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

时间:2025-01-27 作者:LZ文人

熟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总结的结构和篇章的布局,写出更加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一

当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等因素决定了其传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加之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这些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医学生毕业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选择创业,是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追求学术的上进以后再就业等问题是医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将针对我国医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业方向与指导等进行分析。

一、医学生就业问题概述。

长期以来,医生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因此,医学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但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到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近年来,医学生的就业困境已引起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学校也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措施,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就业困境至今难见逆转之势。

二、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一)医学人才市场需求相对过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大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目前,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在校的本专科医学生已多达170余万,其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每年30多万的医学生走出校门,而卫生机构录用医药卫生毕业生人数远远低于这一数字,医学生总量已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学教育层次繁多,结构较为复杂,学制比较混乱,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医学院校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培养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出现了医学各专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过多;新增医学专业大肆向人文社科类侵入,法律、文史专业盲目扩招,有的举办外语系,有的举办信息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在校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最后学生走入社会,竞争力必然处于弱势。

(三)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已从统包统分转向了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这个历史性的转折已经走了20多年历程,但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还远远没有跟上就业形势的发展。首先,一些学校对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就业服务的投入不足或者资金迟迟不到位,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就业服务的固定经费;其次,就业指导人员缺编,受条件限制,就业指导老师常常缺编,他们待遇不高,也很少有培训机会,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很难给学生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帮助。

(四)医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多年来医学专业就业形势一直较好,致使医学本科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很多学生把大城市、大医院、高薪、铁饭碗作为择业标准,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主要面向医疗单位的临床岗位,对专业相关的非临床岗位不容易接受。相当部分医学毕业生对蓬勃兴起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增加不敏感,“高不成低不就”,结果造成部分毕业生迟迟不能就业。

(一)考研。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人次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家需要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升学深造无疑是一个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更好途径。所以继续考研也是学生个人继续追求学术上进的一条最直接的途径,考上了研究生以后相对与本科生而言,就业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

(二)出国进修。

国外医疗行业备受国内同行羡慕,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生工资高受尊重,社会地位高,有海外关系或者家里经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考虑。欧美和日本医疗水平都很高,出国进修的学生可以将其作为首选,不过在出国进修前要评估各国的政策和学术水平,如美国将要进行医改,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充分考虑。

(三)考医学专业方向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公务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相对轻松,不会受到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无太多的收入风险,且公务员的福利保障比较全面,社会地位较高,一直是群众心中的金饭碗,这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就业途径。

(四)面向医疗保障部门和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就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卫生事业更是首当其冲,国家对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的推出执行,对加强医疗卫生中各项事业的细化管理、法律监督等都需要一支懂医疗会管理的队伍。

四、小结。

医学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群体,就业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表现,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就能使广大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二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获得好的就业,就需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调整与改进,给予大学生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其能够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本文就对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一、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实就是政府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以及下属的人才市场、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存在着同质化的、程序化的特点,当前就业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并日趋完善,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是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的。所以需要一种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法,使就业指导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单位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

二、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机遇。学生生活层面。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使用到互联网,比如学生之间的日常休闲娱乐、出行订票、网上订餐等,使用互联网能够使其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这种变化是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而且在大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群体也开始应用互联网,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学生思维模式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也逐渐开放,相比于上一辈,他们的思想认识更加新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问题的看待和处理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化也涉及他们的职业观念,学生在就业时自我认识比较强,他们知道只有强化自己的素质水平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够被社会所接纳,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高校就业指导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审视,对其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整与设计,了解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知识获取渠道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旧是阅读,新媒体时代,阅读逐渐发生成为立体化的阅读方式。新媒体时代,阅读注重将文本和读者作为中心,传统的阅读方式注重的是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采集与发布,新媒体时代注重的是读者参与到阅读中,并实现良好的互动,实现参与性的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是一种“浅阅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逐渐增多,大学生要想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一般不会深入的阅读,只是浏览性的阅读。“浅阅读”通常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引起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感官上的享受,对于阅读的实际效果以及知识性内容并不重视。此外,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还呈现出“杂阅读”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化的阅读速度逐渐加快,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并且网络上的阅读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使得读者阅读的内容比较宽泛,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阅读内容,影响读者的阅读品味。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第二,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等不良的思潮。集体主义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不良的黄色信息以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出现偏差。

第一,指导模式缺乏创新。通常来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主要是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指导、人才招聘会以及就业报告会等。就业信息的获取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方法获得就业求知的信息。面试指导就是为大学生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指导学生的面试行为。人才招聘会就是邀请企业到学生举办招聘会。就业报告会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召开与就业有关的专题报告会。这些方法都是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这些方法虽然对于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活动的指导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传统的就业指导缺少人性化的理念,在指导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千篇一律,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就业指导提出的要求。

第二,指导内容过于单调。对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面试以及信息获取能力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高校会为学生讲解国家以及地方的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落户政策等,为靠公务员、村官以及事业单位的学生梳理流程。此外还有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着装以及沟通等内容指导。这些就业指导内容只能解决就业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就业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加宽泛,传统的就业指导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新时代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一味地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他们想自主创业、出国深造等,如果就业指导内容依旧局限于考试上的指导,会使指导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三,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是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平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近些年来,高校加强对辅导员依旧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教师队伍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目前教师队伍达到的能力水平还不够。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而且比较单一,简单的培训一下辅导员之后,其就变成了就业指导人员,这种能力水平的教师是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的。需要指导教师能够科学的、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第一,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新时期,为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目标,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创新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其中“第三屏”就业指导方法称为正确之选。“第三屏”与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有区别的,将手机作为主要代表的“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第三屏”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第三屏”的积极作用,将就业指导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能够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准确性的指导。同时将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在就业指导中进行“第三屏”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微信、微博等软件平台的建设,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会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关数据等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能够对就业理性地对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为就业做好准备。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努力实现“第三屏”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使就业指导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新形势下,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内容,这是需要做的首要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更加青睐于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愿意从手机中获得丰富、趣味性的信息,喜欢碎片式的信息获取和阅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内容的丰富与更新,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国家的就业政策、现状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学横村官的考试流程等进行讲解,这些枯燥的内容与时代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新时期,学生更愿意听到的是高校对于未来就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重视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强化其能力水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水平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能力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平,积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培训,使其更好的了解、参与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他们使用微信、微博,努力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就业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以及线下的求职招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

五、结束语。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对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移动互联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此高校应明确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加强“第三屏”信息化建设,丰富和更新就业指导的方式与内容,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使得传统的就业指导不足得到弥补,使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失业情况等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三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是在认识层面上对就业指导课却并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认为该课程并没有设置的必要、主要是因为在一些高校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单纯的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课,认为平时已经开设了实践活动的课程与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还有的高校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准备工作,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些知识讲授,几节课就完成的,一定要提高认识将大学生就业长久的抓下去、1、2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创新度不高虽然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课,但是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统一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而且在讲授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缺乏学生互动的过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开设了这个课程,但是大学生却不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而且开设的课时也比较随意,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

1、3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上来说,讲授的内容还停留在对就业形式的分析,如何选择职业等的范围,内容过于陈旧过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一些需要,总是进行一些空泛的理论讲述,而忽略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都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缺少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努力扩大教学范围,将大学生的能力测试,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课程范围之内,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

1、4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礼仪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知识体系,而且由于高校的教师长期没有与用人单位有接触,也会导致在就业指导的时候由于知识的过时而导致指导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大学生指导课开设的有意义,国家特别规定该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咨询师的资格、但是由于职业咨询师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人才的缺口还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各大高校对于职业咨询师的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设置还是由本校的教师来兼任,由于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职业咨询知识和经验,仅凭借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来讲授,很难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2、1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指导队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讲授效果、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于本校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培训,丰富这些教师的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并且让这些教师更多的涉猎一些关于就业心理学,公共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些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解答和梳理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种种疑问和迷茫、并在这些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中进行选拔,选出一些有志向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愿意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这些骨干教师来带动其他的教师共同进步和提高、其次,积极聘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人,经理等涉及招聘人才的管理人员到高校做就业指导的顾问,让大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就业指导的一些更加专业的回答,而且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可以有意识的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缺点,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都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高校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讨会,让一些专家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提高其面试时的经验。

2、4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高校要积极利用校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自身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方便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的择业选择、而且在校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得到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的知道,更清楚的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有效的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经验和能力、高校还可以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去了解与自己所设置专业相关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情况和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包括思想上的教育也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企业请到学校中来,让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来为大学生讲解有关职位的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与企业的之间交流,让双方都对彼此的需要有所了解。

3结语。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四

当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等因素决定了其传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加之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这些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医学生毕业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选择创业,是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追求学术的上进以后再就业等问题是医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将针对我国医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业方向与指导等进行分析。

一、医学生就业问题概述。

长期以来,医生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因此,医学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但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到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近年来,医学生的就业困境已引起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学校也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措施,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就业困境至今难见逆转之势。

二、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一)医学人才市场需求相对过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大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目前,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在校的本专科医学生已多达170余万,其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每年30多万的医学生走出校门,而卫生机构录用医药卫生毕业生人数远远低于这一数字,医学生总量已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学教育层次繁多,结构较为复杂,学制比较混乱,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医学院校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培养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出现了医学各专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过多;新增医学专业大肆向人文社科类侵入,法律、文史专业盲目扩招,有的举办外语系,有的举办信息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在校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最后学生走入社会,竞争力必然处于弱势。

(三)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已从统包统分转向了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这个历史性的转折已经走了20多年历程,但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还远远没有跟上就业形势的发展。首先,一些学校对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就业服务的投入不足或者资金迟迟不到位,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就业服务的固定经费;其次,就业指导人员缺编,受条件限制,就业指导老师常常缺编,他们待遇不高,也很少有培训机会,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很难给学生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帮助。

(四)医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多年来医学专业就业形势一直较好,致使医学本科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很多学生把大城市、大医院、高薪、铁饭碗作为择业标准,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主要面向医疗单位的临床岗位,对专业相关的非临床岗位不容易接受。相当部分医学毕业生对蓬勃兴起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增加不敏感,“高不成低不就”,结果造成部分毕业生迟迟不能就业。

(一)考研。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人次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家需要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升学深造无疑是一个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更好途径。所以继续考研也是学生个人继续追求学术上进的一条最直接的途径,考上了研究生以后相对与本科生而言,就业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

(二)出国进修。

国外医疗行业备受国内同行羡慕,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生工资高受尊重,社会地位高,有海外关系或者家里经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考虑。欧美和日本医疗水平都很高,出国进修的学生可以将其作为首选,不过在出国进修前要评估各国的政策和学术水平,如美国将要进行医改,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充分考虑。

(三)考医学专业方向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公务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相对轻松,不会受到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无太多的收入风险,且公务员的福利保障比较全面,社会地位较高,一直是群众心中的金饭碗,这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就业途径。

(四)面向医疗保障部门和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就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卫生事业更是首当其冲,国家对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的推出执行,对加强医疗卫生中各项事业的细化管理、法律监督等都需要一支懂医疗会管理的队伍。

四、小结。

医学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群体,就业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表现,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就能使广大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五

近年来,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的渠道,但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需要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在199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高校在大三或大四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明确将该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就业指导主要涵盖三门课程――就业指导、生涯发展以及创业教育。为了加强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要求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课程开设不均衡,没有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多高校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开展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教育课。而目前,就业指导课较为成熟,生涯发展课日趋完善,创业教育课急需加力。

2.课程安排随意性大,规范化制度不完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没有统一规范化的要求,导致学时不一,学期不一,学生不一,机构不一。学时不一即有的学校是32课时的课程,而有的民办院校却没有相关安排;学期不一即有的高校开设七个学期的就业课程,而有的高校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就业课程;学生不一即有的高校面对本科生和专科生,而个别高校还面对研究生;机构不一即管理部门有些混乱,有些高校是就业指导中心主管就业指导课程,有些是社科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缺乏个性化辅导。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或者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就业指导讲座,以灌输为主,缺少反馈,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辅导。

4.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对就业指导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必须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毕业和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而在我国,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队伍规模和整体素质却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缺少学科专业依托。

2.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高校应该重视对就业指导师的培训,提升就业人员的素质。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还应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担任学校的就业指导师,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3.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习规划、职业发展等进行分类指导。其次,还可以进行预约咨询,咨询可以以面对面或网上咨询的形式展开。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出现,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同样的,对于建筑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讲,其在求职时必定为面对十分纷繁复杂的社会,大部分的毕业生则会呈现出一种十分迷茫的状态。与此同时,部分毕业生还会由于自身择业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使得其在求职时会长期的处于一种焦虑、困惑与失落的情绪之中。因此,为了解决建筑类毕业生面临的此种就业现状,给予毕业生良好的就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的原因。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毕业生想要就业的单位一般不招收应届毕业生,而大学生又不想到基层部门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又在逐年的增加,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地位。

2、学校的原因。

受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使得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招生制度在近几年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建筑类的高校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也将其教学专业进行了细化,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而所谓的择业,是学生从填报志愿就开始的,而建筑类高校的领导者为了推动新专业的发展,往往会将一些服从调剂的学生调到新专业中,将热门专业留给一些补录的学生,高校这一招生行为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部分学生择业的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部分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态。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较低,所以,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课程占据的比例也相对较低。这一情况的出现,使得大部分大学生由于无法在大学学习期间了解到社会就业现状,导致其在毕业就业时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3、自身的原因。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建筑类毕业生都没有在大学期间树立起正确且明确的择业就业观,对于自己的就业方向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对于基层工作并不是十分的'认可,从而导致其无法对自己的就业进行准确的定位。此外,部分学生由于对自身的认知不足等原因,使得其无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对于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也没有确切的打算,一直处于一种随波逐流的就业心态和行为中。

二、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政府部门需要提升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度。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其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困难就是相关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特别是对高职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所以,要想有效的解决建筑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首先就需要政府部门大力的发展并重视高等教育,不断加大在高等教育中资金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做好政策建设,不断的完善并落实各项对毕业生就业具有促进作用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有关大学生创业、参军等方面的政策,并保证这些政策能够被落到实处,从而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与良好的就业体制,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校建筑类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此外,我国部分的用人单位也应该要改变自身的用人观念,保证其用人标准可以同其所需岗位实际需要相符,以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政府也需要做好相关的政策宣传,强化舆论引导,从而促使用人单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用人观念。

首先,高校的领导者需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策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就业指导体系。对此,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以用人单位当前急缺专业岗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并预测,从而采用合理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调整各个专业招生的人数与规模;并且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高校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升对培养学生专业和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视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领导者还需要不断的提升并改进同就业指导有关的工作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其次,学校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当其录取了服从调剂的学生后,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重新的选择专业;并且,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也需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工作,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使得毕业生的素质能够满足社会要求。此外,高校管理者还需要适当的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提升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到同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证书考试与技能培训活动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升毕业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应该不断的加强同用人企业的合作,尽可能的与用人单位建立起长期并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建筑毕业生。对此,高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订单式”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以企业对毕业生实际的需求为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通过这种合作形式,一方面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基地,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将自己对不同岗位的用人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告知各大高校,帮助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其学生可以获取到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时间。此外,高校也应该鼓励一些教师深入到企业的一线中去进行实践与锻炼,从而使得自身在教学时能够制定出更多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案。

3、大学生需要转变择业与就业观念。

首先,当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填报志愿时,需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当前我国各建筑类高校来看,其建筑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实用性强,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及建筑装饰工程中的施工、概预算、投招标、监理等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装饰设计方面的初步工作。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来看,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去往建筑企业、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工作。从岗位来看,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建筑材料、采暖、工程预算、测量型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不要总是去看中一些所谓的“热门职业”,而是要从基础部门做起,从自己专业的本职工作做起,通过长时间在建筑类企业工作来不断的积累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建筑类高校大学生之所以会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其主要是由学校、社会以及其自身等方面的综合原因导致的。所以,要想改变这种就业现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长期共同努力。当建筑类学生面临此种就业现状时,一定要看清社会发展形势,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与行动去面对这种就业压力,进而促进自己更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安民,申让平,杜永峰,常振山.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08.8-10.

[4]杨宏光.浅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139+141.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七

1.通过职业指导促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项课程就是职业指导课,在医学院校也不例外。职业指导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分析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形成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既是一种思想教育,又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心理教育,总体而言,都是在影响着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首先,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效的职业指导通过对学生自身和医学职业的前景分析,让他们对医学职业的国家、政府政策和医学就业状况、发展前景等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外,通过职业指导,使医学生正确认识医学职业自身的工作责任,使他们认真审视自己本身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结合自己的能力去肩负起社会对医疗行业的重托。在职业指导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评价和理解,形成自己对本身的客观认识。医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咨询的方式,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理障碍,同时也使自己摆脱本身心理上的压力,从而顺利就业。

2.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医学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或工作方向。

职业指导人员通过素质测评可以得出一个人在素质各方面指标上的高低,可以知道一个人优势与劣势,有助于将个人特点与特定的职业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虽然专业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就业的大方向,但是,大多数学生刚进校懵懵懂懂,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就业指导能帮助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一个人能否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个人生活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定位。搞好就业指导,引导医学生遵循职业选择原则,做好职业目标定位,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职业指导能够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职业指导不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融入到每个教师的工作环节中,在课堂上,在谈话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每个学生。职业指导可以无处不在,从大一到大五贯穿整个学生生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几点。

(1)职业指导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作为衡量医学生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体现,是每个医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对患者及家属时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素质。在校医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注重培养一定的内在人文素养。从古至今,医生这个职业与之相对应的形容词一直都是高尚、仁爱等温暖的字眼。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医疗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却是不断增多的医闹事件,使得社会对医疗行业和医生的道德问题产生了质疑。究其原因,除了看病贵、患者自身的原因之外,大部分原因在于医护人员没能正确处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医者与患者之间缺乏信任、理解和沟通。业内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在医学教育中存在重技能、重知识而轻人文的现象,导致了医学生人文素质还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用于行。[4]高校的职业指导通过分析和发现这些问题,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初就懂得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高质量的就业评定不仅仅只是实现就业这一个方面,并且还要看就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状况及社会的评价。

(2)职业指导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现代的职业市场发展情势来看,用人单位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再只是专业成绩好或是专业素质强,他们更希望求职的大学生是一专多能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的能力,还要求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通过职业指导,学生能够对自己所面临的职业市场需求有所了解,从而使他们对自己欠缺的方面进行重点训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职业指导能够使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包含了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这一内容。另外,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每年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求职、面试、实践工作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教师的职业指导中寻求答案。通过对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及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对自己在求职择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意识的去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改进缺点和不足,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更好的统一起来,从而真正的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更好的实现高质量就业。

4.职业指导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搭起桥梁,学校和医疗单位深度融合,也能够及时的为医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

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即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医学院校的职业指导部门通过与各地的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和往来,对社会就业形势、用人单位需求变化都有比较深刻的研究和了解,尤其是掌握了用人单位最新的招聘信息。因此,职业指导部门能够充当学校、学生和医疗单位之间的桥梁,学校和用人单位深度交流,让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达到医院的要求,学生找到满意的岗位,医院招到合适的医生。另外,医学院校通过与多家医院建立起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供学生应聘,不但帮助医院提高了招聘效率,招到合用的人才,而且学校实现了高就业率,也提高了就业质量。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八

当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等因素决定了其传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加之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这些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医学生毕业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选择创业,是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追求学术的上进以后再就业等问题是医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将针对我国医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业方向与指导等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医生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因此,医学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但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到本科毕业生就业领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近年来,医学生的就业困境已引起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学校也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措施,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就业困境至今难见逆转之势。

(一)医学人才市场需求相对过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大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目前,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在校的本专科医学生已多达170余万,其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每年30多万的医学生走出校门,而卫生机构录用医药卫生毕业生人数远远低于这一数字,医学生总量已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学教育层次繁多,结构较为复杂,学制比较混乱,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医学院校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培养成本低就办什么专业,出现了医学各专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过多;新增医学专业大肆向人文社科类侵入,法律、文史专业盲目扩招,有的举办外语系,有的举办信息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在校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最后学生走入社会,竞争力必然处于弱势。

(三)就业服务工作不到位。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已从统包统分转向了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这个历史性的转折已经走了20多年历程,但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还远远没有跟上就业形势的发展。首先,一些学校对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就业服务的投入不足或者资金迟迟不到位,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就业服务的固定经费;其次,就业指导人员缺编,受条件限制,就业指导老师常常缺编,他们待遇不高,也很少有培训机会,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很难给学生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帮助。

多年来医学专业就业形势一直较好,致使医学本科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很多学生把大城市、大医院、高薪、铁饭碗作为择业标准,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主要面向医疗单位的临床岗位,对专业相关的非临床岗位不容易接受。相当部分医学毕业生对蓬勃兴起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增加不敏感,“高不成低不就”,结果造成部分毕业生迟迟不能就业。

(一)考研。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人次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家需要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升学深造无疑是一个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更好途径。所以继续考研也是学生个人继续追求学术上进的一条最直接的途径,考上了研究生以后相对与本科生而言,就业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

(二)出国进修。

国外医疗行业备受国内同行羡慕,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生工资高受尊重,社会地位高,有海外关系或者家里经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考虑。欧美和日本医疗水平都很高,出国进修的学生可以将其作为首选,不过在出国进修前要评估各国的政策和学术水平,如美国将要进行医改,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充分考虑。

(三)考医学专业方向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公务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相对轻松,不会受到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无太多的收入风险,且公务员的福利保障比较全面,社会地位较高,一直是群众心中的金饭碗,这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就业途径。

(四)面向医疗保障部门和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就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卫生事业更是首当其冲,国家对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的推出执行,对加强医疗卫生中各项事业的细化管理、法律监督等都需要一支懂医疗会管理的队伍。

医学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群体,就业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表现,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就能使广大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华。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九

论文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从学校的组织领导、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就业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政策落实、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引言。

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的责任,我们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千方百计服务好学生就业,力争使每位学生在就业中能适的其所,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做h{更多更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将毕业生送人社会很好的就业,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是需要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我从事就业作的几年中,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站在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就业工作,把它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高校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将这种设置涵盖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格局。例如我校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外,各个教学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负责本院系就业工作,我们还制定了《河套大学院系就业:作实施细则》,并对就业科长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这样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畅通高效的进行,更好的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

我们就业部门承担着对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学生毕业报到证的办理及档案的邮寄,就业指导课的落实和讲授,就业市场的开拓,大小型招聘会的组织等工作,是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全校所有的学生和社会上所有用人单位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兄弟院校的对口部门打交道,是学校的“窗口”单位,我们.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服务质量怎样,直接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每一位人员都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且是具有重大责任的服务人员,不仅要细心,而且要有恒心、耐心: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了解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充实闩己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以便在开拓就业市场,对外进行业务交流中发挥史积极的作用。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密切联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首先要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全面认真分析,根据每年的毕业生数及经济发展情况形成对就业总体形势的了解,另外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对本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情况,扬长避短,使我们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一些专业招生困难,而一些新的专业需求量在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使学校办学更贴近市场;再如,近年来,与我们毗邻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大,待遇较高,而当地又没有大学,所以我们将就业市场重点放在该地区;有些学生在就业方面思想观念不正确,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我们对这类学生主要是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或心理因素导致就业困难,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和帮扶等。这样,我们在就业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就。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做好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的主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9年新生起,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高等教育教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我们选派专门教师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一系列课程培训,学校又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对就业指导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课时及分配都作了统一要求。教学形式上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将参观学习与模拟实训相结合;教学安排上从学生人学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有侧重的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内容上包括就业形势、就业观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及能力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教育。真正发挥了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择业、就业。例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摆正自己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入学教育的就业形势分析,聘请专家校友及企业界人士作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大学生要领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转变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观念,选择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各类基层用人单位中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思想,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在学生与用们单位之间沟通对接的渠道;二是利用报刊、广播、网站等宣传手段和阵地,开辟大学生就业专栏,通报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学生求职意向,在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三是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推介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长效机制。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毕业生角度来讲,根本的办法是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就业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工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校教学、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全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着力培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等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相血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会、团课、报告会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和促进各种专长的发展;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抓好与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建设和“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部出台了七大举措伞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了四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和西部建功立业是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国家相关部门、各省市和许多高校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三支一扶,去农村嘎查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已引起了积极反响。高校就业部门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动员,使更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强青;做好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为大学生报名、签定协义和培训提供服务;要落实好有关政策,搞好衔接,跟踪服务,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还要为走上作岗位的大学生志愿者做好服务,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使他们在志愿服务期间顺利地工作和生活,使志愿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促使大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为经济发展和礼会进步做贡献。同时,也可以极大的促进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本文主要论述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现状对策。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努力变挑战为机遇.走好自己未来的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自身能力问题。

首先,大学校园里,真正抓紧时间与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不多,玩物丧志的学生不少。一部分学生荒废了学业,忽视了对自身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没有一技之长,面临上岗时便会出现不能“上手”的情况。另外,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也是一方面,大学四年认真学习的专业知识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面临跨行业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之一。

其次,大学生往往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大学毕业后,实践经验不足,工作过程中感觉发展前景渺茫,一些职位需求能力难度高,自己无法胜任。

1.2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心态问题。

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大学生缺乏勇敢面对严峻现实的勇气。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态度比较悲观,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良好,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不抱什么希望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这种悲观的就业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高不成,低不就”是目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比较高.认为自己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付出了很大的机会成本,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实现盈余。在市场模式下.很多大学毕业生盲目跟潮,就业比较倾向于发达的大城市.他们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有发展前景.工资待遇又好的工作。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大学生不愿意接受工资低于期望值的工作,更加不能接受没有前途发展的职业,这必然导致了择业的困难。

2、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学校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学校的教育进度往往落后于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最近几年职业需求比较高的专业往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如果教育只是跟着社会发展热点走,那么教育将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教育系统对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反应不够灵敏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不能够达到有效的配置。

2.2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2.3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供大于求。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3、社会问题。

3.1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困难,裁减冗员。

在整体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情况下,企业自身运转出现问题,失业率高,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在金融危机浪潮中尚不能坚持,对于一名涉世不深专业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就更加困难。相对于待业人数来说就业岗位数就是杯水车薪了。

3.2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出现地区差异。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3.3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相关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社会环境如何是客观现实,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与其抱怨各种条件的苛刻与不公平,不如下定决定艰苦奋斗。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学会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正视现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也是十分必要的。要锻炼自身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2、高校进行相关改革。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择业的能力。学校应该把就业指导始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帮助每个同学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择业能力,并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其次,建立学校推荐就业,学校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来校招聘,推荐毕业生参加专业实习。

3、政府部门履行相关职责。

3.1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3.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3.3建立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旭.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j].教育与职业.20xx(6)。

[2]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一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认识误区、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和高等教育本身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思路。

自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1.1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xx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xx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xx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2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2.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二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职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工作。本文拟就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概念不明确,定位不清

目前,在许多高校存在着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概念等同的误区。使得职业指导专业化、信息化、全程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不够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人职匹配,工作往往局限于部分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及部分求职技巧的指导等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对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上。由于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职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由于概念不清导致定位不清。一是存在地位上的虚无主义思想。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指导可有可无,用处不大。虽然有些高校领导已经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领导认识得还不到位。二是存在功能上的万能主义思想。认为职业指导无所不包,只要开展好职业指导,学生就业就不存在问题。三是存在认识上的替代观念。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解决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就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职业指导的特有作用。

2.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另外,部分已经开展职业指导课程的学校也只是对学生采用“照本宣科”的说教方式,不符合年青人的特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联系实际的和个性化的指导,案例分析不足。

3.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

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服务,职业指导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统计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知识,也应是劳动就业服务领域里的能手。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职业指导应有的要求。另外,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穿插职业指导课程,但这批思想政治课教师又缺乏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所以师资短缺情况制约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职业指寻工作的对策

1.明确职业指导的内涵及其定位

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各个教学要素中渗透和形成全程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指导学生获得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老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的技巧性短期促销模式的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分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职业指导体系的理念。这种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转变,切实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把职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我们对大一新生的一项调查斫究显示:一方面这些大一新生已经深切感受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却十分迷惘,对专业方向、所学专业在市场中的需求情况知之甚少,不知所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设计和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在新生中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非常普遍。所以要尽早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提前感觉到就业压力,整体规划和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明确并最终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在一年级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教育与学业设计。了解本专业基本情况及职业途径;全面了解社会职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从职业素质的角度掌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基本方法。二年级的内容是自我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各种职业综合测评手段使大学生充分地、科学地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出初步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三年级的内容是择业观教育及就业技能训练。根据社会形势及发展,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择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基本的求职、面试、笔试等技能训练,掌握基本技巧以增加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成功率。四年级的内容是政策指导及就业角色准备。了解当年就业政策及就业工作程序;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进行踌入社会之前的心理和认识的准备。

2.创新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

(1)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努力使学生职业指导方式实现校内外相结合

要经常邀请知名企业老总或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来校讲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请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来校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方面的讲座;请学校自己的优秀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讲自己成功的经验、自主创业的经历;请劳动、人事、工商部门宣讲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等等。指导毕业生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社会实践,感受就业氛围,观摩招聘过程,增加认识,积累经验。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一职业专门技能训练一综合应用训练”三级递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联合培养、合作办学、产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大胆地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参观调查,加深学生对职业及用人单位的了解,通过校企“双赢”的大学生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让企业真正参与到高校的职业指导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打开毕业生的“出口”通道。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把学生职业指导王作延伸到家长

近几年,就业压力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一些明显的因素外,有些压力来自于学生家长。因为不少家长的观念还未跟上时代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我们在做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时,班主任、辅导员平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要及时把就业的新思想、新观念传递给家长们,也可以不定期印发一些材料寄给家长们,或创办家长简报等。

(3)切实为学生提供及时、丰富和有效的求职信息,大力加强网络指导服务

调查显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网上求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我们要在信息化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等方面有全面进展,就必须在网上就业招聘、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就业指导、网上就业管理方面努力创新。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建设好校园网,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求职信息,创新服务手段,多方面探索,实现信息共享。同时,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满足举办经常性中小规模招聘会的需要。要注重效率和效果,以举办中小规模专业化、行业化的招聘活动为主。

(4)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社会用人制度的变革,大学毕业生只有转变就业观念,认识自我,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方能顺利就业。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就业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选择职业时,考虑最多的是单位所属的地域是否在大、中城市,经济效益如何,而对国家的需要、个人未来的发展考虑较少,择业的期望值较高。通过就业观念指导,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的意识,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勇于到社会上自主创业,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矛盾,而又苦于无法解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诸如焦虑、急躁、自卑、嫉妒、怯懦、骄傲和恐惧等情绪和认识的偏差。因此必须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针对那些在求职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或存在心理偏差的学生,通过与其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使毕业生能以正常、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重点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树立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排除陈旧的择业观念,主动出击,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调整择业心态,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大家都来关心、共同促进学生就业的工作格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广大学生的无限关,满腔热情地做好工作,千方百计地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现在许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职业指导师资缺乏,大部分由辅导员、思政人员、学生工作人员组成,学历不够,经验不足。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的培训,尽快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水平,缓解愈来愈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三

摘要: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日趋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如何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就业定位是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好大学就业就得引导好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了解就业定位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进行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间大三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能与崔老师在大三下学期共同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临着大学毕业。毕业,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不再重复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我们便进入了人生旅途的下一站,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求生存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未踏入社会,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些可能只是你随想出来的,是否适合这职位、这行业发展是否好,要经过亲身经历才能确定。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我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我们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

对于就业定位,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们因为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第一份职业的期待,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这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出发,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首先是调整心态,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消极情绪情感,培养意识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正直坦率,谦虚谨慎,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如何在就业中自我定位,就显得很格外重要了。

意识就业中自我定位问题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是更擅长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务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种专业的技术?你能做什么?你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然后再分析哪些行业和领域存在一定的机会?以及你如何才能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到单位应聘的时候,三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你想做什么,第二个是你能作什么?第三个是企业通过了解,认为你能做什么?是看自己和别人怎么看你的一种眼光的聚合,当这两种看法比较一致,那么大家的结果就比较理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除非这个人具备做高级白领和职业经理人的天才或者运气和机遇非常好,否则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是一个好单位。第一,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第二,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职业技能你本身不具备或者你并没有实践经验,但是通过工作你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第三,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包括你看问题的视角,看社会的视角,看世界的视角,而这些视角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价值。第四,是不是在这个单位你可以获得社会资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广泛的结交朋友,认识专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如果一个单位四个价值都不能带来,那么这样的单位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职业问题。

第一阶段,非常“高调”,估价过高;第二阶段,非常“低调”,碰壁之后就开始变得不自信,然后就开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洗碗都觉得可以尝试了;第三阶段,开始“跑调”,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当然,社会很多说法也会导致大学生很难适从,比如,认为大学生一定要做白领才好,北大才子卖肉了,博士去当村长就觉得不划算了,但是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吗?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我们不能去阻止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1)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来,多跟别人好好聊聊,尤其是与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学、朋友等交谈。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自我经历的不同,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些经验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对招聘单位纷纷打出数年工作经验条件的时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三)明确选择方向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我们要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你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择己所长的原则(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注意千万别当职业的外行),择世所需的原则(所选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要,才有自我发展的保障)和择己所利的原则(应该本着“利己、利他、利社会”的原则,选择对自己合适、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大学生必须知道求职自我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个人的特点将问题解决,这才能使大学生求职择业之路走得更顺畅。而自我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己认知不清,定位不准确。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擅长什么,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什么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了解知道自己在企业中能做什么,再将自己推销给适合自己的企业。第二,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工作机会好不好。从多方面看,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你是不是在单位可以获得社会资源等。从以上的因素考虑,你可以判定什么的职业是适合自己,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第三,大学生对自己就业没有信心。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的困难,我们要锻炼自己增强信心,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确信自己可以做到。

在择业前夕要搞好定位,必须要有正常的心理和正确的态度,要客观、冷静、要自信而不盲目,不怕挫折、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随时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初步选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并开始付诸行动。择业过程中的碰撞,可以而且应当逐步细化和明朗。特别在择业初期,多方向、多层次投递材料是允许的,但应及时总结反馈信息、调整定位和择业方向。切忌孤注一掷、“一条道走到底”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优柔寡断这两种极端。

大学就业难,宏观上的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可微观上是目前的我们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充分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就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总之,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再次感谢崔老师将近两个月以来对我们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教育!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四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有待改革,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有待加强。大学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所以要用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本科为50%,高职高专为44%)。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0%;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3%。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57%;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36%。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警察、建筑师和税收工作者,均为78%;最低的职业是旅馆服务台职员,为27%。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石油技工类,为79%;最低的职业是机床操作技工,为24%。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烟草制造业”,均为74%;最低的行业为“医疗健康用品零售业”,为32%。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为80%;最低的行业是“办公及居住区的物业服务业”,为35%。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1届(3051元)比2010届(2815元)增长了23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1届(2482元)比2010届(2142元)增长了340元。

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

2011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即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朋好友去就读的比例)为61%,与2010届持平;高职高专院校为56%,高于2010届5个百分点。这表现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在增强。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均为63%)这两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大学在“人生的乐观态度”(59%)方面对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14.6%。根据本研究之前的分析,我国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499万人,按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

在本科专业门类中,教育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22.1%;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法律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37.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3.1%。

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本科为15.9%,高职高专为19.4%)高于男性毕业生(本科为9.6%,高职高专为9.4%)。

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本科为20.7%,高职高专为26.5%。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本科为7.5%,高职高专为8.1%。“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低就业比例高主要是由于自愿低就业造成的。(引子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

当前,正值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非典使本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今年4月下旬以来,所有校内的招聘活动基本停止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洽谈、面试和签约也无法进行;很多用人单位停止了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计划;一些原本准备出国深造的高校毕业生,如果不能拿到签证,也可能会加入求职队伍。上述情况增加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预计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将小于去年的65%,其中一部分人实现就业的时间也会比往年延迟。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五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指出了毕业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的具体做法,对缓解学生就业时的紧张情绪,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等院校;班主任;毕业生;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高等院校传统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不见面的统一分配制度。目前,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在政府政策调控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推荐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新体制。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和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成为各高等院校相关职能部门以至所有教职员工的一个新的工作重点和热点。

一、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考核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因而,毕业生就业指导现在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毕业生了解国家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务实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虽然现在各高等院校对待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都很重视,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成立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用了专职工作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同时,毕业生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也具备一定的自我指导能力,但是,毕业班班主任因其角色的特殊性,他在毕业班学生就业指导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学生对班主任说的话最相信,这样,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大学四年,班主任始终不弃不离地陪伴在学生的身旁,当同学们思想上出现问题时,是班主任老师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疙瘩;当同学们取得成绩或进步时,是班主任老师给予他们表扬与鼓励;当同学们遇到麻烦和困难时,是班主任老师及时地为他们排解;当同学们球场上受伤摔断胳膊或腿时,是班主任老师将热乎乎、香喷喷的排骨汤和鸡汤端到了他们的病床前。正是班主任老师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以及班主任本身努力做到的为人师表,建立起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建立起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使班主任具有了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量让班主任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将产生一种崇高的影响力,使得班主任的就业指导更具成效。其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综合情况最了解。谁的成绩怎样,谁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谁的性格怎样,爱好特长是什么,谁在学业上有更高的要求,谁想尽快自立以分担家庭的困难,谁适合干什么工作……这些问题只有班主任才有最详尽、最准确的答案,因此,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具有针对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方法。

毕业班班主任可根据指导的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法:对于一些政策性的、共性的问题,班主任可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举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一些私密性的、个性的问题,班主任应通过谈心这种不公开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在就业指导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要让学生知道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于其职业生涯之中,要让学生知道职业对于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以至如何去成就一番事业。要让学生摒弃求职时只问工资待遇高低,不管自己将来事业发展这种不良倾向,培养他们择业时的前瞻性,拓展他们就业时的视野,鼓励他们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鼓励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要让学生克服好高骛远的通病,努力做到脚踏实地,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要让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在等待中错失机会,而应先找一份工作,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重新择业。要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全面正确地自我评价,做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的能力、本人的优势与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要增强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因就业受挫而引发心理失衡等问题。总之,要让学生建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概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的素质,调整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让他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新就业观念,看准市场,积极、务实地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毕业时的就业现状和当初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之间的巨大差距,给许多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感到茫然、自卑、焦虑和烦躁,觉得未来难以把握,安全无法保障。对于这些由于就业压力所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班主任在针对学生个人进行的单独指导中要重点予以解决,对部分学生,特别是那些思想过激或性格忧虑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让他们正确对待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挫折,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振奋他们的精神,要培养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另外,在与学生单独谈话时,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乃至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真真切切地为学生考虑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帮助他们规划好未来。班主任还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直接的、实在的帮助。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血液,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让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做到学有所用是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在这件大事中,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也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组.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李小鲁.毕业生就业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石瑾.论高校利用优势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

[5]肖永.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理论前沿,2010,(8).

[6]张宜.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7).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六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调查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近年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招生办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独立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领导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代表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七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较多不足,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转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由择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是关键,多形式指导教育和个性化指导是其主要手段,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指导人员队伍是其基本保障。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较多不足:在对就业指导内涵的认识上,一般定位于“指导”就业,以致“前松后紧”,甚至最后一学期或最后一学年突击完成;指导内容单一,以提供就业信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就业程序指导为主;指导形式单一,以校内各级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大会报告和大课辅导为主;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仅数量不足,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成为一般信息发布会和基本程序指导会,其应有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全面实现就业指导目标——明确就业方向、强化就业意识、做好职业规划。如何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其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创新思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原有的主要职能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具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色彩,其相应的工作重点排序为: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就业研究。这样,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就以提供事务性服务与管理基本就业信息为主,对就业缺乏研究,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点像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其指导工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临时性,仅在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集中突击开展工作。

受指导的学生仅能掌握少量的就业信息和就业程序常识,对就业方向的确定、就业意识的增强、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等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必须从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转变开始,要对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准确定位,将其真正确定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利用成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管理服务。这一职能转变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重点排序转变为:就业研究——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这样,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再是毕业生,而是全部大学生;工作重点不再是行政管理,而是就业研究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和临时性被工作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所替代,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高校陈旧的管理理念和体制还难以彻底消除。目前,除用人单位市场意识较强,特别注重人才选择权外,高校管理者、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保留着许多旧的就业、职业理念,更愿意进行和接受择业指导。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重点真正实现由择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在思想和意识上进行必要疏导和引导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及各种职业技能。

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自我,根据自身特点设计职业生涯,实现“人职匹配”。为了确保职业生涯辅导的有序和有效,必须实现两大改变:一是就业工作前置,从招生计划的编制和专业的设置开始关注就业工作,根据就业现状和就业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和设置专业,为学生提供宽泛的职业选择余地,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效,并随着影响就业新因素的出现,不断修改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二是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这种本领的相当部分来源于大学期间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积累。

因此,就业准备要从大一开始,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推进素质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实现文理有机交融等均可为大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提供平台和渠道;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为大学生提高重点学科业务素质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聘请熟悉就业指导的校内教师和社会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切i计划。一年级的就业指导教育应通过开设“就业形势分析与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并告诉他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力和素质,旨在让大学生准确认识社会和充分认识自我,促使他们化就业压力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二年级的指导教育应通过“大学生就业观念”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和就业观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三年级的指导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熟悉就业政策和有关法律问题,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强化诚信意识;四年级的指导教育应以求职技巧辅导为主,在提供丰富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各类专家向学生传授求职和应聘的技巧或经验。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技术手段笔者认为,面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指导需求,必须丰富指导形式,激发学生接受指导的热情,具体可在如下形式中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有所侧重:

(8)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办公室和建立网络咨询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要让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新台阶,有效性取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强化个性化指导和服务仍然是重要手段之一。强化个性化指导和服务,首先要进行分类指导,每个学生的现状、目标等存在差异,指导教师也是各有所长,用其所长指导对口需求的学生,其效果会更好。当然,分类也不宜太细,否则指导资源会严重不足。就目前看,可以分成4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1)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

(2)求职心态调试;

(3)就业政策与流程咨询;(4)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具体形式包括集中分类指导会、预约咨询、指导信箱、在线咨询、网络留言板、报纸杂志专栏等。:。

我国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业指导专职人员虽已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学校达不到我国教育部所规定的1:500的师生比要求。按照上述设想,对大学生实行全程多形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既要配备足量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队伍,还应走就业指导队伍“全员化”的建设道路,组建由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为了确保这支队伍工作更加有效,必须注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的相对合理,并注意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和研讨,提高指导工作水平。

如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人员研讨和培训班,分批选派人员参加全国性的就业指导研讨班,以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心理学、语言文字能力、社会交际协调能力、招聘会展的组织能力等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有关数据库分析与管理的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指导人员队伍,途径包括:

(3)以高校所在地为主,面向全国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安排,聘请专家作各具特色的专题报告。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八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提高了对各行各业的要求。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各大企业想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校为了向各大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就必须要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就业指导,从而引导高校学生正确择业和成功就业。首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措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人才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高校想要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要加强重视就业指导问题。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较为常见的就业指导模式主要有全程化职业指导路径、个性化职业指导机制、以人为本职业指导理念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就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指导模式有效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高校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探索有效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途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观念较为落后。在现阶段的高校就业指导当中,就业指导教师受到传统就业指导模式的影响,很难及时地转变指导观念,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仍旧偏向就业安置。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为了将学生成功送出校园,在短时间内追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量,却不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这无形之中提高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都是选择先成功就业,在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根据自身的发展倾向和职业期望重新择业。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但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在企业和单位当中长久工作。这使得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频繁失业,也加快了用人企业和单位的人才流失。用人单位和企业在毕业生就业之前,需要花费财力与人力、物力对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因此,人才的快速流失也会给用人单位和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故而,用人单位要求高校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一味追求就业成功率,而不考虑学生专业与岗位是否对口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就业指导当中的就业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

2.指导形式单一。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由高校组织统一的就业动员会,然后大规模地向应届毕业生灌输部分就业指导知识,或者由教师提出与就业形势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完成就业形势报告,然后再统一地举行报告会。就业指导主要是采取灌输的形式展开,力图让学生对就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但却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个性特长、就业倾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机构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惑,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难以发挥成功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另外,高校毕业生在即将跨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情况之下,面临众多岗位的选择,往往很难客观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而在择业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或者心理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和辅导。

3.指导内容更新较慢。在当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并不面向全校学生。而对应届毕业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也仅限于双选期间,并没有从始至终地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专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当下的就业形势进行了解,并对就业形势进行专业的分析和介绍,然后在先后对学生进行求职技能培训、规定的诊释、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并没有统一地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科学、具体、全面的安排,这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局性,就业指导的内容更新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况,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并不能够起到正确指导高校学生就业的目的。高校就业指导的局限性相对较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择业能力、就业观点、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这使得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就统一地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就业指导严重缺乏全程化和人性化,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4.队伍专业水平较低。在实际的高校就业指导过程当中,大部分的高校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并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就业辅导,而是由在校的其他教师兼任就业指导工作。这部分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体系,就业指导能力相对较差,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严重地缺乏职业化、专业性。高校就业指导不能够全面地发挥指导就业的作用,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形同虚设,甚至还会引起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反感。另外,高校兼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完成就业指导,同时还要完成高校教学任务,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将教学任务放在就业指导之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师资的就业指导能力和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这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就业指导的有效展开。高校想要全面地提升就业指导的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全面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水平的重视,不断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才,全面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二、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措施。

1.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质量,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观,并协助高校学生完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学生在完成就业规划的过程当中,会正视职业问题,并深入地对职业生涯进行思考,从而能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职业。例如,美国教育机构在学生步入校园之后,就会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而在国内,往往只会在大学阶段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由于大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很难快速地掌握职业发展理论以及职业规划教学。为了在短时间内全面地提升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要设立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在校阶段全面地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高校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当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从学生的专业和实际学习情况出发。

2.建立就业指导网站。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互联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不仅影响着高校教育,同时也在市场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据资源库、网上招聘、网上指导、职业测试、法规制度、信息发布等领域全面实行信息化的当下,高校的就业指导也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准确性、适用性。因此,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络上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全面创建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全面的构建职业资源库,及时更新各种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信息,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了解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发展情势。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在职业资源库、职业网站、专业网站、企业网站当中获得综合所需的职业知识,更好地了解典型企业、典型职业以及各种全新发展起来的职业,从而为高校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真实具体的参考依据。

3.全面加强校企合作。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进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可以加强和先进企业之间的合作,由高校向先进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企业则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能够切身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进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水平。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由企业向高校提供人才订单,而高校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全面培养更加适应企业的岗位和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校还可以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全面地构建“双师型”就业指导团队,由高校优秀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就业指导队伍,全面地建设校企之间的就业指导交流平台,有效地加强高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外出实习这两个重要阶段的就业指导,从而使就业指导贯穿高校职业教育的始终。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还需要加强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就业指导培训、开展就业指导主题活动,并聘请企业优秀的工作人员到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而全面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指导质量和指导水平。

三、结语。

随着各大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越发困难,想要摆脱这一困境,高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全面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保证高校教师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就业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当中的指导就业作用。这样不仅能为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创造良好的优势,同时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十九

根据目前国内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组织、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美国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在国外,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制度”或“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国外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平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国内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制度。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日本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政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二十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组织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组织宣讲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独立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违纪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1)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

(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平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为途径的就业平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支持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平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课论文(优质21篇)篇二十一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期末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交代,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期末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作为一名代理,我们有责任维护客户的利益,确保他们得到公正对待。小编整理了一些代理合同和合作协议的范本,供大家参考和使用。甲方(卖方):身份证号码:。乙方(买方)
“”——妈妈教过我的一首儿歌,以前的我只理解了歌词的字面意思,但今天的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收获和乐趣”。我是周五擦黑板的值日生,由于今天校长和其他的老师要
工作方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时间、资源和团队成员的能力等因素。希望以下的工作方案能够帮助到大家,为你的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和谐
优秀作文要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理需求,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0xx与20xx擦肩而过,一个来一个
培训心得是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培训效果的一种反映。以下是一些写作精华的培训心得,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今年的教学网络研讨培训给我留下了深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并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价值,从而使我们的成长更加全面和有意义。这是一些大家分享的精彩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在你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到一些
装修合同是一份双方达成的协议文件,用于规定装修工程的具体内容和责任分工。在下面的装修合同示例中,你可以找到合适的合同格式和内容安排。签订时间:xx年02月08日
家长会是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需求的机会,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和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家长会总结写作方面遇到困难?不妨参考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路。
自我介绍是一种展示自信和亲和力的机会,能够在陌生环境下轻松融入。自我介绍要注意给他人留有空间,不要过于自我陈述和自夸。大家好,我叫xx,天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
在重要的场合发表一篇有影响力的发言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觉得我们需要准备一篇发言稿了。综上所述,以下的发言稿范文是我们写发言稿时的良好参考,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灵感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活动,确保活动的效果和目标的达成。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活动方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实做细学校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今天,我读了《麻雀》这篇文章,文章讲的是一
优秀作文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的呈现。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获奖作品,这些都是优秀作文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你像一个谜一样在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个人总结范文,或许能够对大家的个人总结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申请书是向对方传达自己诉求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它能够使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申请书的写作技巧,特别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尊敬的领导:我叫巩
意见建议需要具备客观性和可行性,同时要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协商。意见建议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改变现状,带来更好的未来。想要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首先需要充
在幼儿园工作计划中,我们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如果您需要一些关于幼儿园工作计划的范文和指导意见,以下内容会对您有所帮助。工作计划网发布
小班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小班教案的案例分享,相互借鉴,共同进步。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
农民是传承农耕文化和乡土风情的守护者,他们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保护和传承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希望能促进农业金融的发展。
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各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开展提高就业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英文的应用广泛,从学术研究到商务交流,都需要英文的支持。如果你正在学习英文,以下是一些不错的英文范文供你参考学习。年龄:21。户口所在:佛山。国籍:中国。婚姻状
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演讲内容,使其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演讲稿范文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知的发送者应确保收件人的身份和联系方式的准确性,以免因信息传递不到位而导致误解或遗漏。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通知经验,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在通知写作方面的能力。
活动方案还需要考虑时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准备,保证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活动策划师们分享的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
班主任工作总结能够反映班级成员的整体素质和表现,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和思考。如今,自然灾害越来越
通过总结自己的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第一次接触到了德鲁克,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接下来是一些创意十足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1、能在各种材料建构成的障碍物上行走
优秀作文能够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引发共鸣,传递真挚的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养和道义规范。下面是几篇有关师德师风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社会实践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实践自己能力与知识的活动。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炎热的暑假,火热的心情,
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作品的内容,提取关键点,反思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从而形成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人观点。最后,以下是一些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读后感,希望能够
月工作总结是一份宝贵的经验总结,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如果你想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改进,不妨看看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新的
我们常常需要进行自我介绍,无论是在参加面试、加入新的社交圈还是交流合作,都离不开自我介绍。随着社交活动的增多,自我介绍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
自查报告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进行检查和总结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
读后感是对自己对书籍的思维和情感反应的整理和梳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形成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以下是一些读者朋友们的真实感受和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辞职申请书是向领导传达个人离职意向的一种方式,它需要对工作经历进行梳理和思考。现在为您提供一些辞职申请书的范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
优秀作文不仅内容充实,而且结构合理,语言美观,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在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受到启发和感动。参考文献:1、华国栋:《差
一个好的月工作总结应该包括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等内容。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得不错的英语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
学校是一个让我们发现自己潜力和兴趣的地方,我们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学科和课程。以下是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通过阅读它们,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总结的要点和方法。
教学计划的定期评估和调整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掌握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读书心得是一种反馈和交流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写读书心得来与他人分享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些精彩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
销售工作计划是销售人员为了有效地开展销售活动而制定的一份计划书,它可以帮助销售团队更好地规划和执行销售任务。小编整理了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模板,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本,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认真总结和归纳的必要环节。教学工作总结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取得成绩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概括。通过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可以对
规章制度的违反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以维护组织的权威和形象。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确保权威性和公正性,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惩处和纠正。
一篇优秀作文不仅仅可以获得高分,更可以给作者带来成长和自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这些范文包含了不同主题和
优秀作文避免敷衍了事的描述,而应该注重细节,突出亮点。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品味。亲爱的父亲:父亲啊!说来惭愧,还从未给您写过一封家书
优秀学生在学习上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案例分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制度体系。看看下面这些规章制度的提案,或许能够解决你们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梳理和整理实习期间的经验,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宝贵财富。下面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的学
优秀作文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文章表达方式,使其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月工作总结是对工作成果、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一种评估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总结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2、本项目合同工期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环境感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小班的教师们可以参考以下幼儿园小班教学方法和策略。幼儿健康主要包括生理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好的观点和论点,还要有恰当的结构和合理的语言运用。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这些作文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语言优美,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通过对优秀作文的学习和模仿,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质。优秀的作文要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条理的清晰性,避免内容的跳跃和流于表面。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是许多学生关
优秀作文是一块文化瑰宝,代表着作家的水平和创作才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我在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查过之后才知道,其实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观点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作文写作上的启示和指导。一次,我去外地游玩,看
学校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这里有友谊,有童年的回忆,也有无数的成长历程。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学校总结样本,以供参考和借鉴。今天,一件大事来临了,它是
优秀作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篇优秀作文范文的结构严谨,观点鲜明,引人入胜,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马儿在吃草,来了一只
心得体会是对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得失、成败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我们的提高和进步。以下是小李在社会实践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
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地认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人眼前一亮。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1月11日,阳光明媚,
环保事业不仅关乎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涉及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和生态平衡的维护。这些环保总结范文反映了当前环保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和解决。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优秀作文范文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背景,要善于品味其中的情感渲染和表达技巧。
优秀作文给人以启迪,让读者在文字的世界里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有所突破,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展现个人的才华和魅
播音员在直播时要熟悉播音稿,做到自然地展示内容,有条不紊地引导听众进入节目的世界。想要了解优秀的播音稿写作,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事迹材料的写作既要深入了解事物本身,也要从中挖掘和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事迹材料,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路径。xxx,共产党员,皖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它是一种具体的方案,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环节。面对意外情况,我们应该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方式,促进资金的流动和有效配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银行服务质量提升的建议和措施,供大家参考。保证人(甲方):贷款银行(乙方):
通过写作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我们班有三宝,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北京是中国的交通枢纽,拥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对于写北京总结感到困惑的人,以下范文或许能够帮到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当我们受到
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
演讲稿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演讲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优秀作文更是能够打动人心。下面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
制定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可以减少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活动方案,以下是一些经验分享和范文供你参考。国庆节就要到来,作为我们祖国
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下是小李在社会实践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第一段:引入宪法精神的重要性和宣
致辞是在特定场合、特定目的下所发表的一种演讲或讲话,它通常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能够向听众传达信息、表达感情、阐述观点或呼吁行动。通过学习这些致辞范文,大
我们经常会被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这些演讲稿范文涵盖了教育、科技、环保、人生哲理等多个领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话题。庆祝党的生日,回
述职报告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评价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参考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检讨书的写作不仅仅是为了检讨自己,更是为了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教益,不断完善自己。这里有一些成功人士的检讨书,对于我们改进自身的行为和做事方式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策划方案需要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便做出科学和准确的决策。以下是一些优秀策划方案的实例,希望对大家在制定自己的方案时有所启发。2、物资准备。在人员安排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作者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评选结果,大家可以看看并进行借鉴。从幼儿园到四年级,对我们好的老师有很多
孩子们在幼儿园小班期间学会了许多基础知识和技能,总结是为了记录他们的进步和成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班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要领,让我们的文章更具魅力。亲爱的司机们:每一天都
建设方案的评估和改进是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我们为您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创意和实施效果的建设方案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行风建设,
优秀作文是一种才华的展现,它能够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达的方式,都充满了创造性和独特性。早起望见明朗的天。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把握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活动总结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做好准备。写好一
优秀作文是经过精心构思和严格组织的文字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不妨多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以下是一些推荐。秋天的夜晚,我静静地看着安徒生
演讲稿范文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演讲提供有力的开头和结尾。以下是一些有关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一些学校生活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这些实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生活的特点和要求。二、以身作则,模
实习总结是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积累职业素养和形成自己独特职业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实习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撰写实习总结有所帮助。整体工作:我的工作就
优秀作文应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从阅读一些范文开始,以下是一些建议。冬日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工作进行整理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份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自我介绍,这样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为了方便大家写一份出色的自我介绍,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自我介绍模板和例句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积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发。我并不感到突然。知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并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案。请大家看看以下的月工作总结样本,从中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作为柜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