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呈上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一
北京时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英雄,“你”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新时代党员干部想用最真挚的情感向“你”告白、向“你”致敬。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爱“特别能吃苦”的“你”。荒凉的戈壁滩见证了“你”艰苦的工作环境,常人难以忍受的“魔鬼训练”练就了“你”高超的技能,特别能吃苦是“你”身上最耀眼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当代党员干部要把吃苦作为一种品格的历练,既要吃得了政治理论、形势政策、知识技能“学习”的苦,也要吃得下严格约束自我、规范一言一行“自律”的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党员干部要树立宁可自己多吃点“苦头”、也要让群众多尝点“甜头”的工作理念,摒弃“隔窗观景”“闭门造车”式的飘浮作风,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吃苦中成长成才,在吃苦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大放异彩。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特别能战斗”的“你”。载人航天工作是一项“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你”完美返航的背后,承载了千万人的不畏艰险、勇敢战斗,“你”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驰骋于宇宙之中,特别能战斗是“你”身上最闪亮的标签。“重任仍在肩上,壮士不可卸甲”,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你”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始终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斗争本领,领悟斗争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危险挡在人民面前,面对挑战冲在人民前面。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不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勇当为人民利益冲锋陷阵的“斗士”。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爱“特别能攻关”的“你”。在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面对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你”日夜兼程进行飞行演练,特别能攻关是“你”身上最难得的品质。在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弘扬敢于拼搏、自力更生的攻关精神,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敢于提出新方法,敢于开辟新领域,知难不言难,迎难不惧难,持续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直面问题挑战,推动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党员干部要永葆攻关激情,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勇站排头、敢打头阵,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特别能奉献”的“你”。“你”选择了载人航天这份充满风险的事业,就做好了随时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一切的准备,特别能奉献是“你”身上最动人的情怀。是一滴水,就要滋润土地;是一束光,就要照亮黑暗;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就要坚守住岗位,“奉献”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代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将自己的热血燃烧给人民。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在为民服务中“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把每一项民生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做一名特别能奉献的“人民公仆”。
英雄淡泊名与利,惟愿飞天梦圆时。“你”用伟大的精神标注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高度,再多的爱意与赞美都无法表达对“你”的仰慕与崇敬,广大党员干部将以“你”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再续新篇章。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二
观看了这次思政课,体会颇深。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无数人在负重前行。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民族,但在这些磨难的背后我们总会找到希望的曙光。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这不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生为华夏,我倍感荣幸,中国,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占全世界人口的6分之一,把这13亿人“关在家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中国做到了,因为我们的制度优势。用10天的时间建医院,凝聚了多少人的责任与担当。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这场疫情出现了很多史无前例的事情,它注定会成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冯秀军教授,她温柔的声音,优雅的谈吐,幽默风趣的讲演,让我记忆深刻。战役里很多青年人都是破茧成蝶,90后00后成为了驰援的三分之一,新闻联播上每天播放普通人的平凡,看到90后和00后的担当,我会联系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在他们的引领下,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为国家添乱,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防护服也防不了她们的心,她们跳舞,她们爱吃糖,她们想要组织分配男朋友,她们代表了我们青年人的青年心,她们热爱生活,她们懂得感恩。
青年,爱国担当的主力军,硬核隔离男孩郭岳,大写的青春我们用奋斗来书写,我是一名90后,我学过医学,实习过,我深深的理解医护工作者的辛苦和付出,我也能感同身受的感受那种病人出院的快乐,只要病人可以出院,我们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病人身体康复,累也值得,当我们把他们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时候,我们就赢了。我想对青年人说,我爱你们,我爱中国,因为有你们,才有现在岁月静好的我们,因为有你们,才有现在和易烊千玺一起看视频的我们,因为有你们才有现在在家陪伴父母的我们。同样是90后,我们佩服你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喜欢你们笑起来的模样,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我相信你们可以,一定可以。
同上一堂战疫课观后感。
目前我们防控疫情的形式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各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的各项能力是他们做不到的,那么从下降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为给我们中国人民一个好的环境,对疫情防控真的付出了很多,并且为这场抗疫战赢得了时间,有了之前的工作,我们不仅制定了标准还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且抗疫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更加要共同努力抗击这次疫情。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和那些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人们,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祖国加油!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三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接受教育,并不断学习思考。然而,这些思考未必能够扎根于正确的价值观中,这也导致了一些历史错误的发生。因此,思想政治课程便应运而生。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为我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我们的视野,并在精神层面激励我们。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对“新中国思想政治大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在这门课中,我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中国革命的理念有了深入的思考。课程中讲述的不仅是历史,还包括人生哲学、公民道德等方方面面。我也因此重新审视了自己性格中一些不恰当的部分,逐渐从思想和心态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其次,这门课程帮助我深入理解了集体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聚在一起,比如在学校、公司或是家庭中。对于集体的角色与地位,我之前未曾深入思考过。这门课程让我逐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体是一种事实,不仅可以为每个人带来力量,还有一种生命的意义。在集体中,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合作的快乐,还能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
再次,这门课程让我不断把自己放在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过去,我只关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一些掉队的人也缺乏同情与帮助。然而,在学习思政课之后,我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必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也需意识到,如果自己需要社会的帮助,也要展现出善心与友善去融入社会,这样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在学习思政课程时我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的红领巾、国旗、义务劳动、大庆文化节,政治工作者和信仰、文化传承、历史遗产保护等等,这一切都与思想政治息息相关。我们无处不在地被思政教育包围着,它的力量也在悄然地影响着我们。
第五,最后,我们思想政治大课教育,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岁月,我们终于经历了第一个百年的艰苦奋斗,在这一百年里,中国不断发展,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才,繁荣的文化,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珍爱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传承,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总之,思想政治大课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引导我们拥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在精神层面更加坚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重思考,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缤纷世界。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四
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驻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半年以来,三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圆满完成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
2022年4月16日,时隔183天,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顺利着陆,三位航天英雄平安回家,他们的归来,带回了震撼,诠释了伟大的“航天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每位航天英雄的事迹中汲取永不言弃、敢为人先、始终如一的“航天精神”,不忘初心使命,让“追天揽月”的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欢迎回家,翟志刚,向您学习“一蒿松劲退千寻”的“奋进力量”。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您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成为“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您曾与神舟五号、六号两次飞天机会擦肩而过,把“遗憾”留在心中,您没有放弃,继续备战,刻苦训练,一次又一次给自己“加码”“施压”,历经十年磨剑和层层选拔,终于成为担任“神舟七号”出舱行走任务的航天员,实现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您永不言弃、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常怀一颗“恒心”、蓄积一份“定力”,发扬斗争精神、苦练斗争本领,“沉下心”修炼内功,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大风大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欢迎回家,王亚平,向您学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敢为力量”。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从看见“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从那一刻起,“航天梦“在您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女性的身体机能与男性天生有差距,意味着您付出了令我们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您放弃,您始终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如今,您已两度进入太空,成为我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耀眼明星。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矛盾,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克服遇事畏首畏尾的心态,敢思敢想、敢作敢为,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用真的作为、实的作风攻克难关、化解难题,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欢迎回家,叶光富,向您学习“人间万事出艰辛”的“坚守力量”。
“小时候您的梦想是开飞机,如今您去到了宇宙中,探索太空,梦想可以说超额完成。”小时候的您,自小丧父,全靠农户出身的母亲一力拉扯长大,年纪小小的您会到田地拔草,会挖野菜,替母亲收拾农田,补贴家用,直到暮色将至,您才会归家完成功课。长大后的您,因为工作调动,十年间陆续更换岗位,每次更换,每到一个新单位,都意味着您都得“重新开始”“从零突破”,可您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硬是凭着对蓝天、对飞行真挚地热爱,闯过了“白手起家”的“关卡”。您百折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我们身处何岗位都要继续发扬“我是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当好“活扳手”、拧紧“责任轴”,在所坚守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不忘初心、无畏艰险,不负组织所托,不负人民所盼,永远铭记担当为国。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五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开展思政大课学习教育,就是要在回眸百年奋斗征程中重温初心、践行初心、坚定初心,用如磐初心激发前行伟力,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今天的思政大课由3位老师讲解,很专业也很细致,温百年历史,忆百年发展,见证中国力量,见证中国奇迹。
学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形式新颖,意义深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老师的讲解,回顾历史,既尊敬又崇高。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六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这次的疫情不仅是国家的大考,也是青年的大考。这次考验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客观规律。将人民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抗“疫”攻坚战是人民的战争,必须始终依靠人民。
在战疫之中的当代青年也在不断地成长,中华儿女同舟共济,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典型。90后和00后在这场攻坚战中成为了骨干力量,这体现了我们当代青年的时代担当。我们大学生更要以德为基,有家国情怀,要有忧患意识。正确地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的关系。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肩负起年轻人的责任,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国家会渡过难关的!通过这次讲座,我看到了白衣天使们的伟大,在我们都在家里不出门时,是他们毅然前行,冲到抗击疫情的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进行救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次战疫,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有很多普通的人用他们普通的行动去诠释着自己在特殊时刻的担当,他们用岗位上的坚守,用一次次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成为疫情防控中巨大的动力,点滴之力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同上一堂战疫课观后感。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面对这一严峻考验,始终有无数坚韧不拔的人坚守岗位第一线,用自己的力量救人;始终有无数有信仰的人贡献自己的热情,帮助武汉的居民在网上寻求帮助,自发的驳斥谣言;也始终有有一些好心人聚集一点点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为灾民捐款捐物,甚至有独居老人捐出万数收入的例子数不胜数,令人泪目。
这次疫情防卫战是一场对全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无数崇高的医护工作人员、无数的共产党员、无数的志愿者远离家人朋友,毅然决然不顾生死,于疫情面前奋力前行,激战前线。在短短的十天里,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的拔地而起,让中国速度惊艳了世界。医疗物资紧缺,全国超3000家企业跨界转产防疫物资,1天内转产医用防护服和口罩原材料,中煤集团蒙大化工公司日产1030吨;19天“新建一家企业”,北京一服装企业日产隔离服破万......从无到有建起生产线、分秒必争提升日产,我们相信,中国速度一定能跑赢疫情!
这次疫情,让人们看到了中华自有的团结意识。但仍应该看到,公共卫生意识的普及还在路上,对于诸多冗杂消息的判断力仍需提高,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一刻也不能松懈。感谢国家能在这个时期展开这门思政大课,让我们能从这次疫情中不断学习和反思,针砭总结,扬团结奉献之风。最后相信乌云蔽日终有时,春暖花开会有期,致敬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历了巨大变革和发展。这个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人们通过思想教育认识到了国家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政府、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性、和谐社会的方式以及共享发展的目标。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究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
第二段:国家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政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强大而有力的政府体系。这个政府体系在保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并且为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强大而有力的政府是非常重要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效能,为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三段: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自尊心是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的事情。中国是一个民族的国家,在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追求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性。通过苦难和努力,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许多可以引以为豪的战略成就。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民终于通过一个民族独立的方式将中国带回到了世界舞台上。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尊自信,并努力让世界更多了解我们的文化。
第四段:和谐社会的方式。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在短短的70年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化概念,这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企图在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为人们开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因此,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将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项长远任务,并致力于把它贯彻到实践中。
第五段:共享发展的目标。
共享发展是新中国的另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得以形成和推行。在过去的70年中,新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是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共享发展的目标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广泛而深入地实现共赢,互相依赖的合作方式,将会使全球化与中间层次之间日益紧密。因此,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共享发展的目标将一直指导和支持我们的前进。
结论: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前进了很大的一步。从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到成为当今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历史痛苦和努力,但是胜利属于我们的人民和这个国家。这一切的背后是思想教育的力量,是让人们明白为何要坚持梦想、坚持向前、坚持改变,这正是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最为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八
“红船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共产党在这条小船上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红船精神”一直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勇于拼搏,用实干和担当谱写忠诚为民的宗旨情怀,也正是有了如“红船精神”一样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的党才能永葆活力,一直伫立于时代的潮头,引领着中华民族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迈入世界强国之列。
我们学习“红船精神”就是要把“红船精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注重把精神追求转化成工作要求,成为践行“红船精神”推进工作的生动实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抱怨工作负担太重,通过此次浙江嘉兴南湖和上海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的参观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抱怨工作负担太重是不应该的,想一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些英雄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抛头颅洒热血高尚情操和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真的感到羞愧和汗颜了。
此次浙江嘉兴和上海之行,不仅使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中国共产党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更使大家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和发扬红船精神的信心。此行的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船精神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应有政治本色,率先垂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九
说起中国人的飞天梦,大概从神话传说开始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在600年前的中国,一个叫万户的火器师在椅子上绑了47个自制火箭,手持两个大风筝,想以此一飞而起。众人劝他不要逆天而为,他说:“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我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
如大家所料,万户失败了,但飞天的梦从来没有失败过。66年前,一个国家重拾往日伟大,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做好了一艘足够飞得很高的运载火箭,又以惊人的速度做好了一颗卫星送了上去。迄今为止,那颗叫“东方红一号”的卫星现在还在轨道上转啊转,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们才真正开始了美丽的“神话”。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嫦娥携宠物玉兔奔月,栖息广寒宫,这写的不就是登月探测器“嫦娥”携月球车“玉兔”着陆月球的场面吗?不仅如此,月球车“玉兔”的着陆地点被命名为“广寒宫”,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了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星也被命名为“鹊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原来在遥遥的银河里,真的有“鹊桥”,连接着“天上和人间”。古人问“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我们就用“嫦娥”“玉兔”“鹊桥”来解答,让人类未曾踏过的月球背后烙上中国航天的足迹。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对天地万物发起的“灵魂拷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样的求知渴望,正对应着两千多年后的我国走出地球、探索遥远行星世界的坚定决心。2020年4月24日,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正式命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为“天问一号”,中国行星探测任务为“天问系列”。古人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我们就用“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来解答,火神“祝融”点燃了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不断探索和超越。
“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我们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北斗七星是古人夜观天象之后对于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的命名,古代中国人用此来辨别方向。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将我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饱含近代以来中国历经劫难的清醒、走向复兴的企盼。古人问“北斗参天,天地通连”,我们就用26载后3代、55颗卫星建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解答,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精准授时定位。
除此之外,我们的量子实验卫星叫“墨子”,我们的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我们的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我们的火星探测卫星叫“萤火”……等等。这是来自中国航天人的罗曼蒂克,这群“可爱”的航天人隔了漫漫岁月而来,有着“手可摘星”的豪情,做了这些最浪漫的事。当“飞天神话”不再都是传说,当“中国航天精神”成为文化自信,我们会发现,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终身,正是这些航天人做过最浪漫的事。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由“神箭”长征2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的发射,向世界宣示这中国载人航天迈入新的篇章。载人航天工程建设29年来,中国航天人用长征、神舟、天舟、天宫等一系列浪漫名词,搭起了沟通天与地的“天梯”,让“天神”们入住“天宫”。这一切辉煌与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默默在背后耕耘的航天人们。今天,感谢他们!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英雄,“你”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新时代党员干部想用最真挚的情感向“你”告白、向“你”致敬。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爱“特别能吃苦”的“你”。荒凉的戈壁滩见证了“你”艰苦的工作环境,常人难以忍受的“魔鬼训练”练就了“你”高超的技能,特别能吃苦是“你”身上最耀眼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当代党员干部要把吃苦作为一种品格的历练,既要吃得了政治理论、形势政策、知识技能“学习”的苦,也要吃得下严格约束自我、规范一言一行“自律”的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党员干部要树立宁可自己多吃点“苦头”、也要让群众多尝点“甜头”的工作理念,摒弃“隔窗观景”“闭门造车”式的飘浮作风,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吃苦中成长成才,在吃苦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大放异彩。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特别能战斗”的“你”。载人航天工作是一项“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你”完美返航的背后,承载了千万人的不畏艰险、勇敢战斗,“你”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驰骋于宇宙之中,特别能战斗是“你”身上最闪亮的标签。“重任仍在肩上,壮士不可卸甲”,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你”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始终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斗争本领,领悟斗争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危险挡在人民面前,面对挑战冲在人民前面。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不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勇当为人民利益冲锋陷阵的“斗士”。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爱“特别能攻关”的“你”。在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面对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你”日夜兼程进行飞行演练,特别能攻关是“你”身上最难得的品质。在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弘扬敢于拼搏、自力更生的攻关精神,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敢于提出新方法,敢于开辟新领域,知难不言难,迎难不惧难,持续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直面问题挑战,推动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党员干部要永葆攻关激情,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勇站排头、敢打头阵,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特别能奉献”的“你”。“你”选择了载人航天这份充满风险的事业,就做好了随时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一切的准备,特别能奉献是“你”身上最动人的情怀。是一滴水,就要滋润土地;是一束光,就要照亮黑暗;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就要坚守住岗位,“奉献”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代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将自己的热血燃烧给人民。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在为民服务中“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把每一项民生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做一名特别能奉献的“人民公仆”。
英雄淡泊名与利,惟愿飞天梦圆时。“你”用伟大的精神标注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高度,再多的爱意与赞美都无法表达对“你”的仰慕与崇敬,广大党员干部将以“你”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再续新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一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在圆满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后顺利返航,举国欢腾。回眸61年中国航天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探月奔火”,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因为广大航天工作者始终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航天精神。新的伟大事业,年轻干部要学会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把这份航天精神化为勇闯“星辰大海”的前行动力。
从“特别能吃苦”的航天精神中汲取信仰之力,做到对党为民绝对忠诚。20世纪60年代,广大干部、科学家用实际行动诠释“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铮铮誓言,硬是在戈壁荒漠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工程。这其中不仅饱含着广大航天工作者对于国家的热爱,更展现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这个道理也正适用于当下的年轻干部:要想服务好人民、建设好国家,首先就要补足精神上的“钙”,这个“钙”就是树立好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心,要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求、个人利益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我们能干事、能吃苦的大前提,只有树好为国为民的信仰旗帜,我们才能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从“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中汲取实践之力,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为解开原子弹之迷,邓稼先带领同志们夜以继日地赶工计算,在得出的结果和苏联提供的“假数据”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我们选择相信实际,并最终成功造出原子弹。是的,61年航天史在述说,“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秘密。未来的探索路上,广大年轻干部也要继续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一方面是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要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这是解决和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要持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既要在生活中多学、多看、多听,也要在工作中多运用、多实践、多结合,只有当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理论才有价值、实践才有意义。
从“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中汲取斗争之力,做到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从“神五”首次载人航天,到“神七”首次太空行走,再“神十二”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神舟系列飞船在16年间对三个“首次”的跨越,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强大斗争意志和斗争本领。当前,年轻干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也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态势。既矢志不渝地坚定正确的斗争方向,始终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时刻同党站在一起;也坚持不懈磨砺顽强的斗争意志,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更能马不停蹄增长过硬斗争本领,敢于在实践挑战中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只有真刀真枪地同困难拼搏、同绝境争斗,我们才能在一个个风险挑战中取得更大胜利。
从“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中汲取无私之力,做到淡泊名利、勇于担当。杨利伟在面临发射失败就可能失去生命和发射成功就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抉择下,毅然选择为国家荣誉而战。是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就是中国航天人历来的特质,中国航天强大凝聚力也正源于此。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是到这种成功关头,广大年轻干部就越要厚植一份勇于担当、淡泊名利的无私观念,既要时刻牢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复兴重任扛在肩上;也要常净从仕之心、常思为官之责,不问自己努力奋斗得到过什么,而常问自己为党和人民付出过什么。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力军,我们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更遥远的未来。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二
观看了这次的四史课堂,我深有感悟,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三
本次大课作为“四史“思政大课的第一讲,选择了以“四史”中的党史为主题,由赵朝峰教授、卢勇教授、何畏教授依次担任主讲。首先,赵朝峰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讲述。在赵朝峰教授慷慨激昂地讲解后,同学们都表示对漫长,艰辛又辉煌的党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接着出现在镜头前的是卢勇教授。卢勇教细致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故事,同学们在感受到听课的畅快淋漓的同时受益匪浅。最后上台讲述的何畏教授借用了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人要有一点精神“,开启并分享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这一专题的内容。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对党史知识的储备,提高了同学们的爱党爱国意识,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还为学校“四史”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出了一定贡献。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四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英雄,“你”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新时代党员干部想用最真挚的情感向“你”告白、向“你”致敬。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爱“特别能吃苦”的“你”。荒凉的戈壁滩见证了“你”艰苦的工作环境,常人难以忍受的“魔鬼训练”练就了“你”高超的技能,特别能吃苦是“你”身上最耀眼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当代党员干部要把吃苦作为一种品格的历练,既要吃得了政治理论、形势政策、知识技能“学习”的苦,也要吃得下严格约束自我、规范一言一行“自律”的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党员干部要树立宁可自己多吃点“苦头”、也要让群众多尝点“甜头”的工作理念,摒弃“隔窗观景”“闭门造车”式的飘浮作风,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吃苦中成长成才,在吃苦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大放异彩。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爱“特别能战斗”的“你”。载人航天工作是一项“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你”完美返航的背后,承载了千万人的不畏艰险、勇敢战斗,“你”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驰骋于宇宙之中,特别能战斗是“你”身上最闪亮的标签。“重任仍在肩上,壮士不可卸甲”,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你”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始终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斗争本领,领悟斗争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危险挡在人民面前,面对挑战冲在人民前面。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不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勇当为人民利益冲锋陷阵的“斗士”。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爱“特别能攻关”的“你”。在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面对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你”日夜兼程进行飞行演练,特别能攻关是“你”身上最难得的品质。在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弘扬敢于拼搏、自力更生的攻关精神,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敢于提出新方法,敢于开辟新领域,知难不言难,迎难不惧难,持续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直面问题挑战,推动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党员干部要永葆攻关激情,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勇站排头、敢打头阵,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特别能奉献”的“你”。“你”选择了载人航天这份充满风险的事业,就做好了随时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一切的准备,特别能奉献是“你”身上最动人的情怀。是一滴水,就要滋润土地;是一束光,就要照亮黑暗;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就要坚守住岗位,“奉献”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代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将自己的热血燃烧给人民。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在为民服务中“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把每一项民生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做一名特别能奉献的“人民公仆”。
英雄淡泊名与利,惟愿飞天梦圆时。“你”用伟大的精神标注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高度,再多的爱意与赞美都无法表达对“你”的仰慕与崇敬,广大党员干部将以“你”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再续新篇章。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五
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党引领着广大的人民群众*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上,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建成了我们第一条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京九铁路,在城乡结合处拉响了充满企盼与追求的汽笛;我们完成了三峡工程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我们雪洗了百年耻辱,迎来了香港、澳门门的回归;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领奖台上飘起的五星红旗,给雄鸡形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硕果累累,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将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又一个杰出人物,为人类社会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六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革命曲,现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正处于自己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光辉奋斗历史不断激励自己,抓紧自己在思想品德、学识修养、能力才干等方面的储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不久的将来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是思政大课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7篇)篇十七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记载着社会发展轨迹,凝聚了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注重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四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把握这一历史逻辑,我们才能深刻认识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理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只有修好“四史”这门必修课,实现“三个汲取”,共产党人才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