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看雪篇一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包括中国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中国台湾的风景名胜,中国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国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中国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中国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中国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看雪篇二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有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法:图文结合法、谈话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讲、打、指、接”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雪)”。孩子们,你们喜欢雪吗?(喜欢)。说说为什么喜欢下雪?(学生自由谈)。原来,下雪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乐趣,你们开心吗?(开心)。可是呀,在我国的台湾,那里的小朋友是很难看到雪的,他们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个关于雪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看雪,注意指导“雪”的的四点的同一个方向。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大桃子和树叶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生读课文,师一边读一边巡视)
2、同学们,课文读完了,有信心接受老师检查生字词吗?
(1)出示生词小黑板:(我会读)
sh”n h?u di„n zh‹
铺着雪毯 披着银装 飘着雪花 接着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组词。
(5)交流识字方法。
如:难记的字 橱——木+厨(房)理解橱窗
“指、披、接”都有是“扌”旁。
老师给你们带了几则字谜,你们能猜出来吗?听好了: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3、生字词你们都认识,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请同学们再小声读读课文,把含有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读流利。标出自然段(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
生指出,师指导。(或范读)
5、读好了吗?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指名读)
(一)生读(1-2)自然节。
(一)生读(3-8)自然节。并理解“惊奇”一词。问句要指导问的语气。
(三)生读(9)自然节。
6、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流利,你最喜欢哪几段话,就把它再读几遍,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他读的很美,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2、9段)
7、你们可真幸福!能享受这么美的雪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下面进入我们的“书法展示台”
“讲、打、指、接”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师: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
师补充:一般部首在那边,那边就窄一点。
师指导“扌”旁:注意“扌”旁第三笔是“提”。
指导书写“接”(师范写)“接”字右边上边是个“立”,下面是个“女”,“立”字下面横短点,“女”字横长而有力。
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生字,会写“惊、故、候、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咱们先来巩固一下,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段落多读几遍。(生读课文)
2、同学们读完了,伸手告诉老师哪段话描写了美丽的雪景?(生伸手表示“9”)文中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其他同学用手指点着不出声读。
3、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作者描写的太美了,小伙伴可以在雪地里玩,很高兴。
(1)师:从哪儿看出雪景很美?
生: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冬天一片洁白的世界。
师:你体会的可真深刻,老师有一个问题,什么是雪毯呢?
生:雪毯就是雪下得很大,地上的雪很厚,像地毯一样。
师:我仿佛看见了厚厚的雪,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树上披着银装,像我们穿着白色的衣服。
师:你们还看见了怎样们的景色?结合平时的生活来谈谈?
生:我还看见了房上,山上都铺着厚厚的雪。
师:你看的可真远。是呀,大雪过后,到处一片洁白的世界。美吗?
生齐说:美!
师:这么美的景色应该怎样读?
生: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雪景的样子。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读的很美!
(指导朗读第一句)
(2)出示小黑板:
小伙伴们在雪地( )雪人,( )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生填空 ,后齐读)
师:你们还在雪地上干什么?
生:滚雪球、滑冰……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你们就高兴地读一读。
5、你们真么快乐,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能像你们这么快了吗?(不能)他们能见到真的雪吗?他们只能(生补充: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色的棉花做成的。)
6、中国台湾的老师真的见到过雪吗?(见到过)你怎么知道的,在哪呢?我们来配合着读一读老师和学生的对话。(3-9)
7、师引导:北京除了雪景美,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大家能否为中国台湾小朋友介绍介绍。(可回忆《北京》一课内容)
8、这么美的北京,中国台湾小朋友想干什们?(想去北京)
9、你从哪句看出中国台湾小朋友想去北京?(第10段)指导朗读。
“争”着问,什么是争着问?你们争着问试试?
(生读第十段)体现争着问。
三、学习难点:
师范读最后一段,体会“深情”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呢?”
1、刚才我们了解了雪的美,北京的美,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想干什们?
(和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一起玩)
(用充满深情的口气读)
形式:(1)生练读。(2)指名读。(3)齐读。
四、师生合作介绍中国台湾的情况。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他和大陆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台湾50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恢复了在中国台湾的主权。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败退中国台湾。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一为期不远。
五、指导书写:
“惊、故、侯、奇”
重点指导 “侯”中间不能丢了一竖。
“ 故”右边是“ ”旁,不能写“ ”
“奇”下边一横要长。
六、板书设计
看橱窗 看雪花
北 京 打雪仗
七、出世对联:
日月潭碧波凝翠中国台湾骨肉日月恩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谈谈翘首望团圆
看雪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
洁白惊奇
情景
打雪仗
银装
堆雪人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 、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3
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
台湾省
商店
洁白
惊奇
情景
打雪仗
银装
堆雪人
第 1 2 页
看雪篇四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粗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雪后西湖的美景,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和画面。
3、领悟作者的志趣,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力才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及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1、自学法。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大意。
2、讨论分析法。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3、品读法,感受文章的美点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课时
1、先检查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描写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同欣赏西湖名诗句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2、作者简介:
第一板块:朗读释疑活动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朗读和质疑解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先听配音朗读,然后学生齐读。
2、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
3、老师释疑,讲解重点字词及难懂的句子。
第二板块:探究活动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舟子用“痴”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第三板块:品读活动。
在反复品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通过三个句式说话,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一读,品词语
学生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二读,品美点
学生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三读,品情感
学生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话题发言。
第四板块:创新活动
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创作一幅对联。老师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若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上联: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品诗人感悟意境
上联:独驾小舟赏雪景下联:偶逢知己饮亭中
课文小结:
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不在乎;也许就曾把自己关进小屋,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看雪篇五
1、学会8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4、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学会10个生字,能认清形,读准音,并能组词。
2、能掌握8个字,能正确书写,作到美观、大方,并能听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生字卡、词语卡、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4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2、9小节。
4、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学会10个生字,能认清形,读准音,并能组词。
2、能掌握4个字,能正确书写,作到美观、大方,并能听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读中感悟第九小节所描述的美景,在1、2小节的读中感悟中国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
学习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激趣揭题。
1、这节课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看看美丽的雪景。
板书课题“看雪” 齐读
2、看图激趣 预设: 学生发出惊叹声。
师:“为什么发出这种感叹声?”
交流,引导用自己的话说说雪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么美的雪景就藏在课文里,赶紧翻开书读读吧。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次,争取读正确。
1、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开火车读准字音,并相机指导记忆字形。
提示:“惊、省”是后鼻音。
“银”是前鼻音。
②同桌三种办法读生字词
预设一:课文写了中国台湾岛是很难看到雪的,北京可以看到雪的。
预设二:课文写了北京的雪很漂亮,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的。
预设三:课文写了北京的小朋友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来北京看雪。
预设四:课文写了中国台湾小朋友没有见过雪。
三、朗读感悟
版块一
1、读 出示课文第9小节的内容,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出雪景的美和小伙伴们玩雪的开心。
2、悟 到处:还有哪些地方?
“雪毯”、“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
可开心了:他们还会玩些什么呢?
3、再读 读出喜爱
版块二:
1、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是很难看到雪的。咱们也跟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一样很难看到雪的。引读第一小节,读出可惜。
2、为什么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呢?(出示地图)请学生上台指出中国台湾,并对中国台湾的气候做介绍。
3、引读第二小节。引导读出对雪景的渴望。
四、小节
1、引读课文第九小节。
2、你想对谁说写什么?
3、是啊,中国台湾小朋友对雪是多么渴望啊!从小朋友和老师的对话里咱们也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咱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
创设情境 观看雪花
2、观察,交流: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字右上是“匕”,不是“七”
“接”字右边长横是“女”字中的横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1、学会4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巩固学习“省、店”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3-9小节。
4、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巩固认识10个生字,能认清形,读准音,并能组词。
2、能掌握4个字,能正确书写,作到美观、大方,并能听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3-9小节。
学习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读中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第九小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3~10自然队
(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导读四个问句。
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
2、学习第11自然段。
(l)范读。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
(2)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中国台湾回归祖国。)
(3)小结。
(中国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中国台湾回归祖国,中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
3、朗读全文。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惊、奇、候、故 认读,开火车组词
2、观察,交流: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练写
板书: 看雪
中国台湾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