仔细、回答的也很完整,老师真为你骄傲!你过关了!”听到郭老师的表扬,我心中别提有多美了!手中紧紧的握着“魔卡”,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于是,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期待着迎接下面的挑战!
接下来,郭老师更像一名“导游员”,她边操作边带领我们在“城堡”各处参观,城堡里有趣的地方可真多呀!有“图形博物馆、生活实物馆、音乐功能厅、魔幻手工坊、梦幻便利店”。只见郭老师用手轻轻一点“图形博物馆”的大门便打开了,哇!我看到了好多各种颜色及不同形状的图形,都是我们熟悉的。我急抢着喊到:“老师,我认识!正方形”随后,同学们纷纷回答:“还有长方形、圆形……”。郭老师点点头笑着说:“原来图形博物馆里陈列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忽然,闫龙华用尖尖的嗓音说道:“老师,那是什么图形?”咦?只见在陈列架的下方,有一个红色的图形。“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认识的“新朋友”它叫“三角形”。之后,郭老师不但教会了我们怎样识别三角形,而且还告诉了我们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还组织我们到“手工坊”里学习叠三角形;最后,我们还去了“展览馆”欣赏了用三角形拼摆出的手工作品……生活中隐藏了这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真让我吃惊!
啊!这节课我真喜欢,它让我品尝到了快乐学习的滋味!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三
第四单元简单的统计(二)。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学会制人选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引起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
(二)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制作的一般步骤。
1.教学统计表时,启发学生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增加一栏内容(百分数)就可以看出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
2.教学统计图时,应比较详细地介绍制作的一般步骤,边讲解边制作。教学例2时,应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3.注意指导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案。
1.统计表。
第一课时。
课题: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含有百分数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会计算合计中的百分数;进定步学会制复式统计表。
2.加深对百分数在统计中的作用的'理解,能运用百分数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绘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
说说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2.新授。
(1)导入新授。
我们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
东山村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3月制。
全村总收入。
其中村办企业收藏。
合计。
750万。
420万。
875万。
542.5万。
1800万。
1449万。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回答:
1)每年全村总收入和其中村办企业收各是多少?
2)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个年度中村办企业中村办企业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做?(先讨论,再回答)。
(3)教师说明:只要在这个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依次填上每年村办企业收入占体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就可以了。教师边讲边在原统计表在右边增加一栏,就成为例1的第二个统计表了。(见教材页)。
(4)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二个统计表,并提问:
1)1992年全村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2)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3)1992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4)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
(5)强调。
1)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
2)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要用三年村办企业收入的合计数占三年总收入的百分比。
(6)新授小结。
在填写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先看清表中的要求,想好怎样计算问题的百分数,然后再填。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52页“做一做”
4.全课总结。
提问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5.作。
练习十一1-2题。
第二课时。
统计表的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项目。
件数。
季度。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合计。
第一季度。
8000125%。
第二季度。
1120%。
第三季度。
100012500。
第四季度。
18200140%。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
合计。
男生。
女生。
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
总计。
280。
低年级。
9047。
中年级。
8036。
高年级。
522.统计图。
第一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1.复习。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板书:统计图)。
(2)导入新授。
(出示从报刊或图书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表三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条形统计图。
(完成板书:条形统计图)。
2.新授。
(1)教学条形图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出示例1。
例1某地~20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
19。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8601005670704。
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自学: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1)归纳制作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3)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4)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水年降水量的几倍?
归纳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3)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75页的“做一做”
注意:画出的直条要准确;直条顶上注明具体数量。
(4)小结: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5)看书并质疑。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
回答。
(1)统计图分为哪几种?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2.新授。
(1)揭示课题:这节课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2)学习例21)出示例2。
例2下面是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工人数统计表。
车间。
人数。
性别。
合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第三车间。
总计。
570110245215。
男工。
32580110135。
女工。
245301358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看书第57页,思考并讨论。
a.例2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b.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时,需哪些地方与例1相同?哪些地方与例1不同?
3)回答思考题。
例2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与例1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二者不同点是。
4)依照课本第58页例2中,第一、第二车间的制图方法,完成第三车间的制图。
5)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6)观察例2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
b.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是是哪个车间?
c.在统计图怎样找出哪个车间的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3)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4)看书并质疑。
3.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12第5、6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三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四
今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床了,准备坐上爸爸新买的汽车到外婆家。
在车上,爸爸对妈妈说:“这车的车牌也不错哦!
”我马上问:“车牌是什么哦?”
爸爸回答:“2816”。
我想了想,说:“这有什么特别呢?”
“你再想想吧!”爸爸说。
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于是问妈妈,妈妈笑了笑说:“孩子,我想这车牌的数字不就是你数学里的一句口诀吗?”
“对啊,对啊!二八得十六啊!”我兴奋地说,“原来这数字那么的有趣!”
爸爸这时也笑了,说“只要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地观察,肯定会发现很多关于数字有趣的地方!”
在一路去和回来的路上,我一直看这窗外,看这每一辆在我身边经过的汽车的车牌!
数学日记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要想了解更多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五
11.4,0,3.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消防。
一天,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受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到消防队去宣布他想当消防员。消防队长说:“您看上去不错,可是我得先给您一个测试。”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太可怕了!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数学家回答:“这样我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我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
后请不要迟到,这会影响你正常睡眠的。“-----------------数数。
儿子今年三岁,已懂得从一数到十,也知道五比一大;我也随时找机会教他,问他小狗小猫哪个大。
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逻辑学有什么用。
爱因斯坦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是脏的那个。“学生说。
陈立言去应征一份工作。经理问他道:「你要求多少工资一年?」「以我的工作能力,应值年薪一万八千元。」陈立言道。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六
妈妈给了我一元钱,可是!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应该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福建泉州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一年级:徐悦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七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数学课。
宋老师给我们讲了小状元第64页的第3题。
她先向同学们提了几个有关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并回答,有的问题大家答对了,有的却没有一个同学回答正确。
宋老师让同学们在脑子里想一根绳子,先对折一下是几根?同学们说是2根。对折2下是几根?对折3下是几根?对折4下是几根?同学们回答是4根、8根、16根。
宋老师说这里有一个规律,同学们自己想一下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回答,但是都不十分正确。最后在宋老师的提醒下,我终于找到了这个规律 ,就是:每对折1下,就每个数加自己。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学习数学的巧门了,那就是要多动脑、多思考。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八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选材很关键,要有新意,视角要独特,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日记,供大家参考。
哦!原来王老师要教我们“加法交换律”:a等于一个加数b,b等于另一个加数,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这么古怪,看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得改成“大千数学,无奇不有”喽!哈哈!
这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数学日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大家及时关注!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十九
说起课堂上的趣闻,就不得不谈起我们的数学老师——李红兵老师。他大大圆圆的眼睛特别明亮,他笑起来嘴巴像月牙儿。他真是个风趣幽默又和蔼可亲的人。
趣闻一:有趣的自我介绍。
星期四的早上,我们即将上第一节数学课,心情急切激动。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中,李老师缓缓走来,开始自我介绍。只见他面色凝重,目光严肃,故作深沉地说:“我很佩服我们26班的班主任周老师,周老师这个英语老师很神奇,而我这个数学老师很神经。”全班顿时哄堂大笑。李老师也哈哈大笑起来。
星期五第一节课,李老师走进教室见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睡醒的样子,于是决定出道题,答对有奖,给我们提神。李老师出了道选择题,-2+3=?很多同学马上举手,希望老师叫他。这时老师叫了一个举手最快的同学。而这个同学站起来却嗯了半天,面红耳赤,也没有答出来。同学们就有议论和嘲笑的声音了。这时李老师幽默地说:“这位同学特意为大家举手抢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谁愿意和他搭档,负责回答呢?”这时同学们再次举起手,自然也为这位同学解了围。
李老师每次给我们讲课时总是激情澎湃,幽默风趣。每次讲课时声音总是抑扬顿挫,并配上一些肢体语言。有一次讲解一道难题,他怕同学们理解不了,就半个身子躺在讲台上展示那个画面和情景,并配上夸张的表情。这样的教学使同学们学到了知识,身心愉悦。
这就是数学课堂上的趣闻,主角就是我们可爱的李老师。真荣幸能做李老师的弟子,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来报答他对我的教导,不辜负他的殷殷期望。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二十
今天的数学课非同寻常。它不是枯燥的数字计算,而是让我们称物体的轻重!
课程开始了!老师让我们自己把预先在家里做好的天平拿出来,称一称小朋友们的铅笔谁轻谁重。而我呢,老师分配的任务是做记录。最后,我们称出来孙宇杰的铅笔获得本届奥林匹克小组重量冠军!
大家就这样兴高采烈地一直忙到音乐课的上课铃声打起来,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堂!
有趣的数学课小学(精选21篇)篇二十一
今天,数学课的时候仲老师让我们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楼最高,我们组材料不多,怎么摆也摆不好。但是我们都不放弃,第二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最漂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摆了一个漂亮的学校。老师夸我们善于思考,还让我们继续努力。受到老师表扬,我们四人小组每个人都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