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作者对人生、爱情、友谊、家庭等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特诠释的一种创作形式。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需要多读多写,多欣赏经典的优秀作品。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一
路过江南,下着小雨,拱桥下的碧水发出愉悦的音符。一缕青烟从江南小镇上的古屋传出,袅袅回旋盘绕着升上了濡湿的天空。
瓦白的瓷釉,勾勒出暗青的花纹,传承了千年的瓷工艺,在这个小镇,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小镇千年的沧桑,被瓷工艺人用细致的工笔,描绘在青瓷白釉上,宛若一身白袍的儒雅书生。一卷书,一炉香,一盏茶,少年温文尔雅的笑着。
江南的小镇上,长着斑斑青苔的石板路,经过多少年的风雨洗礼,青苔如故,石板却褪去了原来的颜色。石板暗青,颓败的砖墙上一片新绿,在雨中更显得俏丽可爱。原是满墙的爬山虎,顺着墙体,生长旺盛。
女孩撑着油纸伞,信步走来,面容姣好,眸光潋滟却又似有万般惆怅,看着他送的翡翠手镯,叹息。倒真有了几分“雨巷诗人”戴望舒笔下那丁香般女子的神韵。
雨还是那般细密,就像这江南小镇的人们一般,细腻平和,连向阳花一样活泼的孩子,脸上也大都带着温和。细密的雨落在屋顶,落在水中,溅起,都带出了一段旋律。一叶小舟飘在水上,船家手上的竹篙长而结实,笑着轻喝一声。便载了一双儿女,轻巧的泛舟而去。
孩子们总是在这时候跑出来,捧着新做的碗,喜笑颜开,笑容灿烂。他们肆无忌惮的奔跑着,踏过青石板。赤裸的脚丫滑过青苔,濡湿冰凉的触感传遍全身,让心也变得柔软细腻。
江南的瓷,润泽之温;江南的雨,清腻至细;江南的人,娴静至雅。
果然,安然若江南,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人,那般淡然,泰然处世,无为而治。
生活在如此喧嚣的世界中的我们,唯有走进江南,方可宁静,方可守候住心灵的一方净土。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二
羡江南烟雨如画,羡江南温柔水乡,酌酒欢谈入梦,我愿梦回江南。回望,才懂从容。
梦醒黄粱,泪湿霓裳。自古花多情,江南落花亦多情。曾有诗人吟道:“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红。迷离于粉黛娥眉的江南中,镂空花窗,落枫满田。似有一少年,琥珀色双眸,望此前残花浓烟,却别是一番平静。檀香过窗,少年双眸里别是一番平静。思忖着,也许这便是从容——不因外物或喜或悲。
青砖石瓦,轻舟微荡。凝眸,眼前水墨长卷,临风而立。温婉江水东流,两岸青山巍峨,露浓湿重。一叶扁舟浮于水面,舟中一粒老翁饮酒独醉。云鬓花颜,身微佝偻,任凭兰州与江水飘荡,心儿也随着小舟飘荡。唇齿留温柔,别离意执手,千里烟波漠。不问浮世喧嚣,只身一人于江中,更是一种从容。朝来垂钓,暮来憩息,俗世浮尘愁,从此再无相连。
微凉细雨,无声垂天落,江南烟雨,弱水空濛。点点似粉泪,溅落在江南水墨画卷上,是江南的温柔。妇人思念着离家的夫君归来,执笔的痴念,无尽的情思,勾勒着无尽的等待。棹声幽幽,诗意灵魂,更迭情人。“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深夜于江上吹笛,不畏风雪,不惧雨打,更是一处从容。风拂细柳,月明暖枝头,围一炉红泥小火,一盏清茶,一曲红绡,此处醉歌应有。最是别致一番从容,旁人也羡之不能。
醉梦时分,不愿复醒。江南,是一个让人不愿苏醒的梦,它沉淀了千秋万代华夏儿女的回忆,牵动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江南,素来从容。从容,便是对江南的最好诠释。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三
“哗——哗——”潮水温柔地拍打着对岸,发出隆隆的回声。风,温和地吹过杭州的每一处。“杨柳依依,行道迟迟。”柳树的枝叶温婉地上下起伏着,无边清翠和凉爽。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名胜古迹众多,既有十景之首的三潭映月,又有水光宜人的平湖秋月。古人苏轼常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雨,为西湖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为倾国倾城的佳丽们披上了绚丽多姿的面纱。
头顶上的月亮映在水中央,和西湖的美丽与神秘交汇,体现出了别样的风韵。
西湖边上的柳树,倒影在水面上,似一抹翠绿添加在了她身上,怪不得别人都说西湖十景中,最难忘的是西湖之美。
钱塘江的水,原先波澜不惊,任由月光照射在身上。猛然间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好像上了子弹一般兴奋,又仿佛前面是刀山火海都不能阻挡他一样。潮水时而像两条水龙交汇在一起互相厮杀,时而又像一条小水龙在独自嬉戏玩耍一般,他们碰到对岸的壁之后,被弹了回来,好似又不甘心一样更加汹涌地折了回来,发出一声大吼,把围观的人群吓得往后退了三步。他又好像恶作剧得逞了一般,慢慢地退了回去,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杭州还有一台精彩绝伦的西湖晚会,有许多首脑嘉宾来观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上芭蕾舞剧《小天鹅》。一个个浓妆淡抹的姑娘们在水中舞台上跳起了曼妙的舞姿,像是在跟西湖争艳一样。更有3d唯美效果搭配,简直称得上是“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杭州,最忆是你!最美是你!
你是中国人的骄傲!你是派给世界的金名片。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四
温婉如你,静谧如你,美丽如你,素净如你。画里的江南撑着竹篙从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氤氲之城缓缓泅渡而来......
自己梦里的江南,该是怎样一种宁静之美?
狭窄的小巷,雨后的青石板上偶尔有顽童的皮球滚落,凹凸不平的水洼随之荡起一圈圈涟漪。旁边的河道上依稀还有船商在忙碌着,码头处停着的船桨随意的在船上交叉放着,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艄公们此刻卸下了生活赋予的压力,正叼着烟斗坐在藤椅上休憩。
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似乎从画里走了出来,越走越近,却又似乎渐行渐远,这般充满朦胧美的女子,是否拈花一笑也有“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倾国倾城?她会不会倚栏遐思,闲看庭院花开花落,漫视天边云卷云舒,却又在错过达达的马蹄时“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悠长绵延的古琴声宛转而低宏,和着池水中点点散开的晕圈,醉倒在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里。
走过六朝古都时,还是习惯把南京称作金陵,喜欢那剥落了故国雕栏玉砌的朱颜,不厚重,但能听到历史微微地沉吟,也许只有经历了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凄清,才会觉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竟也是一种解脱。
秦淮的明月照着今人,昔时的淡雅或许已不复存在,而自己梦里的江南,也定是另外一派天地了。不敢去江南,是怕破坏了那份唯美,也害怕自己的笔尖触痛了绝尘于世俗之外的宁谧清净。就这样,在唐诗的喧嚣和宋词的绰约中,恪守着自己梦里的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五
一切都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悄然无声,只有当它淅淅沥沥地飘到人们的指间,才让人猝然感到:下雨了。乌镇的雨,总是如此的飘逸,如此孤寂,就好似一缕缕愁丝,勾起人们的梦,用那梦的色彩,绘出了一幅江南水墨画。
画的近处,就是那纷纷扬扬的落雨,看久了,只让人觉得它的飘逸,如女子的发丝;它的朦胧,像害羞的女子的眼;它的凄婉,像恋人晶莹的泪。这秋雨不比夏雨的猛烈,也不比冬天的雪的凄凉。倒与春雨有几分相似,却又多了些寂寞,雨中的人,来往匆匆,从楼上往下望,那把把张开了的油纸伞,就如一个个圈圈,伴着那飞溅的水花,在江南的雨幕中转着。
把视野再望得远一点,在那宁静的小巷中,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手执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寞的雨巷里,那漫天的雨丝,犹如缠缠绵绵的思念,萦绕在她的心头,使她与丁香结下愁怨。
在画的远处,有一支乌篷船,撑船人吃力地摇曳着,那船就如一个醉汉,醉醺醺地向前驶进着。那船上的皮影人偶正在上演一场三打白骨精的好戏。慢慢地,船吱吱呀呀地驶进了一个桥洞,渐渐消失在人眼前。留下的,只有一道悠远的船痕和点点泛着涟漪的水圈。
赏完这画,再细细品品雨,又多了一番韵味了。如果说江南是湿漉漉的断桥残雪,那江南的雨就是那划入梦里水乡的醉醺醺的乌篷船;如果说江南是青石小巷的碧瓦飞甍,那么江南的雨就如手执寂寞的姑娘。
画家喜爱画风雨归舟,诗人吟斜风细雨不须归,我虽不是什么文人墨客,但独上楼头,卧听风雨,虽说寂寞,可未必就是伤怀之事。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六
石径弯弯,巷子长长。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是我梦中的江南。或许我该撑一把圆圆的伞,漫步于细雨之中;或许我该捧一杯浓浓的香茗,静坐于船舶之上;或许我该执一本优美的诗集,领略于字里行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我看见青石路上,杨柳依依,两两相望,故人惜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看见蝴蝶翩跹,万花压枝,娇莺轻啼,春色满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看见艳阳东升,绿水淼淼,异色相衬,奇特美丽。
我的江南,是打水少女的银镯轻响,是采莲姑娘的如铃笑声,是卖花阿婆的声声吆喝。
我的江南,是青石板上的微微湿润,是杏花深处的高高酒幡,是乌衣巷口的斜斜夕阳。
我的江南,是牡丹亭里的国色天香,是断桥残雪的凄清绝美,是苏堤白堤的明媚动人。
我愿握一只摇橹,水袖轻摆,看鱼戏莲叶间。我愿悄然伫立于姑苏城外,听清越的钟声,品寂寞深秋。我愿横笛月下,把酒放歌,一樽饮尽千古事。“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你瞧,娉婷的莲花盛开,能否挽起一缕青丝,高高绾起,斜插一朵白莲;“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你听,悠扬的仙音拨响,能否奏响一曲琵琶,皓腕翻转,流泻于手指之间;“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你念,碧绿的兰草洒泪,轻蹙一弯黛眉,独笑含颦,惋惜春日已过。
脉脉,无酒亦沉醉。请跟我一起,在诗歌词曲中领略江南。
细雨微扬,梦寻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七
江南,是多少皇公贵族,风雅文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人间、飞花、烟雨、朦胧,刹那心动。
黑顶白墙,高高翘起的檐角,在水波中微微荡漾,这是江南怎么也看不够的景色。推开大宅的木门,“吱吱呀呀”的声音告诉我们它的历史。映入眼帘的是院中葱绿的植物:杏树、栀子树、兰花、海棠……抬头仰望,是吊脚飞檐,木制雕花的阁楼,房檐下成双栖息的雨燕。低头俯视,光滑的鹅卵石铺成大朵繁盛的花,开在青荇间,脚下是透亮滑爽一片。
在古色古香的城中穿行,天空下起迷蒙的小雨,很是应景。那雨,多如牛毛,亮如花针,细若蚕丝。点开了花苞,蕴开了青苔,净化了小城,湿润了人心。
泛舟河上,小船轻摇,优哉游哉,让我忽地想起“春木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船边几尾红鲤鱼簇拥着,嬉戏在浮藻间,船头撑篙的老人披蓑戴笠,映衬前方烟雨霏霏中古老的建筑、幽远的深巷,此时,一幅素雅的水墨画跃然而出。
在古巷中行走,听雨声淅沥,听屋中吴侬软语。在那不见尽头的深处,似乎走来一位姑娘,青色的衣裳,撑着油纸伞,绾着简单的发髫,一支银簪刺目耀眼,轻移莲步,环佩声动,衣袂翻飞……转眼间回眸,却消失在飘渺的水雾中,这莫不是梦中画面?眼看就要迷失于巷中,又见黄发垂髻,一家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场面。视角一转是溪边,大姑娘小媳妇在河边浣衣,笑着互相打趣。
点一簇梅花,着一身布衣,撑一把纸伞,游一回江南。游了,醉了。
江南,绝美!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八
去杭州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如今仍旧难忘那时的江南胜景。
时值假期,我与好友黎落相约杭州之行。机场的风迎面而来,登机以后不久,伴随着引擎传来的巨大轰鸣声,我们便踏上了探访未知的行程。
一个多小时以后,飞机缓缓落地。旅途劳顿,我们都有些疲惫,便直接乘车去往了宾馆。
到达市区已经是下午。宾馆就在西湖附近,通透的落地窗,窗外便能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房间内环境清洁雅致,两张柔软的大床让我们旅途的劳累顿时减去了一半。
晚餐时间,我们去附近的餐厅品尝当地特色菜:鲜香的西湖醋鱼、爽嫩的龙井虾仁、浓厚的西湖牛肉羹……味道清淡而不失鲜美,别有一番风味。
次日,我们便前往西湖畔。虽是冬日,但没有断桥残雪,因为杭州地处南方,西湖并不会结冰,水面波光粼粼。
沿着湖畔行走,我们看到了苏小小的墓碑。据说,当年苏小小和名门公子阮郁彼此相爱,但阮郁的父亲认为,苏小小不过是烟花女子,又怎么能够和自己儿子厮混呢?他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并且严加看管,不许他离开。苏小小漫长的等待并没有换来好消息,情郎杳无音讯,苏小小也以泪洗面,一病不起,缠绵病榻。后来,苏小小遇到了上京赴考的书生鲍仁,得知他盘缠短缺,善良而爱才的苏小小变卖首饰,帮助鲍仁凑齐了车马费。后来鲍仁榜上有名,加官进爵,想要专门答谢苏小小,可是此时,苏小小已经被病魔带走,从此香消玉殒,魂归天际。鲍仁为了感念苏小小,便为她立了一座墓碑。
哀婉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叹息。那些有才情的女子,还是被时光所辜负。
而那湖畔的风景,依旧唯美,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九
在哭声、喊声、笑声、叫声夹杂着的世界里,一个普通人的足迹微不足道,但对于那给人来说,是多么的幸福、快乐!
家乡的春天,不是那么的辉煌繁华,也不是那么的平淡无味。它是充满生趣的。它的烟雨乐章虽无风花雪月之美,却拥有着清新素雅的芳韵。
步入尚湖公园一幕幕新景象映入眼帘。青山绿水、碧波荡漾,一片的生机勃勃。去往湖边,一个个影子倒映其中,水面如同一面明镜,能照亮我们的心灵;水面又如同一段剪影系的幕布,当我们嬉戏玩耍时,它记录下我们的行动;水面又如同一块擦得发亮的玻璃,让我们看清水底的乐园。不仅仅是湖美,花也美。虽然尚湖的特点是牡丹花,可我更爱的是沿路的郁金香。它们不是一副娇生惯养的柔弱样,而是精神奕奕的,有种世界唯它独尊的气势。花朵的尊贵,花朵的娇艳让人们都倾心不已。
春天,不止拥有美丽,还拥有快乐。
在春季假期中,我回了老家。那里有一片片田野。绿油油的稻谷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我见了,不管脚下的泥土是否潮湿,脱掉了鞋子自由地奔跑在田野中。对于打水漂,我虽不能弹出几个,却依然很欣慰,毕竟我也是第一次玩儿。
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在表演,我们应该时刻用最好的心态对待任何事。就像春天一样,他是无法被取代的!我的家乡也是如此,江南,烟雨江南,我们共同的春天,共同的家乡!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
穿行在灰瓦白墙、小桥流水木舟之间,我的一呼一吸仿佛都充满着江南独有的水韵气息。站在白石桥上,有罗衫淡淡的水乡姑娘提着漂亮的荷花灯,撑一把油纸伞,与我擦肩而过,她的眼神里似乎泛着清澈的湖水,令人心醉;而乌镇隽永的流水更让我痴迷,让我难以自拔。
乌镇,让我那颗酷爱旅行的心有了水乡的温柔。
漫步在西子湖畔,我总有一种穿行历史的恍惚,毕竟这里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文明,太多太多的故事。闭上眼,湖上有微风吹来,我依稀听见有琵琶在弹奏,似乎在向我讲述一个个动人的传说,关于苏堤,关于白娘娘、雷峰塔……我看见雾气团绕在湖面,把水草和游鱼的呼吸变得如丝绸般柔软;我看见娇羞的杨柳垂在湖面上,把湖水变得如此温柔;我看见水上的波纹一圈圈地荡开,幻化成无数波澜,荡漾在我的心中。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啊!
西湖,真让我心醉!
读着李后主的“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总能让我想起秦淮纷飞的琼花以及漫天的柳色。秦淮,这是一个多情的地方,有寒烟笼细雨的庭花,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一切都沉淀在江南上苑的郁郁楼台间,倾诉着琼花月影中道不尽的往事,我似乎听到了商女正在弹奏后庭花,我也捕捉到了李后主如一江春水般的忧愁……秦淮与你的相识,让我感悟到历史的厚重!
如水的才情,美丽的传说,厚重的历史,这就是水色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一
依旧古道西边,少不了的还有夕阳。瘦马早已不在,人生路途的坎坷,看不见,于是祭祀心酸。谁会知道下个断肠人是身在何方。
江南的小镇,不带蒙蒙丝雨的缭绕,唯落幕下在邂逅的转身,漆黑的失去一个熟悉的面容。不知觉连眼泪都震颤心灵,不知觉,连哭泣,都开始乏味。
着白衣的少年,沧桑了稚嫩脸,又为何不入你的眼,江南的雪凄凉了我万般孤寂的身躯吗?我宁愿不要这江南。我愿褪去一身荣华,伴你左右。
漫漫的纸墨上的江南,潺潺的逝在天边的尽头,激不起心中的涟漪,石桥的百年守候,不知白了谁的头。在日落月上梢头的那刻,幻想着你款款而来,不必唤我一声“城主”,只想你看清,这褪去一身戎装的朴素布衣,经年灼伤的佝偻身体,我亦是北风萧萧,寒彻在骨子里,偏偏舍不得离开,倘若,从未踏进江南,多好。
再见时,不知黄昏过了几许,滞留在你微笑不语的脸上,我该多么欣喜,似乎又该错身,没什么理由回首,不忍心倾入你的世界,在江南的小镇,你是心头惟一的一份宁静。梦里曾上演过不知多少这一幕的相遇,刹那芳华,苦涩难耐,寻不着,该用什么去期待,倘若褪去荣光,有什么资本与你依偎。
萧瑟万千古木,江南的雪其实真的很美,落入我的眼,也进了你的眸子,茫茫间,是我们共同世界。你是欣赏,我却徒留忧伤,眼里只是你,怔怔地出神,害怕错身又要等上不知多少的时日,想抓住你,却没有勇气。
江南,有的是繁华褪去的古色,一江徒留着叫幸福的溪水。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二
悦耳悠扬的音乐响起,一位位温婉的江南女子随乐而动。
柔和的灯光照在他们纤细的腰肢上,是优雅,是婉转,是柔情。
背后的舞台,变换着四季美景,而她们如春之蓓蕾,盛开着一颦一笑,任时光荏苒,美自依旧。
她们或站、或坐、或眺望、或低眉,手中的扇子幻化成孩子的衣衫,轻轻缝补;幻化成恋人的子衿,深情闻嗅。灵巧的双手随扇而舞,满眼的柔情流转轻溢,柔美的动作带着观众走进水墨烟雨里,幽巷古镇中。
她们或静静地端坐在木椅上,用摇扇拨动水中散落的花瓣,恬静的微笑映衬着碧水桃花。
忽而,那扇子似又变成了少女手中梳妆的镜子,她们对着镜子轻描那长长的柳叶眉,然后娇羞地轻转身,静静笑。
她们随着乐曲的节奏柔和的舞动着,温柔地旋转着,观众的心像被风拂过的水面,随着舞者手上的动作,泛起一圈圈温柔甜美的涟漪。
她们整齐的舞动着,看似温柔的动作却蕴含这那江南女子独有的倔强,她们单脚站立在木凳上,像一只只高贵的天鹅。忽地,节奏在加快,她们活泼泼地翻转,雀跃,似在迎归,又似在释放騆。掌声伴着音乐,和谐的奏响,为江南女子的柔情,为她们靓丽的青春,为她们耀眼的光华。
两只手交叠在头上方,扇子轻盈的旋转,又忽而停下。她们回到木凳旁,似乎是累了,竟打起了瞌睡,手中的扇子自然滑落,惊醒,却又羞涩地从容捡起。手轻轻地摇动着扇子,优雅地走着。
慢慢地,领舞者微笑,抬头,回眸。那眸中写满的是江南的柔情,那是只有江南女子才有的柔情啊。带着水乡的优雅,婉转,妩媚!
一曲终了,意味悠长,掌声里仍留恋着最后的婀娜身影,意犹未尽……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三
江南,江南,我心心念念的名字。带着几分水乡的温婉,带着几分山川的灵秀,像不羁的画家清水泼墨间无意之作,像旷达的诗人山水前轻吟的一首小诗。
我带着憧憬,走近了它。住在水乡中,绿色河道蜿蜒而去,一转弯,氤氲的水气扑面映入眼来。站在石桥上,看细长的河道里游来的带篷小船,撑船人的船橹划破水面,随着波动,慢慢摇向远方,留一阵渔歌的轻韵。踏着青石板路走入墨色的街道,乌色的房顶,玉色的墙壁,穿过窄巷,听着村妇们吴侬软语的呢喃,嗅到一阵桂花飘香。
清晨时分,乌篷船一个挤着一个停在岸边,带着水灵灵的蔬菜,南瓜糕,和虾干。在第一缕阳光照射时,他们就摇着木筏来了。人是坐船来的,食物也是坐船来的,带着水乡的风情,带着我寻觅的味道。廊檐下,沿着河,摆着木制小桌。我看着水中的涟漪,吃着软糯的米糕和镇上老者随意聊天,一缕茶香间,便过了一个午后。
能不忆江南?
今年,我重新踏上这清丽的水乡,而江南却再也不是我的江南了。
墨顶白墙的小屋被一家家旅店代替,挂着免费上网的蓝色标牌。色彩艳丽的龙舟拥满河道,手持“长枪短炮”的游人对着湖面一阵拍摄。
但河道却是灰色的调子,没有灵动轻巧的木筏,没有哼唱悠扬小调的撑船人,只将沉重阴郁留给镜头。
我看到我的江南褪去本身的温婉,换上了浓艳的戏服。忆江南,何日才能忆江南呢?
忆江南,且忆且回望,且忆且反思,我们需要的不止是一段记忆,而是重视她的呼喊,重现她的灵秀。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四
江南长城长达6000余米,又名江南八达岭,具有御敌,防洪等作用。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我们临海的骄傲。
在长城脚下的入口旁边,屹立着一块引人注目的大石头,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四个大字——江南长城。穿过“雄镇东南”,就是陡峭的好汉坡了,那好汉坡有着198级台阶,让人望而生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登上顶端。站在上面俯瞰大地,江南的风景美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走上好汉坡,首先看到的就是戚继光的雕像。只见他身披斗篷,手持宝剑,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飒爽的英姿使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绕过雕像,我们走到百步骏。这儿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以前,有个唐朝大将军叫尉迟恭。尉迟恭率着士兵们修筑城墙,可是百步峻地势险要,人们修一次,倒一次,让尉迟恭也束手无策。这天,他在找修筑方向的时候看到了一只梅花鹿向城墙的方向跑去,他马上下令,让人们沿着梅花鹿走过的路造,果然,城墙造好了之后就再也没倒过。
离开百步骏,走上白云楼——长城的最高点,站在那儿,好像走上了天空,白云触手可及,眼前尽是云彩。继续往前走,我们到了梅园。这里到处是梅树,可现在才初秋,树上光秃秃的。如果这是在寒冬,花儿竟相开放,一眼望去,就好像一匹粉色的绸缎,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暖意。
在长城每隔300米就会有一个炮台,不仅可以发射炮弹,而且可以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
江南八达岭这个称号真是名不虚传呀!我真为它而感到自豪!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五
清明,父亲带我来到江南。
江南的春来得突然,东方的天空中刚升起一个金黄色的半圆,船家们便睁开朦胧的眼睛,戴上斗笠,在船上吆喝。江南姑娘们也起床了,纷纷拿起绸缎坐在凳子上刺起了刺绣。就连小黄鸭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温暖的窝,出来蹦达。整个早晨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我和父亲一踏上古色的地砖,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水乡的味道。我们向前走着,两旁的房屋,不同于城市的高楼大厦,都是木制机构的,不高。房顶是用一块块砖瓦整齐的排列着,窗棂,房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栋连着一栋,加上锦綢的装饰,鳞次栉比,却又不单调乏味。
我与父亲来到一家茶楼,里面的摆设都是用红木做的,整个房子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父亲在里面喝茶,而我在外面四处转悠。一条清澈的小河,淙淙地从房前流过,水里一条条小鱼从水中跃起,泛起白光,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回头往水里一望,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呈现在我眼前。我走上桥,从桥上往下望去,才发现桥下竟生出几朵白花,晶莹剔透,躲在一把碧绿的大伞后,犹如害羞的江南姑娘,娇小却又不失风雅。目光一转,见到这座桥的桥名“白菡”,不由得赞叹,这名字取得多么的高雅。这时,几只鸟从天空中飞过,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飞向一处湖泊。天上一朵朵白云飘着,我当下不禁吟道:“千里长空彩云飘,江南湖水明如镜。”我陶醉在其中,领略江南的风景,亲近这江南的风光。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感觉很远,却又近在耳旁:“东风暖,水犹寒,落花如雨湿衣衫;长篙绿,柳轻缠,舟行云水间,何处是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六
我生活在江南一个挺不起眼的小镇,一路上燕啭莺啼,我们顺着斑驳的旧石阶,蜿蜒而上。
四月江南,风中含着微微凉意,春意正浓。忽地,我停下步来,伫立在桥头,耐心倾听风儿的细语,雀儿的低吟。桥下,潺潺流水,叮咚成曲,仿佛在那波与波的间隙中都溢着这江南独有的如水气韵。即便是站在桥中,你也览不尽满城的流水丰年,仅能瞧见那清澈的河水呈现出鱼鳞般的波纹,徐徐地向不知名的远处漾去,终于不知所踪了。
再向前走点,便能望见大片的江南民居。土墙青瓦,杉木门窗,石砌的墙壁已被风熏成了浓厚的烟灰色,墙上的泥层有些已然脱落,甚至裸露出了青色的石砖,屋上的瓦沟里也已是烟尘一片变成灰黑色了,门上无不是油漆斑驳,撕出几道皱纹来。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很好地说明了岁月的无情磨蚀,但它们终究还是挺过来了。
房前屋后都是一片寂静,嬉戏的孩子早早去了学校,院中独自乘凉的老人也悄悄地返了家。我们一来,便打破了这儿的寂静,我们嬉笑着,闲聊着,谁家的树上传来几声啼叫,谁家的院中传来几声犬吠——我们的到来,唤醒了沉睡的小镇和人儿,大家谈笑风生,谁家的老人也闻了声,出来凑个热闹,街坊邻里目送着这支浩大壮观的“行进军”。这小镇,活了,活了!
这次远足不仅是一次独特的校外活动,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精神洗礼。虽热,虽累,虽漫长,但也无法掩盖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四月的春风酝酿着丝丝缕缕的古韵,最后渐渐沉淀下来的珍贵结晶,便是我们对家乡炽热而真挚的爱啊!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七
朝阳东升,旭日喷薄,唯红日朝阳独尊;小桥流水,源远流长,仅江南水乡唯美。
魂牵梦绕,只为水乡江南。
河边划过一艘小船,几位窈窕淑女采莲归来,水灵灵的脸上笑颊粲然。她们嬉笑着,好似无忧无虑的仙女。那动人的笑容,好似平静的湖面上,一滴露珠的突然滴落。涟漪连连,沁人心脾。
她们的美丽让我惊讶,但更让我惊讶的,是她们的无忧无虑。这是为什么呢?
回想起,王维一生正直清白,年轻时,一身正气,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但是,世俗与人心的险恶逐渐让他的追求之心渐渐销蚀,他不再奋斗。但他的心还是纯净的,他开始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渐渐,他从中寻访到了宁静,他已经心如止水,不再浮躁。其本质已与南北朝时的北方人搬迁去南方,访求安稳,访问宁静。
寻访江南,寻访宁静。
天空下起了小雨,烟雨江南的景象,渐渐的显露出来。宛游在河畔的少女,就是这水乡的香魂吧。她们泛舟游船,在鱼戏莲叶的桨声中叩出了绮丽的梦。这个梦流经千年,也流经你我。寻访江南,寻访宁静。追梦,足以让我寻觅一世。
在这朦胧的江南中,我的心也越来越平静了……
江南水乡的美景(汇总18篇)篇十八
江南是被水滋润、眷顾着的。
又是细雨霏霏的季节,漫步在那濛濛的水边。一片片小水滴剔透晶莹,欢乐地蹦到江南人家那黛黑色的瓦檐上。或汇于瓦中,宛如一块明镜照映这那碧蓝的天色,空灵而澄澈。或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转出动人的舞姿,发出七彩的光芒。
我愿在江南的雨中长醉,细细地品读着那烟雨凄迷中的惆怅。我仿佛又听见了李清照的悲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仿佛又闻到了林黛玉的哀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禁感叹:“好一个凄美动人的江南雨啊!”江南的雨,如梦,如歌,如韵,如诗!
梦瓦
江南是被瓦点缀、覆盖着的。
黛黑色的瓦无疑是江南最大的亮点。在蓝天碧水的掩映下,粉墙黛瓦显得如此和谐、淡雅。缕缕炊烟从瓦上袅袅升起,宛似飘渺的雾、轻盈的纱,纯洁、宁静。
我愿化成一滴微小的水珠,在这温柔的江南瓦上长眠;我愿化成一缕顽皮的风儿,在这古朴的江南瓦上摇曳;我愿化成一片洁白的雪花,在这黛色的江南瓦上飘然。江南的瓦,悠远,简单,雅致,玄妙!
梦人
江南是被人深爱、呵护着的。
这里或许没有那粗犷豪放的北方男子,却有那温婉甜美的江南女子;这里或许没有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却有那亲切可人的吴侬软语;这里或许没有那激情澎湃的爵士乐,却又那悠扬婉转的古筝曲。
诗意江南造就了诗意的江南女子,她们在和风中低吟浅唱,在夕阳下甜美微笑,在柳湖边作画弹琴。江南的人,温婉,淡雅,娴静,清秀!
恋江南,那里有我的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