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具备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思绪的激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一
编者按:小小的老屋里,充盈着童年的故事,有多少多少美好的回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记忆中的老屋》。
老屋是外公外婆曾经在乡下的家。小小的老屋里,有多少多少美好的回忆!木头做的老房子,在记忆中如钢铁般坚固。如今虽然已经成了一间出租房,但小小的空间里,依然弥漫着香香的,暖暖的气息。
老屋里有妈妈和舅舅成长的足迹。那一面用奖状贴成的金灿灿的墙壁,是妈妈求学的印记。那一方粗糙的水泥地上,是舅舅儿时嬉戏的天地。一扇窗户、一把椅子,都充盈着童年的故事。
而我记忆中的老屋,有点模糊。依稀记得,夕阳西下,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张望爸爸妈妈下班从城里赶来看我。外婆告诉我,我的牙牙学语,蹒跚起步,都与这间老屋紧密相连。储藏室里那一箱已尘封的玩具,仿佛让我看到了曾在老屋里的那个幼稚、快乐的自己。
老屋更是外公外婆大半辈子的回忆。外公经常自豪地说,这幢房子是他亲手建造的。从小平房到两层楼,可是当时村子里最气派的民宅。腊月里,每次村里做米酒,一定会选在外婆家的院子里。那米香、酒香在储藏室的酒缸里,日久弥香。
听说,老屋前的空地上还曾是外婆外公卖葱油饼的地方。每天凌晨起来,生炉子、和面粉、切葱段,传出震天的香气,那可是全村人的早餐大食堂。大家都爱吃外婆外公做的葱油饼,那是那个年代的美味。外公外婆的辛劳也给了妈妈和舅舅衣食无忧的童年。后来,有了爸爸这个新女婿,每次去,外公总会特制几个满是芝麻的葱油饼。不过,我来了,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照顾我,外公外婆的大饼就不能做了。而今,满是芝麻的葱油饼已经成了爸爸口中念念不忘的味道。
作者:陈天翼。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二
我的家,住在美丽的清江河边,清晨总有白鹭从窗边飞过,飞过碧绿的江水,飞过郁郁葱葱的凤凰山,飞向蓝蓝的天空。因为它们的存在,使我的童年充满了很多乐趣。
记得小时候,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坐在阳台上,看着清江河岸边的山上几台大型挖机不停工作,他们从早挖到晚,而我也是一看大半天,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这么有兴趣,也许是男孩子共同的爱好吧。
不过,有一天,回到家中,跑到阳台上一看,发现只有一台挖机孤零零地停在那里,原来是连日大雨,加上树木被砍伐,发生了山体滑坡,黄土流得到处都是,把河水都染黄了。听妈妈说,这次事故压死了一个工人,现在被停工了。
挖机看不成了,我有些小遗憾。可没过没多久,阳台下又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那是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楼下就看到几辆大型运土车正霹雳啪啦地往河滩上砸石头,没过多久就形成了一条连接马路与河堤的宽敞的斜坡。挖土机就开始东挖西挖了,这下又有好看的了。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连书包都顾不得放,就来到阳台上看挖机在河滩上举着个大铲大挖特挖。后来,好像还嫌不够热闹似的,又拖来两条几十米长的大龙骨,在河里开始造起了船来,一时间清江河热闹起来,像个菜市场。人声、机器声、流水声不绝于耳。
转眼到了三四年级,挖机在河滩上挖出了一个巨大的水坑,把船开走了,清江河又顿时安静了下来。可没过几天又来几台挖机,昼夜不停地开挖了,原来是这里要建游船观光码头了。
五年级的时候码头就建好了。一艘修得像宫殿一样的浮船靠在了码头上,我满心欢喜以为可以投入使用了,但每天都只看见的船上的不锈钢栏杆孤独地闪着光,清江河畔又安静下来了。
去年,楼下又热闹了起来,听说这次好像要修自行车道,于是挖机又开始工作了,清江河畔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转眼,我的小学生活都快结束了,我看这几年到处挖,也没看到什么效果,反倒是前几天发大水把码头给淹了,栏杆被冲得东倒西歪,船也被淹得变形了。岸边的凤凰山被东挖一块西挖一块,像一个“斑秃”;河滩上的'河床也被东挖一个水洼,西挖一个水坑,好多地方露出了河床,感觉河水都要断流了,一段段伤痕累累,一处处满目疮痍千疮百孔。修好的码头也被淹得开始锈迹斑斑,惨不忍睹。
河边的建设者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幕一幕的为我的小学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的确满足了我喜欢看挖机的小愿望。我是受益者,但我还是希望,经过他们的努力,早日还我们一座有白鹭越过的凤凰山,一条有鱼儿嬉戏的清江河。我想,那时恩施城的居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吧。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三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准备包韭菜饺子。我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馋嘴猫,便在自己包饺时像身后有千军万马正追赶我一般着急,我包出来的饺子自然是七倒八歪不成形的,而与之相反的便是爸妈包饺子时的沉着镇静了,他俩手中的饺子真所谓是端庄秀雅,仪态大方。
总算到了煮饺子的时候了,我的眼睛像被磁铁吸住一样盯着铁锅不动。忽然,爸妈被一阵电话铃声吸引,便急匆匆去找手机接电话了,留下一个沦为“吃货”的我看守饺子。说实话,我早已对那些韭菜饺子虎视眈眈,便急切地揭开锅盖,见那些白白胖胖的饺子正在水中翻腾,用筷子夹起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肚,可又立刻将那饺子吐了出来,原来是我太过心急,饺子里的肉馅还没有熟透呢。
正巧,我刚刚吐完饺子,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现场,爸妈刚好接完电话回来了,他们看着那未清理得饺子,立刻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只见妈妈一副严肃的表情,她便说起:“菲,你知道为什么了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遇事时不要太过心急,否则是很容易犯错的,唯有沉着冷静,方能成就大事。所以我们应该放慢生活的脚步,做一个沉稳的自己,这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懂了吗?”“嗯”。
妈妈的这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这语重心长的教诲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的雨中,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连连说我又长高了,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
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十余个春秋。
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二:怀念童年端午。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三:快乐的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
四:最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dd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五: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广泛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曾经有位诗人,名叫屈原。当自己的祖国被占领时,他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楚国人民十分悲痛,用种种方式来追思他。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说起吃粽子,那算得上是最主要的习俗了。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的传统形状为三角形,也有长方形的。一般根据其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在粽子里撒上白糖,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除此之外,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当属赛龙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龙舟赛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蛟虾蟹,以免吃掉屈原的遗体。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记得小时候,妈妈用具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听说这叫长命缕,也许戴着便能“长命百岁”吧。不过,现在这个习俗已不常见了。另外,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家庭中,还要插“五端”,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我猜这些东西和辟邪有关。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五
那天,爸爸说带我去钓鱼,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应为这是我第一次去钓鱼。爸爸先带我却买了鱼竿和鱼饵。之后我们来到了北门河,开始钓鱼了,我先学着爸爸的`样子把鱼饵放在了鱼竿上,再用力地往河里应扔,鱼线落入了水中,使水面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可漂亮了。我是一个急性子,还没过多久我就把鱼竿提上来,放下去?终于,我有点不难烦了,就向爸爸发起了牢骚:“爸,为什你能钓到鱼我不能呢?”“不是你不能,而是应为你心太急了。只要心不急,鱼儿自上钩。”就这样,我耐住了性子静静的坐在那等着鱼上钩。
突然,我感觉下面好像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把我往下拉,我知道鱼上钩了,而且还是条大鱼,就用力的往上一拉。只见一条大鱼腾空一跃掉到了地上,我急忙把它放进了桶里。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因为这件事告诉我:做什么事都养沉着、冷静,不能急于求成!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六
我的家乡,其实就是一个再也平常不过的小县城了,但是,在这个再也平常不过的的县城中,却有着我无法释怀的感受,家乡的任何人、任何物,包括那一草一木,都使流连忘返,使我沉醉其中。
——我的感受。
时间已抹去了往事,甚至,我已经忘了那记忆中的小巷是什么样,是否也已经和我一样被时间抹去了记忆。
虽,我已记得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在小巷中的那段时光,依然那么刻骨铭心。
春天,槐树开花,虽然香味不浓,当沁人心脾,而我们每次两两聚在槐树下,去摘那清香的槐花,去享受摘槐花的乐趣。夏天,槐花长成了一个绿色的大伞,我们就在树下玩耍,捉迷藏,跳皮筋……全部都是童年的记忆。
虽,时光流逝飞快,似水流年,可那段日子,一定会铭记心间。
大槐树,摘槐花。
可能这就是记忆,在内心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内心最软弱的部分。
家乡,童年的玩耍之地,可能这就是家乡的意义所在,直到长大以后,我依然很怀念家乡的记忆。
小巷。槐树。家乡。组成了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七
拆之前我和母亲要回去一趟,就当给老屋送别吧。车行驶在寂静的乡间公路上,我趴在车窗边,心情激动而又复杂。终于,在清晨的薄雾下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轮廓。几只燕子栖息在那翘着的屋檐上,好似在张望归途中的我。炊烟从那一根根烟囱里飘出来,好似在召唤我。下车再步行穿过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终于回到了梦魂萦绕的老屋。走近老屋,发现墙面斑驳、瓦片残破,它就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老者。奶奶坐在屋前的老槐树下,一见我来了,便蹒跚着向我迎过来,喊道:“我的乖莹莹,终于回来啦!”蓦地,我的鼻子酸酸的,拉着奶奶的手进屋了。
我轻轻推开那扇铁门,跨过那熟悉的高高的门槛。老屋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那盏琉璃灯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那幅山水画好似随时会飘下来;祖父的那张写字台也是蛛丝遍布……每一处的摆设如今都已陈旧。轻轻推开奶奶的房间,门“吱呀”地响了一下,赫然映入眼帘的是那张朱红色的中山床。
我渐渐从思绪里回过神来,抽开奶奶梳妆台陈旧的盒子,里面竟有一沓沓从前的照片!我坐下来,一张张仔细翻阅,那些发黄的照片,记录着我从满月、一岁、五岁直到十岁的幼童时光。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不禁感慨:时间去了哪儿!离开家乡的这几年,看着父母在外地的打拼,时常怀念家乡的一切。直至晚霞染上天空,在母亲的声声催促中,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老屋。回望老屋,霞光万丈,美得摄入心魄。我在心里默念:再见了,我心中最美的圣地!
后来老屋还是被拆了,可是它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相信,它是我生命的根,即使故乡物是人非,但生命的根永远不会动摇,它将伴随着我一生的成长!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八
曾几何时,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热爱她,只是悠然地,在她的怀抱中成长,从孩童到少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又从一年级到了毕业班。
而也就是在那一年,那个夏天的尾声正悄然结束时,我离开了她,这座熟悉的城市。正从这一刻起,我开始想念,想念那与杭州相距四小时车程的地方,那临近海边的地方,那我成长的地方。
温州,这熟悉的名字,这我无法忘怀的名字,已渐渐烙在我心底,成为一个印记。
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
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着那些从前从未细心留意的景和物。
瓯江,这条温州人的母亲河。从前,我总能看到它,看着它缓缓流淌,看着它潮起潮落。而现在,我却觉得它特别亲切,即使江水很浑浊,却丝毫没有减退我对它的感情。每每想到,心中便不住泛起涟漪。
还有瓯绣,这我曾在小学时学过的技艺。它完成后真的很美,而我却并未接触过多。现在总会暗暗懊悔,当初学习瓯绣的时候,为何不更认真些绣好一针一线?如今倒是很难见到更难体验了。
香樟是温州的市树,也是我们小学的一个标志,校园里有一棵百年榕抱樟。而今年的十月,我们的瓦市小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可我,却无法再经常去母校,去看一看那些已烂熟于心的建筑,去看一看曾谆谆教诲过我的敬爱的老师们。回想几年前,我竟在瓦小里,边读书,边抱怨着学校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现在想来,当时竟是如此幼稚。
在杭州,尽管也有美味的小吃,却总比不上家乡的美味。温州的海鲜颇多,也都异常鲜美,这总令我想念。其它一些小吃,诸如灯盏糕、酱鸭舌,也让我无法不想,这些小时候就喜爱的美味啊!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对温州的热爱,尽管我无法经常回去,也尽管她已成为了我口中的家乡,但这个城市,已成为我心中,那永恒的印记。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九
周末回宁乡的时候路过老屋,已然成了一片废墟,内心蓦然有种凄凉的感觉,那么多年感情的沉淀,就好像在一瞬间崩塌,眼眶中满是泪水。
资料。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父母的心血,能想到他们看着这片废墟的眼神,这里是他们最深的依恋,这么多年,所有的故事都离不开这间老屋,所有的情感都与这间老屋关联。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父母辛勤汗水的`结果,屋前的那排树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也已似乎奄奄一息,它也在留恋这片陪伴它多年而今却即将逝去的土地。
这里也是自己渐渐长大,慢慢成熟的地方,成长的历程是在老屋里逐渐清晰的,太多的痕迹都记载在了这里。而今,再也不能在这里看日出日落,再也不能把欢乐和忧伤洒在这片土地上,别了,老屋。珍重!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已经上五年级了,如今想想美丽的家乡,我还有点似在画中游的感觉,那里一年四季的美景以及淳朴的乡音乡俗时常在梦中与我不期而遇,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我的家乡位于襄垣县西南方向208国道西侧,市区经太长高速驱车约一小时到达,古典庄重的佛家宝峰寺;波光粼粼的秀美宝峰湖;面容慈祥的爷爷奶奶;可爱、聪明、机灵的顽童;重重叠叠的大山;密密麻麻的梯田;活蹦乱跳的鱼虾;谱就了魅力家乡一串串抑扬顿挫的音符。
春天,柳树的辫子绿了,小草也悄悄探出了自己的小脑袋,松树爷爷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显得年轻了许多。绿树衬托,青山倒映,水波荡漾,鱼儿嬉戏,仿佛在用碧绿的天然镜子照着自己美丽的身体,从卵中蹦出来的小家伙对周围的一片美景都充满了好奇心,时不时的从水里探出头来,吹着小泡,看着小柳树,好像在问:“你是谁呀,可以和我玩吗”?让人不胜向往。田野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阵阵轰鸣的机器声,春耕的号角吹响了。
“知了,知了,”大树上传来了这个时节独有的动听的歌声,我摇着蒲扇陶醉在蝉姐姐的动情表演中。这时的太阳公公简直就是一个刽子手,毫不吝啬的用他炙热的光剑告诉我们:“酷热的夏天来临了”。有些孩子按奈不住,直接跳入湖中游泳,湖边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是垂钓爱好者的天堂,落杆下饵,起钩溜鱼,好不快哉!看着都是一种享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钓鱼,我钓了一条不太大的鱼,但由于小时候力气太小,差点被鱼拖到水里,鱼在水里的力量真是太大了!
秋姑娘一拂,拂走了夏天的炎热,招来了秋天的凉爽,谷子黄了,树叶黄了,一片金黄色。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忙着收获丰硕的果实,吱吱呀呀的牛车,突突突突的拖拉机,行进在乡间的崎岖小道上,时不时传来他们爽朗的谈笑声,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小孩子在家中烧水,帮大人做饭,真是一片喜悦的景象,如今回想起来还是非常富有诗意,亲身经历和从书中读到的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很多小动物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只有提前准备,才不会在冰天雪地中挨饿呀!
冬爷爷回来了,挥动着他那花白的胡须,刹那间给小树披上了银装,给大地妈妈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宝峰湖已结上了一层坚硬的'冰,湖面随风起伏的浪花在凝冻中如魔鬼的身姿,仰头咆哮,又如一排排冰刀,让人望而生畏。整个世界沉浸在银色的梦幻里。偶有几只麻雀停留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窃窃私语,可能是在诉说着对春天的向往吧!
记忆是美好的,是纯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的,家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真想永远呆在那里。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十一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每当这首歌在耳旁响起,我都会回想起我在乡下度过的,五彩斑斓的童年。童年如诗,诗里写着我们快乐的回忆;童年如画,画中记载着五彩的往事。
时光在匆匆流逝,我也在渐渐长大。现在回想起这些事,还真有些好笑呢!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十二
离开老屋已有30多年了,对它的记忆没有因时光流逝而湮灭,而是恍如昨日,清晰可见。
老屋是三间低矮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靠北朝南,坐落在四面土墙的院落中。院子中间是大块空地,西侧是十多株挺拔的杨树,西南角是猪圈、羊舍、鸡窝和厕所。
老屋蓝瓦铺顶,桦木窗门,毛纸糊窗,报纸裱糊的顶棚,因木柁弯曲,顶棚凸起一块,犹如骆驼的驼峰。屋内有一盘大炕,与灶台连成一体。地上摆着四顶油光呈亮的红漆木箱,五口黑漆漆的大小不一的瓮,一台用花布盖着的缝纫机。木箱上面摆放着两只花瓶、一台座钟和一台收音机。花瓶古色古香,纹饰为明清瓷器上常见的渔樵耕读图,栩栩如生;座钟指针的滴答声清脆悦耳;收音机端庄大气,散发着神秘、现代的气息。
老屋虽然简陋,却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的出生地,它承载着我们快乐单纯的生活,记录着父母亲勤俭持家、宽厚仁慈的秉性。
老屋给予我家的温馨。家暖一盘炕,老屋的温馨主要集中在这盘通火大炕上。炕上面由里到外依次铺着竹席、羊毛毡和绘着鲜红牡丹图案的墨绿色漆布,显得厚实、稳当、干净。它不仅是我们一家休息睡觉的地方,也是我们弟兄姐妹书写作业的课桌,还是我们嬉笑玩乐的舞台。冬日的晚上,窗外寒风呼啸,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醒来时,依稀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蹬踏着缝纫机,为乡亲们赶制衣服。她不时搓搓手取暖,又回头看看我们我兄妹几个,此时我会再次踏实安然地回到甜蜜的梦乡中。
老屋还给予我教育的启蒙。老屋内的一只大红木箱中存放着父亲收藏的书刊,有小说、画报、连环画,翻看、阅读这些书刊是我们兄妹茶余饭后的快乐。虽然好多内容还不能完全看懂,但通过星期天才能回家一次的父亲的讲解,我们还是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与主人公同喜同悲,对书中的英雄豪杰充满敬佩仰慕之情,对书中的奸佞小人痛恨万分。家中添置了收音机后,收听广播节目成了我们兄妹的又一大快乐,特别是山西广播电台播出的小说连播成了一道饕鬄盛宴,一下子把我们从平凡的现实带到梦幻的天堂。中午放学后,我们兄妹几个会匆匆忙忙赶回家,围坐在收音机旁,聆听阎阔成用浑厚深沉的嗓音讲述水浒英雄武松的快意恩仇,聆听王刚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述夜幕下的哈尔滨,聆听刘兰芳用行云流水般的语气讲述岳飞的精忠报国。老屋中特有的文化气息滋养着我们兄妹四个,让我们健康成长。
老屋给予我四季更替、春华秋实的独特感受。老屋的院落偌大平整,每到春季,母亲在耕种家里责任田的间隙,又不辞辛劳地侍弄着院里的`空地,她带领我们兄妹用明晃晃的铁锹把空地翻松,整出菜畦、玉米园和花圃,拿出用报纸包好的籽种,细心地点种,耐心地浇水、施肥。过不了几天,地上就有小嫩芽破土而出。不久,院子里星星点点的绿色就变成片片绿洲。盛夏时节,菜畦中的辣椒青翠欲滴,韭菜碧绿生青,西红柿蜿蜒向上,豆角不甘寂寞,藤蔓缠绕一团;花圃中的牡丹花、喇叭花和一些不知名的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玉米园中的玉米茁壮挺拔,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老屋院落中的无限生机吸引着周围的邻居,他们不时到我家驻足观赏,感叹院中植物繁茂,称赞母亲勤劳能干。母亲会采摘下初熟的韭菜、豆角、青椒送给邻居分享。
秋天到了,院中采摘的各种菜蔬经母亲简单加工,调配佐料,就成了我们一家餐桌上的美味:酸甜鲜嫩的糖拌西红柿,清脆可口的酱蘸黄瓜段,滑嫩爽口清炒豆角,还有香喷喷、气腾腾的煮玉米棒子。
晚秋初冬时节,老屋热闹的院落又恢复了平静,母亲把院内枯萎的秸秆、藤蔓清理得干干净净,把地上的收获耐心地安置:把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挂在窗户上,把圆滚滚的大南瓜摞放在窗台上,窗台下是码放整齐的金黄色玉米垛子。
对老屋点点滴滴的记忆,已汇成了一条情感的河流。想起它,如品一杯醇香浓烈的老酒,味道那样悠长、深远;想起它,如沐春风,感觉那样清新、温暖——老屋已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家乡的老屋记忆中的老屋(汇总13篇)篇十三
在我记忆中邻家是生活在一片翠绿丛中的。他们的围墙上是密密麻麻的藤蔓,生长的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茂密。记得小时候总喜欢调皮的剪几根老藤深埋在土里,期望着它们慢慢的生长,仿佛自己也在这肥沃的土地里生根发芽似的。
后来,到城里读书、求知,隐隐的淡忘了那翠绿的藤蔓。因为自己要追随自己的梦想,要通过努力去实现它。
寒冬腊月,寒假不期而至,我的成绩乐观,只觉得希望离自己越来越近。走在乡村熟悉的土地上,觉得心情更加美好,决定去看看邻家的老藤。
在我印象中,老藤不是这样的。干枯的茎蔓,枯黄的藤叶与我的记忆完全是个陌生的样子。他仿佛在对我说:“生活中充满了磨难”。
我吃惊的望着这颗苍老的杨树,它生长在沟渠的边缘。树长千丈根往下长,这凸现出的粗壮、坚劲的根系,以说明了这颗老树顽强的生命力与坚定的信念。
仰望这颗经历风吹雨打、见证小村沧桑巨变却依旧坚韧不拔的老树。刹那间,我感到自己身体中充满了一种不屈、坚毅的力量,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我感谢的注视着这颗枯老的杨树,仿佛感到它正循循善诱的对我说:“孩子,以后的路还长,没有不屈的信念,哪里来的成功?”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河床边,记忆中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溪水已经结了厚厚的坚冰,上面均匀的撒着一层薄薄的细雪,浪漫极了。
正准备离开,却又细微的听到几声叮咚、叮咚的流水声。循声走去,看到在坚冰中间有着汩汩流水。它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仔细品味这冰雪初融的景象。是啊,寒冬腊月以后不就是生机盎然的春天么?不经历严寒的考验,怎么看到春天的精致?生活不正是如此么,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磨练了自己、成长了自己、最终成熟了自己。回首想想自己经历的困苦也不再那么消极了。
转身回家,耳畔响起了流水的叮嘱:“相信自己,只要坚定的奋斗,成功并不遥远。”
枯藤,老树,流水等等美好的事物组成了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不只是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只是因为它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只是因为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可以每时每刻地矫正我的姿态,告诉我一个个深刻的哲理。让我逐渐长大。
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心中只想着我的家乡,我的成功之路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