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总结让我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追求进步。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一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的论述组成,聊聊数千言,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老子在第一章,就阐述了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这三种含义既有区分,又紧密联系,作为宇宙之本原的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体现为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法则之“道”。反之,人事法则之“道”又体现着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又反映着作为宇宙本原的“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它是无形无状,是“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的、宇宙唯一的存在。同时,“道”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故“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那是一时之“道”,非永恒的、无限的、终极之“道”。任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相较于宇宙的演变,都只是“昙花一现”,也就是说事物本身不是永恒的存在,其价值亦非永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名,可名,非常名”。
《德经》开篇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此句为下部《德经》的总纲,主要讲的是人德。所谓德,即是人对于天道的顺应,对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顺应。老子将“德”分为“上德”、“下德”。“上德”顺应“道”,如同大道不可道一样,上德同样不可言说,是自然而然的。具有上德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具有德的,所以他才具有了真正的德。具有“下德”的人总以为自己没有失去德,是有德的,那么这种能被人感觉到的德其实已经不是浑然天成、暗合天道的“上德”了,而是次一级的德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子的纯真无邪之美与一个看上去贤惠温柔而内心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淑女之美一样。因此,“上德”乃是一种自然而然、具有者浑然不觉的德,而下德则是一种能够画出具体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去执行的德。上德即是道家所说之德,而下德则是孔子所提出的儒家之德。庄子便曾说过“圣人生,大盗起”,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具备了“下德”的人,而真正具有“上德”的人反倒不具有圣人的名声。老子认为失“道”之后,才会有“德”,失“德”之后,才会有“仁”,失“仁”以后,才会有“义”,失“义”以后,才会有“礼”。而“礼”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天性的忠信不足,是祸乱的开始。老子虽然不以为然,但也并非对儒家的“下德”一味排斥,只是对其进行了优劣排序。最后,老子又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应该尽量“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上德”和“下德”之辩也显示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成了后世历代中国人伦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还提出了许多二元对立命题,并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如强与弱、得与失、巧于拙、进与退、争与不争、有为与无为,等等。这些辩证观点启蒙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现代人的感受不谋而合,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对后世产生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这本神奇宝典不仅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二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三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我,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所以,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我,是自我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大明江山,之后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耻”,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这是世间的不二法则。那么应对失意,应对挫折,道家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做呢?“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失意只是暂时的,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境遇会有好变坏或有坏变好,所以失意之后就会通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以,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势,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你忽略,不会排挤你,嫉妒你,此时你就有足够的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发挥自我的才能,准备有一天一鸣惊人,以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终,用庄子的《齐物论》中国的一段话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所谓悬解也。”人们仅有安时处顺,不管得意与示意都能处之泰然,这样才能超越人世间的倒悬之苦。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习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五
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真的是博大精深,义理渊明,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习,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六
《道德经》我认真读了一年,每一段都是以前背过的,现在每一段具体的文字都忘了,只留下一点点体会,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然而,在反思我的经历时,有几点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年轻的时候,我常说某某真的很神奇,但是到了他这个年纪,我就觉得他很正常。每当你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时,你总是面临着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道德经》里的弱点是个好东西,因为我自己真的做不了神一样的事,知识、思维、技能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明白了原来的自己在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确实有限,所以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处理好人和事。在每一次治疗中,我都看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和事的闪光点。
正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自我极限存在的确定性,我们才明白自我是软弱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人观察、记录和整理出来的,构成了书籍和数据的文字记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所以记录的数据会是片面的,后续的结论更有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我就开始试图通过文本的表面来还原事实。当我无法回到录制的场景时,我会有疑问。这大概是好奇吧。我在生活中通过书、人、事来学习,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忽略了一些东西,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当我没有欲望,头脑安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就越高;当我的情绪起伏不定,被贪婪、无知等杂念包围的时候,我一定会得出一个偏差的结论,导致我陷入困境。每次得出结论,我总是多看几遍,免得得出偏差的结论。这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是阴阳中性线,属于阴阳蟹。不至于走极端,但我觉得应该保证小我在最大的可能性里。因为我保留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有最多的帮助,最多的解决方案,最好的处理环境,最后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走向极端意味着不断减少自我获得的可能性。极端的话,只有一条路:“痛苦之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想着没事干的学习,没事干的发展。有收获,却无话可说。
如果你想少出问题,那就努力平时多出问题。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你通常不会以钱为目标。想要大的成就,就要把平时的成就让给伴侣,不要一丝一毫的成就。这是源于水靠近道路的事实。此刻的中国,因为严重西化,对外国的东西越来越渴望,所以无法乞求,内心不平,偏见偏激。中国的追求是不败的,在自己的环境中不断修正最低下限;西方的追求是赢,这是在不断提升自尊的环境下的最高极限。这个真的很有意思。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动的越多,消耗的越多。动作越频繁,反弹压力越大。在追求权力主宰的过程中,人是真的在做,天是看的。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七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长地久”、很久以前就熟悉《道德经》中的这些句子,但一直对这些话“不求太解”,困惑不已。对《道德经》总是望而却步,只在不同的场合读过一点片段,只能算是一瞥,一瞥豹子,很难说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在《政治学》中,楚老师列出的13本必读书中,有三本中国经典书籍:《论语》、《孟子》《道德经》,这些文章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治国教材,不得不认真阅读。“明德人生导航计划”启动后,我们与人生导师张学长达成共识,集体阅读《道德经》,并将其思想与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道德经》内容艰难晦涩,语言简洁,思想深刻,文言文水平不高,在阅读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惑和困惑。《道德经》流传了几千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对《道德经》的研究正在全面展开。文章版本可谓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京大学周末书市买的,还有《论语》、《孟子》三本十元,买了之后,仔细看了两遍《论语》,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经》。目前看到第19章,还不到四分之一,似乎还没有真正理解。下面简单说一下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能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退,天之道也。“拿多了装不下,差不多够了;太多的东西是凸起的,不可能长久,大家都会发现。满堂的金银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贵却傲奢淫逸,就是自己惹上麻烦,怪自己。大功告成,全身而退,这就是天道。启示我们在处理物质享受时要适可而止,坚持“中庸之道”,懂得自由进退。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政界的“59岁现象”。一些有追求的好干部,经不起物质诱惑,抵挡不住内心不良思想的诱惑,过着廉洁的生活,一时糊涂。诚然,这与中国官员考核的激励制度有关。在中国的'官员制度中,与职级职位相匹配的福利待遇很多,不能随着官员退休而带走。在法治建设不完善、人民思想价值体系混乱的时代,会浑水摸鱼、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火如荼,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很难有所作为。在这种奖惩制度中,大多数官员很难保护自己。我们需要机会和动机。前者是制度环境。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制度约束。不同权力的机会是不同的。如果你干净利落,没有动机,就不会侵蚀你。这就是为什么在封建王朝末期,总有一些道德高尚、为人民请命的清官和青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祖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物质追求适可而止,进退自由才是王道。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九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高额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当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杰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终其一生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靡不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下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越来越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盛气凌人、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消极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点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合意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生活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
《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忙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到《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本事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景,实质上又是一种情景,表面情景与实际情景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异常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可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在我读完《道德经》后,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于是就有了比较的念头。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本事。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何做菜的烹饪单子,别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头的步骤,基本上不需要研究什么的。
可是老子不一样。他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终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终我感激徐教师能为我们大学生读经的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礼貌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礼貌,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我真诚期望你的可能继续开展下去。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开启了人类自古以来几千年探索自然规律的序幕。辩证地看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指导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
老子以其博大精深的真知灼见,向世人阐释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求知,如何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道路(也就是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过去是最好的。”在古代,按照法律办事的人,“天清地好”,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明确的,地球对法律的尊重可以是和平的,上帝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带来和平,河流对法律的尊重可以充满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侯军国王如果尊重法律就可以得到世界。“是它造成的”。“天空晴朗,会裂开;如果土地上没有和平,人们就会害怕;神没有灵,要惧怕安息;山谷不盈利就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必灭;王厚不正直,会害怕的。”意思是,天不晴,可能崩裂,地不太平,可能崩塌,神仙不显灵,可能消失,河流无水干涸,万物不能生长,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欲望太多,就会厌倦生活;如果你很安静,什么都不做,你会很满足,很快乐,否则你会带来灾难。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他的辩证哲学的治国安民思想。《道德经》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治国方略,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如何治国。
第一段“道可说,不可恒,名可名,不可恒。”意思是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但不是永恒的。"可以命名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常量名称."它是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常量名。“未知,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天地刚呈现的时候没有名字,万物逐渐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不是永恒的)。“所以,总是没有看到它的美好的欲望,往往有看到它的尴尬的欲望。”意思是我们常常在没有欲望的时候去探索它的奥秘,有时候去探索它的倪端。"这两个名字相同,但名称不同."也就是说,存在和不存在都来自道,但名称不同。“同一句话说的神秘”,也可以说是深奥微妙,难以把握。“神秘而神秘,所有美好事物的大门。”意思是说这种神秘的方式就是一切的秘密方式。
老子在开篇就用具体抽象的“道”介绍了“常无欲见其美,常无欲见其悲”,即他写道,要知其玄妙,最好做到“无欲”。这和他“清廉无为”的想法是一样的。“无欲”是贯穿《道德经》的主旨。
老子认为人性本善,本纯。人类的各种丑恶行为,应该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导致的扭曲人性的变态现象。所以老子坚持存真离伪,保存人性的善与美,顺应自然之道,抛弃一切引起人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似乎很难理解。他理想社会里的人都很发达,头脑简单,没有物质享受的奢侈欲望,也不会被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或知识所困扰。他是一个历史循环者。在他眼里,让人们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简单纯真的精神生活,比物质文明发达但充满危机、斗争、谋杀、阴谋的社会制度更符合人性。
他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有效性显然比用法律、法规、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与其“道”论密切相关。
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自问世以来,不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瑰宝,其核心思想为“道”,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多次阅读《道德经》,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道和德。其中,“道”是指天地万物的真实、自然、潜在和永恒的本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要顺应的最大原则;“德”则是合乎道的原则和信仰,也是人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贯彻“道”和“德”,人可以达到与天地相通,与自己相合,与他人相亲的境界,这也是《道德经》主张的最高理想。
第三段:《道德经》的应用(字数:300)。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也是一部实践指南。《道德经》中的思想在社会、文化、教育、政治和商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社会领域,通过贯彻“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教育领域,通过倡导中庸之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格;在商业领域,通过倡导“聚而财者天下之咸”的商业理念,引导企业家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对员工的关怀。
第四段:我的学习体会(字数:300)。
在我自己的人生实践中,我也深刻领悟到《道德经》的核心思想的真正意义。在追求自我的同时,我始终要遵循道德的准则和信仰,如尊重自然、关心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同时,我也发现,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并不在于成功和功名,而是在于追求道的过程中,享受心灵上的宁静和安详。我相信,在贯彻“道”和“德”的道路上,我可以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成功的归宿。
第五段:结语(字数:200)。
总之,通过对《道德经》的多次阅读和体会,我深刻领悟到了道德经中的思想精髓和实践意义,也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归宿。我相信,《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三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饱含人生智慧,其无为的思想深刻影响后世,辩证的观点更是在西方产生强烈反响。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写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用今天的话来翻译即是:“最完美的东西,就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是永远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就好像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就好像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就好像很笨拙似的;最卓越的辩才,看起来好像很木讷似的。清静能克服躁动,寒冷能克服寒暑。清静无为万事万物就能和谐自然地发展下去。”在这一章节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老子的辩证思想,在我看来,辨证思想就是综合运用某项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思想,尤其是以其反面显衬其正面。其实,这种辨证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最富裕的人往往穿着最朴素,还有美术中的留白,音乐中的断弦之音。
而“大辩若讷”的辨证思想是一门语言艺术,不管是处于什么年龄段,什么职业的人都需要学习这种“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尤其是正处于年少气盛阶段的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说话、如何得体地说话,对其仕途、事业、婚姻、以至整个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根据其艺术程度的高低,把“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分为三个层次,即是:倾听、慎言和巧言。
倾听,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要做到“大辩若讷”的“讷”首先要学会倾听。人是富含情感的动物,时常需要宣泄自己的情感。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需要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去希望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的伙伴。有效正确而全面的倾听,成为了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拿销售人员来说,那些最成功的销售人员往往不是滔滔不绝地劝诱顾客购买的人,而是那些询问顾客的需要、倾听顾客的需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去看待产品需要程度的人。这种销售人员运用了倾听的语言艺术,既销售了产品,又建立了长久的客户关系,才有资格被喻为成功的销售人才。
除了要学会倾听,还要学会慎言。慎言可以将人性的弱点转化为人性的`优点。人,很容易看出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因此,人总习惯于批评别人,然而,话从嘴里说出来了,便永远也收不回来了,尤其是恶言。即使是不经意脱口而出,也会伤人与无形之中。因此,我们要学会慎言,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别人,那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有位家长对孩子说:“孩子,我们真的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但是,如果你代数再努力的话,就更好了。”这段话表面看起来是表扬,但是“但是”二字却给孩子更多的失落感。但若家长能换种方式来说,例如“孩子,我们真的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就会比别人更高了。”
比慎言更加巧妙的,就是“巧言”。要做到巧言,不仅仅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的是智慧。例如,龙永图在回忆中国加入wto时提到,1998年时,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中美之间只剩下7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在双方准备“后事”时,朱镕基板着面孔对大家说“今天一定要签协议,不能让美国人跑了,我跟他们谈。”结果,朱在谈判桌上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当美国人抛出前三个问题时,朱都只有一个回答“我同意。”我着急了,这岂不是要全盘放弃吗?我不断给朱递条子,写着国务院没有授权,没想到朱一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我当时真没面子。想不到,当美方抛出第四个问题时,朱说“后面四个问题,你们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龙永图回忆到这里时,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现场,他舒了口气说:“大家总算放心了。我后来想想,国务院不就在这儿吗?后来,美方五分钟后就同意了中方的意见。事实证明,后面四个坚持没有放弃的问题,如汽车贸易等是我们的底线,这就是我们对优先次序的判断,更是朱的智慧体现。”
在这里,朱的表现就是“大辩若讷”中的“巧言”,让步在先,而且把人情送得很大方、很爽快,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就这样“送人情”下去,还叫什么“谈判”呢?正当在场人员面面相觑、惊诧莫名时,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轮到美方忍痛割爱了。如果美方不让步,就意味着没有诚意,也不给面子。而后面那些问题恰恰是中方无法让步的。这就是“巧言”的魅力。
其实,“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最典型的体现就在于《道德经》,仅用短短五千言就论述了博大精深的智慧哲理。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若能掌握大辩若讷中倾听、慎言、巧言这三种语言艺术,并加以巧用,其一生可谓受益无穷。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四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教育,是要遵循规律的,就像道德经里所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静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顺应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五
在杨勇老师的建议下,我认真地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二是意识。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美好的明天将被自己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六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七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下面是关于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
用智不及无知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
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
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
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
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
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
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
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
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
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
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
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
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
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
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
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
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此章历代的释意无数,而我以为皆难着边际,无以更深刻的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进行阐释。
我从道家修身根本出发,得出新论如下:
此章重点为“致虚极,守静笃”,全文以此而展开,不理解“致虚极,守静笃”,后面的文字解释也只是牵强。
老子是从道家修炼“返观内照”而得之境界来引申对世间常道的解释。
首先“虚”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一种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虚”为空灵,体会为散发状;“静”为沉静,呈收敛状。
“致”往之意,可从“虚其心”来体会,道家修习养身的过程,以虚其心开始,虚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灵,无时空地域限制,无往而不至,真空无象,可以满屋、满天地、满宇宙,而今日而远古。
过程或潜移或发散,以至无我无身无世界。
此“极”为无极,或为八极,或为宇宙洪荒。
而“静”的过程从守开始,“守”者,抱元守一,让思想沉静,从时空与外界空间收敛至自身至一点,而达到某种衡定、稳定、笃定的境界。
此“笃”为笃定,为极细小,或如针尖,无缝隙如无物般恒定。
于是,老子方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感慨。
“复”与“归其根”才是此篇的点题。
“虚”与“静”是道家修身中必习的两手,如“阴阳、有无”既对立又统一。
虚至极为无,静到笃是有。
虚为展开,至极为空灵为“作”;静是回归,回到现在,是“复”,静到笃定属回归本原为“归根”。
从养性功夫来说,“虚静”的过程如佛家心的起灭过程,虚为心起,静为心灭,有无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后节皆为老子从修身之虚静感悟展开对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万变不离其踪,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独推崇清之宋常星说:“造其极曰致,真空无象曰虚,虚而至虚曰极。”:“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但,所有释意皆不够细致,皆独不能从修身的体验与角度来理解与感悟,想老子思想无欲无求,其经意当从本原出发理解,而不应该根据时代思维做论证也。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
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现在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
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
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
“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八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许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闻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当然只要20多页,可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必需有十之二三。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改变,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相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看法,主见贵柔、守雌,反对坚毅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如今的人一般都以为他的思想非常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袤劳动人民的酷爱。他期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家立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牵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化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化者在教化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简便、盲目、自愿的学习。教化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敬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加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经常适得其反。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好像在预言今日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当是为人类效劳的,可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提高,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好像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奇妙的呢在高度兴盛之后,人类当有所回来,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非常巨大的思想家,并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可是我却没有能发觉“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很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十九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写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这本经书精妙的思想和语言,极具启发性和深刻性,它对于启示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领悟生命的真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认真阅读这本书时,不仅加深了我对人生的人生的认识,也激励我在生活中多做善事,这篇文章就是我通过这本书体会与思考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不强求。
“道德经”中的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夫怀大道之人,不求成事,亦无所不成。”要做到不强求,不拘泥于事物的表面,而去追求它的本质,了解它的规律。我们要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强求,结果反而会事倍功半。我们需要保持心态上的平静,逐渐地把事物想得更深更透彻,让自己心中有清明,然后再去行动。
第三段:随遇而安。
“道德经”中的第六十四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故立于道,斯须成矣。”证明了“以德报怨”的理念。我们不该苦于一些不必要的恩怨,因为这些恩怨最终会变成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当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在沉寂中思考问题,平静应对,这样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我们需要随遇而安,守住自己的言行,不受外界冲击,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四段:虚心谦和。
“道德经”中的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谔谔,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告诫我们要做到虚心谦和。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谦虚,就难以欣赏别人的优点,无法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谦虚待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我。只有当我们心态平和,才能更好地去面对世界。
第五段:人性本善。
“道德经”中的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实上,“道德经”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而人善于“无为而治”,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烦琐数学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虚心耐心是简单方法的重要特质。当我们让自己平静下来并融入放松状态时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
结论:
《道德经》作为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思想遗产,不仅精妙而深刻,同时也启示着我们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融入放松的状态,以更加平和和自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人生苦短,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把握生命之美,多做善事,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二十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仅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群众,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我。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专业21篇)篇二十一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