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历史等方方面面的观察和思考,将感悟和思想转化为文字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摘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一
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白玉盘披着一层薄薄的纱衣,美得醉人。奶奶摇着大蒲扇,坐在太师椅上。我手托下巴,饶有兴趣地看着奶奶。
“奶奶,你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好不好?”星星频频点头,似乎也很认可我的提议。
奶奶微眯着双眼,大蒲扇一起一落有节奏地摆动着,也不知能否吹出风来。她清清嗓子,缓缓说道:“想听呀,那奶奶问问你,你赤手抓过鱼吗?”我摇摇头。“吃过算吗?”眨着大大的眼睛问道。
奶奶大笑起来,皱纹像菊花般舒展开来。星星也笑得花枝乱颤,仿佛快坠下来般。“小馋猫!奶奶以前啊,总是会去溪边捣衣。帮大人啊,分担家务。”星星眨着眼,赞许地看着奶奶。“溪里有好多好多肥胖的鱼,奶奶呀,就往手里抓一把碎米,洒下,鱼儿就会游过来,比你的课本还要大呢!我趁机卷起衣袖,悄悄靠近鱼儿。鱼儿多,但我只盯着一条特别大的抓。瞅准了,“刷”一下,手在电光火石间碰到了鱼——”奶奶故意拖着长音,让我干着急。星星也急得直跺脚,直勾勾地看着奶奶。“而这鱼,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它生性啊,机灵得很!这不,我刚触着它凉凉的背脊,它便‘哧溜’一下,往前蹬,就逃走了。”我眼中透出掩饰不住的失落,星星的光也黯淡下去,天地间都沉默了。奶奶摸了摸我的脑袋:“它吃了我的米,怎么能让它轻易跑了呢?奶奶生在江南水乡,自然熟识水性。我悄悄潜入水下,瞅准那条鱼,顺着鱼儿的方向猛地两手合去,终于抓住了那条又可爱又可恨的鱼儿。”我满意地点点头,嘴边的小酒窝更深了。
“那太奶奶有表扬你吗?”我问。“没有!”奶奶回答得很干脆。星星瞪圆了眼,射下的星光流露出了好奇。“因为……我把衣服丢了。”
“咯咯咯……”捂着肚子,一时间竟笑得停不下来了。漫天的繁星,也在为这个朴实的年代鼓掌。奶奶快乐的童年,竟然是在劳作中获得的。苦中作乐,乐上加乐。我想:我更爱奶奶了。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二
我不知道我小孩叫我奶奶应该怎样叫,因为在我爸爸还没出生的时候他就没有了奶奶,但是我的奶奶却总一声声称我小孩为“宝宝崽”。为了这个称呼,我常感动着也内疚着。
我是听着奶奶的故事的长大的,现在我又跟着我小孩重温昨天的故事。她说刚成立食堂的那几年,妇女一天七分工,每天四两米;男子汉一天十分工,每天五两米,那时工作量大,这一点点口粮如九牛一毛。我村有个叫梅莲的妇女,她三两下子就把饭吃完了,然后趁别人还在吃饭就急匆匆的跑到田埂上扯一大把青草,以便下一顿切烂放饭里掺和着吃。我说那青草可是猪食啊!“猪食!人都没得吃了,还猪食,有青草填饱肚子就是万幸了,没得吃的时候连糠都吃过,吃了后屙不出屎来。”
做活又不怕累死人。寒冬腊月的要人到池塘里去挑塘泥,说挑到田里做肥料。那时候男子汉都出去搞水利工程和炼钢了,一个村庄就留下那么两三个带队的男子汉,这些重活自然就落到了这些妇女们的身上;有时候地上的雨水还没干就又说要去地里烧草灰用来做肥料,没办法,只能从家里带些许干谷草点燃,上面压着些湿野草,烧得遍地冒烟,就算了事;秋收的时候,四五个人一天要收几亩田的水稻,完不成就要挨批斗,说你们偷懒,工作不积极。所以啊!每当领导下来检查的时候就把没完成的稻谷踩放泥里,踩得可够狠心的也够心痛的;挖红署也是一样,完不成了就牵着黄牛用犁犁了埋放地里。每个人都是在饿着肚子糟蹋粮食,奶奶说我们这地方还好,听说其他地方死尸遍野。
“哎!那时候吃了些不是人吃的苦头!”奶奶说得满腹感慨。“只有跑日本,呵呵,虽然天天都吓得魂不附体,但是天天吃好的。”奶奶不但没有表现出当时逃命的那种恐慌,反而说得兴致勃勃。
她说:那时候你家里杀一条猪,我们都吃你家的,四升米兑一斤肉,你家的吃完了,我家再杀一条,你们又来我家兑。有时候还在家里煮饭,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谣言,说日本鬼子来了,撒腿就跑,看到后面没有追兵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就嘻笑着骂两句又回家继续做饭了,背上的小孩从来没敢放下来过。有一伙鬼子抓了村民的一只鸡,然后到山上捡回来一些干树枝,煮吃了后全身发痒,皮肤呈红色,后来鬼子再也不去山上捡柴了,说山上的柴被村民们放了毒,他们就在村子里砸一些木房子来生火。
奶奶那零星而具真实性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箩筐,但她每次说时总漏不了这一段:
有一伙鬼子,突然来到我们乡,遇到一个放牛娃,就凶巴巴地问:“这是什么地方!”“三阁司”放牛娃吓得不敢撒谎。“那边是什么地方!”“三角塘”“那边呢!”“乐居田”。这一番简单的对话可把鬼子吓坏了,鬼子说:“不得了的干活,守卫森严,这里有‘三个师’,那边有‘三个团’,那边还驻扎着‘六个连’,这个方向去不得!大大的。”就这样我们乡避过了一劫,成为一段佳话。后来听说鬼子到了另一个乡,所到之处无不糟秧,老百姓吓得四处逃窜。
奶奶的这些故事我从小就被灌输着,她讲第一段我就能接下第二段来,可是现在听来又倍感新鲜。虽然没生在那个年代,没经历过那些苦楚,却总还能透过某个镜头看到先辈们留下的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原来那一点点、一滴滴都是五味生活。
或许是我们的成长而把奶奶挤到了生命的边缘,现在她再也不像跑日本那般能跑了,可能就连她最熟悉的三个师、三个团的历史也随着她老化的记忆而渐渐隐去。不知何时我能给她讲一段她似乎不曾知晓的六个连的故事。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三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多岁,是一个勤劳的农民!她个子不高,瘦瘦的,皮肤是黑黑的,可能是天天下地干活的原因!给人感觉朴实亲切!
我的暑假一半时间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时刻唠叨我,鸣鸣,往后坐!这样离近眼睛近视了!多喝水,不然嗓子发炎要打针吃药的!总之这个不能做,那个太危险。我其实知道奶奶都是为我好,我会好好学习,让您少点唠叨,多点夸奖!
奶奶常把我扔的纸拾起来存着!有一天我不解的问她:奶奶,您为什么老把我扔的废纸捡起来,她说:一会做饭你看看就知道了!中午奶奶做饭时,拿了一张废纸点燃放点干柴燃起来了!我开心的笑了,奶奶真是勤俭持家,我也要向奶奶学习!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位关爱我,勤俭的老人,我非常爱我的.奶奶,我长大一定会孝顺她!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四
从前有一只小猪非常爱听一位奶奶讲的故事。
有一天,那位奶奶在池塘边给小青蛙们讲着故事,小猪就不高兴了对奶奶说:“奶奶你可不可以只给我一个人讲故事,别给他们讲呀!”奶奶说:“要是给你一个人讲了,其他人就听不到,那他们也会生气的!你不就被他们认为是自私的人了。”
小猪说:“哦!奶奶我知道了呢!”
他俩的对话让小青蛙们听见了!这可就不好了,青蛙们说:“要是能让奶奶光给你一个人讲故事,那你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小猪听了尴尬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青蛙妈妈听了说:“那就好,之后不要这样了!”
奶奶说:“好啦,好啦,你们两个是朋友,不能这样互相吵架,会伤了感情的。”
“可是,奶奶,他……”
“好啦。我现在给你们讲故事吧!”
“我可以加入吗?”
“当然可以!”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王后,他们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叫白雪公主,她的脸蛋雪花一样洁白!但是她的母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皇后。这个新皇后对白雪公主十分讨厌,她经常对魔镜问: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魔镜回答说当然是皇后!但是过了几年白雪长大了,出落得十分美丽。一次新皇后又对魔镜说这世界上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时,魔镜回答……”
很快故事讲完了。天色也暗了下来。那位奶奶说:“啊,你们赶紧回家睡觉吧!”而青蛙们和小猪却缠着奶奶再讲一个,因为他们现在都不想回家!
奶奶说:“不回家怎么办呢?不回家你住在哪呢?你不回家你的爸爸妈妈是很着急的!”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五
“我从6岁起,生命就不再是自己的了,是别人的爱心和革命大家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句话是江奶奶说给我们听的。她感激好心人,感激共产党,她毅然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扬州大学医学院做研究,给她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江奶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着宽广、无私奉献精神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江奶奶的故事使我们感动,更使我们懂得了做人要有爱心。我们要做一个爱及他人、爱及社会的少先队员。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六
晚饭后,我坐在奶奶的身旁,缠着奶奶给我讲她读小学时候的故事,奶奶沉思了片刻,说起了她至今还记忆犹新的糖果故事。
“糖果就在同学们的身边,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去捡糖果吃?是你们都不喜欢吃糖吗?”听完故事后我疑惑地问奶奶。奶奶没有直接回答,深情地问我,“你说那是为什么?”这个真实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沉思,一时没法作出回答。我撒娇地恳求奶奶告诉我答案。
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那时,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建国初期,生活还比较困难,有些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但是,我们小学生人小志气大,人人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个个都是自尊、自强……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一个人的人格有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格。我们绝不做让外国人看不起,损害国家尊严的事情。
奶奶的一席话,让我很受教育。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世界的巨人。我们是龙的传人,祖辈们爱国敬业的精神,我们要继承、发扬、光大!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七
望着天上的星空,我仿佛读到了一篇美妙的故事。想着想着,便想起小时候伴我进入梦乡的故事奶奶的故事。
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我都会缠着奶奶,让她讲一个故事给我听。听着她所讲的故事,心里的思绪便变得沉静了起来,然后安然入睡。奶奶一讲起来,每到精彩之处,便忘情了,陶醉了。她的声音虽不如百灵鸟婉转动听,但却别有一种情味。奶奶讲的故事如迷宫,听了便会让我沉迷之中,不能自拔;故事的内容虽然平淡无奇,但却扣我心弦。每次她还兴致正浓时,我便早已入睡,那时她便会用久经沧桑的手为我盖好被子,然后又在一旁坐一会儿才不舍地离开。
奶奶的故事可以疗伤。有一次我输了一场特别重要的比赛,变得特别消沉,无法从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这下可把父母急坏了,他们左劝勉、右鼓励,不见一点效果,于是父母便将故事奶奶请了过来,奶奶对我的父母打包票,一定能让我变回活泼,阳光的人。她又用方言给我讲了一个失败与激励的故事,慢慢地我投入其中,被故事所感染,变得活跃起来了。
如今奶奶年迈了,父母带我到建民初中上学,离家远了,只有在周末或节假日才能回去看望她,而奶奶的故事却一刻没忘记。那是一个周末,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我对奶奶说:“要不我把你讲的故事记录下来,出本书怎么样?那样我还能赚很多钱呢!”奶奶一听乐了,笑着说:“小傻瓜,就你奶奶这三脚猫功夫还敢出书,你还是记录下来自己听吧。”
直到现在,我所记录的那本奶奶故事,时刻伴随在我身边,时不时翻着看一看,就仿佛是奶奶在我面前亲自给我讲一样。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八
每到秋天,我一看到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下来就想起了我的奶奶。
那是一个秋天,金黄色的叶子随风飘扬。我走在布满大树的小路上,忽然一条大黄狗向我冲来。那只大黄狗异常的凶猛,以十分快的速度朝我冲来。在这时候,我想跑,可是腿都吓软了,怎么还能跑得动呢,我吓得直哭。在我快要被狗咬到时,奶奶拿起石头朝狗扔去。狗跑了奶奶摸着我的头说:“别哭了,你一哭我就心疼。”我一看,那条大黄狗紧张地缩在一旁。看到这些,我一下子笑起来了。奶奶说:“以后你再遇到狗,就拿起石头扔向它,看它还敢不敢招惹你。”我点点头。
还有一次我去乡下玩,在那里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在我们路过一个池塘时,看到了一群鹅。有个人说:“小声点,咱们轻轻的走过去。”可是,不知道是哪个调皮蛋,朝河面上丢了一个石头,河里那群鹅顿时发现了我们,大摇大摆地朝我们走来。,其他人都跌跌撞撞跑走,我吓得腿都软了,更跑不快,我叫着:“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在我叫时,有一只老公鹅追上了我,咬掉了我的书包,咬住了我的衣领。我的奶奶看到了,她飞快地冲出来,一把拉住鹅的脖子转了几圈,那只鹅转的晕头转向,然后使劲扔进池塘里。一时间,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起来。奶奶拍了拍我的身上的灰尘,说:“鹅有什么好怕的?如果它只有这点能耐,你还怕吗?”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奶奶总是和爷爷吵架,吵架时活生生的像一只十分凶猛的“母老虎。”不过,奶奶对我特别好,我爱我的奶奶。
“在任何时候遇到困难都不要放弃。一次跌倒算不了什么,只要努力,以后会成功的。”奶奶说的话经常回荡在我耳边。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九
奶奶小时候,家里的番薯不是烧烤吃的,而是把番薯一大块一大块的放进一口大锅,再加一瓢水,直接炖了,一点儿也不好吃。可不吃就只能饿肚子,可不像我们——挑食。有一回,奶奶实在不想吃,就偷偷地跑出去。天都已经黑了,奶奶还不敢回去,渐渐睡着了。过了好久,突然有人拍了奶奶一下,奶奶一转头,发现她的母亲正微笑着看她,手里还端着半小碗饭说:“娟,我知道你不喜欢吃番薯,给,还好我中午少吃了点,不然你又要饿肚子了。”奶奶接过饭,眼睛是湿润的。
还记得有一次奶奶说……。
那天中午,奶奶正在学校里上课。上到一半,一位叔叔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说:“逸娟,不好了!你妈在山上放牛中风了!”奶奶心中一震,立马冲了出去。以后几天,奶奶白天代替母亲上山放牛,晚上又把晚饭烧好带去医院,一晚上差不多只睡一个小时。半夜好几次被叫醒,早上五点就又得起来做饭了。奶奶的母亲一病就是两三个月,奶奶也掉了两三个月的课。有一天,正当奶奶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时,母亲叫住了她,支支吾吾地说:“娟,你都掉了两三个月的课了,要不,你在家放牛,我们家实在供不起你上学了!”说着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奶奶很想哭出来,因为她想上学,想学知识,可是奶奶明白母亲的苦衷,她放下书包,硬挤出一个微笑,说:“好,妈,我挺喜欢放牛的。”以后,奶奶每天看着别人兴高采烈的结伴上学,自己却只能拿着牛鞭上山放牛,远远地离开了校园。
这是上一代人的恩恩爱爱。
当我问奶奶,她怎么这么孝顺时,她笑而不答。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养育之恩大于天。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
那时的我头发很短,穿著一身运动服,喜欢在暮色中打羽毛球,白色的羽毛飞呀,顺著风飘落到地上。
风就倚著那棵樱花树,残阳如血,朝霞如火,他一直静静的看著我,吹著口琴,可我却一点都不知道。
直到后来出现了涵烟,她总拿我和风开玩笑,我越来越不懂涵烟了。
“向左……右……左”,“请你对涵烟好一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说,
后来,风走了,背著沉重的包囊,走向长长的街,人们“涵烟对他那么好,他还走。”那天涵烟哭了。
第二天,涵烟也走了。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一
曾经听爷爷说起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记得最深的是爷爷他们小时候没有饭吃,经常吃番薯、土豆,爷爷说那时候能够吃上米饭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爷爷还说,他们那时候都很爱惜粮食,碗中的每一粒米饭都会吃得很干净。每次听爷爷说起,我心中总是感觉很奇怪――怎么会没有饭吃呢?我们现在吃的东西可多了,饼干、棒冰、鸡腿、汉堡包、可乐等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我在是《朱子家训》中看到的一句话,起初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是要我们不要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一碗粥、一粒米,都应该常常想到它们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看到一段短短的丝线,我们也应该想到它们的获得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力气。
对我们而言,吃饭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没饭吃、吃不饱饭的事已成了遥远的故事,那是爷爷和父亲的故事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随之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也增加了:宾馆、饭店里,许多高档饭菜被倒进下水道;垃圾桶、废品袋中,躺着整个的面包、整盒的饼干……学校食堂地面或桌面上的白米饭是谁的“杰作”,吃了几口的馒头又是谁扔的?也许有同学会想,这些饭菜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我想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与他人何干?我们先扪心自问,父母赚钱容易吗?我们倒掉的是父母的心血和爱啊!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现在地球上还有许多人仍处于饥饿之中,我们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居安思危,爱惜粮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二
说起我的奶奶,唉!那叫一个烦啊!我天天都要受她说,我都要被压垮了。
记得一天早晨,我正在美梦中,突然我的梦被奶奶叫醒了,她说:“王棹起床了,快,快。”我不情愿地爬了起来,穿完衣服,我去漱牙洗脸,又是一阵“大暴雨”,奶奶说:“才起来,快点,迟到了!”雨过天晴,奶奶终于安静了,洗完脸,吃完早饭,我正上学,奶奶又发起了唠叨功说:“别穿这只鞋,穿那只白色的鞋子,”我想:天,谁来就me!我穿好了鞋,赶紧逃离了现场。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在想:奶奶能少说两句就好了,我天天也就不要受罪了。
中午我回到了家,一开门就听见奶奶说:“中午有没有作业,快点做,做完了吃中午饭。”我说:“奶奶,你能不能少说两句话啊,我已经长大了。”奶奶默默无语。我回房做作业了,奶奶老毛病又犯了,只听见奶奶说:“先吃饭,吃完再做。”我听了,来到客厅,吃饭了,奶奶说:“我去打麻将了。”我说:“你有没有吃。”她说:“吃了。”奶奶走后我说:“噢,唠叨大王去打麻将了,我可以放松了。”说完又慢吞吞地吃起了饭。
评语:既是写“唠叨王”,自然得多多关注人物的语言——这点做得不错。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三
我的奶奶是浙江人,她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虽然没文化,但是却有着传统的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实。
她中等个儿,略显清瘦。在她那花白的头发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天农作生活使她的手变得粗壮而有力。
奶奶家座落在一座山脚下,那儿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我每年都会抽空回去看爷爷奶奶,奶奶把我当成小公主似的`宠着,我想要什么,她就会把东西送到我面前。记得有一次,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奶奶买了许多罐头饮料给我喝,我每次喝完就随手一扔,而奶奶每次默默地把我扔了的罐头又捡了起来。有一次,我看见院子里有一个大袋子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哎呀!”我大吃一惊,“这······这些不是我扔掉的饮料瓶嘛!奶奶怎们全捡起来了?”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理去问奶奶:“奶奶,你怎么把饮料瓶全捡起来了呢?”奶奶微微一笑:“你可别小看这些罐头,,虽然他们每个只值一毛钱,但是一个一个积累起来,不就多了嘛!”“嗯,是啊!”我好想明白了什么。于是以后,我把喝完饮料瓶都存了起来,已经养成了习惯这是奶奶给我的宝贵财富。
这就是我奶奶,一个朴实的农村老人。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四
1966年的夏天是个沉闷燥热的季节,天上不挂一丝云彩,也没有风,只有不知疲倦的知了躲在纹丝不动的梧桐树叶下,没心没肺地叫个不停,让人心烦。在社会政治风潮的冲击下,人心浮躁好动。
六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重要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斗争的矛头直指“走资派”和地富反坏右资,随即声势浩大的“抄家”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始了。
一个寻常的午后,我奶奶正在家里逗着三儿玩。
一抬头,瞥见一个人影悄没声息地立在门口,
“你找谁?”我奶奶警惕地问道,
“你是仲安家的吧?”来人的遮阳帽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
“你是?”
“我是曹家渡二哥啊,”来者哈着腰摘下头上的遮阳帽,露出了光溜溜的肥胖脑袋。
“原来是二爷,进来吧。”
寒暄了两句,“二爷”问道,大侄子现在好吗?听说在厂里还当上了干部,自小我就看出他有出息。
还行吧,我奶奶不冷不热回答一句。
可惜我兄弟走得早,没福享受,快三十年了。
“二爷”说完这句话,从裤兜里掏出手帕使劲在眼边檫了檫,眼眶有些发红。
提起这些往事,我奶奶胸口发堵,想站起来,头有些晕,力不从心又坐了下去。三儿弄不明白,刚才奶奶还好端端的和自己玩耍,和这个“二爷”没说上几句话,就像病了似的。
他哪里知道这几句话触动了我奶奶隐藏在心底几十年的“痛处”:记起了刚到上海时,想投奔那时的“二哥””,现在坐在面前的“二爷”,被他拒之门外;日子过不下去,想把女儿送他收养,只要给口饭吃,也被他一口回绝。他那时可是春风得意,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眼里哪有我们这些“穷亲戚”!现在竟然找上门来了,黄鼠狼给鸡拜年,准没安好心。
“二爷,今天你来不会和我说这些的吧,肯定有事,就照直说吧。”我奶奶不想和他绕圈子。
“也没什么大事,几十年没走动了,就是看望你。另外我有些东西不方便放在家里,想暂时放你这儿。”“二爷”打开随身携带的破旧人造革包,从里面掏出一只牛皮纸袋,又从牛皮纸袋里倒出一堆金光灿灿的金饰品,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链、金项链,还有几根“小黄鱼”,铺满了一桌。
三儿从未见过那么多的金子,伸手去摸,被我奶奶止住了。
“说句实话,为什么要放我这儿?”
“现在社会上不是盛行抄家吗,我们单位的造反派前几天已经抄了一家,抄走了不少东西。有人透露给我,就这两天要来,这些东西我也没地方藏,想来想去就你这里安全,现在的工人阶级最吃香,大侄子又是党员。”
“二爷”边说边用手帕擦拭额头冒出的汗珠,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我奶奶。
亏你还知道你大侄子是干部,是党员,你这不是在坑他吗!他帮你隐藏,他就成了“帮凶”!再说我们家也不是“保险箱”,哪天造反派顺藤摸瓜找到这儿,我们跟你一起完蛋!你这辈子就只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想过。
我奶奶言辞激烈,临了还不忘“冲”上一句。
说完,我奶奶长吁了一口气,随即站起身来,推着“二爷”,“走吧,哪儿来还回哪儿去。”
“二爷”看彻底没戏了,只得草草把东西装进去,抓起遮阳帽,灰溜溜地夹着包跑了。
上海的冬天阴冷阴冷的,即使是有太阳的日子,潮湿的寒气还是穿过棉装,要渗透到你骨子里。
但是人们高昂的革命热情并未受气温的影响而下降,上海首开了夺权斗争,各级领导班子的“走资派”纷纷被打落。
周一,是我爸的休息日,上午忙乎了半天,弄了几个菜。午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说说话。我奶奶问起我爸厂里的情况,我爸说,很乱,厂里的几个领导都靠边了,只有一位因其根子正,解放前曾经是上海的地下党员,目前还在位子上,不过也只是时间迟早了,因为有人正在编造她的“叛变”情节,这个人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奶奶插上一句,好人遭罪呀,咱能帮就尽量帮人家。
说话之间,有人敲门了,正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来人正是谈话中提到的那位领导。她用一块大方巾把自己连头带脸裹得紧紧的,仅露出一双眼睛。我爸和她交流了一下眼神,就领着她进了里屋。出来的时候,我爸跟我奶奶说,她听到了消息,明天一早,造反队就要对她采取“措施”,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往北京,找她原来的地下党领导,请他出面作证,现在还有十来个小时的时间。
我奶奶当即说,宜早不宜迟,这位领导你有什么要办的事尽管吩咐,你是好人,我们信得过你。
来人摸出一张银行卡和一枚私章交给我奶奶,我恐怕被人跟踪了,请老人家安排可靠的人到银行里取一些钱,然后再买一张下午去北京的特快车票。我奶奶接过东西,安慰她,放心,你就在我家呆着,哪儿也不要去。
随即又唤来大孙女,我大妹那时刚满15岁,也不知哪里的勇气,接过东西就出门了。
傍晚时分,开始下雪了,事情也都办好了。临走的时候,她紧紧抓住我奶奶的手,老人家,谢谢您。
别说谢,谁没个三灾六难的,快走,早点到北京把事情办好是正事。
雪越飘越大了,雪地里留下了一串迤逦前行的脚印。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五
我的奶奶有一张长脸,一双有神的眼睛眯在额头的皱纹下,总让人觉得很精明的样子;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奶奶很胖,比较矮,看起来憨厚可爱,却又有一种威严的气派。
奶奶可是“一家霸主”呢。虽然成员只有两个,——爷爷和哥哥,却也是一方之主,两个成员都听她指挥。奶奶让爷爷买菜爷爷就得买菜,让哥哥干活哥哥就得干活,把“属下”管得服服帖帖。嘿!奶奶这领导风范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奶奶年轻时候在单位里可是叱咤风云的巾帼英豪,统帅一堆须眉男子呢!
奶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嘴较大,就这个特点来说,它有两个存在的理由:1.奶奶在单位里呼风唤雨练就了大嘴;2.奶奶比较唠叨,可能是奶奶退休后没事做,就把我们当成了她的下属,唠叨来唠叨去练就了一张大嘴。
对了,还有一个理由,奶奶爱唱歌练就了大嘴。
奶奶十分喜欢唱歌。走路唱,做饭唱,洗衣唱,(就不怕不留神把饭做糊了,洗衣服跑了水吗?)。走路唱,脚步声来伴奏;做饭唱,锅碗瓢盆当合奏;洗衣服唱时,水花就和她一起唱了。
奶奶尤其爱唱京剧,而且唱得很好听呢。高音上的去,低音下的来。这爱好大概是从她爱看的《星光大道》、《我是大明星》上学来的吧。一写到这儿,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奶奶唱的歌。虽然奶奶七十多岁了,歌声却清脆悦耳,好听极了。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平凡而又不同凡响的老人。不管她如何不凡,她都是我平凡的奶奶。
我讲习奶奶的故事的小(专业16篇)篇十六
岁。
1945。
块钱左右,连上小学的学费都缴不起。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凑够了学费,但奶奶早就过了上学的年龄了。
又过了几年,奶奶家的田地已经有三个学校那么大了,可奶奶的爸爸被当成地主被加以迫害,田地也被划分给其他穷苦的农民,奶奶又只能靠砍柴维持生计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奶奶终于到了出嫁的年龄。她嫁给了爷爷,生下了大姑姑、二姑姑、小姑姑和爸爸,可是因为贫穷,姑姑们连小学都没上完就出去经商了,只有我爸爸上了大学。姑姑们也想上学,奶奶坚决反对,说钱要比上学更重要,姑姑们气坏了。奶奶家最终搬到城里来居住了,奶奶还不停地催促爸爸和姑姑们快结婚,生小孩下来教他们做生意,将来发大财。
但我们一生下来,奶奶就改变了主意,认为学习重要,看到什么好学校想都不想就交了学费,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都很爱奶奶。
20xx。
年
10。
月,奶奶患上中风,两个月后在医院逝世,享年。
75。
岁。去世时,我和弟弟抱着奶奶的遗照,哭得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