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一
○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一些问题,首先应当从整体上感悟,因此先请学生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
a.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b、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d.赏析语段中好词语的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③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大屏幕投影,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有关提示]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敬意。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读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b.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拓展延伸
学生速读后讨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点评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了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案的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二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教师小结]
研读与赏析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体验与反思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三
因为有爱,生命才更加色彩斑斓;因为有爱,生命才更加旺盛坚强。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生命法则,它是生命的支撑。
爱自己,也要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生命的最大价值。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都要学会敞开心扉,真诚地去关爱他人,安抚受伤的人,鼓励沮丧的人,安慰失意的人,帮助落魄的人。当你的仁爱之心像玫瑰一样散发出芬芳,当你用无私的关爱温暖受伤的心灵时,你便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生活中,有很多人热衷于对财富的追求,也有很多人迷恋功名的获取,似乎生命注定就是名与利的纠缠。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你却很容易发现,名与利并不是一切,有时候,爱就意味着全部。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只有认识了所有生命中的伟大情感,你才能用最真挚善良的心对待每个生命,才能消除一切令人厌恶的偏见,抛弃固执和悲观,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并感受他人的幸福带给自己的愉悦。
假设我们拥有了一切,但是唯独缺少爱,那这一切就等于零,会变得毫无意义;但即使我们失去了一切,只要拥有爱,一切便都有重新得到的希望,生命需要爱的滋润。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四
突然停电了,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我不知所措地慌了神,忽然想起自己过生日时买的一个杯子形的小香烛。于是我拿出来,将它点着。
盯着它那微弱的光,我突然想到,在这样一个灯光明亮的年代,它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我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蜡烛,只是过生日时将它拿来当作心愿的寄托。而现在,这被我忽略已久的东西却又重新显得重要起来,蜡烛这微不足道的光,也在此时此刻,将我不安的心情转为平静。桌上的百合花被烛光将影子投在墙上,是如此清晰。一下子,我看见蜡烛在一点点减小,而在这冬日中,周围的一切似乎被温暖起来。我意识到,这蜡烛竟也是一个生命,也有着生命所具有的特性--爱。 蜡烛的爱不会像糖果一样让你甜到心底,也不会像轻爽的歌让你忘却痛苦,更不会像蓝蓝的天让你开心得笑出声来。它能做的,只是在黑暗中给你一线光明,在寒冷中给你一点温暖。光明和温暖,在有些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知道,它是在用它的整个生命去奉献,去爱每一个哪怕并不在乎它的生灵。蜡烛有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可是你却不能忘,当蜡烛把整个生命的爱都奉献给你时,它什么也没有索取,什么也没有抱怨。是的,它流泪了,但那并不是悔恨的泪,不是抱怨的泪,而是走过一生无悔的泪,含笑的泪,即是它曾经给予别人,爱过别人的痕迹。
烛光依然摇曳着,墙上百合花的影子似乎更清晰了,百合花的香气弥漫着温馨。
来电了,灯亮了,我却不忍将蜡烛熄灭,于是将灯关上,又只剩下烛光了,我又看到了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爱,真正的美丽。
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她,也可以白白糟蹋,一切全有自己决定,我也必须为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每个人仅有一次生命,这宝贵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很少人这样思考过。但是。蝴蝶的一生让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它的一生,就像巴金说的一样:“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蝴蝶就是默默付出,默默离开。
有一次,我做这样一个实验,看它从毛毛虫到蝴蝶一共有几天,经过实验只有实验,可是在这十天它可以传播多少花粉啊!所以,我认为蝴蝶是动物中最勇敢的,也是我认识的动物中最美丽的。
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蝴蝶的勇敢精神!同时我也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因为生命和时间是最重要的,这里也包括我的生命和所有的生命,让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她,也可以白白糟蹋,一切全有自己决定,我也必须为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珍惜生命,这也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必须做到的,反过来我们不能危害生命,更不能来破坏生命。
在这里。我要提醒那些人,热爱生命吧,生命如时间一转眼就没了,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热爱生命!我一定要像蝴蝶一样把生命度过的光彩和灿烂!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五
海浪在他的脚下怕打着凌乱的石堆,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港湾的海岸呈不规则的弓形,一一条钢骨水泥筑成的防波堤挡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
就是在这美丽的海滩边坐着一个人,那就是保尔。
远处,在接近地平线的地方,轮船喷出的烟柱像一片乌云似得舒展开来。一群海鸥尖叫着向海面俯冲。
那时的保尔正在回忆着、检查着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对于我们,对于世界都是有价值、有意义,他用他的一生成为了人们理想主义的旗帜、人生的教科书。他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正义,选择了保护家园,抵抗侵略。
他勇敢,他一次次的战斗,杀灭了一个个的敌人,他骁勇善战,他令敌人闻风丧胆。可他,一次次受到了命运的摧残,他残疾了、失明了。但他没有放弃了生命,坚强的活了下来。他离开了战场,进入了另一个“战场”——文学的战场,丢掉了刀、枪,拿起了笔,还在和敌人战斗,与之战斗。这就是他,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他的坚强、勇敢难道不让我们敬佩吗?他使我们敬佩。
世界上有许多坚强的人,许多生命有意义的人,就像江姐。
鲜血淋淋的头颅挂在城墙上,那个头颅就是江姐丈夫的,可是江姐并没有退缩,她把那哀伤转化为对敌人的打击,江姐一次次看着自己的亲人远离自己,可她并没有远离革命,还是一直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可最后命运还是没有放过她,她惨死在敌人的枪下。她虽然死去了,但是她的精神名流千古。我们因中国有这样的人而骄傲,而自豪。
在学习中,我们难道不应该面对难题,坚强、勇敢的面对,去战胜困难,克服困难,人生不也一样吗?我们正是花朵,正在成长,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我们不也应该像保尔,想江姐一样,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去战胜。我希望我会成为一个重于泰山的人,而不要碌碌无为,不要遗憾终生。
像保尔,江姐一样,许许多多的父辈们,甚至父辈的父辈们。他们为我们打下了一片美好和平的江山,我们也应为社会作出贡献,做一个生命有意义的人,为我们的下一代创出更美好的世界,为他们做出表率。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六
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不要伤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种理解不对,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都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
瓜苗一例,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而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壳”,但它还是萌芽长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颂歌。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作者的思考有三点,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点思考的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两个“可以……也可以”,说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生价值,前者是负责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的态度。
第二点思考回答的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有的人为人生如梦而消极悲观,有的人为生命短暂而及时行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则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第三点思考又进一层,是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了。“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说,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作者从小病魔缠身,所谓“勇敢地活下去”,具体地说,就是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
并不矛盾。观察过墙角砖缝的小瓜苗,就知道这并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七
通过学习《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我们知道了安静、飞蛾、香瓜子、杏林子的頑强、勇敢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安静虽然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她可以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飞蛾虽然被捉住了,但是只要有一丝逃生的希望,它就决不死心。因为它求生的欲望强,所以作者才放了它。
安静的乐观向上、飞蛾的求生欲望强、香瓜子的生命顽强和杏林子的意志坚强,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下去不是靠外貌,而是你能不能好好活着!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八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军训的日子。同学们背着家长精心准备的衣服和零食,像快乐的小鸟涌进学校。随着大巴的启动,我们很快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园山训练基地。
教官的一声令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穿好军装,戴好军帽,整个班级看上去焕然一新,同学们一下子精神了很多。前两天,我们都在做促进友谊的训练。直到第三天,教练说,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我们要举行一个项目。教官的神情严肃,我们也格外认真。
这个项目叫“生命抉择——洪水大战”。教官用他那严肃而庄重的声音将故事展开——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一个偏僻的小竹楼里,熟睡中的孩子们已进入甜甜的梦乡。这时堤坝垮了,洪水如同迅猛的野兽,肆无忌惮地扑来。突然,巨大的轰鸣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孩子。洪水已逼近了小竹楼,屋子进水了。大家非常惊慌,这时一个少言寡语、较为稳重的男孩冲上去一把抓住那个准备夺门而逃的男孩:“你想去哪?外面那么大的水,你现在出去会被冲走的”。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用惊慌的眼神望着男孩,希望他能想出好办法。其实这个孩子心里也没底,但是,他不能失去信心,因为整个班的孩子都在等他想出好办法去救他们。一个平时上课总爱东张西望的孩子又开始东张西望了,但这次不同。他大叫起来:“看!那里有沙袋!”那个沉稳的男孩果断命令,赶紧搬沙袋。
这时,教官让我们选出男生和女生各一人。贾聪锐和罗旋坚决地站出来,他们搬着沉重的沙袋气喘吁吁来回地跑着,望着他们涨红的的脸蛋,我们有点心酸。教官语调低沉地说:“虽然他们搬来的沙袋暂缓了洪水,但是,他们为了集体被洪水冲走了。教官走过去,庄重地摘下他们的军帽,低下了头,我们忍不住哭了起来。刚刚他说过的“因为我们是兄弟,所以我愿意为班级付出!”这一句如同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们心上,洪水仍在不停的流,大家继续想办法。上屋顶,因为那儿是最后一个被洪水冲垮的地方,可屋顶上没法容下这么多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有一部分的人留下,为救同伴,付出自己的生命。
此时,我选择留下,勇敢举起了手,但没被选中。又有一半人付出了生命,他们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这时,一艘救生的橡皮艇开过来。大家喜出望外,可等皮艇开过来,大家呆住了,因为皮艇只能坐5个人,这就说明,一个班只有5个人能活下来。大家沉默了,教官发给我们每人三个“生命棒”,它可以留给自己,也可以留给别人。我郑重地把3根生命棒给了诸锐龙,对他说:“我们是兄弟”。最后,我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5个人,他们获救了。
生命生命读后感篇九
读了《生命生命》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许多。起初,我不明白怎么珍惜生命,但是读完了,我明白了生命就是活在的意义。
读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一句,仿佛我也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就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陽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虽然只活了几个小时,但是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记得我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
一天下午,我正在书桌上完成家庭作业,突然被一群横穿我书桌的蚂蚁吸引了。看着看着,手好似不听使唤的随便夹起了带头的那只“蚂蚁军官”,把它放在了一张白纸上来回折腾着。那只被我捉住的蚂蚁似乎很愤怒,一直在不停地东突西冲,想冲出我的“五指山”。它向前冲,我就向后弹,它向左逃我便向右推,无论怎样,我就不让它逃走,也无论我对它怎样,它都不任我摆布。我生气了,拿出玩具车威胁它,拿出纸筒对它大喊大叫,甚至用铅笔头截它,可它并不理会一切,从容地翻过玩具车,绕过纸筒,向生命的希望地带进发。它知道,它只要翻过这座高大的“五指山”,就能重获自由。
它也下意识地抽动着身子,好像很痛的样子,但痛归痛,它竟然没有停下脚步,它的六条腿已经变得蜷曲起来了,但它还是转过头来,迎着打火机向我扑来,我突然被举动暴怒的蚂蚁慑住了,便忘了按下打火机的开关。它趁我不备,直蹿到我的手指头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手指不知为什么,把它放走了,那可能就是生命的力量吧,蚂蚁在我的思考下,终于一瘸一拐的逃出了我的“指山”。
我总以为能征服那渺小的蚂蚁,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一直到现在才懂得,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求,蚂蚁虽渺小,但它却拥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