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用来指导和安排特定活动的详细计划和措施,它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这里有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示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灵感。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设计了本次活动。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故事《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 请家长给孩子带粽子、鸭蛋、香囊等。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们吃过粽子吗?”“咱们一起来分享吧。”
让孩子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5、五彩线分享活动。
端午节给孩子们戴五彩线和香囊,感受节日气氛。
一起观看端午节的来由的故事。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二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吃粽子,吃咸蛋、吃“五黄”,戴五色线,佩戴香囊,赛龙舟等。为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单薄的现代儿童重新认识、接受、喜爱过传统节日,并希望从小为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奠基,扎下传统文化的根。我们小班年级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各班开展了实践动手操作活动《打扮蛋宝宝》。
1、初步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吃学习用“滚贴”的方式,大胆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参与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整理物品,注意个人整洁。
1、空蛋壳、记号笔、油画棒、即使贴、剪刀
2、装饰好的三个彩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二)欣赏彩蛋,了解装饰彩蛋的方法。
1、出示三个彩蛋,幼儿欣赏
提问:你喜欢这些彩蛋吗?它们分别是怎么打扮的?
2、尝试用“滚贴”的方式装饰蛋
a:交代要求:
(1)第一步,在蛋宝宝的身上滚上胶水,要求每个地方都要沾上胶水,但不能太多。
(2)让蛋宝宝躺在装满彩色纸头的盘子里,翻个身,滚一滚跳个舞,让彩纸均匀地贴在蛋宝宝的身上。
b: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彩蛋展览,相互评价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三
课件、视频儿歌《过端午》、三角形、圆形、爱心形、长方形的布袋、香料、贴纸、装饰的图案若干、盆子每组一个、蜡笔、桌布。
幼:吃粽子。(是呀,要吃香香的粽子。)。
幼:赛龙舟。(你在哪里看到赛龙舟的啊?电视里,赛龙舟啊可热闹了!)。
幼:挂香包。(小朋友们挂上香包真漂亮。)。
幼:插艾草。(是啊,门上还要插上香香的艾草呢,可以把蚊子和小虫子赶走。)。
儿歌小结:端午节真热闹,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挂香包,小朋友们乐淘淘。
(评析:通过观看小动画《五月五》帮助幼儿回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并以儿歌的形式加以总结。)。
2、刚才你们说到了要吃粽子,那你吃过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呢?幼:我吃过像三角形一样的粽子。(哦,你吃过三角粽。)。
幼:我吃过方方的粽子。(哦,你吃过方方的枕头粽。)。
3、那这些粽子都是什么馅的呢?(点击出现相应的粽子。)。
幼:肉粽、豆沙粽、花生粽、枣子粽、蛋黄粽。追问:好吃吗?豆沙粽的味道怎么样?甜甜的。花生粽吃起来怎么样?香香的。
小结:原来粽子的种类多样,口味丰富啊!
(评析:吃粽子更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通过说一说粽子的外形和种类,加深幼儿对粽子的认识。)。
1、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挂什么?(对还要挂香包呢)!看,陈老师这儿有许多香包,怎么样?(好漂亮啊)数数有几个?看看都是什么样的?(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看上去有点像爱心一样的、看上去有点像三角形)有些什么颜色?一起来说说。香包上有些什么?哦,有小贴纸还有漂亮的图案,下面这个是什么?(这叫流苏,也是用来装饰香包的。)。
2、谁来闻闻,香包怎么样?(香香的)香香的,它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啊?(它里面有香香的香料)香香的香包挂在身上有什么用?(能让我们更漂亮,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3、小结:是呀,香包香香的很漂亮,能赶走一些蚊子和小虫,让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健健康康的。
4、知道吗,这些香包都是老师做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做的?现在我就来做一个,如果成功了,要给我点掌声哦。看仔细啦!先来选个袋子,看看有些什么样子的袋子?我最喜欢圆圆的袋子,装上一些香香的香料,小手拉一拉,口袋收收紧,这样香料就不会出来了。怎么样让它更漂亮呢?(装饰一下)可以贴上小贴纸,夏天到了,我就选只小青蛙贴一贴,小青蛙喜欢蹲在哪里唱歌啊?(荷叶上)选一片荷叶,涂上什么颜色?(绿色)来来回回地涂,颜色要涂均匀,涂好了,撕下后面的双面胶,贴在香包上,撕下来的纸放在盆子里。记住哦,要先涂好颜色,再贴到香香的香包上。看看还少了什么?(流苏)对,还要贴上小流苏呢,这样会更美!你们看,上面有白白的双面胶,轻轻地撕下来,贴在香包的下面。漂亮吗?(挂在脖子里)我的本领大不大,那给我鼓鼓掌呀!(谢谢!)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评析:这个环节,又引出了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挂香包。利用视频展示台,讲解香包的制作方法,直观形象,语言生动、有趣,为幼儿的操作奠定了基础。)。
1、介绍材料:先来看看做香包需要些什么?袋子、香料、小贴纸、各种漂亮的图案、还有小流苏。
3、巡回指导,(欣赏激励的语气)我看到---的香料已经装好了,口袋收紧了;---已经把香包装饰好了;---小流苏都要贴好,没有完成的要加油哦。香包做好了,可以轻轻地挂在脖子里,去欣赏一下好朋友的香包,还可以欣赏一下电视机里的香包。
4、介绍香包:都做得差不多了,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做的香包?
你的香包是什么颜色的?看看你的口袋有没有收紧呀,你们觉得他的香包漂亮吗?
你的香包是什么样的?上贴了些什么?他的颜色涂得怎么样?
(评析: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了香包的制作方法,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亲手做的香包真漂亮,那我们一起来唱首《热闹的端午节》的歌吧。
五月初五端午节呀,奶奶为我包粽子呀,粽子尖尖甜又香呀,我们大家都爱吃呀!
五月初五端午节呀,我们一起做香包呀,香包圆圆又方方呀,一个香包一片心呀!
(评析:自编歌曲《端午节》,师幼共同表演,把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四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制作香包,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4、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园的端午节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制作端午节香包
儿童剧场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儿童剧场)。
2、物料准备:香包购买,粽子,厨房。
3、提前布置好活动场地,检查场地的安全
1、指挥幼儿在活动场合中有秩序、守纪律。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醒并注意幼儿的安全。
3、注意保持活动场所的卫生清洁。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五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六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由来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习俗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却没能够把屈原救上来,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幼儿品尝
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七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活动,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氛围。
2、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1、幼儿观看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赛龙舟活动的录像。
1、自由结伴交流赛龙舟的情景。
2、观看赛龙舟的`录像,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1)观看赛龙舟录像,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气氛。
(2)观看录像片段,讲述参加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情。
(3)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4)交流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3、拓展讲述,了解赛龙舟已由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变成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八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幼儿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幼儿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幼儿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师活动复备幼儿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幼儿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幼儿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幼儿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幼儿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九
一、设计意图: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
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小结。
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欲欲而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活动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制作粽子后,幼儿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幼儿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幼儿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20xx-6-27。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游戏活动展示我园教玩具特色、体育游戏特色等,让家长们在与孩子游戏中感受到我园的专业优势。
2、向家长宣传我园的优势和特色(教育、卫生保健、伙食),引导家长领会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长以“收费”为标准选择幼儿园的观念。
3、为幼儿园9月开园营造声势。
4、记录参加活动的幼儿信息。
活动准备:
1、与物管协调,取得使用场地的许可。
2、准备宣传展牌两个(定做)。游戏介绍(定做)。长桌子4张,椅子4把(借)。5米*6米红地毯一块(借或购买)。音箱与话筒一套。音乐。幼儿信息登记册3本。宣传资料300张。照相机。
3、游戏牌300个。摇摇乐20个(借)。三人两足玩具5个(定做).糯米和粽叶及一次性手套(待定)。小礼物300个(每个1至2元)活动过程:
1、邀请现场家长为幼儿登记,并领取一个游戏牌。
2、主持人致欢迎辞。
3、热身活动:欢乐带动跳。
请现场幼儿站到红毯上,由一位老师带动幼儿欢乐舞蹈。
4、主持人介绍及宣传幼儿园。
5、展示游戏道具,介绍教玩具的特点和教育作用,说明游戏规则:现场3个游戏,小朋友可选择其中一种,凭游戏牌参加。每一轮游戏结束后,参加过的幼儿将游戏牌交还给现场老师。
6、游戏活动:
(1)摇摇乐。10个家庭一轮,每家庭两人参加,幼儿把摇摇乐系在腰上,家长和幼儿面对面手拉手,当口令响起时幼儿扭动身体,用最快的速度将瓶子里的大豆摇出来。每轮结束后优胜者贴一颗红星标记,活动结束后颁发奖品。
(2)划龙船比赛(三人两足)。一轮5组家庭,每组3个人参加,当口令响起时,每组用最快的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评选出优胜者。
(3)包粽子比赛(待定)。每轮10个家庭,当口令响时家长和幼儿。
7、颁奖活动。
给参加活动的幼儿分别颁发优胜奖及参与奖。致节日祝福。活动结束。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最后,幼儿相互赠送礼物,并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二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让孩子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节日,6月9日上午,邓襄镇第一中心幼儿园举行以“香飘万粽,端阳传情”为主题的活动,让小朋友体验制作粽子的快乐时光。
首先老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其次给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老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最后老师将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激发了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四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一、端午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源于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楚国亡了,屈原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端午的习俗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3)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4)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5)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学习儿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幼儿小班端午活动方案(优秀15篇)篇十五
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 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