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本组教材最后一篇讲述名人故事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用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来,要在当天教朋友叠花篮,虽然父亲和目前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了,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决留在家里的。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名人小故事之宋庆龄。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导入出示。
2、板书课题。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感知课文。
1、读读课文的自学提示。
2、交流预习情况: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对于宋庆龄,你都了解了什么?
阅读资料袋。
教师补充:
宋庆龄:(189—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3、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来说。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准备去一位伯伯家,小庆龄忽然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因此,她留在了家里。)。
三、学习课文。
1、一家人准备去伯伯家,小庆龄的心情是怎样?
(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交流: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你从哪些词语中找到小庆龄特别高兴的原因?(早就、盼着)结合你的理解,说一说。
指导朗读。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能送个词语给它吗?
朗读。
2、这么漂亮的鸽子,伯伯还说准备送它一只呢!这可是幼小的宋庆龄盼望已久的事啦!她能如愿吗?为什么?默读课文2—10段,找找答案吧!
3、交流反馈:她的小小愿望没能实现,因为她答应小珍要教她叠花篮,所以她决定不去伯伯家,而是留下来。
4、让我们再次走进小庆龄和她父母的对话,感受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2—9段。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给奇怪换个词,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面对早就盼着去伯伯家,此时却停住了脚步的庆龄,爸爸怎么能不好奇呢?朗读。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想象说话:当父亲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那一刻,小庆龄当时心情会怎样,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想象来朗读: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小庆龄会怎样说呢?(焦急……)。
·出示: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用心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你又看出了什么?
是啊,你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假如,你做不到,当初就不要答应别人。古代孟子就有这样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让我们都做像宋庆龄这样的诚实守信的孩子,牢记孟子的话,读——。
身边有些同学由于年幼不懂事,常常想不到这个小却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好好的读读,告知他们。
5、庆龄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的心,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这是怎样的笑呢?
为有这么诚实守信的女儿自豪的笑。
庆龄也甜甜地笑了,这又是怎样的笑呢?(为终于可以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而高兴,因能坚持让自己做个守信用的人而笑)。
四、小结。
略
作业设计:
讲讲身边诚实守信的人和事。
读读宋庆龄的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宋庆龄——伯伯。
小珍。
教后反思: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师生各自搜集、了解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生谈话。
2、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宋庆龄.
1、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宋庆龄。师补充。
三、初读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思考: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她为什么停住了脚?
(3)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4)她是怎么说的?
4、全班交流。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提出要求: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读,师生评议。
五、课堂拓展,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六、作业布置: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名言记在摘抄本上,或者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出门前:特别高兴 早就盼望 非常想去。
出门时:想起约定 父母劝说 坚持留下。
————诚实守信————。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三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声响起来了。川川却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又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川川得到了一份请柬。他打开信封一看,原来是由于川川平时学习拖拖拉拉不认真,却有幸被邀请去参加拖拉国的第三十三届奥运会。川川真开心,他做梦都想参加奥运会,那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放弃。川川连忙穿上一套运动服,欢欢喜喜地坐上他的座驾大雁飞向拖拉国了。
到了拖拉国奥运馆,已经有好多好多运动员聚集在一起了。川川在一个大大的电子屏幕上看到此次比赛有很多项目,分别是:田径类、体操类、跳水类、射击类等等……川川看到自己参加的比赛有3000米障碍跑、跳远和射击。
川川来到了田径场,准备参加第一项比赛3000米障碍跑。他一边做着热身运动一边观察着拖拉国的选手,他发现拖拉国的运动员真的是很拖拉,一点也没有比赛的劲头,一个个毛手毛脚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号码。川川的胸前挂着001号,显得那样的自信。他来到自己的.跑道上。当裁判员准备鸣枪时,拖拉国的运动员们才慌慌张张地来到跑道上。“啪”的一声,裁判员开了枪。川川向前冲去,一大步一大步胸有成竹地跨过障碍,最后川川以为他非冠军莫属了!可是竟没有人来为他记分,川川回头一看竟然还有运动员在跑道上系鞋带,有的在跑道上干脆坐着!裁判员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却视而不见。观众大声呐喊着:“加油加油!越拖拉越好……”川川恍然大悟,原来拖拉国奥运会比赛看的不是速度快慢,而是你到底拖拉不拖拉。后面的运动员总算跟上来了,他们的速度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可是最后到达的人竟是冠军!“都怪自己没有看比赛规则,比赛拖拉还真是比不上他们呀!”川川小声嘀咕着。
川川得了个3000米障碍跑的倒数第一,心里有些气。但是他想比赛重在参与,再说他还是嘉宾呢!他来到了跳远场地上,准备比赛跑远了。川川想这次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了,该拖拉拖拉啦!他双脚一伸,轻轻一跳,嘿嘿,等于是原地踏步,川川为自己这么快就领悟了拖拉国的比赛精神感到无比自豪。看看其他的运动员,川川简直不能相信,他们不但不向前,反而向后跳,当然最后的结果,川川又没有获得胜利!
川川有些受不了拖拉国的比赛规则了,他怒气冲冲地来到射击场,准备看看拖拉国的选手到底是怎样进行比赛的了。川川拉掉自己的号码,拿起枪对着枪耙忿忿地乱射一通,这时,他突然听到裁判大声而激动地宣布:“本次比赛的冠军是邀请嘉宾――川川!我们为他进行颁奖!”川川晕了,他再也不想参加这样的奥运会比赛了,他发誓以后在学习上要认认真真,绝不拖拖拉拉了!
“川川,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妈妈的喊声传来了。川川连忙起床,对着妈妈说:“妈妈,明天开始你不用叫我了,我再也不拖拉了!”说完洗了脸,飞快地向学校跑去,只剩下一脸疑惑的妈妈。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四
活动名称:
拖拖拉拉。
班级:托小班(1.5——2岁)。
课程生成:我在本学期担任新收班教师,为了让新入托的孩子逐步适合托儿所的生活,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参与有趣的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我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拖拉玩具,针对孩子们喜欢鲜艳颜色的特点,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帮助他们建立对新环境的安全感和对保教人员的依恋感。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愿意参与有趣的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
2、鼓励幼儿能主动表达自己意愿,并学说:“我要……”。
3、请幼儿练习较平稳地拖拉着玩具走。
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拖拉玩具人手一件。
2、请配班老师把玩具放在活动室门外。
3、宽松、适宜的安全环境。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欣赏音乐表演《我爱我的小鸭》来集中幼儿注意力,让幼儿对我手中的拖拉玩具感兴趣。
3、配班教师把小鸭拖拉玩具交到一个能说出“我要……”的幼儿手里,带领他边念儿歌,边拖拉着玩。
4、与此同时,教师边念儿歌边从活动室外拉进一个玩具,交给另外一个幼儿。鼓励幼儿说出“我要……”并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拖拉着玩,教师要用愉悦的情绪和语气调动孩子的活动兴趣。
6、请幼儿独立玩拖拉玩具。在幼儿玩拖拉玩具时,请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教师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玩具的分配,保证每名幼儿都能情绪愉快的参与游戏。
活动评价:
我们班都是新入托的幼儿,他们对教师和其他小朋友都比较生疏。为了让幼儿对托儿所的教师和环境有好感,增进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幼儿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我设计了这项活动。使孩子能淡化新入托的分离焦虑,使幼儿喜欢托儿所生活,让幼儿把教师当成伙伴,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消除幼儿间的陌生感。
但整个设计中缺乏让幼儿主动选择的机会,没有更好的办法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是在今后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园长点评:虽然这是在托儿所里很普通的一个活动,但是教师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创造了幼儿和同伴之间、同教师之间玩拖拉玩具的机会,增进了彼此感情。让幼儿通过活动,能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幼儿亲身体验了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不难看出,教师对这次活动作了精心的设计,如果教师能在活动设计中真正体现幼儿意愿,积极调动幼儿的愉快情绪,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幼儿能溶进活动中去,这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活动。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五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六
一、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二、活动重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做到学习时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打印好的表格、书包。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屋:
1、今天,何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一件礼物,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打开礼物盒。
(课件1:闪光的礼物盒)拆礼物(《寒号鸟》的故事插图及标题)。
3、学生交流(往拖拉上引):因为寒号鸟没有珍惜时间造好新房……。
4、老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对极了!寒号鸟啊就是因为[板贴:做事拖拉],所以最后才被活活冻死了!
5、让我们一起把《明日歌》这首古诗送给寒号鸟。如果它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冻死了。
(课件2:出示《明日歌》)。
6、生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7、同桌两人讨论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议一议片刻说一说)指名生说。
8、我们要大声对寒号鸟说——[引出课题,(板贴:不)]齐读课题。
(二)感悟图片,意识“拖拉危害”。
1、师:寒号鸟染上拖拉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多可怕呀!假如工作岗位上的大人们也发生了拖拉,那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下面老师有几张图片想放给大家看看!
a第一张(课件3:出示救人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图意)。
(2)老师帮助陈述完整画面:对!这是医生正在手术室里忙着抢救病人。
(3)提出假设:假如这时医生拖拉,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讨论交流)。
b再看第二张(课件4:出示救火图)。
(1)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图意)那火烧得怎么样啊?(渲染火势,引起重视)。
(2)老师再次帮助陈述生动画面(点图):是啊,你看!熊熊烈火正猛烈地燃烧着,滚滚的黑烟还在不断往上冒,这情况真是非常——(生:危险、紧急)。
(3)再提假设:如果此时,消防员叔叔拖拉了一会儿才来,将有可能怎样呢?(讨论交流)。
c接着看第三张(课件5:出示种田图)。
(1)老师描述画面,提假设:春天到了,布谷鸟飞来了,农民伯伯该忙着播种了!那假如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像寒号鸟一样: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总拖拖拉拉!那么结果将会是——(讨论交流)。
课件6:三张图片同时出示,一句话总结:时间就是生命、胜利、丰收。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妈妈。
宋庆龄。
到教。
伯伯家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八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1课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板书:守信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1〕出示课件: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什么问题想问吗?
〔2〕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什么?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3〕1、出示生字:指名检查生字。
〔4〕2、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5〕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6〕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7〕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1、小朋友们,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8〕“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着表示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2、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9)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10)“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3、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4、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小结:(13)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你能把课题来读一读吗?(老师从你的朗读里知道了,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质疑:那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那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先该怎么来读呢?你有好的方法吗?
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三、讲读课文。
2、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父亲的第二句话后,随机落实第一段中2——5句,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为难、犹豫、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3、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文中三句例句: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你能把课题来读一读吗?(老师从你的朗读里知道了,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质疑:那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那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先该怎么来读呢?你有好的方法吗?
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2、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父亲的第二句话后,随机落实第一段中2——5句,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为难、犹豫、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3、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文中三句例句: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一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择执教这篇课文,一是自己深受伟人宋庆龄诚实守信所感动,二是基于现在有些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想以伟人事迹感染他们,让其养成良好品德。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师徒三度磨课活动,在活动中我受益匪浅,通过自己揣摩文本、设计教案、备课磨课,分别于9月20日、26日、28日进行了试教,现将反思如下:
第一次试教完,自我感觉不是很好,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语段引导不到位等,唯一觉得成功的地方在于初读感知阶段的字词学习和课文主要内容把握部分,学生反应积极、效果良好。不足之处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化理解文本,比如朗读指导片段:
片段一:提问: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为什么?
(出示)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能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反思:
虽然出示了所有内容,但却忽视了前两句的引导,没有进行充分的朗读,也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它,就匆匆忙忙进入下一句子的学习。另外,对爸爸、妈妈和庆铃之间对话进行大范围分角色朗读,由于自己要求未讲清,且对学生学情了解不深,造成朗读混乱局面,很是遗憾。课后,经过师父的细心指点,终于优化了教学设计如下:
片段二:提问:1.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看出来想去?
(出示)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望着能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朗读指导: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她非常想去?你能读出她的这种盼望吗?
2.她为什么想去伯伯家?
(出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你觉得这只鸽子怎么样?(漂亮、可爱)你能读出它的可爱、漂亮吗?指名读。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二
本文是本组教材最后一篇讲述名人故事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用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来,要在当天教朋友叠花篮,虽然父亲和目前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了,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决留在家里的。
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1课时。
名人小故事之宋庆龄。
ppt。
一、导语引入。
1、导入出示。
2、板书课题。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感知课文。
1、读读课文的自学提示。
2、交流预习情况: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对于宋庆龄,你都了解了什么?
阅读资料袋。
教师补充:
宋庆龄:(189—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3、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来说。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准备去一位伯伯家,小庆龄忽然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因此,她留在了家里。)。
三、学习课文。
1、一家人准备去伯伯家,小庆龄的心情是怎样?
(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交流: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你从哪些词语中找到小庆龄特别高兴的原因?(早就、盼着)结合你的理解,说一说。
指导朗读。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能送个词语给它吗?
朗读。
2、这么漂亮的鸽子,伯伯还说准备送它一只呢!这可是幼小的宋庆龄盼望已久的事啦!她能如愿吗?为什么?默读课文2—10段,找找答案吧!
3、交流反馈:她的小小愿望没能实现,因为她答应小珍要教她叠花篮,所以她决定不去伯伯家,而是留下来。
4、让我们再次走进小庆龄和她父母的对话,感受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2—9段。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给奇怪换个词,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面对早就盼着去伯伯家,此时却停住了脚步的庆龄,爸爸怎么能不好奇呢?朗读。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想象来朗读: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小庆龄会怎样说呢?(焦急……)。
出示: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用心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你又看出了什么?
是啊,你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假如,你做不到,当初就不要答应别人。古代孟子就有这样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让我们都做像宋庆龄这样的诚实守信的孩子,牢记孟子的话,读——。
身边有些同学由于年幼不懂事,常常想不到这个小却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好好的读读,告知他们。
5、庆龄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的心,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这是怎样的笑呢?
为有这么诚实守信的女儿自豪的笑。
庆龄也甜甜地笑了,这又是怎样的笑呢?(为终于可以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而高兴,因能坚持让自己做个守信用的人而笑)。
四、小结。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如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板书:言而有信。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巩固练习: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明摇摇头说,“”
“________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示语的不同形式。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业:
1、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积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四
设计背景:
1,三年级作为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应注重发掘教材的例子作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点滴中渗透写人,状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本篇课文所在单元围绕“名人故事”这一主题,通过列宁,李四光,宋庆龄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他们不平凡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力图抓住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每一课中都潜移默化地体现写作方法的指导。
2,在倡导和实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指导下,已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学与交流互评。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正好为学生自学,合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3,在xx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尤其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更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课通过描写宋庆龄幼年时遵守诺言,不失信的事,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对学生进行xx教育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
1,运用读书方法自学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受到诚实守信精神的陶冶。
课前准备:
1,学生按照自学方法自学课文。
2,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课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名人故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事品质)。
二,重温自学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自学一篇课文除了完成预习要求,还要掌握自学方法,谁还记得。
读正确;二,读明白;三,读进去)。
四人小组明确分工:
(召集人,发言人,噪音控制员,计时员)。
三,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1,学生小组按照“三读”要求进行学习。
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四:展示交流,倾听评价。
(一)“读正确”:
1,选择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按小组自己的方法分工合作朗读全文。
2,其他小组针对个人和小组读文章是否正确的情况给与评价。(对读音,断句,声音洪亮等角度进行评价)。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读明白”
1,各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例:我们小组理解了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重点词语)。
我们组要向大家介绍宋庆龄的生平简介。
我们组知道课文写了宋庆龄小时候因为答应朋友而拒绝去伯父家坚守诺言的事,变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板书:诚实守信)。
2,教师质疑:从那里可以看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呢。
3,学生在文中上寻找,批画后交流。
4,师生共同发现总结:
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
5,学生质疑,讨论:
课文中描写小白鸽样子的句子能否删去。
(三)“读进去”
1,谁能读出宋庆龄语言的坚决,行动的果断。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五,讨论深化,总结提升。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讲诚实重信用的人和事。
2,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重诺言,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记得“xxxx”歌吗(师生齐唱)。
其中有这样一句响亮的话:以诚实守信为荣!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
六,读写结合,课后延伸。
写一则日记,描写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一件事。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范文(15篇)篇十五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是学习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
1.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们懂得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宋庆龄妈妈小珍。
b.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