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以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实与美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一
老虎自从上次被狐狸蒙骗以后,就感觉心里一直堵得慌,很是不舒服,总想找个机会好好的教训教训这只狡猾多端的狐狸。这不,机会终于来了。
一大清早,当第一缕阳光洒满整个大地时,森林广播里传来了老虎大王威严的声音:“各位乡亲们,大家注意了,今晚7点钟我们大家到大礼堂举行会议。准备选出一位森林管理员,请各位积极参加。”狡猾的狐狸听到广播后,心想:“这回我可得好好的准备准备,如果我要能当上森林管理员,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狐狸提着点心挨家挨户地串门去了。
“咚,咚,咚……”“谁呀?”“我是你狐狸大哥。”乌鸦小姐把门打开一看,果真是狡猾的狐狸,掉头就要走,狐狸连忙迎上去笑盈盈的'说:“乌鸦小姐,上次我骗了你的肉,是我不好,你大人不计小人过,我来向你赔不是了。”“说吧,有什么事?”“也没啥事,就是今晚选森林管理员时请投我一票。”乌鸦心想:“该死的狐狸,你也配当森林管理员?做梦去吧!”
紧接着,狐狸又来到了小猪家,小猪看到狐狸拿着礼物,慌忙把狐狸请进屋问道:“狐狸大哥,有事吗?”“猪小弟,请你帮帮忙,今晚选森林管理员时请投大哥一票。”“你放心,我一定照办。”小猪爽快地答应着。之后,狐狸又去了其它动物的家里,并且它们都口口声声地说要投它一票。狐狸暗暗高兴,连忙表示感谢。心想:“今晚的森林管理员非我狐狸莫属。”
晚上,狐狸盛装出席,早早的来到了大礼堂。随后,其它动物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老虎大王居高临下,望着台下众多的动物们,张开大嘴慢条斯理的说:“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晚我们的会议是从大家中间选出一名管理员来管理我们这个大家庭,使我们大家之间能够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老虎大王的话音刚落,口齿伶俐的小白兔立刻站起来说:“大王,我要选熊猫大哥,因为它不但憨厚老实,而且还乐于助人。”“我选黄牛大伯,因为它勤勤恳恳老实本分,我家的两亩稻田地每年都是黄牛大伯给犁的。”山羊大嫂抢着说。正当大伙在议论纷纷时,狐狸向小猪使了个眼色,小猪会意的点点头。:“我选狐狸大哥”“哈哈哈……”礼堂内顿时哄堂大笑,“小猪,你真是傻到了极点,竟然选狐狸”。猫大哥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狐狸恼羞成怒,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还是忍住了。“咳,咳!”大王干咳了几声,礼堂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大家请安静,不如这样,我们采用小猪的建议,选狐狸当管理员,你们觉得如何?”礼堂内顿时像炸开了锅,“什么?选狐狸,我不同意,前天我不在家,它还到我家偷了我几个蛋呢!”鸡妈妈愤愤不平地说。“就是就是,上次狐狸骗了我的一块儿肉不说,早上还提着礼物来我家,让我一定投它一票呢,想得美!”乌鸦小姐故意提高嗓门,好让狐狸听得到。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指责着狐狸。狐狸见势不妙,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老虎见狐狸这般狼狈样,心里也非常得意。心想:“你这个乌龟王八蛋,活该!”礼堂内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二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旁记: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三
第二天,虎王让狼卫士们在森林中所有的大树上贴上告示:
请森林居民今天下午到林子东面的大草坪上集合,虎王要召开会议。
老虎认真地翻起科学书来,几天后想出一条“妙计”。
“老兄,买副太阳镜吧,眼睛挡挡沙子。”
“不用,我能应付。”
“口罩呢?沙子会灌满你的嘴的。”
“不用,我在沙漠里住惯了,沙子进不去。”
老虎这才消了胸中的怒气。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四
这天,小狐狸出去玩耍,老狐狸再三叮嘱:“乖乖,见到那只老虎,一定要用智慧对付他。”()小狐狸点点头立马就“飞”出了家门。
有屁快放!”老虎不耐烦的说。“不过前面还有一只老虎,你必须先打败他,我才给你。”老虎说:“小菜一碟!”于是,小狐狸把老虎带到了河岸上,老虎定睛一看,果然和里有一只老虎,于是他猛扑进湖里,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就不再动弹了。
愚蠢的老虎就这样中计身亡了,而小狐狸早跑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五
狐假虎威造句(精选62句)由本站会员“475795320”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1、他平日依仗着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2、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3、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狐假虎威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4、狐假虎威他总是接教师的名义做坏事。
5、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6、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7、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8、像他那种狐假虎威不学无术的人,最让人瞧不起。
9、我到表弟家玩,他爸爸在的时候,他敢打我,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
10、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着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我同胞。
11、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12、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
13、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14、自作孽的人没资格继续留在这个平台上狐假虎威。
16、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17、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18、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19、由扩音机出来的,这寥寥数句,便把这个女汉奸的狐假虎威和装腔作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1、伪军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一齐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扫荡"。
22、我们不能学狐狸狐假虎威,伤害别的小动物。
23、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24、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25、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26、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27、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28、社会提倡雷锋,是人性的光辉,但我们也坚决抵制狐假虎威。[整理]。
29、教师让小红做了课代表,小红天天狐假虎威的吓唬人。
30、我们村里有个恶棍,常常仗着主人的威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31、我们不能学狐狸狐假虎威,伤害别的小动物。
33、平时我比较害怕爸爸,最近我发现她总是在爸爸在家的时候批评我,原来,她可是是狐假虎威。
34、旧社会,汉奸狐假虎威欺压人民,最终没能逃脱历史严正的判决。
35、自我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36、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能够狐假虎威乱欺人。
37、真的期望有一天能同老虎一齐共游密林,也许我也能够狐假虎威一下,成为森林的王者呢。
38、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39、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0、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41、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立刻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42、你何必怕他?他只可是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43、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耀武扬威。
44、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45、我实在看不惯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态,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46、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我同胞。
47、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8、他那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的样貌,让人看了就生气!
49、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50、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51、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52、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53、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54、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55、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56、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立刻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57、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58、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59、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60、自我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61、班主任在批评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时候,狐假虎威的班长也跟着在旁边数落我。
62、这可恶的奸臣仗着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狐假虎威造句(精选62句)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狐假虎威造句范文。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六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跟狐狸毫无关系。一股气劲儿便涌上心头,一心想找狐狸报仇。
某天中午,老虎在河边寻找着他的猎物。突然,他发现狐狸在河边散步。瞧瞧狐狸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哼着曲儿,仰着头,挺着胸,大摇大摆地走着。这时,狐狸猛地发现老虎就站在自己跟前,感觉到了老虎身上的杀气,心中一颤,头上冒出了冷汗。可还是故做失望地叹了口气说:“唉,你们百兽真难管!特别是你,你这只老虎,老是到处杀生,弄得这森林里都乌烟瘴气的。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可就要把你给丢到十八层地狱中喽!”可老虎由于知道了真相,不但毫不畏惧,还愤怒地向狐狸吼道:“你别再想骗我了!上次你骗了我,那是因为本大王当时有些马虎了,但是这次我已经吸取教训了。这次,你无论如何也逃不了我的手掌心!哼!正好我还没吃中午饭呢!就拿你当午餐吧!就当是你骗我的惩罚!”
狐狸呢,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突然“噗通”一下跪倒地上,可怜兮兮的对老虎说:“老虎大王,上次我骗了您,真是实在对不起。我保证,我再也不骗您了。请您开恩,让我再看一面我的家人吧!到时候我再把他们也给您叫出来,我们全家一起给您饱餐一顿,以弥补我骗您的过错。您看这样行不行?”
老虎仔细想了一想,最后还是选择了让狐狸回家一次。因为毕竟把狐狸一家和狐狸一只动物所可吃的比较一下,还是吃狐狸一家比较划算。
到了狐狸家门口,狐狸就叫老虎在门外等着。狐狸关上门以后就再也没出来。由于老虎没吃午餐,加上老虎等的时间太长,已经饥肠辘辘了,于是,老虎便想吃饭了,起身想回家,可老虎怎么能放走这顿丰盛的大餐呢!于是又趴在门外等狐狸一家的出现,可等了很久,狐狸还没出来。再说说狐狸吧!它呀,早就带着一家老小从后门逃走了。而那愚蠢的老虎还在门外等着呢!
几天过后,百兽就在狐狸家门口发现了老虎饿死的尸体。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七
1、欣赏成语故事,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讲述故事内容,丰富词汇。
1、幻灯片课件。
(一)图片导入。
出示狐狸、老虎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来说一下对这两种动物的感觉。
(二)看图讲述。
1、出示图一,与幼儿互动:
(1)这是在哪里?
(2)图中都有谁?
(3)老虎和狐狸在干什么?
(4)狐狸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2、出示图二:
(1)老虎和狐狸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中又出现了谁?
(3)狐狸和老虎可能互相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3、出示图三:
老虎的表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出示图四:
1、你又看到了那些小动物?
2、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3、狐狸此时什么表现?
(三)故事讲述。
教师根据视频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并与幼儿互动:
1、大家觉得小动物们跑,是害怕谁啊?
2、老虎是这么想的吗?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呢?
3、教师小结:老虎上了狐狸的当了,让我们来看一下狐狸是怎么骗老虎一步步上当的?
4、出示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图片,让幼儿理解狐狸和老虎此时的心情。
5、出示老虎愣住的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此时狐狸又说了什么。
6、出示图片老虎被蒙住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此时老虎只是愣住了,还没有完全相信他,狐狸又说了什么话来让老虎上当呢?(鼓励幼儿说)。
7、出示狐狸和老虎向森林深处走去的图片,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此时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和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表现。
8、模拟此情景表演,进一步理解狐狸和老虎现在的心情。
9、教师小结: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出示故事名字:狐假虎威。
(四)情感延伸。
1、互动:你喜欢这个故事里的这只狐狸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说说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吗?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八
1、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2、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3、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4、哼!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乱欺人?
5、老师让小红做了课代表,小红天天狐假虎威的吓唬人。
6、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耀武扬威。
7、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己同胞。
8、你何必怕他?他只不过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9、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10、社会提倡雷锋,是人性的光辉,但我们也坚决抵制狐假虎威。
11、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12、我实在看不惯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态,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13、班主任在批评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时候,狐假虎威的班长也跟着在旁边数落我。
14、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15、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子真是浑身难受啊。
16、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17、做人应该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18、自己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19、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20、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21、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九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全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说目标。
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说方法。
(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复述课文。
四、说学生。
本班学生由15名职工子女,28名农村学生组成。农村学生在自主学习,表达能力,表演方面除少部分学生外,其余都差。所以在教学时我要求以上方面好的学生和小组长要关心他们,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让他们都得到锻炼。
五、说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
2、“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威”的意思?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回顾全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该课时的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理解课文的教学重点做准备。)。
二、细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看看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一小段主要讲了什么?
2、分角色读第二部分(2~5自然段)。
(1)轻声朗读2至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在不懂的词句下作记号。
(3)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朗诵课文。
(4)小结:上面四小节是讲狡猾的狐狸用编造的谎言来蒙住老虎。
3、引读6至8自然段。
(2)出示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讲述:尽管老虎松开了爪子,但对狐狸的话还是半信半疑,如果狐狸立刻逃命,一定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狡猾的狐狸主动要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目的就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从而让老虎对它编造的谎言信以为真,真正地放了它。
(3)引读第8自然段:——看见狐狸。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前一句读慢,后一句读快,要读出惊恐万分的语气。
(4)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深处,百兽都吓跑了。
4、引读最后一小节。百兽逃跑的真正原因是。
5、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而阅读的本质是对话,在整个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我精心组织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在与文本的自主性对话中完成立体的建构。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以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的顺利展开。)。
6、演一演。
1、指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评一评。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如果教师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表演这个寓言故事,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体会人物的性格,还能真正地领悟到寓意。)。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该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写出了人物的特征,写清了狐狸为什么借老虎的威风,怎样借以及借到威风的经过。完成了故事寓言的表达。教学时我引领学生紧扣“借”,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学习,板书也呈现描写人物这些方面的词语,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领悟寓意,记忆知识。
这节课我就本着让学生说,让学生演,让学生读这一标准,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理解寓言,完成教学目的。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
自从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蒙骗之后,一直认为狐狸比自己强大,就整天关在家里,不敢出门。
一天,老虎壮了壮胆,走在小路上想自己该怎么办,走着走着,它无意间看见两只小兔在说话,它便藏在树后面偷听。“嘿,这几天老虎怎么不见了?”一只小兔问另一只小兔。“你不知道吗?老虎被狐狸骗了!那只老虎也真够笨的,连狐狸的话也相信!真好笑,哈哈!”另一只小兔回答说。“是啊,真好笑,哈哈!”
老虎听着听着,好像明白了自己被狐狸骗了,就到处找狐狸。第二天,狐狸听说老虎在找它,就知道老虎明白它被自己骗了。
第三天,老虎还在找狐狸,而狐狸正准备逃跑。一个找,一个逃,正好在小路上相遇了。
狐狸头上冒出了汗洙,但它还是显得很凶的样子:“你来干什么啊?”“我来吃你!!”老虎说完便马上一口把狐狸吃了。
之后,老虎又威武起来了。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一
老虎半信半疑地跟狐狸来到森林深处,眼看狐狸大摇大摆的走在前面,老虎的心里甚是不解,眉毛都打成了一个结。
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身后的老虎,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落荒而逃。老虎信以为真,把狐狸放走了。
在逃走的动物群中,唯有小兔子感到诧异,它很奇怪狐狸为什么敢走在老虎前面呢?终于,它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去问狐狸是怎么回事。小兔子来到狐狸家,问:“你为何要在老虎前面,难道一点儿也不害怕吗?”狐狸听后,摸了摸肚皮,胸有成竹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小兔子听完后恍然大悟,这个事也就像风一样的传开了。老虎从兔子的口中知道了真相,愤怒地大吼道要回去找狐狸算账,一定要将其碎尸万段方能解心头之恨。
老虎找到狐狸后,不管狐狸怎么解释,老虎也听不进去,它知道狐狸只会用花言巧语来诱骗自己再次上当。最后,狡猾的狐狸还是沦为了老虎的盘中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借用别人的力量欺负同类,虚伪的假象迟早是会被揭穿的。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二
上一次,老虎真的以为狐狸是百兽之王,于是躲着狐狸,不敢去招惹他了。
那天晚上,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老虎却视而不见,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虎爸爸好奇地问道:“宝贝,你怎么了?”“我遇到上天派来管我们百兽的动物了。”虎爸爸大吃一惊地说:“啊?是谁呀?”“就是狐狸啊!”虎爸爸顿时捧腹大笑起来,说道:“哈哈,不可能!狐狸是骗你的,百兽之王是我们老虎啊!”“什么?我明天就去收拾狐狸!”老虎气得火冒三丈。
第一天早上,老虎怒气冲冲地去山上找狐狸。他发现狐狸还在树下呼呼大睡,就冲了上去,一把抓住狐狸,恶狠狠地瞪着他。狐狸一下惊醒了,看到老虎发怒的样子,心中了然,便灵机一动,说道:“老虎,要不我们来比一场?”“比什么?”老虎有些疑惑。“我们来比赛摘苹果好不好?”老虎心想:摘苹果这么简单,狐狸肯定比不过我!于是痛快地答应了。老虎一马当先地爬上树,几分钟就摘了一大堆苹果。可是当老虎爬下树时,狐狸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老虎气得直跺脚。
第二天早上,老虎又出门找狐狸算账了。狐狸笑里藏刀地说:“山上有个洞,里面有只比我还厉害的动物,你也不是他的对手。不信你就去试试!”老虎很愤怒,天底下没有他怕过的动物,就上山去了。结果洞里什么也没有,老虎气冲冲地跑下山。下山的时候,路很不好走,他一不留神就滑下去了。他一直滑到了河水里,幸好被好朋友河马救了上来。老虎很生气,打算好好地把狐狸修理一顿。
第三天,老虎对狐狸说:“你说是上天派来的,那你去采摘一些冬虫夏草回来,可不可以?”“好!”狐狸自信满满。可是,狐狸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冬虫夏草,还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得粉身碎骨了。
老虎听见狐狸的惨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的意思。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的意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
2、说说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三、认识“把字句”。
1、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四、小结。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 爪____( )。
昔____( ) 元____( ) 旦____( )。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
2、教室被我们扫干净了。
四、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四
我之前读了《狐假虎威》,那么大家现在就来听一听续写的《狐假虎威》之《再见老虎》吧!
自从狐狸把老虎骗了,森林里面的小动物都开始嘲笑老虎,他们觉得老虎很是愚蠢,这使老虎在百兽面前威风扫地。老虎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弄得狐狸每天都是提心吊胆。
狐狸自从上回侥幸虎口脱险,一直心有余悸。它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可是想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还得继续生活。
这一天,狐狸出去寻找食物,他四处张望,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他看见了老虎!狐狸来不及多想,撒腿就跑。他这一跑不要紧,把在正在休息的老虎惊动了。老虎一看是狐狸,立马就向狐狸逃跑的方向追去。
狐狸跑到了一个农场里面,发现了三只母鸡,刚准备下手饱餐一顿就发现了追赶而来的老虎。虽然狐狸心里害怕,但是活命的念头战胜了恐惧的心理。它走到老虎面前说“大王,我知道您恨我,我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您把我吃了吧,反正我吃了感染了h7n9的母鸡,我也活不长了。”老虎一听狐狸命不久矣,觉得再吃它也没有多大意义,转身离开了。
狐狸得意地自言自语到“果然还是一只有勇无谋的老虎……”
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用具:生字卡、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学习《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小朋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1、组内练习说。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台前给大家讲故事。)讲的不错。
3、那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吗?请你默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看谁能找到它,把它画下来。
4、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投影出示: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5、请你把最后一节再好好读读,想一想。“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你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6、当你弄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第四小节狐狸说的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自由练读。
指名读: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评价。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四、表演。
1、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用动作:抓助学生的两个肩膀)你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可选用多人读)。
2、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年龄,老天爷怎么会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3、暗示学生再演下去。不信。我就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这时老师才松开了双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赏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小黑板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余同学为小朋友当导演。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为什么?请读书。
3、这两位小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大家继续读。
9、小朋友看到们逃走了,它会怎样想呢?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
10、齐读最后一小节。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这个成语。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六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伊始,我通过简笔画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行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
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如果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避免。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教学片段:
师: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的?
学生自渎课文2~6节,边读边想。
生: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动坏脑筋。
生: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你敢吃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生: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师:找一找狐狸和老虎的动作,想想说明了什么?
生交流: 狐狸 骨碌一转 扯 摇。
老虎 楞 松。
师:说说每个动作的含义,想想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生:骨碌一转表示狐狸在动坏脑筋。
生:扯着嗓子指狐狸故意装凶,要吓老虎。
生:老虎一楞说明老虎被狐狸骗住了,有点相信狐狸的话,然后它松开了爪子,放了狐狸。
师:我们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它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学生配动作有感情朗读。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摇,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从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楞、松,明白了老虎被狐狸骗了的经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踊跃,读出了狐狸步步得胜,老虎信以为真的味道来,然后再进行表演,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寓言故事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但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蕴含在故事之中,不是本课的难点,我觉得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环节:在揭示课题时我让学生说说“假”的意思,在教学完整堂课时我再让学生讲讲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我想让学生说出“仗着、依仗”的意思的,可是学生没有说出来,当时我觉得很失望,认为不是学生没有学好就是他们不够聪明,可是回到办公室想想这跟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关系。
这堂课我让学生表演,在表演之前我强调了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和老师、狐狸说话时的表情,通过这方面的强调和训练,学生的表演水平进步了很多。还一位学生特地做了一条狐狸的尾巴,为了就是做好“摇摇尾巴”这个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我知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很细腻的。他们会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去发现课文中的细节,如抓住一些动作、表情的词和说话的语气,这些学生们都会注意,都会做得很好,从学生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狐狸和老虎这两个故事中的典型形象认识的还是很到位的。所以不要在课堂上因为怕浪费时间而把表演部分给省略了,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狐假虎威续范文(17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旁记: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
这一课的生字,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得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
(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师板书:骨碌 扯 蒙)。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
(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
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 (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4: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