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以下是一些中班教案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一
1、通过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达与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2、学习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
3、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2、幼儿每一带一张自己的照片。
3、一棵画好的“好朋友树”。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想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被猜出名字的小朋友,你说说在我们班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引导幼儿说一个好朋友的优点或特点)。
二、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幼儿感受同伴间表示友好的方式。
1、请小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想想他(她)叫什么名字?长到后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他(她)的友好?一会儿告诉大家。
(音乐结束后)“你的好朋友在哪里?跟大家说说他叫什么名字?”(让幼儿多说,让幼儿熟悉并基本会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学习大胆介绍自己)。
2、游戏可以重复进行,提醒幼儿多找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同伴间交流表达友好的方式。
四、师生共同布置“好朋友树”。
1、教师:我们班新增加一棵树,我们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在树上找个位置贴一起,让小朋友都知道。
2、幼儿拿出自己的照片,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贴在一起。
3、向同伴介绍自己和好朋友,并看看其他同伴与好朋友的照片。
4、教师:我们为这棵树取个名字吧。(幼儿讨论后,取名为“好朋友树”。)。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二
内容:
好朋友。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
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
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2)。
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三
活动目标:
1、能画出好朋友的正面像,并会简单装饰,初步学会表现好朋友的'主要特征。
2、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2、规划出活动时的展示墙,为粘贴幼儿的绘画作品做准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在幼儿园开心吗?为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把前两天学的歌曲《好朋友》来唱一唱吧。
2、谈话:好朋友的样子。引导幼儿大胆描述好朋友的特征。
3、画画“我的好朋友”。
(1)师幼共同讨论:如果让你画出好朋友,你想怎样画?找出好朋友主要的特征,学习从正面画人并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画出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鼓励小朋友将好朋友尽量画大,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画沿轮廓剪下,贴到墙上做成“好朋友手拉手”墙饰。
5、师幼共同欣赏。
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交更多的朋友。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四
让幼儿学会关心同学,跟同学和睦相处,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好朋友的情感。
2.知道好朋友的优点,体验有好朋友的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难点: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进行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好朋友?朋友都帮自己做了什么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进行谈话活动,引出活动内容。
启发幼儿说出具体事例,如:我的好朋友故事讲得最好。我的好朋友最爱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二、展开部分:
1.在观察,回忆好朋友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动手绘画。
2.提示幼儿先画好朋友头的轮,再画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
3.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尝试表现好朋友的表情。
4.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画出身体、服饰,添画背景。
三、结束部分:。
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说说画中的好朋友是谁。教师可以简单做的记录。
四、延伸部分:
鼓励幼儿为朋友设计服装,做小礼物,增进朋友间的情感。
教学反思。
幼儿特感兴趣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为朋友设计服装,做小礼物很积极。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五
1、了解车轴的名称和用途。
2、喜爱实验操作,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6、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7、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1、组合玩具车若干辆,模型若干;。
2、圆形硬纸卡人手两张,木棍或牙签、橡皮泥若干。
(幼1:是轮胎)。
(幼2:是车子里的方向盘)。
(幼3:是里面的发动机)。
(幼4:是轮胎里面的棍子)。
师:到底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先看老师手上的车子。
(评析:活动的导入部分通过老师富有悬念的提问,将幼儿引入自发的探究环节中。本环节中,孩子始终带着问题在玩乐。通过自己不断的动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晓中。)。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它缺了什么呢?(车轮)。
把车轮放上去就能开动吗?(老师把四个车轮“放”到车身上去,松开手滚动,车轮四散滚开)。
为什么有了车轮它还不能平稳地向前开动?
(幼1:因为它没装好)。
(幼2:车轮没有连起来)。
(幼3:中间少了一根连起来的棍子)。
2、师:车轮怎样才可以连起来,让它平稳地向前滚呢?
(请一个幼儿上前和老师一起将车轮用车轴相连并拼装到车身上去,拼接好后开一开,滚一滚)。
3、学习“车轴”的'名称,了解车轴连接车轮,促进车子平稳前行的作用。
(评析:本环节的三个部分是不断递进的。在本环节中,通过老师不断地抛出“问题包袱”,使幼儿关注到连接车轮的车轴,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1、实验。
实验1:滚动一块圆纸板,观察滚动的情形。
实验2:用牙签将两圆心相连后滚动,观察滚动的情形。
2、讨论和交流:
师:一块圆纸板滚动是怎样呢?两块圆纸板用牙签连起来又是怎样滚动的呢?
(幼1:我滚一个小车轮的时候,滚不起来,两个连起来就好滚了)。
(幼2:一个车轮滚一会儿就倒了,两个车轮连起来可以一直滚)。
(幼3:一个纸板滚得不平衡,两个串起来就平衡了)。
师:哪种方法可以使车轮平稳地向前滚动呢?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发表见解)。
总结:圆纸板有了牙签相连所以能平稳地向前滚动,所以车轮是因为有车轴相连才可以平稳地前进。
(评析:本环节是活动的**部分。幼儿通过圆纸板和牙签的两个小实验,了解了圆纸板平稳向前滚动的原因,从而迁移了相关的经验。)。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车轴的呢?(依维柯、三机、大客车、皮卡、小轿车……)。
假如车子在马路上行驶,突然车轴没有了,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幼1:车子开着开着,“嘭”一声,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没有车轴了,轮子就到处散开了)。
(幼3:车子会撞到一块儿去,会起火,会爆炸)。
(评析:本环节充分扩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虽然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显见的,就是进一步加深了对车轴作用的认识。)。
再一次挑选自己喜爱的的玩具车,找一找它的车轴在哪里,向老师和同伴谈谈它的作用。
(评析:从寻找到了解,然后再寻找,孩子们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孩子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观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车辆是不是都有车轴。
2、与爸妈讨论车轴的用途。
3、在手工区提供废旧纸盒,牙签细木棍或细铅丝,若干圆卡纸板,制作可以滚动的纸盒小。
1、本次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幼儿感兴趣的车轴问题入手,利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验活动,来探索、验证了车轴的作用,使师生共在玩乐中,共享了经验,交流了情感,激发了智慧。
2、本次活动内容来自幼儿日常的生活,从一个幼儿的提问,从两个孩子为车轮车轴的争执,及手工区内材料的提供中,我们找到了本次课题的教育契机。针对车轴这一具体事物的作用进行探索和验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动环节的设置上,我充分考虑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实验为重点,提供幼儿丰富的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实验步骤难简相宜,讨论交流轻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来达到诠释的目的,不仅“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也“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并“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4、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置,本次活动目标达成度较好,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和老师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车轴的名称和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主动性强,对车轴(牙签)相连轮子(圆纸板)使之能平稳滚动的感受颇深,整个活动也一直处在一种幼儿感兴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围中,活动效果凸显。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六
1、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好朋友"这一话题谈话,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谈论好朋友的服装、特征,及愿意找他做好朋友的原因。学习说普通话。
2、要求幼儿学会在倾听同伴谈话中了解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3、帮助幼儿轮流进行谈话,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平时与幼儿个别交谈,了解个人的好朋友是谁。
2、学会唱歌"拉拉勾"。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出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请小朋友说给别人听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清楚的表达好朋友的模样和穿着。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谈话,有兴趣的倾听、了解幼儿说话的内容。对个别不知如何谈论好朋友模样的幼儿,教师可提些小问题加以引导。如:你的.好朋友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长的胖还是瘦?等等。帮助幼儿打开思路,知道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人的模样。幼儿交谈时,教师用插话的方式,将谈话内容紧紧围绕在"好朋友"上。对个别会抢着讲话的幼儿要提出要求,让幼儿先耐心听别人说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说。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好朋友"。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能大方的谈论"好朋友"的幼儿向全班作介绍。要求幼儿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对个别说不清楚的幼儿,教师给予提示、补充,再让其重复说一遍,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建议提这样的问题: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要找他做好朋友?此时教师用自己的谈话引导幼儿的思路。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谈话经验,围绕话题谈论,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教师小结谈话活动情况,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大家要互相学习。
音乐:舞蹈"找朋友"。
本节活动紧紧抓住好朋友这个主题,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这个大集体中,与好朋友的相处中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大家要互相学习。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七
中班初期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因此我班又《我长大了》主题的基础上,开展《我的好朋友》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
1、大胆讲述好朋友的特征和爱好。
2、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同伴的关爱。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2、《三条小鱼》动画片歌曲《找朋友》音乐《童年》。
3、摄像机一台。
教师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他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能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征。教师接着问你的好朋友最喜欢做什么?他做什么事情最棒?让孩子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小朋友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和他坐在一起。(幼儿随音乐找朋友,并和好朋友拉手、拥抱……)教师提问:刚才和好朋友拥抱后心里有什么感觉?现在和好朋友在一起最想对他说什么?(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说说自己最想对好朋友说什么话。)。
四、悄悄话。
现在请大家把最想和好朋友说的话悄悄的说给他听。那怎样才能把好朋友的说话过程记录下来呢?启发幼儿说出最合适的记录方法(教师用摄像机把孩子的说话过程记录下来,完成后与幼儿一起分享悄悄话)。
谁愿意把他们的悄悄话和大家一起分享呢?鼓励幼儿大胆讲出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悄悄话,用镜头定格的方式找到第二对、第三对……好朋友,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腼腆的幼儿大胆表现。教师和幼儿一同小结好朋友之间应该有好的东西共同分享,对方遇到困难应该互相帮助,不能排挤好朋友。
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拉成圆圈跳舞,边跳边思考怎样使我们的圆圈变大,拉的好朋友越多圆圈就越大,我们就玩的越开心。
1、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制作小镜框—我的朋友,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
2、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外,大自然中还有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
本节活动紧紧抓住好朋友这个主题,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这个大集体中,与好朋友的相处中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大家要互相学习。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八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中大胆的描叙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优点,懂得只有团结友爱,才会有许多朋友。
2、学会让别人把话说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倾听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
懂得只有团结友爱,才会有许多朋友。
活动难点:
能在集体中大胆的描叙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优点。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猜朋友。
(1)、请个别幼儿轮流在集体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着、发型等等特征,其他幼儿根据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
(2)、分组让幼儿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猜。
(3)、教师巡回参与各组幼儿的谈话,并根据各组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的好朋友长的胖还是瘦?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他她最喜欢什么?帮助幼儿打开思路讲叙。如果幼儿还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插嘴或者抢着说话,要及时提醒他们耐心倾听别人的说话,等别人说完了以后自己再说。
3、讨论。
(1)、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和他(她)做好朋友?
引导幼儿说出好朋友的优点,并能讲述一个实例。
(3)、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
4、玩音乐游戏《找朋友》结束。
教学反思。
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和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物品拟人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但幼儿对茶壶、水杯、锁、钥匙等较感兴趣,对笔、纸、围巾、手套不是很感兴趣,我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准备一些较有新意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改变一下儿歌的内容。在学习儿歌内容中利用图片加深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并加入了汉字,将口头语与书面语结合,培养幼儿对于汉字的兴趣。在最后一段中以全球最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为切入口,将作品的句式做了改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并把语言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幼儿注意力集中,也很感兴趣,在活动结束后应加上活动延伸:收集一些资料反映环境的恶化,让幼儿深入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九
1、体验歌曲中一条小鱼的孤单和三条小鱼的快乐。
2、初步感受三段歌曲中的不同速度。
《鱼儿好朋友》歌曲磁带。
体验歌曲中一条小鱼的孤单和三条小鱼的快乐,初步感受三段歌曲中的不同速度。
1、教师做小鱼游的动作引出歌曲。
(1)“孩子们,猜一猜谁来啦?”(小鱼)。
(2)、你们看到的小鱼在干什么啊?(游)。
2、教室通过提问和表演,引导幼儿理解歌词,跟唱歌曲。
(1)、教师一边做鱼游得动作,一边用缓慢的速度唱出“一条鱼,水里游,东游西游找朋友”,并表现出孤独、苦恼的表情。
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条鱼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
(2)、有条小鱼愿意和他做朋友了,两条小鱼碰到一块会做些什么动作?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简单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教师和一名幼儿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唱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边做出高兴的表情。
(3)、另一条鱼看到两条小鱼这么快乐,也来和它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到一起会怎么样呢?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
教师和两名幼儿边做鱼游的动作,便用较快的速度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表现出愉快的心情。
听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游戏。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1、引导幼儿说说、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用纸盘来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选用那些材料?
3、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表演手法,如:用纸、绒线粘贴头发,用彩笔在纸盘上画武官。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帮助,并提醒幼儿制作完后要将所有物品归放整齐。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一
1.学习绘画简单的人物动态,表现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场景。
2.通过对比观察,初步了解正面、背面及侧面人物的五官及身体的不同之处。
3.热爱生活,喜欢交朋友,感受相互间交往的快乐。
1.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已会唱歌曲《好朋友》。
3.幼儿用书:《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3.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和他在一起做什么呢?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画一画自己和好朋友。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在哪里,在做什么。你可以画人的正面,也可以画人的侧面。
2.请3名幼儿分别以正面、背面及侧面的姿态站立,引导其他幼儿对比观察。
教师:这位小朋友正面朝着大家,这位小朋友侧面对着大家,这位小朋友背对大家。
你们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再请3名幼儿分别以正面、背面及侧面姿势站立,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教师:正面时,我们可以看到脸的全部--两只眼睛、两只耳朵等,还可以看到身体的全部--两只手、两只脚等;而侧面我们只能看到脸的一半,身体的一半;背面只能看到黑黑的头发,但也能看到身体的全部。
1.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幼儿确定创作内容和情感基调。
教师:你和好朋友在玩游戏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脸上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
2.教师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人物的不同动态和游戏的愉快场景。
1.教师:画完以后请你为自己的画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
2.幼儿与同伴一起歌唱《好朋友》,体验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二
2. 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动画视频《蚂蚁搬豆》,游戏音乐,ppt,搬运辅助工具。
一、听歌曲《蚂蚁搬豆》带领幼儿做动作进入场地
二、听听看看――引出话题
小结:有好朋友齐心协力的合作帮忙,就可以解决问题。
三、游戏《蚂蚁搬豆》
1. 幼儿扮大豆子,分别请其它小蚂蚁商量尝试把豆子搬回家。
2. 加深游戏难度。教师扮超级大豆子,请幼儿尝试搬运。
3.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大人是怎么搬重东西的。出示游戏材料,和朋友商量讨论选用什么样的工具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超级大豆子搬回家。
4. 和朋友尝试使用刚才商量的方法搬豆子。
四、总结:朋友多办法就多,朋友多力量就大。和朋友一起想办法合作能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以合作的方式玩玩具、做游戏。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三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充分的听音乐,充分的感受,这样给歌曲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孩子通过感受音乐,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心情,这是个进步,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交朋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这一点我利用这首小歌《拉勾勾》得到了解决,在歌唱过程中,我深孩子们中间,与他们每一位唱的好,表演得好的人去拉勾勾,并且告诉孩子,和我拉过勾勾的人都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这样一来,激励了其他没有被我拉过勾勾的孩子,大家是在开心的过程中学会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会歌的同时,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在活动中我主要从导入--欣赏讨论--学习歌曲--尝试表现四个方面完成教学任务,遇到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我会用很委婉的一句"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把心思回归课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游戏、玩耍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纠纷、不愉快,有的孩子能处理的很好,可有的孩子处理的不太得当,结果弄得不欢而散,大家都玩不好。可是孩子们又非常需要合作,需要交往、交流。于是我们就尝试着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意在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一、导入课题:
1、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2、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欣赏讨论:
1、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
2、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
3、他们在干什么?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梳梳头。
4、你和好朋友会怎样互相帮忙?
5、指导: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和他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三、学习歌曲:
1、理解掌握歌词:
师: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
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
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演唱提示卡:
教师讲解: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2)创编新歌词演唱。
教师提示: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忙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我们把它也加到歌曲里演唱。
a、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
b、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的。
3、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歌曲。
三.尝试表现:
1、老师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请你们找个好朋友边做动作边有表情的演唱。
3、幼儿之间再换一个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四、延伸活动:小兔躲雨
1、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了一首什么歌?(好朋友),你们看小兔子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也和它们做好朋友吧。
2、音乐开始,师:这是什么游戏?(小兔躲雨),请幼儿听音乐戴好头饰,准备游戏。
小兔音乐:(小兔跳)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玩吧!
3、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进行游戏活动。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打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四
1.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根据儿歌的句式尝试创编。
2.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
课件、快板
认识秋天的水果蔬菜(小豌豆、红豆、绿豆)、认识快板、丰富幼儿有关相互帮助的经验。
1.出示图片一“蚂蚁搬东西”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它们是谁?
提问:哦,原来是小蚂蚁。看看 小蚂蚁在干什么呢?
个别幼儿:搬家、搬东西、运粮食……
2.大胆猜测并创编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和句式
1)请3名幼儿根据自己经验猜测
*提问:他们会搬什么呢,你们来猜猜看?
2)同伴相互交流,学说儿歌的句式
师:请你也用这样的话,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说小蚂蚁还会搬什么?
3)提问:谁能来说一说
(反馈:她说的真好,我们也来学一学)
3.认识蚂蚁搬的东西
*师:小蚂蚁们到底在搬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4.点击课件,出示图示,初次感受儿歌。
*师:小蚂蚁 搬东西 搬什么 红豆绿豆小豌豆。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全体幼儿:学念
5.体会小蚂蚁搬东西重的感觉,大胆用语言表达。
1)*提问:搬了这么多东西,会有什么感觉?
全体幼儿:很重、很累……
*师:是啊,很重!所以小蚂蚁发出了“哎哟哟 哎哟哟”的声音(边问边做搬东西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学做小蚂蚁搬东西的动作。
6.师幼以问答形式进行互动
1.出示下雨的图片(第一条)
师:小蚂蚁搬东西,搬啊搬,接下来他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幼儿猜测)
2.知道是小蘑菇帮助了蚂蚁,学念第二句(图示:第二条)
师:你们说的真好!因为小蘑菇像伞一样,可以让小蚂蚁躲躲雨。
师:小蘑菇对小蚂蚁说:快到伞下躲一躲。快快快 快快快
3.鼓励幼儿看图念儿歌,学念儿歌第二段,分角色学念儿歌。
4.创编: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儿歌句式创编内容
师:除了小蘑菇会帮助蚂蚁,你觉得还有谁会帮助小蚂蚁?
小结:xxx 帮助它(手指图示)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我们用刚刚儿歌里的话来说,快到xx躲一躲
小结:小蚂蚁有了你们的帮助一定不用担心会淋雨了。
1.出示完整图谱,完整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儿歌叫《好朋友》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完整地念一念,儿歌《好朋友》……(第一遍不加快板)
2.出示快板,引导幼儿认识快板。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快板)
师:这是快板。它能打出好听的节奏,让我们跟着快板的节奏一起来念念这首儿歌。(打快板念2遍)
1.感受朋友间的互相帮助,为儿歌加上结尾。
师:你们念的真棒,现在啊休息一下。
个别幼儿:帮助他,追问:你是怎么帮助他的?(提问5、6个)
*提问:帮助别人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全体幼儿:很开心
“你帮我 我帮你 世界变得更美丽”(幼儿学念,加入动作)
师:让我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加到我们刚刚学的儿歌中好不好?
2)表演儿歌
*师: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表演给后面的老师看好吗,声音响一点让老师们都听到哦。起立!(老师打快板,幼儿做动作)
师:让我们回教室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更多的好朋友听吧
2023年中班我的好朋友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五
《找好朋友》通过找好朋友的形式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并说出“谁和谁是好朋友”,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数学操作活动,懂得在朋友需要的时候要相互帮助。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2.幼儿学习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3.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
1.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
2.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
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孤僻,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不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通过这节数学活动“找好朋友”,让他们在学本领的时候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懂得了互相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找好朋友》小班孩子很怕孤独,他们能感受没有朋友是那么的孤独,有一个或几个好朋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通过孩子对好朋友的情感来完成数学操作活动,通过“手拉手的图案”体现好朋友的意思,既形象又生动,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又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助的精神。
一.集体活动请丁丁小朋友上台和老师做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小朋友一起念儿歌: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好朋友,我们小手拉小手。”
老师:老师和丁丁手拉手,我们两个是好朋友。
我们还请来了很多的`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
二.基本部分。
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教师一一出示雨鞋、拖把、锅、洒水壶、伞、镜子、水桶、梳子、花、桌子、椅子、茶杯、被子、热水瓶、床、勺子。小朋友一一指认,简单说出名称、用途。
师问:它们是来干什么的?(找朋友)教师出示大的挂图,上面画许多的手形图。看看什么和什么是好朋友?让它们手拉手。幼儿上台找好朋友贴在上。
(二)操作活动老师出示操作纸,上面是“小手拉小手”的图案。
师:纸上也有许多小客人,它们也要找好朋友。
幼儿一一说出名称。(画笔、牙膏、脸盆、篮球架、羽毛球、榔头、笤帚、花瓶)教师出示篓子,它们的好朋友都在小篓子里,请小朋友帮忙,将它们的好朋友找出来放在它的旁边,让它们手拉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小朋友正能干,这么快就给他们找到好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一起说说,什么和什么是好朋友。学说完整话.
拖把和水桶是好朋友;脸盆和毛巾是好朋友;桌子和椅子是好朋友……。
2.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谁和谁还是好朋友?
三.评价表扬找得又对又快的幼儿,按要求整理物品,奖励表现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好朋友存在,让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好不好?告诉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