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熊猫篇一
“每个人都是功夫高手,飞疾如闪电.....”一听到这首歌,许多小朋友一定会想起《功夫熊猫》,一想到《功夫熊猫》,大家一定会想起主人公“阿宝”,看上去敦厚,但身手是那么敏捷。的确,熊猫看上去敦厚,其实它们是一种很活泼的动物。
熊猫独属一科,很多人都会一惊,熊猫不是熊的一种吗?它的体形与熊略有相似。其实,据我国宋朝的《太平御史》中记载:熊猫原产于四川,毛色黑白相间,蹒跚步行,食性嗜竹,体型似熊。它历史悠久,从浣熊转变为了熊猫。它是一种可爱的动物,被成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长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肥嘟嘟的身体,身体的颜色是黑白的,单黑为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野生大熊猫平均寿命为十五岁,一旦当上妈妈,他的小宝贝便是神圣不可侵的,就算是关怀看望,母熊也会大怒。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爱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的食性是最为奇特和有趣的,因为他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有50多种,竹类就占到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实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大箭竹、华西竹等7种。它们的主食是竹子,也嗜爱饮水,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如果找不到水源,它们会不惜长途跋涉,找到水,然后再返回家园。
1957年到1982年,我们国家共赠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这次大熊猫成了“留洋大使”,不仅增进了我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而且节约了花销,一只熊猫在国内生活一年要几万元,但在外国却要几百万了。以为在其他国家环境不适,一只只熊猫相继死去,只剩下了7只,日本2只,墨西科3只,德国2只。就这样,自从1982年以后,我国就不允许私自赠送“国宝”——大熊猫了,随后几年商业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了。目前,只剩交流合作一种大熊猫出国的途径了。
现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大熊猫,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幸福成长。
大熊猫篇二
执教者:张晓文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喜爱大熊猫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自学,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
1、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3、教育学生爱护大熊猫。
教学用具:课文挂图录像
教学方法:角色表演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
一、观看录像,初步认识大熊猫。
1、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录像片。
2、指名说说看见了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发言。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1、教师领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大熊猫。
1、出示教学挂图,通过看挂图学习大熊猫的样子。
教师让学生说出挂图上有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再指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利用角色表演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师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让学生都想象自己是一只大熊猫,教师边读课文边让学生表演。(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问:大熊猫最喜爱吃什么?学生齐回答。再指图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四、课堂检测。
1、教师出示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爱吃什么?学生自读问题,思考题意。
2、指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3、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自己写出答句,教师个别讲析。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熊猫篇三
教学目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随文识字
难点:学习“言字旁”、“人字头”。
课型:新授课
教具:投影、挂图
方法:谈话法、探究法、观察法
课时:二课时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 出示大熊猫图让学生看图简单说说大熊猫。
2、 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哪种动物被称为“国宝”?
三、自渎课文,认识生字。
3、 同桌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
四、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2.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你知道了什麽?
4. 交流汇报:
(1) 第二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2) 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3) 同桌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4) 看熊猫图,复述熊猫的样子。
(5) 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熊猫喜欢干些什么活动?
(6) 用“----”画出大熊猫喜欢的活动。
(7) 自由朗读,配上动作。把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8) 看图:它最喜欢吃什么?指导朗读
小结:
后记:
第二课时
一、 指导背诵
1.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 小组内进行背诵比赛,选出背书小能手。
二、 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 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分组进行认读比赛。
2. 争当小老师,说说用什麽办法记住这些字。
3. 认读会写字。
4. 指导书写:
(1) 认读部首。
(2) 重点指导书写“巴”和“双”,其他学生观查,独立书写。
三、 积累词语,拓展练习
1. 组词比赛。
2. 完成练习第3题,照样子说句子。
3. 读词语,摘词语。
四、 作业:写生字
五、 选词填空。
小结: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我们要保护大熊猫。
板书:
胖 尾短 全身毛 眼黑
后记:
3: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读准字音,并且让学生动口、组词,动手写一写,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
大熊猫篇四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国宝大熊猫。
它生活在四川,陕西等地,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它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你看那黑黑的“八”字形眼圈,多像戴着黑墨镜啊,可爱极了。熊猫有一对黑耳朵,一个胖乎乎的身子,大熊猫天生的锋利的牙齿就是吃竹子用的。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很特别,小的时候喜欢爬上爬下,喜欢抱着奶瓶躺着喝奶,看起来很呆萌。长大些的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子、竹笋,而且食量很大,如果竹子少了的话,熊猫就会挨饿,甚至死亡。
它的繁殖率很低,每胎只能生一至两只幼崽,而且幼崽刚出生时非常弱小,个头跟刚出生的小老鼠差不多,要把它养大十分不容易。
你们一定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大熊猫已经很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要保护它们的小生命。
大熊猫以它那逗人喜爱的外形,迟缓有趣的动作、温和稳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大熊猫篇五
大家好,猜猜我是谁?对我来说,猫抓不到老鼠,太阳镜也不会离开眼睛。问我喜欢什么,我喜欢新鲜的竹叶。
对,我是——大熊猫,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皮毛的活泼动物。
我很胖,头很短,尾巴很圆,体长120~180厘米,体重60~110公斤。
我的眼睛、两只耳朵、四条腿和肩膀都是黑色的,我的身体和尾巴是白色的,我的腹部是灰黑色的。看我看起来多么与众不同。
我喜欢过独立的生活。我通常住在中国西南部的高山和竹林里,那里湿度高,温差大,这特别适合我。我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而且吃得非常多。我甚至每天都喝泉水或溪水。
我不冬眠,我不怕冷,我怕热。我是爬树的专家,我也会游泳。我的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
是的,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天生近视。
大熊猫篇六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两百多万年了,是活化石。以前是以肉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但由于季节,环境的变化,它开始慢慢吃素了,只是偶尔吃肉、鱼。他是我国特有的动物。
大熊猫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很讨人喜欢。它全身毛茸茸的,颜色黑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照一张彩色照片。眼眶外是黑色的,像是熬夜造成的;它的脸是白色的;鼻子等器官都是黑色的;胸部呈白色;腹部毛是淡褐色;前爪后爪的毛黑色的,它的前爪除了有5个带爪的指外,还有第六指呢。
大熊猫很会保护幼仔,但有时会不小心把幼仔压死。大熊猫特别聪明,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倚靠树还击,以免遭到敌人从后面偷袭。狼豺虎豹只能“望熊兴叹”。大熊猫的名字很好听,不过中国很多人管它叫熊猫,其实它的真名叫大熊猫。大熊猫的幼仔不叫小熊猫,而叫小大熊猫。小熊猫是另外一物种,身体小巧玲珑,它不及大熊猫的历史久远,没经历过大熊猫的所经历的沧桑巨变。现在大熊猫在四川省卧龙保护中心养殖,只剩下几千只。
目前,大熊猫已经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偷偷猎杀。大熊猫从不主动攻击其他动物,虽然他有十足的力量、庞大的身躯和灵活的身体。如果拿其他动物跟他相比,就会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毫不相称,骆驼更是畸形,而最大的动物,大象只不过是一堆肉罢了。而马,没有经历过4次冰河时期的沧桑巨变,没有经历灭顶之灾,经历远不如大熊猫。1862到1874年一个法国教士在中国发现了大熊猫,他一开始把大熊猫叫黑白熊。但是由于人类出现,砍伐森林,猎杀熊猫,导致大熊猫的数量急剧下降,直到现在才禁止猎杀并提出要保护大熊猫。
大熊猫篇七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
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课件、熊猫头饰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动物掠影》。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2)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 (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大胆猜一猜等方法)
(3)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2、读一读,画一画,变画面为语言。
(1)在认读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画出大熊猫的形体。(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改成“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熊猫,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样子。(再通过“画面”体味语言从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3)谁愿意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激发学生表现欲,引导学会自评、互评。)
3、读一读,演一演,摹动作促体验
(1)引读—比较。大熊猫真可爱,它小的时候与长大以后可不大一样,请你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2)细读—感悟。
学生反复细读,悟出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就变得懒洋洋了。教师相机点拨:这两部分的句子的读法肯定不同,要怎样读呢?用比较欢快的语调表现大熊猫小时候的活泼,用比较缓慢的语调刻画长大以后的大熊猫懒散、憨态十足的形象。
(3)表演读—促体验。
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表演一下熊猫? (学生戴上头饰,融入表情、动作、声音,创造性地表现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深对熊猫生活特点、食物特点的印象。)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三、以疑为题,拓展思维。
1、学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还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讨论?(学生交流疑难,讨论解决,在碰撞中发展求异思维。)
2、熊猫是珍奇的动物,你应该怎样做?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告诉人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你还知道大熊猫的一些事情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 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 开火车进行扩词。
3、 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 重点指导识记:
全——金 黑——里 爪——瓜 圆——园
5、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巴 爪 皮
(2)左右结构:双 动
(3)上下结构:全 黑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7 大熊猫
样子:很可爱
小时侯:很活泼
长大后:爱睡觉
最爱吃:竹叶、竹笋
大熊猫篇八
自然界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有猴子,有棕熊……还有大熊猫。我最喜欢的动物非属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了。
大熊猫的身体圆滚滚胖乎乎的,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衣服”,这可是专门给它量身定制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白色的皮毛,可以让它在冰天雪地中起到保暖和隐藏的大作用,黑色的呢,可以让它在黑暗的环境中躲避敌人。它那毛茸茸的脸上还嵌着一对黑眼圈,好像戴一副墨镜,可爱极了。
大熊猫一般生活在20度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密,竹类生长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非常丰富。
你知道它爱吃什么吗?当然是竹子了。熊猫整天除了睡觉就是吃竹子。偶尔抓到一只竹鼠,它也会显现出祖先食肉的本能,大吃一顿。
为什么大熊猫被称为国宝呢?它早在800万年前就出现了,与恐龙在一起,后来恐龙灭绝了,熊猫没有。因为它生活在高山深谷里,被称为“活化石”。它性格温和,长相奇特,而且还是中国独有的物种,目前存活量非常稀少,所以是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不仅是我国的国宝,还是和平使者的快乐明星哦,我国向世界各地赠送了许多只大熊猫,为世界人民搭起了友谊的桥梁,它每到一处,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无限的快乐!